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杖使用流程`

拐杖使用流程`
拐杖使用流程`

拐杖的使用流程

核对:医嘱、患者

↓ 1 患者的年龄、病情、高度、耐受力、沟通、合作能力

评估 2 环境

3 骨折部位

1 双手拄拐站直身体,使拐杖脚旁开身体脚边约12~20㎝左右

2 调节拐杖到合适长度,一般拐杖顶部距离腋窝2~3

指宽,不是把拐杖直接顶到腋窝

3 拐杖的手柄位置调节到双臂自然下垂时手腕水平,

当使用拐杖支撑时,肘关节以适当弯曲

4 双手握住拐杖手柄来支撑自身体重,不是用腋窝

顶在拐杖上(因腋窝有重要的血管神经丛通过,以免受压损伤

告知

1 不负重:即患腿不受力,也就是保持自身

患腿离开地面

2 轻负重:可以用脚趾点地来

维持平衡

5 使用拐杖时,

选择患肢负重程度 3 部分

负重:可以将身体部分体重

分担到患腿上

4 可忍耐负重:大部体重甚至

所有重点负担到患脚能忍耐

即可

5 全负重:完全负重,只要不痛

1 用物,拐杖

准备

2 环境宽敞,地板干洁,去除障碍物

3-①

1 将双拐支撑在双脚两侧的向方,保持身体平衡

(一) 2 两个拐杖顶部尽量在双侧肋骨上,不要用腋窝直接在拐杖上,伸直肘部,用双手支撑体重

拄 3 双拐同时向前移动

拐4向前移动患腿,放在双拐的前方

行5再向前摆动正常腿,放在双拐的前方

走 6 不断的重复,就可以向前行走(双拐→患腿→正常腿)

提示:行走过程中不要依靠在双拐顶上

(二) 1 在准备站立前,请先确定椅子或床是否稳定牢固

2 正常腿支撑在地面上,身体向前移动到椅子或床的边缘;

站 3 再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扶住椅子扶手或床缘

立 4 两手一起支撑用力,同时你的正常腿发力站起,保持站直,注意:在开始行走之前,请先确保已经站稳,然后再将拐杖分置身体两侧

(三) 1 身体向后慢慢退,直到正常侧的腿碰到椅子或床的边缘

2 保持体重在正常腿上,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

坐 3 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放到椅子或床缘上,然后弯曲健侧膝盖,慢慢坐下

下 4 坐下过程慢慢来,始终保持双拐放在椅子旁边。注意:除非医生允许患腿部分负重,否则坐下过程仍需要保持你的患腿离开地面不受力

(四) 1 准备上楼时,移动身体靠近最底层的一个楼梯

2 合并双手一手持握,另一侧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

扶手

上 3 两手同时支撑,将正常腿向前跨上一级楼梯

楼 4 体重保持支撑在正常腿上

梯 5 再移动双拐和患腿上到同一级楼梯

(有扶手) 6 不断重复,上楼。一格格楼梯上,不要太急

3-②

(五) 1 准备上楼时,移动身体靠近最低层的一格楼梯

上 2 两手各持一拐杖,同时支撑,将正常腿向前跨上一级楼梯

楼 3 体重保持支撑在正常腿上

梯4再移动双拐和患腿上到同一级楼梯

(无扶手) 5 不断重复,上楼。一格格楼梯上,不要太急。注意:上楼时,如果有人协助,请他站在你的身后保护你。

(六)1移动身体靠近待下楼梯的边缘

下 2 合并双拐一手持握,另一侧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扶手

楼 3 一手扶住扶手沿向下,另一手握住双拐移至下一格楼梯上,同时移动患腿向下

梯 4 双手支撑稳定之后,再移动正常腿下一格楼(有扶手) 5 不断重复,下楼。一格格楼梯下,不要太急

(七) 1 移动身体靠近待下楼梯的边缘

下2两手各持一拐杖,将双拐移至下一格楼梯上,同时患腿跟上

楼 3 双手支撑稳定之后,重心下移,再移动正常腿下一格楼梯

梯 4 不断重复,下楼,一格格楼梯下,不要太急。

注意:下楼时,如果有人协助,请他站在你的前面保护你。切记:“好

腿先上,坏腿先下。”

(有扶手)

(八)通过门口请先确保大门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双足和双拐通过,打开门之后,先将靠近门一侧的拐杖顶住大门然后通过门口

