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讲 比和比的应用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医学统计学 第五讲 计数资料及卡方检验2

(四)注意资料的可比性 用以比较的资料应是同质的,除 了要比较的处理因素外,其它条件应 基本相同。对于不同时期、地区、条 件下的资料应注意是否齐同。
• (五)对比不同时期资料应注意客观 条件是否相同 例如,疾病报告制度完善和资料完整 的地区或年份,发病率可以“升高”; 居民因医疗普及,就诊机会增加,或诊 断技术提高,也会引起发病率“升高” 。因此在分析讨论时,应根据各方面情 形全面考虑,慎重对待。
2 ( A T ) 2 RC RC TRC
=
[b- (b+c)/2]2
+
[c- (b+c)/2]2
(b+c)/2 [(c- b)/2]2 (b+c)/2
(b+c)/2
= [ (b-c)/2]2 +
(b+c)/2
= (b-c)2/2
(b+c)/2
(b c) 2 bc
H0:总体B = C H1:总体B≠C α= 0.05 b + c = 12 + 2 = 14 < 40。
本资料若不校正时,X2=4.35,P<0.05,结 论与之相反。
最小理论频数TRC的判断: R行与C列中,行合计数中的最小 值与列合计数中的最小值所对应
格子的理论频数最小。
如本例,第2行与第2列所对应的格子 理论频数最小(4.67)。
第二节 配对设计的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一)配对四格表形式 B 甲种属性 + 合计 A乙种属性 + 合计 a b a+b c d c+d a+c b+d n=a+b+c+d
无效 b d b+d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第5讲比的应用 (2)

第五讲 比的应用1、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
例如:5÷6可记作5:6。
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这个比的比值。
例如:65是5:6的比值。
3、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式。
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
例如:2:3=4:6。
4、在任意一个比例式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即由a:b=c:d,可知ad=bc5、两个数的比叫做单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的比叫做连比。
化连比的关键,找相同量在两个比例式中值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a:b=5:6,b:c=4:3,化为连比式是a:b:c=10:12:9。
6、行程问题中比例的应用:时间相等时,路程比等于速度比;速度相等时,路程比等于时间比;路程相等时,速度比与时间比成反比。
从前有个牧民,临死前留下遗言,要把41只羊分给三个儿子,大儿子分得,二儿子分得,小儿子分得,并规定不允许把羊杀掉或卖掉,问:三个儿子各分得羊多少只?【解析】:再牵来一只羊,把42只羊的就是21只给大儿子,42只羊的就是14只给二儿子,把42只羊的就是6只给三儿子.这么加起来,依然是41只。
解:(41+1)×=42×=21(只);(41+1)×=42×=14(只);(41+1)×=42×=6(只);答:大儿子分得21只,二儿子分得14只,三儿子分得6只。
典型例题知识宝典1、甲乙二人共加工零件400个,甲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乙加工一个零件用15分钟。
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加工多少个零件?【解析】:设甲加工零件x 个,则乙加工零件(400-x)个。
x:(400-x)=15:9解得x=250 400-250=150(个) 250-150=100(个)答:甲比乙多加工零件100个。
2、甲乙走完同一段路分别用40分和30分,甲先走5分后乙再追,乙几分钟才能追上甲?【解析】:15120181)401301(5401=÷=-÷⨯(分钟) 答:乙15分钟才能追上甲。
比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比的应用知识点总结在数学的世界里,“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比的应用相关的知识点。
一、比的定义和性质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可以写成 a:b 的形式,其中 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6:8,6 是前项,8 是后项,比值就是 6÷8 = 075。
比的性质包括: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二、按比分配按比分配是比的应用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比如,将一个总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不同的部分。
假设要将 30 个苹果按照 2:3 的比例分给甲和乙。
首先,计算总份数,2 + 3 = 5 份。
然后,计算每份的数量,30÷5 = 6 个。
最后,甲分得的数量为 6×2 = 12 个,乙分得的数量为 6×3 = 18 个。
在解决按比分配问题时,关键是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的数量,最后根据各部分所占的份数求出各自的数量。
三、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例如,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10000,它表示地图上 1 厘米的距离对应实际距离 10000 厘米,也就是 100 米。
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数值比例尺如 1:500000,线段比例尺则通常用线段表示,比如在一条线段上标上 0 、 50 千米、100 千米等。
在使用比例尺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如果图上距离是厘米,而实际距离是千米,需要先将千米换算成厘米,再进行计算。
四、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与分数、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值、商。
例如,3:4 = 3/4 = 3÷4。
但它们也有一些区别。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比和比的应用(精选4篇)

比和比的应用(精选4篇)比和比的应用篇1课题:比的意义教学要求1. 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会正确读写比。
2. 能正确的求比值,掌握比、除法和分数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4、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渗透知识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材分析:这部分是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分数与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的知识放在分数除法的后面进行教学,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学习其他知识以及比例的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因为比的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等都用到比的知识。
