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南京散文
描写南京的优美散文

描写南京的优美散文南京,这座充满着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的城市,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历史古迹而闻名于世。
每当我踏入这座城市,都会被它那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南京,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的省会。
这座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紫金山、瞻园、玄武湖等自然景观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尤其是紫金山,它是南京的象征,也是南京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登上山顶,俯瞰整个城市,只见高楼林立,繁华喧嚣。
而在山上,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除了自然风光,南京还有许多历史古迹,每一座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山陵和明孝陵。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见证。
每到清明节,人们会来到这里祭扫先烈,表达对先烈的敬意。
而明孝陵则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和皇后妇孝慈的陵墓,以其庄严肃穆的氛围和精美的建筑而闻名。
这些历史古迹见证了南京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重要中心的地位。
而在南京的街头巷尾,古老的建筑和现代化的城市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秦淮河畔的夫子庙是南京最有特色的街区之一,这里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工艺品。
漫步在夫子庙的石板小巷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文化风情。
而在南京的繁华商业区,高楼大厦林立,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和餐饮街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享受购物的乐趣,品尝各种美食,感受现代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南京还有许多世界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如南京博物院、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等,这些文化场所不仅展示了南京丰富的文化遗产,还举办了许多国内外的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艺术和了解文化的平台。
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传统的人情味。
南京人热情好客,善于享受生活,他们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这座城市。
无论是品尝传统的南京菜,还是欣赏京剧的演出,都能感受到南京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南京游记散文

南京游记散文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我和爸爸开着车,开始了南京,苏州三日游。
一路上,风光秀丽,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道路两旁树木葱翠,中午过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南京。
以下是“南京游记散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篇一:南京游记】春光明媚,草长莺飞。
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和舅舅、舅妈一道去南京玩。
汽车飞快地行驶着,一路上,许多白杨树向我们挥手,好像在说:“旅行愉快,一路顺风!”我还看到长江大桥横卧江面,犹如一条气势雄伟的长龙。
到了南京,我们先去了神奇、美妙的儿童海底世界。
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弄得我眼花缭乱,不知先看什么?走进一个玻璃通道,可以看到水里的鱼,一条蝙蝠鱼从我头上游过,只见它的肚皮雪白的,像沙滩前海水的细波浪一样动着,是那般的和谐,又起伏不定。
