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解释报告最终版

合集下载

测井解释报告最终版

测井解释报告最终版

测井解释报告一.计算原理1)计算泥质含量V sℎ:地层的泥质含量V sℎ是一个重要的地质参数,泥质含量V sℎ不仅反映地层的岩性,而且地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等储集层参数,均与泥质含量V sℎ有密切关系。

且由于自然伽马对于泥质含量比较敏感,故可由自然伽马来计算泥质含量V sℎ,公式如下:V sℎ=2GCUR∙∆GR−1 2GCUR−1式中GCUR—希尔奇指数,它与地层地质时代有关,可根据取心分析资料与自然伽井测井值进行统计确定,对北美第三系地层取3.7,在本报告中取2。

∆GR—自然伽马相对值,也称泥质含量指数。

∆GR=GR−GR min GR max−GR min在报告中,GR即是实际测量值;GRmin代表大套纯砂岩层,根据实际测井曲线可判断值为70;GRmax代表大套纯泥岩,根据实际测井曲线可判断值为140,由此即可求出全段泥质含量。

2)计算孔隙度∅:分析可知,在分层之后,针对含泥质砂岩水层情况下可由密度来计算∅,公式如下:ρb=(1−SH−∅)ρma+SHρSH+∅ρf化简如下: ∅=ρma−ρbρma−ρf−SHρma−ρSHρma−ρf式中,骨架密度ρma取 2.65g/cm3,孔隙流体密度ρf取1 g/cm3,孔隙泥质密度ρSH取2.32 g/cm3,而泥质含量V sℎ为之前所求,体积密度ρb为测量值,代入即可求孔隙度∅,其中某些异常值可以改变取值以满足要求。

3)计算含水饱和度S w和冲洗带中残余油气饱和度S hr:通常含水饱和度又是划分油、水层的主要标志,是以电阻率测井为基础的阿尔奇(Archie)公式来计算S w,公式如下:F=R oR w=a∅mI=R tR o=R tFR w=bS w n由以上两式,可推出阿尔奇公式:S w=√abR w ∅m R tn式中,参数a,b都和岩性有关,可取为1,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均取为2;地层水电阻率R w取为0.01Ω/m,孔隙度∅之前所求,而地层真电阻率值则采用深侧向LLD数值,即可求出含水饱和度S w。

测井解释结论标准讨论稿

测井解释结论标准讨论稿

关于测井资料处理解释结论的建议一、原有关标准的情况SY/T5360-1995《单井测井资料数字处理流程》标准7.4.1结论级别:油层、气层、油水同层、气水同层、水淹层、含油水层、含气水层、水层、干层、可能油气层。

共计10种处理解释结论。

SY/T6161-1995《天然气层测井解释规程》标准,结论级别按SY/T5360-1995《单井测井资料数字处理流程》标准执行,未另行制定。

SY/T6451-2000《探井测井处理解释技术规范》标准3.6.4.1对孔隙型或以孔隙型为主的储层,测井解释结论划分为:油层、差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气层、差气层、气水同层、含气水层、水淹层、水层、干层、可能油气层。

共计12种处理解释结论。

3.6.4.2对型缝型或以裂缝型为主的储层及溶洞型储层,测井解释结论根据裂缝及溶洞的发育程度按Ⅰ、Ⅱ、Ⅲ类储层划分。

Q/SHSLJ 0799-2002《试油层测试要求及成果资料质量评定》标准,划分为油层、气层、油(气)水同层、低产油(气)层、稠油层、可能油(气)层、含油(气)水层、水层、干层。

共计13种结论。

二、解释结论划分建议解释结论划分建议为:油层、低产油层、油水同层、含油水层、可能油层;气层、低产气层、气水同层、含气水层、可能气层;水淹层、水层、干层,共计13种解释结论。

