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饲养技术

合集下载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提高,畜牧业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奶牛业在畜牧养殖中投入产出率高,经济效益好,但是在农村由于奶牛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饲养回报率差,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为引导农民科学养牛,提高农户饲养水平,现将奶牛的饲养技术介绍如下:一、奶牛不同生长期的饲养方法1、牛犊:新生牛犊按常规方法接生,即用消毒毛巾擦洗去牛犊口鼻部黏液,在距腹皮4指处断脐,剥去软蹄,待牛犊站立后称重、登记。

饲养方法:牛犊自1周龄改为喂常乳;2周龄时训练牛犊吃粗饲料。

常乳哺乳期一般为100-150天。

总喂奶量300-400千克。

喂常乳的方法是:每天喂2-3次,奶中可掺25%-30%的温水,每头牛犊的喂量按其体重的8%计算。

管理要点:保证牛犊充分运动,生后3-5天即可赶到运动场,每天运动不少于4小时,每天刷拭牛体2次。

2、成牛、青年牛:6月龄至配种为育成牛,配种至产犊为青年牛。

此间应根据月龄、性别、体重及畜舍情况及时分群,实行定位管理。

管理要点:每天刷拭牛体2次。

对母牛从12月龄开始每天抚摸乳房,怀孕后每天2次按摩乳房,但不得挤奶。

16月龄左右,体重达375千克开始配种。

妊娠3个月后,注意观察食欲及生理变化,膘情不宜过肥。

3、成年奶牛饲养要点:每百千克体重喂给青贮饲料3-4千克,干草1千克以上,青料11.5千克。

日粮饲喂应按“粗→精→粗”顺序。

分娩后护理:母牛分娩后,应立即给母牛饮温麸水1-2桶。

同时在产床上铺垫褥草,供母牛饮水后休息。

并认真检查产后母牛乳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二、奶牛的饲养管理原则1、夏季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冬季不喂冰冻饲料,不饮冰凉水。

2、保持牛舍内外及运动场清洁卫生。

运动场粪便应及时清理,地面要做到夏季不积水,冬季不结冰。

3、投营养需要配制日粮,保证干物质进食量,保持能量和粗蛋白营养平衡。

4、固定饲喂程序,稳定饲料品种。

无论先粗后精,还是先精后粗,饲喂程序应该固定,不要随意变更。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奶牛饲养方法【技术个人工作总结】很多人对奶牛的喂养没有一个正确的饲养方法,以下是本站小编分享的奶牛饲养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奶牛饲养方法喂奶牛的方法奶牛的饲料成本占70%,饲料的使用技术直接影响到养殖成本,因此配制奶牛日粮时,应结合当地饲料资源,既满足营养需要,又要降低饲料成本,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粗饲料占日粮比例: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饲料原料,以干物质为基础,日粮中粗料比例应在40%~70%,也就是说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应占干物质的15%~24%。

在泌乳早期粗料比例也应在40%,才会保证牛体健康。

2.精料喂量:在奶牛生产中,一般按奶牛维持需要3千克,然后每产3千克奶加喂1千克精料来确定。

食盐占精料的1%~2%。

3.采食量:为了保证奶牛有足够的采食量,日粮中应保证有足够的容积和干物质食量,高产奶牛(日产奶量20千克~30千克)干物质需要量为体重的3.3%~3.6%,中产奶牛(日产奶15千克~20千克)为2.8%~3.3%;低产奶牛(日产奶量10千克~15千克)为2.5%~2.8%。

4.奶牛预混料:在实际生产中,添加剂种类很多,用量极小,如果直接向配合饲料中添加,很难混匀。

因此在向配合饲料添加之前先将添加剂和合适的载体或稀释剂,通过一定的加工工艺混合均匀,以增大体积,提高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使微量的添加剂能够在配合饲料中均匀分布。

这种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与载体和(或)稀释剂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叫添加剂预混料,简称预混料。

奶牛的预混料包括单一预混料(如微量元素或维生素添加剂)和复合预混料(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小苏打等添加剂)。

