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脂的高温性能测定方法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温度对于润滑脂的流动性具有很大影响,温度升高,润滑脂变软,使得润滑脂附着性能降低而易于流失。
另外,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还易使润滑脂的蒸发损失增大,氧化变质与凝缩分油现象严重。
润滑脂失效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凝胶的萎缩和基础油的蒸发损关所致,即润滑脂关效过程的快慢与其使用温度有关。
高温性能好的润滑脂可以在较高的使用温度下保持其附着性能,其变质失效过程也较缓慢。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可用滴点、蒸发度和轴承漏失量等指标进行评定。
润滑脂的滴点是指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一定流动性时的最低温度,以℃表示。
滴点没有绝对的物理意义,它的数值因设备与加热速率不同而异。
润滑脂的滴点主要取决于稠化剂的种类与含量,润滑脂的滴点可大致反映其使用温度的上限。
显然,润滑脂达到滴点时其已丧失对金属表面的粘附能力。
一般地说,润滑脂应在滴点以下20℃一30℃或更低的温度条件下使用。
润滑脂的滴点可按GB/T4929一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进行测定。
方法概要:将润滑脂装入滴点计的脂杯中,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记录润滑脂在试验过程中达到规定流动性时的温度。
该标准与ⅠSO/DP2176等效。
GB/T3498一83是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润滑脂的蒸发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蒸发后,润滑脂的损失量所占的质量百分数。
润滑脂的蒸发度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基础油的种类、馏分组成和分子量。
高温、宽温度条件下使用的润滑脂,其蒸发度的测定尤为重要,蒸发度可以定性地表示润滑脂上限使用温度。
润滑脂基础油蒸发损失,就会使润滑脂中的皂基稠化剂含量相对增大,导致脂的稠度发生变化,使用中会造成内摩擦增大,影响润滑脂的使用寿命。
因而,蒸发度指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润滑脂的高温使用性能。
SH/T0337一92是皿式法测定润滑脂蒸发度的方法。
GB/T7325一87是测定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方法概要:把放在蒸发器里的润滑脂试样,置于规定温度的恒温浴中,热空气通过试样表面22h,根据试样失重计算蒸发损失。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及其科学应用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及其科学应用作者:周苏平来源:《食品安全导刊》2014年第10期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各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机械设备的润滑部位处于高温环境,选择具有杰出高温性能的润滑脂对满足设备高温润滑要求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同一款润滑脂产品依据不同原理、采用不同方法测定出的润滑脂高温极限值会有很大区别,如果不清楚这些高温值测定背后的原理,只凭借产品所宣称的耐高温值进行采购或制定润滑方案可能会事与愿违,并对机械设备的运行产生不良后果。
滴点——评定高温性能的老方法过去,宣称为高温润滑脂的依据通常是其“滴点”。
“滴点”代表的是在测试中润滑脂内的增稠剂失效,即增稠剂失去凝聚作用,不能保持内部油时的温度。
“滴点”主要是被用来在生产质量控制试验中确定正确的增稠剂形成参数,而非表现润滑脂性能的指示参数。
滴点温度并不代表润滑脂的实际耐高温性能情况,而人们也无法用滴点温度数值减去某一数值的方法得到润滑脂的实际耐高温值。
轴承测试——现代评定方法确定润滑脂高温性能的较好方法是标准轴承测试。
这种测试通过提高操作强度以加速润滑脂的老化过程,从而测试润滑脂的高温性能。
限制润滑脂高温性能的因素包括因增稠剂和基础油的氧化而引起的老化,和由于润滑脂析油和蒸发而引起的基础油损失。
总的来说,轴承测试这种动态润滑脂测定方法更能体现润滑脂在日常机械运作中的真实情况,因而基于这种方法测定的最高极限温度比基于滴点所得的数值更为真实可靠。
