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优秀教案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讨论“孝”的内涵,认识到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2.思维发展与提升:懂得个人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付出得到的,自觉培养对父母、长辈、社会的感恩意识。
3.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心存感激、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用感恩的心态努力学习,积极生活。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宣传、发动、反馈、交流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真正把践行孝道落实到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并推及到关爱身边的所有老人,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生命中的一切。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讨论“孝”的内涵,认识到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
教学难点:懂得个人的快乐生活是通过别人付出得到的,自觉培养对父母、长辈、社会的感恩意识。
三、教学设想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这个综合性学习对宣扬孝亲敬老,陶冶学生情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进入初中学习已经一个学期,他们依然活泼好动,愿意参与各种活动。
他们已经可以做到声音洪亮清晰、语言流畅地表达,也能大体说清一个活动的意向,但是还不能独立制定出恰当、科学的活动方案,在制作符合要求的手绘海报方面还有欠缺,需要老师给以指导。
与父母相处不能够耐心倾听。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孝”,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从孝开始做起。
孝字是会意字,老与子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孝字。
老是上一代,子是下一代,上一代与下一代融成一体称为孝,所以上一代与下一代密不可分。
孝字,就好像一个儿子背着一个老子。
上一代念念想着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对他的父母、祖先有所交代,也是对社会有所交代。
孩子念念背负着父母,就是念念把奉养父母的责任担在肩上,时时想着父母,想着如何让父母生活得更快乐圆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和事例,让学生了解和感悟孝亲敬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品质。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关于孝亲敬老的故事和事例,以及相关的讨论和思考题目,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他们对孝亲敬老这一传统美德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的事例出发,深入思考孝亲敬老的意义,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践行。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孝亲敬老的含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敬老人、关爱老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在生活中践行孝亲敬老的美德。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孝亲敬老的深层含义。
2.培养学生关爱老人的实际行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感受孝亲敬老的重要性。
2.实例教学法:通过讲解具体的孝亲敬老事例,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孝亲敬老的美德,将所学应用于实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孝亲敬老事例和故事,用于教学讲解和讨论。
2.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展示和呈现教学内容。
3.准备纸和笔,供学生记录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孝亲敬老吗?”,引导学生思考孝亲敬老的含义。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呈现教材中的孝亲敬老事例和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孝亲敬老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孝亲敬老事例和经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孝亲敬老的美德。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教学设计

古老的《诗经》就吟唱着儿女因父母早逝不能报答父母恩德的哀伤。
2.将“孝”之成语、名言、故事、诗文等,分小组展示3 视频展示《孝心无价》4.学生自察,回答问题。
请学生真实地回答下列问题,并给自己打分。
PPT显示:(温馨提示:下面1—4、6题中的“他们”是指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1.你一定知道一些明星的生日和星座,可你知道他们的生日和星座吗?2.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你主动送上祝福了吗?主动拥抱过他们吗?3.你知道他们的身高、体重吗?4.你知道他们喜欢吃什么吗?5.你知道父母做什么工作吗?他们的劳动强度有多大,工作时间有多长?6.你主动为他们端过茶、盛过饭、洗过脚吗?7.你主动帮父母做过哪些家务?8.你无理顶撞过父母吗?朝父母无端发过脾气吗?9.节假日里你是忙着和同学玩耍,还是一定要抽时间陪伴父母?10.父母对你的希望,你是怎么对待的?5 分工合作,组织“孝”活动.学生看完图片后,交流汇报。
3.学生打分,汇报交流。
辅备人修改意见:生:在采访爷爷奶奶时,我了解到祖辈们的人生经历和具体事迹,被他们身上的一些精神品质所感动,更加钦佩他们了。
这次的采访活动增强了我与家人之间的间的情感交流,也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先辈们的一些历史,让我有生:在这次践行“孝”的活动中,我做了许多表达孝心的事情,从中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艰辛赚钱的不易,更能体谅他们了。
我也了解到平时我不经意说的话难过了。
现在我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父母对我的一些事情也能够理解了。
我发现,只要我们多和父母沟通,他们就会非常开心。
个人二次备课: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这一活动,引发学生的反思,加深学生对“孝亲敬老”的认识,使学生明白,“孝亲敬老”就是要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9.板书设计10.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预估时间:请学生从“孝”的三个层次,制订一份“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方案,方案要包括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的具体内容等,下节课交流展示。
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理解“孝”的内涵,反省“孝”行,增强“孝亲敬老”意识。
