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保健品发展历史
保健品的历史渊源

保健品的历史渊源谈起咱们中国人养生保健,可以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早在东汉时期,朝堂之上的帝王将相即差人在宫廷中“提炼仙丹”,梦想长生不老,永享富贵。
此后,历朝历代许多帝王纷纷效仿,以寻求保健养生、延年益寿之物及配方,延续了一千多年。
可以说,他们所提炼的“仙丹”,就是早期保健品雏形。
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保健品,从事医药保健品行业的人士普遍认为典型代表是“人参蜂王浆”。
80年代中后期,老百姓生活消费水平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已经基本越过温饱,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关注身体健康的需求渐渐突现,“进补”开始成为普通群众追求的新潮流。
“衣、食、住、行”,毕竟“食补”还是最基本需求。
以传统滋补佳品:人参与蜂浆相结合,中国第一代保健品诞生。
它的诞生也孕育了一个新兴的行业——保健品行业。
现代保健品市场以“人参蜂王浆”开山,经历了太阳神如日中天,飞龙天马行空,三株帝国迅速膨胀,红桃K成为王牌,太太健康风暴,脑白金咸鱼翻身,纽崔莱后来居上……至今还在不断延续着风雨征程!近20年的发展历程,回幕保健品市场无数残酷的搏斗厮杀之后,在目睹保健品武林盟主前后交替的风光、无奈与艰险,在所向披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顶尖,我们终于回头审视与总结所历经满目疮痍、狼烟遍布、烽火滚滚的保健品市场。
保健品行业学问深奥,横跨医学、经济学、财务学、心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学、营销学甚至法律学、药理学等等学科交叉点,极富挑战性和竞争性。
寒来暑往,易水翻腾,又有些许兴奋,只是苦多甜少。
我不曾想在此大吐苦水,深刻剖析,事后诸葛,更无意于发表独到见解与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江春水向东流,砍来杀去鬼见愁。
在喊杀声、冲锋声不绝于耳的保健品市场,当局者愁眉苦脸、身心疲惫,心智交瘁,旁观者也难得清醒,心痛不已。
人说台湾问题当今天下第一难!我敢说,保健品市场是中国市场经营第一难。
痴人说梦话,保健品市场发展与前景也敢狂想?一番浅析,一席争鸣,能否给“圈在城里的”的苦苦挣扎的人带来窥豹一斑的意境。
保健品的发展历程

目前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实际份 额在整个医疗保健体系里面仅仅占 到5%左右。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重视,保健食 品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就会进入一个 快速的发展阶段 。中国保健品市场 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90年到98年,当时 的代表产品有太阳神口服液、红桃K 等等,到了96年的三株口服液达到 了顶峰,年销售80亿元(因常德事 件倒塌)
第二个阶段:是98年到2008年,从98年到2002年 是会议营销;四大会议营销珍奥集团,天年集团, 中脉集团,夕阳美公司,会议营销的亲情营销。 从2002年到2008年,另一个模式上空广告轰炸,下 面渠道开花的脑白金和汇仁肾宝占据药店终端市场, 当时的顶峰都曾在20亿左右徘徊,脑白金广告不符 合广告学的观点,却符合消费者重复刺激就可能购 买的习惯,颠覆了传统广告的定位,送礼就送脑白 金和他好我也好的传递。
三、成长起来一些重视品质,重视品牌 推广以长线品牌运作的公司:倍健、千 林、全金、麦金利等
1:以长线操作走品牌路线为主: 重视产品的品质:原料的选择、配方、生产工艺 重视品牌推广 服务、培训、活动紧跟客户 零售价的控制、 市场人员的维护 办事处建立 广告的投放 形象代言人 重视客户的质量 团队的打造
保健品营销大洗牌的时代必将来 临且已经来临,未来2-3年内,保健 品行业必然有一个大洗牌的行动。 保健品洗牌的方向有三: 注重品牌和品质的时代来临; 营销代理的个人和公司将急剧减少; 厂家直供连锁终端将成为趋势。
在新形势下,大保健将是药店 连锁追求高毛利主要方式,其重 视品质、重视厂家给予的服务和 支持。也将是我们拨乱反正的大 好时机。
2、产品主要集中在鱼油、卵磷脂、螺旋藻、褪黑素、 液体钙、维生素系列、芦荟、大豆提取物、灵芝、银 杏等。 3、保健品产品剂型以药品剂型为主。主要采取胶囊、 片剂、口服液、颗粒剂(冲剂)等剂型,这些剂型的 产品就占了近70%;而具有一般食品形态的产品(如 糖、罐头、醋、饼干、蜜饯等)比例较小,约占5%。
医药保健品发展历史

医药保健品发展历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始,保健品市场以“人参蜂王浆”开山,经历了太阳神如日中天,飞龙天马行空,三株帝国迅速膨胀,红桃K成为王牌,太太健康风暴,脑白金咸鱼翻身, 安利纽崔莱的后来居上……迈入新世纪的今天,历史又将保健品市场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直面新的舞台,保健品市场将如何发展?我们能如何应对?让我们剖析一下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变迁和发展,研究一下政府对保健品市场的政策,再看一看老百姓的消费心理,我们会有更清醒的认识!中国的保健品经历了四个时代:“产品销售”时代1989年851口服液的营销翻开了保健品行业营销的历史。
从1989年到1993年共五年时间,851营销全国,为从业者带来了丰厚利润,也给中华大地带来了一股方兴未艾的保健品热潮,当时属于简单的“产品销售”模式。
“粗放营销”时代1994年到1997年共四年是这个行业营销的第二个时代,三株口服液使这个行业急速扩大。
三株口服液营销采取“投递传单,义诊活动和电视专题”三板斧模式,这种充分利用广告拉力的“粗放营销”模式至今仍是保健食品和非处方药品的营销法宝。
稍前或稍后的沈阳飞龙、红桃K、太阳神、巨人等都属此列。
“品牌营销”时代1996年是保健品市场的一个分水岭,《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行政、舆论对行业“极度关注”,保健品总体行业信誉的恶化。
从1998年——2003年间,由于粗放经营的失效,善于运作精耕细作的“品牌营销”模式的“养生堂”、“太太”等企业开始稳立潮头,加上老一代“昂立一号”“青春宝”等品牌的转型成功和“万基”、“今日”“康富来”、“金施尔康”等后起之秀或外资品牌的加入,保健品企业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整合营销”时代从2004年至今,随着软文、概念越来越滥,送礼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软文、概念、礼品等信息越来越无动于衷,并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新一轮的保健品市场中,又一次次地“很受伤”,导致保健品行业的诚信危机越来越严重,企业以往取得优秀业绩的营销招式,效果也越来越差。
1988-2008保健品20年发展简史 上

1988-2008保健品20年发展简史<上>“诚信危机”成保健品“硬伤” 1988年我国第一个851保健品到1994年的中华鳖精事件、1998年的三株常德事件,2000年的巨能钙双氧水风波,前不久脑白金涉嫌虚假宣传,广告在全国范围内遭全面禁播……种种是非,至今让业内人士唏嘘不已。