学生有生活的一些体验,因而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感受比的含义和特征。
进而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活动一1、情境引入:出示一面国旗联合国旗的图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顺利升空。
这是扬利伟在飞船上向人们展示的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合国国旗的图案,这个图案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可提的问题很多,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①长是宽的几倍?②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揭示课题:长是宽的几倍或者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我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对这面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的,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新的方法。
这就是比(板书课题)活动二:1、教学比的意义。
有时我们也把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宽与长的比是10比15。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千米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千米。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吗?3、小组讨论,你是怎么理解比的意义?得出: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4、比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介绍比号、比表示的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①中间的“:”叫做比号,读的时候直接读比。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满分题库:第二十讲 比和比的应用(无答案PDF)全国通用

2、甲、乙、丙三种读物的本数比是 7∶9∶12,已知甲、乙两种读物的和减去它们的差是 70 本, 三种读物各是多少本?
3、乙数是甲数的倒数,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 0.015,原来乙数与甲数的比是多少?
例 6.甲、乙两数的比是 3:5,甲、丙两数的比是 4:7,甲、乙、丙三数的比是多少? 解析:甲:乙=3:5 甲:丙=4:7 在这两个单比中,甲所占的份数分别是 3 和 4,这两个数
2、学校美术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 4 ,美术组人数与数学组人数的比是 3∶5。求美术、书法、数 5
学三组之比。
3、小李、小赵、小王三人合做一批零件,到完工时,小李做总数的
1 3
,小赵做总数的
1 4
,小王
做总数的 5 ,求三人所做零件数量之比。 12
例 7.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24 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 2: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例 5.一批零件分给甲、乙、丙三人完成,甲完成了总任务的 30%,其余的由乙、丙按 3∶4 来做,
丙共做了 200 个,问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4 分)
解析:甲完成了
30%,乙、丙完成了(1—30%)=70%,乙丙按
3:4
来分,丙完成
4 7
是
200
个
所对应的率,可以求出乙丙共完成多少个零件。乙丙完成的占总量的 70%,所以就能求出这批
甲的效率占效率和的 8 ,丙的效率占效率和的 5 ,24 所对应的率是甲乙的工效
17
17
差。
- 66 -
解:
1 5
:
1 10
:
1 8
=8:4:5
答:这批零件一共有 136 个。
8+4+5 =17
比和比例的关系及应用

比和比例的关系及应用比和比例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不同物体或量之间的关系。
比可以理解为两个数的比较,比例则表示两个相似图形或等比数列中的对应关系。
在现实生活和数学问题中,比和比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比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古代的商业交易中,用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比通常是两个数的商,例如3:1表示两个物体的数量比为3比1。
比的大小可以给出物体的数量关系,如比为1:2,表示第一个物体比第二个物体少一倍。
比的应用在商业中非常常见。
比如在超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通常以比率的形式标示,例如“买一送一”就是指两个商品的价格的比例为1比1。
这种比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出优惠的程度。
在投资领域,比例也被广泛用于计算收益率和利润的比率。
比的概念还在几何中得到应用。
在平面几何中,比可以用来表示线段的长度比例。
例如在一个长方形中,两个边的比为3:2,则表示一个边的长度是另一个边的2/3。
这种比例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未知边的长度。
比例是一种更加广义的概念,它用来描述两个相似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几何中,两个形状相似意味着它们的对应边长之间存在一个比例关系。
比例可以用来计算缩放图形的尺寸,或者计算相似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比例还可以用来解决三角形的相似性问题,以及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在数学问题中,比和比例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解决比例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已知比例的两个数找到未知数。
比如题目中给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为3:5,男生有120人,求女生的人数”。
我们可以先找到男生和女生总人数的比例,再通过代入已知男生的数量求出未知女生的数量。
比例还可以应用于解决比例方程。
比例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比例的方程,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计算混合物中的成分比例。
比如题目中给出“一个杯子里的水和果汁的比例为2:5,杯子里一共有200毫升液体,求水和果汁的容量各是多少”。
我们可以设水的容量为2x,果汁的容量为5x,通过设立方程可以解得x=40,进而得到水和果汁的容量。
2011 年三年级秋季班 第五讲 和倍问题 郝红蕾老师

分析:(1 ) 找一倍数(根据基础班图书本数是提高班的 3 倍)可知提高班是一倍数.