2.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的品德。
3.深化“孝”的境界,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理解“孝”的内涵,反省“孝”行,培养学生知恩感恩,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的品德。
教学难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
教学过程:一、探探孝义1.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
尊敬和顺从父母,进行奉养。
孝顺,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内涵:子女尊重、顺从父母,侍奉、赡养父母。
2.历史这么记百善孝为先——孝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汉代以来,统治者以“孝”治天下。
《孝经》被列为儒家经典,广泛推崇。
“孝”与官员选拔紧密相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3.“孝”字这么解内涵:子女尊重、顺从父母,侍奉、赡养父母。
个人:修身立德,扬名于世。
父母:孝顺父母,敬重亲人。
社会:关爱老人,社会和谐。
国家:家国天下,成就大我。
二、看看孝行1.古诗这么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黄景仁《别老母》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蒋士铨《岁暮到家》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徐熙《劝孝歌》他人这么做子路寻米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
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怎么办?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
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鲁迅侍母给母亲买《西厢记》《镜花缘》。
每天晚饭后都要与母亲聊天。
向人借钱买房给母亲居住。
亲自陪母亲看病。
曹于亚捐肾曹于亚家住邻水县一个贫穷而又偏僻的小村庄。
小时候,父母南下福建打工,她和外婆相依为命。
2006年11月的一天,正在上课的曹于亚突然接到电话,得知父亲因患尿毒症已送至重庆西南医院抢救。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孝亲敬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会中的孝亲敬老问题,培养关爱他人、尊重长辈的良好品质;
5.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通过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表达,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本章节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孝亲敬老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挑战。课堂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希望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一传统美德。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大多数同学能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孝亲敬老的经历。然而,也有部分同学显得较为拘谨,可能是因为这个话题涉及到个人情感和家庭隐私,他们在表达时有所顾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4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为“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回顾《孝经》经典语句,理解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内涵;
2.阅读课文《陈情表》,分析作者李密如何以孝道为切入点,表达自己的忠诚与敬业;
人教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案

3.阅读有关孝亲敬老的文章,感悟孝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4.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亲敬老,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
5.开展实践活动,制作孝亲敬老的手抄报或小视频,展示学习成果。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通过学习《孝经》及《背影》等文本,让学生深入理解孝亲敬老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对家庭美德的尊重与传承。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孝亲敬老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文本分析和实际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孝亲敬老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孝道。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抄报制作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如何将孝亲敬老的理念具体化、形象化。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孝亲敬老的基本概念。孝亲敬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家庭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背影》这个具体的案例。这篇文章展示了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对父亲的敬爱与怀念,体现了孝亲敬老的情感。
-举例:提供多样化素材,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文学等手法,创作出富有个性化和艺术性的作品。
-践行孝亲敬老的行动力培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孝亲敬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难点解析:如何将课堂上学到的孝亲敬老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精选5篇)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2.培养正确的道德意识和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意识,增强家庭和社会责任心。
3.学会尊敬、关心、爱护、感恩,将尊亲敬老内化为自己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悟,形成真切体会。
在生活中养成尊亲敬老的行为习惯,时时表现“孝亲”,处处实践“敬老”。
4.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培养资料收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自我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1.制订“孝亲敬老”活动方案。
2.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制作手抄报、进行主题演讲、办黑板报等。
3.写一篇文章,谈谈对“孝亲敬老”活动的感受与思考。