中国保健品发展的历史不长,但出过的问题不少,诸多原因导致行业利润和市场诚信降到“冰点”。
在这几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中,大多数保健产品都没有逃过“各领风骚两三年”的命运。
有资料显示,中国保健品市场销售额正以每年30%的速度下滑,大众对保健品的信任度急剧下降,保健品正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另一方面,广告、传播费用以及市场、终端运营费用几乎达到“沸点”。
厂商处于这样冰火两重天的严峻环境中,无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发展危机。
事实上,虽然保健品行业在中国崛起的时间不长,但一直处于公众舆论的中心,饱受争议:一方面是初期行业准入门槛过低,导致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难以成就领导品牌;一方面是国家《广告法》等相关制度规范、健全进程相对滞后,虚假广告导致整个行业诚信度集体滑坡;一方面是部分不良企业奉行“利润至上、效益第一”的经营理念,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充斥市场,来自消费者的评价普遍不高;一方面是企业与媒体的沟通不及时,信息传播不到位,致使媒体有关保健品企业及产品的正面宣传不够,曝光程度过密、过重,曝光面过宽、过滥,保健品的公众形象存有较多“污点”;一方面是保健品企业大都创建不久,还十分年轻,应有的品牌危机预警和危机公关意识不强,缺乏必要锤炼,许多品牌先后陷入“一夜成名,一夕身败”的怪圈;一方面是企业和媒体对“保健”的概念宣传、阐释不及时、不到位,公众缺乏必要的认识和了解,难以形成“主动购买”和“忠诚购买”;一方面是保健品功效不能像药品治疗一样立竿见影,受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一直停留在“家庭非必需品”层面上;一方面是礼品市场烟、酒送礼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保健品最初选择以“礼品”的形象入市,自我设限,难以做大市场的整块蛋糕……“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旺”。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历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以下将按时间顺序介绍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里程碑和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代-1970年代):初创时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国内外疫苗和抗生素供应不足,中国政府决定自主研发。
在此期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从事疫苗和抗生素研发的机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此后,中国开始建立起一系列生物制品研究和生产基地,开展批准上市的新药研究和生产,为中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80年代-1990年代):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在这一时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开始进行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
1982年,中国专利法的实施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法律保护。
1987年,中国首家股份制制药企业——现代制药集团成立,代表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化、企业化的转型。
1989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北京基因工程研究中心。
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制药公司开始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第三阶段(2000年代-至今):创新驱动与国际合作进入21世纪,中国政府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提出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发展思路。
2007年,中国启动了“千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
2013年,中国启动了“创新药物重大专项”,增加创新药物的研发投入,并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制药公司和投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并在生物制药、抗体药物、细胞治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同时,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研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包括提高研发投入比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人才培养等。
保健品行业发展历程

保健品行业发展历程保健品行业是指以补充营养、增强健康为目的的商品或服务的产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保健品行业得以迅速发展。
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古人通过植物、动物等自然物质的运用来维护健康,如中草药的运用就是一个例子。
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的不断进步,保健品行业也逐渐变得更加专业和多元化。
20世纪初,随着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中。
此时的保健品行业主要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为主,旨在弥补人们日常饮食中的营养不足。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提取活性成分、分离提取纯化物等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保健品行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一些功能性保健品开始进入市场,如钙片、蛋白粉等。
人们开始意识到,保健品的功效不仅仅是补充营养,还能预防疾病和改善体质。
