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端口网络 习题word版本
习题二端口网络ppt课件

互易定理可以证明:由线性R、L(M)、C元件
构成的任何无源二端口网络,总有
Z12
Z
;
21
对于
对称二端口网络,还有 Z11 Z22成立。
5
【例3】求图示网络的Z参数。 解 方法一 用开路法求Z参数
2 2口开路
1 I1
U1
Z1
Z2 Z3
rI1
I2 2
U2
1
2
(a)
解 由于Y12 Y21 ,可知其含有受控源,可按图 (b) 求其Π 型等效 电路。见图a。
1 I1
U1 1
Y12 Y11 Y12
图
I2 2
Y22 Y12
U2
Y21 Y12 U1
2
(b)
1 I1
U1 1
2S 3S
1S 2U1
(a)
I2 2
U2 2
3
【例2】求图示网络的Z参数。 解 方法一 用开路法求Z参数
2 2口开路,见图b
U1 (Z1 Z2 )I1 U2 Z3I1
得出
Z11
U1 I1
Z1 Z3
I2 0
Z 21
U2 I1
Z3
I2 0
11 口开路,见图c
U2 (Z2 Z3)I2 U1 Z3I2
1 图
Z21
Z12
I1
I2
2
Z22 Z12
U2
Z3
(a)
2
1 I1
U1 1
1 15
2 15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1题,每题1分,共81分)1.下列关于SNMP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团体字的访问模式是read-write的条件下才能实现Get操作B、当出现自陷情况时.管理站会向代理发出包含团体字和TrapPDU的报文C、当管理站需要查询时.就向某个代理发出包含团体字和SetResponsePDU的报文D、代理使用Inform方式执行Notification操作时需要收到管理站发出的一条确认消息正确答案:D2.在TCP/IP协议簇中()协议属于网络层的无连接协议。
A、IPB、SMTPC、UDPD、TCP正确答案:A3.万维网上的每一个页面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些地址统称为()。
A、域名地址B、统一资源定位符C、IP地址D、WWW地址正确答案:B4.下述协议中,( )不是链路层的标准。
A、ICMPB、HDLCC、PPPD、SLIP正确答案:A5.SMTP基于传输层的()协议,POP3基于传输层的()协议。
A、TCP TCPB、TCP UDPC、UDP UDPD、UTP TCP正确答案:A6.下列关于时分复用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B、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就是TDM帧的长度C、TDM信号也成为等分技术D、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正确答案:C7.网络层的主要目的是()。
A、在任意节点间进行数据报传输B、在邻接节点间进行数据报可靠传输C、在邻接节点间进行数据报传输D、在任意节点间进行数据报可靠传输正确答案:A8.当集线器的某个端口收到数据后,具体操作为()。
A、从所有端口广播出去B、随机选择一个端口转发出去C、根据目的地址从合适的端口转发出去D、从除了输入端口外的所有端口转发出去正确答案:D9.下述的哪一种协议是不属于TCP/IP模型的协议()。
A、TCPB、UDPC、IGMPD、HDLC正确答案:D10.频分多路复用器将每路信号调制在()。
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习题答案选择题1、ffi示n 掃口的2参数£B 、C 、3G 答案:AC 1.5S0.5S 0.5S 1.5SD0.5S1.5S 0.5S答案:B3.图示二端口网络的F 参数矩阵中r 叛(答案:C5、设两个无源二端口 P,P 的传输参数分别为匚八则当两个无源二端口级联时,•其复合二端口的传输鉢r 为:()B. T-TC 、T +T答案:D答案:A7x 对线性无源二制口而言,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答案:B2.图示二端口的F 参数为:<A -0.5S 1.5S0.5S-1.5SB 0.5S -1.5S -0.5S 1.5S A.1 r B. C 、 1D 、~T答案:BZ2D,1.5S4>图示二端口网络的N 参魏e 阵中右区 为:(lo<■3A 、2 +Z ,ZBs 2 ,2 C> Z ,2 +ZD 、Q2D 、 丁丁6,在对称二端口网络的F 参数矩阵中,只有()个参数是独立的。
Ax 2个CxD 、4个C>A^HD 、H =F答案:B10.将两个无源二端口 £严串联时,其复合二端口的参数为:(AvD 、7 + r答案: 二、填空题8.若两个传输参数都为 ■3 42'3 的二端口级联,则级联后复合二端口传输参数矩阵为( A. 飞 4-B, 9 4'£ 16 9JG 17 12'D 、 12 IJ 1 ™24 1717 24答案: C49B.亠身胡G3Ci3 F12 D\ 2^^— 79、若e 知二4崗口传输参数矩阵T ・ A 、严 £ 1c 、-mQ;,则图示T 型等效电路参数2忆忆依次分别为C 、 1.图 16 — 3 (a )所示二端口电路的 Y 参数矩阵为丫=〔丫丫I 图16—3 ( b )所示二端口的 Z 参数矩阵为k 丫」Z=E Z图1A32 •图16—4所示二端口网络的 丫参数矩阵是丫 =「1 3 7L 6_11 6 2 3」 602Qk L 51 节。
2018计算机应用基础随堂练习与答案

第十六章二端口网络随堂练习提交截止时间:2018-06-1523:59:59当前页有7题,你已做7题,已提交7题,其中答对7题。
1.(单选题) 电路如图16-1所示,若满足条件(),则N为二端口网络。
(a)和(b)和(c)和图16-1答题: 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单选题) 电气对称的线性无源二端口,其 Y、Z、T、H参数只有()是独立的。