1观察患者的掌握程度,发现错误立即纠正,直到熟练使用为止

记录 2 挂“防跌”牌,嘱患者注意安全,留陪人

3 记录

3-③

拐杖的使用原则

拐杖的正确应用 核心提示: 1拐杖的选择拐杖是骨折病人离床活动的支撑工具,嘱病人及亲友选择质量好、扶手牢固、高度可调试、拐头有防滑装置的轻便拐杖,通常铝合金制品最佳在宣教的过程中,科室备用副拐杖,用来讲解各部位的功能及意义, 1 拐杖的选择 拐杖是骨折病人离床活动的支撑工具,嘱病人及亲友选择质量好、扶手牢固、高度可调试、拐头有防滑装置的轻便拐杖,通常铝合金制品最佳在宣教的过程中,科室备用副拐杖,用来讲解各部位的功能及意义,并调试高低的方法,以保证病人用拐杖的安全。 2 扶拐行走的原则与时机 扶拐行走是下肢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扶拐下地的时机很重要,下地过早过晚都会对骨折的愈合及康复造成不良影响。下地时机最好掌握在骨痂形成期。此期局部疼痛消失,肿胀消退,软组织已修复,骨折断端已初步稳定,内外骨痂已开始形成,特别是病人经过几周的床上锻炼,肌肉收缩有力,当踝关节背伸时,患肢抬高足不发颤,即可以让病人开始离床扶拐练习步行。 3 扶拐的方法 扶拐的方法对骨折的愈合很重要,因此护理人员现场示范扶拐的方法。拐杖的高度应根据病人的身高调适,一般高度是病人双手扶拐,拐顶距离腋窝5~10cm,与肩同宽。因扶拐的力在双手而不是靠腋窝支撑身体,否则容易造成臂丛神经麻痹,一旦发生虽经休息可以恢复,但会影响病人的情绪及功能锻炼的进程。 4 扶拐的步法 扶拐的步法是宣教的重点,为达到安全自由的步行锻炼,单纯的讲解病人不能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有顾虑,为此护理人员示范扶拐步法的动作要领,直至病人掌握,对于儿童还应教会家长。扶拐行走时首先嘱病人站好姿势,使双足与双拐头呈等腰三角形,先迈患肢,足尖不可超越双拐头连线,站平稳后,双手撑拐同时健肢向迈移30cm,站稳后抬患肢,同时提拐向前移动同等距离,足与拐头同时落地,但足尖仍然落于双拐头连线内,如此逐步前移。病人初次下床扶拐走路时应有护理人员现场指导并保护,有的病人步幅过,重心后移,易摔倒,及时调整,使病人在锻炼的过程中充满信心,对于儿童特殊的心理特点,在使用拐杖的过程中均要有医护人员或亲属的监护,以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5 拐杖的使用原则 5.1 双拐的使用原则:所有下肢骨折病人在骨痂形成期后开始离床下地锻炼均应扶双拐, 不负重或轻负重行走。如果骨折部在股骨中上段,扶拐行走时患肢应保持外展30°,股骨下段及小腿骨折扶拐行走时,患肢应保持中立位。步幅不宜过大,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不超过25步,双下肢骨折离床活动应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期,一般在8周左右,而且下地活动最好有外固定保护。 5.2 单拐的使用原则:在下肢骨折临床愈合期后,可由双拐改用单拐行走锻炼。其原则是: 股骨干中上段,股骨下段或小腿骨折有轻度向外成角者,应先去患侧拐,以保持在行走时患肢外展,纠正和防止成角加大,是因为股骨中上段骨折有一向外成角倾向,其他情况应先去

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训练题 一根善的拐杖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训练题一根善的拐杖 ①14 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丌小心摔断了右腿。 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丌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 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 让我们想丌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 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収广告单的活儿。 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迚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丌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収广告单,他丌允,狠狠训斥了我: 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収广告单,佝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丌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 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戒太阳伞下。 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 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 1 / 8

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 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 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 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 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 丌,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按住了老人的人中穴。 原来老人中暑了。 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 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 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

使用拐杖的注意事项

使用拐杖的注意事项 [2014-03-17] 1、拐杖的高度应根据病人的身高调试,一般的高度是病人双手持拐,拐顶距离腋窝5~10cm或2~3横指。 2、拐杖的手柄位置须调节到双臂自然下垂时手腕水平。当你使用拐杖支撑时,肘关节可以适当弯曲。 3、持拐的力应该在双手,而不是靠腋窝支撑身体因腋窝有重要的血管神经丛通过以免受压损伤。 4、持拐站立时使双足与双拐头呈等腰三角形

1、将双拐支撑在双脚两侧呈等腰三角形保持身体平稳。 2、先迈患肢足尖不可超过双拐头连线,站平稳后,双手撑拐同时健肢向前迈移,站稳后胎患肢,同时提拐向前移动同等距离,足与拐头同时着地,但足尖仍然落在双拐头连线内,如此逐步前移。

1、在你准备站立前,请先确定椅子或床是否稳定牢固。 2、正常腿支撑地面上,身体向前移动到椅子或床的边缘。 3、在将双拐并拢和在一起,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扶住椅子扶手或床缘, 4、两手一起支撑用力,同时拟的正常腿发力,保持站稳。 注意:在你开始行走前,请先确保已经站稳,然后再将拐杖分置身体两侧。

1、身体向后慢慢退,知道正常的腿碰到椅子或床的边缘。 2、保持体重在正常腿上,将双拐并拢和在一起。 3、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放到椅子或床缘上,然后弯曲健侧膝盖慢慢坐下。 4、坐下过程慢慢来,始终保持双拐放在椅子旁边。 注意:除非一整允许你的患腿部分负重,否则下坐过程仍需保持你的患腿离开地面不受力