进入21世纪后,保健品行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
一方面,人们对健康的认知日益增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保健品需求的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得保健品行业生产技术更加先进,产品的质量和功效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保健品行业的销售渠道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传统的实体店面逐渐被电商平台取代,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购买保健品,极大地方便了购物体验。
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也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捷,消费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相关产品的资讯和评价。
然而,保健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市场上的保健品种类繁多,消费者难以辨别产品的真伪和质量,容易被夸大宣传和虚假广告所误导。
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商家往往将产品标榜为保健品,实际上却掺杂了药物成分,而消费者对此往往缺乏辨别力。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
各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保健品市场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样检测,严厉打击虚假广告和假冒伪劣产品。
此外,社会各界也积极呼吁加强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促进健康消费观念的普及和宣传。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
以下是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
1. 1958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开始进行疫苗制剂的生产研究和开发。
2. 1978年,中国启动了国家基本药品制度,开始实施核心药物的国家重点研发和生产。
3. 1986年,中国开始引进国外的生物医药技术和设备,并鼓励国内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
4. 1992年,中国开始实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工程,重点支持新药研发和创新。
5. 2000年,中国成立了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支持生物医药企业的集聚发展。
6. 2005年,中国实施了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计划,加大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
7. 2015年,中国启动了“创新药和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提出了“国家队”和“城市队”战略,加强国内新药研发和创新能力。
8.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生物医药市场之一。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涌入
中国市场,投资力度大幅增加。
总的来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初步发展、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政策支持和产业集聚等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中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1978年至199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引进
国外生物医药技术和设备,并建立了一些生物制药企业。
这一时期,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还比较薄弱,主要依赖于
进口药品。
2. 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生物
医药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国内
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
同时,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开始
崛起,如复星医药、恒瑞医药等。
这一时期,中国的生物
医药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3. 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对生
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了更多的政策和措施,鼓励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同时,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开
始进行国际化布局,积极与国外企业进行合作和并购。
这
一时期,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全球重要的
生物医药市场之一。
4. 201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
持力度,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作为重要的战略支柱。
同时,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开始在
创新药物研发、基因治疗、精准医疗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并逐渐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重要力量。
此外,中国还
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加强与国际标
准的对接。
总体来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保健品发展历史
