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银行信用贷款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与贷后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与贷后管理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中存在的问题与贷后管理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在支持宁波市民营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灵活、高效地发放小额贷款,为缓解宁波市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难问题,以及扶持“三农”经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由于其贷款门槛低、贷款手续简便,为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的渠道,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矛盾。
作为中小企业短期融资的新渠道,优化社会财务资源配置的新途径,解决社会就业和贫困的新方法,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被看作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及时雨”。
由于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仍处在试点阶段,尚未熟练驾驭中小企业贷款的能力。
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存在信用监管困难,资金来源不足,政策应变能力较差等诸多问题,使其发展前景不定,制约着我市小额贷款公司正常地发放贷款。
因此,研究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对小额贷款公司在我市的良好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现状,研究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发放机制及其贷前管理与贷后管理问题,揭示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在发放贷款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提出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宁波市小额贷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我市中小企业融资另辟蹊径。
2.国内外研究现状小额信贷的发展将现代经济改革引入了偏僻的农村,反映了在全球政治和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新自由主义的效率、私有化和个人进取精神登观念对主流发展观的影响(Dale&Von Pischke,1983)。
小额信贷是市场化的模式,财务独立是理想的目标。
J·Yaron(1994)提出了评价小额信贷机构的双重标准,兼顾小额信贷的延伸性和财务的可持续。
针对小额贷款的成本和风险控制的问题,Woller&Woodworth(2001)认为,较高的利率与小额贷款的延伸性可以并行不悖,但利率过高也会导致金融风险和政治风险的增大,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与防范的开题报告

优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与防范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信贷业务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重视和需求。
商业银行作为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提供者,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研究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与防范,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与防范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概念和分类。
2.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类型和风险来源。
3.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
4.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防范措施和应对策略。
5.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为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为消费者提供了解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渠道,保障消费者权益。
3. 为商业银行提供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参考,促进业务创新和提高竞争力。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阶段进行:1. 研究背景和意义,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完成开题报告(1周)。
2. 文献调研,收集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相关文献和数据(2周)。
3. 案例分析,分析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典型案例,探讨其风险和防范措施(3周)。
4. 问卷调查,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需求和看法(2周)。
5. 研究总结,撰写研究报告(2周)。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 深入了解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类型和来源,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法和防范措施。
2. 了解消费者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需求和看法,为商业银行提供业务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参考。
3. 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以宁波银行为例的开题报告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以宁波银行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它们对融资和信贷需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贷款渠道之一,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较高,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保障银行自身的良好利益,同时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以宁波银行为例,探讨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1、分析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特点和影响因素,深入探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2、以宁波银行为例,探讨其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模式、策略和实践,总结经验与教训;3、提出相关建议,为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提供参考,以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控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稳健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风险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的特点、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现有研究文献的综述,深入探究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特点和影响因素。
2、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策略和实践以宁波银行为例,对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策略和实践进行深入探究,总结宁波银行的经验和教训,探究其风险管理模式。
3、提出相关建议在总结宁波银行管理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信贷风险评估水平、探索差异化服务,加强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等。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和专题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结合宁波银行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深入论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理。
