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辨识与治未病共40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医体质辨识与治未病

中医体质辨识与治未病



体质分类


湿热质(F型)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 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形体中等或偏瘦。面垢油光,易生痤 疮,口苦口干,身体困倦,大便粘滞不畅或燥结 ,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 ,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 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疾病形成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期积累的 过程,一旦被确诊,病情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 “治未病”涉及未病先防、欲病救萌、 已病防变、瘥后防复多阶段人群。 有病治病,无病养生,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医健康体检对非急性期疾病的人群都是 适宜的。
中医体质分类

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 定》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指导 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 为体质辨识及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 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 类科学化、规范化。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虑脆弱等 气郁表现胃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形态瘦者为多。神情抑郁,情感脆弱 ,烦闷补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 发病倾向:易患脏燥、梅核气、百合并及郁证等 对环境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 适应阴雨天气。


体质特征


特禀质(I型)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 为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 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 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型疾病者具有母体影 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花粉 症及药物过敏等;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 型等、胎传性疾病如五迟(立迟、行迟、发迟、 齿迟、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 肉软、口软)、解颅、胎惊等。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 对易致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治未病与体质辨识

治未病与体质辨识
中医体质学概论 中医体质学的三个关键性科学问题 中医体质学的分类 九种体质的健康调护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简介
ppt课件
7
一、中医体质学概论
中医体质学的渊源 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 体质的概念 体质的形成
ppt课件
8
(一)中医体质学的渊源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早在医学起源时期即 出现了对体质的认识。
ppt课件
18
9种体质类型图示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瘀血质
ppt课件
气郁质
特禀质
19
气 虚 质
阳 虚 质
阴 虚 质
痰 湿 质
ppt课件
20
瘀血质
湿热质
ppt课件
21
平和质的体质特征—健康
ppt课件
22
平和质健康调护
饮食:饮食注意节制,不要过饥过饱,不要常吃过冷或过热 和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 瓜果,少食过于油腻或辛辣之物;不要吸烟酗酒。
ppt课件
12
(四)体质的形成
先天禀赋 种族、家族遗传 婚育及种子 养胎、护胎和胎教
后天因素 饮食营养 生活起居 精神情志 环境因素 疾病与药物因素
ppt课件
13
二、体质学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
体质可分论
—— 体质可以客观分类。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已被认定为中华中医药 学会标准,成为对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评价的标准 化工具。
治未病
未病先防 欲病早治 既病防变 病后康复
5
为什么我连喝水都胖,别人天天吃肉都长不胖? 有什么药能把我脸上的痘弄下去? 为什么我反复地感冒,一次刚好,一次又来? 为什么我到了夏天都开不了空调,还一喝凉水就

治未病体质辨识ppt课件

治未病体质辨识ppt课件
体质辨识 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 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 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 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 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 预措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 既病防变 ◆ 预防“病中病”——已经发生的疾病,“治其 未传”; 病愈防复 ◆ 预防“病后病”——疾病痊愈后,“瘥后防复”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治未病:病前病、病中病、病后病
时代的需要
随着世界医学向病前状态干预和 疾病防治的重心逐渐转移时 ,中医学 “未病先防” , “治未病”的观点 , 以及中医药个性化治疗与辨证用药 模式 ,对亚健康状态的调养防治表现 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特色。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医学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现代医学的目的--正在由医疗逐步向医学保健发展
医学发展的战略优先从“以治愈疾 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
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持和促 进健康”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 云:“何以肥人多气虚,盖人之形体,骨为 君,且肉以血成,总属阴类,故肥人多有气 虚之证。”

治未病与体质辨识

治未病与体质辨识

体质:气虚质(D型)
饮食宜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粳米、小米、大 麦、白扁豆、土豆、白薯、红薯、山药等。少吃具有耗气 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
气虚质推荐药膳
•黄芪童子鸡 •山药粥
体质:气虚质(D型)
避免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出汗受风。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 伤正气,可做一些柔缓的运动。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 屏风散以预防。
心理特征 容易心烦急躁
体质: 湿热质(F型)
发病倾向
适应能力
中医辩 体描述
易患疮疖、黄疸、 热淋等病
对夏末秋初湿热 气候,湿重或气 温偏高环境较难 适应
湿热体质易患疮疖、 脂溢性皮炎、复发性 口疮、慢性膀胱炎、 胆结石、胆囊炎、特 异性结肠炎等
体质: 湿热质(F型)
饮食宜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薏米仁、莲子、 茯苓、红小豆、绿豆、冬瓜、丝瓜、西瓜、莲藕等。少吃 胡桃仁、狗肉、香菜、辣椒、花椒、酒等甘酸滋腻之品及 火锅、烹炸、烧烤等辛温助热食品。
气虚质 12.71%
阳虚质 7.9%
痰湿质 6.29%
湿热质 9.88%
平和质 32.75%
血瘀质 7.95%
阴虚质 8.89%
特禀质 4.91%
气郁质 8.73%
九种体质的特点
痰湿体质,体胖
E
气虚体质,气短 D
F 湿热体质,长痘
阴虚体质,口渴 C
G 血瘀体质,长斑
阳虚体质,怕冷 B 平和体质,健康 A
体质: 特禀质(I型)
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吃 荞麦、蚕豆、牛肉、鹅肉、虾、蟹、茄子、酒、辣椒、浓 茶、咖啡等食物
特禀质推荐药膳
• 葱白红枣鸡肉粥 • 固表粥:乌梅15克、黄芪

