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大事记

合集下载

会计监督20年大事记(1999-2018)

会计监督20年大事记(1999-2018)

会计监督20年大事记(1999-2018)作者:本刊编辑部来源:《财政监督》 2019年第1期●1999年,财政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并在7月、11月和12月陆续发布了检查结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一号、第二号和第三号,标志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制度的正式建立和实施。

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修订草案)》,明确了财政部门在会计监督领域的主体地位。

●2000年,财政部组织专员办查处了一批上市公司重大造假案件,如:沈阳黎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的会计报告造假,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等一系列重要财务指标均存在不实,造假金额达到8579万元;广州京安云豹汽车有限公司年报中存在损益不实21061万元、虚减利润12237万元等严重问题。

案件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后浮出水面,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强烈反响,也树立了财政部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权威。

●2001年,财政部编写出版了《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监督检查》一书,以贯彻《会计法》赋予的会计监督职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出发点,对各级财政部门、广大企业事业单位及会计师事务所有力地宣传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

●2002年,财政部收回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管职责,强化财政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检查。

并且,财政部首次采取中央与地方财政联动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同时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2003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落实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督职责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了财政部门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行政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相关要求。

●2004年,财政部组织专员办重点检查了5户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10户上市公司,首次形成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相结合的全方位会计监督模式。

●2005年,财政部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24号),明确了财政部门开展会计师事务所监督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

会计行业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快速发展——2014年我国会计大事记

会计行业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快速发展——2014年我国会计大事记

会计行业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快速发展—2014年我国会计大事记荫本刊编辑部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 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也是 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

党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权责发生制 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集聚人才 体制机制等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 措,这为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也 引领了 2014年的会计改革进程。

2014年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在编制权 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地方 政府债务报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设等 方面都有所进展;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开展 的如火如荼;《预算法》在经历了十年的酝 酿完成了首次大修;公共部门内部控制也 有了新的规范出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 度(试行)》有了首个行业制度的征求意见 稿;注册税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资 格许可和认定被取消,中介行业面临新的 挑战;减税亦有新政策,固定资产折旧新政 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作为我国 全面深化改革“元年”,2014年是会计行业 改革和发展进人快速车道即将遍地开花的 一年。

政府会计改革稳步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提出,我国要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 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制度,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这意味着我国政 府会计改革正式开启。

当前,我国现行政府会计体系主要由 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 位会计构成,其中,事业单位会计包括事业 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及医 院、高等学校、中小学校、科学事业单位、彩 票机构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制定统一的 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制定政府会计基本准 则;根据基本准则制定政府财务会计具体 准则,以规范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确认、计 量和报告行为;整合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 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国有建设单位会 计制度,构建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为核心 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

1950_2000会计史大事记

1950_2000会计史大事记

1950_2000会计史大事记1950年财政部成立制度审议委员会。

财政部原会计制度处升格为会计制度司。

1951年新中国第一本全国性会计月刊《新会计》创刊。

财政部召开全国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会议。

1952年财政部召开第二次全国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会议。

1954年财政部印发《国营建筑包工企业施工单位会计处理办法》和《国营建筑包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

1955年财政部印发《地方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国家机关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1957年财政部印发《国营工业企业材料会计核算办法》。

1958年财政部印发《关于改革企业会计制度办法的通知》。

1959年财政部召开企业会计制度座谈会,商讨建立和健全工业、供销等企业会计规章制度问题。

1961年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印发《关于试行<国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程(草案)>的通知》。

1962年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全国会计工作会议。

李先念副总理于会上指出会计是管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之一。

1963年国务院印发《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

1964年李先念副总经理为《会计》月刊题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愈发展,财务工作愈重要。

1965年财政部印发《企业会计工作改革纲要(试行草案)》。

1973年财政部印发《国营企业若干费用开支办法》、《关于加强国营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若干规定》。

财政部印发《国营企业会计工作规程(试行草案)》。

1978年国务院发布《会计人员职权条例》。

1979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召开,会议选举王丙乾任会长。

1980年财政部召开第二次全国会计工作会议。

财政部印发《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

1981年国务院批转发布《会计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

1983年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一次成员国际会议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代表出席会议。

