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临床路径应用现状及进展

临床路径应用现状及进展

2 0 4 6 6- 0 0 4, 0:9 - 0. 7
teoay O s t yeo, 0 3 1 1 )2 27 h vr. bt n cl2 0 , o ( :5 — 5 . eG 2 1 f4G rhno 2 ]esesnDM, l rAM, hmpo L t .e rd ci n Mie l C a inV e R po ut ead 1 a v
f2Z n t B nziC at 2 ]a et G, o az ,C nu M,e a uvvlad rpo ut e a t 1 ri n er ci .S a d v
f n to fe r a me t0 l n n e m el o a i n t mo r J Cln u c i n a t r t t n fma i a t g r c l v a u u e g r s i
是一种包容 了质量保证 、 循证医学 、 整体护理 、 持续质量改进 的诊疗标准化方法 , 在国外医院管 理中尤其 是对 医疗 费用 它 和住院时间的控制 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1 。

成本小于 D G — P R sP S的标准时, 医院才能盈利。 在这样的背景 下,9 5年 美 国马 萨诸塞 洲波 士顿 新英 格兰 医疗 中心 (e 18 Nw
E g n dcl e t ,E C 的 护士 K rnZ n e 第 一 个 运 n l dMeia ene N M ) a r ae adr

a e m eltmo U iOS y e oo i n oo ru td JC i n g r c l u rS r V P:ag n c lgco e lg go p su y ln v y

O cl20 ,51 ) 7 2 2 9 . no, 0 72 (9: 9 — 7 7 2

国内外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现状及展望发表时间:2012-09-04T17:21:30.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2期供稿作者:杨红叶[导读] 与整体护理有机结合:临床路径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整体化医疗护理模式。

杨红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2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441-03 【摘要】从临床护理路径的产生背景、定义及起源、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实施意义,肯定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是顺应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并提出了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索临床路径在新的护理领域中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展望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作为一种包含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整体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诊疗标准化方法,在国际上被视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临床实践的重大变革之一[1、2]。

大量研究表明临床路径在缩短住院天数、降低病人住院费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服务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等方面展现出它卓越的优点。

临床路径在国内外护理领域的应用掀起一阵热潮,目前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在执行临床路径,美国约75%的医院应用了临床路径。

自1998年临床护理路径(CNP)从美国引入我国,国内很多医院也纷纷尝试着开展临床路径。

本文通过回顾与临床护理路径相关的护理文献,了解临床路径的现状,探索临床路径在新的护理领域中的研究应用。

1 临床护理路径定义及起源 1.1 临床护理路径 (clinical pathway of nursing,CPN) 是临床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组成员共同制订的一种照顾模式,是一种对某种疾病的大多数病人最有效照顾流程的护理规[3],以病人为中心,围绕康复,以病人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4]。

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按一定模式接受治疗与护理。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进展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进展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临床路径在国内外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临床路径是一种以病情为导向,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综合性医疗管理模式,旨在优化患者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进展是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推广。

临床路径的制定是基于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病例分析,通过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进行系统性的规范化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医疗质量。

在国内,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主要由很多大型医院和医疗机构负责,不断总结和改进已有的临床路径,并将其推广到更多的科室和疾病范围内。

在国外,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更为广泛,许多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和学术组织都在积极开展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的另一个进展是临床路径的评价和改进。

随着临床路径的实施,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成为评价临床路径效果的重要指标。

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和回顾性研究等方法,对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对临床路径进行改进和优化。

例如,在一些疾病领域,通过临床路径的应用,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还关注临床路径与多学科的协作。

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不同科室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调。

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临床实践和研究,深入探讨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加强了多学科间的合作,并推动了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在一些国际先进的医疗机构中,还建立了专门的临床路径团队,负责对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

综上所述,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通过临床路径的制定和推广,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并降低医疗费用。

临床路径的评价和改进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临床路径的设计和实施方案。

而临床路径与多学科的协作研究,则有助于加强不同科室之间的合作,推动临床路径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医院信息化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最新进展1

