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ppt课件

通用显微镜物镜从物平面到像平面的距离(共轭距),不论放大 率如何都是相等的,约为180mm;对生物显微镜,我国规定为 195mm。 把物镜和目镜取下后,所剩的镜筒长度称为机械筒长,也是固定 的,有160mm、170mm、190mm 。我国以 160mm作为物 镜目镜定位面的标准距离。
二、显微镜的线视场
当物在 无限远( =0) E
1 L
4 23
D2 f 2
对大视场物镜,其视场边缘的照度要比视场中心小很多。
EM E cos4 w
表明:感光底片上的照度分布极不均匀。同一次暴光中, 可能中心过度,边缘不足。一般通过采用可变光阑(光圈 )来控制孔径光阑的大小。使用者根据天气选择。 国标规定F数为:1,1.4,2,2.8,4,5.6,8,11,16, 22,32。 像面照度E′与暴光时间t的乘积为暴光量。若F提高一档,则 暴光时间增加一倍,才能保证暴光量不变。
照明聚 光镜
大孔径聚 光镜
29
折反式 聚光镜
三、对投影系统的要求 ①物面照明要尽可能均匀以保证像面照度的均匀性。 ②接收屏上的实像要有足够的亮度。 ③成像质量良好。 ④有的投影系统(光刻)对畸变有极高要求。
30
DVD/CD激光头
31
32
被测件 全息球面透镜
准直透镜 反射镜
聚焦光学点
音圈马达 分光镜
常有:电影放映机、幻灯机、测量投影仪、光刻投影系统 、多媒体投影仪、微缩胶片阅读仪等。 二、投影系统中的照明系统 由于像面的照度与放大率的平方成正比,而投影系统的放 大率一般较大,尤其在反射照明时大部分光能损失掉,因28
此,要提高像面的照度,需选用强光源照明,或增加光 源数目,增大聚光镜口径,并且让照明系统提供的光能 量全部进入成像系统。 为实现物面均匀照明,采用柯勒照明方式。测量投影仪 器采用物方远心光路以保证测量精度,故照明系统也应 采用像方远心光路与之相衔接。
典型光学系统-工程光学

5)景深公式及其影响原因:
2a, P, f’
6)摄影物镜旳种类:(5种)
一般、大孔径、广角、远摄、变焦距
7
8. 有关投影系统:
1)系统旳基本要求(像差、照明) 2)主要光学参数(4个 :f ' 2' D)
f'
3)其照明系统旳衔接条件(2条)
8
第七章 经典光学系统
1.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旳定义和特征是 什么?应怎样校非正常眼?调整能力旳计 算公式是什么? 2.什么是视觉放大率?体现式及其意义?它 与光学系统旳角放大率有何异同?
y'i l' tg' tg' y'e l' tg tg
1
3.放大镜旳视觉放大率为何?(注意条件)
0=D/f '=250/f '
2)摄影物镜旳3个主要参数及其影响作用:
焦距f ’(像旳大小)、相对孔径D/f ’(像面 照度、辨别率)和视场角2(成像旳范围)
3)辨别率公式:1/N=1/NL+1/Nr
NL=1/σ=D/1.22λf ’
6
4)光圈旳定义及其与孔径光阑、辨别率、 像面照度、景深旳关系: 光圈数:F=f’/D, 光圈F, 光圈2a,光圈
500NA/Г
3
5)物镜旳辨别率: a 0.61 0.61
n sin u NA
6)显微镜旳有效放大率:500NA≤Г≤1000NA
7)物镜旳景深:NA,
8)视度调整:x
Nf
'
2 e
5f
'
2 e
(mm)
1000 1000
5. 临界照明和坷拉照明中旳光瞳衔接关系?