财政部印发《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试行草案)》。

1984年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

关于会计的中国红色故事

关于会计的中国红色故事

关于会计的中国红色故事《关于会计的中国红色故事》在中国红色历史中,会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与会计相关的中国红色故事,展示了会计在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 甲午战争中的会计英雄1894年,中国与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

在中国军队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刻,一位名叫王云五的会计师挺身而出。

他利用自己的会计技能,为中国军队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云五通过对军队物资和经费的精确记录,帮助指挥官们更好地调配资源,提高了作战效率。

2. 抗日战争中的财务支持在抗日战争期间,会计职业成为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支柱。

许多企业会计师自愿加入军队,负责管理和调配军队经费。

他们确保了军队的物资供应和财务稳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3. 革命根据地的财会建设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

为了管理这些根据地的财务,共产党成立了财会部门。

这些部门由一些经验丰富的会计师领导,他们负责记录和管理各项收入、支出和物资供应。

通过科学的会计管理,革命根据地得以有效运作,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4. 新中国财经建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会计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国家财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许多会计师积极参与国家的财政和经济工作,为新中国的财经建设出谋划策。

这些中国红色故事展示了会计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会计师们通过精确的记录和管理,为国家和军队提供了重要的财务支持,保证了革命事业的顺利进行。

同时,他们也为中国新时代的财经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5年中国财会大事记

2005年中国财会大事记

2005年中国财会大事记一月1月1日,财政部为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

1月1日,财政部为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情况、搞好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而颁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即日起在全国施行。

1月1日,国家质监局、国家标准委、审计署、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1月5日,财政部颁布《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首次具体解决了信托当事人及信托项目适用的会计规范问题,统一了有关会计核算标准,对信托业务的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和报表格式做出系统规范。

1月6日,中注协召开2004年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总结会。

1月7日,由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联合举办的“会计与公司治理国际论坛”在中山大学开幕,来自海内外15个国家、37所海外高校和26所国内大学的60多名教授和近100名博士生参加了论坛。

1月7日,由中注协倡导的我国首次自律性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活动结束,共检查事务所824家,有268家事务所和280名注册会计师受到各种形式的自律性惩戒。

1月1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发布《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这是继2004年财政部发布《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之后,我国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建设工作的又一重要步骤。

1月12日,国资委选聘会计师事务所对16家央企进行独立审计。

1月18日,百事音乐风云榜在北京正式启动,除继续采用评审团制度和提名制度之外,此次还邀请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颁奖的计票和监票工作,这也是国内所有颁奖盛典第一次和国际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合作。

1月19日,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证券公司2004年度会计审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督促做好证券公司2004年度会计审计工作的通知》。

1月21日,财政部会计司、中国会计学会、中国财经报联合发出“纪念会计法颁布实施20周年有奖征文”启事。

中国近代会计史大事记

中国近代会计史大事记

中国近代会计史大事记来源:中国会计视野发布时间:2011-07-081949年12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设立会计制度处,1950年9月改设为会计制度司,由该机构承担建立全国统一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制度的任务。

1950年3月3日,政务院(图1)公布《中央金库条例》,其后财政部制订《施行细则》。

金库会计制度是新中国在会计核算制度方面颁行的第一部行政规章。

1950年10月27日,财政部召开全国预算、会计、金库制度会议,会议讨论并于会后试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首次为国家财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确立了体系完整的统一规范。

1951年6月1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关于国营企业清理财产核定资金的决定》,规定全国国营企业的资产和资金重新清理登记。

经两年工作,查清固定资产原值223.6亿元,净值158.9亿元,流动资金15亿元。

1963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任免、奖惩等内容。

1978年9月,国务院修改颁布《会计人员职权条例》,首次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对会计干部技术职称及其具体内容作了原则规定。

1979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正式恢复会计制度司建制,并开始办公。

1979年,我国恢复招收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0年1月8日,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会长王丙乾,秘书长杨纪琬。