医院信息化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最新进展1

双向转诊
处方共享
医 院 信 息 系 统
门诊管理 ADT 资源调度 收费与帐务 管理
Portal
报告共享
EPMI
RIS/PACS
临床数据库CDR
影像共享
临床支持信息系统 信息交换平台
LIS
心电
B超/内窥镜
集成办公环境 ICU RTN放疗 其他 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
运 营 管 理 系 统
(HIS)
IDS)
病 人 关 系 管 理
区 域 医 ︵疗 卫 生 信 息 系 统 IDS)
决策支持系统(EIS)
医 院 信 息 系 统 后 勤 运 营 管 理 系 统
临床信息系统 (CIS)
EPMI
(HIS)
Portal
(ERP)
信息交换 平台
临床支持信息系统
其他信息系统模块
14
国内医院信息建设现状
2010年临床路径、移动护理、BI二期
影像科室与临床科室的密切合作和沟通
• 优化的沟通流程:在医院完善和可靠的HIS和PACS系统基础上的互享流程,可以有 效减少患者在影像的检查和诊断部门之间的不必要劳顿,使临床医生更早获得信息, 也提高了诊断报告的可追踪性 • 医院内部的沟通手段多样,网上寻呼、电话、电子邮件、会议等。这些沟通方式的 高效保证了临床和影像医生都能及时快速处理医疗工作
药房 血库 营养
急救通道
手术麻醉 病理
其他信息系统模块
15
国内医院信息建设现状
未来医院信息化发展趋势五大领域、40系统、180子系统
•系统:6个 •子系统:53 个
临床医疗 系统
区域医疗 系统
•系统:1个 •子系统:5个
•系统:23个 •子系统:90 个

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与生 活护 理 的积极性 。
[ 6 ] 姜梅 . 我 国护理 人力 资源配置的研究现 状【 J f _ 中华现 代护理杂志 , 2 0 1 】 , 1 7
( 3 ) : 3 5 9 — 3 61
[ 7 ] 杜 潇利, 梁青, 王志 凡. 护 士承担住院患 者生活护理现 状的质性研 究…. 中国礼 区医师, 2 0 1 0 , 1 2 ( 2 o 1 : 2 2 8 . [ 8 ] 赵 书敏, 侯荣丹, 辛华, 等. 临床护 { : 对 生活护理的认 知现状及影 响因素 分析l J I _ 中阑实用护理杂志, 2 0 0 9 , 2 5 ( 9 A ) : 6 6 — 6 9 .
价 指 标n q , 提 高 护士 的福 利 待遇 , 有效 提 高护 理 人 员的 工作 积 极
性 和 主动性 。 2 . 4调 整 现行 的 生活 护 理 收 费标 准 我 国现行 的护 理 收 费标 准
[ 4 ] 吴茜 , 伍永慧 , 施雁. 我 国“ 优质护 理服务示范1 程” 中生活护理的实施现 状f J J . 中华现代护理 杂志, 2 0 1 2 , 1 8 ( 1 4 ) : 1 6 1 3 — 1 6 1 5 [ 5 ] 庄佳嘉 , 史瑞 芬. 临床护十对生 活护理认 知的调查与分析『 J l l 护理管理杂
作者简介 : 郭 莹( 1 9 7 7 一 ) , 女, 主管护师 , 护士长 , 本科
医院已经应用 C N P 。 德国 2 0 0 5 年 在全 国推行 C N P服务模 式的改 革, 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方 面取得 了双赢 , 患 者的平 均住 院 日从改 革前 的 8 d 缩短 到了改革 后 的 2  ̄ 3 d ,医院数 量 由原来 的 2 0 0 0多 家缩减到 1 4 0 0 家, 由4 5万张病床减至 3 0 万张 。 Wo l f 等 在新生 儿 黄疸患 儿的管理 中引进 C N P , 结果 表 明 , 在减少 光照 时间 、 胆红素

