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基本理论


语言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
教学原则的基本性质及教学原则的层次体系


对外汉语教学的总教学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教学过程上看,从教学关系上看,从内外因
上看,从教学原则上
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心的原则:把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确立为对外
汉语教学工作和教学活动的核心,并把这一原则确立为对外汉语教学的 总原则之一,这是教学原则对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最高体现 以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为框架的原则:所谓的结构、功能和文 化的具体所指究竟为何,还有分析,“三结合”如何结合同样有不同的 看法,对功能和文化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三结合”在教学中究竟体现 在哪些方面,如何来体现

核心是学科基本理论,外联(联系学科的理论基
础如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内导(指导学科的 应用研究如教材编写研究、测试研究等)
学科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
两面向: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实际,面向中 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


三结合:结合国外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的理
论和实践,结合第二语言教学的两个根本问题 “教什么”和“怎么教”,结合中国的教育传 统和教学方法
际文化;知识文化的教学则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具体的培养目 标来决定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法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法回顾 与展望



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法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初创阶段,采用语法翻译法和演绎法进行教 学,典型教材是由北大中国语文专修班于1958年出版的《汉语教科书》; 语言综合教学的直觉意识

语言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
(一)学科语言理论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普通语言学及其 分支学科理论研究。普通语言学及其 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必须和第二语言教 学实践相结合,只有服务于第二语言 教学的需要,才能成为第二语言教学 的学科语言理论。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言学研 ❖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是究汉。语,汉语的结构规律、
❖ 有关学科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的调查、研究主要依 托于学科应用理论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应用研究所 反映出的问题,反过来,学科发展建设方面的进 步也能够促进学科应用理论的研究。
❖ 吕必松:基础理论、教学理论 ❖ 吕必松:基础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法 ❖ 崔永华:支撑理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 ❖ 刘 珣:基础理论、学科理论、教育实践
中位教学原则:亚原则或分原则,是部分教学工作 或部分教学活动应当遵守的教学原则,其适用范 围是局部性的。如课堂教学原则、课型教学原则、 课程设置原则等。
下位教学原则:微原则或单原则,是某一项教学工 作或某一教学环节应当遵守的教学原则,其适用 范围是单一性的。如课堂练习机会均等的原则、 作业及时批改及时返还的原则等。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第二,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原则。
第三,以结构、功能语言教学服务。
中国的对外3汉、语中教学国是传在中统国的教传学统文观化和传统的
教育思想中进行的,中国的教师有着浓厚的中华 文化底蕴和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学对象是 以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观念很不相同的文化 传统和教育观念为背景的。在这种情况下,既不 能完全照搬中国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也不能一 概否认之,而应该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研究中国 的传统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原则和教学方 法,从中做出取舍和调整。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教 育思想的合理成分,又不至于对学生学习造成障 碍。

第三章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

第三章 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

施来赫(谢/希)尔(A. Schleicher)
最早提倡用自然 科学方法来研究 语言,并把语言 的发展比之于一 株植物的生长, 从而提出了语言 的“谱系树”模 式。
奥古斯特· 施莱赫尔A. Schleicher
是自然主义语言学派的创立者,他重视语言的规律 性和客观性,但把语言看成是一个有机体,认为语 言也和有机体一样有生长、成熟和衰老期,认为生 物学的术语都可以用于语言研究上,如:基因、属、 种等。把语言学看成是自然科学,以生物学原则研 究语言的发展和分类。他宣称在还没有读过达尔文 的名著“物种起源”以前,自己就已经发现了语言 的遗传和自然竞争现象。他发明了一种按照植物分 类法则对语言的谱系分类方式,并按照生物进化树 的方式排列各种语言。他是第一位提出“语言进化” 观念的人。他以这种方法推搠古印欧语对历史比较 语言学有一定的贡献。
一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P67) A(本质特征) B符号 是用来代替客观事物的,有( )和( )两个方面。 语言的物质形式是( ),语言符号是( )和( )的结合 体。 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语言中的音和义的关系也 是(约定俗成)的,由社会习惯所定,有强制性。 C系统 语言系统又是分层次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等 分支系统:语音、词汇、语法、语义、语用、文字等子系统 以语义系统为核心,各分支系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紧 密联系。 语言系统依照(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关系来组织和运作。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交际 语言 口头 语言 书面 语言 说 听
表达 (输出)
理解 (输入)