1980年12月,财政部颁发《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即会计师事务所)的暂行规定》。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1993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号主席令颁布,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1981年1月1日,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此系新中国第一家由财政部批准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1981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厦门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设立首批会计学专业的博士点,批准葛家澍、娄尔行教授为博士生导师。

2008年中国财会大事记

2008年中国财会大事记

◆1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正式发布《 月2 日, 注册会计 师和 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披露制度》 ,这标志着 中国正式建立起会计
行业信息披露制度。 ◆1 5日, 月2 财政部发布了《0 7 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 报 2 o年
表格式及编制说 明) 2 o 年度外商投资企业( 及《 0 7 金融类) 报 会计
进程中取得 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 对于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会计规 范性 , 促进其健康发展 , 具有非常重要 的现实意义 。
◆1 1 《 月2 日,企业会计准则实施 问题专 家工 作组意见》 发
布 。 对 上市 公 司和 会计 师 事 务所 等提 出 的新 会 计 准则 执 行 过 针
程 中的问题 ,企业 会计准肘实施 问题专家工作组进行 了讨论 ,
◆1 1 中注协与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 A ) 月2 日, I S在京签 C 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会计研究和发展活动 、 会计教育 、 会员 职业发展 、 员工及技术交流 、 考试及资格认定方面 的研 究和交 流等领域开展合作 。
◆ 1 日起 , 月1 财政部发布 的《 民专业合 作社 财务 会计制 农 度( 试行)正式 实施。这标志着农 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有 r 》 规范 的制度保障。 ◆1 日起 。 月1 财政部发布 的《 国人大行政单 位国有资产 全
行新会计准则答记者问 。会计司负责人表示 , 目前沪深两市 从 7 家非金融类和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布 的20 年年报看 , 7 0' 7 新会计
准 则 在上 市 公 司 执行 情 况 很好 。
握 企 业 月 度经 营 成 果和 财 务状 况 . 好财 务动 态监 测 工作 。 做
务所合并而成的中瑞岳华舍计师事务所在京宣告成立 , 并加入 罗申美( S 1 R 1 国际。这一实践及其采取 的“ 出去、 Ⅵ 走 引进来 ” 的发

中国近代会计史大事记

中国近代会计史大事记

中国近代会计史大事记2012-2-1 12:56:40中国会计视野字体:大小1949年12月12日,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设立会计制度处,1950年9月改设为会计制度司,由该机构承担建立全国统一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制度的任务。

1950年3月3日,政务院公布《中央金库条例》,其后财政部制订《施行细则》。

金库会计制度是新中国在会计核算制度方面颁行的第一部行政规章。

1950年10月27日,财政部召开全国预算、会计、金库制度会议,会议讨论并于会后试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人民政府暂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首次为国家财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确立了体系完整的统一规范。

1951年6月1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关于国营企业清理财产核定资金的决定》,规定全国国营企业的资产和资金重新清理登记。

经两年工作,查清固定资产原值223.6亿元,净值158.9亿元,流动资金15亿元。

1963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任免、奖惩等内容。

1978年9月,国务院修改颁布《会计人员职权条例》,首次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对会计干部技术职称及其具体内容作了原则规定。

1979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正式恢复会计制度司建制,并开始办公。

1979年,我国恢复招收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0年1月8日,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会长王丙乾,秘书长杨纪琬。

1980年12月,财政部颁发《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即会计师事务所)的暂行规定》。

1986年7月,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

1993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3号主席令颁布,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1981年1月1日,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成立,此系新中国第一家由财政部批准独立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1981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厦门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设立首批会计学专业的博士点,批准葛家澍、娄尔行教授为博士生导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会计大事记1900-1911年1900年后西式簿记在中国官僚资本兴办的现代工业、交通、金融企业中应用。

1900-1912年中式会计进行改良尝试。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光绪会计表》出版。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连环账谱》出版。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银行簿记学》出版。

