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无)第二章1 社会学: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2 描述性功能:那些为了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3 解释性功能: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

4 预测: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包括预见与对社会未来的测量双重含义。

5 规范性研究: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6 社会批评: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行为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7 问卷调查:以文体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8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9 参与观察: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使自己成为被研究群体中的一员一种观察方法。

10 个案研究:对某个社会单位的生活全过程或关于它的某个方面的个别实力和整体相关联的一种研究方法。

11 科学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2 非介入性研究:它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13 定性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4 定量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第三章1 社会: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 角色:包括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产生出来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

社会学概论重点资料(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资料(全)

社会学概论重点资料(全)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一、社会学的创立。

(一)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1.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法国人,著有《实证哲学教程》,被称为“社会学之父”,“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奥古斯特·孔德提出的。

孔德认为,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秩序的是社会静力学。

其社会学思想可从三方面进行把握:①科学的分类。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所有其他学科都为它的建立作了准备。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秩序”和“进步”是其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③研究方法。

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2.卡尔·马克思——1818-1883,著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3.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英国人,著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其社会学思想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论两个方面展开。

他认为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二)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埃米尔·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代表作有“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自杀论》一书,就是涂尔干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整合)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自杀)的范例。

其社会学观点如下:①社会学的研究特殊对象是社会事实。

②社会团结理论。

社会团结是指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社会联系状态。

③失范理论。

④社会研究方法准则。

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功能分析将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而历史分析则揭示出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其他现象能在当时发挥特定作用。

2.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等。

【2024版】社会学概论

【2024版】社会学概论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3、创立时期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孔德的学说:①科学的分类。

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③研究方法。

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

3、赫伯特·斯宾塞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其中《社会学研究》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

4、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作是他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韦伯: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5、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

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

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创立了芝加哥学派,其主要学术成就是: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

后期的主帅布鲁斯。

6、欧洲在二战后的发展特点: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元化/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7、苏俄社会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以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二、填空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

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王思斌W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王思斌W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王思斌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4学时)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一、社会学的产生:标志、条件二、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韦伯等对学科建设的贡献;发展-从欧洲到美洲,主要理论流派-结构功能理论、社会冲突论、符号互动论等;当代-美国与欧洲的发展(社会理论);社会学研究范式-实证、理解、批判三、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大同社会“思想,出现和传入-康有为、严复译《群学肄言》、章太炎译《社会学》;20世纪前半叶-学院派、实践派社会学、成就;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中国社会学第二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社会过程与社会行为;社会制度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界定、解释三、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与基本问题:普遍性与“剩余性”,领域及其发展,基本问题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功能一、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学科体系二、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经济学、法学;历史学、人类学;历史唯物主义三、社会学的功能:功能-经世致用(严复),社会规划、社会管理,文明生活方式、指导社会生活;学术与政治;学习方法:对社会的兴趣与敏感、较广的知识、深入社会、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

