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的设计 入门共41页文档
背光源设计规范1

3-3-2-6.其他特殊结构的规定...…..……………………………….………...8
3-3-2-7.胶框与导光板的配合...…..……………………………….…………8
3-3-2-8.胶框、导光板模组号,模号的位置…….……………….………..9
3-3-3.FPC的设计………………………………….……….………….……10~12
图框分为客户确认图框和内部使用图框,给客户确认时候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不具体出内部结构,内部使用必须出内部具体结构,且统一使用第三视角。
3-3-1-2视窗(V.A)规定
长宽公差:±0.2当客户指定V.A为Min时我们必须转化成±0.2(单边加0.1mm)
定位公差:±0.2如下图(1)
作业标准
文件编号:RD-MS-010
3-3-2-7胶框与导光板的配合
①间距的规定:单边间距为0.04~0.075mm;
②公差的规定:外围配合公差±0.08mm
③导光板胶口与胶框的配合:导光板做平胶口,导光板胶口与胶框配合处胶框内凹0.15mm(Max)。
3-3-2-8胶框、导光板模具号、模组号、模号位置
①胶框
1)模具号:指模具的套数,当开多套模具时,必须在模具上标示出.只开一套时可省出.加在模组号前,并以“-”隔开.
3-6-1.中小尺寸TFT类………...……..………………………………………..15
3-6-2.中小尺寸CSTN类………...……..……………………………….……..15
3-6-3.中小尺寸STN类………...……..……………………………..….……..15
3-6-4.中小尺寸(CCFL转LED)类……..…………………………..….……..16
背光源设计

一、目的:规范产品设计,满足客户要求。
二、应用:所有手机彩屏背光源产品。
三、内容:1. 产品中如有用到3M BEFRP材料在成品图中一定要注明BEF角度;(一般上BEF的角度须与LCD下偏光片的角度一致);2. LED发光面距离V.A区尺寸E原则上不可以小于2.6mm,若此尺寸过小易在V.A区内产生亮点;3. 为避免两LED之间暗区太暗,两LED之间的间距,以中间暗区尺寸小于等于两侧暗区尺寸为最佳,即H ≤L,亦可以E/F≧0.25为原则;4. 因塑料成型特性的限制,产品外围文件墙的厚度A最小0.35㎜(如下图);当产品底部为整体注塑成型时,面积小于10cm2的成型最小厚度为0.40㎜,面积在10 cm2~50 cm2间的成型最小厚度为0.50㎜; 面积在50 cm2以上的成型最小厚度为0.60㎜;L/G成型的最小厚度1.0-2.0寸时为0.35㎜,2.0-2.4寸时0.38㎜,2.4-3.2寸时0.4㎜,3.5吋0.45 ㎜;对长而高和宽的档墙要尽可能断开及加减胶槽﹐以利于改善产品变形及缩水;5. 可视区至胶框的边缘最小0.4㎜,以利于膜片正常组装;黑框粘贴于H/S上的宽度C最小0.8㎜,以保证LCD固定所需的最小粘性;6. H/S上LCD位置的四个角应尽可能有避空位并倒圆角以防止顶裂玻璃.;7. 胶框易断部位倒圆角R=0.2MIN8. FPC的外伸端的定位尺寸公差最小±0.3㎜;9. 反射贴布、双面胶或遮光贴布尽量避免孔或洞,以利于裁切加工;10. 成品图中的尺寸标注要合理,以能满足实际需求为原则,尽量避免封闭尺寸和无法量测的尺寸出现;重点尺寸应特殊标示;11. 产品亮度测试点最小为0.2°﹐尽可能选1°;测试点的分布一般以下图中式样为准;12. 有段差的定位柱﹐两圆柱的直径差(D-d)最小为0.2㎜;13. 有倒勾的产品尽量做镶件插穿孔,避免模具走滑块; 如下图无插穿孔则模具要做滑块或斜顶﹐模具价格高﹐开模交期长﹐模具寿命短, 若设计插穿孔则可避免上述影响;但倒勾与镶件孔边间需留有最小0.2mm的间隙。
LED背光源规范初(参考Word)