四、论文结构安排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本章主要讲述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特点、影响因素的分析及综述,为后续宁波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控提供理论支持。
第三章宁波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实践本章主要阐述宁波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和管理策略及实践。
宁波银行信贷集中的信用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宁波银行信贷集中的信用风险研究国内外关于信贷集中的信用风险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中,专门对信贷集中的研究较少,贷款组合,信贷资源配置的研究,还有一些对信贷集中的研究,包含在研究银行不良贷款、银行危机、中小企业贷款等文献中。
这是因为在国外金融发达市场国家,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集中现象较少,只是在研究信贷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中有所提及,或在相关法律研究中作了相关规定。
G. Hwan Shin与JalnesW.Kolari (2004) 对日本信贷市场进行分析,发现口本信贷市场的信贷存在等级划分,他们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等级高的具有一定的信贷集中的现象,而其原因在于贷款银行存在信息优势,认为其客户公司具有较高的市场等级,因此较多的贷款集中于此类企业。
Robert De young Lawrence G. Goldberg与Lawrence J white(1999) 在研究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原因中提到国有商业银行为什么将信贷集中投向大城市的企业或大型国有企业,他们通过引入银行的建立时间与年限作为变量,分析其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倾向的关系后,发现银行的年龄与对中小企业贷款倾向是呈负相关的,越是年代久的大型银行越不易将贷款投向中小企业,间接解释了大型银行贷款集中投向大企业的现象。
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由于信贷集中数据敏感,银行管理部门及相关银行往往以商业秘密为由不愿意公开,全国性的数据较为散乱,难以系统地进行采集,因此对全国性信贷集中的实证分析较少,主要集中在部分地区数据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信贷市场中银行信贷资金向部分优质客户、部分行业或产业、部分地区集中的特征十分明显。
刘琦(2007)对贷款地区分布进行了分析,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中东部地区新增贷款占全国新增贷款余额的78.16%,而中部和西部仅占14.12%和18.73%。
各项贷款余额较大的省(市)有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山东,该六省(市)全部集中在东部地区,其各项贷款余额为7.5万亿元,占全国的47%。
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扩大,银行信贷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银行日常经营的核心业务之一。
信贷业务对银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声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信贷项目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旦管理不当就会导致银行经济损失和信誉受损。
因此,全面研究银行信贷项目的风险管理,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对于保障银行健康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主要研究银行信贷项目的风险类型、风险管理等相关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风险类型。
通过对银行信贷项目的现状研究,对信贷业务所存在的不同风险因素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各种风险因素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为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2)风险管理。
着重分析银行信贷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督、风险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为银行信贷项目风险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3)风险评估模型的设计。
结合银行信贷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与开发最佳的风险评估模型,以提高银行对信贷项目的风险评估能力和水平。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
了解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研究现状,为实际研究提供参考。
(2)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银行信贷项目实际案例的分析,深入了解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及其实际效果。
(3)定量分析法。
通过统计分析银行信贷项目相关数据,分析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和其对银行经济效益和声誉的影响。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银行信贷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预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深入了解信贷项目的风险类型和特点,掌握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为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2)全面分析不同风险因素的原因和影响,探讨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
(3)设计与开发最佳的风险评估模型,为银行信贷项目风险预警和控制提供参考。
信用卡风险控制措施研究的开题报告

信用卡风险控制措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信用卡的广泛应用,信用卡风险管控也变得非常重要。
信用卡风险不仅影响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市场信用风险和国家金融稳定。
因此,信用卡风险控制已成为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从信用卡风险控制的角度,研究如何有效降低信用卡风险。
二、选题意义信用卡作为一种重要的消费工具,优点诸多,但同时也存在风险。
探究信用卡风险控制措施的意义在于,首先,对于银行,可以帮助其减少信用卡风险,防止贷款逾期、坏账等问题,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和信用排名。
其次,对于信用卡持卡人,可以提高其信用等级,促进其持卡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最后,对于金融稳定和国家大局,可以降低市场信用风险和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信用卡风险的概念和种类、信用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信用卡风险控制的措施及其效果评估等方面。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搜集和分析相关文献和案例数据,对比不同措施的优劣,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信用卡风险的概念和种类:对信用卡风险的概念、来源及种类进行分析,了解信用卡风险的内涵。
2. 信用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阐述信用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为何需要加强信用卡风险控制。
3. 信用卡风险控制的措施:探究不同的信用卡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信用评估、风险预测、合规性管理等措施,并对其优劣进行分析。
4. 效果评估:通过对比不同措施的实际应用效果,评估其在降低信用卡风险方面的作用和贡献。
四、论文框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和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信用卡风险和风险控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
