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资源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给出建议: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教师应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指导学生如何改正并提高作业质量。
-鼓励进步:对于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定期反馈: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作业反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遇到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答案: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繁多,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重工业;东部地区矿产资源相对较少,制约了工业发展。
例题四:
题目:请说明我国生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对我国农业和生态保护的影响。
答案: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我国农业和生态保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地理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2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内容,强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章第1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导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3.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二、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难点:1、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商讨保障供给的对策。
三、教授新课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p62-63的内容,找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和自然资源的分类问题(一):判断下列各项中是否属于自然资源:阳光汽车土地高铁糖果煤炭电视长江问题(二)对下列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风能海鱼核能天然气花岗岩问题(三):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结合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自主学习(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4—65内容,思考: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出谋划策:对于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你有什么好建议?四、合作探究: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解读学目标4、教育学生进行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
教学重点1、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分析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的基本特征,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商讨保障供给的对策。
解读方法教学方法情景感受法、分析归纳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引导启发点拨法。
学习方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观察认识自然资源播放一段反映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视频。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1 丰富的自然资源-晋教版

第三章自然资源------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3.1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知道自然资源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及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寻找自己身边自然资源的活动,认识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认识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多,人均量少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确立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珍惜和节约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环境和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上课之前,先让同学们聪明的脑瓜转起来:你能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哪些物品与大自然有关吗?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身边与大自然有关的物品。
可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完全得益于大自然的奉献。
大自然给我们奉献了些什么呢?那就是自然资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自然资源并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
学习新课:〖认识自然资源〗步骤一:过渡提问: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常见的自然资源有哪些?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结合教材相关图片回答过渡中提出的问题。
生答(预设):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常见的自然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步骤二:利用自然资源的概念给学生讲解自然资源的两大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练习: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布匹B.煤炭C.钢材D.水泥 E.焦炭2、以下四种物质或能量中哪些是自然资源?[ ]A、甘蔗B、铁矿石C、小麦D、闪电E、麦田在学生完成练习的基础上讲解纠正。
预设:学生可能会认为闪电是自然资源,利用学生这一错误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资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目录
01 课程标准 02 思维导图 03 课前预习 04 精巧点拨 05 同步训练 06 素养提升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思维导图
课前预习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1 . 自 然 资 源 是 指 存 在 于自_ _然_ _界_ _ _ _ _ _ 、 能 为 人 类 提 供 福 利 的 ____物__质____与___能__量_____。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_气__候__资__源___、_水__资__源_____、土__地__资_源_____、 _生__物__资__源___、_矿__产__资__源___以及_海__洋__资__源___等。 3 . 自 然 资 源 的 概 念 不 是一_成_ _不_ _变_ _ _ _ _ 的 ; 自 然 资 源 的 数 量 是 ____巨__大____的,但又是___有__限_____的。
11. 为缓解能源紧张局面,目前中国已有不少环保公司能将废
弃油处理成“0号生物柴油”供船舶、汽车等作为燃料油使用。
在能源利用中,我们要做到( B )
①节约能源 ②大力开发新能源 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
的利用效率 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在人类的能源体系中,可燃冰可谓是既古老又年轻的种类。 “古老”在于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久远,“年轻”在于人类对其发 现和研究时间较晚,而商业开发与利用甚至还没有开始,它因此 被称为“未来能源”。
由于研究起步时间更晚,可燃冰在中国显得更“年轻”。
然而,在改革开放汹涌的浪潮中,中国科技工作者以只争 朝夕、时不我待的忘我拼搏精神,深入钻研可燃冰勘探与 开发技术,取得丰硕成果。现如今,我国不仅摸清了本国 陆域和海域可燃冰蕴藏“家底”,而且在全球率先成功进 行了可燃冰试开采,并着手规划商业试开采和商业开采与 大规模开发利用,积极推动本国能源变革,加速向“可燃 冰时代”迈进。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土地 阳光 森林 煤炭 石油 铁矿 天然气
可再生资源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 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非可再生资源状元成才路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 状元成才路
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 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自然 资源
人类的生存与发 展离不开对自然 资源的使用!
