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混虚词辨析
常见易混虚词辨析

常有易混虚词辨析A【依照·依照·依照】“依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依靠和依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重申以某事为依据完整照办,法律条则多使用“依照”。
“依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照的重要原则、指示或精神。
B【本来·本来】二者都是副词。
“本来”重申治应这样,向来这样。
“本来”重申过去不知道,或对状况有所认识。
【必然·必然·必定】三者都表示必定,都含有“非不行”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必定,都常常作状语。
“必然”“必然”表示客观事物发展“必定会这样”的趋向或结果,它们在一般状况下能够交换;而“必然”和“有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有时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
“必然”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剖析、必定。
“一定”能够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向的判断,也能够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梦想,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够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
【毕竟·究竟】“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重申事实或原由。
“究竟”表示经过各种变化或波折最后实现的状况,用在疑问句中表追查。
【难免·不免】二者都是副词,都作状语,都用两重否认表示必定。
差别是:“难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不免”用来和缓句子的语气。
C【以前·已经】二者都是副词。
“以前”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状况。
“已经”重申换作、变化达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常常·常常·常常】三者都是副词,表示多次、多半、不停发生。
差别是:“常常”除有“多次、多半”的意思外,还有“常常、不停”的意思,它既表示时间,又表示频次,在一般状况下,能够与“常常”交换。
“常常”除有“多次、多半”的意思外,还可以够用来表此刻必定条件或前提下将要出现的状况,如“我们有些同志理论上认可教育是有阶级性的,但是一碰到详细问题,常常就把这个基本看法忘记了”。
高中语文-高考常见易混虚词辨析(四)

高中语文-高考常见易混虚词辨析(四)31.究竟毕竟二者都是副词,表示终于、到底,在表示判断时,两者可以互换。
其区别是:究竟表示追根求底,常用于问句(疑问、设问、反问)中,究竟有时还作名词,指实际情形,如他想到门口看个究竟;毕竟是终于、最后的意思,表示客观情况发展的必然趋势,常用于陈述句中,如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32.绝然决然二者都是副词,可以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不同的是:绝然有断然、绝对的意思,如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最后一个。
决然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形容很坚决,如决然返回;另一种是表示必然、一定的意思,如东张西望,道听途说,决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
33.况且何况二者都指在已经举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或补充一层理由,相当于口语里的再说,都是连词。
其区别是:何况常用在反问句里,表示甲事物已是如此,乙事物当然更是如此,相当于口语里的甭说、甭提(但甭说、甭提没有反问语气)这一类用法,而况且没有这种用法。
如上海地方那么大,况且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一下子怎么找到他呢,他连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更何况写文章了。
34.临时暂时临时当时,暂时,非正式性、非固定性。
如:明天集合的地点临时再通知你们。
暂时重在表时间短。
如:老师叫我们暂时休息一会儿。
35.另外此外另外除此之外,表另提下文。
如:我还要跟你谈另外一件事。
此外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
如:院子里种着两棵桂花树,此外还有几棵梅花树。
36.屡次一再屡次多次,强调动作的次数。
如:他屡次违反校规。
一再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的重复。
如:他一再说不是他的过错。
37.偶尔偶然二者都是副词,都指不经常。
其区别是:偶尔是说次数极少,如他常常写小说,偶尔也写诗;偶然除了表示次数少之外,还有不是必然的的意思,还可以构成偶然性,如他偶然遇到了一个阔别多年的同学。
38.岂但不但都是连词,都可表示递进关系。
岂但多用于书面语,常带有反问语气;不但书面、口头都常用,不带反问语气。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

1、本来本来“本来”重申治应这样,常与“就”连用。
“本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状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渐“逐渐”一般表示自但是然的变化,能够修饰形容词。
“逐渐”用于存心识有步骤的变化,能够修饰形容词。
3、有时有时“有时”(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目,次数罕有时跟“常常”相对。
“有时”着眼于不测,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不测的,是在规律以外,跟“一定”相对。
4、一齐一同“一齐“表示同时,重视点是时间。
“一同”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重视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
其二,表示同一个地方。
5、以致致使“以致”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