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轴承测试方法都可以用来评估润滑脂的极限高温,这些不同的测试方法都会用到一个基本的装置,那就是轴承被安装在5套平行摆放的相同的设备上进行测试。
根据每套设备上润滑脂失效的时间,利用威布尔(Weibull)统计法就可以确定50%的轴承停止正常运作的时间点,即所谓被测试润滑脂在给定温度下的“L50”寿命,由此得出润滑脂的高温极限。
高温润滑脂轴承测试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ASTM D3336测试:该方法一般让5个6204滚珠轴承以10000转/分钟的速度按照持续运行20小时后停止4小时的循环连续运作,直至润滑脂出现温度剧增或轴承出现扭矩过大的情况,即可判定润滑脂失效。
高温润滑脂性能质量判别与选择

高温润滑脂的性能质量判别与选择济南卓信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朱军工业设备中许多轴承长期处于高温工况,由于润滑脂长期工作于200℃左右高温环境下,普通润滑脂很容易稠度变小(表现为润滑脂变稀),大部分油脂从轴承缝隙中流出,剩余油脂在轴承内部由于高温,基础油很快挥发,剩余残渣导致结焦积碳,同时轴承磨损加剧,严重时导致轴承卡死,影响生产。
为解决此问题,企业一般缩短加油周期,虽然大大降低了上述问题产生的几率,但造成油脂消耗量大,浪费多的问题,同时轴承内润滑脂残留物(积碳)也越来越多,润滑也未到根本解决,。
二.高温润滑脂常见问题1.积碳严重,许多用户使用的高温润滑脂号称“耐温300度”,甚至吹嘘的更高,然而,在瓦楞辊轴承上一个星期便出现结碳现象,使轴承加剧磨损,或直接抱死,此类问题最严重,甚至不如无油干磨。
下图为润滑脂高温挥发后剩余残渣,实际为硬块2.油脂被挤出,此类问题最为常见,表现为油脂变稀从缝隙中流出,有时是因为轴承密封原因或加油过多,有的是油脂本身原因,油脂经高温剪切,皂基被部分破坏,稠度变小,导致被挤出。
3.流油,表现为轴承处流出稀油,直接流掉,这完全是润滑脂不能满足高温工况导致,高温下皂基直接被破坏,油皂分离。
4.油脂寿命很长,甚至使用两个月后仍无变化,但轴承磨损严重,我们曾经有个客户,使用某白色高温润滑脂,一直认为不错,一两个月打开轴承仍无明显变色,也无积碳,但每次换轴承后总是损坏,一直认为机器设计有问题,后来我们取油样化验发现,油脂基本无润滑作用,而是类似于腻子的东西。
三.润滑要求分析1. 润滑脂机理:润滑脂由基础油\添加剂皂基组成,皂基结构如图,类似于海绵结构基础油充满与皂基组成的空间中,实际上,皂基只是起保持架作用,主要起润滑作用的,是其中的基础油。
高温情况下,先是部分油脂变稀流出,然后由于高温,基础油挥发,剩余皂基变为残渣留于轴承腔,加上普通润滑脂基础油纯度不高,油挥发后积炭较多,这样便形成结焦积碳等残留物。
润滑脂检测

润滑脂液压油检测成分分析配方分析还原纯度分析润滑脂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
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
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
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
润滑脂主要是由稠化剂、基础油、添加剂三部分组成。
一般润滑脂中稠化剂含量约为10%-20%,基础油含量约为75%-90%,添加剂及填料的含量在5%以下。
性能特点:优异的高温性能及氧化安定性能,防止润滑脂高温变质,保证润滑部位高温长期正常工作;优异的粘附性能、良好的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保证在润滑部位而不会流失;良好的润滑性,保护轴承减少磨损;优异的综合性能,保证轴承较长的使用寿命。
8.21根据稠化剂可分为皂基脂和非皂基脂两类。
皂基脂的稠化剂常用锂、钠、钙、铝、锌等金属皂,也用钾、钡、铅、锰等金属皂。
非皂基脂的稠化剂用石墨、炭黑、石棉还有合成的(如聚脲基、膨润土),根据用途可分为通用润滑脂和专用润滑脂两种,前者用于一般机械零件,后者用于拖拉机、铁道机车、船舶机械、石油钻井机械、阀门等。
主要质量指标是滴点、针入度、灰分和水分等。
用来评价润滑脂胶体稳定性的指标为分油试验、滚动轴承性能试验等。
科标化工分析检测润滑脂检测标准如下:GB15179-1994食品机械润滑脂GB/T23800-2009有机热载体热稳定性测定法GB/T269-1991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3498-200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GB/T392-1977润滑脂压力分油测定法GB/T491-2008钙基润滑脂GB/T4929-19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GB/T5018-2008润滑脂防腐蚀性试验法GB/T512-1965润滑脂水分测定法GB/T513-1977润滑脂机械杂质测定法(酸分解法)GB/T5671-1995