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美术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舞台美术教案

舞台美术教案

舞台美术教案教案标题:舞台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舞台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舞台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舞台美术的定义和作用;2. 舞台美术的基本要素:布景、道具、灯光、音效等;3. 舞台美术的表现手法:色彩运用、造型设计、空间布置等;4. 舞台美术与表演的关系。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舞台表演视频或展示一些舞台美术作品,引起学生对舞台美术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第二步:讲解舞台美术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介绍舞台美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舞台美术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舞台美术对表演的影响。

第三步:介绍舞台美术的基本要素(15分钟)详细介绍舞台美术的基本要素,包括布景、道具、灯光、音效等,并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进行示范和解释,让学生对每个要素有初步的了解。

第四步:学习舞台美术的表现手法(20分钟)分别介绍舞台美术的色彩运用、造型设计和空间布置等表现手法,通过示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尝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创作。

第五步:讨论舞台美术与表演的关系(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舞台美术与表演之间的关系,讨论舞台美术如何为表演提供背景、氛围和情感支持,并通过观看不同舞台美术风格的表演视频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六步:总结和展示(10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舞台美术作品或分享他们对舞台美术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2. 学生对舞台美术基本概念和要素的理解;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意和表现能力;4. 学生对舞台美术与表演关系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舞台美术展览或观看专业演出,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艺术鉴赏能力;2. 组织学生参与舞台美术设计比赛或合作创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舞台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展示;2. 舞台表演视频;3. 艺术创作工具和材料。

大班设计舞台美术教案

大班设计舞台美术教案

大班设计舞台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舞台美术》教材的第三章“舞台布置与色彩搭配”,具体内容包括:了解舞台美术的基本概念,学习舞台布置的基本原则,掌握色彩搭配在舞台美术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舞台美术的基本概念,认识到舞台美术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幼儿对舞台布置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原则,能够在舞台美术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舞台布置与色彩搭配的实际应用。

重点:了解舞台美术的基本概念,掌握舞台布置的基本原则和色彩搭配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舞台模型、各种道具、布景、画笔、颜料、调色板、示范图例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粉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解舞台美术的基本概念,让幼儿初步了解舞台美术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图例,讲解舞台布置的基本原则和色彩搭配方法。

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分析图例中的舞台布置和色彩搭配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舞台布置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课后进行拓展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舞台美术基本概念2. 舞台布置基本原则简洁明了突出主题色彩搭配协调3. 色彩搭配方法对比色搭配相近色搭配暖色与冷色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设计一个舞台布景。

答案要求:包含舞台背景、道具、色彩搭配等元素,充分发挥创意。

2. 作业提交形式:画纸绘制,规格不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到舞台美术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观看舞台剧,分析其中的舞台美术设计和色彩搭配技巧。

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舞台布景设计,提高家庭亲子活动质量。

《舞台美术设计》教案

《舞台美术设计》教案

《舞台美术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舞台美术设计》教材第三章“舞台空间布局与设计”,详细内容包括舞台空间的基本构成、舞台布局的设计原则、舞台空间的功能分区以及舞台背景、道具的设计与摆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台空间布局的基本原理,掌握舞台布局的设计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舞台美术设计知识,进行舞台空间创意设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舞台美术在戏剧演出中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台空间的功能分区与设计原则的运用。

教学重点:舞台空间布局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创意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舞台模型、教材、投影仪、电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尺子、圆规、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场戏剧演出的舞台照片,引发学生对舞台美术设计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介绍舞台空间的基本构成,让学生了解舞台的各个部分。

(2)讲解舞台布局的设计原则,引导学生遵循这些原则进行设计。

(3)阐述舞台空间的功能分区,让学生明白不同区域的作用。

(4)分析舞台背景、道具的设计与摆放,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讨论,进行舞台空间创意设计。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完成设计稿,进行展示和评价。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舞台美术设计题目,分析设计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道舞台空间设计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舞台空间的基本构成2. 舞台布局的设计原则3. 舞台空间的功能分区4. 舞台背景、道具设计与摆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一场戏剧演出设计舞台空间布局。