它是一种不完全饲料,不能单独直接喂奶牛,预混料在奶牛精料中的用量一般为1%~5%,养殖户购买时应了解预混料所含成分,按配方需要购买。

为了方便使用,可购买复合预混料。

但由于复合预混料中的微量元素对维生素的破坏作用,因此购买时应选购在有效期内的产品,并且出厂时间越短越好。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奶牛养殖技术要点奶牛养殖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业务,对于农民和养殖户来说,掌握奶牛养殖技术要点是提高产量和效益的关键。

下面将介绍几个奶牛养殖技术要点。

1. 合理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奶牛养殖的基础,包括饲料的配制、饲喂时间和方法、饮水管理等。

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奶牛的饲料利用率,增加产奶量。

饲料的配制要根据奶牛的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

饲喂时间和方法要有规律,确保奶牛每天都能按时进食,养成良好的饲喂习惯。

饮水管理要保证奶牛能够随时饮水,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

2. 良好的舒适环境奶牛对舒适环境的需求较高,良好的舒适环境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效益。

首先是舒适的住房条件,奶牛舍要保持干净、通风、温度适宜,并且要有良好的隔离设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其次是合理的光照条件,奶牛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以促进其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的吸收。

此外,还要保持舒适的饮水和饲料供应,确保奶牛能够随时获得足够的水和饲料。

3. 疾病防控疾病是奶牛养殖中常见的问题,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首先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给奶牛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

其次要保持奶牛舍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另外,要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

4. 合理的配种和繁殖管理奶牛的配种和繁殖管理直接影响到后代的质量和产奶能力。

合理的配种是提高奶牛品种和产奶能力的关键,要根据奶牛的遗传背景和优势选择适合的配种公牛。

繁殖管理要做好发情的观察和记录,确保奶牛在最佳的发情期进行配种,提高受胎率和繁殖效益。

此外,还要做好产后护理工作,给予奶牛良好的饲养和护理,帮助其尽快恢复身体,提高下一胎的产奶能力。

5. 注重饲料质量和营养平衡饲料是奶牛产奶的重要来源,注重饲料质量和营养平衡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

饲料要选择优质的青贮料和浓缩饲料,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

nrc奶牛饲养标准

nrc奶牛饲养标准

nrc奶牛饲养标准NRC奶牛饲养标准。

奶牛饲养是奶牛养殖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奶牛的生长发育和产奶质量。

为了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保障奶牛的生产健康,制定科学合理的奶牛饲养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饲料、饮水、住房、健康管理等方面介绍NRC奶牛饲养标准,帮助养殖户科学合理地进行奶牛饲养。

1. 饲料标准。

奶牛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浓缩饲料。

粗饲料应以优质青贮料、干草为主,浓缩饲料应根据奶牛的生产阶段和体重进行合理配置。

根据NRC奶牛饲养标准,奶牛的日粗饲料采食量应满足其日产奶量的1.2-1.5倍,日浓缩饲料采食量应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进行合理配比。

2. 饮水标准。

奶牛的饮水量直接关系到其产奶量和健康状况。

NRC奶牛饲养标准规定,奶牛的日饮水量应在30-50升之间,饮水温度应保持在15-20摄氏度,水质应清洁卫生,保证奶牛随时饮用。

3. 住房标准。

奶牛的住房环境对其生长发育和产奶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NRC奶牛饲养标准要求,奶牛的住房应保持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地面应干燥整洁,床料应定期更换,保持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4. 健康管理。

奶牛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其生产性能和产奶质量。

NRC奶牛饲养标准要求,奶牛应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和驱虫,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保障奶牛的健康。

综上所述,NRC奶牛饲养标准是科学合理的,符合奶牛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的标准。

养殖户在进行奶牛饲养时,应严格按照NRC奶牛饲养标准进行,保障奶牛的生产健康和产奶质量,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不断学习更新的养殖知识,不断改进养殖技术,提高自身养殖水平,促进奶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奶牛饲养技术

奶牛饲养技术

奶牛饲养技术一、牛场及牛舍的修建奶牛场应选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场地水源充足,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过任何传染病的地方。

场内应设管理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管理区和生产区应处上风向,粪污处理区应处下风向,牛舍应具备良好清粪排尿系统和无害处理。