1、准备上楼时移动身体靠近最底层的一格楼梯。 2、合并双拐一手持握,另一侧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扶手。 3、两手同时支撑将正常腿向前跨上一级楼梯。 4、体重保持支撑在正常腿上。 5、在移动双拐和患腿上到同一级楼梯。 6不断重复,上楼。一格一格楼梯上,不要着急。

小学三年级阅读及答案之二十四

两张冰棍纸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到王叔叔家送东西。汽车还没有来,我就在汽车站候车。汽车站前的柏.油路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路边“美化街道”的宣传栏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一对青年男女挽着胳膊,从车站前经过。忽然有两张冰棍纸,随着一阵清风在人们的面前盘旋.而过,又飘飘悠悠地落在前面的一棵大树旁。这两张冰棍纸在干净的马路上显得那么刺眼。是谁这么缺德?我抬头一看,那对青年男女正咬着冰棍谈笑呢! 我想走过去把纸拾起来,可又担心车来了赶不上。我正犹豫不决的时候,一阵缓慢的脚步声传过来,我抬头一看,一个架着双拐的青年人艰难地走过来。这个青年左脚着地,右边的裤脚却空荡荡的。他倚.在一棵大树上,望着车来的方向。 一阵风吹过,又把一张冰棍纸吹到了这位青年的脚边,他看了看,迟疑了一下,然后又把双拐靠在树上,手扶着树艰难地弯下腰,拾起冰棍纸。当他发现前面还有一张冰棍纸的时候,便又拿起双拐,支撑着身子,一步步走到那张冰棍纸前。只见他把一根拐杖塞到另一只手里,再一次弯下腰捡起冰棍纸。又一步步走到大树后,把纸投进了废物箱“海豚”的口中,就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又一步一步地挪到车站,靠在树旁等车。 候车的人看到了这一幕都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又把目光转向那对青年人。那对青年人看着这一情景,露出诧异的目光,最后终于羞愧地低下了头。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柏( ) 旋( ) 倚( )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迟疑—— 羞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句。 4.在文中用“”画出形容青年人捡纸困难的语句。 5.那对青年人为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6.如果有一天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做? 1.【参考答案】柏bǎi 旋xuán 倚yǐ 2.【参考答案】迟疑:拿不定主义;犹豫。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 3.【参考答案】设问句 4.【参考答案】手扶着树艰难地弯下腰把一根拐杖塞到另一只手里,再一次弯下腰捡起冰棍纸 5.【参考答案】自己扔下的冰棍纸被一个架着双拐的青年人拾起并放入废物箱中。他们意识到肢体不健全的人困难地捡起自己扔的垃圾,这让他们感到羞愧,所以他们“羞愧地低下了头”。 6.【参考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一根拐杖 朱成玉

中考综合阅读 一根拐杖朱成玉 ①14 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上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的活儿。想着父亲右腿上裹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让我在家复习功课。我却偷偷跟着。那天很热,我看到父亲脸上的汗水肆意流淌,可是两只胳膊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幕。 ④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就晕倒在地上。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⑤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向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写着冷漠。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千万枯藤上唯一鲜活的一片叶子,上面写着焦急。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布满皱纹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同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真心。 ⑥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为老人掐人中穴……原来老人中暑了。老人醒过来,向父亲道谢,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一支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可能被吹灭的危险。父亲递给老人一根拐杖,?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⑦?谢谢,那你怎么办?? ⑧?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 ⑨瘦小的父亲渐渐高大起来,早上明明刚和他比过个头儿来的,可是现在却觉得自己比父亲矮了不少。 ⑩没了拐杖,我本以为父亲会摔倒,可是父亲没有,虽然站在那里有点儿摇晃,但却是像一棵树,只是摇晃而已,不会倒下。因为他的脚下有根,很深很深的根。 ?人群并没有散去,开始有人伸出手来,一双、两双、十双……枯藤开始发出了新芽儿! ?我们太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各扫门前雪,整天一副麻木不仁的模样,灾难来临时的呆若木鸡,邪恶当道时的熟视无睹,都会令你的灵魂左右飘忽,摇摇欲坠。 ?父亲让我懂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根善的拐杖,使自己的灵魂不至于在风雨飘摇的尘世摇摇晃晃。 ?一根善的拐杖,可以让你的人生站得稳当一些。 1.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及其作用。(4 分) (1)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千万枯藤上唯一鲜活 ....的一片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指叶子在枯藤上展现出新鲜、有活力的样子。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父亲的善良与热心,反衬出旁人的冷漠。 (2)灾难来临时的呆若木鸡,邪恶当道时的熟视无睹,都会令你的灵魂左右飘忽,摇摇欲坠 ........。 指人的灵魂、品质动摇不稳,即将堕落。这里形象写出了生活中的冷漠麻木会导致的后果:信念追求动

