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课件

合集下载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课件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课件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现场评审和整验收。
认可机构介绍及申请流程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我国 唯一的实验室认可机构,负责对实验室进行认可 和监督。
认可机构介绍及申请流程
申请流程 提交申请资料; 受理申请;
认可机构介绍及申请流程
01
安排评审计划;
02
实施现场评审;
整改验收;
测定。
折射率法
利用食品中不同成分对光的折射 程度不同,测量折射率以判断食 品的成分和浓度,如糖液浓度的
测定。
旋光法
某些食品成分具有旋光性,通过 测量旋光度可判断食品的成分和
含量,如葡萄糖的测定。
化学分析方法
酸碱滴定法
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 理,通过滴定操作测量 食品中酸或碱的浓度, 如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
维生素、重金属等成分。
02
色谱分析法
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如
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这些方法可用于测量食品中的添加剂、农
药残留、脂肪酸等成分。
03
电化学分析法
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的方法,如电位滴定法、电导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用于测量食品中的酸度、盐度、水分等成分。
气相色谱仪
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将样品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和分析 的仪器,常用于食品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01
02
03
04
个人防护
实验人员需穿戴实验服、戴防 护眼镜和手套,确保个人安全

化学品管理
所有化学品应分类存放,易燃 、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应特
别标识并妥善保管。
废弃物处理

食品理化检验学的研究(ppt 35页)

食品理化检验学的研究(ppt 35页)

食品理化检验学——是研究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
变化的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具 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
运用现代的检测分析手段,监测和检验食品中与营养及卫生 指标有关的化学物质,指出这些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是否合乎卫生标 准和质量要求,从而决定有无食用价值及应用价值的科学。
2. 食品理化检验学的研究对象
• ISO下设27个国际组织,与食品有关的是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WHO——世界卫生组织, CAC——食品法典联合委员会, CCPR——国际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
2、国家标准——一般由国家标准局颁布 各个国家标准有自己的代号。
• 如中国——GB UNI
美国——ANS —UNE
英国——BS
日本——JIS
四、食品的化学性污染及其危害
• 食品污染——是指食物中原来含有或者加工 时人为添加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其共同 特点是对人体健康有急性或慢性危害。
• 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根据其污染的化学毒物 种类和剂量的不同,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亦不
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引起;
各种食品,包括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 饮料、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等,研究 其营养卫生及质量问题。
二、食品理化检验的任务
① 控制和管理生产; ② 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 ③ 为科研与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对 食 品 行 业 工 作 人 员 要 求
三、食品理化检验学的研究内容
(一)感官检查 (二)营养成分分析 (三)食品添加剂的检验 (四)有毒有害成分检测
德国——DIN
法国——NF
意大利—— 西班牙—
3、行业标准——对GB没有,又要在全 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 国内各专业部颁布的标准。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课件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课件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课件
目录
•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概述 • 理化检验方法介绍 • 食品中一般成分的理化检验 •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理化检验 • 食品卫生检验质量控制
01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概述
食品卫生检验的目的和意义
01
02
03
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卫生检验的目的是确 保食品中不含有危害人体 健康的物质,保障消费者 健康。
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将气相色谱与质谱技术联用,通过质谱定性和定 量分析有机氯农药残留。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理化检验
薄层色谱法
将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进行分离,再通过显色剂进行显色,最后通 过目视或薄层扫描仪进行定量。
气相色谱法
利用有机磷农药的沸点、极性和吸附性能等来分离农药,通过定性 和定量方法测定残留量。
感官检验
通过人的感官(视觉、嗅 觉、味觉等)来评价食品 的品质和安全性。
食品卫生检验的标准和法规
国家标准
企业标准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卫生检验的标 准和法规,如《食品安全法》等。
一些大型企业也制定了自己的食品卫 生检验标准和规范,以确保产品质量 。
国际标准
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食品 法典委员会等也制定了一些食品卫生 检验的标准和法规。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食品卫生检验,可以 检测出食品中的不良成分 ,促使生产者提高产品质 量。
维护市场秩序
食品卫生检验能够检测出 假冒伪劣产品,打击不法 商贩,维护市场秩序。
食品卫生检验的方法分类
理化检验
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检测 食品中的成分和含量。
微生物检验
通过培养和观察微生物来 检测食品中的细菌、霉菌 等微生物。