舍内的温度、湿度、气流和光照应满足奶牛不同饲养阶段的需求,以降低牛群发生疾病的可能:牛场周围应设绿化隔离带。

二、喂养奶牛的饲养喂养奶牛常用的饲料有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饲料;饲料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的色、香、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变质、发霉、结块、异味等。

饲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GB13078的要求,饲料中含有添加剂应做相应说明。

饲料添加剂产品的使用应遵照产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用法,特别是使用。

奶牛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饲料中不应使用任何药物,不应使用未取得产品进口登记证的境外饲料和饮料添加剂,不应在饲料中使用违禁的药物或饲料添加剂,不应在饲料中额外添加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各种化学、生物制剂及保护剂(如抗氧化剂)等添加剂。

禁止在奶牛饲料中添加和使用肉骨粉、干血浆及其他血液制品、脱水蛋白、蹄粉、角粉、鸡杂碎粉、羽粉、油渣、鱼粉、骨胶等动物源饲料。

三、奶牛防疫药物对奶牛要使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规定的疫苗预防奶牛疾病。

可以使用消毒防腐剂对饲养环境、厩舍和器具进行消毒,但不能使用酚类消毒剂。

应使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药质量标准》和《进口兽药质量标准》规定的钙、磷、碘、钾等补充药,酸碱平衡药,体液补充药,电解质补充药,四、疫病监测与预防奶牛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定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

奶牛场常监测的疾病至少应包括:口蹄疫、蓝舌病、炭疽、牛白血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

同时注意监测我国已扑灭的疫病和外来病的传入,如牛瘟、牛传染性胸膜炎、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等。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奶牛犊牛饲养是奶牛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为了确保犊牛的健康成长并提高其生产潜力,养殖者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管理技术要点。

下面是一些生动、全面且有指导意义的文章,帮助您了解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1. 饮食管理:犊牛的饮食对其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开始时,母乳是犊牛主要的饮食来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引入全价乳粉和精细配制的犊牛配合饲料。

确保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以满足犊牛的生长需求。

定期检查饮食质量,确保新鲜、干净、适宜温度的饮水供应,以及提供适量的粗纤维和精细饲料。

2. 犊舍管理:犊舍应该保持干燥、清洁和充足的通风。

每只犊牛都应有足够的空间,以避免相互之间的竞争。

使用干净的床材(如干草、木屑等)来提供舒适的卧床环境,并定期更换床材以保持清洁度。

保持犊舍的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

3. 疫病防控:犊牛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因此疫病防控非常重要。

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遵循兽医建议和犊牛养殖档案。

定期进行疾病筛查,包括检查犊牛的体温、粪便、呼吸和全身状态。

确保犊牛的卫生条件佳,经常清洗和消毒犊舍,避免交叉感染。

4. 行为管理:了解奶牛犊牛的行为特点,以便更好地管理它们。

注意犊牛的食欲、精神状态、体态以及排便和排尿的频率。

注意观察犊牛是否有异常行为或症状,如呕吐、拉稀、躺卧时间过长等。

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就医或更换饮食,以保证犊牛的健康成长。

总结起来,奶牛犊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包括饮食管理、犊舍管理、疫病防控和行为管理。

通过遵循这些管理要点,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奶牛犊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潜力。

同时,定期咨询兽医,参考专业指导和技术建议,也是确保奶牛犊牛饲养成功的关键。

只有全面掌握这些技术要点,才能为奶牛犊牛创造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提高其生产性能。

牛奶产业中的优质奶牛养殖技术

牛奶产业中的优质奶牛养殖技术

牛奶产业中的优质奶牛养殖技术优质奶牛养殖技术在牛奶产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经济收益。

下面将从奶牛的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饲料配方等方面介绍优质奶牛养殖技术。

一、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奶牛品种是获得高产高质奶的关键。

目前,国内常见的奶牛品种有荷斯坦牛、黄牛和短角牛等,每个品种都有其特点和适应性。

荷斯坦牛产量高、抗病能力强,黄牛适应性好,短角牛适应性更广,但产奶量稍低。

农民在选种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奶牛的产奶性能、适应性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二、饲养管理奶牛的饲养管理对其产奶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是合理的栏舍设计和养殖环境的建设。