(a)二个(b)三个(c)四个答题:A.B.C.D.(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3.(单选题) 二端口如图16-2所示,其Y参数矩阵为()。
(a)(b)(c)答题: 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4.(单选题)图16-2二端口如图16-3所示,其Z参数矩阵为()。
(a)(b)(c)图16-3答题: 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单选题) 如图16-4所示理想变压器可看作一个二端口网络,它的传输参数矩阵 T为()。
(a)(b)(c)图16-4答题: 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6.(单选题)如图16-5所示晶体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可看作一个二端口网络,它的混合参数矩阵H 为()。
(a)(b)(c)图16-5答题: A.B.C.D. 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7.(单选题) 设图16-6 (已提交)所示回转器的回转电阻为r,则等效的阻抗Zi为()。
(a)(b)(c)图16-6答题: A.B.C.D.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已提交)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9题。
11.(单选题) 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A.主机和外设B.硬件和软件C.CPU和存储器D.控制器和运算器)。
答题: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2.(单选题)组成计算机主机的主要是()。
A.运算器和控制器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C.运算器和外设D.运算器和存储器答题: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3.(单选题) 计算机显示器画面的清晰度决定于显示器的()A亮度 B 色彩C分辨率D图形答题: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4.(单选题) 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时所使用的代码是()AASCII 码 B 字型码 C 国际码 D 机内码答题: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5.(单选题)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被称为()A.指令B.程序C.程序设计语言D.指令系统答题: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6.(单选题)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B来表示()A.字B.字长 C.字节D.二进制位答题: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17.(单选题)8 个字节含二级制位()A.8个B.16 个C.32个D.64 个答题: 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8.(单选题) 十进制数向二进制数进行转换时,十进制数 91相当于二进制数()A.1101011B.1101111C.1110001D.1011011答题: 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19.(单选题) 下列四组数应依次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符合这个要求的是()A.11,78,19B.12,77,10C.12,80,10D.11,77,19答题: A.B.C.D. (已提交)参考答案:D问题解析:20.(单选题) 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属于()A.算术逻辑单元B.主板C.CPUD.累加器答题: A.B.C.D.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已提交)当前页有9题,你已做9题,已提交9题,其中答对9题。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含答案)

1单项选择题1.1 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A. 中继器B. 以太网交换机C. 桥D. 网关1.2 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A. LLC地址B. MAC地址C. IP地址D. IPX地址1.3 IEEE802.3u标准是指(B)A. 以太网B. 快速以太网C. 令牌环网D. FDDI网1.4 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A、令牌环B、FDDIC、ETHERNETD、NOVELL1.5 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
(C)A、以太网B、快速以太网C、令牌环D、令牌总线1.6 TCP和UDP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A、面向连接的协议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C、传输层协议D、以上均不对1.7 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C)_报文。
