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商与遗传的关系
小孩智商遗传有什么规律?

小孩智商遗传有什么规律?遗传真奇妙,我们应该感谢爸爸妈妈给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现在都提倡优生优育,生一个又漂亮又聪明的宝宝是每个准妈妈的心愿。
这个除了外在因素之外,遗传会占很大的比例的,像我们的身高、头发是黄还黑、皮肤是否会白、性格还有孩子的智商有一半都要取决于给我们生命的父母。
那么孩智商到底会遗传爸爸的多一点呢还是妈妈的多一点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其实这个和孩子的性别有一定关系的。
具体的规律通过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智力是谁的遗传大?——妈妈智力有一定的遗传性,同时受到环境、营养、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响。
据科学家评估,遗传对智力的影响约占50%—60%,就遗传而言,妈妈聪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聪明,如果是个男孩,就会更聪明。
原因在于,人类与智力有关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体上。
女性有2个X染色体,男性只有1个,所以妈妈的智力在遗传中就占有了更重要的位置。
为证明此点,我们首先来复习下高中生物知识:男宝宝和女宝宝是怎样来的?男生是XY,X (卵)是来自母亲,Y(精子)是来自父亲。
女生是XX,X(卵)是来自母亲,X(精子)是来自父亲。
所以,生男生女都是先生的错,不要怪罪妈妈的肚皮不争气。
请注意,男生是XY,所以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来自母亲的遗传,女生是XX,所以女生的智商是父亲跟母亲各有一半影响。
因为女生的智商是父亲母亲都有影响,会有中和的效应,所以女生智商的分布会呈现自然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就是倒钟状,中间最多,两边较少。
然后男生因为是完全只受一方影响,所以男生智商分布会呈现出偏向在两个极端。
也就是说,男生天才比较多,但是同时,蠢材之中也是男生特别多。
★这些告诉我们什么?1、你要判断一个男生聪不聪明,看他妈妈就知道了。
2、然后我们用机率来算:生男孩的机率= 1/2;生女孩的机率=1/2。
生男孩的时候,母亲对于男孩智商的影响力 = 1生女孩的时候,母亲对于女孩智商的影响力 = 1/2 ★所以说,如果你:1、是男生又觉得自己很笨,你千万要娶一个聪明的女生。
智商与遗传的关系

智商与遗传的关系智商与遗传有关吗?智商与才能不完全由遗传决定,但和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智商与遗传的关系遗传对智力发展的作用现在已经被证实是存在的。
现在使用的智力测量标准是“智商”。
智商为200分制,每个人的智商都在这个区间里面。
90-110分者属于正常智力的范围;120-140分者为聪明人;140分以上的则是绝顶聪明的人或称天才,分数越低,表示智力越差。
70分以下的为智力低下,其中50-70分者属于愚笨,25-50分者为痴呆,0-25分者为白痴。
一般情况下,爸爸妈妈智商高的话,胎儿的智商也会相对高一些。
据统计,爸爸妈妈智力高,孩子的智力也会高;爸爸妈妈智力平常,孩子的智商不会很高;爸爸妈妈智力有缺陷,孩子的智商可能就会很低。
有人长期研究过一群智商在140分以上的孩子,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以后,他们的智商一直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他们子女的智商平均为128分,比一般的孩子也要高。
而对于精神缺陷者,他们的孩子有59%精神缺陷或智力迟钝。
不过,智力的实际表现还要受到主观努力和社会环境的很大影响,后天的教育,训练以及营养等因素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没有这一条,再好的遗传基础也不行。
可以设想一下,即使是具有特殊脑结构的“神童”,如果一出生就落入狼穴,也只能长成“狼孩”。
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高智能结构的家族,如音乐家巴赫家族的8代136人中,有50个男性是著名的音乐家;莫扎特和韦伯家族的几代人中都有著名的音乐家。
我国南北朝时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的儿子祖恒之、孙子祖皓都是机械发明家,同时还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智力的这种家族聚集性,一度被认为是遗传决定智力的例证。
然而,家庭也是智力发展最基本的环境因素,家庭提供了定向教育培养的优势条件。
智力的家族聚集性现象,恰恰说明了先天和后天因素对智力发展的作用。
综上所述,遗传提供了智力的基本素质,后天因素则影响其发展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想使后代智力超群,那就必须在优生和优育方面下功夫,使孩子的智能潜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影响智力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智力高低的因素有哪些不同物种之间,或相同物种个体之间,都存在智商高低不同的差异。
你想知道大脑什么影响智力吗?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什么影响智力,希望能帮到你。
影响智力的因素一:遗传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
有一种学说认为,父母血缘关系越远,孩子智商越高;混血儿漂亮又聪明就是常被这种学说引用的一个证明。
当然,不同种族、民族之间的婚配也能生育聪明的孩子。