第三部分为信用卡风险的概念和来源,包括信用卡风险的概念、源头和种类等方面的阐述。
第四部分为信用卡风险控制措施,介绍信用评估、风险预测、合规性管理等不同措施的优劣和研究成果。
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的论文开题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的论文开题报告一、论文题目: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信用卡作为现代经济生活中最为简便、安全、快捷的一种信用消费工具,不仅引发了金融消费方式的革命与创新,更为推动推动金融经济向更为广阔的领域发展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在我国信用卡产业参与金融全球化态势下的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和深入研究信用卡的发展历史的同时,更需要分析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所产生的背景、信用卡业务经营中的安全风险和强化信用卡安全监管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为使我国信用卡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就必须着眼于实际、综合分析,并阐明观点、提出建议。
在上述背景的前提下《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应依据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产生于金融领域中的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金融创新产业,通过分析不同阶段的信用卡发展状况及其水平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通过比较中外信用卡业务的发展过程,深度剖析信用卡的安全风险,并提出保障信用卡安全的意见和建议,为完善信用卡安全机制提出了发展思路。
二、选题依据1. 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虽然信用卡业务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在国外信用卡产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对于信用卡业务的研究也有比较深入的见解。
xx年,8 / 1美国戴维h布泽尔在其《银行信用卡》中队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美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经营与管理进行了权威的分析与介绍,并提出了一些其所在的弊端。
xx年美国戴维s埃文斯、理查德斯默兰在《银行卡时代消费支付的数字化革命》中总结信用卡支付产业的发展教训,分析了制度与技术聚合而起的新经济对支付产业的深层影响,解释了信用卡产业的影响魔力。
宁波银行公司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宁波银行公司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引言宁波银行作为一家在中国金融市场具有重要地位的银行,其业务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宁波银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问题分析2.1 市场竞争压力大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加剧,宁波银行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各大银行的竞争压力。
这些竞争对手拥有更强大的资金实力、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和更先进的技术平台,给宁波银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2.2 品牌知名度不高相比于国内一些大型银行,宁波银行的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在客户心目中缺乏足够的信任度和影响力,使得宁波银行在吸引新客户和扩大市场份额方面受到限制。
2.3 客户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尽管宁波银行一直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
例如,办理业务的效率相对较低,客户投诉处理不够及时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客户流失和口碑下降。
2.4 缺乏创新能力宁波银行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这使得宁波银行难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且无法有效应对市场上其他竞争对手带来的挑战。
3. 对策建议3.1 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宁波银行需要加强自身实力的提升。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资金实力、拓展市场份额、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等。
此外,与其他机构合作、引进外部专业人才等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2 增强品牌知名度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宁波银行可以通过加大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的投入来增强公众对其品牌的认知度。
此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活动等也可以提高宁波银行的品牌形象。
3.3 改善客户服务体验为了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宁波银行可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业务办理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增强客户满意度。
3.4 加强创新能力为了增强创新能力,宁波银行应积极推动内部创新文化建设,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宁波银行信用贷款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问题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财富的累积、信息传递日新月异、整体信用环境的逐步完善,我们进入了一个相对诚信的时代。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各家商业银行也不断推出各种信用项下的金融产品,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大力推进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优化商业银行信贷产品结构,提升贷款利率定价水平,而且有利于巩固和扩大零售基础客户群,提高中高端客户的综合贡献度。
同时,还有利于加强信贷产品与其他产中间业务产品间的交叉销售。
但是于此同时,其存在的风险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如何控制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宁波银行信用贷款业务的研究,介绍宁波银行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状况,指出信用贷款在总体贷款业务中的比重,并以宁波银行的具体产品为依托,初步分析信用贷款业务存在的风险,从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具体介绍,然后指出宁波银行信用贷款产品的相对不足,最后在此基础上对宁波银行的风险控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指导宁波银行贷款业务合规、有效的发展。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信用贷款业务中的风险度量及防范的研究
①关于于信用贷款定价模型的研究
Freixas and Rochet (2000) 认为,在银行市场符合完全竞争假设时,银行是价格的接受者。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银行在既定的市场利整其存、贷款规模,直到存、贷款的边际净利息收益等于边际管理成本。
Dietsch ,Petey (2002)在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度量中,不仅测算了单笔贷款的违约概率与风险暴露额,而且提出了衡量贷款组合的风险,计算了违约相关性。
②关于信用贷款风险度量的研究
目前在业界广泛使用的风险管理工具主要包括风险价值(简称V AR)、风
险资本(简称CAR)以及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简称RAROC)等,这些都是在大型的国际先进银行和咨询公司的实践中开发出来的。
(2)国内关于信用贷款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的研究
①引用国外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关于信用风险度量的研究
国内对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从上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进行研究,目前主要体现在风险价值(Ⅵ岷)、风险资本(CAR)。