启示
(1)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习 者掌握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语言课要充分体现工具、技能课的特点。 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形成交际能力。

对外汉语引论3

对外汉语引论3

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 思维的过程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思维的 结果则必须通过语言来固定、完善并保存、 传播。
• 不同民族的思维能力一样,但思维方式既 有共同的方面,也有差异的地方。
启示:
• 要学好目的语,必须了解目的与民族独特 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用目的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课堂 重要尽量用汉语进行教学,要求学习者用 汉语来理解和表达,尽可能不借助于母语 或媒介语。
(4)功能大纲
语言是民族的,是有个性的,功能却是 全人类的普遍性,因此,不同语言的教学可 以有相同的功能大纲。功能是有系统的,功 能大纲就是对功能系统调查、研究成果的体 现。 范·埃克和亚历山大细化了哈里迪的功 能分类,得到了近70个不同的功能项目。
• 以下是常出现在语言教科书里的功能项目:
• • • • • • • • • • • • • • • 问候、告辞、邀请、接待 祝贺、赞扬、劝诱、讨好、夸张 打扰 、插话 请求 撒谎、闪烁其辞、改换话题 批评、责备、嘲笑、侮辱、威胁、警告 埋怨、指控、拒绝 诅咒、否认 同意、不同意、争论 劝说、坚持、建议、提醒、主张、断言 报告、评价、评论 命令、要求 询问、探究 同情、安慰 致谢、致歉、请求原谅
• • • • • • • • • • •
请帮我把黑板擦一下。 明天我们去旅行。 今天下课后,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月薪超过1600元须交纳个人所得税。 今天风很大,不是很热。 我想请你和我一起去开会。 别理我,烦着呢,郁闷! 你要对你说的话负责任。 今天运气真好,可以去买彩票了。 叔叔编扎的风筝不卖钱,谁上门去要就给谁。 我觉得她可能生你气了,你想想,她为什么生你 的气呢?
• • • • •
• • • •
汤姆在树下来回走着,这时: 张梅:嗨,汤姆,你在做什么? 汤姆:嗨,小妞。我徘徊着等你。 张梅:等我?徘徊?有什么事? 汤姆:我想亲吻你,你……你……你……(张开 双臂) 女生:我喜欢喝茶,不喜欢喝咖啡。(很尴尬) 汤姆:我也喜欢喝茶。不过我想亲吻你…… 张梅:再见!(转身飞奔离开) 汤姆:为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给我补习汉语呢?

对外汉语教学ppt课件

对外汉语教学ppt课件

05 对外汉语教学的未来展望
技术的运用与创新
智能化辅助教学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实现个性化、智能化的对外 汉语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在线教育发展
借助在线教育平台,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学习者能够接受优质对 外汉语教学资源。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 学习体验,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掌 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 技能,使他们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交 流和学术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01
促进文化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它有助于增 进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促进不同文化之 间的交流与融合。
03
02
培养国际人才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不断增多,对外汉语教学在培养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口语教学
总结词
实践、交流、互动
详细描述
口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口语教学 的主要目的是让留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 意思,提高其口语交流能力。因此,口语教学注重实 践性和互动性,教师需要创造真实的语境和交流机会 ,让留学生通过实际交流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同时 ,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留学生的听力能力,以帮助他 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汉语口语。
语法教学
总结词
难点、结构、变化
详细描述
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汉语语法与很多 语言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语序、时态、语气等方面的 差异,这使得留学生常常会遇到语法方面的困难。因此 ,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授 基础语法知识,如句子结构、时态、语气等,教师可以 帮助留学生掌握汉语语法规则,并逐步提高其语法应用 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讲解语法变化规则,以帮 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题及答案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题及答案(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历届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3)语言学(20分)一、解释术语(每小题2分,共6分)(一)形态——在有些语言中,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

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形态,也叫词形变化。

(二)音位变体——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音素彼此并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即不肥区别意义),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

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也就是音位变体。

(三)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二、填空(每空0。

5分,共4分)1. 字母是文字的书写符号,音标是音素的标写符号。

2. 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是音节。

3. 句子是语言中最大的语法单位。

4.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5.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这种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运用这种能力学会一种语言,则是后天的事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举例说明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