近亲婚配却是生育痴呆儿的祸根,“同村婚育”等就地取材式婚育观念也是不宜提倡的。
影响智力的因素二:母乳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
据调查,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儿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
英国剑桥大学营养学专家对30多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并与婴儿期的食谱进行对照,发现吃母乳的孩子普遍智商较高,平均比吃代乳品的孩子多10分。
奥秘在于母乳中含有多种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一种叫做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不仅能增加脑细胞的数量,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还有助于神经节点的形成。
与牛奶相比较,母乳中牛磺酸的含量高出10倍多。
影响智力的因素三:饮食因为营养物质是宝宝智力与脑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健脑益智的食物必有好处,同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不容忽视。
饱食:进食时,消化道血管扩张,周身血液集中在胃肠道,以至脑部缺血缺氧。
如果宝宝吃的过饱,容易造成脑部长时间缺血,从而不利于大脑的发育。
节食:虽然说吃的太饱会导致大脑早衰,但是并不意味着吃的越少越好,大脑和智力的发育需要全面的营养。
蛋白质、核酸、磷脂和卵磷脂的缺乏会使脑细胞数减少,脑体积变小,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发育差,造成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宝宝的饮食要保证多样性。
素食:有的人荤食不沾口,导致脂肪摄入减少。
占脑细胞成分60%的不饱和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需经食物补充,特别是鱼类富含的多味不饱和脂肪酸肝二磷刘烯酸,是人脑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它关系到脑细胞的生长与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护。
从遗传的角度探讨人类智商差异

从遗传的角度探讨人类智商差异人类作为高等生物之一,拥有了比其它物种更为自由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的高低,又可称之为智商。
然而,智商的高低何在?国内外很多学者,从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等多个角度对智商进行了研究。
而为什么会有人类智商差异,遗传角度是其中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方面。
一、智商是什么?智商最简单的定义为智力测试成绩等分数。
传统的智力测验包括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内韦智力量表等。
尽管智商测试的缺陷众多,但科学家们依然相信智商测试能够概括出智力的一个大致大小。
二、遗传与环境在合适的父母——足够聪明和受教育的父母,和气候环境——公共卫生、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的国家,父母的遗传基因越聚集良好,孩子获得较高的智商的概率越大。
同样,在部分地区,中胚层发育受到毒素、维生素缺乏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孩子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个体智商减低的情况。
因此,我们说,智商来源于基因和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基因在智商的影响中可能更重要一些。
三、智商基因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被揭示遗传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基因与人类智商的联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旨在找出基因-智商联系的根据,从而为智力扰动行为的干预和防范提供基础。
现有的研究表明,有一些基因已经与智商水平有关。
例如,2001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X染色体特定区域上的一个基因——MAOA有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智商。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携带MAOA基因多态性,表现更好的孩子。
同样的研究,也符合了家族性智商水平遗传的现象。
此外,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了与智商水平有关的一些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2011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名为PNPLA6的基因,它能够影响到人的智商水平。
研究人员在对500个参与者的基因测序分析后发现,所有参与者中都有PNPLA6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化。
而同时,这些基因变异与智商水平有直接关系。
或许你们会问,为什么人类智商还是有差异呢?一个人的智商有关的不仅仅是一个基因,而是整个基因组中复合的基因作用的结果。
孩子的智商主要遗传自母亲的说法是否靠谱?