栏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光照和排水条件,保持适宜的温湿度。

其次是科学的饲料管理,合理的饲养模式和饲喂计划。

饲料要进行精细配方,根据奶牛的生理需求和不同发育阶段进行合理的饲喂。

饲喂时间、次数和剂量要有规律,确保奶牛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

三、疾病防治疾病防治是保障奶牛健康和高产的重要环节。

首先是加强疫病防控和定期免疫。

农民需要定期对奶牛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的疾病,如口蹄疫、乳房炎等。

其次是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和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此外,保持栏舍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控制蚊虫等传染源的繁殖,也是预防疾病的措施之一。

四、饲料配方合理的饲料配方对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农民可以根据奶牛的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阶段,进行合理的饲料配方。

一般来说,奶牛的饲料需要包含粗蛋白、粗纤维、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饲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混合,确保奶牛获得均衡、全面的营养供给。

同时,农民还可以根据当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合理选用饲料原料,控制饲料的成本,提高奶牛的经济效益。

总之,优质奶牛养殖技术在牛奶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民可以通过合理的品种选择、科学的饲养管理、疾病的防治和饲料的合理配方,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为牛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1、犊牛哺育、犊牛出生后1 小时后喂给初乳,一周后开始补喂饲料(开食料)和优质县城干草,开食料按玉米30%, 小麦麸25%,豆粕30%,食盐2%,碳酸氢钙2%,小苏打1% 预的比例配制,让犊牛自由采食,在犊牛舍放置清洁饮水,让犊牛自由饮用,舍内温度保持在10℃-24℃范围;达 60 日龄每日采食精饲料 1 千克摆布时断奶;断奶牛精料增加到每天1.5—2 千克,优质粗料自由采食, 7 月龄后转为青年牛饲养。

2、青年牛饲养。

断奶至 30 月龄称青年牛,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原则饲喂 ,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

成牛母牛分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期三个不同饲养阶段进行饲养: (1)干奶期。

怀孕母牛在预产期前 60 天摆布住手挤奶,称作干奶期,干奶前几天少喂或者停喂多汁青绿饲料,控制饮水,增喂粗饲料;在最后一次把乳房中奶挤净后在 4 个乳头内注入干乳油剂 ,并药浴后再也不挤奶,若乳房浮现红、肿、热、痛,则视情况进行第二次干奶或者治疗后再干奶。

(2) 围产期,产前 15 天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注意钙的喂量应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预防产后瘫痪;产后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分娩后1—2 小时第一次挤奶不宜挤得太多 ,只要够犊牛吃就可以了 ,以后每天逐渐增加,到第三天后才挤净乳房中乳。

(3)泌乳期。

是一泌乳高峰期额外增加 1—20%的精饲料,特别是第一、二胎的母牛;二是泌乳中期(产后 101—200 天),日粮精粗饲料比 50:50。

粗纤维不低于 17%;三是泌乳后期(产后 201 天至干奶)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粗蛋白质 12%,粗纤维不低于 18%。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生产水平的牛只分群饲养,赋予不同的饲料配方和不同的喂量;喂料先粗后精 ,或者可采用全混合粮饲喂法饲喂,即将切短(2.5 厘米摆布)的粗饲料和精饲料、青贮饲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拌和饲喂;每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并使牛只保持充足的舍外运动;牛舍内高温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寒冷季节保温防寒;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料供应和饲养管理;每天观察发情表现与发情状况,适时配种;保持正确卫生的挤奶操作习惯,避免乳腺炎发生,保证生奶卫生.奶牛普通在 8—12 月龄、达成牛体重 45%时浮现初次发情,称初情期,12—14 月龄达性成熟配种适龄时间为 16—18,月龄,体重达成年的 70%或者 375 千克体成熟时,才干配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养奶牛技术第一节饲养奶牛的意义一、饲养奶牛的意义饲养奶牛是一项节粮、经济、高效的产业。

