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生三步骤》练习
语文——钱穆《人生三步骤》课文阅读

钱穆《人生三步骤》课文阅读一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都应该有三个层次,或者说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生活。
衣食住行与价值是维持生命的存在。
先讲讲食和衣。
所为食前方丈,一丈见方的很多食品同颜渊的一箪食、一瓢饮,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
大布之衣,大帛之袍,同锦衣狐的作用也差不多。
饮食为御饥渴,衣着为御寒冷。
同样,颜渊居陋巷,在贫民窟里;诸葛亮卧草庐,在一间茅草房里,从表面上看双方好像不一样,其实在生命和意义与价值上还是差不多的。
再讲到行,孔子出游一车两马,老子函谷关只骑一头牛,普通人只好徒步跋涉了。
今天科学发达,物质文明日新月异,我们的衣食住行同古代的人绝不相同,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角度看,衣还是衣,食还是食,住还是住,行还是行,生活还只处于第一阶段。
动植物亦有它们的生活,有它们维持生命的手段,所以生命第一层次即生活方面比较接近自然。
可以说人同其他动植物的生活相差得不太远。
孟子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即是此意。
进一步说,我们是为维持我们的生命才的生活,并不是我们的生命就是为了生活。
生活应该在外层,生命则在内部。
生命是主,生活是从。
生命是主人,生活是跟班,来帮主人的忙。
生命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应该另有作用。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生命发展这程中的第二个层次,即人的行为。
换句话讲,人的生命价值应该体现在事业上。
二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只为吃饭、穿衣、住房子、行路的。
除了衣食住行以外,我们应该还有人生的知为和事业,这才是人生的主体。
今天不少人工作都是为了谋生。
为了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才谋一个职业,那工作来满足自我生活需要。
工作当然也可以说上一种行为,实际上应该有另一种高尚的行为,按照古人所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人只要有所不为——不讲我不想讲的话、不做我不想做的事,不论他是大总统、大统帅、大企业家,还是农民、工人,从行为上讲都是平等的。
他们的区别只是生活质量,但做人的精神是平等的。
讲平等要从这种地方讲。
如只从生活质量上看,人与人怎能平等呢?整个世界的人都不平等!有的事富贵的人可以做,贫贱的人却不能做;有的事贫贱的人能做,富贵的人却不能做。
20人生成功三部曲

《人生成功三部曲》教学设计——作者:李开复教学要求:1、品味本文诚挚真切的语言。
2、理解文中所述人生成功的方法与步骤。
3、训练筛选信息的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和情景教学法相结合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师:上节课让大家查询你们自己所了解的成功故事和有关人物以及他们成功的秘诀或者说为什么会成功?(请学生回答)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也学过一些人成功的故事,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唐玄奘西游”,孙中山、陈景润、诺贝尔、爱迪生等,以及现在我们所崇拜的韩寒、丁俊晖等。
那么我们通过对这些成功故事的了解,你认为要获得成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提问学生、并记录回答)师:这些是我们所品味的成功秘诀,而作为一个成功者,他自己对成功秘诀的品味又是什么呢?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李开复先生的成功品味,《人生成功三部曲》这篇文章(板书课题、作者)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李开复是何许人也?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12月3日出生于台湾,现与妻子(谢先铃)女儿(李德宁、李德亭)居住美国西雅图。
曾就读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副教授。
李博士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计算机学士学位。
李开复博士同时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的院士。
在苹果公司工作了六年,主管该公司的多媒体部门。
曾担任SGI公司的多媒体软件子公司———Cosmo Software的总裁。
1998年7月加盟微软公司,并于11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2000年升任公司副总裁,调回总部负责自然界面部。
李开复是国际知名的语音识别技术专家,原为卡耐基梅隆大学副教授,曾获《商业周刊》1988年“年度最重要的科学创新”称号。
2005年7月加盟Google,任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经历:1966 - 1972 台湾就读小学1972 - 1979 美国田纳西州就读初中、高中1979 - 1983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1983 - 1988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1988 - 1990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1990 - 1996 美国苹果电脑公司——(世界知名电脑硬件、电脑软件、手机和掌上娱乐终端)(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1996 - 1998 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 子公司总裁)1998 - 2004 美国微软公司(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1988 美国商业周刊最重要发明奖(语音识别)1989 世界Othello对弈冠军1991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最佳论文奖2000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闪电加盟Google2009年9月4日,从谷歌离职。
《人生十论》读书笔记