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_工程光学 ppt课件

0=D/f '=250/f '
=2501 P' f' f'
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_工程光学
3
4. 关于显微镜系统:
1)组成(光学结构特点)、成像关系、
光束限制(生物显微镜和测量显微镜)
2)视觉放大率公式: ttg g' f2'05f '0 e e Г=250/f '
3)线视场公式:
50tg0' 50tg0'
4)有效分辨率和第七工章典作型光分学系辨统_工率程光:学
6
7. 关于摄影系统:
1)组成(光学结构特点)、成像关系、
光束限制
2)摄影物镜的3个主要参数及其影响作用:
焦距f ’(像的大小)、相对孔径D/f ’(像面照度、分 辨率)和视场角2(成像的范围)
3)分辨率公式:1/N=1/NL+1/Nr
NL=1/σ=D/1.22λf ’
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_工程光学
7
4)光圈的定义及其与孔径光阑、分辨率、 像面照度、景深的关系: 光圈数:F=f’/D, 光圈F, 光圈2a,光圈
分辨率,光圈像面照度 ,光圈 景深
5)景深公式及其影响因素:
2a, P, f’
6)摄影物镜的种类:(5种)
普通、大孔径、广角、远摄、变焦距
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_工程光学
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_工程光学
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1.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定义和特征是什 么?应如何校正非正常眼?调节能力的计算 公式是什么?
2.什么是视觉放大率?表达式及其意义?它与
光学系统的角放大率有何异同?
y'i l'tg' tg' y'e l'tg tg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

⼯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第七章典型光学系统1.⼀个⼈近视程度是D 2-(屈光度),调节范围是D 8,求:(1)远点距离;(2)其近点距离;(3)配戴100度近视镜,求该镜的焦距;(4)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远点距离;(5)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近点距离。
解:① 21-==rl R )/1(m ∴ m l r 5.0-=②P R A -= D A 8= D R 2-= ∴D A R P 1082-=--=-=m P l p 1.01011-=-== ③fD '=1∴m f 1-=' ④D D R R 1-=-='m l R1-=' ⑤P R A '-'= D A 8= D R 1-='D A R P 9-=-'='m l P11.091-=-=' 2.⼀放⼤镜焦距mm f 25=',通光孔径mm D 18=,眼睛距放⼤镜为mm 50,像距离眼睛在明视距离mm 250,渐晕系数为%50=k ,试求(1)视觉放⼤率;(2)线视场;(3)物体的位置。
eye已知:放⼤镜 mm f 25=' mm D 18=放 mm P 50=' mm l P 250='-'%50=K求:①Γ② 2y ③l 解:①fDP '-'-=Γ1 25501252501250-+=''-+'=f P f 92110=-+=②由%50=K 可得: 18.050*2182=='='P D tg 放ωωωtg tg '=Γ∴02.0918.0==ωtg Dytg =ω∴mm Dtg y 502.0*250===ω∴mm y 102= ⽅法⼆:18.0='ωtg mm tg y 45*250='='ω mm l 200-=' mm fe 250='mm l 2.22-= yy l l X '==='=92.22200β mm y 102=③ l P D '-'= mm D P l 20025050-=-=-'='f l l '=-'11125112001=--l mm l 22.22-=3.⼀显微镜物镜的垂轴放⼤率为x3-=β,数值孔径1.0=NA ,共扼距mm L 180=,物镜框是孔径光阑,⽬镜焦距mm f e 25='。
光学第7章_典型光学系统

镜 头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机械或电子)。一般 从 1/8000秒到30秒之间不等。
光圈快门及其相互关系 光圈是相机镜头中的可以改变中间孔的大小的 机械装置,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二者结合,共同控制曝光量。
将近点校正到250mm处: 光焦度
1 1 1 1 1 3.2(m 1 ) 3.2( D) f ' l ' l 1.25 0.25
即应配 320 度的眼镜。
三、眼睛的分辨率 人眼能分辨两像点间的最小距离=视神经细 胞的直径——分辨能力。 当两像点落在同一视觉细胞上时,人眼无法 分辨;但当两像点距离大于等于细胞直径时, 两像点不可能落在相邻细胞上,则眼睛可分辨
五、远心光路
显微系统用于测量尺寸时,视场光阑处常 放分划板,调焦使被测物的像与之重合。
调焦不准带来测量误差。 孔径光阑位于物镜像方焦平面上:物方远心光路
远心成像镜头
第四节
望远镜系统
望远镜是为了看清楚远处物体。
倒立像
视觉放大率:
对于开普勒望远镜:
tg ' tg f0 ' D / D' fe '
望远镜的物距几乎是无限大,实用中调节物距是无效 的.故我们可以调节物镜和目镜的间距,使物镜的像 正好落在目镜的焦平面上.