瞧,那边有几条小鲨鱼,背上长着一个翅,头顶尖尖的,下面有一张月牙形的嘴,像利刀一样的牙齿排在嘴里海豚的表演最为精彩,两只可爱的海豚跳了一个华尔兹“舞蹈”,我看清了它们的上半身,吻部尖但有点扁平,眼睛像玻璃弹珠一样明亮又到跳高球了,那两个球离水面有五米多高,我的心紧张得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它们两个跳不上去,只见它们先游到水底,再纵身向上一跳,呀,成功了!它们跳出水面,身体在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光滑,那么鲜亮!在场的观众都鼓起掌来,我也情不自禁地在那儿大声喝彩。
出了海底世界,我们游览了金碧辉煌、有着悠久历史的建筑——夫子庙,参观了陈列着为了祖国解放而光荣牺牲的英雄们的纪念堂——雨花台。
最后我们去了中山陵。
一进入口,只见一个有三个门洞的大门,中间的门高一些,上面有“博爱”两个苍劲的大字,门柱上雕刻着只有能工巧匠才能刻得出来的画。
过了门后,只见后面有许多台阶直通灵堂,仔细一数有312个台阶,象征着国父孙中山是3月12日去世的。
走完台阶,我们走进前厅,只见孙中山先生塑像坐在一个石凳上,双手很威严地放在腿上,头抬得高高的,眼睛深情地望着远向,好像在盼望国家的统一。
描绘南京韵味:一篇关于六朝古都特色美食与文化的散文

描绘南京韵味:一篇关于六朝古都特色美食与文化的散文示例1:Certainly! Let's start with the English response first.Nanjing, the ancient capital of the Six Dynasties, exudes a unique charm with its rich history, splendid culture, and delectable cuisine. In this prose, we delve into the essence of Nanjing's allure, focusing on its distinctive culinary delights and cultural treasures.Nanjing boasts a myriad of culinary delights that tantalize the taste buds and reflect its cultural heritage. One cannot talk about Nanjing's cuisine without mentioning its iconic dish, the "Nanjing Salted Duck." This succulent delicacy is meticulously prepared by marinating duck in a mixture of salt and spices, resulting in tender meat infused with savory flavors.Moreover, Nanjing's street food scene is a vibrant tapestry of flavors and aromas. Stroll through the bustling lanes of ConfuciusTemple or Qinhuai River, and you'll encounter an array of mouthwatering snacks such as pan-fried buns (shengjian bao), sesame pancakes (jianbing), and soup dumplings (xiaolongbao), each offering a glimpse into the city's culinary heritage.Beyond its culinary delights, Nanjing is steeped in history and culture, evident in its architectural marvels and ancient relics. The majestic Nanjing City Wall, with its imposing gates and fortified ramparts, stands as a testament to the city's past glory. Meanwhile, the Confucius Temple, a hub of learning and worship, showcases the enduring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in Chinese society.Furthermore, Nanjing's cultural heritage is celebrated through its vibrant festivals and traditional arts. The Qinhuai Lantern Festival, held during the Chinese New Year, illuminates the city with dazzling displays of lanterns, while the Nanjing Brocade, renowned for its intricate designs and exquisite craftsmanship, embodies the city's artistic legacy.In essence, Nanjing captivates visitors with its blend of gastronomic delights, historical treasures, and cultural richness,making it a treasure trove of experiences waiting to be discovered.现在让我们用中文回答这个问题。
