区域地理--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23讲+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第23讲+中国地理分区-南方地区
④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有:
1、梅雨期过长或过短,容易造成雨涝灾害;
2、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 影响水稻生产、南部沿海夏秋季台风
3、东南丘陵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 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4、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 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2.自然地理特征
(1) 地形 ①类型: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其中山地占2/3。 ②分布: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为东北—西南 走向,纵贯全岛,最高峰为玉山(3952米,为东部最高峰)。西部平原 宽广。 ③地势:东高西低。 ④特殊地貌:岛上多火山、地震。
(2)气候
①类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将台湾南北划为两个气候区,北 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
2.工业
工业分布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 业基地
工业类型
南部沿海为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 、攀枝花等)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沪宁杭工业基地
2.四大城市群:包括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南京为 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以重庆为 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2)地理位置 ①经纬度位置:北回归线中部穿过,跨 热带和亚热带;东经119°18′03〃至 124°34′30〃,全部位于东半球。 ②海陆位置:台湾东临太平洋,北临东 海,西临台湾海峡,南临南海。 ③相对位置:东北邻琉球群岛,南隔巴 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西隔台湾海峡 与福建相望。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 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 交通枢纽。
二.人文地理特征

中国区域地理

中国区域地理

土壤:东北黑土 4、土壤、植被
植被: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北有针 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黄土高原植被稀疏。
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按区位条件分析:如夏季 有利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条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历 史悠久等。 发展条件 东北热量不足 不利 华北旱涝、盐碱、风沙 条件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旱涝 耕作方式:旱地为主 农业特点 耕作制度:华北两年三熟,东北 一年一熟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 农作物:经济作物:甜菜、棉花、 大豆 农业地位 华北:商品粮、棉基地
畜牧业基地
棉基地、油料、糖料
人文地理特征
2、工业: 发展条件:按区位条件分析,如交通、农 业基础、资源等。(提示:本地区农业基 础较好,如甜菜、棉花,畜牧产品;资源 丰富等)。 3、交通: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
人文地理特征 煤:内蒙古
铁、稀土:白云鄂博(包头) 4、资源: 油气:新疆(克拉玛依) 有色金属:丰富,如金昌(镍)。 水资源缺乏。
林业基地(热带经济作物、茶叶等)
人文地理特征
2、工业
发展条件:按区位条件分析,如交通、农业 基础、资源等 代表区域:沪宁杭工业区、珠三角工业区 (工业部门、发展条件、存在问题 等详见中国工业部分)
3、交通
铁路:横:北是陇海线,中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是南昆线;纵:京沪、京九、京广、 焦柳、襄渝-川黔、宝成-成昆线。
自然地理特征 水文: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 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 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雅鲁藏 3、河湖、水文 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河流:三江并流(发源地)、 雅鲁藏布江。 湖泊:多内流湖(青海湖等)。 土壤:土壤贫瘠。 植被:高山草甸、荒漠。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

135E 50N

105E

内 青蒙

原 高

渤海

高 原
秦岭
淮河
40N
黄 海
33N
位置和范围
1、位置 •经纬位置:33°N~53 °之间 103 °E ~ 135 °E
•相对位置: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渤海

青藏高原

工业区与工业城市
思考
北方地区工业区的布局 有哪些优点?
环渤海经济区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想一想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 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 资源丰富;交通 便利,本区铁路 密集,有利于原 料的运入和工业 产品的运出;临 海的地区有大连、 旅顺、营口等港 口,有利于发展 外向型经济。地 处平原,地势开 阔,农业基础较 好,人口比较密 集,工业发展历 史较长。
万条以上,遍及整个地区。是黄土高原泥沙产生和输水输沙
的源头。
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法: 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 牧业生产体系。 措施: “三结合”——工程、生物、农技三大措施,有机结合。
• 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 • 生物措施:种树种草; • 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
成因
1.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丧失水 分
2.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 3.天文潮汛期所致 4.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 5.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 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动态平衡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 (共35张PPT)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内蒙古高原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东临渤海、黄海
3


围 :
内 蒙黑

古吉



京津

晋冀
分 布
宁 甘
陕 豫
鲁 苏

4、地形地势
主要的地形单元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5.气候植被
400mm
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候 气
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华北地
4、交通 ——稠密的铁路网
重要的铁路干线
满洲里
京哈线 绥芬河 京沪线
包兰线、京包线、大秦线 陇海线
滨洲线
滨绥线
沈大线
沈丹线
课堂练习:
1、上图示意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
水系分布。①、③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晚于②地,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2.上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 A )
本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山西是本区也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的 储量的产量均占全国的1/3多,另外陕西和河北省也是煤炭大省。石油主要分布在黑龙江、 河北、山东、河南、天津等地。铁矿主要在辽宁省和河北省。
1、自然资源
煤炭 铁矿 石油 森林
著名的树种:小兴安林的红松,大兴安岭的落叶松 东北三宝:人参、貂皮和鹿茸 温带水果:苹果、葡萄、梨等
环渤海 经济区
辽中南工业区 京津唐工业区
想一想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 么?
• 资源丰富; • 交通便利,本区铁路密
集,有利于原料的运入 和工业产品的运出;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doc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摘要: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其区域地理特征丰富而独特。