临床路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临床路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谢 晓 梅 , 大 金 . 酸 环 丙 沙 星 与 痰 热 清 注 射 液 配 伍 杨 乳
[2 1 ]禁 忌 Ⅱ. 南 国 防 医药 ,0 91 ( )2 4 1 东 20 , 3 :5 . 1
陈 丽 梅 。 爱 娣 . 酸 左 氧 氟 沙 星 注 射 液 与 痰 热 清 注 潘 盐 [3 1 ]射 液 存 在 配 伍 禁 忌 【. 『临床 肺 科 杂 志 ,0 91 ( )2 4 ] 2 0 , 2 :8 . 4 闫 丽 霞 , 永 静 . 热 清 与 盐 酸 莫 西 沙 星 存 在 配 伍 禁 张 痰
谷 凯 恺 . 热 清 与 葡 萄 糖 依 诺 沙 星 存 在 配 伍 禁 忌 【. 痰 1 护 1 [8 1 ]理 实 践 与 研 究 , 0 8 ( ) 5 2 0 , 3 :. 5
杨 灵 霞 . 热 清 与硫 酸 依 替 米 星 氯 化 钠 注 射 液 存 在 配 伍 痰
[ ] 忌 U. 理 研 究 ,0 8 2 1 )34 . 8禁 1 护 2 0 , ( 2 :3 9 2
[ ] ,0 7 () 9 . 6 究 2 0 , 5 :5 4
匡 春 燕 . 酸 阿米 卡 星与 痰 热 清 可 能存 在 配伍 禁 忌 [. 硫 『山 『
[ ] 医药 杂 志 , 0 8 7 2 : 1 . 7西 2 0 , ( ) 10 3
[5 1 ]伍 禁 忌 0 中国 实 用 护 理 杂 志 ,0 02 ( )5 . 1 卜 2 1, I :8 6 吕会 玲 . 热 清 与 甲磺 酸 帕 珠 沙 星存 在 配 伍 禁 忌 n. 痰 1 中 [6 1 ]国误 诊 学 杂 志 ,0 8 ( 9 :17 2 0 , 2 )7 4 . 8 谭 小 辉 , 宾 , 佳 , . 替 沙 星 与 痰 热 清 之 问 存 在 江 廖 等 加 [7 1 ]配 伍 禁 忌 卟 护 理 实 践 与 研 究 ,0 8 ( )8 . 2 0 , 4 :0 5

临床路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临床路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药物调养提供重要依据,体质辨证还可指导针灸养生。

7展望尽管中医体质学研究已取得较多成就,但大多缺乏深度和广度。

某些研究还停留在文献整理上,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紧密度不够。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①尽管对体质概念的论述大同小异,但迄今仍没有一个权威的金标准;②对于体质的分型各医家由于依据不同,分型也不同,给体质的临床研究参考标准带来了选择的不确定性和矛盾;③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如何区别体质与证缺乏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需参照西医的诊断对体质和证设定一个量化标准;④临床研究不够深入,体质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还需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

因此,增加疾病病种与体质关系的研究、临床经验的总结及突出“治未病”在体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1]王琦,盛增秀.中医体质学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2]王琦.中医体质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6-15.[3]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288-329.[4]何裕民.体质研究—现时代中西医学的最佳交融点[J].医学与哲学,1996,17(6):288.[5]王琦.中医体质学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1995,96-195.[6]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9.[7]陈慧珍.妇女体质分型与临床意义[J].广西中医药,1988,11(1):25.[8]匡调元.论辨证与辨体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1-5.[9]何裕民,刘文龙.新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13.[10]姜峰.过敏性鼻炎与中医体质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23):140-142.[11]杨惠琴.中医体质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2(16):110-111.[12]闫永彬.试论中医体质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09,5(50):466 467.[13]陈爱玲,赵兰才,阮金玉,等.生活方式对中医体质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山西中医,2009,3(25):42 43.[14]盛国光.中医体质学说与肝病临床辨治[J].光明中医,2008,23(3):261-262.[15]陈宗标,陈文慧.从中医体质论治脂肪肝辨治[J].中医研究,2009,22(2):52-53.[16]蒋燕.湿热体质与疾病关系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6-18.[17]郭珍,盛刚.从中医体质学说谈失眠的治疗[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6):70-71.[18]王晓艳.人种间体质差异对拨罐疗法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5):603-605.[19]王晓艳.人种间体质差异对方剂疗法的影响[J].江苏中医药,2009,41(5):12-13.[20]郭丽娜,陈涛.药膳在中医不同体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5):85-87.[21]葛青叶.肥胖人痰湿体质与保健推拿[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7):85-86.[22]陈弘.体质辨证在养生保健中的指导作用[J].中医杂志,2008,49(1):91.临床路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朱秋凤*关键词:临床路径;现状;趋势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113-02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但是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进展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进展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回顾近5年的国内外临床路径实施的研究,从研究现状、实施效果评价、涉及病种等方面比较国内外临床路径的异同,为我国临床路径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临床路径;研究;进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临床路径在国外医疗领域得以实施,其在提高医疗效率、保障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面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2009年,原国家卫生部先后印发了《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提出在试点医疗机构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用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率、规范临床诊疗、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1]。