阅读理解提及答案

巴尔扎克和他的老师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他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在处理事情上常常有些轻率、武断。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他。 一天,有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这位老太太就拿出了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了巴尔扎克的面前,看了看他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情,请你仔细地看看这本作文书。”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看,老太太接着说:“看完后,请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怎么样” 巴尔扎克看了一会儿作文后,说:“请恕我直言相告。书写潦草,说明态度草率马虎;文句欠通,可见学习很不用功······这孩子今后绝无成就。”“当真吗”老太太十分惊讶地问,接着又讲道:“巴尔扎克先生,可你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啦!你没认出自己的笔迹吗这可是你当小学生时用的许多本子的一本呀!”“啊!原来是您啊,我可敬的老师!”巴尔扎克满面羞愧地站在老师面前说,“谢谢,真想不到,事隔多年,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时代的作文本,今天又为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这位老太太望着眼前的学生,欣慰地说:“唉,我只感到过去的工作还没干完,今天也算了却了一件心事。” 从此之后,成了名大巴尔扎克无论写作还是待人接物,处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么过于自信和武断了。 问题: (1)“唉,我只感觉过去的工作还没干完,今天也算了却了一件心事。”这句中的“一件心事”是指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太太是位_______________的老师。 (2)请根据短文内容从文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做短文的题目,并写出你这样选取的理由。 题目: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让巴尔扎克知道处理日常小事都不要像以前那么过于自信和武断了 善教,教学有方,高尚 (2)巴尔扎克和他的老师 理由:巴尔扎克通过他的老师对他说的话而改变了自己,所以巴尔扎克的成功来源于他的老师,所以要取巴尔扎克和他的老师。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10分) 1.下列带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流淌.(shànɡ)一栋.(dònɡ) B.思绪.(xù)丁零.(línɡ) C.糖醋.(còu)腊肠.(cánɡ) D.鳄.鱼(è)一篇.(biǎn)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淌”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氵”。 B.“状”共7画,第一笔是“丨”。 C.“肠”和“克”的笔画数相同。 D.“密、栋、梯”按音序排列是“栋、密、梯”。 3.下列不能用“浩瀚”一词来形容的事物是() A.宇宙 B.星空 C.城市 D.大海 4.下列句子中,“津津有味”一词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爸爸津津有味地讲述着祖辈们的苦难生活。 B.《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开播了,我们全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 C.他正津津有味地读着一本小说。 D.小红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5.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想象能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使文章内容更有趣。 B.美好的愿望、奇异的经历都可以通过大胆想象来实现。 C.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我们要大胆想象,激发创造力。 D.想象的内容必须是我们自己亲身经历过的。 二、读语境,结合拼音写字词。(7分) 我躺在草地上,望着xīnɡ kōnɡ(),sī xù()缓缓liútǎnɡ()这世间wàn wù()是谁创造的呢?茫茫宇宙有着怎样的mì mì()呢?人们能够chuān yuè()时空与过去的自己xiānɡ yù()吗? 三、词语练习。(14分)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6分) 只要……就……不管……都……如果……就……(1)只要技术高,()什么样的鱼,我()能钓上来。 (2)()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3)()你善于想象,()能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2.结合语境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8分) (1)大家都围着我,想知道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有趣 ..的事情。() (2)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 (3)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 ..。() (4)我其中一个梦想是躲到菜园里去,伪装 ..成嫩嫩的丝瓜。() 四、品读句子。(13分) 1.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当一会儿小松鼠的撑竿,当一阵儿小猴子的标枪。

拐杖使用流程`

拐杖的使用流程 核对:医嘱、患者 ↓ 1 患者的年龄、病情、高度、耐受力、沟通、合作能力 评估 2 环境 3 骨折部位 1 双手拄拐站直身体,使拐杖脚旁开身体脚边约12~20㎝左右 ↓ 2 调节拐杖到合适长度,一般拐杖顶部距离腋窝2~3 指宽,不是把拐杖直接顶到腋窝 3 拐杖的手柄位置调节到双臂自然下垂时手腕水平, 当使用拐杖支撑时,肘关节以适当弯曲 4 双手握住拐杖手柄来支撑自身体重,不是用腋窝 顶在拐杖上(因腋窝有重要的血管神经丛通过,以免受压损伤 告知 ↓ 1 不负重:即患腿不受力,也就是保持自身 患腿离开地面 2 轻负重:可以用脚趾点地来

维持平衡 5 使用拐杖时, 选择患肢负重程度 3 部分 负重:可以将身体部分体重 分担到患腿上 4 可忍耐负重:大部体重甚至 所有重点负担到患脚能忍耐 即可 5 全负重:完全负重,只要不痛 1 用物,拐杖 准备 2 环境宽敞,地板干洁,去除障碍物 3-① 1 将双拐支撑在双脚两侧的向方,保持身体平衡 (一) 2 两个拐杖顶部尽量在双侧肋骨上,不要用腋窝直接在拐杖上,伸直肘部,用双手支撑体重 拄 3 双拐同时向前移动 拐4向前移动患腿,放在双拐的前方 行5再向前摆动正常腿,放在双拐的前方 走 6 不断的重复,就可以向前行走(双拐→患腿→正常腿)