1.奶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的畜产品,用一公斤饲料喂奶牛所获得的动物蛋白比喂猪所产出的高两倍。

生产一公斤牛奶只需0.4公斤精饲料,而生产一公斤猪肉则需要3.5--4公斤精料,一公斤鸡肉也要耗粮2.2—2.6公斤。

2.奶的营养丰富,所含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比较齐全,乳糖、脂肪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消化率为98%。

3.发展奶牛业具有农牧渔结合,秸杆过腹还田(塘),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功效,并可提高粮食及鱼的产量。

4.奶是乳品工业的原料,可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多种乳制品,既有社会效益,又可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

5.我市奶业至今只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一项起步较晚的年轻产业,目前,奶牛存栏数和产奶量远未能满足加工企业和市场的需要。

因此,饲养奶牛是大有可为的。

二、奶牛的品种奶牛的品种很多,从生产用途来说,有乳用型和兼用型的。

乳用型中又有荷斯坦牛、娟姗牛等。

目前,我市饲养的奶牛是荷斯坦牛,就是黑白花奶牛。

这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乳牛品种。

其特点是:早熟、生长发育快、性情温顺,饲料利用率高,适应性强及产奶性能高,一般年产量在5000公斤以上。

但耐热性差、抗病力较弱、饲养条件要求高。

第二节奶牛的饲料及营养需要一、奶牛的饲料奶牛的饲料种类很多,胺其形:状和特性可分为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槽渣类饲料,和矿物饲料七大类。

第一类:粗饲料。

此类饲料粗纤维含量高,休枳大,营养价值较低,其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但它能促进反刍、胃肠蠕动和消化机能,保持乳脂率不下降,是奶牛不可少的饲料。

如青干草、稻草、干花生藤等禾本科或豆科植物的干草、稿朴、父壳均属此类。

第二类:青绿饲料。

这类饲料含水分较多,一般在60%以上,维生素含量丰富,粗纤维少,适口性好,容易消化,是奶牛较好的饲料。

如叶菜类的包浆、黄芽白、化菜叶;牧草类的黑麸草、象草、野青草、还有新鲜的红薯藤等均属此类。

第三类:青赌、:州料。

即用青贮方法保藏的饲料.这类饲料经过乳酸菌的发酵,具前芳香味,质地柔软,并能保持青饲料中大部分营养物质,消化率高,适口性好,提高产奶量等特点。

在长沙地区可制作青贮的有青玉M杆、红薯滕、红薯、大头蹀等。

下吐穗,下部有1—2对黄叶,生长期100天以上;收获籽粒后的玉M秸,越青越好,不要等到完全干枯才调制。

3.切割:以细短者为佳,玉M秸杆粗硬,一般要求在2一3厘M。

4.装填:当饲料打入窖内后,要及时将原料拉平、踏实,尤其是窖的四角与靠壁的地方要填紧实。

5.封顶:当窖内青贮饲料装满踏实后(一般要超出窑面20%左右,以防下陷),先覆盖一至两层塑料薄膜,边缘一定要超出窖口四周的外围,再加20一30厘M泥土复盖踏实,他成馒头状或鱼背状,以利排水。

6.开窖:贮后约30一40天后可开窖取喂。

开窖时暴露而不要太大,以免影响质量和养分的损失。

7.品质鉴定:优质青贮:青绿或黄绿包,有光泽,具有酒香味,湿润、茎叶保持原状。

劣质青贮:黑色或暗墨绿色,有臭味或霉味。

茎叶成污泥状,腐烂变质,不可饲用。

三、奶牛对营养的需要奶牛的营养需要是指在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生长、产奶、怀孕等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的需要。

(一)水的代射需要水虽然不是真正的营养物质,但对牛体功能、产奶及总采食量都有重要作用。

奶牛对水的需求量,包括饲料中的水分和直接饮用水两部分。

它受总采食干物质挝、泌乳、怀孕、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物质的采食量和泌乳量.每进食1公斤干物质估计饮水4--6公斤,每产1公斤奶约需水2--3公斤。