➢ 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
状元成才路
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 我国耕地面积居世 状元成才路 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
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 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径流 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 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森林面积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土 地、水、水能、森林、矿产等许多自然资源 的总量均居世界前列。
自然资源相
对短缺,人
对自然资源 均不足的状
人口增长和 的需求量大 况更加突出
经济的快速
幅度增加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发展 状元成才路
石油进口大国
阅读材料
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
节能减排之节能有道
拓展延伸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 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并不难,对于我们往往是 举手之劳。下面这几种行为你都做到了吗?除 了下面这几种行为,你还能说出哪些示例:出门随手关灯;作业本、铅笔等文 具用完再扔;少让父母开私家车接送;洗 手洗脸的水用来浇花或状元成才路 冲厕所等。
2.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可再生性特征,并认识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价值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三、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资源包括地理教材、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工具。
同时,准备一些自然资源的实例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和价值。
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自然资源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此外,准备相关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环节在本环节中,我们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自然资源的图片(如森林、水源、矿产等)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接触过的自然资源。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二、新课内容呈现本环节是课程的主体部分,教师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 讲述法教师将利用讲述法,结合课本内容,详细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特征。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需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互动讨论在讲述完自然资源的概念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和看法。
通过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设计 第三章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为后几节的学习作了知识和价值观的铺垫。
教材首先提到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教师需要为学生解释清楚。
其次,利用一系列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的需求量增加,资源的供给已不容忽视。
针对资源供给不足,呼吁学生节约使用资源,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学情分析】1.认知心理特征八年级学生年龄尚幼,感知觉有了一定发展,想象力比较丰富,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
他们自我意识明确,自主、独立,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大部分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表达。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水平有限,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其心理发育略显不成熟。
2.已有知识和能力储备八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地理课程学习,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均有所提高,已经对自然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
3.个性化学习策略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发展方面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学习习惯不尽相同。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力图采用个性化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的提升。
4.课堂中可能随机生成的问题由于各教学班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不同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可能会生成一些问题,如“自然资源的判断及分类……”对此,应有所准备,在课堂上解决生成性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举例说出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对比我国主要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现状,树立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意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资源

176963
0.5
0.4
0.3
0.2
0.1
0 美国
16180
印度
0.16
印度
13004
12498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中国
俄罗斯
0.86
耕地人均量(公顷)
0.1
中国
俄罗斯
中国(zhōnɡ ɡuó)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部分国家的比较 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
自然资源(zì rán zī yuán)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中国(zhōnɡ ɡuó)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
第八页,共二十二页。
讨论: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 程中有一些认识(rèn shi)和做法 你认为是否正确 ?
•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所以可以随意使用。 • 世界及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chǔ liànɡ)丰富,可放心使用。 • 金属矿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先不要使用。
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许
多自然资源问题居世界前列。自然资
源人均占有量少。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不同的
利用和保护措施;加强科学研究,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探索和开发新
能源。
第二十页,共二十二页。
结束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二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单元(dānyuán) 自然资源
第1课 自然资源(zì rán zī yuán)
■自然资源及其类型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lìyòng)和保护
第一页,共二十二页。
导入
说明图片(túpiàn)中人们利用的是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中的 哪一种?哪一种可再生,哪一种不可再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八上第三单元 第1课 自然资源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发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通过举例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等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 节约资源的教育。
【活动建议】开展野外地理观察、讨论等活动。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说出其分类。
2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能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 •运用中国煤矿分布图及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4•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特点。
5•根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知道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
【重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2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对比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列举、对比、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课件展示金鱼在鱼缸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鱼和 水的关系?(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引导:鱼与水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人与地球的关系。
我们 知道地球不仅有美丽多样的地表形态,同时它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这节 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给予人类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板书课题) 观察下面景观图,人们正在利用哪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观察景观图, 讨论、归纳明 确:人们的生 产和生活离不 开土地、矿产、 森林、水等自 然资源。
它们 都是我们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基础。
