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区域经济PPT
内蒙古地图ppt模板

南海诸岛
MAP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内蒙古自治区 地图
9个地级市,3个盟,2个县级市
呼伦贝尔市 兴安盟
锡林郭勒盟
阿拉善盟
巴彦淖尔市
包头市 乌兰察布市
乌海市 鄂尔多斯市 呼和浩特市
巴彦淖尔市地图
MAP OF THE BAYANNAOER
巴彦淖尔,为内蒙古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西部,在 北纬40°13'-42°28',东经105°12'-109°53'之间, 东接包头,西连阿拉善盟、乌海市,南隔黄河与鄂 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6.4万平方 公里。巴彦淖尔市北部为乌拉特草原,中部为阴山 山地,南部为河套平原。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 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3.7℃~7.6℃。境内矿产资 源、风能资源、日照资源丰富,硫铁矿储量居全国 第一位,是中国国内风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海勃湾区
乌海市
乌达区 海南区
乌海市地图
MAP OF THE WUHAI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 黄河上游,东、北隔甘德尔山与鄂尔多斯搭界,南 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盟。是华北 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 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之一。第一批国家 智慧城市试点。 乌海市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三山环抱,一水 中流,民风淳厚,被誉为镶嵌在黄河金腰带上的一 颗明珠。
中国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选中地图】-【右键】-【组合】-【取消组合】,可对地图进行任意的拆分
新疆 西藏
黑龙江
《内蒙古自治区》课件

草原篝火晚会
参加草原上的篝火晚会,欣赏民族歌 舞表演,感受浓厚的民族氛围。
05
内蒙古自治区的未来展望
面临的挑战
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需 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区域发展不平衡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需要加强区域协 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
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产业比重较高,需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培育新兴产业。
发展机遇
政策支持
国家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有力保障。
资源优势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矿产、土地和生态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 支撑。
区位优势
地处华北和西北的结合部,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开展对外 贸易和合作。
02
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发展
历史沿革
古代时期
内蒙古地区在古代是游牧民族的 活动区域,先后有匈奴、鲜卑、 突厥、契丹等民族在此繁衍生息
。
近代时期
19世纪中后期,内蒙古地区逐渐成 为中华民国的领土,经历北洋军阀 统治和日本侵华战争的苦难。
现代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自 治政府成立,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 。
《内蒙古自治区》 PPT课件
目 录
•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环境 • 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发展 • 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状况 • 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资源 • 内蒙古自治区的未来展望
0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北部,地势由东北向西 南倾斜,呈狭长形,辖12个地级 行政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
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如巴丹吉 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等。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华北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区之一,具有丰富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首先,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优势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此外,内蒙古还拥有广阔的草原资源和丰富的畜牧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产区。
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优势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内蒙古地处我国东北亚地区的交汇点,东临蒙古国,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邻河北、山西等省市,北濒俄罗斯,地理位置独特。
这为内蒙古自治区与周边地区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便利,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再次,内蒙古自治区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政府的支持和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特别是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内蒙古自治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还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拓展对外贸易渠道,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这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正以其丰富的资源禀赋、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信在全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内蒙古地图PPT模板

海勃湾区
乌海市
乌达区 海南区
乌海市地图