目前,国外对临床路径的研究及应用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临床路径作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从试点尝试到推广实施已经经历了整整五年。

我国的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发现了哪些问题,需要如何改进,值得系统地分析和研究。

本文回顾近5年的国内外临床路径实施的研究,从研究现状、实施效果评价、涉及病种等方面比较国内外临床路径的异同,为我国临床路径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路径概念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的人员针对某个疾病诊断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其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手术)关键性的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

2 国内外临床路径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控制急速增长的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率,推行了按疾病诊断相关组支付(DRGs)的全新方式,对传统的医疗保险后付费制度进行了改革。

医院为了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将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诊疗之中。

1985年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的护士Karen Zander首先在临床护理研究中应用临床路径管理理念,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既可保障医疗质量,又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护理费用[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回顾近5年的国内外临床路径实施的研究,从研究现状、实施效果评价、涉及病种等方面比较国内外临床路径的异同,为我国临床路径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临床路径;研究;进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临床路径在国外医疗领域得以实施,其在提高医疗效率、保障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面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2009年,原国家卫生部先后印发了《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提出在试点医疗机构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用以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效率、规范临床诊疗、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1]。

目前,国外对临床路径的研究及应用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临床路径作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从试点尝试到推广实施已经经历了整整五年。

我国的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发现了哪些问题,需要如何改进,值得系统地分析和研究。

本文回顾近5年的国内外临床路径实施的研究,从研究现状、实施效果评价、涉及病种等方面比较国内外临床路径的异同,为我国临床路径下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临床路径概念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的人员针对某个疾病诊断或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其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手术)关键性的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

2 国内外临床路径研究现状2.1 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政府为了控制急速增长的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率,推行了按疾病诊断相关组支付(DRGs)的全新方式,对传统的医疗保险后付费制度进行了改革。

医院为了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将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诊疗之中。

1985年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的护士Karen Zander首先在临床护理研究中应用临床路径管理理念,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既可保障医疗质量,又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护理费用[2]。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AHO)是美国推行医疗机构评审的专业机构,其下设的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创建于1988年,JCI提出医院应利用“临床诊疗指南”,特别是“标准诊疗流程”,通过减少诊疗流程中的变异指导临床决策,持续改善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最大限度地利用医疗资源[3]。

随着世界各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国纷纷推出了适合各自国情的支付制度,临床路径管理也逐渐在日本、新加坡、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中被采纳。

美国作为首先应用临床路径的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和改进,临床路径的设计、实施、评价体系已经日趋完善,并已成为美国医疗行业标准[4]。

较新的研究表明,临床路径应用的范畴也逐步由外科手术向内科治疗、由急性病向慢性病、由单病种到疑难复杂病种、由住院医疗向社区卫生服务方向拓展[5]。

总结国外临床路径实施的特点:多采取总额预付制度,医院管理层高度重视临床路径在诊疗过程中的应用,并从临床路径的设计、实施、评价、改进方面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不断评价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并加以改进,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使临床诊疗服务趋于标准化。

2.2 国内研究现状临床路径在国外的成功运用,也引起了国内一些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注意。

1995年,台湾林口长庚纪念医院首先将临床路径引入到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管理之中,结果表明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控制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的医疗费用[6]。

1997年台湾中央健康保险局提出在医疗行业实施论病例计酬制度,明确指定某些疾病或手术所必须检查的项目,要求在维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控制医疗费用,这也成为台湾医院开启临床路径管理的重要举措。

1996年,临床路径开始在大陆有所应用,但是由于当时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也没有付费制度的限制,并未获得医疗行业的足够重视[7]。

随着我国医疗机构不断借鉴国外临床路径的实施经验,陆续出现了较多关于临床路径的应用报道,截止到2014年底,临床路径相关文献已将近5000篇。

其中多数研究针对单病种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的住院日、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对比,说明临床路径在缩短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在我国具有推广意义[8]。

2009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国家卫生部组织制定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临床路径,在全国110家试点医疗机构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

2011年10~11月实施中期评估,各试点医院对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中期总结,并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上报原国家卫生部。