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是:主谓结构:反映陈述对象和陈述内容的关系。

如“赵先生来了”、“苹果红了”。

述宾结构:反映动作和受动支配等的事物的关系。

如“杀敌人”、“摘桃子”。

述补结构:反映动作及其程度、结果、趋向等的结构关系。

如“写完了”、“拿出去”。

偏正结构:反映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如“中国产品”、“大力提倡”、“黄绸子”。

联合结构:其构成成分在语法上是平等、并立的关系。

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2. 简要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

1、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是新中国公派到国外任教的第一位对外汉语教师。

2、二次大战期间协助赵元任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主持“军队特别训练课程中文部”,用听说法进行汉语教学工作的邓懿先生.3、外国留学生办公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不断发展,是北京语言学校的前身。

4、钟梫《十五年汉语教学总结》一文中特别提到了“精讲多练”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原则,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的直接性原则,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学以致用原则,以及语文并进、听说读写全面要求、阶段侧重等主要的教学原则。

5、王力先生与1984年题词: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

6、论述第二语言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区别与联系?相同点:均为语言教学不同点:母语教学是在具备一定交际能力的基础之上,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品质、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第二语言教学是从零起点开始,于是基础教学就成为重点阶段。

为了达到短时间尽快掌握目的语的目的,第二语言教学就必然带有短期、速成、集中、强化的特点,就必须强调所传授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并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运用汉语交际能力为根本目标。

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就是把汉语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即母语文教学明显区分开来。

7、第二语言与外语从有无目的和学习环境进行区分。

第二语言是指在使用该语言环境下学习目的语;外语是指不在其使用环境下学习该语言。

8、语法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语言结构为基础,按照语法项目的难易程度编排教学内容。

9、第二语言教学史上最古老的教学法是语法翻译法。

10、名词解释:语法翻译法的主要特点。

①以理解目的语的书面语、培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发展智力为主要目标,不重视口语和听力教学。

②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法教学法采用演绎法,对语法规则进行详细地分析,要求学生熟记并通过翻译练习加以巩固。

③词汇的选择完全由课文内容所决定,用对译的生词表进行教学;句子是讲授和练习的基本单位。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填空:2*51、汉语教科书是中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

2、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3、语言学的发展流派及代表人物:历史比较语言学学派:琼斯;结构主义语言学学派:索绪尔;转换生成语法学派:乔姆斯基;功能主义语言学学派:韩礼德4、英●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包括: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5、17 世纪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建立教学论的开始。

6、习得理论代表人物及观点:刺激——反应论,斯金纳;先天论,乔姆斯基;认知论,皮亚杰;语言功能论,韩礼德;社会相互作用论,贝鲁姆。

7、教学目的是总体设计中的首要问题;布龙菲尔德是美国语言学家之首。

名词解释:5*4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取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也是语言教学理论中运用最多的概念。

第一语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取的语言;第二语言是指人们在获得第一语言之后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

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有的幼儿出生以后,同时习得两种甚至更多种的第一语言,而且这些第一语言都达到同等运用熟练程度,这就成为双语或多语现象。

2、母语和外语: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区分的。

母语是指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外语是指外国的语言。

一般母语是人们出生后接触的第一语言,但对一些移居国外的人来说,其子女首先接触的可能是居住地的语言而非母语。

因此,不能把第一语言和母语两个概念混同。

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民族的界限来区分的。

本族语就是本民族的语言,因此这一术语可以与“母语”通用。

非本族语指的是本民族以外的语言,可能是外语,也可能是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

从语言掌握的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母语、本族语和第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但也存在相反的情况。