《食品理化检验》PPT课件

《食品理化检验》PPT课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理化检验 方法不断完善,出现了色谱法、光谱 法、质谱法等先进的分析技术。
食品理化检验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食品生产 经营者和监管部门的职责和要求 ,为食品理化检验提供了法律保
障。
标准体系
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 理化检验标准体系,包括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 标准等,为食品理化检验提供了
干燥法
通过加热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根据失重计算水分含量。
蒸馏法
利用互不相溶的混合液体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收集馏 出液进行水分测定。
卡尔·费休法
基于碘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定量的水参与反应的原理,通过测量 反应所消耗的水量来计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灰分测定
总灰分测定
将样品在高温下灼烧至完全灰化,计算残留物的质量占样品质量的 百分比。
蒽酮比色法、3,5-二硝 基水杨酸比色法等。
酸水解法、酶水解法等 。
酸碱处理法、酶法等。
矿物质测定
01
02
03
04
钙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EDTA 滴定法等。
铁的测定
邻菲啰啉比色法、原子吸收光 谱法等。
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双硫腙 比色法等。
其他矿物质的测定
根据具体矿物质的性质选择合 适的检测方法。
统一的技术规范。
国际接轨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 会(CAC)等国际组织的工作, 加强与国际标准的接轨,提高我 国食品理化检验的国际认可度。
02
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 理与方法
物理检验法
01
02
03
密度法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食品理化检验》课件

某品牌食用油添加剂检验案例
总结词:深入分析
详细描述:对某品牌食用油中的添加剂进行深入分析,探 究其作用机理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 科学依据。
某品牌食用油添加剂检验案例
总结词: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在发现某品牌食用油中的 添加剂超标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 理和召回,防止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保障消费者权益。
企业食品理化检验标准与操作规范
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01
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
卫生。
食品理化检验操作规范
02
针对不同食品和检测项目,制定详细的检验操作流程和规范。
食品质量控制计划
03
企业应制定质量控制计划,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和
可控。
05
食品理化检验案例分析
某品牌果汁营养成分检验案例
总结词:全面分析
详细描述:对某品牌果汁进行全面的营养成分分析,不仅关注主要营养成分,还对其中的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进行分析,为 消费者提供全面的食品信息。
某品牌果汁营养成分检验案例
总结词:及时反馈
详细描述:在检验结束后,及时将结 果反馈给生产厂家和相关部门,帮助 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促进 食品Βιβλιοθήκη 全水平的提升。检验方法分类
01
02
03
04
感官检验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如视觉、 嗅觉、味觉等)对食品的外观 、气味、口感等进行评估。
物理检验
利用物理原理和方法对食品的 物理性质进行测定,如密度、
折射率、旋光度等。
化学检验
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食品中的 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如酸度、水分、脂肪等。
仪器分析