孩子的智商主要遗传自母亲的说法是否靠谱?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她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那么,孩子的智商是否真的主要遗传自母亲呢?本文将从遗传学、环境因素、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了解遗传学的基本知识。
人类的智商是由多个遗传因素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基因。
基因是人类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决定了我们的身体和智力特征。
孩子的智商并不是完全由基因决定的。
智商是一种复杂的特征,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
环境因素也对智商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孩子的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社会文化等方面。
母亲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她们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母亲的教育水平、家庭氛围等因素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母亲的教育程度越高,孩子的智商越有可能得到提升。
家庭氛围也会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产生影响。
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性别差异也是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因素之一。
男女的智力发展存在差异,男孩的智商平均值比女孩高。
这一差异可能与男女的生理结构、神经系统等方面有关。
母亲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影响并不因性别而异。
母亲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因素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影响是普遍的。
孩子的智商主要受到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母亲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是孩子智商的唯一决定因素。
我们应该重视孩子的生活环境、教育水平等方面,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孩子的智商主要遗传自母亲的说法并不完全靠谱。
母亲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是孩子智商的唯一决定因素。
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人类智力与基因遗传关系的研究

人类智力与基因遗传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遗传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
智力是人类漫长进化历程中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人类认知能力的有力指标。
智力与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复杂,深入研究其遗传基础,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智力的形成机制,而且对于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一、智力遗传原理根据经典遗传学理论,智力的遗传基础是孟德尔遗传原理中的基因。
基因位于染色体的特定位置上,负责控制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性状等方面。
智力是由多种基因控制的复合性状,其表现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基因组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得研究者能够深入探究人类智力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据估计,人类智力只有一小部分是由单个基因决定的,更多的是由数百个基因共同作用而成的。
但是,人类智力基因的识别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技术的支持。
二、智力与基因的相互作用智力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社会文化背景、营养和心理健康等多种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智力表现,但是其影响程度与智力的遗传背景密切相关。
有研究表明,智商高的父母往往能够传递一部分优良的基因给子代,这使得子代智力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但是,由于智力的遗传基础十分复杂,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同样重要。
比如,早期幼儿教育和学习环境对于智力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三、智力与基因遗传相关的争议对于智力与基因遗传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的争议。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关于智力差异的种族基因论观点,主张智力差异是由不同种族基因的差异导致的。
这种观点受到了世界各界学者的强烈反对,因为其涉及到极度敏感的种族歧视问题,而且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明。
此外,智力与基因遗传的关系还涉及到人类未来的进化问题。
有研究表明,大脑的容量和智力水平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渐提高,这也意味着遗传基础的不断优化和适应环境的进化选择。
人类智能的继续演化依然有待我们更多的探索和理解。
遗传是决定孩子智力的因素

遗传是决定孩子智力的因素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认知能力的总和。
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性,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遗传是决定孩子智力的因素,希望大家喜欢!遗传是决定孩子智力的因素遗传因素父母的遗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智商的高低,一般情况下,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会相应很高。
如果父母一方智商不是很好的话,那就看孩子遗传谁的基因多一些。
但这个因素也并非绝对,有个别的父母智商都很低,但生出的孩子智商却很高这样的特例也有。
决定孩子智力的因素有哪些父母的榜样因素除了遗传给孩子的先天因素外,父母是否善于动脑这种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做法就是榜样,孩子就是张白纸,他们会按照父母的行为做法认识这个世界。
决定孩子智力的因素有哪些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主要因素,尤其是家庭环境的营造。
如果孩子父母及周围的人都喜欢动脑做事情,有较强的求知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潜移默化地就学会了这样的行为方式,他们的智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开发。
决定孩子智力的因素有哪些实践因素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等能力都是在多看、多想、多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如果一味地被动接受父母的给予,没有自己动手操作,智力发展就会缓慢或停滞,所以,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游戏这类实践机会,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完善的开发。
决定孩子智力的因素有哪些健康因素如果孩子出生条件不好,比如发生窒息缺氧、颅内出血等严重影响孩子大脑功能的疾病,这样的病将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所以,身体健康对确保孩子的智力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决定孩子智力的因素有哪些饮食因素孩子的饮食不仅关系健康,还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不吃早餐的孩子比饮食规律的孩子的智商相对较低。
同时,母乳的孩子通常比喂养的孩子智商要高,因为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活性物质,比牛奶要高出10倍多。
孩子智商遗传父亲还是母亲

孩子智商遗传父亲还是母亲
遗传是一种生物的特性,孩子会继承到父亲或者母亲的某些特质,例如孩子的面貌会长得像父母亲,孩子的声音、毛发等都会受到父母亲的影响,而智商也是与遗传相关的。
那么,孩子智商遗传父还是母?