(2)根据题意画图(先画一倍数)
提高班:
160 本
基础班:
?
?
(3)求一倍数即提高班:(160 本是题中唯一知道的数量,根据题目可以看出 160 本
相当于是 4 提高班本数的四倍)160÷ (1+3)=40(本)
基础班 :
有多少个香蕉?
分析:明明是一倍数,根据题意画图
明明:
2个
28 个
聪聪 : ?
? 根据图可知将少得 2 个加上正好转化成整数倍 明明(28+2)÷(1+2)=10(个) 聪聪:28-10=18(个)或 10×2-2=18(个)
例题 6(两者之间
多者之间)
商店运来苹果、梨、香蕉共112 千克,苹果的重量是梨的3 倍,香蕉的重量比梨少3
方法一:160—40=120(本)
方法二:40×3=120(本)
练习(尖子班学案 1)果园里有梨树和苹果树共 324 棵,苹果树的棵树是梨树的 5 倍,苹 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分析:(1 ) 找一倍数:梨是一倍数
(2)画图 梨树: 324 棵 苹果树: ?
2011 年三年级秋季班
第五讲 和倍问题
本讲要点: 1 掌握并运用图示法解答和倍问题 2 通过量与倍数对应关系,让学生体会对应的数学思想
做题基本步骤 1 根据题目确定一倍数 2 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3 求一倍数(数量÷对应的倍数) 4 根据相应题目解题
一 整倍数
例题 1 学而思三年级奥数基础班和提高班共有图书 160 本,基础班图书本数是提高班的 3 倍,基础班和提高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2011 年三年级秋季班
(奥数典型题)第五讲 比例的应用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含答案

话说唐僧和三个徒弟为普渡众生去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困难重重,关卡层层,是常人很难办到的。
师徒四人走了一天,觉得累了,便休息一下。
八戒把钉耙一丢,倒地便睡,唐僧与沙僧打坐,悟空舞动金箍棒。
只见悟空一声“变”,金箍棒由原来的绣花针变成了高耸入云的大柱子。
悟空叫道:“八戒,你猜我的金箍棒现在有多长? ”八戒说:“能有多长,不过10米罢了。
”悟空说:“这金箍棒可神了,5秒能变10米。
”“那25秒能变15米的。
”八戒随口说道。
沙僧说:“这节定算错了,5秒比10米小,25秒比15米大。
”八戒说:"扯淡,这个理由一点也不充分。
”悟空说:“那我就说说理由,让你们心服口服。
”八戒说: “愿闻其详。
”悟空说:“用解比例的方法,设25秒能变x 米,比例是5:10=25:x ,5x=250,X =50,答案应该是50米啊。
”“这…这…”八戒哑口无言,还有一种方法沙僧补充道:“5秒能变10米,10÷5=2米,意思是1秒能变2米长,25秒就能变25×2=50米长。
”八戒如醍醐灌顶,连连称是。
唐僧在一旁听着,说道:你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解开这道题。
以后遇到事情要要深思熟虑。
八戒,你以后可不能瞎掰了,要用理由说明问题。
”“一定,一定,徒儿谨记师父教诲,今后要学好数学……”哈哈哈,师徒四人伴着笑声又启程了。
在应用题的各种类型中,有一类与数量之间的(正、反)比例关系有关.在解答这类应用题时,我们需要对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成正比或反比的量中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记作 x )变化时另一种量(记作 y )也随着变化.与这两个量联系着,有一个不变的量(记为 k ).在判断变量 x 与 y 是否成正、反比例时,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不变量 k 。
如成正比例;如果 k 是 y 与 x 的积,即在 x 变化时,y 与 x 的积不变:xy =k ,那么 y 与 x 成反比例.如果这两 第五讲 比例的应用(奥数典型题)第五讲 比例的应用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拓展个关系式都不成立,那么 y 与 x 不成(正和反)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 比和比的应用一、知识梳理(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可以用小数或是整数表示,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bab a b a =÷=: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方法归纳(1)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2)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整数比,且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3) 利用分数与比的关系:b a b a b a =÷=:将分率转化为为比,是解决应用题非常重要的方法。