《人生十论》读书笔记人生是什么?人生该如何度过?这两个问题困扰着喜爱思考的人们。
有些人认为,如果能够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就能安心平静的按照答案去度过一生。
有些人认为,这两个问题根本没有答案,只有在思考这两个问题中产生的体悟,而且这种体悟随人不同、随时改变。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自1949年起写了《人生十论》,这十篇短文加上《人生三步骤》(一九七八年),可以算是钱穆先生给出的答案和体悟。
以下是读这11篇文时的一些感想,落笔为读书笔记。
首先,第十篇《道与命》未懂。
钱穆先生第一件事说了人生中有限和无限的概念,见《适与神》《如何探究人生真理》。
第二件事情是人生的内外之别的概念,见《人生三路向》《如何完成一个我》《如何解脱人生之痛苦》。
第三件事情是人生如何获得幸福,见《人生的目的和自由》《物与心》《如何安放我们的心》《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人生三步骤》。
以上分类只是一家之言,各篇文中内容有所重叠。
以下认识和感想也只是一家之言,请勿对号入座。
我们作为人类的认知是有限的,而我们希望的世界是无限的,宇宙、知识、人心。
面对无限和永恒,我们无法从理性、从逻辑上去理解它。
因为逻辑上的存在必然有约束,有约束就有边界,有适用范围。
于是无限和永恒只能是属于感性的,属于宗教(上帝全知全能、道、大一)、属于哲学(绝对真理)、属于艺术(美)。
人类对于无限和永恒的追求是危险的,然而也是本能的。
按照人生的内外之别,向外的无限追求是向物的,而物质的追求没有尽头。
向内的无限追求是向神的,不断询问自己的内心,寻求宁静达到涅槃的境界,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钱穆先生在《如何安放我们的心》中说:“不能尽向物不能尽向神”,在《人生三路向》中指出“中国儒家的人生,不偏向外,也不偏向内。
不偏向心,也不偏向物。
他也不屹然中立,他也有向往,但他只依着一条中间路线而前进,他的前进也将无限。
但随时随地,便是他的终极宁止点。
”这种观点我是赞成的,一直有感:三十而立是为立志,三十时候的志向是自己若干年来思想的凝聚和人生的体悟,从儿时想做科学家想做明星而起,变换细化现实,而成。
人生三步骤教案

人生三步骤教案一、引言人生,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充满了无数的选择和挑战。
每个人都希望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幸福和成功。
然而,人生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目标,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教案将从人生三个关键步骤出发,探讨如何规划和管理人生,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人生第一步:明确目标1.目标的定义与意义目标是人生的航标,它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明确的目标能帮助我们集中精力,提高效率,激发潜能,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2.如何确立目标(1)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价值观等,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和擅长的事物。
(2)分析环境:了解社会发展趋势、行业前景、市场需求等,结合自身条件,确定目标方向。
(3)设定具体目标:将人生目标分解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确保目标的可实现性和挑战性。
3.目标的实施与调整(1)制定计划:为实现目标,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表、任务分工等。
(2)执行计划:按照计划,付诸实践,克服困难,保持毅力。
(3)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目标实现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人生第二步:培养能力1.能力的定义与分类能力是指个人在某一领域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能力分为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包括沟通、协作、创新等,专业能力则是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如何培养能力(1)学习:通过阅读、培训、实践等方式,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2)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
(3)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和提升。
3.能力的运用与拓展(1)发挥优势: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合适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
(2)跨领域学习:掌握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创新与发展: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四、人生第三步:实现价值1.价值的定义与内涵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
《人生》教案语文课文

《人生》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人生》这篇课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从课文中获得启示,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人生》的内容和主题: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课文的文学特点:分析课文的文学特点,如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课文中的思想内涵:通过深入分析课文,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得启示,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问题或案例,引发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3. 内容分析: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和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反思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和练习的质量和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4. 学生总结和反思:评估学生的总结和反思能力,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六、教学资源:1. 课文《人生》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的介绍、写作背景等。
《人生三步骤》教案