提示:行走过程中不要依靠在双拐顶上 实 (二) 1 在准备站立前,请先确定椅子或床是否稳定牢固 2 正常腿支撑在地面上,身体向前移动到椅子或床的边缘; 站 3 再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扶住椅子扶手或床缘 立 4 两手一起支撑用力,同时你的正常腿发力站起,保持站直,注意:在开始行走之前,请先确保已经站稳,然后再将拐杖分置身体两侧 (三) 1 身体向后慢慢退,直到正常侧的腿碰到椅子或床的边缘 2 保持体重在正常腿上,将双拐并拢合在一起 坐 3 用患腿一侧的手握住拐杖手柄,健侧的手放到椅子或床缘上,然后弯曲健侧膝盖,慢慢坐下 施 下 4 坐下过程慢慢来,始终保持双拐放在椅子旁边。注意:除非医生允许患腿部分负重,否则坐下过程仍需要保持你的患腿离开地面不受力 (四) 1 准备上楼时,移动身体靠近最底层的一个楼梯 2 合并双手一手持握,另一侧手扶住楼梯扶手,身体尽量靠近 扶手 上 3 两手同时支撑,将正常腿向前跨上一级楼梯 楼 4 体重保持支撑在正常腿上 梯 5 再移动双拐和患腿上到同一级楼梯 (有扶手) 6 不断重复,上楼。一格格楼梯上,不要太急 3-②

父亲的拐杖阅读答案

父亲的拐杖阅读答案 父亲的拐杖 小时候父亲曾让我猜过一个谜语,“生出来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我怎么也猜不出来。父亲哈哈大笑……现在,我成了大人,虽然知道了谜底,父亲却已拄上了拐杖。 我写信给兄弟姐妹,告诉他们:“年迈的父亲走路需要拐杖了。”不知是我没写清楚还是他们没读懂,每人都邮来一根拐杖。母亲过世早,父亲又当爹又当妈,扛起双重的责任,省吃俭用,含辛茹苦,把爱心全部倾注到自己的儿女身上,父亲老了。 为了生计东奔西走,稍有空闲便困守案头,我何曾注意过父亲的心情?父亲常走进我的房间,在我身边静静坐上一会儿,之后又回到自己的屋中,从里面传出电视机反反复复的开关声…… 那一天,我问父亲:“您是不是生病了?”他含着泪说:“你就是再忙,也该与我说说话呀。”父亲的话令我恐慌。我捧起父亲那双日渐枯槁、布满青筋的手失声痛哭,那曾经是一双多么有力的手啊!而今,拐杖限制了他的自由,水泥墙使他脆弱孤独。我要让年迈的父亲得到儿子时时送来的温暖。 傍晚我搀扶着父亲去河边散步,仰望那静谧的星空,我把心中的喧嚣沉淀下来,留下一片宁静和真情去陪伴步履蹒跚的父亲。“我要永远陪伴着您。”“不要这样讲,孩子……”父亲又落泪,不过,我知道,这次父亲的泪水是甜的,不是咸的。我写信给像种子一样散布在各地的兄弟姐妹。信中告诉他们:“不要再邮寄拐杖了,因为父亲身边有我。” 1、两次落泪,父亲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2、从父亲的落泪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文中以“父亲的拐杖”为题,其中拐杖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 二是指————————————————。 文章开头结尾都写到了“拐杖”,这样写的好处是————————————-。 参考答案: 1、第一次落泪是因为孤独,第二次落泪是因为欣慰。 2、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支持,而是儿女实实在在的陪伴。 3、一是指真正的拐杖,即物质上的支持。二是指精神上的,即儿女在身边的陪伴。开头结尾都写到“拐杖”,是首尾呼应,为了让人印象深刻,发人深省,并且点出文章的主旨。 本文语文网,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统编版【教育部编写】)六年级下册语文试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11月22日(周六) 白天:晴转多云 夜间:多云 8~12℃ 南风3~4级 空气质量:重度污染 PM2.5指数:198 今日穿衣指数:建议穿羊毛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图表,完成练习。 成绩 学校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城区小学 42% 45% 11% 2% 农村小学 17% 34% 37% 12% 注:上表是对9120名五年级学生(其中农村学生5081人)“读书活动”考查成绩区域统计情况。 1.请你根据统计呈现的内容,提取两条有思考价值的信息写下来。 2.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3.如果你向该校语文老师提建议,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呢? 二、根据下面的天气预报信息完成题目。 李爷爷今年70多岁了,视力模糊,看不清天气预报图,不知道今天的天 气情况怎样,该穿多少衣服,能不能 晨练。请你用连贯的话告诉李爷爷。

三、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漫画内容。 2.指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四、下图是某住宅楼九楼的938号平面示意图,阳台均备有逃生绳。假如室内 客房起火,在没有灭火设备的情况下,客房里的陈粤先生应怎样逃生?有几种方法?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具体逃生线路。 五、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公益广告《关爱老人》图,回答问题。 1.这幅图上有什么?各表示什么意思? 2.这幅图想宣传什么? 3.你认为这幅图好在哪些方面?