阅读书目编写组,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北大社会学系,社会学教程,北大,1987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赫伯特.斯宾塞,社会学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韩明谟,中国社会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袁方,社会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中国社会学史,人大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人大,2003郑杭生、刘少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高教社,2006波谱诺,社会学,人大,1999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三联书店,2001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大,20033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阎明,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4学时)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一、社会的涵义:我国典籍中的“社会”,马克思的社会观,社会学中的社会二、社会的类型:作为经济和政治形态的社会,具体的社会形式,国家与社会三、社会的特点:唯名论与唯实论的观点第二节社会的构成要素一、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人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人是社会行动者二、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三、具体社会的存在条件:经济与社会活动,社会制度,环境(自然与社会的)第四节文化一、文化的涵义与结构:文化的涵义、类型、结构二、文化的功能三、文化的多样化与文化变迁:主文化与亚文化;我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文化敏感性四、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阅读书目杨心恒,社会学概论,知识出版社,199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横山宁夫,社会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孙本文,社会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5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顾宝昌,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1992C.恩伯等,文化的差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三章人的社会化(4学时)第一节人的社会化的涵义与内容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的概念;对社会化的多层面理解二、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个体与社会的意义三、社会化的内容:艾利克森的人类发展理论;内容:生存、谋生、规范(政治)、价值第二节社会化的机构与过程一、社会化的机制与实施机构:机制-弗洛伊德、皮亚杰、相互作用论,实施机构二、基本社会化:概念:青年社会化的问题:社会性断乳、代沟问题、网络迷恋三、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概念、社会变迁与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第三节社会化与个性发展一、个性及其形成:个性的概念、气质的类型、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二、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过度社会化、雷同性格、不同文化和体制下的社会化,重大事件对人的性格的影响-生命历程三、个性与民族性:社会性格、民族性(国民性格)、中国国民性阅读书目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杨国枢,中国人的性格,(台)桂冠图书公司,1988玛格丽德.米德,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伊恩.罗伯逊,社会学,商务印书馆,1990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日)依田新,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81周雪光、侯立仁,“文革”中的孩子们-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生命历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四章社会互动(6学时)第一节社会互动的类型及意义一、社会互动的涵义:社会行动-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社会互动的涵义二、社会互动的类型:按性质分,按方式分,集体行为三、社会互动的意义:需要的满足、形成关系与结构(马克思)、镜中自我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理论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论:生产交往论,交往的意义二、符号互动论:米德的贡献;情景定义:布鲁默的总结;戈夫曼的拟剧论三、常人方法学与反思社会学四、人际互动第三节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及其类型:社会角色的涵义;社会地位;角色的类型二、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三、结构论与建构论的角色观:结构论观点、建构论观点,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四、中国人的社会交往:差序格局,人情与面子阅读书目韦伯,经济与社会,“社会行动”部分,商务印书馆,1997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人大,2000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大,1998翟学伟等,《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黄光国等,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人大,2004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1972方文,社会行动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4学时)第一节社会群体及其类型一、社会群体的涵义与特征:群体、社会群体、特征二、社会群体的类型三、人类结群的原因:一般解释,荀子的“群论”、结群试验、群体过程、小群体研究第二节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与功能一、概念与特征:库利提出的概念及角度、初级群体的特征二、类型与维持:类型,维持-规模、互动、持续性三、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儿童社会化、满足成员需要、进入社会的桥梁、社会控制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家庭一、家庭的涵义与类型:家庭的本质,家庭的类型(亲密关系?)二、家庭的功能:生物的、经济的、抚育与赡养、精神的三、家庭的变迁:生命周期,宏观变迁(古德),现代化与家庭,变迁中的家庭及问题四、家庭与邻里:家庭及其功能、邻里及其功能,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与邻里阅读书目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刘易斯. 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Rupert Brown: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古德,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米特罗尔,欧洲家庭史,华夏出版社,1987雷洁琼,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北大,1994杨善华,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大,1998史凤仪,中国古代的家庭与身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六章社会组织(6学时)第一节社会组织的特征与结构一、定义与特征:定义、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特征二、类型与构成要素:分类-帕森斯、布劳、艾兹奥尼;构成要素三、社会组织的结构:职位结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组织的扁平化、网络组织第二节组织目标与组织运行一、组织的目标:目标的意义,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目标体系二、组织的运行:敏兹伯格,巴纳德的组织平衡论三、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的涵义,帕森斯的社会系统观,组织间的关系:组织的资源依赖理论、种群生态学、新制度主义第三节社会组织的管理一、家长制:涵义、特征、产生的原因:家族资本主义二、古典管理理论:泰罗制-经济人假设;韦伯的科层制-涵义、内容、效果、批评:反功能、组织中的非理性因素(后科层制)三、行为科学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霍桑试验的发现:社会人假设、非正式群体四、组织文化与组织信任:科尔曼与福山-信任与社会资本第四节中国的单位组织一、单位组织:特点,单位与国家的关系:委托-代理关系二、单位制:中国单位制的形成,单位制的功能,华尔德的研究,当今的单位组织三、单位制改革:中国历史上官僚制,“官本位”、帕金森定律、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四、中国的民间组织:现状、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政策与发展阅读书目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运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彼得.布劳,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学林出版社,2001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克罗戴特.拉法耶,组织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载《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帕金森,帕金森定律,北京三联书店,1982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弗里蒙特.E卡斯特,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七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5学时)第一节社会分化与分层一、社会分化:分化的概念(斯宾塞)、分化与整合,不平等与异质性,社会分化与分层二、社会分层:概念的来源,等级与身份,阶级与阶层,社会分层的多种原因三、社会分层的功能:功能论、冲突论(安全阀),社会平等问题第二节社会阶级与社会分层的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阶级划分的依据,阶级意识阶级冲突;新中间阶级问题二、韦伯的社会阶级理论:三位一体的分层理论三、社会分层的标准:赖特的分层标准,社会经济地位与职业分层四、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中国社会的阶级问题,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职业分层研究,社会分层与利益表达,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地位一致与地位相悖,中产阶级问题第三节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的涵义与类型:涵义、类型二、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先赋地位、教育(布劳-邓肯模型);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米尔斯的精英理论,帕雷托的精英循环理论三、中国的社会流动:传统中国的社会流动,革命与社会流动,当前的社会流动,我国的精英循环与精英再生产,农民工的流动阅读书目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丹尼斯.吉尔伯特等,美国阶级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4李强,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三联书店,2002维尔弗雷多.帕雷托,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6第八章社区(5学时)第一节社区概述一、区的概念与构成:概念的来源与演变:从滕尼斯到费孝通、涵义,构成要素二、社区的类型:依功能分、依城乡分三、社区研究:芝加哥学派、中国的社区研究,人文区位学,社区规划第二节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一、农村社区:特征、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现代化对农村的影响、农村社区发展,中国农村的制度变迁,“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二、城市社区:涵义、城市社区、城市、城市体系,社区建设、从单位制到社区制三、中国的城乡关系:城乡关系史,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城乡关系,城乡差别(剪刀差)、城乡二元结构,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乡关系第三节城市化一、城市化的涵义与动力:涵义-现象与本质,城市化水平,动力-工业化(推拉理论)、社会管理、城市中心、城乡差别、社会方式的吸引二、城市化的进程:发达国家-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双重城市,城市的贫民窟三、中国的农村城市化:特点,户籍制,中国城市化的滞后,城市发展的方针,争论-对乡镇企业的看法;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选择-自然城市化与行政性城市化,农村城镇化的名与实,农村城式化;当前中国城市化中的问题-失地农民,农民工在城市。