2. 答案要求:包括舞台空间的基本构成、设计原则、功能分区以及背景、道具的设计与摆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舞台布局的设计原则2. 舞台空间的功能分区3. 舞台背景、道具设计与摆放4. 实践操作中的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巡回指导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舞台布局的设计原则1. 对称与平衡:舞台布局应保持视觉上的对称与平衡,使观众感受到和谐统一的美感。

人教课标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活动二《设计布置舞台》

人教课标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活动二《设计布置舞台》

设计布置舞台教案设计课题:《设计布置舞台》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学课时:2课时活动设计:根据人教版七年级实验教材下册《校园艺术节》这一活动内容,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为学校第二届文化艺术节设计舞台背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探索美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新型教学模式。

课前准备:微机室、体现舞台艺术的影视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目标: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各种艺术活动的图片、影视资料,体会和了解舞台艺术的特点及意义。

2.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以组为单位,设计构思如何布置学校艺术节的舞台与会场。

3.通过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特定环境设计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舞台艺术美感的设计和构思。

教学难点: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舞台背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放映春节联欢晚会精彩片段,调节学生的心情。

(实施手段: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屏幕广播功能)教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一台成功的晚会除了演员精彩的表演外,还有哪些地方比较吸引你?学生回答:喜欢。

灯光、道具、音响、服装……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大家说的这些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舞台美术".(师放映幻灯片,认识舞台美术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

舞台美术是除了表演人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包括化妆、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布景。

这些内容为演出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演出的设计者可谓是幕后英雄,大家愿不愿意当这个幕后英雄?生:愿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美术的设计。

(出示课题──设计布置舞台)一台成功的晚会离不开舞台设计,可见舞台美术的重要。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舞台美术作品,大家边欣赏,边体会其意义和艺术美感,思考舞台设计与表演内容的关系。

(任务一)2.教师利用屏幕广播,伴着背景音乐,通过课件放映几个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晚会画面。

小学语文美术舞台布置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美术舞台布置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美术舞台布置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语文教学班学期的舞台布置。

2、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3、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舞台布置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2、实践美术创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1、实践中如何体现创作的差异性。

2、如何提升整体的艺术感受力和审美品位。

四、教学准备语文教学所需要的课程材料,如电子屏幕和课件,以及美术创作工具,如画笔和颜料。

五、教学过程1、引入为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和兴趣,可以通过极富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启发式问题为引导。

比如:“我们在教室里学习语文知识和文化修养,教室除了有诲人不倦的老师、认真听讲的学生外,还会增加哪些内容来丰富我们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呢?”2、知识讲授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教室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课程的不同分层来构思符合教材主题的课堂布置。

3、实践练习在课程实践方面,孩子们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和主题,用手绘、剪贴和涂鸦等多种方法进行实践创作。

组合和优化多项功能,如音响、灯光照明和舞台效果等,也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美术创作层次。

4、教学总结为客观评价学生的创作水平和成果的好坏,需要对每个孩子的作品进行评定和点评,并通过针对性的反馈建议,为下一次作业的创作提供指导和改进的建议。

六、教学反思1、与当代文艺创作相融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学的内容也必须前行于时代。

我们应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代文艺创作,引导他们在创作中的体现更加具有时代感和文化性。

2、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和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创造和思考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课外时间创造和发展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

3、全程监督和记录孩子们的教育与学习是一个长远过程,全程监督和记录的作用不可忽视。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摄影或影像记录方式,留存孩子们创作的每个流程环节和成品,作为建立档案和展示的宝贵资料。

四、教学评价教材教法内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我们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

舞台美术教案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及效果分析

舞台美术教案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及效果分析

舞台美术教案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及效果分析舞台美术设计及效果分析舞台美术设计在一台演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舞台美术设计不仅仅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震撼,更能加强演出表现力和观众的情感参与。

舞台美术设计的效果是通过需求分析、创意构思、设计师的表现手法和最终的落地呈现等多个环节来完成的。

在教学中,针对舞台美术设计及效果分析的课程设计应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具体措施及步骤将在下文中进行阐述。

