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变幻的八十年2

合集下载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思考: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盘旋 这样长?
• 与欧洲国家相比,中国封建社会的兴起和 发展有着极为突出的特点:
• 首先,中国封建社会建立在较为完备的奴 隶社会基础之上,西欧封建制度建立的奴 隶社会基础因战争遭受了较大的的破坏。
• 其次,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由分散的数个 封建政权统一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的过 程。从秦朝开始到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 大多主要是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西欧则由 于经济上的分散、政治上的分裂割据,从 未形成一个统一和相对稳定的封建国家。
思考
中国曾远远走在世界文明前列,但在鸦 片战争前却被西方超越。中国衰落、西方 崛起的原因是什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根本原因:
西方主要国家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为其发展创造了政治上的前提和保证;
而中国依旧在封建社会中盘旋,封建 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 堵塞了 中国由传统向现代变革之路。
• 直接原因1: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为西方社会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对近代科 技的无知与轻蔑,使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停 滞。
• •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
张,使古老的中国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 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 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 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 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 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 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 垮”。 ——马克思:
《鸦片贸易史》,《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P716
黄炎培
2、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到衰
•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些盛世。这种局面 往往出现在一个朝代的前期。
• 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 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封建社 会的末世。到鸦片战争前夜,清朝的统治危机四伏, 逐渐走向衰落:

十一部八十年代大陆经典电影

十一部八十年代大陆经典电影

十一部八十年代大陆经典电影今又风发布于:2008-08-12 20:57《庐山恋》(1980年)导演:黄祖模编剧:毕必成主演:张瑜郭凯敏武皓温锡莹智世明类型:爱情片剧情介绍:中美建交之后,侨居美国的国民党将军周振武的女儿周筠回国观光。

在庐山游览时,与在山上潜心攻读的小伙子耿桦相遇,彼此产生爱慕之情。

耿桦因父亲遭“四人帮”审查而陪重病缠身的母亲来庐山养病。

结识周筠后因和周筠的频繁接触,受到传讯,周筠怀着惜别的心情回美国去了。

“四人帮”被粉碎后,周筠再次来庐山旧地重游,对耿桦倍加怀念。

其时,已是清华大学研究生的耿桦,来庐山听学术报告,不期与周筠重逢,两人欣喜若狂,约定结婚。

耿桦征求父亲耿烽的意见,给他看周筠一家人的合影。

耿烽认出周筠的父亲周振武是他当年在黄埔军校的同学,后来在大革命的风暴中,成了在战场上拼杀的敌手,怎能允诺这门亲事呢?经过一番波折,怀着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两位老相识在庐山相会,变冤家为亲家。

周筠和耿桦更是欢天喜地,有情人终成眷属。

1980年电影《庐山恋》,号称是中国第一部吻戏,不仅完美地呈现出了庐山的景色,而且还创造了多个纪录。

比如《庐山恋》是“文革”后国内首部表现爱情主题的电影,并且出现了当时罕见的吻戏;女主角张瑜片中的服装,换了43套,远远超过《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3套旗袍;当年的新人张瑜也凭这部《庐山恋》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观众心中的“梦中情人”,并当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

《庐山恋》大大提升了庐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为此,庐山风景区专门兴建了一座小型影院,每天从早到晚放映这部影片。

“游庐山,看《庐山恋》”,成为庐山多年来一个固定的旅游项目。

据统计,到1999年,《庐山恋》已在这家电影院里放映了6300余场,其票价也从最初的三毛钱变成了今天的30元。

2002 年底,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正式授予中国电影《庐山恋》“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历届奥斯卡电影经典之1953年