“致使”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常常常常“常常”是对到当前为止出现的状况的总结,有必定的规律性,不可以用于主观梦想。
“常常”纯真指动作的重复,不必定有规律性,能够用于主观梦想。
所以“常常”能够用于未来的事情,“常常”则不可以。
用“常常”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相关的状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类限制。
7、才再“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重申实现的很晚。
“再”表示动作还没有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在表示动作重复或持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
“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准时,归纳事物,能够通用;归纳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已经”表示事情达成或时间过去。
“一经”表示只需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和“一经”都是副词。
可是用“一经”的句子,“一经”换成“一旦”还解说得通;用“已经”的句子,绝对不可以换成“一旦” 。
11、居然居然“已经” “已经”都是副词,都有预料以外,高出常理或常情。
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该当这样而这样” 。
用于好的方面,表示“不简单这样而这样” 。
“居然”用于主语后边,动词谓语前方。
“居然”也能够单说成“竟” 。
“居然”常用于口头语体,“竟”则不限。
常用虚词辨析

常用虚词辨析1、本来原来“本来”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原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步“逐渐”一般表示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逐步”用于有意识有步骤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3、偶尔偶然“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
“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须”相对。
4、一齐一起“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
“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
其二,表示同一个处所。
5、以至以致“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
“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往往常常“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
“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
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则不能。
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7、才再“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的很晚。
“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
“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一经”表示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已经”和“一经”都是副词。
不过用“一经”的句子,“一经”换成“一旦”还解释得通;用“已经”的句子,“已经”绝对不能换成“一旦”。
11、竟然居然都是副词,都有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
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应该这样而这样”。
用于好的方面,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样”。
“竟然”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面。
“竟然”也可以单说成“竟”。
“竟然”常用于口头语体,“竟”则不限。
虚词辨析

辨析:(1)偶尔:间或,有时候,跟“经常”相对。(2)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例句:(1)他经常写小说,偶尔也写诗。(2)在公园里偶然遇见了一个老同学。18.尤其/特别辨析:(1)尤其:副词,表示更进一步,语气较重。(2)特别:副词,用途较广。①尤其,但语气较弱;②与众不同,不普通;③格外;④特地。例句:(1)不到半年,他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2)他喜欢郊游,特别是骑自行车郊游。(3)特别的式样。(4)火车跑得特别快。(5)散会时,厂长特别把他留下来。
常见易混虚词辨析20组1.从而/进而辨析:(1)从而:用来引出目的或结果,表相因相成关系。(2)进而:表示在前一个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行动,表递进关系。例句:(1)乡党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从而推动了生产的迅速发展。(2)必须首先解决物质生活问题,然后才能进而解决文化生活问题。2.对/对于/关于辨析:(1)对:很多场合与“对于”用法相同;比“对于”动作性强,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2)对于:用法同“对”,表示引进对象,凡用“对于”的地方均可用“对”。(3)关于:主要表关涉的范围。“关于……”作状语,只能用于主语前;“对于……”作状语,主语前后均可。例句:(1)她对孩子很严厉。(2)对于大家提出来的合理化建议,领导是很重视的。
词语辨析常用虚词的用法与区别

词语辨析常用虚词的用法与区别词语辨析:常用虚词的用法与区别虚词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词类,它们在句子中不具备独立的词义,却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补充等作用。
而在具体使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虚词的用法与区别容易混淆的情况。
本文将以一些常见的虚词为例,分析它们的用法与区别,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