MAP OF THE WUHAI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 黄河上游,东、北隔甘德尔山与鄂尔多斯搭界,南 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盟。是华北 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 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之一。第一批国家 智慧城市试点。 乌海市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三山环抱,一水 中流,民风淳厚,被誉为镶嵌在黄河金腰带上的一 颗明珠。
林西县 克什克腾旗
巴林左旗
巴林右旗
阿鲁科尔沁旗
翁牛特旗
松山区
赤峰市 红山区
喀喇沁旗
元宝山区
敖汉旗
宁城县
赤峰市地图
MAP OF THE CHIFENG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 南部,蒙冀辽三省区接壤处,蒙东辽西冀北地区 (旧热河地区)经济中心、区域中心城市。被自治 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三区、七旗、二县, 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内蒙 古第一人口大市,内蒙古东部中心城市。 赤峰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 春季干旱。
霍林郭勒市
扎鲁特旗 开鲁县
科尔沁左翼中旗
科尔沁区
通辽市
奈曼旗 库伦旗
科尔沁左翼后旗
通辽市地图
MAP OF THE TONGLIAO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 南部,蒙冀辽三省区接壤处,蒙东辽西冀北地区 (旧热河地区)经济中心、区域中心城市。被自治 区政府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辖三区、七旗、二县, 是一个以蒙古族、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城市,是内蒙 古第一人口大市,内蒙古东部中心城市。 赤峰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 春季干旱。
内蒙古自治区PPT教学课件

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区域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 公民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行为
看不见的手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的形成
“看不见的手”如何发挥作用 “看不见的手”的意义
透视看不见的手
发现看不见的手
认识市场机制
关注看不见的手
适应市场机制
受惠于看不见的手
利用市场机制
专题探究
第111页“看不见的手”示意 图
(B)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人为 2.素有“塞上米粮川”的平原是
A( )
A.河套平原 B.宁夏平原 C.河西走廊地区 D.呼伦贝尔大草原
3.下列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说法可信的是( D )
A.内蒙古自治区全部是草原,没有森林,也没有沙漠
B.大片草原被开垦为耕地,广泛种植小麦和玉米
C.在山地与高原交界地带、高原与平原交界地带水土流失严重
内容标准:描述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些区域特点,并列 举实例,说明必须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地区经济。
角色 与 选择
消 费 者
劳经 动营 者者
就 业
敬创 业业
自尊自立自强之路
走上维权之路
演好理性消费者角色
就业创业之路
就业创业的必备素质
路在脚下
就业方面的选择问题
专题探究
关于“敬业”的教学案例
国旗护卫班的敬业事迹
◇ 有什么事例可以表明,当人们解释一个问题的时候,也 会反映科技进步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 运用有关材料说明,科技因素融入了我们的文化艺术生 活,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科技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影响
l 这篇作文不是他自己写的,而是克隆别人的。
l 父亲的怒骂不仅没有使他悔悟,倒是起了反 作用。 l 他的社交范围很广,能量很大。
浅谈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文献综述浅谈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浅谈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摘要:本篇综述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格局现状,对现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平衡协调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引言近年来,在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引导下,经过内蒙古人民的共同努力,内蒙古自治区在经济上高速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我国与俄罗斯、蒙古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深化,西部开发进入新阶段,我国东部地区正式纳入国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范围,国家大力支持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我区区域经济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实现呼包鄂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崛起,其它地区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地区间合理分工,塑造“东西互动、内外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对于提升我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我区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
尽管我区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不断增强、布局不断改善、合作不断深化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受到地域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内蒙古各个盟市之间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差异。
充分认识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促进内蒙古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盟市都各有各自的优势,充分认识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优化配置区域要素有着重要意义。
(一)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苏尼特右旗为例

总人 口
684 73
60 2 82
68O 85
69 7 70
648 83
每万人中的中学生数 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
3 1 78 1 5
31 73 1 4
39 89 1 5
35 85 1 5
32 82 1 7
20 0 0年 到 2 0 04年 有 了较 快 发展 , 但
县域经济是指县的空间地域 内的经济活动 ,是包括生
产、 流通、 分配、 消费区域型社 会再生产过程 , 是县域范围内
区苏尼特右旗地处我国北疆 , 是锡林郭勒盟西部之门户 , 在 西部大开发浪 潮中,苏尼特右旗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 0 00 年苏尼特右旗国 内生产总值 5 62万元 , 51 财政收^ 2 7 75
维普资讯
.