第六节 摄影系统
一、摄影物镜的光学特性 1.视场 成像范围
2.分辨率 像平面上每mm内能分辨开的线对数。 NL = 1475 D/f’ = 1475/F F = f’/D 物镜的光圈数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1.一个人近视程度是D 2-(屈光度),调节范围是D 8,求: (1)远点距离; (2)其近点距离;(3)配戴100度近视镜,求该镜的焦距; (4)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远点距离; (5)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近点距离。
解: ① 21-==rl R )/1(m ∴ m l r 5.0-=②P R A -= D A 8= D R 2-= ∴D A R P 1082-=--=-=m P l p 1.01011-=-== ③fD '=1∴m f 1-=' ④D D R R 1-=-='m l R1-=' ⑤P R A '-'= D A 8= D R 1-='D A R P 9-=-'='m l P11.091-=-=' 2.一放大镜焦距mm f 25=',通光孔径mm D 18=,眼睛距放大镜为mm 50,像距离眼睛在明视距离mm 250,渐晕系数为%50=k ,试求(1) 视觉放大率;(2)线视场;(3)物体的位置。
eye已知:放大镜 mm f 25=' mm D 18=放 mm P 50=' mm l P 250='-'%50=K求:① Γ ② 2y ③l 解:①fDP '-'-=Γ1 25501252501250-+=''-+'=f P f 92110=-+=②由%50=K 可得: 18.050*2182=='='P D tg 放ω ωωtg tg '=Γ ∴02.0918.0==ωtg Dytg =ω ∴mm Dtg y 502.0*250===ω ∴mm y 102= 方法二:18.0='ωtg mm tg y 45*250='='ω mm l 200-=' mm fe 250='mm l 2.22-= yy l l X '==='=92.22200β mm y 102=③ l P D '-'= mm D P l 20025050-=-=-'='f l l '=-'11125112001=--l mm l 22.22-=3.一显微镜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x3-=β,数值孔径1.0=NA ,共扼距mm L 180=,物镜框是孔径光阑,目镜焦距mm f e 25='。
工程光学第七章

500NA 1000NA
四、显微镜的照明方法:
显微镜对照明的要求: ①足够的亮度;②照明均匀;③有一定的孔径角,且与物 镜相配合;④有一定大小的照明范围(视场)。
21
常用的照明方法: ①透射光亮视场照明;②反射光亮视场照明; ③透射光暗视场照明;④反射光暗视场照明。 其中,第一种照明方法应用较多,照明方式分为两种:临界 照明和柯勒照明。
D tg 2( L lz 2 )
式中:L为机械筒长;l'z2为眼睛到目镜的距离。 所以,伽利略望远镜的视觉放大率越高,视场越小。 故伽利略望远镜的视觉放大率一般不大,仅用于剧场、体育 场使用。 注意:开普勒望远镜成倒像,需加转像装臵,如转像棱镜; 伽利略望远镜成正像,但无法安装分划板,应用较少。
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
暗适应:发生在由明→暗时,眼睛的瞳孔放大,敏感度提高, 经一定时间才能适应,约60分钟后,敏感度达最大。 明适应:适应过程较快,几分钟即可,但敏感度大大降低。 *眼睛能感受的光亮变化非常大,可达1012:1。
5
2. 眼睛的调节能力
1) 调节: 眼睛本能地改变光焦度(焦距)以看清不同远近物 体地过程。 在眼球内,水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时不变地,在观察远近物 体时,必须自动调焦来改变水晶体的焦距。肌肉用力,曲率增 大,可看清近物;肌肉放松,曲率减小,可看清远物。
远点:f '≈23mm; 近点:f '≈18mm。
眼睛的调节能力用能清晰调焦的极限距离表示,即远点距离 lr和近点距离lp 。 令:R=1/ lr ,P=1/lp 。分别为远点和近点的会聚度,则调节能 力为:
6
2) 眼睛的缺陷及校正:
明视距离:在阅读或通过目视光学仪器观测物像时,为了 工作舒适,习惯上把物或像臵于眼前250mm处,这个距离 即为明视距离。 眼睛光学系统的后焦点在视网膜上,称为正常眼;反之, 称为反常眼。
