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应用临床路径的价值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 1 ] 靳 迎梅 . 精 神 分 裂 症 患 者 的 心理 护 理 及 家庭 支持 护理 [ J 】 . 中国
保 健 营养 ( 上 旬刊 ) , 2 0 1 3 , ( 1 0 ) : 5 7 3 6 — 5 7 3 6 .
临床 护理 路径 在 d ' , J L 腹 泻护 理 中的应 用分 析
A , J L 腹泻 是 临床 上 较 为常 见 的 消化 系 统疾 病 ,导致 患 儿 发 生 水 电解 质 紊 乱 , 严重 甚 至导 致死 亡 发 生【 1 】 。笔者 对 我 院 收治 小 儿 腹 泻 的患 儿 1 0 0 例 ,分 别 进 行 常规 护 理 和联 合 临 床路 径 护 理 干预 , 现 将结 果 报 告如 下 。
张 洁
摘 要: 目的 : 对 临床 护理路 径在 小儿腹 泻护理 的应 用进行 分析 。方 法 : 选取 2 0 1 2 年1 1 月 ̄ 2 0 1 3 年1 1月我 院收 治 的小 儿腹 泻患 者 1 0 0 例, 随机 分为 两组 , 常规 组 5 0 例, 行常规 护理干预 措施 ; 联 合组 5 0 例, 在 此基础 上行 临床 护理路 径 , 对 比两组护 理效果 。 结果 : 联 合组住 院 治疗 时间 、 家属 满意度 、 治愈 率均 显著优越 于常规组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 < n D ) 。两组 患者均 未发生 因护理 干预措 施 不 当导致 严重 不 良 后 果发 生。 结论 : 针 对 小儿腹 泻 惠儿进 行 临床路 径护 理干预 , 可显著提 高 患者的治愈 率 、 明显提 高 患儿 家属 的满意度 , 促 进 患儿康 复 , 缩 短 患儿 的住 院治疗时 间降低治 疗费用 , 明显提 高患儿的生 活质量 , 为小儿腹 泻患儿提供 理想 的护理 方法 。 关键词 : l 临 床 路径 ; 护 理干预措施 ; 小儿腹 泻 ; 不 良反 应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5 ) 0 3 — 0 1 5 7 — 0 1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腹泻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小儿腹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健康教育时间、住院时间、对疾病的认知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五个方面的情况。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健康教育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对疾病认知度的评分较高,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小儿腹泻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健康教育时间,缩短无效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认知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腹泻;应用效果小儿腹泻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好发于5岁以下,仅次于呼吸道疾病,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1]。
此类患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症状以及呕吐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儿出现脱水以及电解质发生代谢紊乱现象,导致患儿表现出营养不良以及生长发育障碍[2]。
全世界每年因腹泻致死的婴儿在400万以上,在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有3亿多,病死率0.275%,居儿童主要死因第4位[3]。
本文选择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的小儿腹泻患者80例,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腹泻患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到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儿童,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80例患者中有36例男性儿童,44例女性儿童,年龄在6个月~24个月,平均年龄为14个月。
其中实验组40例有男性儿童20例,女性儿童20例,年龄在6个月~24个月,平均年龄为13个月。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7例腹泻患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儿才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34例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75.8%低于观察组满意为94.1%,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4±2.5)d短于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3±1.1)d,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4±2.5)d,健康教育知识认知程度评分为(84.6±3.8)分低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认知程度评分(94.5±2.4)分,组间比较,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能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腹泻;护理效果小儿腹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影响了小儿的营养健康和生长发育,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1]。
小儿腹泻多发生于夏季和秋季,天气的忽冷忽热导致小儿的腹泻发生率显著上升[2]。
为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共选取67例腹泻患儿进行研究,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7例腹泻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符合临床腹泻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4),对照组中男性患儿14例,女性患儿19例,年龄在1~3岁,平均年龄在(2.2±0.4)岁,观察组中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在1~4岁,平均年龄在(2.8±0.5)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经过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才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即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具体如下:①入院护理:患者入院后,让患儿及其家属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讲解医院的相关规定,告知患儿家属需要的检查项目,使患儿家属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②基本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是否有脱水现象,并根据患儿的意识、面色、皮肤的弹性程度判定患儿的脱水情况,记录患儿的大便性质,观察患儿是否有电解质紊乱现象,监测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③饮食护理:腹泻患儿做好母乳喂养,可以适当的缩短哺乳的时间,减轻患儿的胃肠道负担,予以患儿清淡、容易吸收的食物,当患儿的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④健康教育:向患儿的家属讲解出现腹泻的原因,让其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多进行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⑤补液护理:腹泻患儿容易出现脱水现象,合理的补液能明显缓解患儿的脱水现象,对腹泻患儿至关重要,合理的补液在补液过程中要遵循先快后慢,先补盐后补糖的原则进行,对于脱水程度轻的患儿可以口服补盐液,少量多次进水,对于重度脱水的患儿要立即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患儿的意识、尿量等及时调整方案,保证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⑥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在治疗中患儿的家属会表现为担心、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作为医护人员,除了要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还要对患儿的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主动和患儿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向患儿家属讲明病情,鼓励患儿家属要积极配合治疗工作;⑦出院指导:患儿出院前,叮嘱患儿的家属要为患儿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加强卫生管理,适当进行锻炼,避免长期应用抗生素。
临床护理路径在60例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60例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
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患儿,观察组则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予以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论是治疗有效率,还是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腹泻患儿施以临床护理路径,可其腹泻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促進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在缩短患儿住院费用的同时,节省住院开支。