课程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舞台美术的设计流程和实现方法,并能够深入理解舞台美术设计与总体演出效果之间的协调关系,掌握有效的舞台美术设计方法,提高其对演出的表现力和观众的情感表达能力。

而达成这些目标的具体操作,首先需要明确一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内容及重点、教学方法等。

学生的实际情况舞台美术设计课程通常是在高等院校和高中中开设的高级选修课程。

对于学生的专业背景来看,该课程的学生主要涉及到视觉传播、广告设计、舞台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和设计能力;其次就是学生的实际专业需求。

在实际专业中,良好的舞台美术设计在演出效果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应该关注于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技巧和方法。

课程内容及重点在课程内容上,应包括舞台美术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材料与工具的应用、舞台美术设计策划与指导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舞台设计的基本原理1.大地和空间的概念。

2.光的使用。

3.颜色平衡。

4.视觉层次结构。

二、舞台美术的基本方法1.使用空间和地点。

2.使用大地和小道具。

3.使用光和颜色。

4.使用技术要领。

三、材料与工具的应用1.布景的建立与处理方法2.作品区域的设计和计算3.舞台光申文4.音响设计五、舞台美术设计策划与指导1.客户谈判&预算计划2.设备运送&安装指导3.设计团队管理&交流4.后期维护&修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现状的分析,根据其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10册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10册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浙美版小学美术第10册教案以及教学反思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造型表现: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学期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立方体、圆柱体的结构特征,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变化规律,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4、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5、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6、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五一班学生分组 A: (优秀生,学习能力强,习惯好) 封杭琳张蕊叶韵文邵琪璐朱洛瑶田毓文吴迪罗晶晶 B: (中等生,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一般) 吴雯婷袁湉湉何雨璐沈秋彤杨文宣于文凯叶林严展翔赵家辉李佳豪闵子轩 C: ( 后进生,学习能力弱,行为习惯欠缺) 1 蒋甲琦胡日红曹杭邓子涵商家铭于瑞梓胡念五2班学生分组 A: (优秀生,学习能力强,习惯好) 徐捷邱琇卿王雅茹刘佳蓉王楠周珈宇许柯雨徐慧婷包钰雯金晶张聪颖马露露 B: (中等生,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一般) 张金成俞亚冰尹帅江迪计宇李明缪晨旭 C: (后进生,学习能力弱,行为习惯欠缺) 姜恺哲张佳乐陈志远应浩高叔晹洪何庆五三班学生分组 A: (优秀生,学习能力强,习惯好) 朱益森何鑫琳蒋磊陈业凯刘心怡胡小蝶蔡虎方祖义杨嘉嘉 B: (中等生,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一般) 朱佳琦张匡跃李佳逊邹喆张贤健张帅沈冠杰冯家钰孙沐妍 C: (后进生,学习能力弱,行为习惯欠缺) 朱骏杰孙炜迪叶沫芸张剑锋章奕倪嘉铭杜雪松陈毅恒马英桐三、学情况分析该年级段学生表达力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9《舞台上的布景》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9《舞台上的布景》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9《舞台上的布景》教学内容本课为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9课《舞台上的布景》。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舞台布景的设计与制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知识,掌握舞台布景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知识,掌握舞台布景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舞台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舞台布景的设计方法。

2. 舞台布景的制作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舞台布景设计图例、舞台布景制作材料。

2. 学具:绘画工具、剪刀、胶水、彩纸、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舞台布景设计图例,引导学生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舞台布景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舞台布景的设计和制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总结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舞台布景设计的重要性和实践操作技巧。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9《舞台上的布景》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内容:见上述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幅舞台布景图。

2. 家庭作业:收集舞台布景设计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舞台布景设计图例,引导学生了解舞台布景的基本知识,讲解舞台布景的设计方法和制作技巧,培养学生对舞台艺术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台美术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感受舞台美术设计所带来的综合艺术效果。

2.尝试设计课本剧的舞台美术场景与道具、服饰,并进行排练与演出,提高学生将艺术设计与大胆实践创造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勇于艺术实践的态度,提高学生对艺术表现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对舞台美术的基本了解、艺术感受与设计制作。