第五章食品理化检验PPT课件

第五章食品理化检验PPT课件
• 分析食品工业产品,包括进出口食品、新食品、食品 新资源,提出该食品的营养要求,制定食品标准,控 制产品质量,制定价格政策。
47
4、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
48
(1)酸性食品:凡食物中含S、P、Cl 等元素 的总量较高,在体内经代谢最终产生的灰质呈 酸性,称酸性食品。通常含蛋白质、脂肪和碳 水物的食物,成酸元素较多。
49
(2)碱性食品:凡食物中K、Na、Ca、Mg 等元素含量较多,体内经代谢,最后产生的灰 质呈碱性,称碱性食物。
42
(二)常见的食物的分类
43
1、按照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三类 (1)动物性食品; (2)植物性食品; (3)各类食品的制品。
44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分类
(1)谷类及薯类; (2)动物性食物; (3)豆类及其制品; (4)蔬菜水果类; (5)纯热能食物。
45
3、“平衡膳食宝塔”分类 在平衡膳食宝塔中包括了9类食物:谷类、
? 维持现有体重所需热量是多少呢
1千卡=1大卡=1卡路里=4.182千焦
11
10-17岁 (两式分别为男女) (17.5×体重+651)×活动系数 (12.2×体重+746)×活动系数 18-29岁 (15.3×体重+679)×活动系数 (14.7×体重+496)×活动系数 30-59岁 (11.6×体重+879)×活动系数 (8.7×体重+829)×活动系数 60岁(13.5×体重+487)×活动系数 (10.5×体重+596)×活动系数
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油脂、豆类、 肉、鱼、蛋。
46
反映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比重。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 每人每天应该吃300-500克; 蔬菜和水果居第二层 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居第三层 每天应该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 奶类和豆类食物占第四层 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 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 第五层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食品理化检测ppt课件

食品理化检测ppt课件
§样品的处理
(一)样品的制备 • 采样要求采得的样品往往数量过多,颗粒太大,因此必须进行粉碎、
混匀和缩分。 水分多的新鲜食品:用研磨方法混匀 水分少的食品:用粉碎方法混匀 液体食品:将其溶于水或用适当溶剂使其成为溶液,以溶液作为
试样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 (8)浓缩法 常压浓缩