选择南京的某处风景,写一篇写景状物类散文,1000字

南京的夜烟笼寒水月笼沙——南京的夜我与南京,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题记在中国的东南,有一座城,那便是南京。
南京,古称金陵,是六朝古都,也曾是明、清两代的南直隶。
它有着厚重的历史,也有着现代都市的繁华。
而我,独爱它的夜。
每当夜幕降临,南京便换上了一副新的面孔。
秦淮河畔,灯火通明,仿佛是古人点亮的灯笼,为夜的旅人指路。
那河面上,轻雾缭绕,宛如薄纱遮面,又似那青楼女子的轻舞飞扬。
烟笼寒水月笼沙,说的便是此情此景吧。
沿着秦淮河走,仿佛能听到那远古的回声。
你是否听到了?那金戈铁马的声音,那文人墨客的吟咏,还有那商贩的叫卖声。
历史的河流在这里交汇,流淌过岁月的沧桑。
河中的画舫,如同静止的时光。
船上的游客,或三五成群,或两人相伴,他们或拍照留念,或低声细语。
而船上的船娘,则唱着那古老的曲调,歌声飘荡在河面上,仿佛是从远古传来的歌声。
南京的夜,不只是秦淮河的美。
那紫金山上的塔,每当夜晚,便会亮起灯火。
那灯火,像是星星落在了山上,为这古老的土地照亮了前行的路。
而山下的街道,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
现代与古老在这里交织,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
走进南京的老街区,仿佛走进了历史的长廊。
那些古老的建筑,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而街边的小店,更是热闹非凡。
那香气四溢的小吃,让人垂涎欲滴。
而店家们热情的吆喝声,更是为这夜增添了几分热闹。
在南京的夜中漫步,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淡淡的愁绪。
那是对历史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我想,每一个在南京生活的人,都会被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吸引,都会为它的历史与现代所感动。
南京的夜,是那样的美丽与深沉。
它像是一个谜,让人想要一探究竟;它又像是一首歌,让人想要永远传唱。
而我,只是南京的一个过客,但我却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爱上了它的夜。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仿佛是为南京的夜量身定制的。
每当夜晚降临,那轻纱般的雾气便会笼罩在河面上,与天上的月光交相辉映。
而那古老的秦淮河,则静静地流淌着岁月的故事。
南京的散文

南京的散文关于南京的散文古老而现代的城市【1】辗转曲折,身心俱疲。
一声放假,脱离苦海;背上行囊,邀三五朋友,恰大好青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青春萌动,燃烧激情;四五为伴,日行万里;祖国河山,尽收眼底;一路欢乐,做一回想笑就笑的自己。
可以说,这是我们此次南下旅行的真实写照。
期末考试结束后,青年生和大一的学弟学妹们一起下连当兵去了。
可是,部队生该何去何从,这一直是大家讨论的一个话题。
关于这暑假,大家得知消息的渠道有很多。
一说是没有暑假,暑期进行文化补习和体能训练;一说有暑假,放到八月五日,然后进行文化补习和体能训练。
对于这暑期的安排,可以说是众说纷纭。
最后,这件事终于尘埃落定。
在七月二十五日下午三点,连长和指导员在俱乐部进行假前教育。
在会上,连长宣布:“这次暑假,从七月二十五日开始,一直放到八月十六日。
”这时,听到这个消息,我再已抑制不住自己心里的激动之情。
啊!终于放假了。
虽然说,晚上六点才正式放假。
但是,我们再也等不及了。
教育一结束,我们就忙着收拾行李,准备出发。
在放假之前,我们就已经准备好了。
从南京出发,第一站苏州,第二站上海,第三站杭州,第四站武汉。
这是一场南下的旅行,也是一次军校学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最佳见证。
南京,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
古老的城墙,就像一条巨龙缠绕在整个大街小巷。
同时,古老的城墙,也似乎在诉说着它辉煌的过去。
在这些古老的城墙里,现代化的建筑层层迭起,仿佛要冲破历史的阻碍,走向新的世界。
南京,这个城市是有眼泪的。
近代,它也曾经一度保持古代延续下来的血脉,成为全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一代伟人孙中山终于在南京宣布国民政府成立,将人们带进了一个新时代。
