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ppt课件第一章微生物细胞.共34页
合集下载
1.微生物概述ppt课件

38
李斯特----无菌操作奠基人
李斯特在石炭酸喷雾下进行手术
39
弗莱明------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1929年青霉素发现者弗莱明 1940年弗洛瑞提纯应用于临床 40
03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微生物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1995年 微生物全基因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 3、新型疫苗和新的抗生素不断问世。 4、新病原微生物的确定方面 • 1974年从莱姆(Lyme)病患者分得疏螺旋体 • 1977年分离出军团菌 • 1983年从慢性胃炎病人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 (2)酒精工业 食用酒精、医用酒精。 • (3)溶剂工业 丙酮、丁醇。 • (4)有机酸工业 乳酸、柠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
酒石酸等。 • (5)抗生素工业 青霉素、头孢霉素等。 • (6)酶制剂工业 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
43
• (7)氨基酸工业 味精(谷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等。
11
微生物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净化人类生存的基地
1
利用微生物将含碳有机污染物分解成CO2,H2S等气体;将含氮有机污染物分
解成氨、硝酸、亚硝酸等;将汞、砷对人类有毒的重金属在水体中得到转化,
达到污水净化目的。
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
2
应用于酿造工业、发酵工业的酒精酵母菌、啤酒酵母菌等。
应用于医药工业的多种抗生素、疫苗等
(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 (Species)
次要分类单位: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
29
以啤酒酵母为例,它在 分类学上的地位是: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 纲:子囊菌纲 目:内孢霉目 科:内孢霉科 属:酵母属 种:啤酒酵母
李斯特----无菌操作奠基人
李斯特在石炭酸喷雾下进行手术
39
弗莱明------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1929年青霉素发现者弗莱明 1940年弗洛瑞提纯应用于临床 40
03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微生物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1995年 微生物全基因的研究已取得初步进展。 3、新型疫苗和新的抗生素不断问世。 4、新病原微生物的确定方面 • 1974年从莱姆(Lyme)病患者分得疏螺旋体 • 1977年分离出军团菌 • 1983年从慢性胃炎病人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
• (2)酒精工业 食用酒精、医用酒精。 • (3)溶剂工业 丙酮、丁醇。 • (4)有机酸工业 乳酸、柠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苹果酸、
酒石酸等。 • (5)抗生素工业 青霉素、头孢霉素等。 • (6)酶制剂工业 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
43
• (7)氨基酸工业 味精(谷氨酸)、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等。
11
微生物在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净化人类生存的基地
1
利用微生物将含碳有机污染物分解成CO2,H2S等气体;将含氮有机污染物分
解成氨、硝酸、亚硝酸等;将汞、砷对人类有毒的重金属在水体中得到转化,
达到污水净化目的。
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
2
应用于酿造工业、发酵工业的酒精酵母菌、啤酒酵母菌等。
应用于医药工业的多种抗生素、疫苗等
(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 (Species)
次要分类单位:亚门、亚纲、亚目、亚科、亚属、亚种
29
以啤酒酵母为例,它在 分类学上的地位是: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 纲:子囊菌纲 目:内孢霉目 科:内孢霉科 属:酵母属 种:啤酒酵母
微生物学ppt课件第一章微生物细胞

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 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精选课件ppt
3
微生物细胞的功能
营养功能:吸收营养物质、转化、合成, 产能,排除废弃物;
生长功能:生长和分裂; 分化:形态和功能的变化,甚至出现特
殊结构; 信号传导:微生物之间及与其它生物间
通过化学信号交流; 进化:细胞适应环境条件而不断地进化。
细胞壁
精选课件ppt
13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甲 菌
乙菌
初染 结晶紫
媒染 碘液
脱色 乙醇
紫色(G+) 复染 沙黄
红色(G-)
革兰氏染色步骤示意图
精选课件ppt
14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肽聚糖
精选课件ppt
15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肽聚糖
精选课件ppt
E.coli(左)与C.poinsettiae(右)肽聚糖中的肽桥
精选课件ppt
22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肽聚糖分子中的4种主要肽桥类型
类 甲肽尾上 型 连接点
肽桥
乙肽尾上 连接点
Ⅰ 第4氨基酸 -CO·NH- 第3氨基酸
Ⅱ 第4氨基酸
-(Gly)5-
第3氨基酸
Ⅲ 第4氨基酸 Ⅳ 第4氨基酸
H-C- (CH2)-NH2 C=0 NH
CH3-C-H COOH
L-Ala D-Glu
L-Lys D-Ala
精选课件ppt
MG
G+细胞壁 肽聚糖
单体结构 20
DPA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的一个重复单位
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精选课件ppt
3
微生物细胞的功能
营养功能:吸收营养物质、转化、合成, 产能,排除废弃物;
生长功能:生长和分裂; 分化:形态和功能的变化,甚至出现特
殊结构; 信号传导:微生物之间及与其它生物间
通过化学信号交流; 进化:细胞适应环境条件而不断地进化。
细胞壁
精选课件ppt
13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甲 菌
乙菌
初染 结晶紫
媒染 碘液
脱色 乙醇
紫色(G+) 复染 沙黄
红色(G-)
革兰氏染色步骤示意图
精选课件ppt
14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肽聚糖
精选课件ppt
15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肽聚糖
精选课件ppt
E.coli(左)与C.poinsettiae(右)肽聚糖中的肽桥
精选课件ppt
22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肽聚糖分子中的4种主要肽桥类型
类 甲肽尾上 型 连接点
肽桥
乙肽尾上 连接点
Ⅰ 第4氨基酸 -CO·NH- 第3氨基酸
Ⅱ 第4氨基酸
-(Gly)5-
第3氨基酸
Ⅲ 第4氨基酸 Ⅳ 第4氨基酸
H-C- (CH2)-NH2 C=0 NH
CH3-C-H COOH
L-Ala D-Glu
L-Lys D-Ala
精选课件ppt
MG
G+细胞壁 肽聚糖
单体结构 20