联系生活 实际创设 情境,导 入新课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 积极性。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然资源及其类型 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 _________________ 对人类具有 ___________ 的 ________ 和 _________ 2. 判断下列事物,是不是自然资源?土壤(是) 鱼虾(是) 小麦(否) 钢材(否) 汽车(否) 草原(是) 袋鼠(是)森林(是) 空气(是) 太阳能(是)河水(是)闪电(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自然资源分为和 。
① 土地、生物、水、气候等资源,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前提下,有的能够 ________________ , 有的能够 _______ ,属于 ____________ ;② 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形成时间漫长,在一定时期内数量不可能增 力口,属于 ___________4•观察我们教室内都利用了哪些自然资源?所利用的这些自然资源中,哪些属于 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提醒注意:1、 自然资源必须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而不是由人为因素形成的。
2、 必须能为人类所利用并能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
3、 资源的形式可能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也可能是以能量的形式。
4、 自然资源分类的关键是能不能生长繁衍或循环利用。
5•合作探究: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举例证明你的看法。
小结:可再生资源虽然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但是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必须是在人类 合理利用的前提之下,可再生资源才能永续利用,而离开这个基本前提,或者说 不合理利用,也会使可再生资源变为不可再生资源。
如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 土地荒漠化,使土地失去原有的价值。
因此,即使是可再生的资源也要注意保护, 合理利用。
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前提。
我国的自然资源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阅读 “2001年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的位次及人均占有量对比表”和“中国煤矿、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得出结论。
自主 学习 合作 学习 探究(自主学习) 据提纲及创设 的情境,自主 学习课本 P52 —53,明确:1. 自然资源应 具有两大属 性:自然性和 有用性。
2. 可再生资源 与非可再生资 源的区别。
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小组 讨论) 通过 明确:生产、生 不同意此 活对生态 观点。
环境带来 因为可再 的影响, 生资源虽然能 培养学生 生长繁衍和循 科学的资 环利用,但他 源观,树 们不是绝对 立可持续 的,如果利用 发展观 不当,可再生念。
资源也会转换为非可再生资源。
层层深 入,培养 学生运用 学到的知 识来解决 实际问题 能力。
使 知识有了 深度。
巩 固性强。
过渡 与 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然资源类型总量在世界的位次我国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值对比耕地41/3森林61/5草地21/2水61/4矿产33/5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6•阅读上表,从中可以得出我国自然资源具有种类______________ ,总量__________ ,人均占有量 _______ ■勺特点。
7•阅读中国煤矿、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完成:(1)在图中找出下列煤矿:大同、开滦、神府、兖州、六盘水。
⑵在图中找出下列油田:大庆、胜利、玉门、克拉玛依、华北。
(3)从煤炭和石油的分布来看,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勺特点。
I总结我国自然资源总特点:一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二是空间分布。
(自主学习) 据图分析得出结论: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 人均占有量少。
(自主学习)找出我国主要煤矿、油田的(小组讨论) 明确:(1)我国煤矿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
(2)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3)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占:八、、♦一、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二、空间分布不均衡。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分析,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过渡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一些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引发了生态环与境问题。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
链接合作探究三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保护措施8•阅读课本P55“我国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课本P56的“活动”结合我们枣庄的资源现状及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探究总结培养能力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参考课前发放的补充资料:枣庄矿产资源现状(在教案后面)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不足;而且,中国人口还在继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还会相应减少,加上利用不当和管理不善,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就更加重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因此,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护资源十分重要:首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其次,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要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资源。
例如,在目前的餐饮业中,使用一次性木筷、吃野生动物、炭火烧烤等,都将对自然资源产生破坏,应予以杜绝;对一些土地荒漠化地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等。
(以枣庄矿产为例)小组合作,成果展示:(1)问题:浪费、破坏现象严重:A.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生产设备和采掘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共生矿产的综合利用程度不咼。
B.开采后不及时恢复地表,对地表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措施:首先,合理开采、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等手段,改善生态、保护土地,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稳定发展。
其次,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要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资源。
通过实例给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引导学生据板书梳理全课知识,巩固识记重点:措施【当堂达标】1.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A .①③④⑤B .①③⑥⑦C .②③④⑥D .④⑥⑦3•下列各种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比较科学合理的是 ()A .大量使用可再生资源,不用非可再生资源B .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矿产资源C .控制经济的发展,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D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4. 读图3. 1完成下列要求。
(1) 在图中用序号标出下列煤矿。
①大同②开滦③神府④六盘水⑤兖州 (2) 在图中用字母标出下列油气基地。
A .大庆B.胜利C .克拉玛依D.华北E .玉门(3) 以煤、石油资源的分布为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反思】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在认知方面:他们对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能力方面:学生具备 了初步的独立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情感方面: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这是一节教育意义很深的课,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结合新颖的课件,创设情境,启发 学生探究一个个相关的问题,在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课堂上的分组合作,营 造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知识的方法。
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上的一个闪光点。
本课的另一个闪光点是:通过搜集我们家乡枣庄的自然资源现状,让学生分析得出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及解决的措施。
使学生感到我国资源的紧迫性和危机感,从而进一步认清我国的资源现状,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并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了解,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就在生活中。
学生对 构建 与 梳理自 然 资 源厂概念____ r 可再生资源分类 YI 非可再生资源r 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I 分布不均衡-利用和保护存在的问题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形成知识 体系;归 纳学习方 法,培养 地理思维 能力。
①天然宝石 ②皮鞋 ③土地 ④飞机 ⑤汽车 ⑥阳光⑦丹顶鹤 2. 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煤炭、石油、天然气B •水能、风能、核能()C .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D .太阳能和森林资源附:枣庄矿产资源现状1、矿产资源概况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15 种矿产中,全市查明储量的矿产仅有煤、铁、石灰岩、石膏等,均为单一矿产。
全市矿产保有资源储量的潜在总值为1397.9亿元,约占全省潜在总值的 3.11%,在全省属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市。
其中石灰岩、石膏查明和保有资源储量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