减压浓缩
• 具体应用时,应根据需要选择几种方法配合使用,以达目的。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滴定法
• 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是化学分 析法的一种,将一种已知其准确浓度的试 剂溶液(称为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 的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时为止,然 后根据所用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求 得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滴定分 析法。它是一种简便、快速和应用广泛的 定量分析方法,在常量分析中有较高的准 确度。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1947年2月23 日,总部在日内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标准化组织 ,目前,已有90多个成员国,我国是1978年恢复
加入的。ISO 的标准每隔5年重审一次。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分析方法 • 3. 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
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 4. 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
分析方法 • 5.非水溶液滴定法--愉滴定反应的介质分类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课件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室课件
1.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 熟悉理化检验室的常规仪器 ➢ 熟练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一般操作技能 ➢ 学会实验中的常用的精密仪器和设备的工作原 理和使用方法 ➢ 掌握取样原则及样品处理 ➢ 学会常用溶液配置方法及掌握其注意事项 ➢ 掌握精确滴定分析的操作
2.理化检验室的常规玻璃仪器及其操作基本技能 2.1理化检验室的常规玻璃仪器
➢ 开启仪器选择电原源则开是关保,征预能使热空20白分档钟,然后打开样品室 盖,选择需良可好用采的调用到灵波1敏长00度,%较的灵低情敏档况度,下这选,样择尽根据仪器状态选择, 在功能开关仪处器在将有T的更位高置的稳,定打性开。样所品室盖,调节调零旋 钮至数显表以不使头够用值时时再为灵逐0敏止步度,增一加关般。上置但样于改1品变档室,盖,用参比液调节 100%旋钮灵使敏显度示后必屏须为按1重00新%,校连正“续0几” 次调“0”和调
5. 工作一定时间后,可开启顶部的放气调节器将 潮气排出,也可以开启鼓风机。
6. 用完后,关闭鼓风机马达开关,将电热丝分组 开关旋钮和自动恒温控制旋钮沿反时针方向旋至零 位。
7. 将电源插头拔出插座。
4.8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安装地点: 1、无阳光直射,远离暖气、空调及无可察觉气流。 2、安置在稳定、无强烈振动的工作台上,如果有振动, 调整相应环境参数代码以适应它。
供分析用的试样应保证具有代表性,才能使分析 结果符合大量物料的真实成分。
分析样品,就其物态而言,不外乎固体、液体、 气体三类。液体和气体样品的采集,由于它们本身一 般比较均匀,取样方法较为简单,只需混合均匀后即 可取样。取样前,根据物料性质准备取样工具和相应 的安全防护措施。
原始样品的采集
(1)检验批量的确定: 一般在每批量的5%中取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100%”。
“100%”;再将档位旋钮调节至A档,用参比液校零,仪
器即可进行测定工作。
➢ 将空白液和待测液放在不同的测定槽中,通过空白液 校正仪器后,将待测液移动到光路中,测定其吸光度的 值,根据吸光度值和朗伯-比尔定律求出待测物质浓度。
空白液指的是其他试剂取量 一样,只是无待测物质。
分光光度定量分析法
③当仪器暂停工作时,可将电源关掉,以防元器件早 期老化损坏,影响正常使用。
④仪器工作数月或搬动后,要检查波长精度性等方面, 以确保仪器的使用和测量精度。
4.3磁力搅拌器
磁力搅拌器广泛应用于医学,环保、生化、生 物、化学等领域,是实验室理想的液体搅拌设备。
特点 磁力搅拌器采用伺服电机
作驱动,具有调速平稳,噪声 低等优点。本产品采用国外先 进的加热温度均可调,配上导 电温度表,可自动恒温搅拌。