《人生三步骤》教案一、教材分析《人生三步骤》是钱穆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所作的关于人生问题的演讲,入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生命真谛。
本文体现出一种大家风范,一方面,作者语气随和,娓娓道来,如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全然没有说教的成分。
另一方面,作者善于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文辞也非常简明。
因此,对于字词句方面的理解,学生应该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
本篇课文的思想价值,在于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职校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
二、学情分析所带班级为中职一年级学生,护理专业,均为女生。
该班同学语文学习总体情况比较薄弱。
语文学习表现参差不齐,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在阅读的时候,功利性比较强,只停留在完成几个题的层次上,因而,缺少发现,不善于思考,尚不能运用所学观点解释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阅读习惯较差,并不能专心地读完《人生三步骤》整片文章,更谈不上联系实际思考。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人生三步骤中每个步骤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文不同形式的朗读,课堂交流、重点语句的圈划与品读、讨论,了解认识三步骤的内容与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物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四、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人生三步骤的内容,理解课文主旨。
2、理解课文所述观点的现实意义。
3、揣摩和品味关键语句,解释关键语句的含义。
难点: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形成对物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的明确认识。
理解课文所述观点的现实意义。
五、课时:一课时六、教法与学法(一)朗读体会法:认识与感知(二)揣摩与品味: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三)拓展与感悟:、引导探究法、讨论交流法七、教学过程:导入:(1)介绍比尔•盖茨,让我们一起了解比尔•盖茨的快乐认识?(出示课件资料)。
设计思路:引出世界首富(物质财富的充盈者)会有怎么样追求,为此后环节作铺垫。
01747_《人生三步骤》PPT课件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提供必要支持和帮助
2024/1/28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心理问 题。
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给予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建立积 极的心态和应对能力。
鼓励孩子参加心理健康活动
引导孩子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活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和抗压能力。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 偏食或暴饮暴食。
控制热量摄入
根据自身需求和活动量,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2024/1/28
24
积极参加锻炼与运动
有氧运动
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 30分钟以上。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每周进行2-3次,以增加 肌肉力量和耐力。
9
培养良好习惯与品质
早睡早起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有助于身体健康和精力
充沛。
2024/1/28
坚持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 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保持身体健康。
勤俭节约
尊重他人
珍惜粮食和资源,避免 浪费,培养良好的消费
习惯。
10
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学会倾听和理解,建
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锻炼意志与毅力
15
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与矛盾
保持冷静
积极沟通
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保持冷静和理智,避 免情绪失控。
主动与对方进行沟通,了解对方的立场和 需求,寻求共同点和解决方案。
换位思考
寻求第三方帮助
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对方 的感受和需求。
在必要时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和支持,如调解 员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
《人生三步骤》助学案