4.由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名言警句? 六、阅读下面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已渐渐成为广大旅客首选的出行交通工具,那么,高铁为何如此受旅客们的青睐呢? 从最初的“绿皮车”到快速列车,速度的提升缩短了旅途时间,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对于高铁,速度更是在快速列车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在这个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的时代,跟时间赛跑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坐过高铁的人都知道,高铁舒适度高,服务质量跟航空不相伯仲,细节也是追求尽善尽美。不仅提供无线wifi、充电插座、沙发床、平板电脑等用品,而且商务座还有乘务员贴心服务。 说到服务,就要谈一谈价格了。众所周知,同里程的高铁价格是低于航空价格的,出行千里仅几百元。近期铁路集团投入的“高铁快运”服务,货运价格也低于其他快递行业,而且朝发夕至,效率可见一斑了。 材料二:我国遵循“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指导方针,高铁技术实现了“引进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三阶段跨越式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最具全球影响力的代表符号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创造”的最佳诠释。尤其是高铁的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实现百分之百的“中国创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格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这个最美的国家名片正快速走向世界。 材料三:4月21日起,铁路部门对东南沿海部分高铁票价进行优化调整。以福州至厦门北的高铁为例,调整前二等座执行票价为71.5元,调整后为84.5元,上涨28%;一等座由85.5元调整至134元,上涨57%。 材料四:以下是5月1日G1611次列车从莆田到厦门北的信息情况表 车次出发/到达时间出发/到达车站历时参考票价 G1611 13:46/14:40 (过)莆田/ 厦门北(终) 54分钟 一等座二等座 78.00元49.00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18篇(答案版)

1、露珠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现 呈现 出现)在我的眼前。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百颗……啊!像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 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 哺育 培育)儿女一样地滋润着禾苗 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带风雷闪电以(夸耀 显耀 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 残忍 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写在横线上。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把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⑴ 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于:___________ ⑵ 又为人们所喜爱。为:_____________ 4、“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中“露珠精神”是指_________ 2、夏夜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

中考语文复习案《记叙文阅读方法技巧归类》及习题练附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案《记叙文阅读方法技巧归类》及习题练 方法指导一 如何把握文章主旨: (1)标题提示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文章的标题上窥视出文章的中心主旨。 (2)首段归纳法,文章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中心。 (3)段意串联法,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或分析核心的人物事件,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 (4)重复即中心,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中发现文章的中心主旨。 (5)篇末分析法,记叙文末尾的议论、抒情句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往往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 方法指导二 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类型题 第一步:阅读题干,在原文中找到该词语,确定作答区域。 第二步:联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阐述加点词语的浅层含义、语境义。(结合具体句子内容,可以将词语拆开重新组词,也可以用近义词来解释) 第三步:结合文章具体内容,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作用或表达效果: (1)情感分析角度:指表达喜好、热爱、赞美、思念或厌恶、批判等思想情感。 (2)主题感悟角度: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暗含了怎样的主旨。 (3)生动刻画角度:词语生动细致地描摹出人物……的形象特点或某物……的特点,或人 物的某种心理,某种感情等。 方法指导三 从不同角度赏析句子 (1)从描写角度进行赏析(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景物等描写手法)(外语动心神) 答题格式: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景物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的心理(心情),刻画了……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对……的情感。 (2)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答题格式: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准确具体)刻画了……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一根善的拐杖

一根善的拐杖 朱成玉 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单的活儿。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按住了老人的人中穴。原来老人中暑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老人家,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⑨“谢谢,那你怎么办?”“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父亲笑着说。 ⑩人群出奇地安静。 ?没了拐杖,我本以为父亲会摔倒,可他站在那里却像一棵参天大树。因为他的脚下有根,很深很深的根。 ?人群并没有散去,开始有人伸出手来,一双,两双,十双……枯藤开始发出了新芽儿! ?我们太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各扫门前雪,整天一副麻木不仁的模样。灾难来临时的呆若木鸡,邪恶当道时的熟视无睹,都会令你的灵魂左右飘忽,摇摇欲坠。 ?父亲让我懂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根善的拐杖,使自己的灵魂不至于在风雨飘摇的尘世摇摇晃晃。

2018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附答案

2018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试卷说明: 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选择合适的汉字填空。 厨橱震振 ( )窗()艺 ( )柜 ( ) 奋 ( )颤()慑 2、读下面的词语,每组全对的打“√”,有错的打“×”。 A. 静谧赏赐精兵间政落荒而逃触类旁通() B. 抽噎名誉积劳成疾司空见惯革故鼎新() C. 咳嗽厨房蜂拥而至囫囵吞枣寝不安席() D. 鼎盛书藉纷至踏来竭泽而渔脍炙人口() 3、我能用“传”字组成不同的词语进行填空。 ()疾病()知识()信息()文明 4、按要求填空,你一定行的。 “巷”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能组成词语()。