6、在称量金属、塑胶等易带静电物质和有磁性的 物质时,建议预先消磁,以增加称量的准确性。 7、不要冲击称盘,不要让粉粒等异物进入中央传 感器孔。
➢示值漂移时检查下述原因(用无磁码检查,排除 天平故障) 1、被称物是否吸湿或蒸发。 2、被称物是否带静电,尤其在干燥地区。 3、被称物是否带磁性。
5.取样及样品处理
4.2 分光光度计
用于食品检验中一些常见的有色物质或具有显色
条件物质的含量测定,可在近紫外线可见光谱区域内
(190~400~760nm)对物质作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是理化实验常用分析仪器之一。
苯甲酸、苯甲酸钠在酸性溶液中蒸发出来后, 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中氧化除去挥发性的杂质及山 梨酸,再进行蒸馏分离,蒸馏液在波长 225 λ处测 光密度与标准比较定量.本法适用于酱油、酱菜、 果汁、果酱等样品。
供分析用的试样应保证具有代表性,才能使分析 结果符合大量物料的真实成分。
分析样品,就其物态而言,不外乎固体、液体、 气体三类。液体和气体样品的采集,由于它们本身一 般比较均匀,取样方法较为简单,只需混合均匀后即 可取样。取样前,根据物料性质准备取样工具和相应 的安全防护措施。
原始样品的采集
(1)检验批量的确定: 一般在每批量的5%中取样
将托盘中的样品混合均匀,用四分法缩分样品, 将对角两份样品取出放另一托盘中,再用四分法缩分 样品,再取对角两份样品放入试剂瓶中,用标签标明 采样时间、地点和样品名称。
采集气体样品一般用钢瓶采样,有两个连接口和 两个阀门,一个进口,一个出口,将钢瓶的进口阀门 和取样口阀门连接,将钢瓶的进样口和出样口分别打 开后再打开取样口阀门,通气2~3分钟后,关闭钢瓶 的出样口阀门,采气2分钟左右,关闭钢瓶的进样口 阀门和采样口阀门,拆除钢瓶和采样大口对接,取下 钢瓶并用标签标明采样时间、地点和样品名称。
0 0123456 浓度c
图4-1 比色分析工作曲线
仪器的维护
①仪器使用完后,应用随机提供的塑料套子罩住, 在套子内放数袋硅胶,以免灯室受潮,反射镜发霉 或沾污,影响仪器性能。经常注意干燥筒内硅胶是 否变色,如发现其变红,应将其取出更烘干至兰色, 待冷却后再置入。 ②比色皿每次使用后:应立即用蒸馏水洗净,用细 软而易吸水的镜头纸揩干,存在比色皿,盒内。
4.4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
玻璃仪器气流 烘干器是大专院研 究所化工医药试验 室必备的仪器的设 备。
4.5 阿贝折射仪
阿贝折射仪能测定透明、 半透明液体或固体(其中以测 定透明液体为主),如仪器接 上恒温器则可测定温度为0℃~ 70℃内物质的折射率。主要用 于测出蔗糖溶液内含糖量浓度 的百分数(0%~95%,相当于折 射率为1.333~1.531)。
➢ 环境要求: 温度10-30度,湿度百分之50-70 操作注意事项: 1、首先通电必须预热30分钟以上,平时保持天平一直 处于通电状态;不用时,按ON/0FF键关机,不要拨电源, 不必担心变压器长期使用会减少其寿命。
3、当变换了工作场所或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以及每 连续工作四小时后,推举重新校正一次(指 0.1mg精 度以上天平)。 4.避免使用滤纸或玻璃纸作称量容器,这会加大静电 干扰,同时这种轻质的容器也会增加空气浮力等对称 量的影响。
使用分光光度法测进行定量分析时,同光电比 色一样常采用工作曲线法绘制工作曲线,然后根据 被测试样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求得其浓度。
工作曲线是先配置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其浓度分别一一对映测定条件下的吸光度,以浓度 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做出标工作曲线。如 图4-1所示:
吸光度A
0.6 0.5 0.4 0.3 0.2 0.1
1.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 熟悉理化检验室的常规仪器 ➢ 熟练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一般操作技能 ➢ 学会实验中的常用的精密仪器和设备的工作原 理和使用方法 ➢ 掌握取样原则及样品处理 ➢ 学会常用溶液配置方法及掌握其注意事项 ➢ 掌握精确滴定分析的操作
2.理化检验室的常规玻璃仪器及其操作基本技能 2.1理化检验室的常规玻璃仪器
测定 将进光棱镜和折射棱镜用丙酮或乙醚洗净,用
擦镜纸擦干或吹干注入数滴样品,立即闭合棱镜, 使样品与棱镜于20℃保持数分钟,然后按前述方法 调节,记录读数,读数应准确至小数点后第四位 (最后一位为估计数字),轮流从一边再从另一边 将分界线对准在十字架上,重复记录读数3次,读数 间差不大于+0.0003,所工作一定时间后,可开启顶部的放气调节器将 潮气排出,也可以开启鼓风机。