油层:在现有试油工艺及技术条件下,具有工业价值,且含水〈5%的纯油层。

工业油流标准,见表1。

低产油层:在现有试油工艺及技术条件下,日产油量在工业油流标准以下,干层以上者。

测井处理孔隙度一般为5%~6%,渗透率小于0.5×10-3μm2,含油饱和度在30%~45%之间。

油水同层:在现有试油工艺及技术条件下,能计量出油日产量的油水同出层,含水在5%~90%之间。

含油水层:在现有试油工艺及技术条件下,以产水为主带油花,不能计量出日产油量的水层。

可能油层:根据测井等资料认为可能产油储层。

气层:在现有试油工艺及技术条件下,具有工业价值的纯气层或带凝析油者,且含水〈5%。

北1-平3B井测井资料解释报告

北1-平3B井测井资料解释报告

北1-平3B井测井资料解释报告华东石油局测井站二〇〇九年一月北1-平3B井测井资料解释报告编写人:检查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张作清编写单位(章)2009年1月目录前言 (1)1、钻井、地质概况 (1)1.1钻井工程概况 (1)1.2录井油气显示 (2)2、测井作业及原始资料质量评价 (2)3、测井资料处理与综合解释 (9)3.1地层组段划分 (9)3.2测井资料处理 (9)3.3井身工程质量评价 (9)3.4储集层综合评价与分析 (9)4、认识与建议 (11)提交资料1、北1-平3B井标准测井曲线图2、北1-平3B井组合测井曲线图3、北1-平3B井数字处理成果图前言北1-平3B井是华东分公司在溱潼凹陷北汉庄构造三垛组一段油藏高部位施工的一口定向水平井。

本井钻井目的是以三垛组一段底块砂岩为主要目的层,钻井任务由中原40485钻井队承担, 华东石油局录井公司HD025队承担录井任务,2009年1月12日在北1-平3井原井眼侧钻,侧钻井深1175米, 2009年1月19日完钻,完钻井深1826.0米,完钻地层三垛组一段。

1、钻井、地质概况1.1钻井工程概况本井钻井工程及地质录井对地层组段的划分情况见表1-1。

表1-1 北1-平3B 井基本数据表1.2录井油气显示北1-平3B井地质录井油气显示情况见表1-2表1-2 北1-平3B井地质录井油气显示表2、测井作业及原始资料质量评价根据华东分公司要求,测井站五分队于2009年1月19日对该井实施完井测井,第一趟下井在1500米处遇阻,上提完成直井段测井任务,通井后于1月20日完成所有水平段测井项目,取得的原始资料质量情况见表2-1,离散后的井斜数据见表2-2。

用FORWARD程序做出的该井平面俯视图,东西位移图,南北位移图,水平位移图分别见图2-1、2-2、2-3、2-4。

表2-1 北1-平3B井原始曲线质量评价表表2-2 北1-平3B井电测井斜数据表图2-1 北1-平3B井平面俯视图图2-2 北1-平3B井东西位移投影图图2-3 北1-平3B井南北位移投影图图2-4 北1-平3B井水平位移投影图3、测井资料处理与综合解释3.1地层组段划分根据标准测井资料划分的地层组段界线见表3-1:表3-1 北1-平3B 井地层组段界线表3.2测井资料处理首先将野外文件转换成FORWARD解释平台的WIS格式,然后进行曲线预处理,最后根据曲线特征选择解释参数,并作数字处理。

测井解释工作年终工作总结【珍藏模板】

测井解释工作年终工作总结【珍藏模板】

山东
在此处添加文字,在此处添加文 在此处添加文字字。
标题内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总结:测井解释工作年终工作总结【珍藏模 板】
• 内容123 • 测井解释工作年终工作总结【珍藏模板】测井解释工作年终工作总结 【珍藏模板】测井解释工作年终工作总结【珍藏模板】测井解释工作 年终工作总结【珍藏模板】 • 测井解释工作年终工作总结【珍藏模板】测井解释工作年终工作总结 【珍藏模板】测井解释工作年终工作总结【珍藏模板】 992518
3
标题文字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说明,在此录入 上述图表的综合分析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 的综合分析说明。
标题内容 01
04 02 03
青海
在此处添加文字,在此处添加文 字在此处添加文字。
02 03 04
四川
在此处添加文字,在此处添加 在此处添加文字文字。
01
福建
在此处添加文字,在此处添加文 在此处添加文字字。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03
添加标题
04
添加标题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 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标题内容
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 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
添加标题
年度工作概述
工作完成情况 成功项目展示 工作存在不足 明年工作计划
目录
CATALOGUE
标题内容
标题内容
在此处添加文字在 此处添加在此处添 加文字在此处添加