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GB/T7323-2008极压锂基润滑脂GB/T7324-2010通用锂基润滑脂GB/T7325-1987润滑脂和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GB/T7326-1987润滑脂铜片腐蚀试验法GB7631.8-1990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8部分:X组(润滑脂)JB/T5489-1991光学仪器用润滑脂NB/SH/T0324-2010润滑脂分油的测定锥网法NB/SH/T0823-2010润滑脂在稀释合成海水中防腐蚀性试验法NB/SH/T0839-2010汽车轮毂轴承润滑脂低温转矩测定法定法NB/SH/T0850-2010精密机械和光学仪器润滑脂流散性测定法NB/SH/T0851-2010精密机械和光学仪器用润滑脂服务范围:成分分析、物理性能、配方分析、成分鉴定、含量分析、纯度分析等。
《高温下润滑脂在抗磨轴承中工作性能测定法》的修订

进标准接轨 ,提 高我 国的标 准水平 , 增强 我 国产 品在 国 际市场 上 的竞 争 力, 有必要参照最新的 A T 3 3 S MD36
—
修订后的试验步骤
( 在涂润滑脂试 样之前 , 1) 将试
验轴承放入温热 ( 5 ℃ ) 约 0 的溶 剂 油
度控制器 ,使轴承温度在 15 h内升 . 高到试验温度。在试验 转速 与试验温 度下运转 2h后 ,测定试验轴承外滚 道 的温度。调节控制器 ,使试验轴承
进行 了具体 的修订。本次标准修订是 修 改采用 A T 3 6 0 S M D3 3 — 5方法标 准进行的 ,同时扩大了试验 方法的温 度范围 ,按照不同的运转温 度规定 了 不 同的时间循环设 置,使该标准 的适 用范 围更广 ,操作更科学 、严谨。
使用注射器将试样添加到轴承 中。轴
轻 轻 的推 力 ,使 轴承 压 入 主轴 。盖 好
《 高温 下润滑脂 在抗磨轴 承中工作性
能测定法 》是参照美国联 邦试验方法 标 准 F 9 3 12《 S7 1B 3 . 高温下润滑脂 在 抗 磨 轴承 中 的工 作 性能 测 定 法 》 ( 已废 止 ) 现 编制的 , 只规定 了 1 0 8 ℃ 以下 的润滑脂 寿命试验 ,对更高温度 下的润滑脂在球轴承 中的寿命特性无
0 5标准 ,修订 我国石化行业标 准
S f 4 8— 1 9 F/ 0 2 T 9 2。
中转动清洗 ,然后用石油醚连续清洗
2 次后 , 放入烘箱 , 1 在7 ℃下烘干 , 冷 却至室温 。
根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
外滚道 温度 为试样试验温度。至少每
2 4 h记 录一次试验J l 数 ( 转时 Jt ? x 运 间 ) 控制温度 与轴承外滚道温度 。 、 除 非使用 自动 控制器 ,否 则周末应停机
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

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参考标准润滑剂(润滑油脂)的性能是润滑剂(润滑油脂)的组成及配制工艺的综合体现。
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的测试不但在生产上和研究工作上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在生产部分、使用部门对润滑剂(润滑油脂)的选用和检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实践证明理化性能试验、模拟试验、台架试验,是开发润滑剂(润滑油脂)新品必不可少的步骤:(1)在实验室评价润滑油脂的理化性能。
试验方法必须有代表性、简单和快速。
(2)模拟试验。
将润滑油脂润滑的特定机械部件在标准化的试验条件下(如温度、速度、载荷等)进行试验。
所选用的试验条件尽量能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3)台架试验。
将内燃机油在选用的发动机上按标准化条件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转后评定其性能。
发动机台架试验的结果是判定内燃机油质量等级的依据,对于内燃机油特别重要。
在生产和销售中则以理化试验作为衡量产品性能的主要尺度。
现对润滑剂(润滑油脂)性能及三个测试步骤的内容分述于下。
一、润滑油的性能现代润滑油必备的基本性能,是要保证机械润滑的最低粘度;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的高粘度指数;优良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在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优良的抗磨损及润滑性;对氧化产物溶解能力强;对机械无腐蚀和锈蚀;在使用环境下的低挥发性;良好的抗乳化和抗泡性等。