6. 用完后,关闭鼓风机马达开关,将电热丝分组 开关旋钮和自动恒温控制旋钮沿反时针方向旋至零 位。
7. 将电源插头拔出插座。
4.8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安装地点: 1、无阳光直射,远离暖气、空调及无可察觉气流。 2、安置在稳定、无强烈振动的工作台上,如果有振动, 调整相应环境参数代码以适应它。
调节棱镜转动手轮2,使目镜望远视野分为明暗 两部分,再转动阿米西棱镜手轮10,消除虹彩并使 明暗分界清晰,使明暗分界线对准在十字架上,若 有偏差,可调节示值调节螺钉9,使明暗分界线恰处 在十字架上,此时由读数视野读出折光率,在与标 准玻璃上所刻数值比较,二者相差不大于+0.0001, 校正就此结束,也可用纯水校正。
测定完毕后,打开棱镜,用擦镜纸轻轻擦干, 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用擦镜纸以外的任何东 西接触到棱镜,以免损坏它的光学平面。
4.6 PHS—3C型数字酸度计
预热仪器 1、未接通电池前,先检查电表指针是否指零 (pH=7.00处)如不指零应调节电表上的机械调零螺丝 至pH=7.00处。 2、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指示灯亮。 3、pH-mv挡旋至PH挡预热20~30min。
2.理化检验室的常规玻璃仪器
3.玻璃仪器有关的基本操作与技能
3.1 玻在进璃行仪精器确的的洗定涤量实验时,对仪器的洁净程度要求更高;
或洗所用涤仪玻器璃容仪积器精的确、方形法1状.很特结多殊晶,,和有不沉能机淀用械的刷洗法子除、机;化械学地刷法洗、;
物理或化有学些杂法质、附超着声在波器法壁上、2,蒸. 用气残上留法述汞等方齐,法的很以洗难及除洗这;净些,方这法时就之
准备和校正 将折光仪置于光线充足的地方,与恒温水浴相
连接,使折光仪棱镜的温度为20℃。然后将下棱镜 打开,向后扭转约180℃,把上棱镜(折射棱镜)和 校正用的标准玻璃用丙酮洗净烘干;
将一滴1-溴代苯滴在标准玻璃的光滑面上,然 后贴在上棱镜面上,用手指轻压标准玻璃的四角, 使棱镜和标准玻璃之间辅有一层均匀的溴代苯,转 动反光镜,使光射在标准玻璃的光面上;
3. 将电热丝分组开关转到1或2的位置上(视所 需的温度而定),指示灯红灯亮表示电热丝开始加 热。此时亦可开鼓风机帮助箱内热空气对流。
4. 注意观察温度计。当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将要 达到所需的温度时(差2~3℃时)调节自动控温旋 钮,使绿色指示灯正好发亮,此时表示电热丝停止 加热,箱内温度即能自动控制在所需要的温度(上 0.5℃)。
ф 用洗涤剂洗
6.常去吸用油附的污气洗和体涤有的剂机洗有物除去质污粉、 肥皂和合成洗涤剂。可
ф 用洗液洗
洗油污。
ф 几种难洗物的洗涤方法
3.2 玻璃仪器的干燥 实验经常都要使用干燥的玻璃仪器,故要养成在
每次实验后马上把玻璃仪器洗净和倒置使之干燥的习
惯,以便下次实验时使用。干燥玻璃仪器的方法有下
列几种:
安装电极 1、检查玻璃电极内部溶剂中有无气泡,有应除去。 2、将复合电极连接在保护头的位置。
测量pH值 1、提起电极将缓冲溶剂移开,用去离子水充电极,再 用滤纸轻轻吸干电极上的水滴,然后,将电极浸入待测 剂中。 2、按下读数开关读数(未知溶剂的pH值)重复测量一 次取平均值,放开读数开关,提起电极移开待测剂,用 蒸馏水冲洗电极。 3、测量完毕,把量程开关旋至“0”,关闭电源开关, 整理复合电极将其放在饱和KCl溶液中。
不同物质其吸收光谱曲线的形状和λmax各不 相同,这一特性可用作物质的初步定性分析。
同一种物质,在吸收峰及附近的某个波长下, 吸光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以λmax处测得的吸光 度最大,灵敏度最高。所以吸收光谱曲线又是定量 分析选择波长的依据。
仪器的使放用大器灵敏度有8档,是逐步
增加的,其中一档最低。其
自然干燥 吹干 加热烘干 加热烤干 用有机溶剂干燥 高温净化干燥
3.3 玻璃仪器的使用规则 使用各种玻璃仪器时,应遵循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是: 玻璃仪器应放在干燥无尘的地方保存,使用完后应 及时洗涤干净; 计量仪器不能加热和受热,也不能贮存浓酸或浓碱; 用于受热的仪器事前要做质量检查,特别要注意受 热部位不能有气泡、水印等,加热时,在受热部位与 热源之间衬以石棉网,并应逐渐升温,避免骤冷骤热
4.7电热鼓风干燥箱
电热鼓风干燥箱用于物品之干燥和干热灭菌,工 作温度为50~250℃。恒温箱用于微生物和生物材料的 培养等,工作温度自室温以上至60℃。这两种仪器的 工作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相似。 使用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