测井解释报告

测井解释报告

2014年全国测井大赛海油杯1号井测井解释报告学生姓名:赵炜专业班级:勘查技术与工程11-4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测井二〇一五年一月三十一日摘要 (3)第一章常规测井资料处理 (4)第一节常规解释程序模块选择(POR or CAR) (4)1 GR数值显示。

(4)2 电阻率数据显示 (5)3 密度数据显示 (6)小结 (6)第二章特殊测井资料处理及分析 (7)第一节核磁共振测井分析 (7)1 核磁共振测井原理 (7)2 资料应用 (7)3 核磁共振资料分析 (7)第二节阵列声波测井分析 (9)1 纵横波时差识别流体性质 (9)2 横波速度对测井解释段分层 (12)3 阵列声波识别裂缝 (13)4 岩石力学分析(脆性评价) (14)5 储层各向异性分析 (15)6 斯通利波定性评价渗透率 (16)第三章解释结论与分析 (17)重点层段分析 (17)井段一 (17)井段二 (19)第四章总结 (21)附录一核磁共振T2谱反演图 (22)附录二常规测井解释成果 (22)附录三解释结论表 (26)附件四纵横波慢度交会图识别流体性质 (27)摘要根据竞赛要求,本人针对该井标准、综合测井(测量井段:270m~1900m),核磁共振(测量井段:1449.5m~1507.00m)、阵列声波、偶极横波系列测井(测量井段:270m~1900m)进行分析。

测量项目有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径、连续井斜、侧向、补偿声波、补偿中子、补偿密度、核磁共振、阵列声波。

《1号井测井解释报告》共分三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岩性地质概况、常规测井资料处理及成果分析、特殊测井项目资料处理及分析。

1.处理内容①用岩性密度以及电阻率资料对测井段上下矿物类型进行了分析,选择适合分析的处理程序类型。

②对常规测井资料在EPGS平台上进行了综合分析,990m-1670m采用POR砂岩分析程序进行处理与评价;1670m-1900m采用CRA复杂岩性分析程序进行处理与评价,求出各岩石骨架、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气饱和度等参数。

丛34井解释报告分析

丛34井解释报告分析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甘谷驿采油厂丛34井连续示踪测井解释报告西安蓝祥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12年8月25日目录一、测井目的二、基础数据三、工艺流程四、现场测井施工中的关键参数设计及要求五、测井资料解释分析及建议六、解释结论附解释成果图一、测井目的根据井内被聚合示踪剂的液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经过相关运算而得出每个水嘴或地层的相对吸水量和绝对吸水量。

二、基础数据三、工艺流程测井原理:同位素示踪相关流量测井的原理是放射性物质通过释放器释放到井筒中,示踪剂呈聚集的形式随井内液体流动。

通过记录各层间自然伽马探测到的同位素运移位置和时间,计算出相邻两点间的示踪剂的流动速度,用此流动速度结合井筒的横截面积即可计算出各层间的流量,通过递减法计算各单层的绝对吸水量。

测井步骤:联系注水站落实井况,了解注水量、注水压力;检查仪器工作正常后下井;正常注水下测到目的层段后,录取自然伽玛曲线、压力、磁定位及流温曲线等资料。

释放液体同位素进行分层分段示踪测试,测每个层的绝对流量及检测封隔器是否失效;待注水稳定后释放固体同位素,同位素分配好后测量同位素曲线、注水压力曲线、注水温度曲线以及磁定位曲线;关井3小时,测试静温、静压曲线;测试完毕提出仪器,恢复井口,完成本次测井施工任务。

注水管柱结构示意图四、现场测井施工中的关键参数设计及要求测井时井下及地面条件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测井情况(1)测井日期:2012年8月15日(2)测井项目:双自然伽玛、固、液体同位素、磁定位、井温、压力(3)测井系统:SERVER3000(4)测井仪器型号:HC-5CS-38B(5)同位素类型:GTP131Ba 半衰期:11.7天;粒密度:1.01g/cm3粒径:100-300 um;强度:1028.0MBq/L;使用体积:26.0ml (6)释放深度:530.0m五、测井资料分析解释及建议本井按照行业标准生产测井操作规程测试,并依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生产测井原始资料质量》(SY/T5579-93)进行现场测井资料验收,依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生产测井解释规程》(SY/T5783-93)进行资料处理解释。