二、理化性能试验理化性能试验简单快速,具有代表性,现在常用的理化性能试验项目为:(1)粘度:是液体流动内摩擦阻力的量度,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是各种润滑油分类分级,质量鉴别和确定用途的重要指标。
馏分相同而化学组成不同的润滑油,其粘度不同。
动力粘度:动力粘度是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
国际单位制中以帕.秒表示。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征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国际单位中以米2/秒表示。
润滑脂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润滑脂性能测试方法研究润滑脂是一种常用于机械设备中的润滑剂,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运行效果和寿命。
为了确保润滑剂的质量和性能,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改进润滑脂性能测试方法。
本文将就润滑脂性能测试方法进行研究与讨论。
一、黏度测试方法黏度是润滑脂最基本的性能之一,润滑脂的黏度对机械设备的润滑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润滑脂黏度测试方法有多种,如锥板黏度法、均质化仪法和旋转黏度法等。
这些测试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略有不同,但都能较为准确地测量出润滑脂的黏度。
二、滴点测试方法滴点是润滑脂的另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它在高温下测量润滑脂在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变点。
滴点测试方法目前主要有两种,即滴点式和滴沥式。
滴点式测试方法是通过将润滑脂样品加热,然后放置在试验设备中,观察其滴下转变为滴沥的温度。
而滴沥式测试方法是通过将润滑脂样品在试验设备中加热、旋转,然后观察其滴沥的温度。
这两种方法都能较为准确地测量出润滑脂的滴点。
三、极压性能测试方法极压性能是润滑脂在极高压力下保持润滑性能的能力。
现有的极压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有四球法、滚珠法和扭矩法等。
其中,四球法是通过将三个小球加压到润滑脂样品上,然后用第四个大球滚动在小球上,观察润滑脂的极压性能。
滚珠法是通过在机械设备上设置滚珠,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测量滚珠的滚动阻力来评估润滑脂的极压性能。
扭矩法是通过在设备上加上一定的扭矩,然后测量润滑脂能承受的最大扭矩来判断其极压性能。
四、抗氧化性能测试方法抗氧化性能是衡量润滑脂长期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常用的抗氧化性能测试方法有旋转氧化安定性测试法(ROT)、氧化安定性试验法和微量热法等。
这些方法均通过模拟润滑脂在高温、高氧环境下的长期使用情况,评估其抗氧化性能。
综上所述,润滑脂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对于确保润滑脂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黏度、滴点、极压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是润滑脂的重要性能指标,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准确测量。
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

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
摘要:
一、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简介
1.润滑脂的作用
2.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的定义
二、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的测定方法
1.热失重法
2.差热分析法
3.热重分析法
三、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的影响因素
1.基础油类型
2.添加剂种类
3.工作温度
四、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的应用
1.润滑脂选型
2.设备维护
3.生产过程监控
正文:
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是指润滑脂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热分解生成炭黑的温度。