孩子的智商会受到父亲和母亲双方的影响,并且孩子的智商与遗传、后天的成长、发育、营养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仅仅从遗传方面上来说的话,男孩子的智商与母亲的关系更大一些,而女孩子的智商与父亲的关系更亲密一些。
不过双方父母亲对孩子的智商都是有很大影响的,而不是单方面的因素,不管父母亲对智商的影响有多大,后天的养育和营养对孩子的成长、智商的提升都是十分重要的。
仅仅只根据先天来说的话,影响智商的因素在染色体X上,这也就说明了以上所说的男孩子智商随父亲,女孩子智商随母亲。
据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影响智商的概率占有60%左右,后天的营养和养育占了大约40%至50%,因此要及时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要保证饮食均衡,不要让孩子挑食,这样孩子的智商也不会太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智商与遗传的关系
我们常常用来举例子,天才的孩子是天才,我们称之为遗传,天才的孩子是弱智,我们称之为变异,也许智力这一因素,往往成为我们理解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例子,最新的研究中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及英国剑桥大学所属维康信托桑格研究所研究人员共同研究发现,人类性染色体中的一个重要片段的突变,可能会引起智力发育障碍,我们从遗传学的角度上来了解智力的遗传,这一现象。
而人类遗传学,正是帮助我们研究和了解这一遗传现象的途径,在遗传学中,遗传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
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广义上的遗传学便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一般认为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通过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
来解决生物的进化和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遗传学中的研究对象即为广义的亲子关系,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不限于父母子女或一个家族,还可以延伸到包括许多家族的群体。
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还可以以细胞为单位,离体培养的细胞可以保持个体的一些遗传特性,如某些酶的有无等。
对离体培养细胞的遗传学研究属于体细胞遗传学。
遗传学中的亲子概念还可以扩充到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甚至mRNA的转录,这些是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课题[1]。
其中人类遗传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遗传学研究。
进入二十世纪后半叶,又发展了应用统计学方法的群体遗传学,并在人类群体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又因为生化遗传的研究取得进展,从而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分析遗传性的血液病及代谢异常的遗传机理,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上作出贡献。
另一方面随着染色体研究技术的飞速进步,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已经清楚。
另外利用细胞培养也提供了绘制详细染色体图的可能性。
人类遗传学由于这些研究领域的进展,而在临床医学、优生学等应用科学方面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
研究人类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免疫﹑行为等各种性状的遗传上的相似和差别﹐人类群体的遗传规律以及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理﹑传递规律和如何预防等方面的遗传学分支学科。
人类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来自果蝇和植物的遗传学研究﹐而後不断地引进其他有关学科的方法学﹐并使其研究内容适应医学需要而得以迅速发展。
人类遗传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于医疗保健事业和人群遗传素质的改进有重要意义。
也有助于对人种的发生﹑人种的差异﹑民族和群体的变迁等人类学问题的了解。
通常意义上,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讲,判断人的智商,最直接的方式是看脑袋大不大,或者观察前额的面积,但是历史上曾经脑袋最大的人,他的大脑远远重于爱因斯坦的大脑,可他却是个智力残疾者,因此,这种判断是错误的。
研究人员观察爱因斯坦的大脑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沟回,远远多于普通人,并