医药保健品发展历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始,保健品市场以“人参蜂王浆”开山,经历了太阳神如日中天,飞龙天马行空,三株帝国迅速膨胀,红桃K成为王牌,太太健康风暴,脑白金咸鱼翻身, 安利纽崔莱的后来居上……迈入新世纪的今天,历史又将保健品市场推上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直面新的舞台,保健品市场将如何发展?我们能如何应对?让我们剖析一下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变迁和发展,研究一下政府对保健品市场的政策,再看一看老百姓的消费心理,我们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中国的保健品经历了四个时代:
“产品销售”时代
1989年851口服液的营销翻开了保健品行业营销的历史。
从1989年到1993年共五年时间,851营销全国,为从业者带来了丰厚利润,也给中华大地带来了一股方兴未艾的保健品热潮,当时属于简单的“产品销售”模式。
“粗放营销”时代
1994年到1997年共四年是这个行业营销的第二个时代,三株口服液使这个行业急速扩大。
三株口服液营销采取“投递传单,义诊活动和电视专题”三板斧模式,这种充分利用广告拉力的“粗放营销”模式至今仍是保健食品和非处方药品的营销法宝。
稍前或稍后的沈阳飞龙、红桃K、太阳神、巨人等都属此列。
“品牌营销”时代
1996年是保健品市场的一个分水岭,《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行政、舆论对行业“极度关注”,保健品总体行业信誉的恶化。
从1998年——2003年间,由于粗放经营的失效,善于运作精耕细作的“品牌营销”模式的“养生堂”、“太太”等企业开始稳立潮头,加上老一代“昂立一号”“青春宝”等品牌的转型成功和“万基”、“今日”“康富来”、“金施尔康”等后起之秀或外资品牌的加入,保健品企业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整合营销”时代从2004年至今,随着软文、概念越来越滥,送礼产品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于软文、概念、礼品等信息越来越无动于衷,并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新一轮的保健品市场中,又一次次地“很受伤”,导致保健品行业的诚信危机越来越严重,企业以往取得优秀业绩的营销招式,效果也越来越差。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消费者的以体验营销、服务营销、诚信营销等取信于民为主的营销方式,进行整合传播,成为保健品行业的发展方向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保健品在各媒体上以包消百病的身价登上了保健品医药市场的历史舞台。
从振华851到三株口服液、红桃K都纷纷粉墨登场,那时的消费者对媒体的追崇,是盲从的,不加思索的。
媒体的宣传是他们唯一获取购
热衷于广告运作的企业要慎重考虑了,不要做先烈。
在传统市场营销中不同的营销精英会采用不同的媒体组合对产品进行营销,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体验营销模式
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
一般的医疗器械类产品,生发类、风湿类等产品运用体验式营销是比较多的,让顾客能够切身的体验产品的好处,目前运用此种操作方式成功的产品很少。
这不是企业运作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采取的这种方式还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足够大的营销规模,没有形成一种潮流,可能这些企业已经在默默的赚钱,并且利润丰厚,只是不能够被他人所知。
相对来说也有做还不错的企业,主要是采取依附于专卖店的方式在进行产品运作,效果也是出人意料的。
体验营销也一定会成为营销的主潮流之一。
四、直销模式
直销由于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土壤中,演变的经历也被众人所熟知,就是目前,国家对此也没有进行全面的放开,而是通过设立门槛来规范直销企业的运作。
在市场整治的过程中也有将直销做的非常成功的企业,如国外的企业有雅芳等直销巨头,国内有天狮已成为国内药品和保健品直销模式的先锋。
在营销模式上,天狮很注重营销的创新,推出了较为成熟的“三网合一”的营销策略。
在完成全世界互动、资源共享,实现了制度化、科学化、信息化和系统化管理,将互联网、销售网和人力资源网组合在一起,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达到了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五、品牌营销模式
“品牌比销量更重要”已经越来越得到企业家的认同,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注重自己的品牌建设,如深圳的海王“健康成就未来”的品牌广告深入人心,海王利用自己的品牌不断的进行行业的扩张,并且逐步形成自己的营销产业链,建立起连锁药店,这都是是品牌运作的结果,如果没有品牌广告的拉动,连锁之路也许会走的非常辛苦。
六、会议营销模式
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模式,会议营销已经成为近6年来众多企业屡试不爽的法宝,也是众多企业加入了竞争,一时间狼烟四起,群狼们在到处觅食。
为什么会有众多企业对之趋之若骛,主要是由于会议营销的进入门槛低,容易模仿、获得现金流快、还有传统营销成本的提高等因素所造成的。
其中最能够代表会议营销成功的企业有,中脉、天年、珍奥、夕阳美等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现在很多大的制药企业也纷纷加入其中,正在尝试会议营销带来的好处,但是会议
营销在今天已经不是仅仅靠几杆枪就能出效益的了,它更需要企业的精心筹划,加上企业文化的作用方能显现威力。
七、服务营销模式
服务营销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来说会议营销的延伸和深化,尤其当会议营销已经泛滥的今天,服务对于企业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但凡,先进人会议营销的企业也都在注重服务的品质、服务的多样性方面来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
并且非常强调消费者对企业的品牌忠诚度,同时还有助于企业和产品的口碑宣传,树立企业的形象。
服务的本质就是真心实意的把顾客当人看,真正的把顾客当做是朋友、亲人、同事、事业的支持者等角色。
企业才能够发展壮大,中脉等企业非常强调亲情服务,在服务中企业也尝到市场回报的甜头。
别具特色的服务会成为服务营销的一个亮点,也是企业之间营销模式差异性关键。
最后,谈谈一种即将成为引导营销方向的营销模式,定制营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高收入人群的出现,消费需求向高级阶段进行发展,消费观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市场在不断的进行细分,这必然也要求企业能够从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从无差别的一般消费,逐渐转变为有差别情感或精神消费,也就是从共性消费时代向个性消费时代的转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