从此,中国三千多年的封建时代宣告结束。
从此,人们对未来多了一层期待,多了一层希冀。
是的,旧的时代已经结束,新的时代必将到来。
可是,就在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之际,民族资本派因为自我的软弱和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将政权拱手相让。
我的家乡南京

我的家乡南京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都,是我的家乡,也是我心中的挚爱。
这里,山峦起伏,水网密布,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从我家出发,只需短短五分钟的抄小路行程,便来到了闻名遐迩的紫金山脚下。
这座山虽然称不上奇峰罗列、怪石嶙峋,但在我心中,它却有着独特的魅力。
春天,随着春风的唤醒,大地渐渐苏醒。
山上的小草探出嫩绿的脑袋,为紫金山披上了绿色的新装。
树木也抽出了柔软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片。
微风拂过,树木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点头致意。
没过多久,粉红色的桃花竞相绽放,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绚丽的红霞映照着山峦。
夏天,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地面上形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案。
知了在枝头高声歌唱,它们似乎在为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欢呼。
秋天,小草渐渐变黄,树木的叶子也变得金黄。
一阵秋风吹过,落叶如蝴蝶般翩翩起舞,山路上铺满了金黄色的叶子,踩在上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别有一番情趣。
冬天,山上的一些树木虽然略显枯败,但松柏却依然苍翠欲滴。
一场大雪过后,整座山冈银装素裹,紫金山宛如穿上了白色的睡衣,静静地进入梦乡。
俗话说:“有山有水才是好地方。
”我的家乡南京正是这样一个拥有山水之美的城市。
不仅有壮丽的紫金山,还有迷人的玄武湖。
我很幸运,家与山、湖的距离都很近,步行二十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湖边。
湖边有一个美丽的花坛,每当我来到湖边散步,总会被那阵阵花香所吸引。
花儿们竞相绽放,五颜六色的花瓣仿佛在向我微笑。
它们有的含苞待放,宛如羞涩的少女;有的初放,如同一幅展开的画卷;有的怒放着,展现出最绚烂的姿态。
再往前走,我来到了玄武湖的“亲水台”,这里是赏鱼的绝佳地点。
微风轻轻吹过,湖水泛起涟漪,宛如穿上了细细的百褶裙。
清澈的湖水中,一群群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着。
它们或三五成群,追逐嬉戏,宛如顽皮的孩童;或两两结伴,卿卿我我,如同热恋中的情侣;或独自徘徊,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看着这些可爱的鱼儿,我可以倾诉内心的烦恼,它们的存在让我感到无比宁静和愉悦。
描写南京的优美散文

描写南京的优美散文
在南京的春日里,樱花绽放,满城的风景都被温柔包裹,仿佛每一朵花瓣都蕴含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温暖。
夫子庙的古街巷间,繁华与古老相互交织。
古建筑的青砖黛瓦在阳光下闪耀,历史的悠久在每一个石板路上流淌。
游人如梭,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文化街区。
夫子庙的鼓楼悠扬地敲响,将时光拉回古老的清晨。
咖啡馆的窗前,书香弥漫,品茗时光在这里被延展成一段悠长的岁月。
在紫金山的山巅,钟灵毓秀的南京全景尽收眼底。
玄武湖水悠悠荡漾,湖畔的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紫金山下,石像路上静静立着无数文人墨客的雕像,仿佛在述说着这片土地的文学沧桑。
雨花台上的碑文,纪念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站在雨花台的高处,远眺南京城,历史的沉淀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风吹过,仿佛带着先烈们的呼唤,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夜幕降临,珠江路的灯光闪烁,江水静静流淌。
江边的步道上,散步的人们沐浴在城市的霓虹灯光中。
餐馆的烤鸭香气、小吃摊的美味诱人,江南的味道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文脉深厚的城市。
每一处景致都像是一幅油画,勾勒出
城市的独特韵味。
在南京的优美散文中,时光仿佛慢了下来,人们沉浸在这座城市的温柔里,感受到岁月的静好。