本文旨在对中国的区域地理进行总结,涵盖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地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发展一、引言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从北方的严寒到南方的热带气候,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高原山地,构成了独特的区域地理特征。

二、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也有东部的丘陵和平原。

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从寒带到亚热带,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气候类型。

河流水系:中国的河流众多,长江和黄河是最著名的两条河流,对中国的文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分布: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民族构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文化多样性:中国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四、经济发展概况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也在加速。

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曾是中国的工业基地,目前正在经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五、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资源共享。

六、未来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中国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区域一体化: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区域一体化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发展的一个趋势。

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地形特征: 东部平原和丘 陵面积广大, 西部高原盆地 为主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均为商品粮基地,多为水稻土); 丘陵:东南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 高原:云贵高原(多岩溶地貌,坝子为农业区); 盆地: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山地:南岭、武夷山、雪峰山、巫山、大巴山、大别山等。
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珠江三 角洲工业区、沿海工业地带南段。
三、人文地理特征——交通
1.水(河)运发达: 长江:占全国内河航道总里程的三分之二;珠江: 航道常年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京杭运河:货运量 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
2.主要铁路和铁路枢纽: 五纵:①京沪线 ②京九线 ③京广线 ④焦柳线 ⑤宝成线、成昆线
香港
发展方向:利用特区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业城市: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 (化工、电子)、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 电子、化工)、马鞍山(钢铁)、景德镇(陶瓷)、 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 (电力)、长沙(有色冶金)、重庆(电力、钢铁、 机械、纺织)、成都(机械、纺织、仪表)、攀枝花 (钢铁)、贵阳(有色冶金)、昆明(有色冶金、机 械、仪表、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 (制糖、罐头)、柳州(机械)
针对红壤的特性请提出改良的途径? (1)增施矿质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补充熟石灰,中和土壤酸性; (3)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4)掺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
红壤在利用时也可因地制宜,发展适宜于酸性土 壤的茶树、 油茶树、杉木、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二、自然地理特征——植被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有少量热带雨林和季雨林。

区域地理复习--西北地区(人文方面)

区域地理复习--西北地区(人文方面)

2.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2.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天山(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阴山(主要分布于 东西走向的山脉: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主要的盆地: 位于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宁夏平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 其他的地形单元: 区境内)、河套平原(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返回
读图11.5,完成下表
地名 霍林河 石嘴山 玉门 克拉玛依 主要矿产 煤 煤 石油 石油 地名 主要矿产
白云鄂博 稀土、铁 稀土、 金昌 和田 阿勒泰 镍 宝石 金
11
②主要工业中心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矿的探明储量占世界 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矿的探明储量占世界 白云鄂博稀土 的三分之二 包头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和稀土冶炼基地。 包头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和稀土冶炼基地。 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和稀土冶炼基地 克拉玛依和玉门油田在全国石油的生产中占 克拉玛依和玉门油田在全国石油的生产中占 重要地位 河西走廓的金昌 是中国有名的“镍都” 金昌, 河西走廓的金昌,是中国有名的“镍都”。 煤矿:伊敏河 霍林河、元宝山、神府、 伊敏河、 煤矿 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神府、东 胜、石嘴山 阿勒泰的黄金 和田的宝石也是驰誉海内 的黄金、 阿勒泰的黄金、和田的宝石也是驰誉海内 外的矿产资源。 外的矿产资源。
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来源 气候异常干旱。 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 少,气候异常干旱。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 ③大风吹杨 人为原因: 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渡农垦 ④水资源利用 不合理 4、治理: 、治理: 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 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 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 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 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 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 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 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 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 问题:如省柴灶、 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南方、西北、青藏地区)

工业
工业分布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工业类型
南部沿海为外向型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 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西北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 ①
类型 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 年降水少
② :a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
地、c塔里木盆地、b天山、河西走廊、
(3)“土”指的是稀土,鄂尔多斯稀土储量达65亿吨; (4)“气”是指天然气,鄂尔多斯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新疆的黑白战略
(1)“黑”—石油:塔北油田、塔中油田、克拉玛依。
(2)“白”—棉花:光热条件好,绿洲灌溉水源条件好,较 适合棉花生长,棉花质量高。
农作物品 质优良的 分析思路
01
太阳辐射状况:太阳辐射强,光照 充足,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

:稀少,且多季节性
河流。
④ :煤、石油、天然气和稀土
等资源丰富。
人文地理特征 环境问题: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
区位因素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但是降水不足,水源有限