DPA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的一个重复单位
《微生物第一章》PPT课件

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
包括发酵、呼吸作用、光合作 用等多种代谢方式,不同种类 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特点
。
22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与产物
2024/1/24
糖代谢途径
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等,产生ATP、NADH等能 量物质以及多种中间代谢产物。
氮代谢途径
包括氨基酸的降解与合成、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涉及氨、氨基 酸、硝酸盐等含氮物质的转化。
2024/1/24
20
04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
2024/1/24
21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与特点
异养型微生物
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 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种生活方式
。
2024/1/24
自养型微生物
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 的有机物,如硝化细菌、硫化 细菌等。
兼性自养型微生物
既可利用有机物,也可利用无 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如氢细 菌、酵母菌等。
02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受到广 泛关注。
12
02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2024/1/24
13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2024/1/24
细菌的基本形态
01
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结构
02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03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14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2024/1/24
真菌的基本形态
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19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与机制
01
02
03
04
无性繁殖
通过二分裂、出芽等方式进行 繁殖,不涉及遗传物质的重组
。
有性繁殖
包括发酵、呼吸作用、光合作 用等多种代谢方式,不同种类 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代谢特点
。
22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与产物
2024/1/24
糖代谢途径
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等,产生ATP、NADH等能 量物质以及多种中间代谢产物。
氮代谢途径
包括氨基酸的降解与合成、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涉及氨、氨基 酸、硝酸盐等含氮物质的转化。
2024/1/24
20
04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
2024/1/24
21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与特点
异养型微生物
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 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种生活方式
。
2024/1/24
自养型微生物
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 的有机物,如硝化细菌、硫化 细菌等。
兼性自养型微生物
既可利用有机物,也可利用无 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如氢细 菌、酵母菌等。
02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受到广 泛关注。
12
02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2024/1/24
13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2024/1/24
细菌的基本形态
01
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结构
02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03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14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2024/1/24
真菌的基本形态
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19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与机制
01
02
03
04
无性繁殖
通过二分裂、出芽等方式进行 繁殖,不涉及遗传物质的重组
。
有性繁殖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和能量系统 ,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 原料和能量进行复制。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微生物学课件ppt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延迟期
微生物适应环境,繁殖 速度较慢,数量增长缓
慢。
对数生长期
微生物快速繁殖,数量 呈指数增长。
稳定期
微生物繁殖速度减慢, 营养物质消耗殆尽,环 境压力增大,死亡数量
增加。
衰亡期
微生物大量死亡,数量 下降。
微生物的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适用于工业发酵和实验室研究, 可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有性繁殖
通过两个细胞的结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再经过受精作用形成新的个体, 如真菌的孢子生殖。
Part
05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微生物遗传变异的重要来 源之一,是指基因序列中发生的碱基 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 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通常是不定向的,但也可以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诱变剂的作用 )发生定向突变。
环境污染等,这些行为可能导致某些病原菌的抗药性和生态失衡。
Part
07
微生物的应用与危害
微生物在工业上的应用
01
02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微生物发酵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生产食 品、饮料、饲料、抗生素、氨
基酸等产品。
生物转化
利用微生物将原料转化为燃料 、化学品、塑料等工业品。
生物冶金
利用微生物从矿石中提取金属 。
微生物学课件
