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水的三态变化

合集下载

水的奇妙变化

水的奇妙变化

水的奇妙变化水,是地球上最为普遍、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之源。

它既柔软而又强韧,可以表现出许多奇妙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水的奇妙变化,并探寻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水的三态变化。

水可以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的温度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在低于0摄氏度的冰点以下,水会凝结为固态的冰,其分子会紧密堆积,形成规则的晶体结构。

而在0摄氏度至100摄氏度之间,水处于液态,分子之间仍然相对紧密,但受热能的影响而更为活跃。

当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热能足够强大以至于分子间的吸引力不足以使水保持液态,水分子将获得足够的能量以逸散为气态的水蒸气。

水的三态变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

例如,当我们将冰块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冰会逐渐融化为水,这就是固态向液态的转变。

而当我们将水煮沸时,我们会看到水变成了蒸汽,这就是液态向气态的转变。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能量对水分子的作用。

而水的三态变化还伴随着其他一些有趣的现象。

当水凝结为冰时,它的密度会增大,这与大部分物质在凝固时的行为恰恰相反,这也是为什么冰能够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这种异常的行为称为水的密度逆转。

此外,水的升华现象也是非常特殊的。

水分子会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跳过液态阶段。

例如,当冰在干燥的环境中暴露时,冰会逐渐消失,这就是水的升华。

除了存在于常温常压下的三态变化,水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性质。

其中之一是水的表面张力。

水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称为氢键的特殊相互作用力,使得水分子能够相互吸引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表面。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水滴呈圆形,以及为什么水能够在某些表面上形成“水膜”。

水还具有很强的溶解性。

它能够溶解许多不同的物质,因为水分子的极性使其能够将其他极性物质分解并包裹其中。

这使得水成为生物体内许多化学反应和物质运输的重要介质。

此外,水还能够发生电离反应,产生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水的离子状态。

水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储存和传递能量。

初中化学(水分子的运动) 第一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

初中化学(水分子的运动) 第一课时 水的三态变化
读图,完成学案
进行比较,探究出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本质
通过两个事例分析归纳出导致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
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探究
学会描述
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转换视角看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识图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依托两个生活场景,理顺能量、微粒运动、物质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看世界,变一种观点解读物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设计上,将物质微粒性、微粒运动性、微粒与能量等裸露的化学知识包装在以水的变化为线索的问题情景中,围绕着“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的化学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或任务驱动下自主探究、主动构建。
教学方法
讨论、实验探究、阅读、讲授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直切主题
一滴水,看似柔弱,汇聚起来,却可势吞万里!一滴水,看似渺小,细究起来,却自有乾坤。你知道吗,毫不起眼的一滴水中,隐藏着一个数目庞大的水分子兵团。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液态的水中水分子的录像,水还有哪几种存在状态?在自然界中固态的水会以什么形式出现?液态的水呢?无色气体我们是看不到的,比如,空气。打开烧开水的锅盖,立刻看到水雾弥漫,这是气态的水——水蒸气吗?不是,它是小水滴扩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液态的水。太阳出来,冰雪融化,是固态的水变成了液态的水。你还能举出几种不同状态的水相
互转化的例子吗?固态的水能直接变成气态的
看数据、录像,写一写对水分子的印象。
从生活经验中搜集与水的三态变化有关的知识,思考回答
通过数据、录像两种途径使学生对水分子产生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 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课件共57张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解读 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课件共57张

知识点 原子质量的计量
碳原子有多种,它们的质子数都是6,但中子数不同,有6、7、 8等,这里所说的一种碳原子是指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 原子,简称碳12,其质量的1/12约为1.66×10-27kg,近似等于1 个质子或1个中子的实际质量。
知识点 原子质量的计量
在各粒子之间的等量关系中,等式“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原 子序数(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数值上等于原子 的核电荷数)”是恒成立的,当它们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时,只有在原 子中成立(即该等号不适用于离子,因为原子在变成相应的离子时, 核外电子是有得失的);当它们与“相对原子质量-核内中子数”相 等时,是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通过变形而近似得来的。
这4个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已在202X年11月 30日由负责管理元素符号的国际化学组织“国际纯洁与应 用化学联合会”(IUPAC)正式发布,加上之前的114号和116 号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周期被全部填满。
第二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到实验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实验全面解读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 g,若要更准确称量一定质 量的物质,可使用分析天平,能精确称量到0.0001 g。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
(1)混合物可以看作是由几种纯净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是物理变化。由于混合物的组成一般 不固定,所以往往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可以用化学 式表示。
知识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
新鲜、干净、清洁、混合等词语不是判断物质是否纯净的 根据。如干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实验全面解读
(1)要量出一杯水的体积。方法: ①选择大小合适的量筒。即选用体积略大于一杯水体积的量

化学教案-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化学教案-水的三态变化教案

化学教案-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水的三态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想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

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

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生]喜欢。

[问]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水(水分子)。

[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生]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师]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

(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师]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汹涌的大海呢?[设问]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生]状态变化。

[师]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投影]第一节水分子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板书]水的三态变化[投影]出示目标[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猜想]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分子间的间隔不同[师]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说明]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