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
业 农业类型及分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
夏涝
降水集中;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水土流失 、河流中下游河床抬高
盐碱
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旱涝不均;大水 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位上升
春季 风沙
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冬季风强烈;土地 沙化严重
防治措施
修建水库;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打 机井
修水库蓄洪;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 固堤防、开挖入海新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答案] D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中国的工业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四大工业基地因各自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也不同,呈现出的发展问题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工业 基地
发展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辽中南
丰富的_煤__、铁和 石油资源;便利
淡水资源供应不 足,环境污染严
[例] (2015·重庆高考)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
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
左右。“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
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
能出现在( )
A.珠江三角洲
B.柴达木盆地
C.藏南谷地
D.渭河平原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 松、水源充足
地区,_南__疆棉区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花生
山东丘陵
沙质土壤、排水好
油 料
油菜
_长__江__流域,并有北迁 南移趋向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 候、地形平坦
作 大豆 _东__北__平原、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
经物
济 作 物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例]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到 20 世纪 50 年代,辽宁省已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
农业区、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重点)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中国的农业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2.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影响条件
主要农作物
主要分布区及 商品农业基地
主要影响条件
粮 食 作 物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解析] 我国冬小麦主要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 淮河以北的地区。我国棉区范围广阔,全国划分为三大产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渭河平原处于两者 的交集,既有棉花种植,又有小麦种植。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种 植冬小麦、摘棉花的地区最有可能是渭河平原。
源;统一的电网;_淡__水__资源供应 类型,加强技术 京津唐
便利的海陆交 不足,环境污染 改造;重点放在 工业基
通;紧靠山西能 严重;高科技产 钢铁、石油化工、 地
源基地,并有输 业发展不足 海洋化工、电子、
油管道连接东
高档精纺和精细
北、华北的油田
化工方面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考向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区位条件 九大商品粮基地 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东北地 区的商品粮基地的商品率很高。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及发展 的区位条件具体分析如下: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水热资源充足,地形平 坦,农作物一年两熟; 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 丰富;交通便利
人均耕地少,旱 涝灾害频繁
珠江三角洲(I)
水农力交热作丰通充物富便足一;利传,年统地三经形熟验平;丰坦劳富,动;人市种洪繁均场植涝耕影面灾地响积害少,减较粮;少频食受;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第39讲 中国人文地理概况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考纲解读
重难点提示
1.掌握我国人口的增长、分布 1.我国的人口增长、分布和人
特点。
口问题。(重点)
2.掌握我国农业、工业、交通 2.我国主要农业区、工业区
运输方式的分布特点。
的区位条件。(重难点)
3.学会运用区位理论分析我国 3.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分布。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 小麦、玉 原、江汉平原、鄱阳 米、水 湖平原、成都平原、 稻、谷物 珠江三角洲、江淮地
区;
原有基础好、自然条件 优越,但人均耕地少; _松__嫩__平原、三江平原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机械化程度高,但热量 条件不足、复种指数低
经 济 作 物
棉花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
冀中南、鲁西北、豫 北平原,长江中下游 滨海沿江平原,_黄__淮__
糖 料 作

其他
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 的芝麻
光照好,作物耐旱
甜菜
_东__北__平原、河套平原、喜温凉,耐盐碱、干旱,
北疆
生长期短
甘蔗
台、闽、粤、桂、滇、 喜高温、需水量大、生

长期长
水 苹果 北方地区的丘陵区
暖温带气候
果 柑橘 南方地区的丘陵区
亚热带气候
花卉
西南地区
四季如春的气候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工业基础雄厚;
继续使结构轻型
沪宁杭 技术力量雄厚;
化。实行内联外引,
工业基 统一的电网;发 能源和_矿__产__ 加强新技术、新产
资源缺乏
地 达的水、陆、空
品的研制与开发,
交通运输
开拓国际市场
毗邻港澳,邻近 珠江三 东南亚,多侨乡,
能源和矿产 角洲工 可利用外资发展
资源不足 业基地 工业;水、陆、
空运输便利
调整产业结构,促 进产业升级;加强 区内各城市的分工 与合作,构建大珠 江三角洲城市群; 加强规划与管理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考向 中国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我国的工业分布特点:工业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 疏,呈现出沿海、沿河、沿铁路分布的特点,基本形成了东部 沿海、长江沿岸和陇海—兰新沿线三大工业地带。
加大科技投入, 更新设备,提高
工业基 地
的海陆交通运 输;雄厚的工业
重;高科技产业 发展不足,工业
产品质量;调整 工业结构,发展
基础
产品类型单一、 第三产业和高科
技术落后
技工业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丰富的煤、铁、
积极发展高科技
石油、海盐等资
产业,增加产品
区域地理 第十九章 中国地理
创新大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提升 课时作业
商品粮基地
优势
劣势
三江平原(A)、松嫩 平原(B)
土人肥地均沃广耕的阔地黑,多土耕;、地商黑面品钙积率土广高,;热物量一不年足一,熟农作
成都平原(C)、江汉 平原(D)、洞庭湖平 原(E)、鄱阳湖平原 (F)、江淮地区(G)、 太湖平原(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