2011年11~12月,原国家卫生部成立督导组对全国临床路径试点医院进行督导和基线调查,并对各试点临床路径开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组织召开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

2013年10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又进一步提出继续扩大临床路径实施覆盖面;逐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全面的指标评价体系;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建设,做好数据上报、分析工作。

总结国内临床路径实施的特点:国家高度重视,临床路径的实施作用已经有所显现,但存在临床路径与现行医保政策不配套、临床路径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信息化管理滞后等问题。

3 国内外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3.1 国内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指标国内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平均住院日、医疗费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

3.1.1 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的长短,是在保障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反映医疗机构诊疗是否规范、有效;评价医疗资源利用是否及时、充分;体现医疗、护理、医技相互配合是否密切、合理;评估医院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3.1.2 医疗费用一般包括床位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药费等,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成本和卫生资源消耗的指标。

在医疗改革的重要阶段,如何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的关键,也是评价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

3.1.3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包括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再住院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治愈及好转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等。

这些临床路径应用的过程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诊治能力、医疗质量保障能力、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等医疗水平,是实施临床路径的基础指标。

3.2 国外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与国内相比较,国外有很多研究是以多中心、大样本来进行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评价的,由此得出的结论更具有代表性,更适于推广研究[9]。

国外对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更注重实施临床路径后的效果评价和对变异的控制。

评价主要是把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完成诊疗后分别对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和再入院率、患者满意度的差异进行比较[10]。

4 国内临床路径涉及的病种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通过对万方医学网以标题及关键词“临床路径”进行检索,得到关于临床路径的文献共3181条,其中医院管理153篇、信息化建设34篇、预防医学76篇、健康教育334篇、护理学相关713篇、中医科134篇。

临床路径应用于外科手术的文献共607篇,疾病诊疗相关临床路径的文献1977篇。

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数量排序,得出排名前10位的手术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3篇)、剖宫产术(79篇)、胆囊切除术(44篇)、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35篇)、乳腺癌手术(31篇)、阑尾炎切除术(29篇)、髋关节置换术(28篇)、甲状腺手术(27篇)、子宫肌瘤手术(21篇)、白内障手术(10篇)。

排名前10位的疾病为:糖尿病(100篇)、肿瘤(51篇)、白内障(51篇)、心肌梗死(46篇)、高血压(37篇)、腰椎间盘突出症(35篇)、子宫肌瘤(35篇)、乳腺癌(31篇)、脑卒中(26篇)、冠心病(22篇)。

通过以上文献检索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临床路径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正逐步趋向国外的成熟方向发展。

5 总结及展望经过30年的逐步发展与改进,国外临床路径的设计、实施、评价体系已经日趋完善,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能很好地控制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保障医疗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很多经验值得国内学习和借鉴。

临床路径作为我国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虽然起步较晚,但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及时对试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为进一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尽快建立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开展按病种分组(DRGs)付费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也必将推行更加合理的支付方式,医疗机构在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必须提高医疗效率,控制医疗成本。

逐步建立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效率、医疗成本和患者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综合绩效评估体系和临床科室绩效考核制度。

就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临床路径的作用已经有所显现,虽然现在依然存在临床路径与现行医保政策不配套、临床路径指标评价体系不完善、信息化管理滞后等问题,这些终将会随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1]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574号文件.[2] Leigh K,Thomas R,Erica J,et al. What is clinical pathway development of a definition to inform the debate[J]. BMC Medicine,2010(8):31.[3] 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四版).[4] Clark,Jonathan J.Eyes on the supplies:results of a massiv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itiative.Healthcare Financial Management,2006,60(4):74-82.[5] Feter RB,Shin Y,Freeman JL.et a1.Casemix definition by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Medical Care,1980(18):53-68.[6] 齐德广,秦银河,李书章,等.临床路径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和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38-39.[7] 昨伟锋,赵劲民,唐卫中,等.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170-171.[8] 成翼娟,戴红霞,宁宁.临床路径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研[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489-490.[9] 张蕾,杨霓芝,刘旭生,等.临床路径应用特点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0,27(1):1-4.[10] Ulrich,Ronellenfitsch,Eric,et al Schwarzbach.Clinical Pathways insurgery:should we introduce them into clinical routine A review article[J].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Chirurgie,2008,393(4):449-457.(收稿日期:2014-12-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