历届奥斯卡电影经典之1953年

**名单最佳**: 戏王之王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最佳导演: 约翰·福特 John Ford 《蓬门今始为君开》最佳男主角: 加里·库珀 Gary Cooper 《正午》最佳女主角: 雪莉·布思 Shirley Booth 《兰闺春怨》最佳男配角: 安东尼·奎恩 Anthony Quinn 《萨帕塔传》最佳女配角: 格洛丽亚·格雷厄姆 Gloria Grahame 《玉女奇男》最佳编剧: 玉女奇男 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最佳**故事: 戏王之王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最佳故事/编剧: 拉凡德山的** The Lavender Hill Mob最佳纪录长片: 环绕我们的海洋 The Sea Around Us彩*片最佳摄影: 蓬门今始为君开 The Quiet Man黑白片最佳摄影: 玉女奇男 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最佳剪辑: 正午 High Noon最佳特效: 怒海雄风 Plymouth Adventure最佳录音: 一飞冲天 The Sound Barrier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 玉女奇男 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 彩*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 **情孽 Moulin Rouge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 玉女奇男 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彩*片最佳服装设计: **情孽 Moulin Rouge歌舞片最佳配乐: 情泪心声 With a Song in My Heart剧情/喜剧片最佳配乐: 正午 High Noon最佳原创歌曲: 正午 High Noon最佳动画短片: 老鼠约翰 Johann Mouse最佳两本实景短片: 水鸟 Water Birds最佳单本实景短片: 橱窗里的灯光 Light in the Window最佳纪录短片: 邻居 Neighbours终身成就奖: 哈罗德·劳埃德 Harold Lloyd 约瑟夫•M•申克 Joseph M. Schenck 鲍勃·霍普 Bob Hope 梅里安·C·库珀 Merian C. Cooper埃尔文·G·撒尔伯格纪念奖: 塞西尔·B·戴米尔 Cecil B. DeMille戏王之王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戏王之王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导演: 塞西尔·B·戴米尔编剧: 弗雷德里克·弗兰克 / 巴雷·林登主演: 詹姆斯·斯图尔特 / 查尔登·海斯顿 / 蓓蒂·赫顿 / 柯纳·王尔德 / 多萝西·拉莫尔/ 格洛丽亚·格雷厄姆 / 亨利·威尔克松类型: 剧情 / 爱情 / 家庭制片/地区:语言: 英语上映*期: 1952-01-10片长: 152 分钟又名: 大马戏团 / Cecil B. DeMille’s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IMDb**: tt0044672豆瓣评分: 6.9简介塞西尔.B.戴米尔执导的这部,获得第二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和最佳故事两项大奖。

风云变幻80年

风云变幻80年

两个根本性变化
独立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 性力量
中国封建势力日益衰败与外国势力勾结压迫\奴役 中国人民
特征
中国自然经济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 重障碍
新生资本主义经济在帝国主义压迫下发展缓慢
SUM: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SUM: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怎么做?
首先进行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
实行高度集中的封建君主专制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
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
核心:宗族家长制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中国社会的半殖 民地化半封建性质
1839.6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0英发动 1840.6全面爆发
1842.8.29-<南京条约>
地区发展不平衡
广大人民(农民)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 权利的生活
地主阶级
转变为新兴资本家 继续压迫农民(大部分)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被压迫阶级
农民(基础薄弱) 工人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
官僚买办资本家 民族资本家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中国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风云变幻80年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也是中 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繁荣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被贩卖的奴隶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5 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航 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 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并不是为了 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而 是为了把它们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在经济 上、政治上的附庸。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 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 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 的生存危机。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封建政府还要向农民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和 摊派徭役。 社会生产成果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 用于地主奢侈消费和皇室挥霍、政府开支、 军费支出等方面。农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生活极端穷苦和落后,在社会内部,缺乏 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 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 近现代史纲要
制作者:首都师范大学 李松林
北京高教学会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三次历史机遇:20世纪50年代——20世纪 70年代西方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又叫信息 革命),新材料、新能源、电子计算机、高分 子合成、集成电路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初步探索十年(1956年-1966年 )成绩 巨大,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1966年-1976 年)把中国现代化发展推向崩溃的边缘。

(完整word版)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教案)

(完整word版)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教案)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概况,以及近世中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强烈反差.2、深刻认识和掌握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及其与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历史任务其内在联系。

教学形式和方法:课堂教学、讲授讨论结合。

计划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导入)近代史是我们的昨天,它与今天我们身在其中的现实息息相通。

古人说“殷鉴不远,在夏侯之世”。

又说“寂然凝思,思接千载”。

学习近代史有助于深化对现实问题的认识。

毛主席强调指导中国革命的政党,要具备三个条件: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知识与国情,并主张集中力量分门别类的研究近百年的中国历史.学习近代史是我们了解为什么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现代化的。