(二)维持的营养需要奶牛在维持机体生命的各种活动中,要消耗体内蓄积的营养和能量,补偿这种营养消耗,就要不断地从饲料中取得,这就是维持的营养需要。

能量主要是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

每克营养物质产生的热量,碳水化合物为4.1千卡,脂肪为9.45千卡,蛋白质为5.65千卡。

我国奶牛生产,以“奶牛能量单位”作为衡量饲料能量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尺度,也是营养需要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奶牛能量单位”相当1公斤含脂肪4%的规范牛奶能量,即750 f卡产奶净能,缩写为NND。

奶牛的维持需要,是根据体重来计算的。

每100公斤体重大约需进食干物质1.31公斤,2.4NND,粗蛋白质98克,钙6克,磷4克左右。

一般来说,一头成牛母牛在青草季节,吃饱质量较好的青草,基本能维持其营养需要,但为了确保各方面营养需要,每天应补充喂给1—1.5公斤混合精料,干草季节为1.5—2公斤,及5—8公斤青绿块根饲料。

(三)泌乳的营养需要奶牛在泌乳期的能量代谢,要比干奶期高一倍左右,其需要量取决于母牛的体重、产奶量和乳脂率高低的变化。

一头成年产奶母牛除供给维持的营养需要外,每产1公斤奶,还应给予干物质0.52公斤,粗蛋白质85克,钙4.5克,磷3克。

一般说来,成年泌乳母牛每天所需干物质为其体重的2—3.5%。

(四)怀孕的营养需要奶牛怀孕期间,胎儿所需营养物质全由母体供给,且其50%以上的生长发育是在怀孕7个月以后完成。

因此,怀孕母牛的营养需要主要是指怀孕后期三个月,特别是干奶期的营养需要。

这一期间,一般在维持基础上,每日约增加能量3—5NND,粗蛋白质400克以上,钙25克,磷10克,维生素A1—2万单位左右。

干物质的进食量为体重的2—2.5%。

(五)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犊牛出生后至育成产犊阶段是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其营养需要尤为重要。

在哺乳期主要是从牛奶中取得,断奶后则完全从饲料中摄取。

因此,这时期应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据有关资料记载,每增重公斤,约需能量8NND,粗蛋白质320克,钙20克,瞵10克,维生素A3000单位。

第三节奶牛的饲养经管一、后备牛的饲养经管后备牛包括犊牛和育成牛两个阶段。

1--6月龄为犊牛;犊牛满6月龄到产犊以前的小母牛为育成牛。

(一)犊牛的饲养经管初生犊牛体质娇嫩,抗病力弱,讨肠生理功能不发达,且需通过哺乳和断奶等过程,稍有疏忽,往往容易引起发育小良或死亡。

1.饲喂:犊牛出生后,30—90分钟内最迟不超过。

4小时,应喂给1—2公斤初乳。

因刚出生的犊牛并无自身产生抗体和抵御任何传染病的能力,须从母体的初乳中获得大量抗体,且初乳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

所以犊牛在出生后的3—5天或一周内最好喂给母亲的初乳,每天4—5公斤(分三次喂给)。

部分犊牛在头两次喂奶时可能很不习惯,饲养人员必须耐心诱导其吮吸。

第二周开始哺喂常乳,为锻炼胃肠功能和改变其容量,增强以后的泌乳能力.必须及早地喂以优质粗饲料和少量精饲料。

喂奶期为3个月,喂奶总量控制在350—400公斤。

3个月后则断奶,喂给混合精料1.5公斤,多喂青粗饲料。

饲喂犊牛应注意三定,即定时、定量、定温。

第二周开始每天可改喂2次,早晚定时。

每日奶和精饲料的喂量可按日龄的增长而增减,不可多喂,也不要少喂。

奶温:必须掌握在37- 38℃。

犊牛的饲料配方:玉M或火麦粉20-30%,麦麸30-50%,豆饼l5—30%,花生饼l0%,鱼粉3-10%,骨粉卜2%,食盐0.5-l%,还应补充微量元素l%左右及少量维生素A、D、E。