三、课堂精讲例1. 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规律方法】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及求比值。
【搭配课堂训练题】 【难度分级】 A1.先化简各比,再求出比值。
65∶52 73∶521.2∶0.15 0.5千米∶25米例2.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规律方法】先求一份。
实质是利用整数的乘除法。
【搭配课堂训练题】 【难度分级】 A2.用35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腰和底的长度比是3∶1,则腰长( )厘米。
3.希望小学参加植树活动,把任务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 ,已知六年级比 四年级多植树84棵 ,这次任务三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例3.已知甲数的52等于乙数的258,甲数与乙数的和是90,则甲数、乙数各是多少?【规律方法】将分率转化为比。
【搭配课堂训练题】 【难度分级】 B4.日立工厂两个车间,甲车间每月的产值比乙车间多16万元,甲车间每月产值的152等于乙车间的32,问两个车间每月产值各是多少万元?5.龚老师存款若干元,第一次取出全部存款的2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取出120元,又知第二次取出的32跟第一次取出的65相等,他原来有存款多少元?例4.某村饲养的羊与马的只数比为25:9 ,猪和马的只数比为10:3 ,求猪、马、羊的只数比是多少?【规律方法】将一种量的份数进行统一,转化为三连比。
【搭配课堂训练题】 【难度分级】 B6.学校美术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54,美术组人数与数学组人数的比是3∶5。
书法组有30人,数学组有多少人?7.甲、乙、丙三人分138只贝壳,甲每取走5只,乙就取4只,乙取走5只,丙就取走6只。
问:最后三人各分到多少只贝壳?例5.水果店新进梨和苹果 ,已知梨和苹果的数量比是11:10 ,价格比是6:5。
两种水果总进价是11600元,梨和苹果的进价各是多少元? 【规律方法】先求总价比。
【搭配课堂训练题】 【难度分级】 B8.三批货物共值2250元,按重量,第一批和第二批的比是1﹕2,第二批和第三批的比是 1﹕2.5;按单价,第一批和第二批的比是3﹕1,第二批和第三批的比是7﹕3,三批货物各值多少元?四、讲练结合题1.如图,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重叠部分面积相当于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121,相当于小平行四边形面积的81。
大平行四边形与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是( )。
2.(2016应元二中)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16页,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3.快车与慢车同时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行驶一段时间后两车相遇,相遇点到AB 中点的路程恰好是AB 全长的201,求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
4.制造一个零件,甲需8分钟,乙需6分钟,丙需5分钟。
现在有1180个零件的制造任务分配给他们三人,要求在相同时间内完成,每人应该分配到多少个零件?5.(2014育才实验)一套西服的价格是250元,其中上衣价钱的16正好与裤子价钱的14相等。
问上衣价钱比裤子价钱贵多少元?6.(07年.省实)甲桶油比乙桶油多3.6千克,如果从两桶中各取出1千克后,甲桶里剩下油的212等于乙桶里剩下油的71。
那么甲桶原有油多少千克?7.甲乙两箱粉笔的盒数之比是5:1,如果从甲箱里取出12盒放入乙箱后,甲乙两箱粉笔的数量比是7:5,那么两箱粉笔共有多少盒?8.甲、乙、丙三人从昆明同坐一辆出租车回家。
当行到全程的52时,甲下了车;当行到全程的53时,乙下了车;丙到终点才下车。
他们三人共付车费290元。
甲、乙、丙三人按路程的远近各付款多少元?9.日立电视机厂共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月产量的台数占全厂月产量台数的30%,第二车间的产量是第三车间月产量的311倍,已知第一车间的月产量是660台,求第二车间月产量是多少台?10.甲乙丙三个村合修一条路,三个村所修路程比是8:7:5.现在要三个村按所修路程派遣劳动力。
丙村由于特殊原因没有派遣劳动力,但需要付给甲乙两村劳动报酬合1350元,这样甲村派出60人,乙村派出40人。
甲乙两村从丙村那里各应分得多少元?五.课后自测练习1.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9:10。
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离中点5千米。
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当乙到达甲的出发地时,甲离乙的出发地有多少千米?2.一批零件,甲、乙两人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比是3:5。