1912-1927年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财政部长主掌会计。

1914年(民国三年)《中华民国约法》设会计专章。

1914年(民国三年)《国务院厘定普通官厅用簿记》施行。

1914年(民国三年)《会计法》颁行。

1914年(民国三年)《修正财政部官制》规定设会计司掌理会计。

1918年(民国七年)会计师事业肇始。

1918年(民国七年)《会计师暂行章程》施行。

1921年(民国十年)复旦大学商学院开设会计系。

1925年(民国十四年)上海会计师公会成立。

1927-1949年1920-30年代改良中式簿记运动及改良与改革的争鸣。

1927年(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财政部会计则例》颁行。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会计师条例》颁行。

1930年(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主计处组织法》颁行。

1931年(民国二十年)主计处会计局成立。

1933年(民国廿二年)中国计政学会成立。

1934年(民国廿三年)中国会计学社成立。

1935年(民国廿四年)国民政府《会计法》颁行。

1935年(民国廿四年)《会计杂志》发表巴舒里名著《计算与纪录要论》汉译本。

1937年(民国廿六年)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成立。

1938年(民国廿七年)主计处编印《中央各机关及所属普通公务单位会计制度之一致规定》。

1942年(民国卅一年)主计处颁发审核各种会计报告准则训令。

1946年(民国卅五年)会计师公会联合会成立。

1947年(民国卅六年)增减分录法提出。

1948年(民国卅七年)立信会计研究编译所成立。

1948年(民国卅七年)国民政府《商业会计法》颁布。

1932-1949年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财政条例》颁布。

1932年中央工农政府财政人民委员部发布统一会计制度的训令。

1934年毛泽东在《我们的经济政策》报告中阐释会计制度的原则。

1935年中央财政部颁布《暂行会计出纳规则》。

1936年中央财政部颁布《暂行会计条例》。

1944年延安中直机关成立会计研究组。

1945年晋冀鲁豫边区会计学会成立。

1947年中央军委供给处制订会计制度。

1949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成立总会计局。

1949-2000年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通过任命薄一波为财政部部长。

1949年12月12日,财政部在组织机构中设立会计制度处,由安绍芸任处长。

1950年4月12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在北京召开全国税务会计会议,研究讨论和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各级税务机关暂行会计制度》。

1950年9月,经政务院机构编制审查委员会核定,原会计制度处调整为会计制度司。

1950年10月27日,财政部召开全国预算、会计、金库制度会议,通过了《国营企业财务收支计划(草案)》,《国营企业折旧基金提缴办法(草案)》等九个文件。

1951年11月1日,财政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会议,会上修订了各种国营企业统一会计制度、会计人员的职务、权利、责任等问题。

1952年1月10日,《工业会计》月刊创刊。

1952年10月17日,财政部召开第二次全国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会议,这是我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在财务会计工作上的重要会议。

1953年11月21日,财政部修订公布《国营工业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次年1月1日起施行。

1953年11月24日,财政部修订公布《国营企业建设单位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次年1月1日起施行。

1953年12月29日,财政部公布《国营供销机构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次年1月1日起施行。

1954年1月9日,财政部发出《国营建筑包工企业施工单位会计处理办法》和《国营建筑包工企业统一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

1954年1月15日,财政部公布《国营工业企业统一简易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格式》,自1954年1月1日起试行。

1954年4月1日,高教部召开全国高等财经教育会议,讨论了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的方针、任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统一教育计划等问题。

1955年12月9日,财政部颁发《地方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和《各级国家机关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记帐方法由现金收付改为借贷记帐法。

1961年3月1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在北京成立,隶属于国务院财贸办公室。

1962年5月10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专门研究会计工作的会议。

1963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定会计人员职责、权限的行政法规。

1963年12月,中国评剧一团演出《会计姑娘》时,李先念副总理专程到剧场看戏,并接见主演新凤霞及全体演职员。

1965年11月1日,商业部在全国所属企业推行增减记账法。

1975年7月20日,国防工业重点企业会议在京召开,李先念指出,要建立、健全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的责任制,以保证生产正常秩序。

1978年9月12日,国务院颁发《会计人员职权条例》,这是1963年《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的修订版。