社会学通论(1)

社会学通论(1)

3、当代社会学的发展
西欧国家的社会学 德国: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 卢曼(系统学派) 哈贝马斯(批判理论) 法国:布迪厄(结构主义建构论) 福柯(权力与权力的谱系) 英国: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3、当代社会学的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学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学得到了一 定的发展。 应用性研究为主,理论性研究比较薄弱。 依附理论
二、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1、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韦伯
2、美国社会学的发展
萨姆纳、芝加哥学派、结构功能学派
3、当代社会学的发展
西欧国家的社会学、发展中国家的社会 学
1、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 Comte,1798- 1857) 法国哲学家,西方社会 学之父。他对社会学的 最大功绩是力图将社会 学与思辨的社会历史哲 学相区分,使它成为实 证的社会科学。主要著 作有《实证哲学教程》、 《实证政治体系》等。
1、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赫伯特· 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1820~1903)英国哲学 家、英国社会学奠基人。 他的主要思想是将历史— 进化方法与结构—功能方 法结合起来分析社会现象。 主要著作有《社会静力 学》、《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原理》等。
1、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迪尔凯姆(又译涂尔干: Emile Durkheim,18581917)是法国社会学家, 也是法国的第一个获得任 命的社会学教授。他指出 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 即社会事实。他既研究社 会的团结与分工,也研究 社会的反常现象、偏离行 为。主要著作有:《论社 会分工》、《社会学方法 的规则》、《论自杀》等。