2.经管:①犊牛出生后,用毛巾将其口和鼻腔内的粘液(羊水)迅速擦干,以防吸入肺中,造成呼吸阻碍和异物性肺炎。

如发生假死.应提起小牛两后肢,倒出咽喉部羊水.进行人工IJf吸.然后用抹布或于草擦干全身。

②用已消毒的剪刀将侪带在距犊牛腹壁约7厘M处剪断,挤去脐带内残留血液后,用5%碘酐在脐带断处进行浸渍消毒。

③擦干后立即称重,放入清洁的犊牛笼内或棚格内.并填写牛藉卡、画花纹和编号。

初生期(5-l0天)最好分笼饲养,④初生期后,可转入犊牛舍。

在犊牛舍内,应尽量让其在运动场内自由活动和采食,充足的运动和阳光照射能促逃犊牛的生长发育。

(二)育成牛的饲养经管1.饲养:育成阶段的母牛,要应用大最的籼例料和多汁饲料,少喂精料,继续培养与锻炼消化器官的容积与活动机能.一般在饲喂较充足的优质干草、青贮、块根饲料的情况下,一岁以前的幼牛每天应补给1.5-2.5公斤精料;一岁以上的母牛,应补给2—3.5公斤精料;第一次分娩前3-4个月,补给精料3.0一4.5公斤。

另外每日还应补充食盐和骨粉20一30克。

2.经管①注意发情,及时配种。

育成牛一般在10月龄左右即可出现发情征候,15—16月龄,体重达350公斤时即可配种。

②妊娠三个月后,应加强经管,但应注意体质不宜过肥。

③产前三个月开始,用干毛巾定时按摩乳房以促其更好的发育,至产前两周左右乳房膨胀即停止按摩。

二、成乳牛的饲养经管(一)饲料的准备:保证饲料充足均衡的供应,是养好成乳牛促进其最大限度发挥潜在泌乳性能的物质基础。

每头年产奶量5000公斤左右的成乳牛,每年需要精料2.5~3吨,玉M青贮4—6吨,青干草1吨.稻草l 一1.5吨作为基础饲料,同时还需一定数量的块根多汁料、糟渣类副料和矿物质饲料。

(二)日粮配合:为满足成乳牛的营养需要,日粮中必须青、粗、精饲料适当搭配,混合精料中的品种也应齐全,其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应在15%左右。

现介绍适合长沙地区的~混合精料配方,以供参考。

玉M28%麸皮20%稻谷20%豆粕5%棉粕15%菜粕8%骨粉1.5%石粉1.0%食盐1.5%(三)饲喂原则与方法成乳牛的饲喂量,根据奶牛的体重和各时期的产奶量而定。

一般除供给维持营养所需饲料外,每产1公斤奶,还应给o.35~0.4公斤混合精料。

同时还应补充钙磷等矿物质。

每天每头牛于物质进食量为体重的2-3.5%,大约15公斤左右。

混合精料的喂量为5—10公斤。

并根据不同时期掌握其饲养要点。

1.产后康复期:即产后2--3周左右。

该期应在于奶期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精料和钙、磷的喂量,多喂优质干草.适当控制青绿多汁饲料。

干物质进食量约体重的2.5%左右。

2.泌乳高峰期:约在产后20-100天。

此期为整个泌乳期的黄金阶段,其产奶量约占全泌乳期产量的40%左右。

在这一阶段中,应根据奶牛的食欲和产奶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饲喂量,其干物质进食达3-3.5%,仃时高达。

4%以上。

精料巾可消化粗蛋白含量应高出计算量10—15%。

3.泌乳中、后期:产后100—200天为泌乳中期200天以后至干奶为泌乳后期。

这两蝴的饲喂应以“多产多喂.少产少喂”和“以奶定料”为原则,避免盲目多逻辑电路和少喂。

4.干奶期:应注意必须保持中等以上的营养水平,但不应过肥。

饲喂量可根据膘情按以下际准给予:干奶第一个月,相当于2-5公斤产奶量,干奶第二个月,相当于5-9公斤产奶量。

干奶重胎牛的口粮r物质可按体重的2-2.5%计算。

每公斤干物质应有粗蛋白12%左右,粗纤维20%以上。

多优质干草,同时还应补充钙、磷等矿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