“漫”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到处都是;③不受约束,随便。 (1)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马鞍踢下楼去。字意是() (2)瞧,盆子里的水漫出来了。字意是() 5、词语积累。 (1)说明某种道理的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表示看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表示想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表示心情的词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积累与运用(每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练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桃花心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不得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下面是根据“马”的比喻义所填的成语,错的两项是()。 ①粗略的看(走马观花)②走在前列(一马平川) ③非常危险(盲人瞎马)④随便走走(快马加鞭) 3、古文今读。

阅读理解 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

【阅读理解】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精选及答案 1露珠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显现呈现出现)在我的眼前。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百颗……啊!像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哺育培育)儿女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带风雷闪电以(夸耀显耀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残忍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在桌边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全部心血洒在我们的心田……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次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

_____ 2、把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⑴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于:___________ ⑵又为人们所喜爱。为:_____________ 4、“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中“露珠精神”是指_________ 2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霞光染成了红色,它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闪烁着,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浅红,当一切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夜明星。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的珍珠.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1、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表示顺序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

2017中考语文记叙文真题汇总

记叙文阅读 分类突破训练 第1类温暖真情 一、(2016永州)阅读下文,完成1~5题。(22分) ______________ 葵花发觉自己在做作业的时候,青铜总喜欢在她身旁坐着,聚精会神地看她写字、做算术题。他的眼睛里充满羡慕与渴望。这一天,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教哥哥识字!这个念头如闪电一般在她的心田上照亮,使她自己大吃一惊,也使她激动万分。她急切地对青铜说:“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好像没有听明白似的望着葵花。 葵花把削好的铅笔和一本本子放到青铜面前:“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有点儿惊愕,有点儿激动,又有点不好意思和不知所措。他看了看葵花,又掉头看了看奶奶、爸爸和妈妈,然后又看着葵花。 青铜面对葵花递过来的笔与本子,却向后退着。 葵花就拿着笔与本子,一步一步地朝他走去。青铜掉头跑出了门外。葵花追了出来:“哥哥!”青铜不停地奔跑。葵花紧紧跟在他身后:“哥哥!” 青铜回过头来,用手势与眼神说着:“不!不!我学不会!我学不会!” “你学得会!你学得会!” 青铜继续往前跑去。 葵花一边大叫着“哥哥”,一边紧紧追赶着。一根裸露在泥土外面的树的根须绊了她一下,她摔倒在了河坡上,并骨碌骨碌地朝下滚去。 青铜忽然听不到葵花的脚步声了,掉头一看,葵花已滚到了河滩上。 葵花在向下滚动时,将本子与笔一直搂抱在胸前。 青铜跑过来,跳了下去,连忙将葵花拉了起来。 她浑身是泥土和草屑,但那本本子却还干干净净地抓在手中。 青铜扑打着她身上的泥土与草屑。 “从今天起,我要教你识字!” 青铜哭了,泪水顺着鼻梁流了下来。他蹲下身子,背起葵花,一步一步地爬到岸上。 兄妹俩在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 一轮太阳正在沉坠,河水染为橙色。 葵花指着太阳,然后用树枝一笔一画地在沙土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太阳。她大声地念着:“太——阳!”然后,用树枝在那两个字上不停地重复着笔画,嘴里念念有词:“一横,一撇,一捺,一点儿,‘太阳’的‘太’……” 她给青铜也找了一根树枝,让他跟着她,在沙土上写着。 青铜吃力而认真地写着,那时,他仿佛不再是哥哥,而是弟弟,而葵花不再是妹妹,而是姐姐。 太阳在落下去、落下去…… 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也正在慢慢地落下去…… 葵花用手指着飘落的树叶,用眼睛追随着树叶:“落——落下去……” 树叶像蝴蝶落在草丛里。 葵花在“太阳”后面又写了三个字:落、下、去。然后她望着太阳,念道:“太阳落下去……”

正确用拐方法

正确用拐方法使用拐杖或其它助行器帮助行走,也属于体位转移的范畴,但为了方便广大患者阅读和参考,将正确的用拐方法单独列为一节加以描述。 一、选择适当的腋拐 肘拐在国内较少使用,因此我们的图片主要介绍腋拐使用的一些方法为例。肘拐使用时的步行方法与此相同,只是需要更强臂力控制身体。 首先必须选择适合于自己身高的腋拐: 身体正直站立,双臂自然下垂,拐的最高横梁部分应在腋下5CM 左右高度(左图),扶手部分应在手自然下垂正好可以握住的高度(右图)。一般腋拐都设计有可以调节高度的装置,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高及手臂长度把拐调整好。使用过矮的拐只能使上身前倾重心变低,不能按正常步态行走。如拐的高度过高,患者就会将腋窝压在拐上支撑体重,严重时会因过度压迫造成腋神经损伤。 二、正确的扶拐姿势 调整好拐的高度后,身体正直站立,双手扶好拐杖,向身体两侧稍稍分开,紧实接触并支撑于地面。拐的最高横梁部分贴于腋下两侧的胸壁肋骨处,防止身体的左右晃动。双手握紧扶手,用手臂的力量支撑身体重量,完成移动。注意尽量不用腋窝压在拐上支撑体重,以免造成新的损伤,并且影响步态。