• 微生物学简介 •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 • 微生物的代谢与繁殖 •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 微生物的生态与分布 • 微生物的应用与危害
目录
Part
01
微生物学简介
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学第一节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寄生关系
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宿主体 内,从宿主获取营养物质 进行生长繁殖,对宿主造 成损害。
共生关系
一些病原微生物与宿主建 立共生关系,相互依存, 对宿主不造成明显损害。
免疫逃避
病原微生物具有逃避宿主 免疫系统的能力,从而在 宿主体内长期存活。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竞争关系
05
CATALOGUE
病原微生物的防控与治疗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减少病原 微生物的传播。
注重饮食安全
避免食用不洁或变质食品,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以降低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 染病。
深入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揭示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调控机 制。
发展微生物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新技 术,推动微生物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
加强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和防控策 略研究,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
加强微生物学与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
促进微生物学与医学的交叉融合 ,深入研究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 关系,发展新的诊疗技术和药物
02
CATALOGUE
病原微生物概述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等。
分类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方式等特征,可将其分为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等几大类。其中,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病毒是一类寄生生物,真 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寄生虫则是一类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生物。
微生物学最完整经典ppt课件

酶制剂
利用微生物产生的酶,对 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处理, 提高食品质量和产量。
生物防腐剂
利用微生物的抗菌作用, 生产天然、安全的食品防 腐剂。
微生物学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抗生素生产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抗生素,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等疾病。
疫苗制备
利用微生物制备各种疫苗,预防 传染病的发生。
基因工程药物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微生物作 为“工程菌”,生产各种生物药
微生物感染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
包括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等。此外,还可以通过锻炼身 体、增强营养等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微生物感染。
治疗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感染,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如细菌感染可采用抗生素治疗; 病毒感染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真菌感染可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等。同时,还可 以采取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等措施,缓解患者的症状。
微生物的能量转换
包括ATP的生成和利用。
微生物的物质运输
包括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等。
微生物的细胞膜与细胞壁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的组成与作用。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
DNA和RNA。
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类型、特点和意义。
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方式、过程和意义。
微生物的育种与基因工程
育种方法,基因工程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微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新型疫苗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微生 物防治领域的重要趋势。如基于mRNA技术的疫苗、重组蛋 白疫苗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2 03
微生物组学在防治中的应用
2024年度《微生物学》PPT课件

命名规则
采用双名法,即属名和种名,用斜体拉丁文表示,属名在前,种名在后。例如: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 )。
2024/3/23
24
微生物的鉴定方法与步骤
鉴定方法
表型鉴定(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学鉴定(基因型、DNA序列分析)、血清学鉴定(抗原抗 体反应)等。
鉴定步骤
采集样品、分离纯化、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等。
呼吸作用类型
分为好氧呼吸、厌氧呼吸和兼性厌氧 呼吸,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环境 条件下进行不同的呼吸作用。
2024/3/23
16
微生物的物质代谢与合成作用
01
碳源利用与分解代 谢
微生物利用不同碳源进行分解代 谢,包括单糖、多糖、脂肪和蛋 白质等。
02
氮源利用与合成代 谢
微生物利用不同氮源进行合成代 谢,合成自身所需的氨基酸、核 苷酸等含氮物质。
营养类型
根据微生物对营养需求的不同,可分为自养型、 异养型和兼性营养型。
2024/3/23
12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测定方法
生长曲线
描述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 生长繁殖的四个阶段,即 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 和衰亡期。
2024/3/23
测定方法
包括直接计数法(如显微 镜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 法)和间接测定法(如比 浊法、生理指标法等)。
01