金陵旧梦优美散文

金陵旧梦优美散文金陵旧梦优美散文一看我执剑天涯,恣意潇洒,岁月成沙,风流入画,笑赏江陵花。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江陵、建康、应天、石头城,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属北亚热带温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平均温度15.4℃。
幽幽古风,江南金都,此生执念付金陵。
何日风光迟暮渡,忍听怨曲到金都。
梦不过芙蓉一渡,任爱恨破我浮屠。
世人道,金陵美景枉云烟,秦淮灯影世中仙,红楼小院、亭阁楼台,古都惊艳。
江南秦淮,乌篷船、油纸伞、汉服裳,是多少人的迷梦。
谈起古风,沉醉的人多,不了解的人更多。
而古都金陵,与此也是密不可分。
不用说,在中华服饰文化的演变中,是有遗憾的。
千年服饰朝夕改,再无烟雨秦淮的仙影。
现如今,穿汉服上街,反倒会被骂和服、汉服、不爱国。
而传统文化都丢弃的人,又是何其可悲呢?忍听怨曲到金都,几叹古韵难完存!可叹我华夏泱泱大国,难着古服游江南。
传统多美、古风多美,沉醉其中、与历史相约,又何来不切现实呢?我与金陵有个约定。
金陵是有旧梦的,总有做梦的人。
或许细游古都的乐趣,就在于触碰过往的陈旧记忆。
过去的似水年华、沧桑巨变,都凝结成一方山水的执念,经历风霜而颜色不改。
金陵有很多褪色的记忆,多少个朝代的更替。
到最后,能握住的,不过一捧流沙。
金陵的四季之景,就是穿越历史洪流而遗留的就是美好。
我与金陵的四季有个约定——四季恋歌。
二、鸡鸣盛樱——春偶逢锦瑟佳人问,便说寻春为汝归。
千年古刹千年情,百年生死作皈依。
四月初连绵的春雨,让千年古刹鸡鸣寺东侧的樱花路,一夜间落英缤纷。
从北京东路,一路行至解放门。
在淡黄色的围墙和厚重的琉璃瓦上,飘零的天仙美景。
小小的花朵,短暂而惊艳。
如是风光不知愁,一曲新词一壶酒,浮光掠影过花间袖;青山白云悠悠,相思曲不休,今朝红尘看透,佛门青灯悠悠,旧人客颜早枯朽。
花好月圆莫痴候,佛前一杯酒。
三、紫金流萤——夏紫金山上中山陵,森森古柏亦多情。
绿萝小扇扑流萤,情深不许青石径。
七月中旬的紫金山小径,有一场萤火虫的'华庭盛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都南京散文篇一:古都南京南京在众多的中国历史古都中,对南京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可能概念中的古都多在北方中原关中一带,而南京不是,也可能源于我是一个南方人。
除了地理位置外,也觉得南京宜古宜今,宜动宜静。
何说古?“金陵自古帝王州”,南京历史悠久,有着超过2500余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有“六朝古都”。
台城故址是东晋和南朝诸代中央政府旧址,为六朝时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心、后宫禁城,见证“六朝金粉”的兴衰。
当时皇宫规模很大,仅东晋的宫内大小殿宇就有三千五百多间,至南朝四代,更是重楼四起,鳞次栉比。
此后台城在历史上屡遭破坏,今天虽只能看到残垣断壁,但脑海中依然能浮现当年的繁华。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明,是为明太祖。
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
这座城市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明代的南京始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漫步这座古城,随处可见大明胜迹??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为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
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
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神道是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
视频中记忆最深的是相对排列的12对石兽,浑然宏伟,气势非凡,栩栩如生。
多少年过去,它们依然守卫着这座皇家园陵。
陵寝的格局保留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
陵区内的主体建筑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行走明孝陵其中,静谧、幽深,肃穆,无不使人对长眠于此的主人产生敬畏之情。
南京文化底蕴极厚,虽许多地面文物荡然无存,但保留的老地名仍让人追昔不已唱经楼、安乐寺、邀笛步、百猫坊、杏花村、子午路、凤凰台、仁孝里、吉祥街、赤石矶榜上有名。
乌衣巷、朝天宫、桃叶渡、成贤街、龙蟠里、夫子庙、长干里、孝陵卫、莫愁路、虎踞关。
这一个个地名分明让人感觉到了历史鲜活的记忆。
这些都足以体现南京的“古”。