捷 . 与 盒£ 『
内蒙古
区
县域, 处于农村和城 市的中间地带 , 一头是以县城为中 心的城市, 另一头是广大农村。 农村居住分散 、 产出稀少 . 而 城市聚集了更多的人口和 产业 正圊如此, 县域既是各种资 源的主要供给地. 也是生产大场所 , 是消费主群体。
达到 5 7 8 6万元。但相对于锡盟全盟经济发展来看, 苏尼特 右旗经济发展 滞后。 从表 l 中我们可 以看到 苏尼特右旗国 内生产总值 、 财政收^ 、 农牧民人均纯收人三项指标在锡林 郭勒盟总量指标 中所占比重除 2 0 与 20 01 0 2年国内生产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仅包括一个地区区域经济量的增长 ,而且还包括经济质
了 长 足 发展 才能 实 现 国 家 的 富 强 和 人 民 的 富 裕 .这 是 经 济 发 展 和 市 场经 济 建 设 的 基 本 规 律 。
区域发展差异_ppt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图1-13,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比较 该图反映出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异:三 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近几年三个地带的国内 生产总值增长都较快,但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经济水平 高,增长速度快,中部次之,西部经济水平低,增长也最慢。
第17页表格,2002年东、中、西部地带城市的分布
从表中可以看出,东、中、西部地带的城市数量、规模都存在 很大的差异。 我国东、中、西部地带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2、工业化差异
看图说明东中西地带工业化的差异 东部工业化进程快、中西部相对滞后;东部工业产值明显 高于中西部。(东部:高新技术产业,西部:传统工业)
一、东、中、西差异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划分依据:…… 第14页“探究活 动” 1. 2.浙江省属于 东部经济地带。 3.工业升级、 第三产业继续发 展。
中国政区练习
二.东、中、西部经济差异 1.划分范围
东部
中部 西部
2.差异比较
探究思考: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图1-13
(2)产业结构差异 图1-14
(3)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图1-17 (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图1-18
东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结构 工业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
科技文化教育
部
中
西
部
交通运输
对外开放程度
例1.判断: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错误 错误 例2.判断: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例3.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D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迫切需要由主要依靠资源能源消耗 向依靠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紧紧抓 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地区分工等有利时机,从内蒙古实际出发,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加快推进县域农牧业科技创新 解决好农牧业、农村牧区和农牧民问题,是保持 内蒙古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高 度重视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以贯之 的战略思想。
第二种,按照 地理位置平均 将12盟市划分 为 "4+3+5"。东 部: 呼伦贝尔市、 赤峰市、通辽 市、兴安盟; 中 部: 锡林郭勒盟、 乌兰察布市、 呼和浩特市; 西 部: 鄂尔多斯市、 包头市、巴彦 淖尔、乌海市、 阿拉善盟。
第三种,按照 经济发展水平 相近和地域相 似性将12盟市 划分为 "6+3+3"。 东部: 呼伦贝尔 市、兴安盟、 通辽市、赤峰 市、锡林郭勒 盟、乌兰察布 市; 中部: 呼和 浩特市、包头 市、鄂尔多斯 市; 西部: 乌海 市、巴彦淖尔 市、阿拉善盟。
三、内蒙古县域工业化水平比较 从内蒙古80个旗县市工业化程度来看,用工业化率,即工业增 加值与生产总值之比来衡量,工业化率为20%-40%是工业化初 级阶段,工业化率为40%-60%为半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率为6%以上为工业化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旗县整体工业化 进程速度较快,但工业化水平发展不均,有一些旗县工业化程 度较低,全区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初级段向较成熟工业化阶 段转变,有48个旗县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占全区旗县市总 数的60%; 有22个旗县进入半工业化阶段,占27%,另有10个 旗县的工业化程度较高,进入成熟的工业化阶段,占12%。在 新的历史时期,内蒙古县域经济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还很艰巨, 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摒弃依赖 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寻找可持续的工业化之路。
二、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比较 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不断推进,据初步核 算,2012年内蒙古各旗县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 14:58:28,与全区三次产业的比例相比,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高 于全区的比例,第三产业低于全区的比例。在县域经济中,第一 产业仍然是一些旗县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第三 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我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以上的旗县,第 二产业的比例均超过50%,共财政预算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旗县 的第二产业的比例达到6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60亿元的旗县 三个产业的比值为1:64:35,经济的发展完全依靠第二产业与第三 产业的发展(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亿元以下的旗县三次产业的为 28:40:32,第二产业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县相比 低个百分点,而第一产业则高了28个百分点,经济欠发达旗县面 临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的任务,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缩小与 经济较发达旗县的差距.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