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结构
02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03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8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真菌的形态
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真菌的结构
菌丝、孢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分
肽聚糖 磷壁酸 类脂质 蛋白质
占细胞壁干重的%
G+
G-
含量很高(30-95) 含量很低(5-20) 含量较高(<50) 0
一般无(<2) 0
含量较高(-20) 含量较高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肽聚糖( peptidoglycan )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磷壁酸(Teichoic acids)结构
胞死亡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脂多糖(Lipolysaccharide)的组成结构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脂多糖(Lipolysaccharide)的组成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脂多糖(Lipolysaccharide)的组成
类脂A:2个N-乙酰葡糖胺及5个长链脂肪酸
钙
CaCl2, Ca(NO3)2
钠 NaCl
某些酶的辅因子,维持酶(如蛋白酶)的稳定性,芽 孢和某些孢子形成所需,建立细菌感受态所需
细胞运输系统组分,维持细胞渗透压,维持某些 酶的稳定性
钾
KH2PO4, K2HPO4
铁 FeSO4
某些酶的辅因子,维持细胞渗透压,某些嗜盐细 菌核糖体的稳定因子
细胞色素及某些酶的组分,某些铁细菌的能源物 质,合成叶绿素、白喉毒素所需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元素
生理功能
锌
存在于乙醇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 醛缩酶、RNA与DNA聚合酶中
锰 存在于过氧化物歧化酶、柠檬酸合成酶中
钼 存在于硝酸盐还原酶、固氮酶、甲酸脱氢酶中
硒 存在于甘氨酸还原酶、甲酸脱氢酶中
钴 存在于谷氨酸变位酶中
铜 存在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
钨 存在于甲酸脱氢酶中 镍 存在于脲酶中,为氢细菌生长所必需
细胞壁
肽聚糖分子中的4种主要肽桥类型
类 甲肽尾上 型 连接点
肽桥
乙肽尾上 连接点
Ⅰ 第4氨基酸 -CO·NH- 第3氨基酸
Ⅱ 第4氨基酸
-(Gly)5-
第3氨基酸
Ⅲ 第4氨基酸 Ⅳ 第4氨基酸
-(肽尾)
1~2-
-D-Lys-
第3氨基酸 第2氨基酸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G+` G-细胞壁成分的区别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磷壁酸的功能
因带负电荷,故可与环境中的Mg+等阳离子结 合,提高这些离子的浓度,以保证细胞膜上一些 合成酶维持高活性的需要。
保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与其宿主间的粘连 赋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 提供某些噬菌体以特异的吸附受体 贮藏磷原素 调节细胞内自溶素(autolysin)的活力防止细
3个2-酮-3-脱氧辛糖酸 内核心区
3个L-甘油-甘露庚糖 LPS 核心多糖区
外核心区:5个己糖(Hex),包括葡糖胺、 半乳糖、葡萄糖
D-alanine
peptide bond
肽聚糖(Peptidoglycan)结构中短肽的连接形式
CH2OH
CH2OH
O
O OH
On
CH3-CH- C=0 NH
HC-C-CH3 C=0 NH
COOH-C-H (CH2 )2 C=0 NH
H-C- (CH2)-NH2 C=0 NH
CH3-C-H COOH
细胞壁
肽聚糖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肽聚糖( peptidoglycan )
N-acetyl glucosamine
N-acetylmuramic acid
L-alanine
b-(1,4) linkages
D-glutamic acid
meso-diaminopimelic acid
Mn、Cu、Co、Zn、Mo….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
有机体(99%:聚合物96%,单体 3%);
蛋白质(20多种氨基酸以肽键相连); 碳水化合物和多糖(C4-7); 脂肪酸和类脂 核酸(DNA、RNA)(A、T/U、C、G) 无机离子(1%)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元 化合物形式
切相关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
细胞壁
甲 菌
乙菌
初染 结晶紫
媒染 碘液
脱色 乙醇
紫色(G+) 复染 沙黄
红色(G-)
革兰氏染色步骤示意图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肽聚糖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肽聚糖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营养功能:吸收营养物质、转化、合成, 产能,排除废弃物;
生长功能:生长和分裂; 分化:形态和功能的变化,甚至出现特
殊结构; 信号传导:微生物之间及与其它生物间
通过化学信号交流; 进化:细胞适应环境条件而不断地进化。
一、细胞的化学组成
1 化学元素(chemical element)
主要元素: C、H、O、N、P、S 微量元素: K、Na、Mg、Ca、Fe、
素
(常用)
生理功能
磷
KH2PO4, K2HPO4
核酸、核蛋白、磷脂、辅酶及ATP等高能分子的成 分,作为缓冲系统调节培养基pH
硫
(NH4)2SO4, 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维生素的成
MgSO4
分,谷胱甘肽可调节胞内氧化还原电位
镁 MgSO4
己糖磷酸化酶、异柠檬酸脱氢酶、核酸聚合酶等 活性中心组分,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成分
L-Ala D-Glu L-Lys D-Ala
MG
G+细胞壁 肽聚糖
单体结构
DPA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的一个重复单位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肽聚糖( peptidoglycan )
E.coli(左)与C.poinsettiae(右)肽聚糖中的肽桥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二、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细胞壁的功能
固定细胞外形 协助鞭毛运动 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 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 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
细胞
细胞的含义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由膜包围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
细胞
细胞的含义
一切有机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构成 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细 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
微生物细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