A、TCP 请求报文B、TCP 应答报文C、ICMP 请求报文D、ICMP 应答报文1.8 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
(C)A、199B、100C、1024D、20481.9 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IP协议—网络地址]1.10 IEEE802.5 标准是指(C)A、以太网B、令牌总线网C、令牌环网D、FDDI 网1.11 ARP 协议的作用是(D)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B、连接IP 层和TCP 层C、广播IP 地址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1.12 10BASE-T是指(C)A、粗同轴电缆B、细同轴电缆C、双绞线D、光纤1.13 帧中继的使用链路层协议是(C)A、LAPBB、LAPDC、LAPFD、HDLC 1.14 与10.110.12.29 mask 255.255.255.224 属于同一网段的主机IP 地址是(B)A、10.110.12.0B、10.110.12.30C、10.110.12.31D、10.110.12.321.15 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A、255.255.255.0B、255.255.255.128C、255.255.255.192D、255.255.255.2241.16 224.0.0.5 代表的是___地址。
资料:二端口(答案)

第15章 二端口网络1、网络按图示方式连接时,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 .网络N 1和N 2都是双口(二端口)网络B .若网络N 1为双口网络时,网络N 2不是双口网络C .若网络N 2为双口网络时,网络N 1不是双口网络D .网络N 1和N 2都可能不为双口网络︒︒︒︒网络N 1网络N 2RN 1N 2R2、 图示二端口网络H 参数中h 21等于: A 。
N N 12 B 。
N N 21C 。
-N N 12D。
-N N 21答( A )︒︒︒︒N N 1211'22'3、下列传输参数矩阵中,哪一个是互易、对称二端口网络?A.6486⎡⎣⎢⎤⎦⎥B.3553⎡⎣⎢⎤⎦⎥C.91659⎡⎣⎢⎤⎦⎥D.10775⎡⎣⎢⎤⎦⎥答( C )4、图示级联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矩阵为:︒︒︒Z 1Z 2︒A. 10112Z Z ⎡⎣⎢⎤⎦⎥ B. 20212Z Z +⎡⎣⎢⎤⎦⎥ C. 10112Z Z +⎡⎣⎢⎤⎦⎥ C. 以上皆非 答( C ) 5、若某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为2714⎡⎣⎢⎤⎦⎥,则根据 24711⨯-⨯= 可知该网络具有互易性。
6、在二端口网络的Z 、 Y 、 H 、T 四种参数矩阵的各元素中,称为转移阻抗的参数是____ z 12 z 21 a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试求图示二端口网络的Z 参数。
︒︒︒︒22'11'R 1R 2I 12I⋅U 2⋅U 1⋅r 1I +-++--解:U z I z I U z I z I 11111222211222=+=+⎧⎨⎩ 2 U R I R I 11211=+ , z R R 1112=+ 4 U R I 122= , z R 122= 6 I rI R I 2121=-+ , z R r 212=- 8 U R I 222= , z R 222= 108、已知二端口网络的Y 参数为3212--⎡⎣⎢⎤⎦⎥S ,试用线性电阻及受控源画出该网络的一种等效电路。
第二版计算机网络课后问答题答案

第一章1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ARPANET产生和分组交换技术形成,对促进网络技术发展和理论体系研究产生重要作用,并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可以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起,国际上各种网络发展迅速,带来了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与标准化问题,ISO提出OSI参考模型,同时也画临了TCP/IP的严峻挑战。
第四阶段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Internet、高速通信网络、无线网络和网络安全技术彭渤发展,Internet2正在研究中,无线城域网、全光网络、网络计算和无线网络等正在成为网络应用和研究的热点。
2、答: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符合当前计算机网络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3)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协议。
3 、答:现代网络中,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之间通过路由互联。
用户计算机可以通过局域网方式接入,也可以选择PSTN、CATV、WMAN、WLAN方式接入到作为地区级主干网的城域网。
城域网双通过路由与光纤接入到作为国家或区域主干网的广域网。
多个广域网互联形成覆盖全世界的Internet网络系统。
4、答:广域网通信的数据交换技术可以分为线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