是历史发展到今天的“本”和“源”。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一)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统一国家,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进行耕作。

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最早记录了我国的农事活动。

商朝晚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精美青铜器。

公元前5世纪前半叶,我国就已发明韧性铸铁技术,较之欧洲早了两千年。

战国时期,我国又率先发明了炼钢技术。

大运河、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赵州桥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才能.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中华民族的文化丰富彩,在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教育、文学等许多方面创造了曾经领先于世界的思想和理论。

我国古代的学术,诸子百家,微言宏旨;经史子集,浩如瀚海.《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昆剧京剧等不法千古绝唱。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等文学作品世人皆知。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李燕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李燕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理解中国近代走向衰落的原因。

2.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充分认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本质与特征,明确资本带来文明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3.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明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特征,充分认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

4.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掌握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理清1840-1919年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和历史主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给中国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折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2、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并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难点: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深刻认识并正确判断社会性质对于理解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意义。

2、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两个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教学形式和方法:课堂教学、讲授讨论结合。

计划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内容及其过程:课程导入——框架介绍和问题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中国被西方坚船利炮强行打开,掀开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悲惨耻辱史的序幕,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奋勇抗争,经历一代又一代无数志士仁人的探索和流血牺牲,推动中国缓慢进步。

教材综述是从指导思想、理论原则方面提供认识这段历史的基本线索。

第一、第二、第三章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各阶级、各阶层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砥砺奋进不屈不挠的斗争史,条分缕析地讲述了隐藏在丰富、具体和感性的历史背后的理论逻辑。

综述高度概括,理论抽象性比较强,但是若深入研讨,系统掌握,则对学习内容的具体展开有高屋建瓴的引领功效,也有利于批判近些年来一些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P19)1、(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①社会性质: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②.社会阶级结构: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除原有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外,又产生了无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阶级、北洋军阀、官僚资产阶级和在中国从事传教、工商业等活动的外国资产阶级。

③主要矛盾和任务:由阶级矛盾转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由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转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2)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②根本原因:英国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外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被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

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存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④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的很缓慢。

⑤各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⑥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日益贫困,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P13)(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p16)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览花地海幢寺一次,每次不得超过十人。不准赴别处村落墟 市游荡。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 外国人不准用轿,不得用插旗三板船舶,只准用无蓬小船。 • 外人买卖,须经公行之手,即居住商馆者,亦不许随意出入
,防其与奸商有秘密交易之行为。 • 通商期已过,外人不得在广州居住。即在通商期内,货物购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近代中国社会由独 立自主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社会,既不同 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也有别于一般的资本 主义社会。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2、第二次鸦片战争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民族