测井解释终级缩印版

测井解释终级缩印版

绪论1、测井资料综合解释与数据处理:按照预定上的任务,用计算机对测井资料进行自动处理,并综合地质、录井和开发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

(根据测井方法原理和测井解释方法,对测井资料进行人工综合分析和计算机处理,进而作出综合地质解释,解决地层的划分和储集层含油气评价等问题)。

2、应用领域:地层评价、油藏静态描述与综合地质研究、油气检测和油藏动态描述、钻井采油工程。

3、测井信息:测井资料所记录的各种不同的物理参数。

4、地质信息:测井资料处理的成果和综合解释的成果。

5、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的核心:确定测井信息与地质信息间相应的关系,采用正确的方法把测井信息加工转换成地质信息。

6、测井解释模型:人们对测井信息与地质信息的客观关系,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资料统计中有所认识后,把这种关系抽象成为人们易于理解的形象。

7、测井解释:在正确的解释模型下,把测井信息加工成地质信息的过程。

特点:结论上具有模糊性、多解性、测井解释方法上具有复杂、多变性。

8、测井解释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确定储集层产出流体的性质;评价油气层的质量即产层的储集性能及生产能力。

9、测井方法的发展方向:能谱测井、频谱测井、光谱测井、测井一起向大信息容量、图像化方向发展。

10、单井测井解释流程:数据及数据格式→测井资料预处理→建立解释模型→解释参数→解释程序。

11、数字处理中输入测井资料的方式:测井曲线、磁带、磁盘、终端、井场或异地经卫星传送的数据。

12、分析程序中四个公共块:读入数据文件(RDFLNM);输入解释参数(CONST);读标题块(IN);输出标题块(OUT).第一章1、测井资料数据处理:借助计算机技术并应用数学方法处理测井信息,解决地质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2、数据处理系统:以统一的数据库管理为基础,以测井资料为主,并充分利用地震、地质、钻井、试井等资料,运用各种现代技术综合解决地质问题的硬件和软件的总成。

3、物理记录:存储介质与内存交换信息的基本单位。

测井总结【范本模板】

测井总结【范本模板】

一、自然电位测井(SP)1、概念1)自然电位测井:在钻井的过程中,钻井液(泥浆)(有不同类型:淡水泥浆和盐水泥浆、水基泥浆和油基泥浆)与钻穿的地层孔隙流体(地层水、石油、天然气)之间通过扩散-吸附作用(电化学作用)自然会产生一种电动势,测量这种电位差的测井方法就是SP测井。

2)自然电位曲线:将测量电极N放在地面,M电极用电缆送至井下,提升M电极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曲线成为自然电位曲线(即为SP曲线)2、1)自然电位场的产生:由于钻井液(泥浆)和孔隙流体(地层水、油、气)具有不同的矿化度,即含有的离子的浓度不同,井壁附近两种不同矿化度的溶液接触产生电化学作(扩散—-扩散吸附作用),产生电动势造成自然电场。

2)机理:扩散-扩散吸附作用(扩散电动势:渗透性隔膜-—砂岩;扩散吸附电动势:泥岩隔膜)3)井内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①不同浓度的盐溶液相接触时的扩散和吸附作用;②盐溶液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滤作用;③金属矿物的氧化还原作用等。

3、SP测井1)SP曲线的泥岩基线:实测SP曲线没有绝对的零点,而是以井段中较厚的泥岩层的SP幅度为基线,称泥岩基线2)静自然电位:自然电位的总电动势,即自然电流回路断路时的电压SSP.3)自然电位的幅度:自然电流在井中泥浆柱上产生的电压降。

(大小取决于地层与泥浆的离子交换量,所以水层的幅度大于油层)。

测井上定义自然电位SSP:4)自然电位的幅度异常△Vsp :自然电流在井中泥浆柱上产生的电压降.以泥岩为基线,渗透层偏移基线的幅度值.5)渗透层:相对于泥页岩基线,当Cw>Cmf,基线处于正电位,渗透性砂岩呈负异常.相反异常幅度与粘土含量成反比,Rmf/Rw成正比。