存储转发交换又可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线路交换方式中,两台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前,先要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通过该线路实时、双向交换数据,完成后释放该线路。
线路交换方式具有通信实时信强的优点,但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转发的能力,不能平滑通信量,不具备差错控制能力,无法发现与纠正传输过程中发生地差错等缺点。
计算机网络习题(有答案)

一、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为一个互连的自主的计算机集合。
3.计算机网络按规模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按带宽分为窄带网和宽带网。
4.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LAN ,城域网的英文缩写为MAN ,广域网的英文缩写为WAN 。
5.在某层上进行通信所使用的规则的集合称为该层的协议。
网络各层协议按层次顺序排列而成的协议称为网络的协议栈。
6.对一个网络进行层次结构的划分时应做到:各层功能明确、相互独立;层间接口清晰、穿越接口的信息量尽可能少。
7.两个最重要的网络参考模型是__OSI/RM______模型和_TCP/IP_______。
8.OSI参考模型分为__7___层,从低到高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9.ISO的全称是___国际标准化组织______,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一个称为__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___。
该模型包含七个层次。
10.计算机网络采用___分层结构_____。
每层完成一定的___功能_____,每层都向它的上层提供一定的____服务____,而将如何实现服务的细节对上层屏蔽,即低层协议对高层而言是透明的。
相邻两层之间为___层间接口_____。
对等层用户通话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称为___对等层协议_____。
11.协议由_语义,语法,时序等三部分组成。
12.TCP/IP协议分为___4__层,从低到高依次是___网络接口层_______,___网间网层_____________,__传输层________,___应用层________________。
13.数据通信的几个主要指标有___信号传输速率、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容量、误码率。
14.RS-232C机械特性规定了使用一个__25_____芯或__9_____芯接头。
15.RS-232C机械特性规定了使用一个__25_____芯标准连接器,电气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为___-15____至__5_____,即采用正负15V的__负_____逻辑电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已知二端口的的矩阵为Z,该二端口是否含有受控源?并求
其Π型等效电路。 解: 由于 Z12 = Z21,所以,该网络不含受控源。 由于Π型电路对应于Y参数 假设对应的电路如图所示: 可求得其Y参数为:
10
练习. 求图示双T型电路的Y参数。
解:根据互易性与对称性
11
1
Y11
I1 U1
U2 0
输入导纳
•
I1
Y21
I2 U1
U2 0
转移导纳
+
•
U1
N
Y12
I1 U2
U1 0
转移导纳
•
I1
Y22
I2 U2
U1 0
输入导纳
N
•
I2
•
I2 +
•
U2
•互易二端口:
[Y
]
Y11 Y21
Y12
Y22
条件:仅由电阻R、L(M)、C元件构成的无源二端口网络
UU&&21
5I&1 4I&1
20I&2 20I&2
4I24Z5 420 20
1 1
Y
Z
1
1
1
5 4
4
解:方法2(按定义) (1)端口2短路
(2)端口1短路
1
4I2
4
U&1
I&1 1
Y11
I&1 U&1 U&2 0
习 题 课(二端口)
一、知识点
1. 端口条件
2. 参数方程
从一个端钮流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钮
流出的电流
i1
+
u1 i1
N
(1) Y参数方程
I1 Y11U1 Y12U 2 I2 Y21U1 Y22U 2
[Y
]
Y11 Y21
Y12
Y22
Y → 短路导纳参数
•对称二端口:
Y12 =Y21, Y11=Y22
2
(2) Z参数方程
U1 Z11I1 Z12I2 U2 Z21I1 Z22I2
[Z
]
Z11 Z21
Z12
Z22
Z参数又称开路阻抗参数
Z 参数和Y参数的关系 Z Y 1
Z11
U1 I1
5 4
Z
Y
1
5 4
20 520
2. 如图所示电路,其Z参数方程为 解:列网孔方程
和题设Z矩阵对应,可求得:
6
练习 求图示电路的Y参数矩阵和Z参数矩阵
解:(1)按定义求解
7
解:(2)先进行三角形星形转换
8
3. 求图示二端口电路的Z参数。 解:端口施加电流源,假设频率为ω
1s
5I&2
I&1 Y21
I&2 U&1 U&2 0
1 5
s
U&2
I&1 1
Y12
I&1 U&2
U&1 0
1s
U&2 4
I&1
4I&2
I&2
I&2
U&2 4
Y22
I&2 U&2
U&1 0
1 4
s
1 1
Y
1
1
I2 0
Z 21
U2 I1
I2 0
Z12
U1 I2
I1 0
输入阻抗 转移阻抗 转移阻抗
•
I1
+
•
U1
•
I2
+
N
•
U2
Z 22
U2 I2
I1 0
输入阻抗
3
二、习题 1. 求下图二端口网络的Y参数矩阵和Z参数矩阵。(作业)
1
解:方法1(列方程)
(UI&&114I&I1&21I&U2&)2 4 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