且明显的比普通人复杂,进而在研究中发现,智力这一性状与大脑皮层的面积与厚度有关,大脑皮层的面积与厚度决定了大脑皮层上神经元的数目,决定了能处理数据的多少,就像电脑中的cpu,晶体管的数目决定了数据的处理能力,而人类的大脑中也是同样,我们常常看见的大脑它表面的皮层面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隐藏于大脑复杂的沟回结构中,大脑的发育却明显的和基因有关。
去年3月,著名的《自然》杂志发表过一篇论文,论文作者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他们找来309名年龄在6-19岁的健康儿童,用核磁共振方法测量了他们大脑皮质的厚度。
大脑皮质指的是大脑皮层富含皱褶的部分,是大脑进行复杂思维活动的主要场所。
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大脑皮质发育曲线呈钟形,其厚度在8岁左右达到顶峰,然后逐年下降。
这次研究意外发现,聪明的孩子大脑皮质的发育比普通孩子来得要晚一些,其厚度直到11-12岁才达到顶峰,显示这些孩子大脑发育定型所需要时间比普通孩子长。
澳大利亚遗传学家格茨表示,在针对普通人群进行的全球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在550多个家庭中有6个家庭成员的X染色体小部分发生了DNA重复的变化,另外3个家庭则在同一段染色体上出现基因丢失现象,这些人都患有智力发育低下的疾病。
虽然这个数字听起来相当低,但由于染色体变化情况的复杂性,这个数字实际上“相当高”。
调查显示,大约有30名男孩或成年男性受到影响,他们看似和常人没什么异样,但出现了微妙的缺陷症状,即学习和”记忆功能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X”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2对染色体之一,女性通常拥有2个X染色体,男性则拥有1个“X染色体,外加1个体积较小的Y染色体。
因此,男性“X”染色体发生问题的情况要比女性更频繁,但女性也可能成为隐性携带者,将缺陷基因遗传给自己的儿子。
男性出现弱智的几率要比女性高30%%左右[3]。
相关研究表明,染色体上有大约800个基因,目前已在“X”染色体上发现有大约85个基因和各种形式的智力缺陷相关。
在人类的遗传学上,我们已经了解到,人类的遗传分两种类型,常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遗传和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人类共有46条,23对染色体,其中型似“X”“Y”的我们称之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成“XY”配型,女性的性染色体成“XX”配型,从遗传的统计学角度,常染色体中所携带的信息量总大于性染色体,所以常染色体所携带的遗传病总发病数目总多于性染色体发病数目,因此家族遗传的先天性智力缺陷多数发生在常染色体的基因遗传中,而性染色体,“X”染色体是决定性别的2对染色体之一,女性通常拥有2个X染色体,男性则拥有1个X染色体,外加1个体积较小的“Y”染色体。
因此,男性X染色体发生问题的情况要比女性更频繁,但女性也可能成为隐性携带者,将缺陷基因遗传给自己的儿子。
男性出现弱智的几率要比女性高30%%左右[3]。
有了基因的携带体,通过学习我们依旧知道,即使是基因的携带体也不一定表现出该基因所要表达出得性状,那么我们就应当了解一下人类性状表达的类型,第一种、我们称之为显隐性表达,显性基因称之为优势性基因,在通常的表
达中,只要有了显性基因那么一定表达出该显性基因所携带的性状,当然这种性状不一定为生理学上的优势性状。
同时又有另一种形式的基因表达会与之共存,既第二种、细胞质遗传,在人类的遗传过程中,产色体所携带的基因不一定决定一切,同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所携带的基因会适当的表达出来,这种性状不存在等位基因的决定因素,因此也就没有显隐性的区别,所以细胞质中的基因表达,在人类的遗传中,一样起到重要作用。
细胞质遗传不能靠染色体基因遗传的理论来分析,在对细胞质遗传的研究中发现,细胞质遗传没有明显的遗传特点,但是实验数据总体上偏向于母系遗传,既亲代的母体遗传给子代,研究后发现在卵细胞受精的过程中,卵细胞携带了大量的细胞质,然而精细胞几乎不携带细胞质,故不难推断出来,形成的受精卵中大量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来源于母体,成年后,有很高的可能表达出不提性状,故在遗传对于智力的影响中,不排除细胞质遗传的可能。
从一些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现有理论中,决定大脑皮层面积与厚度(既控制智力)的基因并非单个基因,因此人类智力的基因表达应当是有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既有染色体遗传,又有细胞质遗传,共同因素之下才决定了一个人的智力,这一性状。
同时,学界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智力发育,也许并非由基因控制,然而这种研究结论,暂时没有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在研究尚未定论下,我们依旧坚持智力是由基因决定的,这一成熟理论。
参考文献:
[1].《遗传学》[M],闫桂琴,郜刚,科学出版社,7.2010
[2].《人类遗传学》[M],刘洪珍,高等教育出版社,7.2009
[3].《美国人类遗传学》[J],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