一、的、地、得的、地、得是汉语中非常常见的三个虚词,它们在句子中的使用经常会引起困惑。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1. 的:用于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属于”、“关于”的意思。
例如:“我的书”、“她的家”。
此外,还可以用于表示修饰或限定关系,如“大的树”、“白的云”。
2. 地:用于修饰动词,表示动作的特点或方式。
例如:“高兴地笑”、“慢慢地跑”。
此外,地还可以用于名词前,表示方位或数量关系,如“南地”、“百里之地”。
3. 得:用于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或程度。
例如:“跑得快”、“读得认真”。
此外,得还可以用于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或者结果,如“高兴得跳起来”、“累得没力气”。
二、了、过了和过都是表示动作完成的虚词,但它们的用法存在一些区别。
1. 了: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者发生了变化。
例如:“吃完饭了”、“看电影了”。
此外,还可以用在句子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或者改变了的状态,如“好了”、“没事了”。
2. 过: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发生过某个动作或经历过某个事情。
例如:“去过北京”、“尝试过一次”。
此外,过还可以用在动词前,表示经过某个时间或空间,如“过了三个小时”、“过了河”。
三、是、的、地是、的、地都是汉语中常用的虚词,它们之间的用法与区别如下:1. 是:用于连系谓语和主语,表示状态、特点或者定义。
例如:“他是医生”、“这是一本书”。
此外,也可以用于回答简单的肯定问句,如“是的”。
2. 的:用于名词或代词后,表示修饰或限定的作用。
例如:“蓝色的衣服”、“我的家”。
此外,还可以用于句子中,表示语气加强或者强调,如“真的吗?”、“我就是的”。
初中常见易混词语辨析汇总(学霸笔记)

初中常见易混词语辨析(包含饱含包涵]“包含”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地含”指充满,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感情”。
“电涵”是客合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抱负报复]“抱负”是指远大的志向,如“我们有远大的抱负”。
报复“是指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如“打击报复提意见的人”。
[必需必须]“必需“是动词,指一定要有,不可少,例重于不可成缺,如“目用必需品”。
“必须”是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如“学习必须刻苦钻研”:还用来加强命令语气,如”你必须去”。
[变幻变换]“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事物,如“风云变的”“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如”变换位置”。
[采纳采取]“采纳”指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如“采纳群众意见”。
“采取”指选择施行某种方针、政策、措施、手段、形式、态度等,如“采取紧急措施”[查访察访]“查访”指调查、打听案情等,如“暗中查访”。
“察访”指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如”察访民情”。
[沉溺沉漫沉迷]“沉溺”指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多指生活习惯方面,如“沉溺于酒色”。
“沉浸”指浸入水中,多比喻人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如“沉漫在幸福的回忆中”。
“沉速”指深深地迷恋,如“沉速于舞路”[处治处置]“处治"指处分,惩治,如“对那些腐败分子要从严处治”。
“处置“不仅指惩治,而且表示处理事务,如“这件事务必安善处置”。
[从面进而了“从而”的上定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如“中国队以30战胜日本队,从而取得七战七胜的战绩”。
“进而”强调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如“先制订计划,进而落实实施措地”。
[审改幕改]“审选“指改动文件、古书、成语等,单指文字改动,不含配义,如”他将“望洋的叹‘审改成”望山兴叹””。
“基改”是用作钠的手段改物杰向解(经典理论政策等),合额义,如”他们肆意篡改历史”,[繁殖繁衍]“隆矿”指生物产生折的个,传,。
20组易混虚词辨析

结束
9.即使/尽管/不管 [即使] 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如“即使你当时在场,也未 必有更好的办法”。 “即使”所表示的条件, 可以是尚未实现 的事情,也可以是与既成事实相反的事情。 [尽管] 副词,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如“有意见尽 管提出来”;也可做连词,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 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如“尽 管他不接受我的意见,我有意见还是要向他提”。 [不管] 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面往往有 并列的词语或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 下文多用“都、 总”等副 词跟它呼应,如“不管远不远他都不去”。
语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清单二
20组易混虚词辨析
结束
[例句] ①听了编撰了《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的叶开的讲话 后,与会代表先是报以热烈的掌声,继而 暗暗佩服他的勇 气与才情。 ②这几天张先生感觉身体发沉, 既而 全身酸痛,到医院一 检查,才知道自己得了节后上班综合征。
语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清单二
语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清单二
20组易混虚词辨析
结束
[例句] ①明星博客被盗用事件 一再 发生, 也对网站管理提出了更高 要求,如何让博友用得放心感到安全,是一个需要认真在技 术层面加以完善解决的问题。 ②公司代表 再三 强调:对于这些药品,公司不收取一分钱, 全部免费赠送。