何说“今”?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城市能比南京更清晰的展现中国近代历史的沧桑和屈辱,能更集中地体现中华民族的不屈和抗争。
南京见证了民国的开始,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中国首都。
中华民国不同于此前的君主王朝,它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
新思想、新风气,“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中山陵是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
今天,当我们走于长长的石阶上,顿生崇敬之感,愿国父安息。
在近代南京历史上,有一件事是难以磨没的。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对南京城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血腥屠杀。
在暴行最猖獗的6个星期里,共杀害我30多万同胞,强奸2万以上的妇女,史称“南京大屠杀”。
现在当我们面对那段历史,道不尽的悲痛和气愤,勿忘历史,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我们的今天和明天才能走得更好。
不得不承认,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足以说明南京的“今”。
何说“静”?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
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秦淮河,南京的母亲河,造就了南京的文化积淀,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给南京留下了无数美妙的话卷。
数十年前,朱自清和俞平伯的两篇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更是传为佳话。
如今,画舫依旧,秦淮两岸的风景却更加迷人了。
江南水乡、秦淮河畔自六朝起,这里就是大族聚居、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是历史上南京这一繁华都市的缩影。
今天的秦淮早已没有当年的盛况,留下的是一份清净淡雅,柔美温婉。
华灯初上,泛舟秦淮,伴随着船工那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两岸的古建筑流光溢彩,壮伟的“天下文枢”坊,庄重的文德桥,娟秀的魁光阁无不倒映在诗情画意的河水之中。
那份恰意和舒服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这一切足以表达南京的“静”。
何说“动”?南京是华东区域中心城市,华东地区第二大城市,江苏省第一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副省级城市,江苏省省会,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中心、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航运物流中心,滨江生态宜居城市,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
目前已成为国家以电子、汽车、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讯中心。
此外,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
今天的俨然已成为长三角的重要城市之一,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这一切足以证明南京的“动”。
我是喜爱旅游之人,走在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历史和风情。
虽未踏足南京,但相信当我踏上这座城市的时候,我会更加爱上这座城市。
它不同于西安,给人一种“没落”之感;也别于上海,没有古韵之言。
它古今相承,动静结合,“历史名城”和“现代都市”的交融,“古都文明”和“现代文化”的结合,构成了南京的最大特色。
南京,在历史的肩膀上大步向前的现代化都市。
篇二:美文赏析:忧郁秦淮河忧郁秦淮河张灵均一条河流的歌,一般是指河水在岸两边的树根、草蔓、或河床上的石头,或河之拐弯处所弹奏出来的旋律。
河流弹奏的音乐令人愉悦,说明人类与自然达成了一种和谐的共识。
秦淮河,也有一首歌唱了两千年。
其忧郁的音符里,还夹带着两岸的各种噪音,又岂能令人爽心悦目?一条河流,不会像人类一样,还能暴跳如雷地站起来吵架,或通过其它途径出面解决生存问题。
最多来几声叹息,不管人类乐不乐听这首哀怨的曲子。
作为旅人,我没有理由横加指责一条河流。
作为河流,秦淮本身就没有过错。
水与水天生由同样的分子组成,如果说秦淮的河水有了其它的元素,那毫无疑问是人类造成的,怨不得秦淮。
当年,秦始皇开凿秦淮,沟渎水流的本意:泄王气,兴航运。
还能据以自守,拒敌于外。