民主革命)解决生产关系问题。


史 任
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

裕(建设现代化)解决生产力问题。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1997年9 月12日)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清廷受郑成功对沿海地区侵袭的困扰,在 1662年下令所有口岸禁绝对外贸易,将沿海 30-50里范围内的居民迁往内地,禁止大陆的 渔船和商船出海,以此切断郑成功的资源供应 。随着1683年成功地统一台湾,清廷取消了海 禁,并于1685年在广州、漳州(在福建)、宁 波和云台山开设了海关。
签订《辛丑条约》场景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 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 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三、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一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大主要矛盾交织到一起,而帝国主义
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地主阶级 旧的封建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仍然占有大量土地,掌 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不过,地主阶级 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 一部分地主将土地剥削获得的货币投资于资本主义工 商业。不过,大多数地主仍主要依靠地租剥削生活,一 些城居地主也往往是兼营土地、高利贷和工商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辨析: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
• 观点之一:战争是由“叩头”引起 • 观点之二: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引起的(
美国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 观点之三:以武力打开中国国门,扩大对华贸易 • 观点之四:战争是由“禁烟”引起的。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马戛尔尼使团 1793年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 “中华帝国是一艘陈旧而又古怪的一流战舰,在过 去的一百五十年中,代代相继的能干而警觉的官员 设法使它漂浮着,并凭借其庞大与外观而使四邻畏 惧。但当一位才不敷用的人掌舵领航时,它便失去 了纪律与安全。它可能不会立即沉没,它可能会像 残船一样漂流旬日,然后在海岸上粉身碎骨,但却 无法在其破旧的基础上重建起来。”
南京条约签定场景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 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中国自此被轰出中世纪, 进入近代,开始有了世界的概念,萌发了“师夷 ”即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要求,产生了前朝所未 有的一系列变化。
• 近代中国是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 反侵略开始的。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这两对矛盾互相交 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在近代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 这两对矛盾的地位也有不同。当帝国主义直接发动侵 略战争时,民族矛盾将特别尖锐,阶级矛盾则会降到 次要和服从地位。而当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势力结盟 并以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时,中国人民 斗争的矛头将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上 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则退居次要地位。
齐,亦须装载而归,否则,可往澳门。 • 外国船舶,得直接航行黄埔,徘徊河外,不得寄泊他所。 • 不准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语言文学。 • 公行行商不准有负欠外人之债务。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据刚刚获悉的报道称,特 使得到了极其礼貌的接待、 极其殷勤的款待、极其警觉 的注视以及极其文雅的打发 。”
京军官《“在1日片南93日桐京7老地年新部紫百的中训1闻队金2姓一国练日月》”山图瞬日青刺军,报的一为间军年杀残日道两带人。把的作杀本了名进头被活为中东日军行落靶捕新国子兵的。 杀人比赛的消息。
以日杀军人正为在乐刺的杀日无军辜军的官中。国青年。 俄军正在砍杀中国老百姓。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 概念首先是列宁提出的。 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指的是,由于西方列 强的侵略,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等 遭到了破坏,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但是仍然维持 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还有一定的主权,与完全 由宗主国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尚有区别,因而被称为半 殖民地。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但在1757年之后,广州成了唯一对洋商开放的口 岸,尽管此时在宁波、厦门和上海的贸易并未正式 禁止。1759年,清廷下了一道明确的谕旨,规定 以后广州为向洋商开放的唯一口岸。这道饬令消除 了将商务扩展到中国其他地方的任何可能性,一直 到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胶济铁路工人庆祝罢工胜利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资产阶级 中国的资产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 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 企业转化而成。 其组成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官僚资产阶级, 他们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另一部分是民族 资产阶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先回顾一下清 朝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广州的对外贸易。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1535年,葡萄牙人用行贿的手段,获取中国人正式 同意他们在澳门晒晾货物,从而获得了在那里居住贸易 的法定认可。葡萄牙人同意每年为其船货交2万两关税 ,并支付每年1000两的租金。1557年,葡萄牙人自行 委任了官员来管辖澳门。明廷没有提出抗议,相反在 1573年沿狭窄的澳门地峡修筑了一道城墙,派兵丁守 御,表面上是为了制止绑劫中国苦力的的情况,但实际 上是为了监视葡萄人和限制他们扩展地盘。这个举动实 际上承认了葡萄人盘踞澳门。随着葡萄人稳稳地占据澳 门,他们垄断了中国在广州的对外贸易,且努力排斥其 他外国人从中分享利益。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农民阶级 农民阶级仍是近代中国社会人 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由于土地 兼并的加剧,不少自耕农失去土 地,向贫农或雇农转化。
河南难民
上 海 乞 丐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工人阶级 19世纪40、50年代,已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工人阶级。 他们主要是外国轮船上的船员、香港及沿海通商口岸的 船坞工人、码头工人以及其他少数的工厂的工人。工人 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它身受帝国主义、封建势 力和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革命性最强。同时,它还具 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以及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 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半封建”
“半封建”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恩格斯《德国的 革命与反革命》。就我们中国的半封建社会来说, 指的是中国已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出现了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故称为“半封建”。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半殖民地 + 半封建
在经典作家那里,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是作 为两个独立概念来使用的。在20世纪20— 30年代,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场关于中国社 会性质的大讨论,谈论中有人开始将两半合 并起来概括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一直沿用至 今天。

——马戛尔尼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罂粟花
罂粟果
鸦片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二、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 建性质
如何正确理解殖民主义对 被侵略国家造成的后果和产生 的影响?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 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梁启超曾说近代中国是一个过渡时代,他 自己是一个过渡的人。他曾在《过渡时代论 》中说:“故今日中国之现状,实如驾一扁 舟,出离海岸线,而放于中流,即俗语所谓 两头不到岸之时也。”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海战图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的签订,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圆明园遗址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