九上化学1-3单元重要知识点

九上化学1-3单元重要知识点

九上化学1-3单元重要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汽油挥发、灯泡发光等。

判断依据是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蜡烛燃烧(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判断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是物理变化。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例如,铁是银白色固体(颜色、状态),酒精有特殊气味(气味),水的沸点是100℃(沸点)。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质软、有轻微气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 蜡烛燃烧的产物: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迅速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实验操作:- 收集两瓶空气(可用排水法或直接在集气瓶中装满空气)。

- 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 实验现象及结论:-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

呼出气体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高。

九年级化学 水的组成

九年级化学 水的组成
混合物:1、7、9 单质:4、6、8、10、11、 氧化物:2、3、5
4.(2014秋•利津县校级月考) 叫化合物,如 ;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 的化合物叫氧 化物,如 ; 叫单质,如 . 5.(2013•邯郸县校级模拟)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 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判断对错) 6.(2013•邯郸县校级模拟)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不同种 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判断对错) 7.(2012•济宁)用符号完成下列内容: (1)一种常见的单质 ; (2)一种常见的化合物 ; (3)一种常见的有机物 ; (4)一种常见混合物的主要成分 . 8.(2015•滑县一模)现有①合金、②高锰酸钾、③干冰、④液氧、⑤水 银(汞)、⑥澄清的石灰水、⑦氦气、⑧冰水共存物,其中属于化合物的 是 ,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
思达训练场 1、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D )
A.正极产生氢气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 C.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 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l∶2 2、 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 瓶口一段约8cm~10cm,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往外塞紧。A、B两 极是用镀铬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 电,由图可知A端为 极。 (2)当A端相连按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 ,可用 来检验。 (3)如果与B端相连的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8mL,则与A端相连接的 试管中气体的体积为 。
电解水试验
电解水试验
现象:
1、电极上出现了气泡
2、V
正,气体
:
V
负,气体
=1:2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2.1水分子的运动教案 鲁教版

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教学目标: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教学起点分析:学生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想象不易产生探究冲动。

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

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生]喜欢。

[问]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水(水分子)。

[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生]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师]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

(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师]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汹涌的大海呢?[设问]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生]状态变化。

[师]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投影]第一节水分子的三态变化水的三态变化[板书]水的三态变化[投影]出示目标[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

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猜想]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分子间的间隔[师]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说明]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第1课时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天然循环分子课件

鲁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第1课时水的三态变化和水的天然循环分子课件

解析 水蒸气遇冷凝结为小液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的种类、体积、质量均不变,发生变化 的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
13.(2022四川遂宁中考,2,★☆☆)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在不 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 B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飞舞 D.冬天雪花飘飘
能力提升全练
10.(2023广西中考,7,★☆☆)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 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 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 ( A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
解析 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 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是因为乙硫醇分子在不断 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臭味。
知识点3 水的天然循环
9.(2024山东枣庄滕州期中)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C ) A.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能量 B.水的天然循环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C.水的天然循环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水的天然循环中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
解析 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水的天然 循环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滤纸条上滴有酚酞试液的部分由下 到上逐渐变红 ;此现象说明了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用微观知 识回答)。 (2)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U形管中所塞 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该同学将浓氨水滴在了滤纸条上,将酚酞试液滴加在棉花上 (合理即可) 。
解析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水分子间的 间隔变大。
知识点2 分子
4.实验课上化学老师将50 mL的水与50 mL的酒精倒入100 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自行车结缘要追溯到六十年代,那时我刚上初中,学校离家较远,大约有六七里路吧。那时虽然市里有公交车,但是不是所有的街路都通公交车。开始时,只是步行去学校,为了保证不迟到, 每天必须提前一个半小时从家里出发,每次到了学校后都会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满脸通红,就像跑了马拉松一样。最难过的是冬天,寒风夹着雪花,早上天还没全亮,傍晚放学已天黑,走过一段没有 路灯的小路,然后才能到达大路,在微弱的灯光陪伴下,疲惫的走进家中。
师父,今生我欠你一个承诺,说好了今年年底务必要过去探望你,说好了你要看着我出一本个人散文集,你要亲自为我写序。可如今的如今,一切已成过眼烟云。你欠我一个说法,你答应过我,我 们一起与病魔做斗争,到时候我去邢台你给我做向导。等大病痊愈之后,你写一本关于与癌症作斗争的自传,我写一本与抑郁症有关的书籍。可你怎么能爽约说走就走了呢?甚至不等你的得意门生看你 最后一眼,到你的灵前为你烧一柱香。师父,往后余生想你念你的时候,只能默默翻阅你的诗篇,你的文章,你的论坛留言。你的头像永远再也不会为我亮起,以后永远都不会有人对我说:“丫头, 你要坚强,你不会是一个人孤军奋战,生命之歌众多的兄弟姐妹,永远与你同在……”师父,你让我情以何堪?你让我何处把你找寻?希望来生与你再续师徒缘,共同在残障公益的路上再创佳绩。
师父,你放心吧!我不会忘记你对我的谆谆教诲。你教导我必须坚持到底,笔耕不辍,在文学的殿堂里找回迷失的自我;你教导我要与人为善,不要像一只带刺的刺猬一样咄咄逼人。你教导我要学 会圆润而不圆滑的处世方式,不要棱角分明一根筋到底,那样容易与人为敌……下载app体验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