必须注意的是,单侧下肢伤病使用单拐时,拐应该用在患腿的对侧,即健腿的一侧!也就是说,右腿的问题拐用在左边,左腿的问题拐用在右边。而不是象通常想像中的“哪边腿坏了把拐拄在哪边,把拐当腿用”。把单拐拄在患侧时,为减轻患腿的负重,必须歪斜身体才能使拐更多地支撑体重,非常容易摔倒。同时如果患腿不能负重,就只能在患侧负重支撑跨步时,用拐支撑全部体重跳跃一步,更为危险。并且极不利于正常步态的恢复。 三、持腋拐步行方式 1.迈至步: 调整好拐的高度后,身体正直站立,双手扶好拐杖,向身体两侧稍稍分开,紧实接触并支撑于地面(左图)。第1步双拐同时向前迈出;第2步躯干前倾,双拐支撑体重(中图);第3步双足同时向前摆出,使双足迈至邻近双拐落地点。掌握熟练后或肌力较好可稳定控制身体时,也可跨过双拐落地点以加大步幅(右图)。此方法是开始步行时常用方法,适用于双下肢伤病患者。 2.迈越步:(动作示图同上) 调整好拐的高度后,身体正直站立,双手扶好拐杖,向身体两侧稍稍分开,紧实接触并支撑于地面。第1步双拐同时向前迈出;第2步躯干前倾,双拐支撑体重;第3步双足同时向前摆出,使双足迈越双拐落地点,再将双拐前迈取得平衡。及上文描述过的迈至步熟练后可使用的方法。适用于双下肢伤病患者。 3.四点步:(动作示图中,以右侧缠绷带腿举例为患腿示范动作。

《一根善的拐杖》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一根善的拐杖》,完成后面小题 一根善的拐杖 ①14岁那年,我正在上初中,父亲在工地不小心摔断了右腿。医生说至少得休养一年半载才能好,这可愁坏了父亲,全家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呢。 ②父亲是个呆不住的人,刚刚休养了半个月,就让母亲给他弄了一副拐杖。他说家里太闷,要出去溜达溜达。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靠拐杖支撑着走路的父亲,晚上回来的时候,照样神奇地给我们挣回了钱,尽管只有十几元。原来,父亲在步行街那里,找了一份发广告单的活儿。想着父亲右腿上绑着厚厚的石膏,拄着拐杖,在那里一站就是一天,我的心里,仿佛飞进去一只凶恶的马蜂,不停地扎着我。 ③周末的时候,我要替他去发广告单,他不允,狠狠训斥了我:“没出息的孩子才去发广告单,你只管给我好好读书!”而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偷偷地跟着他。 ④此时虽是上午九点多,但太阳已在尽情地释放她的热情,调皮的风儿也不见一丝踪影,路旁的几棵梧桐树也是无精打采的。来往的人们都将自己的脸儿躲在五颜六色的遮阳帽或太阳伞下。汗水在父亲的脸上肆意地流淌,可他两只胳膊还要架着拐杖,手里还拿着厚厚的一摞广告单,没办法去擦。我想过去帮父亲擦擦汗,又担心他责骂我,只好在那里暗自替父亲难受着。 ⑤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摇摇晃晃走过父亲的身边,忽然晕倒在地上。一瞬间,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帮人,却没有一个去扶的。我听见有人小声议论,说前几天有个年轻人救了一个老人,却被老人讹上了,最后那个年轻人在医院花了近千元的冤枉钱,真是叫人寒心。这大概就是一大帮人没有一个肯施以援手的原因吧。 ⑥这是一群麻木的人。我从人群中那一张张脸望过去,每一张都分明写着冷漠。不,有一张脸是个例外,如同万千枯藤上唯一鲜活的叶子,上面写着焦急。 ⑦我看得真切,那是父亲的脸!粗糙的脸,此刻却光滑得如一面镜子,映照了人的良心。 ⑧父亲拄着拐杖,费力地拨开人群,蹲下来,按住了老人的人中穴。原来老人中暑了。当他醒过来的时候,一再向父亲道谢,而父亲只是擦擦脸上的汗水,轻描淡写地笑笑。老人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像在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危险。父亲赶忙递给老人一根拐杖,轻声说:“老人家,拄着点儿走吧,能稳当些。” ? ⑨“谢谢,那你怎么办”“没啥,我这不是还有一根吗,我只是断了一条腿,一根拐杖足够了。”父亲笑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