难点:组织开展以舞台美术的方式进行排练与演出活动。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签字笔或水彩笔。

(教师)教学课件(包括经过剪接的舞台演出片段、不同类型的舞台美术图片,舞台场景设计的草图、舞台表演幕后情况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引入:同学们,随着我们国家走向了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天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各种丰富多彩的舞台表演艺术,你们看过什么舞台演出?哪一场演出你印象深刻?(学生回答交流)
教师小结:各种各样的舞台表演都属于一门综合艺术,我们一般把它称为舞台美术。

(2)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舞台美术设计》。

2.感受了解。

(1)为什么说舞台美术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综合了哪些艺术手段与形式呢?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艺术享受?下面,我先播放一段精美的舞台演出,请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上面的问题。

(2)交流讨论,教师概括、小结舞台美术的特点与需要设计的内容,并以《报童》的舞台美术设计做进一步的图示说明。

3.学习舞台美术布景的设计。

(1)通过课件展示布景设计的有关图片,如西博会晚会、舞剧《大梦敦煌》等,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这些布景是以什么作为舞台的主要形象的?为什么?在整体的设计上还考虑了哪些因素?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主题形象在整体舞台美术设计中的意义及其他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如灯光、道具、天幕等。

(3)欣赏几幅舞台场景的设计草图,强调草图的基本设计要点,如要突出演出主题、选择主题表达的形象、注意舞台欣赏的视觉效果、说明性地大概画出舞台设计的基本效果等。

4.布置作业,鼓励设计。

自己选定一个课本剧或童话剧,然后用草图的方式画出舞台美术的整体设计。

也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由一位同学画出集体讨论的大概设计意图。

5.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6.交流设计意图,展示评价。

请学生上讲台把自己小组的设计草图通过投影仪放大,然后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如创意是否新颖,主题形象如何、设计是否会得到较好的舞台效果等。

7.课堂小结,教学拓展。

①通过教学课件播放舞台演出的幕后画面,如化装、做道具、搭舞台等,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②布置学生为下一节课的设计制作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并结束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双面胶等制作工具,彩色纸、毛线等材料。

(教师)彩色卡纸、水粉画工具、几件做好的服饰、道具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几件演出的道具,如课本剧《龟兔赛跑》中的头饰、服装等,请两位学生上讲台进行角色装扮,并简单地按设计的台词与动作表演一个片段。

(可以在课前对这两位同学进行一些简单的表演辅导)
(2)揭示新课的学习要求:设计制作舞台剧表演的服饰与道具等,然后进行表演。

2.研究角色与道具。

(1)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研究与讨论:从上一节课的舞台场景设计中评选出几个优胜的方案,作为小组的舞台剧目,并对剧目中的角色进行设计与讨论,如服装、头饰、道具等的制作方案。

(2)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对学生好的方案与创意进行积极的肯定。

(3)欣赏童话剧《大树妈妈》、课本剧《龟梯赛跑》的服装造型、布置设计、道具制作等。

3.指导制作。

(1)教师出示几件设计制作的实物,如头饰、服饰、道具等,请学生观察、研究是运用了什么材质,用哪些方法制作出来的。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简要演示一些立体制作的要点与方法,为了节省时间,有些局部先做成半成品。

上课时,教师将最关键的部分以及细小的地方,通过实物展示台进行放大演示,也可以结合一些过程图、方法示意图来说明,帮助学生掌握立体制作与局部美化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与创造。

4.布置作业,鼓励创作。

以小组为单位,为本组选定剧目的角色设计制作头饰和道具等,并由组内同学担任角色,自己设计台词与动作,进行化装与彩排。

5.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要适当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共同合理使用,开展积极的分工合作,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6.展示表演,交流评价。

各小组的角色化好装后上讲台前面的空地进行表演,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如最佳服装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道具奖、最佳表演奖等,肯定学生积极的表现,让学生体会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

7.课堂小结,教学拓展。

引导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完善自己小组的设计,在班队活动等机会继续更好地开展艺术表演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