至于秦淮河固有的这些功能在退化、衰竭,逐渐演变成为古都南京的一处风华烟月、金粉荟萃之地,于秦淮来说,真是逼良为娼。
六朝时期,淮清桥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两岸,便是封建统治者们居住比较集中的地方。
从此,十里秦淮走向糜烂的繁华。
纸醉金迷、穷奢极侈之徒,便把这里搞得乌烟瘴气。
于是,唐人杜牧写下“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古都南京散文)花”的诗句,借商女弹曲吟歌,谴责陈后主淫乐荒政而亡国的历史悲剧。
秦淮河,是一面镜子,照古鉴今。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秦淮河,嗅一嗅它流过的痕迹,使我相信了宿命说。
一切生命的荣枯如草芥,再自然不过了。
这就不难理解唐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囗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没有进入乌衣巷寻找残砖碎瓦,而是从夫子庙出来,也不打算去探讨旧时夫子庙与隔河对岸青楼妓院相望相生的因果关系。
只觉得孔老夫子不可爱之处莫过如此。
居庙堂之高,揽尽秦淮风月,还吐出之乎者也的道德经来。
其实,连秦淮河也懒得控诉,或者说是无力陈述那一段悲伤的往事。
况且,一些故事没长瓢把,早也流入民间了,成为香艳故事的代名词。
诸如董小宛、李香君等秦淮八大名妓,哪一个又没有一串长长的血泪史。
秦淮河,看来洗不净身子。
踱上文德桥,只见秦淮河被两岸密密匝匝的楼阁逼得窄窄的,连夕阳也透不进来,显得愈加柔弱且幽暗,又怎么载得动前朝的烟云往事。
虽有几条仿古画舫从灯影里荡出来,那又能有什么意味。
朱自清和俞平伯的桨声远去。
在秦淮河,桨声是六朝的一种意象。
尽管那轮明月依旧,然物是人非,又岂能在一条忧郁的河流里,强行去捞起一册湿漉漉的《桃花扇》。
一个盛世并不代表灯红酒绿。
秦淮河,只不过是历史留下来的一处人文景观,让后人思古怀幽罢了,与这个时代多少要产生隔膜的。
听说一对新婚青年,来到秦淮度蜜月。
不久,新娘便厌倦了周围这些仿古建筑,以及秦淮河里的人造风景和克隆的古乐器,很想现代一番。
于是,她搬来一架钢琴,在秦淮河上弹奏起来。
她原以为美妙,谁知,不是个中滋味,全然没有畅快的感觉,她的内心忽然变得郁闷而空荡。
新娘愤怒了,便很快失踪了。
当新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新娘时,新娘正在一处人迹稀少的荒郊野地,对着一条无名的河流,快乐地歌唱。
新郎读不懂新娘的心事。
从这个现代插曲里,我恍然大悟,便读懂了秦淮河的全部忧郁。
秦淮河流经这座城市,就注定了它的悲哀。
红尘俗世对它的侵蚀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它早就不堪重负。
走出这座城市,这是秦淮的梦想。
像野地无名河一样,干干净净地生存在蓝天白云下,自自由由地呼吸新鲜空气,快快乐乐地享受阳光雨露的恩惠。
与虫鸣鸟啼相依,与野花野草为伴,甚至与飞禽怪兽恩爱,是何等的惬意。
秦淮河,走不出这座城市,便弹不出欢乐的乐章。
(选自张灵均散文集《心灵符码》,20XX年8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鉴赏】寻找灵魂的归宿地——张灵均散文《忧郁秦淮河》赏析叶茂樟福建省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慈山分院邮编362411这里是一处风景,却被历史镌刻上了深深的印记;这里是一段历史,却有着令人心驰神往的绝色风景。
泛舟十里秦淮,寻觅朱自清和俞平伯渐行渐远的桨声,让我们同张灵均一起回溯历史,解读秦淮河的忧郁和哀愁。
一条缓缓流淌的河,两千年来一直唱着忧郁的歌。
“作为河流,秦淮本身就没有过错”,其之所以忧郁、哀怨,乃是因为历史、人类给了秦淮河水“其它的元素”。
秦淮河是条历史的河,历史成就了秦淮河的盛名,也造就了秦淮河的忧郁。
在作者看来,历史让秦淮河成为“风华烟月、金粉荟萃之地”,本为“良”却被喻为“娼”;秦淮见证了六朝的兴衰,浸透了家国血泪,却懒得控诉或无力陈述悲伤;秦淮河作为历史遗留下来的一处人文景观,却与时代产生了隔膜,不被现代人理解。
因此,秦淮河,早已不只是一条河,而是商女胭脂红的油腻;是封建统治者的纸醉金迷;是朱自清和俞平伯渐行渐远的桨声。
如今,我们已无从追寻秦淮河面曾经上演过多少桨声灯影,文德桥上曾经渡过多少人马。
十里秦淮,那顺流而下的浑浊,是那千百年来无奈的眼泪!曾经无数次的假想,如果没有杜牧“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那心力交瘁的忧郁,如果没有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的慨叹,如果没有灯船画舫里的声色犬马,也许今日的秦淮河就少了一份沉重,然而,诗人们的意境我们又真正了解几分呢?秦淮河在他们的笔下是繁华掩盖不住的苍老,千百年来挥之不去的哀怨,而今,秦淮河却流光溢彩,歌舞升平,游人如织。
但是,这个让后人思古怀幽的人文景观,注定是要与这个时代产生隔膜的,有多少人能解秦淮河的忧郁和哀愁!面对秦淮河的“如斯”历史,张灵均找到的是忧郁;他担心“秦淮河,看来洗不尽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