一、社会学的产生

社会学概论最新自考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过关宝典

社会学概论最新自考复习资料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过关宝典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的产生地是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3、创立时期代表人物:①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孔德的学说:A、科学的分类。

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B、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C、研究方法。

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

②赫伯特·斯宾塞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其中《社会学研究》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

4、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①涂尔干。

社会学代表作是他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②韦伯: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③马克思。

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其著作《资本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社会结构的社会学鸿篇巨著。

5、科层制(官僚制)包括三种类型①传统型权威②个人魅力型权威③法理型权威6、最早把欧洲社会学引入美国的是耶鲁大学教授萨姆纳。

7、芝加哥学派是指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师生以城市研究为中心所形成的学术思想的统称。

8、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

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

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创立了芝加哥学派,其主要学术成就是: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自考社会学概论1-4往年真题练习答案

自考社会学概论1-4往年真题练习答案

第一章往年考题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1.孔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的是( A )1-37 1304A.社会学B.哲学C.生物学D.数学2.罗伯特·默顿的代表著作是( B )1-44 1304A.《社会行动的结构》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C.《冲突的社会功能》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3.《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一书的作者是社会学家( D )1-45 1304A.米德B.霍曼斯C.弗洛伊德D.布劳4.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主要著作是( C )1-47 1304A.《实践与反思》B.《国家精英》C.《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D.《社会的构成》1.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的创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 B ) 1-41 1307A.卢卡奇B.涂尔干C.托马斯D.孔德2.塔尔科特·帕森斯的代表著作是( A ) 1-44-1307A.《社会行动的结构》B.《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C.《冲突的社会功能》D.《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3.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1-45 1307A.布劳B.霍曼斯C.阿多诺D.戈夫曼4.安东尼·吉登斯的代表著作是( C ) 1-46/47 1307A.《实践理论大纲》B.《合法行危机》C.《第三条道路》D.《词与物》5.翻译出版了日本女子大学社会学教授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D ) 1-48 1307 A.梁启超 B.康有为C.严复D.章太炎1.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A)1-36A.《实证哲学教程》B.《实证社会学教程》C.《实证科学教程》D.《实证社会科学教程》2.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是( A ) 1-37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韦伯3.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A ) 1-39A.斯宾塞B.涂尔干C.韦伯D.孔德4.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 D ) 1-42A.马克思B.孔德C.斯宾塞D.韦伯5.韦伯的主要著作有( C )1-42A.《社会静力学》B.《社会分工论》C.《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6.在20世纪初的美国,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是( A )1-43A.芝加哥学派B.哈佛学派C.地理学派D.功能学派7.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在( D ) 1-43A.纽约大学B.牛津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芝加哥大学8.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 B )1-43A.哥伦比亚学派B.芝加哥学派C.哈佛学派D.牛津学派9.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的社会学理论是( C ) 1-45A.冲突理论B.结构理论C.交换理论D.后现代理论10.在冲突理论中,达伦多夫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B ) 1-45A.阶级斗争理论B.辩证冲突论C.功能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11.达伦多夫提出的冲突理论是(C) 1-45A.功能冲突论B.阶级斗争理论C.辩证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12.在冲突理论中,刘易斯·科塞提出的理论被称为( C )1-45A.阶级斗争理论B.辩证冲突论C.功能冲突论D.结构冲突论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理论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包括舒茨的( B ) 1-46A.社会批判理论B.现象学社会学理论C.沟通理论D.结构化理论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学理论逐步走向多元化,其中包括吉登斯的( D )1-47A.社会批判理论B.现象学社会学理论C.沟通理论D.结构化理论15.1896年在《仁学》一书中提出“社会学”名称的学者是( B )1-48A.严复B.谭嗣同C.康有为D.梁启超16.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的社会学著作是斯宾塞的( C ) 1-48A.《社会静力学》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研究》D.《伦理学原理》17.1928年10月上海和南京等地的社会学教授在上海成立( C )1-49 jiuA.中国社会学社B.西南社会学会C.东南社会学会D.中国社会学会18.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恢复重建时期开始于(B)1-53A.1976年B.1979年C.1985年D.1989年19.1979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共同探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点击正确答案。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4. 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社会变更的需要(得分:1)答案解析:P355. 孔德编写的社会学著作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实证哲学教程》(得分:1)答案解析:P366. 认为“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推动了对社会的研究,为具体描述社会现象的精确性提供了原理和方法论的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马克思正确答案为:列宁答案解析:P367. 孔德认为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是科学之“皇后”的[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社会学(得分:1)答案解析:P378. 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巨著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资本论》(得分:1)答案解析:P379. 研究社会整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平衡关系与相互协调的规律的学说,孔德称之为[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社会静力学(得分:1)答案解析:P3710. 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秩序和进步(得分:1)答案解析:P3711. 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学家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马克思(得分:1)答案解析:P3812. 被看作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第一本教科书的是布哈林的[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读物》(得分:1)答案解析:P3813. 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学家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斯宾塞(得分:1)答案解析:P3914. 认为社会的存在是为社会成员造福,成员的存在不是为社会造福的社会学家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斯宾塞(得分:1)答案解析:P3915. 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回答。