《人生三步骤》助学案一、通过学习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通过对课文不同形式的朗读,课堂交流、重点语句的圈划与品读、讨论,了解认识三步骤的内容与意义。
三、正确认识物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
一、作家简介钱穆(1895年—1990年8月)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江苏无锡人。
字宾四,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钱九岁入私塾,熟悉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
13岁入常州府中需学堂学习,1912年因家贫辍学,后自学。
1930年以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
他一生写了1700多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人生十论》内容简介本书汇集了作者讨论人生问题的三次讲演,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骤”,一为“中国人生哲学”。
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征诸当今潮流风气,探论“心”、“我”、“自由”、“命”、“道”等终极问题,而不离人生日常态度,启发读者追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源,思考中国人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
三、创作背景本文是钱穆先生于1978年11月在香港大学文学院所作的演讲。
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严谨的逻辑通俗地表达出来,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自有一种大家风范。
本文将人生分为三个步骤或三个阶段:其一为“生活”,即物质文明;其二为“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人文精神;其三为“德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十多年过去了,也许今天的我们读来会觉得有些“古董”气,但慢慢品味,静静思索,对我们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将大有裨益。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箪.食()瓢.饮()跋.涉()狐裘.()帛.袍()二、解释下列句子1.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 足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做人第一要讲生活,这是_______ 。
第二要讲________,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级高职《语文》复习材料13-G
《人生三步骤》课后测试
班级座号姓名成绩
一、语文基础知识
1、下面6组汉字,其中有一组字的声母相同,有一组字的韵母相同,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①兰聊酿缕②受铄闪束③东浓缝耿
④败佩湃海⑤申很阵忱⑥渴喝凯裸
A、①⑥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色彩班斓织锦当铺
B、浸渍廖落幅员广阔
C、未雨绸谬焉耆气韵
D、标榜袅绕心旷神贻
3、下列词语中 全部都正确的是()
A、大家风范陋巷归宿
B、日新月异淡泊提练
C、遁遁善诱诸葛草庐函谷关
D、领略隔置不论深邃
一、语言运用(第1~11题每题2分;第12题8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夙.愿/回溯.虔.诚/潜.意识绯.闻/芳菲.
B.战栗./菽粟.屹.立/银货两讫.氛.围/
..芬.芳.
C.下榻./踏.实一沓.纸/纷至沓.来膀.胱/翅膀.
D.果脯./胸脯.前仆.后继/仆.人自怨自艾./期期艾.艾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青春曼妙步覆维艰举世闻名相儒以沫
B.生死攸关吊以轻心连棉不断迫在眉睫
C.出人投地简明扼要暮霭沉沉走头无路
D.深入浅出心花怒放迫不及待前仆后继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有这么一个规律,在所有第三世界发展中的国家中,工业和农业是互相____、互相支援的两大国民经济部门。
②你别看他穿得邋黧邋遢的,和他交往久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他是个蛮有____的人。
③过年了,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到“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家里去__ _ ,真是快乐得很。
A.依赖品味作客 B.依赖品位做客
C.依靠品位作客 D.依靠品味做客
4.依次填在横线上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①风雨这么大,我是来看你了。
②风雨再大,我是会来看你的。
③风雨多么大,我是会来看你的。
A.尽管还即使也虽然还 B.尽管还不管都即使也
C.虽然还即使也无论也 D.虽然还即使也无论都
5.下列句中加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的发言,头绪纷繁,逻辑混乱,听来听去,始终叫人不可理喻。
B.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一进客厅家徒四壁,明亮宽敞。
C.集合哨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
D.这篇文章写得太美了,但其中的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时半刻难以说清楚。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管酷暑还是严寒,我每次向他借书,他总是不顾年老体衰,亲自跑进小书房,爬上凳子寻找。
B.为了预防大灾之后不出现大的疫情,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
C.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销售、使用、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D.几经周折,派出所终于查到这台手提电脑的失主是光明造纸厂的一个会计丢的。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小红说:“我想先回家了,我肚子饿了。
”
B.“我想先回家了,”小红说:“我肚子饿了。
”
C.小红说她肚子饿了,想先回家。
D.小红借口“肚子饿了”,要“先回家”。
8.下面四组句子,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西湖的风景好迷人啊!②西湖的风景好不迷人啊!
B.①我好容易才在小巷中找到这家面馆。
②我好不容易才在小巷中找到这家面馆。
C.①饭店卖的饭,四两和二两一样多。
②饭馆卖的饭,二两和四两一样多。
D.①难道能够说他的行为符合公平竞争的运动精神吗?
②不能否认他的行为不符合公平竞争的运动精神。
9.“望月怀远”(看到月亮怀想远方的家乡)是古诗文中经久不衰的主题,下面诗句不属于这个主题的一项是()
A.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0.浙江省是个旅游大省,各县市都有不少名胜古迹。
下面描写浙江省内各个著名景点的对联,请选出对应正确的一项()
(1)钓者不在鱼也;先生其犹龙乎。
(2)到这山来,未谒善门当先净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须早回头。
(3)杰阁三百年,老屋荒园足魁海宇;赐书一万卷,抱残守阙犹傲公侯。
(4)仰视桑葚熟;俯听蟋蟀鸣。
(5)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A.姜太公钓鱼台天台山万松书院三味书屋于谦墓
B.严子陵钓台普陀山天一阁百草园岳飞墓
C.姜太公钓鱼台普陀山天一阁百草园于谦墓
D.严子陵钓台天台山万松书院三味书屋岳飞墓
三 阅读《人生三步骤》
25.作者在文中提到人生哪三个层次 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
26.作者认为生命的发展分为几个层次 各层强调的是什么
27.你认为安贫乐道和对生活的追求有什么样的关系
⑵依照下面划线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在下面的横线处仿写两句话,使整个句子构成排比句。
(2分)
其实人生也如四季: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
天,,,蹒跚佝偻的老年是人生的冬天。
12.填空(共8分)
(1)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上下文衔接的正确顺序是:(只填序号)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绩就是证明。
可是他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_____,结果总是得罪人。
他诗名_____,但他的五尺之躯却见容不了当权派。
______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有感便发,不平则鸣②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③流芳百世,冠绝一时④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⑤无论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⑥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答: ____________。
(3分)
(2)仿写。
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宾逊漂流记》这四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
(2分)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
(3)请仔细分析并仿照示例,接着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使之构成一个整体。
示例:人人需要关心,需要快乐,需要祝福。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份关心,那我就送你一个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