(Cw〈Cmf)则基线处于负电位,渗透性砂岩呈正异常。

6)半幅点:幅度变化的中点,a,b,对应厚地层一般对应于地层的界面。

4、影响因素:1)地层水和泥浆中含盐浓度比值;2)岩性:自然电位幅度随泥质的增加而降低;3)温度:T增加,K增加,Es增加,△Vsp增加4)泥浆和地层水的化学成分:当ri、rt增大,则I降低、△Vsp降低.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油层的△Vsp〈水层的△Vsp;5)地层电阻率的影响;6)地层厚度h的影响:h增大,则△Vsp增大并趋近于SSP;ΔVSP随厚度的减薄而减小,(薄层的△Vsp≪SSP);7)井径和侵入带直径的影响:井径扩大使井的截面加大,自然电流在井内的电位降变小,ΔVSP降低;泥浆侵入相当于扩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井解释报告
一.计算原理
1)计算泥质含量V sℎ:
地层的泥质含量V sℎ是一个重要的地质参数,泥质含量V sℎ不仅反映地层的岩性,而
且地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等储集层参数,均与泥质含量V sℎ有密切关系。

且由于自然伽马对于泥质含量比较敏感,故可由自然伽马来计算泥质含量
V sℎ,公式如下:
V sℎ=2GCUR∙∆GR−1 2GCUR−1
式中GCUR—希尔奇指数,它与地层地质时代有关,可根据取心分析资料与自然伽井测井值进行统计确定,对北美第三系地层取3.7,在本报告中取2。

∆GR—自然伽马相对值,也称泥质含量指数。

∆GR=
GR−GR min GR max−GR min
在报告中,GR即是实际测量值;GRmin代表大套纯砂岩层,根据实际测井曲线可判断值为70;GRmax代表大套纯泥岩,根据实际测井曲线可判断值为140,由此即可求出全段泥质含量。

2)计算孔隙度∅:
分析可知,在分层之后,针对含泥质砂岩水层情况下可由密度来计算∅,公式如下:
ρb=(1−SH−∅)ρma+SHρSH+∅ρf
化简如下: ∅=ρma−ρb
ρma−ρf
−SHρma−ρSH
ρma−ρf
式中,骨架密度ρma取 2.65g/cm3,孔隙流体密度ρf取1 g/cm3,孔隙泥质密度ρSH取2.32 g/cm3,而泥质含量V sℎ为之前所求,体积密度ρ
b
为测量值,代入即可求孔隙度∅,其中某些异常值可以改变取值以满足要求。

3)计算含水饱和度S w和冲洗带中残余油气饱和度S hr:
通常含水饱和度又是划分油、水层的主要标志,是以电阻率测井为基础的阿尔奇(Archie)
公式来计算S w,公式如下:
F=R o
R w
=
a
∅m
I=R t
R o
=
R t
FR w
=
b
S w n
由以上两式,可推出阿尔奇公式:
S w=√abR w ∅m R t
n
式中,参数a,b都和岩性有关,可取为1,胶结指数m和饱和度指数n均取为2;地层水电阻率R w取为0.01Ω/m,孔隙度∅之前所求,而地层真电阻率值则采用深侧向LLD数值,即可求出含水饱和度S w。

同理,可求出冲洗带含水饱和度S xo:
S xo=√abR mf ∅m R xo
n
S hr=1−S xo
式中a,b,m,n取值不变,泥浆滤液电阻率R mf取值0.05Ω/m,而冲洗带电阻率R xo采用微球型聚焦MSFL测井所得,即可求出冲洗带中残余油气饱和度S hr。

4)计算渗透率K:
渗透率K是评价油气储层性质和生产能力的又一个重要参数。

由于受岩石颗粒粗细、孔隙弯曲度、孔喉半径、流体性质、粘土分布形式等诸多因素影响,使测井响应与渗透率关系非常复杂,各影响因素之间尚无精确的理论关系,所以只能估计渗透率。

通常,渗透率随束缚水饱和度增加而减小,随孔隙度增加而增加。

而报告中采用经验公式来计算渗透率K,公式如下:
K=250∅3 S wi
其中,束缚水饱和度:S wi=0.005/∅即只需要孔隙度就可求出渗透率K。

二.解释成果(列表如下)
三.解释成果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