现两人合作,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加工30个,则这批零件有多少个?3.甲、乙两个人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00米,与乙的速度比是5∶4,5分钟后,两人正好行了全程的53,A 、B 两地相距多少米?4.学校美术兴趣小组和电脑兴趣组共102人,美术组人数的92等于电脑组人数的41,美术组和电脑组各有多少人?5.名士小学四、五、六共捐款2040元,其中四年级的捐款是六年级的43,六年级捐款额的54与五年级刚好相等。
六年级捐款多少元?6.(2015广雅)丽丽、贝贝、甜甜三个好朋友共收集废旧电池420节,其中甜甜收集的比贝贝少13,贝贝和丽丽收集的废旧电池的比是4:5,那么三个人各收集废旧电池多少节?7.(2014省实天河)一堆由苹果和梨子组成的水果,苹果的质量和梨子的质量之比是4:3,现加入8斤梨子,水果的总质量变为64斤。
求加入梨子后,水果中苹果和梨子的质量之比是多少?8.(2015白云广雅)一条公路全长60千米,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的比依次是1:2:3,张叔叔骑车经过各段路程的所用时间比依次是3:4:5:,已知他在平坡上骑车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他行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9.(2016中大附中)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出发时,甲乙的速度之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 地时,乙离A 地还有10千米。
那么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0.一位富豪有350万元遗产,在临终前,他对怀孕的妻子写下了这样一份遗嘱:如果生下来是男孩,就把遗产的32给儿子,母亲拿31,如果生下来是女孩,就把遗产的31给女儿,32给母亲。
结果他的妻子生下了一男一女的双胞胎,按遗嘱的要求,母亲可以得到多少万元?第五讲 比和比的应用【答案】课堂精讲例1. 解:(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0:25=(20÷5):(25÷5)=4:5=54(2)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它们分母的最小公倍数43∶52=(43×20):(52×20)=15:8=871 (3)先统一单位,再化简。
0.3米∶1.5分米 = 3分米∶1.5分米=(3×2)∶(1.5×2)=2∶1=2 【搭配课堂训练题】1.先化简各比,再求出比值。
65∶52 =5:4=1.2573∶52=15:14=15/14 1.2∶0.15=8:1=8 0.5千米∶25米=20:1=20 例2.解:3+4+5=12 24×123=6(厘米) 24×124=8(厘米) 24×125=10(厘米) 6×8÷2=10×h ÷2 h=4.8厘米 答: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4.8厘米。
【搭配课堂训练题】 2.答:腰长15厘米3.答:三个年级共植树378棵。
例3.解:甲数×52 = 乙数×258 甲数∶乙数=258∶52=4∶590÷(4+5)=10 10×4=40 10×5=50 答:甲数是40,乙数是50. 【搭配课堂训练题】4.答:甲车间每月产值20万元,乙车间每月产值4万元。
5.答:他原来有存款2400元。
例4.解: 猪:马=10:3=30:9 羊:马=25:9 猪:马:羊=156:30:9:25答:猪、马、羊的只数比是30:9:25。
【搭配课堂训练题】6.答:数学组有40人。
7.答:甲、乙、丙三人各分到贝壳50只、40只、48只。
例5.解:(11×6):(10×5)=66:50=33:2533+25=5811600 ×5833=6600元,11600-6600=5000元 答:梨的进价是6600元,苹果的进价是5000元。
【搭配课堂训练题】8.答:三批货物各值945元、630元、675元。
讲练结合题1.面积比是( 3:2 )。
2.答:这本书共有145页。
3.答: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为11:9。
4.答:甲分到300个,乙分到400个,丙分到480个。
5.答:上衣价钱比裤子价钱贵50元。
6.答:甲桶原有油11.8千克。
7.答:两箱粉笔共有48盒。
8.答:甲、乙、丙三人按路程的远近各付款58元、87元、145元。
9.答:第二车间月产量是1100台。
10.答:甲乙两村从丙村那里各应分得1080元、270元.课后自测练习1.答:甲离乙的出发地有19千米。
2.答:这批零件有120个。
3.答:A、B两地相距1500米。
4.答:美术组和电脑组各有54人、48人。
5.答:六年级捐款800元。
6.答:丽丽收集96节,贝贝收集144节,甜甜收集180节。
7.答:加入梨子后,水果中苹果和梨子的质量之比是1:1。
8.答:他行完全程用了2.4小时。
9.答:A、B两地相距450千米。
10.答:母亲可以得到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