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3套卷)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一、填一填。
(第5、8题每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24分) 1.看图写数。
() ()2.把12、5、7、1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1)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1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4.按规律写数。
17,15,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5.用2、8、10写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
()+()=()()-()=()6.站一排时,淘气的左边有3人,右边有4人,这一排共有()人。
7.观察右图。
(1)在的()面,在的()面。
(2)在的()面。
8.填写合适的数。
5<() 12>() ()+()=9()-()=13二、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观察下表,空格里应填写算式()。
①8-3②6-3③7-32.观察下图,最重的是()。
3.下面三位同学整理物品,()的做法不对。
①笑笑:玩具是一类,所以我把布娃娃、小汽车放在一起。
②淘气:我把上衣和裤子放在一起,它们都是衣服。
③妙想:我把作业本和遥控飞机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玩具。
4.解决下列问题,需用“13+5”计算的是()。
①有5朵红花、13朵黄花,红花再添几朵就和黄花一样多了?②我有13支铅笔,用去5支,还剩几支?③商店上午卖出13个水杯,下午卖出5个,今天一共卖出多少个?5.奇思站在妙想的右边,妙想站在奇思的()边。
①右②左③后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题1分,共12分)6+4=3+12=9-0=6+6+4=15-4=9-9=11+4=13-3-3=7+5=18-5=2+17=8+5-2=四、动手操作,开发大脑。
(共22分)1.涂一涂。
(同类图形涂成同一种颜色)(4分)2.画一画,填一填。
(每题3分,共6分)(1)6+7=()(2)17-7=()3.按要求在表中画一画。
(每题2分,共4分)(1)在◎的下面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一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计量单位以及解决问题等内容。
具体章节和内容如下:1. 数的认识:认识0、1、2、3、4、5、6、7、8、9、10等数字,理解数的顺序、大小比较、数的组成等概念。
2. 数的运算:学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简单的乘除法运算。
3. 几何图形: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4. 空间与位置:学习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词,掌握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5. 计量单位:学习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计量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
6. 解决问题: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空间与位置的关系、计量单位的换算等。
2. 教学重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空间与位置、计量单位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练习本、小卡片等。
2. 学具:学生练习本、小卡片、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引出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如购物时数的运算、房间内的几何图形等。
2. 数的认识: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0到10的数字,让学生说出它们的顺序、大小比较和组成。
3. 数的运算: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解释运算规则。
4. 几何图形:通过PPT或小卡片,展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数与代数》精品教案

《总复习》精品教案单元说明:本单元是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包括四个小板块: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建议如下:1.要根据复习的内容,适当地引导学生主动地整理知识。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复习时,要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需求,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与代数【课题名称】第1课时数与代数【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1页~8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使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体会对应的思想。
3.使学生领悟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数“1”的含义,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教学难点】在比较两类物体的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培养初步的对应思想和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关系的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精品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师:对于数,你有哪些认识呢?预设:①0~10各数的认识②10以内数的加减③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和整理一下数的相关知识。
(板书:数与代数)【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总结对于数有哪些认识,从而过渡到新课题,数与代数,以及数的相关知识的整理。
二、知识梳理知识点一:0~10各数的认识1.数的认识(1)数不同物体的数量时,要先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将物体分类;再用点数法从1开始数,数到几就有几个。
(2)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
(3)在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就是第几个。
2.回顾与交流师:(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举例说一说,对于数,你有哪些认识。
(完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总复习(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某物体的形状;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加减法;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进一步巩固掌握钟面的时刻。
2.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灵活地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学具,钟表。
教学过程:一、认识物体。
1.举例说明物体的形状。
说一说我们认识了物体的哪些形状,每一种形状分别举出3个例子。
2.学生动手操作。
师:把铅笔盒放课桌的左上角,把练习本放在课桌的右上角,把小刀放在课桌的左下角,把橡皮放在课桌的右下角。
然后打乱顺序,同桌两个人,一个说一个摆。
总复习第1 题。
左上图长方体有几个圆柱呢球有几个正方体有几个二、掌握20 以内数的顺序。
1.数一数。
从0 数到20,再从20 数到0,(一齐数。
)完成总复习的第2 题的第1 个表格。
2.分别观察第2、3 个表格。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可以说都是双数,也可以说每次都加2,还可以说隔一个数写一个数等。
)3.补充练习:按规律填数。
19、17、(??)、(??)、(??)。
10、(??)、14、(??)、18。
三、数位的意义。
1.画一画。
在计数器上最右边的一位是什么位 15 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 15 的个位上是几十位上是几15 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6、17、18、19、20,谁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它们的十位和个位上各是几2.完成总复习的第3 题。
四、口算20 以内数的加减法。
1. 抢答。
13-6=? ??14-9=? ?? 15-7= 6+6=? ?? ??9+9=? ?? ?12-5=2.完成总复习的第4题。
五、认识钟表。
谁能说一说我们认识了钟面上的几种时间在学具钟表上分别拨出这几种时间:整时、半时、快几时了、几时刚过,然后认一认总复习的第5题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后记: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掌握某物体的形状;熟练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及加减法;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进一步巩固掌握钟面的时刻;同时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图形与几何》精品课件

哪组立得最稳?画“√”。
√
球滚来滚去,放在下面不稳。
1.看一看,连一连。
2.看一看,填一填。
( 6 )个
思路:先给同一类的几何体标上同(样的8 标)记个,
然后数一数。
( 3 )个
( 1 )个
3. 哪两堆积木可以拼成
?用线连起来。
4.下面( ① )号图形搭得稳。
①
②
③
立体图形有哪些特征?