本节课活动重点:成果汇报与展示活动准备:PPT课件、学生搜集汇总的资料活动步骤:一、开悟知恩,了解中华“孝”文化经典古籍说“孝”1.《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意思是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但上天无情,想要报答父母也没有机会了!2.《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
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3.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
古人尽“孝”故事1.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理解“孝”的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孝文化。
2.深入体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孝”。
3.学会策划、组织、实施活动,提高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能力。
4.学会设计和制作简单的宣传海报。
5.学会理解、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并将孝敬双亲之心扩大为尊敬所有的长辈。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明白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教学难点: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懂得要感恩父母的原因。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从我们出生到不断地成长,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关爱和培育。
很多时候我们心安理得地接受着父母的付出。
你可曾想过,当我们懂事后应该为父母做点什么吗?教师出示图片:(出示课件2)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板书课题:(出示课件3)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二、合作探究,活动实践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征集活动方案”活动(出示课件5)(教师指正,学生参与)预设:“孝亲敬老月”活动计划(一)活动目标1.知恩:了解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拥有感恩的心,对有恩于己的人心存感激。
2.报恩:学会报恩,增强报答有恩于自己的人的意识,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二)活动主题(出示课件6)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三)活动时间5月14日至6月18日(四)活动步骤(出示课件7)1.制作宣传海报。
2.通过国旗下讲话、综合实践活动、班会做好宣传工作。
3.分工合作,实施活动。
教师:分工合作,组织活动(出示课件8)1.知“孝”意(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孝”文化的知识,找出“孝”的相关事例,明确“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邀请语文老师或校外专家学者、作家名人做有关“中国孝文化”主题的报告。
(3)搜集“孝亲敬老”的名言事例,进行名言事例大比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活动
《孝亲行动,从现在出发》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1、文化基础之人文底蕴。
学生通过对“孝”说文解字以及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亲”典故,培养学生的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
2、社会参与之责任担当。
《孝亲行动计划》的制定,让学生理解父母的付出,培养“孝亲”的情感态度和责任担当。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
2、用填写“亲子账单”权衡“亲子天平”等方式,让学生感念亲恩的伟大和执着,反思自己的不足;制订“孝亲行动计划”,引导学生力行孝道并及时尽孝。
3、通过宣传、发动、反馈、交流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真正把践行孝道落实到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并推及到关爱身边的所有老人,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生命中的一切。
课前准备:
(一)“亲子账单”:
1、要求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把从母亲孕育自己开始到现在,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心血和花费的金钱列出来,完成“双亲的付出”
2、把自己有记忆以来为父母做过的事也列举出来,完成“我的回报”。
(二)亲情体验:要求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主动参与父母的日常事务,了解父母的工作性质环境和强度,体验并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亲情交流:孩子和家长均用书信的方式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沟通。
(四)资料收集:学生分组搜集整理传统文化中关于“孝亲”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话题
教师深情讲述《一颗苹果树》,多媒体显示对应图片,配乐《往事如烟》,渲染气氛,导入课题。
二、传统文化,解读“孝亲”
四个学生带领全体同学一起集中学习在课前收集整理的关于“孝亲”的理论精髓和典型故事。
1、说文解字诠释“孝”。
2、《弟子规》规范“孝”。
3、《二十四孝图》古代故事学习“孝”。
4、“2016年最美孝心少年”当代故事鞭策“孝”。
三、“账单”“天平”,反思“孝亲”
学以致用,由人及己,反思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现实状况,规划自己的孝亲行动。
1、展示《亲子账单》,账单主人谈感受。
2、出示亲子天平,直观对比付出的不对等。
3、盘点和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并规划自己的孝亲行动。
4、填写《孝亲行动计划》
5、学生代表发言,述说自己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最应该做的改变。
(多媒体显示一组父母辛勤劳作的图片,配乐《烛光里的妈妈》)
四、孝亲行动,现在出发
1.亲子交流:
到场的家长代表发言,说出众家长的期待和愿望。
家长和孩子进行亲情交流。
2.心愿心语:
①集体表演手语操《感恩的心》(多媒体放以学生孝亲敬老的点滴照片为背景的
MTV,学生边唱边表演)
②发愿:爸爸妈妈,从今以后我一定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孩子,请师长为我作证。
③学生把给父母的信和孝亲行动的具体计划交到父母手上。
父母也将写给孩子的信交给孩字,亲子拥抱。
教师赠语:
孩子们,生育我们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一天天把我们养大;养育我们的父亲,用宽厚的肩膀一日日让我们成长。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无尽的爱;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予了我们温暖的家。
让我们从现在起,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关爱他人。
拓展延伸:
组织并要求学生将“孝亲行动计划”中的计划落实到行动中,教师分阶段组织学生反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