语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语文
做副词时,共有两个义项:①或多或少,如“这句话
多少有点儿道理”;②稍微,如“一立秋,天气多少有点儿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易混虚词辨析A【按照依照遵照】“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或精神。
B【本来原来】二者都是副词。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必然必定一定】三者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
“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而“必然”和“偶然” 对举,“必然”是形容词,偶尔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
“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
“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
【毕竟到底】“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
“到底”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中表追究。
【不免未免】二者都是副词,都作状语,都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
区别是:“不免”是“免不了”之意,用来加重句子的语气;“未免”用来缓和句子的语气。
C【曾经已经】二者都是副词。
“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
“已经”强调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
【常常往往经常】三者都是副词,表示多次、多数、不断发生。
区别是:“常常”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有“时常、不断”的意思,它既表示时间,又表示频率,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与“往往”互换。
“往往”除有“多次、多数”的意思外,还可以用来表现在一定条件或前提下将要出现的情况,如“我们有些同志理论上承认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可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就把这个基本观点忘掉了”。
“经常”也表示“常常”“往往”的意思,但还有“连续不断、经久常行”的意思,可以构成“经常性” “经常不断”等词组。
【诚然固然】“诚然”表示肯定语气,语气重;表示让步,语气比较轻。
“固然”表示肯定语气,语气较重,但比“诚然”稍轻;表示让步,语气也较轻。
【处处到处】“处处”指各个地方;各个方面。
“到处”指各个地方。
【从而进而】“从而”用来引出目的或结果,表相因相成关系。
“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表递进关系。
D【大概大约约莫】三者都是副词,表示“估计”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大概”侧重于表示不十分精确或不十分详尽;“大约”侧重于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约莫”侧重于表示对数目或时间的估计。
【大力大举大肆】三者都是副词,都有“在行动上采取大规模的方式” 的意思。
“大力”侧重指尽最大的力量,适用范围较广,多用于积极方面,含有褒义。
“大举”侧重指大规模的行动,多用于军事行动方面。
“大肆”侧重指不顾一切地任意妄为,一般用于消极方面,是贬义词。
【但是可是然而却只是】五者都用在两个分句之间,表示转折关系。
不同的是,表转折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表转折的程度和语气重一些,其他的词表转折的程度和语气较轻。
【对对于关于】三者都是介词。
“对”和“对于”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可以通用,凡能用“对于”的地方均能改用“对”。
但它们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①当“对”含有“对待、向”等意味时,“对”不能换成“对于”;②当“对”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时,“对”不能换成“对于”。
“对”多用于口头语体,“对于”的色彩庄重些,更适合书面语体。
“关于”是限定、提示关联到的人或事物范围的介词,有时可跟“对于”互换。
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区别:①指出明确的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表示某种范围用“关于”不用“对于”:②“对于”可用在句首,也可以用在句中,而“关于”只用于句首,不能说成“我关于这个问题很了解”;③“关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常作定语,常常单独作文章的标题,而“对于”构成的介宾短语多作状语,不能单独作文章的标题,只有当它与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时才能作标题。
E【而且并且】二者都是连词,在句子中起关联作用,但是连接的句间关系不同。
“而且”表示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它连接的是递进关系。
“并且”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用在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间,表示两个动作同时或先后进行;二是用在复合句后一半中,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而且反而】“而且”表示同方向的递进。
“反而”表示反方向的递进,前边常有“不但不” “不仅没有”等与其呼应。
G【格外分外】二者都有“特别突出”的意思,都是副词。
其区别是:“格外”是说程度高,超乎寻常,有“特别”的意思;“分外”指本分之外,即一般范围之外,超出了平常,它和“格外”是等义词。
“格外”更接近口语,“分外” 多用于书面语。
【果然居然竟然】三者都是副词,经常作状语,都表示预想和结果的关系。
其区别是:“果然”表示结果和预想一致,含有“真的、果真如此”的意思;“居然”表示结果和预想的相反,含有“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意思;“竟然” 也表示结果和预期的相反,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语气较重。