长方体
拼 搭
圆柱横着放容易滚动,球不稳定非常容易滚动,可以向不
图 同方向滚动。
形
把大的、平的面放在下面,小的面放在上面,易滚动的放
在最上面;上下物体要居中对齐,不要偏。这样可以拼搭
得高。
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相对的 两个面一个样。
四四方方的,有6个相同的、平平
立 正方体
体
的面。
图 形
圆柱
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圆
的,平平的面,横放可以滚动。
圆圆的,没有平平的面,可以随意 球
滚动。
拼搭图形有哪些要点?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有平平的面,拼搭时长方体、正方 体和圆柱竖着放比较稳定。
正方体
四四方方 6个平平的面 易推动 面大小相同
圆柱
球
2个平平的面 直直的 1个曲面 横放易滚动
圆圆的 随意滚动 1个曲面
1.找朋友。
2.数一数,图中有( 2 )个长方体,有( 4 )个正方体, 有( 1 )个圆柱,有( 3 )个球 。
立体图形的拼搭 怎样搭得又稳又高?
长方体、正方体比较平稳,尽量放下面,长方 体竖起来比较高;圆柱竖着放较平稳,球易滚动, 尽量放在最上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二)课件(14张ppt)

10-7= 3 8-4= 4 7-4= 3
2+6= 8 5+4= 9 3+5= 8
二、知识应用
2. 括号里能填几?
第一关:口算练习
4+( 4 )=8 ( 6 )+3=9
5+( 5 )=10 10-( 6 )=4 9-( 4 )=5 ( 2 )+8=10
二、知识应用
回家
第二关:回家游戏
二、知识应用
整理与复习
第2课时 整理与复习(二)
一、回顾整理
【回顾】 加法和减法。
(1)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
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3)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二、知识应用
1. 口算。
第一关:口算练习
9-8= 1 7-1= 6 8-0= 8
3+4= 7 6+3= 9 4+6= 10
2.你会按规律填空吗?
连续加2:3、( 5 )、( 7 )、( 9 )。
四、课堂小结
加法和减法
加法分是多少
五、作业布置
五、作业布置
作业:
二、知识应用
第四关:青蛙能跳到哪个荷叶上 9. 画一画, 能跳到哪个 上?
二、知识应用
同学们都顺利通关了吗?我们可以用什 么方式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呢?
二、知识应用
可以用“数一数”“示意 图”“数的分与合”等方法来计 算10以内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5+3+1=2+2+ 5 =4+ 4 +1
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二、知识应用
4. 写出不同算式。 3+7=10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 总复习 数与代数|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数与代数|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0-10之间的数字和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整数。
2.掌握加减法基本算法,能进行简单的口算和竖式的计算。
3.能够辨认简单的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及相应的特征。
4.能够根据图形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以及应用一些几何概念,如直线、线段、角等。
5.能够读懂和运用简单的时间概念和方法。
6.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数的认识1.数0-10的认识。
2.数的读法和写法。
3.各个数之间的大小比较。
4.用加减法来加减数。
5.小数点的认识。
代数1.线段的认识。
2.大小比较法比较线段的长度。
3.相等长度的线段的比较。
4.用简单图形来协助计算。
5.考虑线段的相交和平行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用。
2.线段的比较和图形的应用。
难点1.数的认识和口算能力的提高。
2.对不同线段的大小比较和判断。
教具和教材教具:数学教具和小学数学课件等。
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数与代数1.复习数0到10的认识和读写能力。
2.复习加减法的基本算法和应用能力。
3.复习线段的认识和长度的大小比较。
第二步:数的应用1.运用数来进行简单的统计和比较。
2.运用数来解决生活中有关数字的问题。
第三步:代数的应用1.运用线段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
2.运用简单图形协助计算。
第四步:数学综合应用1.运用数、代数和图形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复杂的实际问题。
2.举例说明数学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教育教学手段1.互动式教学法;2.合作式学习法;3.竞争式学习法。
教学评价1.参与观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讨论的情况;2.进行口算计算的能力和竖式计算的准确性;3.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4.培养创新思维和发掘童话从队员的能力。