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社会事实(得分:1)答案解析:P4016. 第一位学院派社会学家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涂尔干(得分:1)答案解析:P4017. 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指的是[单选题] *分值:1您的回答为:有机团结(得分:1)答案解析:P4118. 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指的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失范(得分:1)答案解析:P4119. 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的分析是[单选题] *分值:1您的回答为:功能分析(得分:1)答案解析:P4120. 认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社会学家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韦伯(得分:1)答案解析:P4221. 韦伯的主要著作有[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得分:1)答案解析:P4222. 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合理性(得分:1)答案解析:P4223. 1892年在芝加哥大学成立社会学系的人物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斯莫尔(得分:1)答案解析:P43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点击正确答案。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4.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多选题]*分值:2您的回答为: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得分:2)答案解析:P3525. 下列属于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的有[多选题]*分值:2您的回答为:马克思┋斯宾塞┋孔德(得分:2)答案解析:P3626. 制定出一套从数量上研究社会规律的方法,为现代人口学奠定了基础的社会学家是[多选题]*分值:2您的回答为:约翰•格劳恩特┋威廉•配第(得分:2)答案解析:P3627. 在17~18世纪对社会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社会研究的经验和资料的有[多选题]*分值:2您的回答为:伊顿爵士的《贫民的状况》┋约翰•霍华德的《英国和韦尔士监狱的状况》(得分:2)答案解析:P3628. 孔德所赋予“实证”一词的涵义包括[多选题]*分值:2您的回答为: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得分:2)答案解析:P37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点击正确答案。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4. 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的社会学家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孔德(得分:1)答案解析:P585. 齐美尔认为,社会学这门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分:1)答案解析:P586. 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指的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社会学(得分:1)答案解析:P587. 一些社会学家着眼于个人行动来分析社会,认为个人行动建造社会结构,他们所采取的视角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微观(得分:1)答案解析:P598. 社会学想象力最重要的视角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整体性(得分:1)答案解析:P609. 社会学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中去寻找规律性,这体现了它的[单选题] *分值:1您的回答为:综合性(得分:1)答案解析:P6010. 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经验性特征(得分:1)答案解析:P6011. 在社会学的研究功能中,目的在于探明和详细描述社会事物与现象发生和变化的具体规律的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描述性功能(得分:1)答案解析:P6212. 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属于社会学的[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解释性功能(得分:1)答案解析:P6213. 社会学回答社会“将会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规范性功能正确答案为:预测性功能答案解析:P6214. 生活方式属于的模式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行为模式(得分:1)答案解析:P6315. 下列不属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的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得分:1)答案解析:P6416. 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实证主义方法论(得分:1)答案解析:P6417. 下列哪种方法论又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实证主义方法论正确答案为:人文主义方法论答案解析:P6418. 下列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的著作是[单选题] *分值:1您的回答为:《真理与方法》(得分:1)答案解析:P6619. 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指的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统计调查(得分:1)答案解析:P6620. 下列属于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大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进行直接的登记的普查方式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人口普查(得分:1)答案解析:P6621. 我国通过普查进行的统计调查内容和时间周期已经规范化、制度化,每逢“7”的年份进行[单选题]*分值:5您的回答为:人口普查正确答案为:农业普查答案解析:P6622. 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总体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抽样调查(得分:1)答案解析:P6723. 下列关于统计报表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有效的信息正确答案为:是一种自下而上布置,自上而下提供统计信息的报告制度答案解析:P67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点击正确答案。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4. 社会学的特征主要有[多选题]*分值:2您的回答为: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得分:2)答案解析:P6025. 社会学在教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是[多选题]*分值:2您的回答为: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得分:2)答案解析:P6226. 社会学的管理功能的表现有[多选题]*分值:2您的回答为: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得分:2)答案解析:P6327. 下列属于结构模式的是[多选题]*分值:2您的回答为:科层制┋生活方式┋活动程序┋董事会制┋听证会制正确答案为:科层制|董事会制|听证会制答案解析:P6328. 社会批评的目的是通过矛盾的分析,更好地调整[多选题]*分值:2您的回答为:人与社会的关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为:人与社会的关系|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答案解析:P63第三章社会与文化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点击正确答案。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4. 在汉语古籍中,“社会”一词最早出现于[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唐代(得分:1)答案解析:P765. 认为社会只是一种集合名称,而非实体,真正客观存在的只是个人的理论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社会唯名论(得分:1)答案解析:P766. 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和社会生活的开拓者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人(得分:1)答案解析:P777. 按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人群,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体。