第一种,地理上按 照全国八大区域划 分,内蒙古地处东 北、华北和西北三 大区域,所以按照 此区域将12盟市划 分为“4+5+3”。东 部: 呼伦贝尔市、 兴安盟、通辽市、 赤峰市; 中部: 呼和 浩特市、锡林郭勒 盟、包头市、鄂尔 多斯市、乌兰察布 市; 西部有乌海市、 巴彦淖尔市、阿拉 善盟。
内蒙呼伦贝尔境内伊敏河流域遭水灾
赤峰洪水冲毁十万亩良田
我区以牧业为主的地区常受到风雪灾害的影响。阴山以 北,大兴安岭以西地区常出现这类灾害,34包括呼盟、锡 盟、巴盟、赤峰、通辽北部,兴安盟一些地区。风雪灾害 主要对牧业生产造成危害,致使牲畜死亡。针对风雪灾害, 牧区注重防灾工作,除加强天气预报,还应通过棚圈改造 等一些措施,增强牧区抵御风雪灾害的能力。
内蒙古东部各盟市、包括呼盟、通辽、赤峰、兴安盟等经常 遭受水灾侵袭,其中,尤以嫩江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为甚,这些地 区历史上就是水灾的多发区。包括扎兰屯、阿荣旗、莫旗等 地,在1949-1987年的39年中,有15年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水灾, 大约每两年就发生一次水灾。现在,这些地区仍然是水灾的多 发区。1998年夏,在嫩江和西辽河水系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 洪水,有76个旗县市的619万人口受灾,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 3000万亩,成灾面积2400万亩、绝收面积1500万亩,毁坏耕地 近330万亩,因灾死亡牲畜36万头(只),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59 亿元。
谢
谢
欣
赏
中东部地区遭受雪灾
26万人急需救助 危及生命
内蒙古地区自然灾害较为严重,而减灾工作在决策、组织、机 构、人员、科技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加强对自然灾害 的研究,依据自然灾害发生的特征、规律,规划出不同的灾害 类型区,针对本区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全面制定具体的减 灾规划,加大减灾投资力度。对重灾、易灾区予以关注,如本 区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草场退化, 土地三化现象普遍存在。对这一类型灾害区应增加投资力度, 增加防灾、抗灾工程建设,同时有计划地恢复生态环境,控制 人口数量,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通过制定减灾规划的中长期 和短期目标,改善受灾状况,以促进本区农牧业经济的发展。
一、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县域经济特色不同,县域经济 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地域性与差异性,经济发展不平衡。 以旗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标准,将全区80个旗县市 的财政收入状况进行分类,80个旗县中有74个旗县的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都突破了亿元大关,其中有两个旗 县的公共财政预算在60亿元以上,26个旗县的公共财 政预算收入在5-20亿之间,46个旗县的公共财政预算 收入在1-5亿之间,6个旗县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亿 元以下。内蒙古各个旗县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有了较大 程度的提高,但存在各旗县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且 差距较大。今后占绝大多数的旗县面临进一步加快经 济发展的艰巨任务,如何缩小与发达旗县的经济差距 是各落后旗县需要破解的难题。
4、建立和完善旗县市级科技体制
旗县市级科技体制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区的科技队伍’组织形式’运转机制’投入体制’ 利益机制等诸多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旗县级科技 工作相对滞后,科技创新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依 然较低。旗县市级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把已经成熟 的’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直接运用到生产过程中去, 建立直接’灵敏’广泛’高效的旗县市级科技体制, 要做到科技与经济的直接结合,使生产者能够把科技 成果直接运用于生产中去; 不断地快速吸收’引进’转 化’推广大量实用的先进科学技术,大科技的覆盖 面。
3、为科技创新提供优化的制度环境
内蒙古经济发展处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关键时期,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否有效地依靠科技创新迅速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 要因素。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各级政府必须 明确职能定位,提供组织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 府应把科技创新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十八大提出 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穿于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的各个 领域,在内蒙古科技工作的总体布局上要以满足经济社会 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内蒙古区域创 新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体现地域特色,特色产业是县域经 济的根本,只有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形成 县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而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是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重要依托。推进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也是县域经济发 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