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

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1.一个人近视程度是D 2-(屈光度),调节范围是D 8,求: (1)远点距离; (2)其近点距离;(3)配戴100度近视镜,求该镜的焦距; (4)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远点距离; (5)戴上该近视镜后,求看清的近点距离。
解: ① 21-==rl R )/1(m ∴ m l r 5.0-=②P R A -= D A 8= D R 2-= ∴D A R P 1082-=--=-=m P l p 1.01011-=-== ③fD '=1∴m f 1-=' ④D D R R 1-=-='m l R1-=' ⑤P R A '-'= D A 8= D R 1-='D A R P 9-=-'='m l P11.091-=-=' 2.一放大镜焦距mm f 25=',通光孔径mm D 18=,眼睛距放大镜为mm 50,像距离眼睛在明视距离mm 250,渐晕系数为%50=k ,试求(1) 视觉放大率;(2)线视场;(3)物体的位置。
eye已知:放大镜 mm f 25=' mm D 18=放 mm P 50=' mm l P 250='-'%50=K求:① Γ ② 2y ③l 解:①fDP '-'-=Γ1 25501252501250-+=''-+'=f P f 92110=-+=②由%50=K 可得: 18.050*2182=='='P D tg 放ω ωωtg tg '=Γ ∴02.0918.0==ωtg Dytg =ω ∴mm Dtg y 502.0*250===ω ∴mm y 102= 方法二:18.0='ωtg mm tg y 45*250='='ω mm l 200-=' mm fe 250='mm l 2.22-= yy l l X '==='=92.22200β mm y 102=③ l P D '-'= mm D P l 20025050-=-=-'='f l l '=-'11125112001=--l mm l 22.22-=3.一显微镜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x3-=β,数值孔径1.0=NA ,共扼距mm L 180=,物镜框是孔径光阑,目镜焦距mm f e 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长焦 距(小放大率 )的放大镜
•当眼紧靠放大镜时 , P′=0,则:
•常用放大镜的被率在2.5~25倍之间,若用单透镜(平 凸或双凸),通常不超过3倍。 •若放大镜的物是前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则这样的放 大镜称为目镜。
•二、光束限制
•放大镜与眼组合构成目视光学系统,眼瞳是孔阑,又 是出瞳。放大镜框是视场光阑,又是出、入窗,同时放 大镜本身又是渐晕光阑。
•二、眼睛的调节及校正
•(一)调节 •指眼睛通过睫状肌的作用,本能地改变水晶体光焦度的大 小,以看清不同距离物体的过程。
•远点:肌肉完全放松时,眼睛能看清的最远点。 •近点:肌肉处于最紧张状态时,能看清的最近点。 •近点和远点到眼睛物方主点的距离,称为远点距离和近点 距离。则眼的调节能力为:
•远
•近
点距
点距
•R为远点视度,P为近点视度离 ,单位为屈离光度(D)=1/m。Biblioteka •医学上, 1D=100度。
•随着年龄增大,肌肉调节能力下降,调节范围减小。
•(二)眼的缺陷及校正
•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或眼光学系统的后焦点在视网膜上,称 为正常眼。
•正常眼观察近物时,物体距眼最适宜的距离是250mm,称 为明视距离M。
•①角膜和巩膜 •眼球被一层坚韧的膜所包围,前面凸出的透明部分称为角 膜,其余为巩膜,光线首先经过角膜。 •②前室 •角膜后充满透明液体的空间。 •③虹膜和瞳孔 •前室的后壁为虹膜,中间的圆孔为瞳孔,其直径能随外界 景物亮暗程度的变化而本能的改变大小,以调节进入眼睛 的光能量,是孔径光阑。 •④水晶体 •在虹膜之后,它是由多层折射率不同的薄膜构成的,可看 成一个双凸透镜,水晶体周围睫状肌的紧张和松弛能使其 表面的曲率半径发生改变,从而使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清 晰成像在网膜上。 •⑤后室 •水晶体后面的空间,充满着胶状透明液体。