这种主体的基础是一定的[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数量和质量(得分:1)答案解析:P778. 任何社会状态都是特定的人与什么交互作用的产物?[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人(得分:1)答案解析:P779. 由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物组成的特殊关系和结构是[单选题] *分值:1您的回答为:社会(得分:1)答案解析:P7710.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与社会的基础相联系而存在的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社会的基本结构(得分:1)答案解析:P7711. 社会与自然之间进行交换的实际能力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生产力(得分:1)答案解析:P771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即[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经济基础(得分:1)答案解析:P7813. 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社会实体同时作为社会规范而存在的社会结构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规范性社会结构(得分:1)答案解析:P7814. 群体、阶层、组织属于哪种社会结构?[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实体性社会结构(得分:1)答案解析:P7815. 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社会建设(得分:1)答案解析:P7916. “社会建设”这个概念出现在中国的时间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20世纪(得分:1)答案解析:P7917. 中国社会学者对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所作的最早的说明是由谁提出的?[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孙本文(得分:1)答案解析:P7918. 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的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公平正义(得分:1)答案解析:P79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社会和谐(得分:1)答案解析:P7920. 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行,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称为[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社会管理(得分:1)答案解析:P7921. 在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有所不同,其内涵和本质属性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稳定的(得分:1)答案解析:P7922. 在特定地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称为[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人口(得分:1)答案解析:P8023. 人口具有的两重属性是[单选题]*分值:1您的回答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得分:1)答案解析:P8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点击正确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