总之,主观愿望与结果一致的用“果然”,主观愿望与结果不一致的用“居然”或“竟然”。
H【何必何苦】二者都是副词。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苦”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
【何曾何尝】二者都是副词。
“何曾”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
“何尝”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
【或并而与】四者都是连词。
其区别是:“并”和“而”是连接动词、形容词或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词组;“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甚至上下两段,它可以表示并列、转折、顺承等各种关系;“与”和“或”能够连接各类词或词组;“与”语气、色彩比较庄重,所表示的是并列关系;“或”所表示的是选择关系。
【或者还是】二者都表示数(或二)者择一,都是连词。
其区别是:“或者”只表示选择,不表示疑问。
“还是”含有疑问的语气,可用在问句中,也可以用在非问句中,往往表示作者已选定的语气;还可以表示“没有变化、照旧” 等语气。
【基于鉴于】二者都是介词。
“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如“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
“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
【几乎简直】二者都是副词,都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表示强调。
其区别是:“几乎”表示“相近、差不多”的意思,着重强调两者相差甚微;“简直”还含有“表面好像不是,实质上就是”的意思,强调程度比“几乎” 深。
【继而既而】“继而”,表发生的两事紧紧相接。
“既而”,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尽管不管】“尽管”相当于“虽然”,表示转折关系,与“但是”“可是” “却”相呼应;“不管”相当于“无论”,表示条件关系,与“都” “总” 呼应。
“尽管”肯定的是一个特定情况,后面可以用指示代词“这么”“这样”“如此”等,但不能用疑问代词;“不管”是排除一切条件,后面用疑问代词“怎样”“怎么”“如何”等。
【径直径自】二者都是副词。
“径直”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
“径自”指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
【究竟毕竟】“究竟”表示追根究底,常用于问句(疑问、设问、反问)中;有时还作名词,指实际情形。
“毕竟”表示客观情况发展的必然趋势,常用于陈述句中。
K【况且何况】二者都是连词,都指在已经举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或补充一层理由,相当于口语里的“再说”。
其区别是:“何况”常用在反问句里,表示甲事物已经如此,乙事物当然更是如此,相当于口语里的“甭说”“甭提”(但“甭说”“甭提”没有反问语气)这一类用法,而“况且”没有这种用法。
L【另外此外】“另外”表示在所说的范围之外。
“此外”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
【屡次一再】“屡次”,多次,强调动作的次数。
“一再”,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的重复。
O【偶尔偶然】二者都是副词,都指不经常。
其区别是:“偶尔”是说次数极少;“偶然”除了表示次数少之外,还有“不是必然”的意思,还可以构成“偶然性”等词组。
Q【岂但不但】二者都是连词,都可表示递进关系。
“岂但”多用于书面语,常带有反问语气;“不但”书面语、口头语都常用,不带反问语气。
“岂但” 常与“也”“还”“又”“更”等搭配使用,“不但”除能与上述副词搭配外,还可与“而且”“反而”“反倒”等搭配使用。
【恰好恰巧】“恰好”,正好。
“恰巧”,凑巧。
R【仍旧仍然】二者都是情态副词,都指照旧,常可以互换使用,只是“仍然”语气略重一些。
其主要区别是:“仍旧”强调跟从前一样;“仍然”除有“仍旧”的意思外,还有“还是”的意思,文言色彩较浓。
S【尚且姑且】二者结构相似,但词性和语法功能不同:“尚且”,连词,表示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与之呼应,表示进一层之意;“姑且”,副词,表示暂时地。
【甚很最至极】五者都是程度副词,用法上有不少相同之处。
不同的是:“甚”和“很”意义相同,表示程度相当高,但未达到最高,只是语体色彩不同,前者文言色彩浓,后者口语色彩浓;“最”和“至”的意义相同,都表示达到了最高,只是语体色彩不同,“最” 口语色彩浓,“至”富有文言色彩;“极”作副词时,表示最高的程度。
【虽然不然否则】“虽然”侧重于表让步,语气较重;表肯定语气最轻。
“不然”:①含有“如果不这样”的意思;②表示如果不是前面所说的情况,就发生或可能发生后面所说的情况。
“否则”同“不然”的第①个义项。
【虽然固然】一个主谓词组加上了“虽然”,它的独立性就丧失了。
“虽然”有时还可单说“虽”。
“固然”与“虽然”等义,可以互换,还可单用“固”,不与其他连词连用,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表示“本来、当然”的意思。
【虽然尽管即使】“虽然”“尽管”只表示让步,不表示假设,引出的情况是事实,后与“可是”“但是”等呼应。
“虽然”表让步的程度比“尽管” 轻。
“即使”既表示让步,也表示假设。
X【向来从来】二者都是副词,表示某种行为、状态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都一样。
其区别是:“向来”是“一向”的意思,口语和书面语里都用;“从来” 表示从过去到现在都如此,强调的语气较重,多用于否定句。
Y【业已已经】二者都是时间副词,都表示事情已经过去。
不同点:“业已”是公文用语,书面语体色彩浓;“已经”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一般书面语。
【一定必定】“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
“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
【一齐一起】“一齐”指同时。
“一起”表示一块儿,或表示同时,应用范围广。
【一同一统】“一同”表示一块儿,即同时同地做某事,副词。
“一统” 本指全国统一于一个政权,泛指统一,动词。
【一直一向】二者都是副词,都可表示重复或连续,都可作状语,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其区别是:“一直”表示动作、行为连续进行,中间没有停顿,着重指动作的连续性;“一向”表示某种行为、习惯很久以来始终不变,着重指行为、习惯的稳定性,与“一直”的使用对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