教学反思1.在讲解加减法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一些学生的十进制数位的理解能力,适时的进行班级差异化的教学;2.在讲解线段的分类和比较问题的时刻,需要特别引导学生持有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出现不公正的现象;3.在评价学生的这一环节中需要融入家长、学生和班级领导的意见,形成多维的评价系统,达到合理评价的目的。
【期末专项培优】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加与减二)专项复习卷(含答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加与减二)专项复习卷(含答案)北师大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看图,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A. 9+2=11B. 7+2=9C. 9-2=7D. 7-2=52.下面的算式正确的是()。
A. 4+5=9B. 9-5=4C. 9-4=5D. 9+5=143.哪个算式得数最大?()A. 9+7B. 8+6C. 7+34.这些同学选坐一辆车去动物园,用哪一辆车比较合适?()A. B. C.5.18 6=12,横线里填()。
A. 加号B. 减号C. 乘号6.1个一,2个十组成的数字是()。
A. 12B. 21C. 117.与5+6结果不相同的算式是()A. 8+2B. 4+7C. 6+58.在4,16,7,12,8,20,9,10,14中,比12大的数有()个。
A. 3B. 4C. 59.一个数,十位上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4,这个数是()。
A. 5B. 14C. 1510.林奶奶买了一些,吃了6个,还剩8个。
林奶奶买了()个。
A. 2B. 12C. 14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15往后数五个数分别是(14)、(13)、(12)、(11)、(10)。
()12.十三写作103。
()13.与19相邻的两个数是17和18。
()14.1是一位数,20是最大的两位数。
()15.比15多1的数是16。
()16.11这个数中的“1”都表示1个一。
()三、填空题(共5题;共29分)1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3+ =15 17- =9 +3=18-10=9 +10= -5 15+ =20-18.15的个位上是,表示个一;十位上是,表示个。
19.比16大、比19小的数是和.20.①上面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②把上面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1.按顺序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有多少朵?
问还有用减法 图画中的-文字中的
还有多少朵?
11 - 3 = 8
问还有用减法 所有的-拿走的
6、位置
1、小冬跑在最( )面。 2、小利跑在最( )面。 3、小冬在小青的( )面。 4、小青在小利的( )面。 5、小利的前面是( )和(
)。
6时
7时半
10时半
12时
4时
8时半
1时
3时
一共=共 还剩=剩下
老师又拿 来7只。
一共有多少只足球?
问一共用加法
8 + 7 = 15 图画中的+文字中的
我吃了2块。
原来有多少块?
问原来用加法
7 + 2 = 9 图画中的+文字中的
我来吃2块。
还剩多少块?
7 - 2= 5
问还剩用减法 图画中的-文字中的
太漂亮了, 给我3朵。
11 - 3 = 8
4.能比较数(式)的大小:
(1)能比较数的大小: 13 ○ 16
10 ○ 9
(2)能从意义上比较:如15比17少2,17比15多2
(3)能比较式的大小方法:
13-8○ 7
Hale Waihona Puke 15-4○15-5(4)把算式或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12-4 4+5 11-4 7+3 14-8 15-13
< < <<<
9时半
5时
11时半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1)18是( )位数,它是由( )个十和( ) 个一组成。
(2)6个一和1个十组成( )。
(3) 11的个位是( ),表示( 位是( ),表示( )个十。
)个一,十
(4)20的个位是( ),表示( )个一,十 位是( ),表示( )个十。
(5)在计数器上,从右数,第一位是( ), 第二位是( )。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1.会正确的数数,能顺数,倒数(重难点),跳数 (重难点): (1) 9( )11( ) ( )14 ( )( )
在上面的数列中,12的相邻数是( )和( )
(2)( )18( )( )12 10
在上面的数列中,12的相邻数是( )和( )
(3)( ) 11 ( )( ) 17 19
(4)14前面一个数是( ),后面一个数是( ), 14的相邻数是( )和( )。
2.正确理解基数(几个)和序数(第几个)的含义:
⊿⊙◆●★●⊙●◆●
(1)把左边起第4个图形画上○。 (2)把从右边起4个图形圈起来。 (3)一共有( )个●。 (4)从右往左数,★在第( )个。
3.掌握2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5、看图列式
8只
?只
2 + 8 = 10
6个
?个
11个
11 - 6 = 5
5只 6只
7只 5只 6只 ?只
?只
5+6+7=18
18只
18-5-6=7
7 + 6 = 13 13 - 6 = 7
6 + 7 = 13 13 - 7 = 6
6+5+7=18 18-5-7=6
认一认
一共 还剩 原来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