•三、眼睛对光强度变化的适应 •眼对不同亮暗环境的适应能力称为眼的适应。 •主要原因:①当亮照明时,起作用的视细胞是灵敏度高 的锥状细胞;②暗照明时,起作用的视细胞是灵敏度低的 柱状细胞。 •次要原因:瞳孔的自动增大和缩小。 •适应分为:①明适应:由暗处到亮处,适应时间大约几 分钟;②暗适应:由亮处到暗处,适应时间大约30~60分 钟。
•一、视觉放大率 •目视光学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光学仪器,其像 对人眼的张角大于人眼直接观察物体时对人眼的张角。 因此放大率不能用前面介绍的横向放大率或角放大率来 表示。因观察物体时经仪器后成像在人的视网膜上。
•所以目视光学系统的放大率用视觉放大率表示:即用 仪器观察物体时视网膜上的像高与用人眼直接观察物体 时视网膜上的像高之比;或通过目视光学系统观察物体 时,其像对眼睛张角的正切与直接看物体对眼张角的正 切之比。即:
•①近视眼
•近视眼的网膜离水晶体太远或水晶体表面曲率太大,无限 远物点成像在网膜之前,远点在眼前有限远。
•需配一负光角度凹面透镜,透镜的像方焦点与眼睛的远点 重合,这样,无限远物点就能成像在网膜上。
•②远视眼
•其网膜离水晶体太近或水晶体表面曲率不够大,导致明 视距离处物点成像在网膜的后面,其远点在眼睛之后,近 点在眼前较远处或眼睛之后。 •配一正光焦度凸面透镜,使明视距离处物点能成像在网 膜上,其焦距恰好等于远点距。
•对放大镜,人眼直接观察时,一般把物体直接放在明 视距离上,D=250mm,则:
•当人眼通过放大镜观察 物体时,虚象对人眼的 张角为:
•可见放大镜的视觉放大率不是常数,取决于观察条件 (P′和l′): •①当眼调焦在无限远时, l′=∞时,物体放在放大镜 的焦点上。
•此时算出的视觉放大率作为放大镜和目镜的光学常数 ,标注在镜筒上。 •②正常视力的眼睛一般把物调焦在明视距离D上,则 P′-l′=D,则:
•像方视场角为:
•渐晕系 数
K=100
•渐晕系 数K=50
•渐晕系 数K=0
•当用于近距离观察小物体时,常用物方线视场2y来 表示放大镜的视场。当物面放在放大镜焦平面上时 ,像平面在无限远,线视场为:
•③散光眼
•眼的水晶体或角膜表面的不对称,眼的光焦度在不同方 向上不同,造成一物点发出的光束经眼睛不能相交于一点 。散光眼在观看辐射状直线圆形时只能看清某个方向的线 条,与此垂直的线条则觉得模糊。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上(散光轴),光焦度分别有最大、最小值,两者差称为 散光度。 •散光眼需用柱面透镜校正。如为近视散光或远视散光用 球柱面透镜校正。
工程光学第七章典型光 学系统
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
•主要介绍以下成像光学系统的成像特征和设计方法 •①成虚象的目视光学系统(放大镜、显微镜、望远 镜) •②成实像的眼睛、摄影和投影系统。
•§7-1 眼睛及其光学系统
•眼睛既是一个完整的成像光学系统,又是一个目视 光学系统的接受器,可以看成整个光学系统的一个 组成部分,因此它的构造和成像特性在设计和研究 目视光学系统时要考虑。 •一、眼睛结构
•常用的瞄准方式有:两实线瞄准、两实线端部瞄准、 双线平分瞄准、虚线实轮廓线瞄准。
•分辨率ε′和瞄准精度α′是两个不同概念。分辨率 适用于观察用显微镜,瞄准精度适用于测量显微镜 ,且ε′=Kα′。K与不同的瞄准方式对应。
•高的瞄准精度不仅取决于高的分辨率,也取决于合 适的瞄准方式。
§7-2 放大镜
•⑥网膜 •后室内壁一层由神经末稍组成的视网膜,是感光部分。物 体成像在其上是倒像,但由于神经的内部作用,感觉仍然 是正像。 •⑦黄斑 •网膜上视觉最灵敏的区域。 •⑧盲点 •视神经的出口,没有感光细胞,不产生视觉。 •因此,眼睛如同一个自动调焦和自动改变光圈大小的照相 机,从光学角度看,眼睛中的水晶体、瞳孔、网膜分别对 应于照相机中的镜头、光阑和底片。
•四、眼睛的分辨率和瞄准精度
•眼能分辨两个很靠近点的能力,为眼的分辨率;能分辨 的两个最近两点对眼的张角,为其最小分辨率(ε′), 在明视场中ε′=1 ′。
•在光学测量中,用某种标志对目标在垂直于光轴的方 向上进行重合或置中,这一过程为瞄准。瞄准后,偏离 完全重合或置中的程度称为瞄准精度(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