1979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正式恢复会计制度司建制,并开始办公。

1979年1月20日,《财务与会计》创刊。

它是适应新时期改革、开放形势下财政、财务工作的需要而创办的。

1979年11月5日,中国珠算协会成立。

1979年12月26日,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在广东佛山市召开,选举王丙乾为会长,段云为名誉会长,聘请赵榕、潘序伦为顾问。

1980年3月31日,《会计研究》创刊号发行。

这是中国会计学会创办的刊物,主要刊登有关财务会计的理论性文章。

1980年12月23日,财政部发出《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即会计事务所)的暂行规定》。

它对会计顾问处以及注册会计师的批准程序、条件、任务等作了原则规定。

1981年4月29日,中国成本研究会召开第二次讨论会,讨论了如何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成本管理体系等问题。

1981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准了首批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授予单位。

首批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授予单位是上海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

1982年3月1日,中国财务会计咨询公司在北京成立。

1982年6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中国会计史稿》,这是我国第一部会计史著作。

1983年3月17日,召开全国利改税工作会议,王丙乾讲话指出:利改税方向对头,势在必行。

1983年6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统一流动资金会议,会上决定从7月1日起,陆续将国营企业流动资金改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1983年10月5日,财政部发布《财政机关总预算会计制度》,本制度次年1月1日起执行。

1983年10月30日,我国第一部《成本管理手册》出版,由许毅任主编,杨纪琬、王振之任副主编。

1984年4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草案)》进行审议,并提出修改意见。

同一天,财政部颁发《会计人员工作规则》。

1984年6月1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制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都作了规定。

1985年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于5月1日起施行。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

1985年3月4日,财政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本制度自1985年7月1日起施行。

1985年4月26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

1985年6月20日,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召开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座谈会,讨论和研究如何贯彻执行《会计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1985年10月7日,中国成本研究会举办的成本研究班在镇江开学。

1985年11月8日,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教育家、著作家潘序伦先生在上海因病逝世,享年92岁。

1986年2月28日,中国会计学会、香港会计师公会联合举办的“投资问题研讨会”在广州市举行。

1986年3月3日,“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四届会议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

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纪琬代表中国参加了会议。

1986年3月29日,财政部、司法部联合发出《关于认真宣传和实施<会计法>的通知》,对宣传和贯彻实施《会计法》作出具体部署。

1986年4月10日,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转发财政部制订的《会计专业职称试行条例》,对会计职称评定进行了改革,实行会计专业职称聘任制度。

1986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对考试、注册、业务范围工作规则等作了规定,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

1986年8月19日,财政部颁布《全国发票管理暂行办法》。

1986年9月15日,财政部、农牧渔业部发布《乡镇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本制度次年1月1日起实行。

1986年12月16日,经国家教委同意,由财政部领导和举办的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在山西太原成立。

1987年1月7日,中国会计学会在北京举办“香港公司法、破产法研讨会议”。

1987年3月27日,国务院发布《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87年10月13日,财政部发布《外贸企业出口成本管理办法》。

颁布之日起施行。

1988年3月12日,湖北省老河口市成立会计局,是会计改革的尝试。

1988年5月12日,中国会计学会和香港会计师公会在香港联合举行“中国投资环境研讨会”。

1988年6月9日,财政部颁发《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试行规定》,决定对从事财务会计工作30年以上的会计人员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

1988年6月28日,财政部印发《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试行办法》,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会计工作达标升级活动。

1988年7月,杨纪琬主编的《中国现代会计手册》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1988年8月21日,第五届会计史国际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举行,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

1988年11月1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注册会计师成立大会,同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

1990年2月20日,中国会计学会1990年年会在武汉召开。

1988年8月22日,国务院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革现行结算的报告》,提出对银行的结算办法进行改革。

1989年4月20日,财政部颁发举办首届会计知识大赛办法。

1989年10月,首届会计知识大赛第一赛程试卷发放突破400万份,规模之大在我国各类比赛中首屈一指。

1990年3月20日,财政部发布《会计证管理办法》。

1990年4月14日,全国首届会计知识大赛第二赛程决赛在北京举行,解放军代表队荣获冠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