标签:小儿;腹泻;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系统疾病,腹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较长的病程,一般患儿发病时均伴有一定的腹泻、腹痛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酸碱质失衡,进而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为患儿在入院治疗过程中会有诸多不适症状出现,所以医护人员不仅要对症下药,还应在护理干预上做进一步加强,让患儿的临床不适感降低,促进其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对其施以临床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
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3.51±2.49)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3.42±2.48)岁。
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照组患儿,具体包括针对其失液情况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静脉穿刺等。
观察组患儿则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临床路径:由责任护士、护士长与主治医生一起仔细评估患儿的失液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案,对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予以有效监督。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腹泻患儿护理中对腹泻次数及住院情况的作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小儿腹泻患儿护理中对腹泻次数及住院情况的作用分析【摘要】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给患儿及家庭带来很大困扰。
本文通过介绍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腹泻次数和住院情况的监测及影响,探讨护理路径的优势和不足。
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减少腹泻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减少腹泻次数,提高护理效果和患儿满意度。
还存在路径制定不够规范和执行不够到位的问题。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患儿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应加强路径制定和执行,以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小儿腹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管理,腹泻次数,住院情况,影响分析,优势,不足,意义,研究展望,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Traditional nursing care for children with diarrhea often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fluid management,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monitoring of symptoms. However, the variability in care practices and lack of standardized protocols can lead toinconsistent outcomes and potentially unnecessary hospital stays.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患儿护理中对腹泻次数及住院情况的影响,分析护理路径在减少腹泻次数、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护理路径的应用和实施,评估其对患儿康复和治疗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护理路径来优化腹泻患儿的护理工作。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为优化小儿腹泻患儿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和患儿康复的加快,从而为小儿腹泻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小儿腹泻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目的探析小儿腹泻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治疗费用以及住院天数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與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且治疗费用少,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
结论临床上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小儿腹泻护理中,不仅可以增加护理满意度,还能减少治疗费用,值得推广。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小儿腹泻;临床效果腹泻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腹泻和呕吐为临床主要表现,患儿发病后,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电解质代谢紊乱或者脱水,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诱发小儿营养不良,并且该病也是导致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1]。
当前临床上在治疗小儿腹泻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因为患儿年龄小、抵抗力下,病情比较严重,所以良好的护理干预极其重要。
因此,本文对小儿腹泻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
对照组中30例为女性,35例为男性,年龄9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6±1.3)岁;观察组中28例为女性,37例为男性,年龄10个月~4.5岁,平均年龄为(2.4±1.2)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一般护理。
1.2.2观察组观察组则运用临床护理路径:①入院指导。
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入院指导,帮助患儿尽快熟悉医院的生活和病房环境,耐心给患儿家属讲解医院的探视、陪护以及休息制度,并且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尤其是检查和治疗的目的,多安抚和鼓励患儿,使患儿的紧张、焦虑情绪消除,获得家属的支持和理解;②观察病情。
小儿腹泻应用临床路径的价值分析

小儿腹泻应用临床路径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腹泻患儿中应用临床路径的价值。
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内我院儿科接收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则应用临床路径,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患儿的治疗时间和平均花费、患儿治疗前后的腹泻次数以及对医护人员实施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的患儿治疗疗效较好、治疗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并且对医护人员实施治疗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对小儿腹泻患儿的治疗中应用临床路径,不仅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还可以减少不良症状发生率,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小儿腹泻;临床路径;价值分析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引起小儿腹泻病的病因分为:(1)感染性: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2)非感染性:包括饮食性、过敏性、先天酶缺陷及气候等因素引起的腹泻。
本文选取特定时段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内我院儿科接收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治疗比较,现将治疗过程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 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内我院儿科接收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0.5-2.5岁;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1-3岁,排除标准:①营养不良者,②发育不良且免疫系统有障碍者,③肝脏功能严重异常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治疗方式,如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对小儿腹泻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价值。
方法: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为91.67%,P<0.05。
结论:在小儿腹泻患儿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加快患儿病情康复并能够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腹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价值腹泻是儿童阶段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此类患儿常合并酸碱失衡、脱水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诱发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对患儿到生命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特别是急性腹泻患儿的病情进展速度较快,因此对于临床护理服务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常规护理模式中为患儿提供各项基础护理服务,存在着盲目性以及随意性等情况。