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等理论工具的解释上,对《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阐述和分析、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的具体问题如操作流程、组织结构、实施机制等的初步探索几个方面。
②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
田玲(2004)详细阐述了德国商业银行中关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的量化方法与模型;陈四清(2004)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风险管理的措施;刘卉李哗(2005)对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内控制度等方面的不足做了全面分析并提出对策;张维等(2006)对我国商业银行现有风险管理体系的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一个三维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
③关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防范的研究
吕耀明从消费者个人信用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当前个人信用消费风险防范的矛盾,试图协调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用风险防范与消费信用业务发展两难的选择。
章强认为信用风险是个人住房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由此提出了防范个人住房贷款信用风险的对策。
④关于商业银行各类贷款的管理的研究
张达梅(2005)认为,住房公积金所属的风险首先源自于其本身体系运行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其次还因为政府的政策取向和市场形势变化所形成的管理性风险,为了规避风险,需要确立管理中心的主导地位,建立适合国情的贷
款风险管理体系,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简化还款方式。
王建秋(2008)认为,为了控制汽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需要从立法、信用中介机构、失信惩罚机制等多个渠道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并需要建立成熟的且适合其业务本身特点的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3)总结
通过文献回顾,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起始于信贷配给理论,而现代经济学家们更愿意从微观角度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去解释它。
我国学界对信用制度的研究几乎是建立在域外研究的基础上。
另外,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象的基本理论层次,仍没有对信用个案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较少,缺少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法律制度具体对策的研究。
3.参考文献
[1]沈雪丽. 城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可行性分析与风险防范[J]. 现代经济信息,2011(1).
[2]郑先虔. 对我国银行业控制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探讨[J]. 企业导报,2010(9).
[3]张俊. 关于个人住房贷款风险与防范的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8).
[4]杨威. 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9.
[5]张强. 我国银行业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 北方经济,2008(9).
[6]黄学军.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 湖南:湖南大学,2007.
[7]莫晓铭. 论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及其防范[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8]周伟民,潘劲,陈冲. 中国个人信用贷款研究[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9]付伟. 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技术的分析及改进[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
[10]汪美聪. 西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借鉴作用分析[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1]张吉光,梁晓.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J].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9).
[12]何晓玲,郝枉.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制度成因初探[J]. 北方经济,2005(9).
[13]何广文,李莉莉. 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14]朱剑锋. 借鉴国际银行经验构建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J]. 国际金融研究,2004(4).
[15]刘国靖,张蕾. 基于风险矩阵的商业银行信贷项目风险评估[J]. 财经研究,2004(2).
[16]陈怀晟. 我国当前信贷选择现状及发展对策[J]. 财经论坛,2004(3).
[17]范新荣.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与风险操作全书[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18] David Lovelock,Marilou Mendel and A. Larry Wrigh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athematics of Money [J]. springer link,2010(11).
[19]Jarrow K,Van Deventer D,Wang X.A Robust Test of Merton’S Structural Model for Creditrisk[J]. Joumal of Risk,2003(6).
[20]Coats P,Fant K. Recognizing Financial Distress Patterns Networks Tool[J]. Financial Management,1993.
[21]Altman E,L.Kao. The Implication of Corporate Bond Ratings Drift[J]. Financial Analysts,1992(9).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 宁波银行信用贷款业务的发展状况
1.1 信用贷款业务在总体贷款业务中的比重
1.2 几种信用贷款产品数据分析
2 宁波银行信用贷款业务存在的的风险
2.1 贷款质量分析
2.2 贷款风险分析
3 宁波银行信用贷款产品的相对不足
3.1信用贷款产品额度小而利率较高,影响贷款业务量萎缩
3.2缺乏借款实际用途证明,致使贷款疏于监管
3.3网上银行划款,不利于追踪贷款
3.4缺乏相关人贷款知情权,共同财产难以
4 宁波银行加强信用贷款风险控制的对策与建议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
实施方案:
本文将对宁波银行发放的信用贷款所存在风险的进行研究,需要从历史文献、数据与当前的现状等寻找相关的理论资料。
所以必须先加强这方面的文献阅读,通过银行内部数据信息、统计年鉴、图书馆期刊论文、一些学位论文以及相关网站等查阅相关理论内容,充分了解的宁波银行信用贷款的具体情况,以几款信用贷款产品为依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宁波银行贷款产品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指导宁波银行的信用贷款业务合规、高效地发展。
进度计划:
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
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7学期第13-14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7学期第15-20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第1-2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3-6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8学期第7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上
交。
第8学期第9-11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