液晶模组用LED背光源(征求意见稿)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物理概念 (1)3.2 通用术语 (2)3.3 关于参数和特性方面的术语 (3)4 测试方法 (4)4.1 标准测试条件 (4)4.2 机械测试方法 (5)4.3 电气测试方法 (5)4.4 光学测试方法 (6)4.5 可靠性测试方法 (8)前言本规范由归口。
本规范由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金波、张克然、陆海峰、徐伟等液晶模组用LED背光源:1 范围本部分界定了液晶模组用LED背光源的物理概念、通用术语以及参数和特性方面的术语和符号,规定了液晶模组用LED背光源的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液晶模组用LED背光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EC 60068-2-1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A:冷却—IEC 60068-2-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B:加热—IEC 60068-2-48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应用—IEC 61747-5 环境、保存及机械性能测试方法3 术语和定义3.1 物理概念3.1.1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一种可将电子转换为光子,并具有二极管的电学特性的半导体器件。
3.1.2液晶 liquid crystal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和晶体的各向异性的一种化合物材料。
3.1.3phosphor荧光物质某些物质受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后,在极短时间内会发射出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的光,这种光称为荧光,而这类物质就称为荧光物质。
3.1.4Dominant wavelength主波长任何一个颜色都可以看作为用某一个光谱色按一定比例与一个参照光源(如CIE标准光源A、B、C等,等能光源E,标准照明体D65 等)相混合而匹配出来的颜色,这个光谱色就是颜色的主波长。
背光源基础知识讲解

背光源基础知识讲解所谓背光源(BackLight)应该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
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
一、用于背光源的光源:在背光源的设计中,所用光源的选用是很重要的。
所用的光源决定了背光源的功耗、亮度、颜色等光电参数,也决定了其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等特性。
如下为可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的光源及其特点简单对比介绍:光源形状光源种类颜色功耗(W) 寿命(h) 特点点状光源Lamp(灯泡) 2800K左右 1.0以上2,000 简单、小型、价低,体积大、发热严重LED (发光二极管)蓝~红430~700nm 0.038以上100,000 寿命长、低发热,亮度稍低线状光源CCFL(冷阴极荧光管)红绿蓝及混合色1~10 25,000 亮度高、寿命长,逆变器驱动电压高HCFL(热阴极荧光管) 4.0~220 5~7,000 发热严重面状光源VFD(扁平荧光灯)200mW/cm2以下5,000 亮度高、均匀性好,双电源驱动EL(电致发光片)20mW/cm2以下5,000 薄、均匀性好,寿命短、亮度低OEL(有机电致发光片)1,000以上薄、均匀性好、亮度高,寿命短FED(平板场发射)10,000以上亮度高,开发中二、光源模组的技术:光源模组中最核心技术为导光板的光学技术,目前主要有印刷形和射出成型形二种导光板形式,其它如射出成型加印刷,激光打点,腐蚀等占很少比例,不适合批量生产原则。
印刷形因为其成本低在过去较长时间内成为主流技术,但合格品不高一直是其主要缺点,而目前LCD产品要求更精密的导光板结构,射出成型形导光板必然成为背光源发展主流,但相应的模具技术难题只有少数大厂能够克服。
三、背光源的分类:背光源目前按光源类型主要有EL、CCFL及LED三种背光源类型,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则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底背光式)。
背光知识简介精品文档

结构图
← 镀铝层 ← PET ← 粘合剂
亮银龙卷材
BACK
亮银龙色泽较光亮,厚 度也较大(0.08),遮光性较 好;
常用型号为L263S、
L262S、HBKS-50等。
亮
亚
亚银龙色泽相对较暗 淡,厚度薄(0.05),具
银 龙
银 龙
有一定的透光性。
常用的型号为 BTKSMI25UL。
2、黑白单面胶(白面背胶)
根据需要,有时候也采用 黑白单面胶作为遮光膜。
白面背胶,贴附在导光板 上; 黑面作为遮光面,露在外 表面。
常用型号如:550PBS系列
扩散片(Diffuser)
1、底背光用扩散片 2、侧背光用扩散片 3、彩屏背光用扩散片
BACK
底背光用扩散片
结构如图所示:
保护膜
扩散层
PET 背胶层 离型纸
背光LED光源参数
其他电路辅料
F
1、PCB/FPC
P C
2、二极体
二
3、电阻
极 体
4、锡膏、锡线
5、银胶
6、铝线(金线)
P C B
电阻
铝线
锡膏
锡线
BACK
反射片(Reflector)
1、普通侧背光反射片 2、彩屏背光反射片
BACK
1、普通侧背光反射片
普通侧背光使用白色反射片,常用型号如E20系列、E60L (常用于大尺寸产品)、RW188等;厚度从0.05~0.2mm,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小尺寸背光扩散片厚度在 0.03~0.2mm之间。
彩屏背光用扩散片
下扩散片常用材质为 50LSE,t=0.065mm,雾 度相对较大(84%),透 光率较低;
LED背光源的设计与调光技术