中医体质辨识与治未病ppt课件

中医体质辨识与治未病ppt课件
应能力较强。
体质分类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 血表现为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劳 ,精神不振,易出汗,肌肉松软不实,舌淡红, 舌边有齿痕,脉弱。
发病倾向:易感冒、内脏下Fra bibliotek等病;病后康复缓 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
了中医体质测试工具。

中医体质辨识操作简单、方便理解、
容易为使用者所接受,有助于中医药理论
体系走近现代人生活。

通过研究不同体质与疾病的关系,
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为
改善患病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实现
个体化诊疗。
中医体质辨识
实践意义
“亿万苍生,九种体质,人各有质。 体病相关;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 颇,百病之因。”
调性。
体质分类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 、精力充沛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 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 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 佳,二便正常,淡红舌,薄白苔,脉缓和有力。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
中医体质辨识与 治未病
中医体质辨识

中医体质学是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
究出发点,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
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把握健康与
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从而制定防
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
法,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

中医体质的
论述始于西汉时期
的《黄帝内经》,

中医体质辨识和治未病

中医体质辨识和治未病

中医体质辨识和治未病治未病是伟大医学思想的树立。

治未病思想发端于我国的《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惜生命,重养生,防患于未然。

而医学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不治。

已病治未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医学研究的三种对象,一是未病----健康无病的状态,二是欲病----疾病将要形成的状态,三是已病----疾病已经形成。

与之相对应是医学研究的三个层次,“上医”——维护健康的养生医学。

“中医”——早期干预的预防医学。

“下医”——针对疾病的治疗医学。

“治未病”的三个目标:“未病先防”——在没有疾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对已经发病要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已病早治”——已经发病要及时治疗一个较长时期以来,治未病的医学思想逐渐被淡化,甚至被“治已病”所取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渴望健康的欲求日益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治疗已病是消极被动的,是对医学主体功能的削弱与颠倒。

医学发展重心的转移昭示着21世纪的医学将不再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人的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现在城市大医院经常人满为患,医疗费用支出已不堪重负,目前的医疗现实急需“未病先防”,因此实践治未病是伟大的社会运动。

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已超过7亿。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

随着期望平均寿命延长,国人也更加注重自身健康。

国家人口与卫生科技发展战略确定了要战略前移:即从疾病为主导向健康为主导转变,重预防、重保健、治未病,使人们逐步形成维护促进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的意识。

时代在发展,健康的概念不再是单纯的没有疾病,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在人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能力上完满状态。

治未病与体质辨识

治未病与体质辨识

痰湿质的体质特征—发胖
形体特征 常见表现
心理特征 适应能力 易患疾病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面部油多,多汗且黏,面黄胖暗,眼泡微 浮,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 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浑。 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 耐。 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症。(高血 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痛风、 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
阳虚质的体质特征—怕冷
形体特征 常见表现 心理特征 适应能力 易患疾病 形体白胖,肌肉不健壮。 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 眠偏多,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性格多沉静、内向。 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 发病易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 痿。(感冒、慢性胃肠道疾病、水肿、哮 喘、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功能 低下、风湿性关节炎等。) 舌淡胖嫩边齿痕,脉沉迟而弱。
瘀血质的体质特征—长斑
形体特征 常见表现 瘦人居多。 面色晦暗,易有瘀斑,易患疼痛,口唇暗 淡或紫,眼眶暗黑,发易脱落,肌肤干, 女性多见痛经、闭经等。 易烦,急躁健忘。
心理特征
适应能力 易患疾病
不耐受风邪、寒邪。
易患出血、中风、胸痹等病。(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血管神 经性头痛、下肢静脉曲张;女性:黄褐 斑、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舌质暗有瘀点瘀斑,脉象细涩或结代。
中医体质学概论 中医体质学的三个关键性科学问题 中医体质学的分类 九种体质的健康调护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简介
一、中医体质学概论
中医体质学的渊源 中医体质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 体质的概念 体质的形成
(一)中医体质学的渊源

中医体质辨识与治未病共40页文档

中医体质辨识与治未病共40页文档
中医体质辨识与治未病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