润滑脂作为机械设备的润滑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
因此,了解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对于选择合适的润滑脂以及设备维护
具有重要意义。
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热失重法、差热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
热失重法是通过测量润滑脂在高温条件下失重的程度来确定其热分解发黑温度;差热分析法和热重分析法则是通过分析润滑脂在升温过程中的热流变化来确定其热分解发黑温度。
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基础油类型、添加剂种类和工作温度等。
基础油的类型决定了润滑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添加剂的种类则影响到润滑脂的抗磨性能和抗水性能;工作温度则是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的关键因素,高温会加速润滑脂的热分解反应。
了解润滑脂热分解发黑温度对于润滑脂的选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选择润滑脂时,应根据设备的工作温度、负荷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选用热分解发黑温度合适的润滑脂。
此外,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定期检测润滑脂的热分解发黑温度,可以及时发现润滑脂性能的变化,从而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测定方法
上海火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在造纸行业,某此设备的润滑部位处于高温环境,应合理选择具有杰出高温性能的润滑脂以及正确选定润滑脂高温极限值的测定方法。
滴点:评定高温性能的老方法
过去,宣称为高温润滑脂的依据通常是其“滴点”。
“滴点”代表的是在测试中润滑脂内的增稠剂失效,即增稠剂失去凝聚作用,不能保持内部油时的温度。
“滴点”主要是被用来在生产质量控制试验中确定正确的增稠剂形成的参数,而非表现润滑脂性能的指示参数。
滴点温度并不代表润滑脂的实际耐高温性能情况,而人们也无法用滴点温度数值减去某一数值的方法得到润滑脂的实际耐高温值。
轴承测试:现代评定方法
确定润滑脂高温性能的较好方法是标准轴承测试。
这种测试通过提高操作强度以加速润滑脂的老化过程,从而来测试润滑脂的高温性能。
限制润滑脂高温性能的因素包括因增稠剂和基础油的氧化而引起的老化,以及由于润滑脂析油和蒸发而引起的基础油的损失。
总的来说,轴承测试这种动态润滑脂测定方法更能体现润滑脂在日常机械运作中的真实情况,因而基于这种方法测定的最高极限温度比基于滴点所得的数值更为真实可靠。
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轴承测试方法都可以用来评估润滑脂的极限高温,这些不同的测试方法都会用到一个基本的装置,那就是轴承被安装在5套平行摆放的相同设备上进行测试。
根据每套设备上润滑脂失效的时间,并利用威布尔(Weibull)统计法就可以确定50%的轴承停止正常运作的时间点,即所
谓被测试润滑脂在给定温度下的“L50”寿命,由此得出润滑脂的高温极限。
高温润滑脂的轴承测试具体方法主要包括:
(1)ASTM D3336测试:该方法一般让5个6204滚珠轴承以10000 r/min的速度按照持续
运行20h后停止4h的循环连续运作,直至润滑脂出现温度剧增或轴承出现扭矩过大的情况,即可判定润滑脂失效。
(2)SKF R0F+测试:在此测试中,5个测试装置上各安装2个6204试验滚珠轴承,并让
它们连续运行。
轴承温度剧增时,说明润滑脂失效。
此实验装置的运转速度和载荷可以灵活改变,但通常采用较轻载荷并把速度设定为10000 r/min。
一般根据L50寿命超过1000 h中出现的最高温度来确定润滑脂的连续运行温度上限值。
(3)DIN 51821(或FE9)测试:采用7206B向心止推滚珠轴承,并使其在3种标准模式
中的任意一种模式下运行。
方法A为在无密封盖的轴承中注入2 ml润滑脂,并施加大小为1500 N的轴向载荷,然后使之在6000 r/min的速度下运行,从而确定润滑脂的最高温度极限。
当轴承扭矩增大时,也就是装置电源供给需求增大时,说明润滑脂失效。
在D I N 51825K 类润滑脂中,润滑脂的极限高温是其L50寿命达到100 h中出现的最高温度。
科学评估润滑脂的高温性能在评估不同的润滑脂产品是否能满足应用需求时,务必确保它们的高温极限值是基于同一种方式测定得出的。
如需详情,请咨询上海火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