LED背光源的设计与调光技术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半导体光源,具有节能高效、寿命长、体积小等优势,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LED背光源则是将LED灯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照明系统中,能够提供均匀亮度和高对比度的照明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LED背光源的设计原则和调光技术。
LED背光源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1. 选择合适的LED类型和数量:根据显示器的尺寸和要求,选择合适的LED 类型(如白光LED)和数量,确保背光亮度和颜色的一致性。
2. 合理布置LED灯珠:背光源应布置在整个显示面板的背后,以实现均匀的光照。
采用等间距布置LED灯珠并合理设计散热系统,可以提高显示器对比度和降低能耗。
3. 选择合适的反射材料:使用合适的反射材料,如镀膜玻璃或镀膜聚碳酸酯,以增加LED背光源的反射效果,提高发光效率和均匀性。
4. 优化光学设计:通过采用光学模拟软件对光学系统进行仿真和优化,选择最佳的光学结构和光学材料,提高LED背光源的效果。
5. 考虑电路设计:合理设计驱动电路,提高驱动效率和稳定性,同时避免因电路问题导致的颜色偏差和亮度不均匀等问题。
LED背光源的调光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PWM调光: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调光是通过改变电源给LED灯的占空比来控制LED的亮度。
通过不断交替地开关电源电压来实现灯光的闪烁,闪烁频率越高,亮度越高。
这种调光技术具有调节范围广、亮度可调性好等优点。
2. 线性调光:线性调光是通过改变LED驱动电压或电流来实现亮度的调节。
通过改变电流或电压大小来改变LED的亮度,从而实现调光的效果。
线性调光技术操作简单,可靠性较高。
3. 自适应调光:自适应调光是根据环境光的亮度,通过传感器自动调整背光源的亮度。
通过感知环境光的强度,自动调整LED背光源的亮度,既能够节约能源,又能够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4. 色温调光:色温调光是通过改变LED灯的色温来实现亮度的调节。
背光源的设计 入门共43页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背光源的设计 入门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背光设计规范》课件

02
03
影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
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 背光设计可以突出画面层次,增 强视觉效果。
04
背光设计的基本原则
主题突出
背光设计应突出主题,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 于主要内容。
立体感强
背光设计应保证观众的视觉舒适,避免过度 刺激和疲劳。
扩散膜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够承受日常使用 中的摩擦和碰撞。
增亮膜的质量控制
增亮膜光学性能
增亮膜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能够提高灯光的亮度和对比度, 增强视觉效果。
增亮膜稳定性
增亮膜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性能的稳 定。
增亮膜加工性能
增亮膜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易于进行裁剪、贴合等加工操作。
扩散膜的选择
扩散膜的作用
扩散膜主要用于改善背光 均匀性,使光线均匀扩散 ,提高屏幕显示效果。
扩散膜的材料
常用的扩散膜材料包括 PMMA、PC和PET等,各 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扩散膜的光学特性
扩散膜的光学特性是选择 扩散膜的重要指标,包括 雾度、透射率和散射率等 。
增亮膜的选择
增亮膜的作用
增亮膜主要用于提高屏幕的亮度 和对比度,提升观看体验。
《背光设计规范》ppt课件
目录
• 背光设计概述 • 背光设计的材料选择 • 背光设计的工艺流程 • 背光设计的质量控制 • 背光设计的案例分析
01
背光设计概述
背光设计的定义与特点
背光设计的定义
背光设计是一种通过调整光线照 射角度、强度和颜色等参数,使 物体或表面呈现出更加鲜明、立 体的视觉效果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