4、目的语: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目标,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5、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中写道:“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启发和指导 作为语言学分支学科的对比语言学,任
务是对两种或多种语言进行共时对比,描 述它们的异同,总结规则。 如: 在桌子上on the table 在桌子下under the table 在政治上 in politics 在……基础上on the basis(of)
(二)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难点
1、语音方面
(1)声调是汉语语音教学的最大难点。 (2)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分不易掌握。 (3)音变是语音教学中的难点。
2、词汇方面
(1)同义词以及带有鲜明汉文化色彩的词语增加了学 习的难度。 (2)词语排列不实行分词连写,给阅读带来不便。
3、语法方面
(1)虚词、量词的运用;代词的活用;离合词、 兼类词问题。 (2)补语问题。 (3)语序问题。 (4)同义句式的用法问题。 (5)汉语的意合法。
程序,如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等, 都要受一般教育理论的指导。 (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学探讨的重要课题, 处理不好,就可能培养出高分低能、有知识无能力 的学生。
(三)教育主体观
(四)教学法的改进 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教学法也在不断改
进。现代的教学法开始注重学以致用,尊 重学生的实际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 交际能力。
除了他,班里其他人也走了。(加合式)
B、Other persons in the class left except him. 除了他,班里其他人都走了。(排除式)
C、All rooms are occupied except this room.
除了这一间,全住满了。(排除式)
(三)对外汉语教学必须吸收汉语语 言学的研究成果
4、汉字方面 汉字笔画多,结构复杂,组合方式多样,多音常用
字多,同音不同义字多,存在难认、难写、难记等 问题。
第二节 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指导 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有许多分支。
一、教育学对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的理论 (一)教育学理论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 第二语言教学是一种教育活动,其构成元素和操作
(2)构词上,词义与构词的语素义密切相关, 便于理解并掌握词的意义。
(3)汉语的词根数量少,但很能产,又具有 很强的词性类化规律。
(4)常用词的使用频率较高。
3、 语法方面 (1)语法结构简明,句子、短语和词的结构关系具 有很强的一致性。 (2)汉语形态变化少,便于掌握和运用。
4、 汉字方面 (1)汉字与音节对应关系强。 (2)形声字具有一定的表意表音作用。 (3)常用汉字高度集中,出现频率高。
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对教育学的 促进作用
的规则体系、说出无限话语的人类的认知结 构中的语言能力。提出:语言习得机制 (LAD)和普遍语法(UG)的假说。
(要观点:认为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语义是
语言研究的中心,主张从社会的角度去观察、 研究语言,强调语言的社会性,语言的本质 功能是社会交际功能。
第一节 语言学 (二)
1、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可以检验、 完善汉语本体研究。
*我现在吃勺园7号楼食堂。 *今天我们吃餐厅吧。 *今天我一直看书图书馆。
2、对外汉语教学可以拓宽汉语本体研究领域 如:*非常谢谢你。
三、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 贡献: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描写,
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二、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一、与其他第二语言教学相比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的教学特点。
(一)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优势 1、 语音方面 (1) 汉语的音素少。 (2)音节结构简单,音节界限分明,规律性强。
(3)音节的声、韵配合有规律,便于学生掌握。
2、 词汇方面 (1)汉语词汇音节少,便于记忆。
第一节 语言学(一)
语言学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直接的指导 作用;反过来,对外汉语教学又为语言学提 供了新的应用空间,促进其发展。
一、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指导
(一)普通语言学对人类语言某些特征及 规律的概括
普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 际工具。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 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而不是单单灌输语言 知识。
早饭=อาหารเช้า (aahǎan cháaw) 午饭=อาหารกลางวนั ( aahǎan glaanwan) 晚饭=อาหารคา่ ( aahǎan yen) 日本菜=ญปี่ ่ ุน ( aahǎan yiipùn)
中国菜( aahǎan jiin) 西餐( aahǎan faràn) 泰餐( aahǎan thai)
*有一天他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多难看。
他写的汉字很/非常漂亮。 他的汉字真/多漂亮!
二、对外汉语教学对语言学的促进
对外汉语教学为汉语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 实践的阵地,不但拓展了语言学研究领域, 而且成为语言学理论的试金石,使之不断 发展、完善。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中,有许 多问题是现有语言学理论无法解决的,需 要语言工作者,包括语言教育者去共同研 究解决。
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分析和结构描写的方法。 代表人物:索绪尔。 代表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 理论核心:语言是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和“所
指”组成;符号内部语言单位之间存在“组合关系” 和“聚合关系”;区分了“言语”和“语言”;区分 “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二)转换生成语法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Chomsky) 观点:语言学需要研究的是能使人掌握语言
再如:语序对比。名词及其修饰语在不同 的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顺序。如汉语、英 语句式语序对比:
他昨天坐火车去上海了。 He went to Shanghai by train
yesterday.
汉语:时间状语—工具成分—动词 英语:动词—工具成分—时间状语
*除爬山外,他们都游泳了。 *除了排球,所有球类运动他也喜欢。 A、Other persons in the class left besides hi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