临床护理路径则属于近年来的新型科学护理模式,有利于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可提升护理服务的有序性以及系统化[1]。
以下将分析为小儿腹泻患儿提供临床护理的护理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1.1临床资料抽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120例腹泻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2个月~6岁,均值为(2.6±0.3)岁;腹泻病程1~9d,均值(3.2±0.3)d。
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2个月~6岁,均值为(2.5±0.3)岁;腹泻病程1~8d,均值(3.2±0.2)d。
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即患儿入院后进行病情观察,提高用药护理,与患儿家长沟通,结合患儿病情给予其他对症护理等;观察组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1)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责任护士以及护士长等共同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成员需共同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学习以及培训,从而明确该护理模式的含义、内容、开展方法和注意事项;(2)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制定:对于既往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护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同时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状况,以及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符合实际的腹泻患儿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应用临床路径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7T13:16:41.13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作者:王新妹[导读]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江西省石城县人民医院儿科 3427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腹泻患儿中应用临床路径的价值。
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内我院儿科接收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则应用临床路径,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患儿的治疗时间和平均花费、患儿治疗前后的腹泻次数以及对医护人员实施治疗的满意度。
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的患儿治疗疗效较好、治疗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并且对医护人员实施治疗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对小儿腹泻患儿的治疗中应用临床路径,不仅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还可以减少不良症状发生率,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小儿腹泻;临床路径;价值分析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引起小儿腹泻病的病因分为:(1)感染性: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2)非感染性:包括饮食性、过敏性、先天酶缺陷及气候等因素引起的腹泻。
本文选取特定时段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内我院儿科接收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治疗比较,现将治疗过程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内我院儿科接收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0.5-2.5岁;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1-3岁,排除标准:①营养不良者,②发育不良且免疫系统有障碍者,③肝脏功能严重异常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治疗方式,如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等。
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其具体内容如下:(1)入院时: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家长医院相关制度,介绍住院环境、主治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给家长发放临床路径教育手册,并指导家长配合医生完成每日的治疗[1];(2)入院第1天: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病情告知,调整饮食:应继续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儿应调整饮食,小于6个月婴儿用牛奶加等量米汤或水稀释,或用酸奶,每天喂6次,以保证足够热卡。
大于6个月婴幼儿可用已习惯的平常饮食。
双糖不耐受患儿宜采用去双糖饮食,如豆浆、酸奶或去乳糖配方奶粉。
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应用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防治感染。
(3)入院2-3天:上级医生查房,根据脱水程度、电解质及血气分析予以液体疗法,注意防治并发症,必要时复查电解质、血气分析。
与此同时要对家长介绍小儿腹泻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措施,让家长引导患儿以消除患儿的心理恐惧,同时配合医生更好的进行治疗。
(4)出院健康教育:叮嘱家长定时观察患儿的肛周皮肤状况,及时对尿片进行更换从而减少对肛周皮肤的刺激;清洗患儿的肛周皮肤时注意水温,切忌过烫或过凉。
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对肠道造成感染;不挑食不过度进食,适当进行体育活动来增强患儿自身的免疫力;对患儿不良的饮食习惯进行纠正,合理搭配膳食增强体质[2]。
1.3疗效评价标准
采取三种方式:其一,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和平均花费进行比较,其二,在特定时间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治疗满意程度进行调查,一共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治疗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治疗满意度越高,则表示治疗效果越明显;其三,对患儿治疗前后的腹泻次数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对比护理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应用SPSS 23.0 软件进行计算,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和平均花费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平均花费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小儿腹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轻型腹泻:常由饮食因素及肠道外感染引起,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量不多,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3],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通过饮食治疗、液体疗法、控制感染、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补充锌等措施均可以对小儿腹泻患儿进行治疗。
临床路径是现代临床治疗中最新的一种治疗方式,是指针对某一种疾病专门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治疗程序,以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从而规范医疗行为,在降低质量成本的同时提高治疗质量[4]。
本文通过从 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内我院儿科接收的68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表现入手,分组对患儿分别进行治疗,之后发现在小儿腹泻患儿的治疗中应用临床路径效果显著,不仅规范了医疗行为,降低成本,提高了治疗后患儿的治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还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苏能能,何立侠.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33(9):157-157.
[2]高候汝.临床护理路径在腹泻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9):154-155.
[3]张洁.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3):157-157.
[4]梅雪丽.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5,11(1):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