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阅读习惯调查:中国高端人群媒体接触习惯

合集下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促进身心健康
注重阅读与身心健康的结合,如适当进行户外运动、保持充足睡 眠等,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融合线上线下阅读
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势,结合线上线下阅读方式,如利用电 子书、有声读物等,丰富阅读途径和形式。
结论与展望
06
调查结论总述
阅读方式多元化 阅读内容丰富多样
阅读时间不足 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在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日趋多元化,包括纸质书籍、电 子书、网络文章、公众号等多种方式。
倡导全面阅读
强化阅读能力培养
鼓励大学生拓宽阅读范围,兼顾娱乐性和 学术性阅读,提高阅读品质。
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讲座、读书会等方式提高学 生的阅读水平。
创新阅读推广方式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结合新媒体特点,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 等平台推广优质阅读内容,激发大学生的 阅读兴趣。
大学生的阅读内容涵盖了小说、散文、科普知识、学术论文等 各个方面,但存在部分学生阅读内容过于娱乐化、碎片化的问
题。
受课业压力、社交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阅读时间偏 少,不能充分满足知识获取和个人成长的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欠缺,如理解力、 批判性思维等方面有待提高。
对大学生阅读的展望
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 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让阅读成为大 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深化阅读影响因素研究
进一步探讨影响大学生阅读的诸多因素,如家庭背景、课 程设置、网络环境等,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阅读质量 提供依据。
关注特殊群体阅读状况
针对残障、贫困等特殊大学生群体,关注他们的阅读需求 和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高端消费群体媒体媒体接触习惯分析报告-20130301

高端消费群体媒体媒体接触习惯分析报告-20130301

媒体日到达率
网络、电视、报纸和户外媒体是日到达率接触较高的媒体, 相比起全国,广州的商务人士每天更多地接触报纸、电视和 户外的媒体,也更多人会留意杂志媒体。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全国 广州
互联网 90% 82%
电视 84% 95%
报纸 81% 97%
户外 80% 90%
全国 广州
媒体接触习惯分析
80%
经常收听的广播节目(前20位)
广州消费者更偏好音乐节目。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交通 信息 全国 广州 42% 45% 新闻 37% 32%
国内 流行 音乐 23% 32%
经济 17% 13%
港台 流行 音乐 16% 35%
体育 9% 15%
生活 服务 节目 11% 5%
军事 节目 10% 8%
情感 类访 谈节 10% 12%
文化 历史 9% 3%
医疗/ 音乐 教育 保健/ 节目 节目 健身 8% 11% 7% 3% 5% 1%
全国 广州
媒体接触习惯分析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约1/3人使用手机报,广州与全国商务 人士使用比例大致持平。
曾经或正在使用
仅仅是听说过没有使用过
新闻 访谈 节目 30% 37%
电视 连续 剧 26% 45%
电影 26% 29%
法制 类节 目 26% 30%
体育 节目 25% 36%
时尚/ 自然/ 科技 社会 旅游/ 服饰/ 生物/ 类节 纪实 休闲 美容 地理 目 23% 22% 15% 14% 14% 21% 14% 10% 11% 11%

媒体接触习惯调研报告

媒体接触习惯调研报告

媒体接触习惯调研报告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人们的媒体接触习惯,我们进行了一项广泛的调研。

本次调研涵盖了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域和职业的人群,旨在全面反映大众对各类媒体的使用情况和偏好。

一、调研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媒体形式日益多样化,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到新兴的网络媒体、社交媒体,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了解这些变化对于媒体行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优化以及满足公众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_____份,回收有效问卷_____份。

同时,对_____名不同背景的受访者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获取更丰富、更详细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一)媒体类型的选择1、电视电视仍然是许多人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尤其是中老年人。

他们习惯于通过电视新闻了解时事,观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来消遣。

然而,年轻人对电视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更多地倾向于在线视频平台。

2、报纸报纸的受众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和一些特定职业群体,如政府工作人员、学者等。

他们认为报纸的信息更权威、更深入。

但总体来说,报纸的读者数量在逐渐减少。

3、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搜索引擎、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是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途径。

年轻人尤其热衷于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和分享观点。

4、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等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仅用于社交互动,还成为获取信息、传播新闻的重要平台。

(二)使用时间和频率1、每天使用媒体的时间大部分受访者每天使用媒体的时间在 2 5 小时之间。

其中,年轻人使用媒体的时间相对较长,尤其是在周末和假期。

2、使用频率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最高,几乎每天都会使用。

电视和报纸的使用频率则相对较低,通常为每周几次。

(三)内容偏好1、新闻资讯时事新闻、财经新闻和科技新闻是最受关注的内容类型。

新媒体时代受众阅读习惯研究

新媒体时代受众阅读习惯研究

新媒体时代受众阅读习惯研究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本文将对受众的阅读喜好、阅读方式、阅读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新媒体时代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及其对出版行业的影响。

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我们将探讨如何满足受众的需求,提高出版行业的竞争力。

为了深入了解受众的阅读习惯,我们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调查: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在线和现场两种方式进行传播,收集受众的阅读习惯数据。

收集相关研究报告,了解新媒体时代出版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进行分类、归纳和统计,得出以下受众的阅读喜好呈现多元化趋势,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都有浓厚的兴趣。

受众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尤其是手机端阅读。

受众的阅读时间较为碎片化,集中在上下班途中、午休时间等。

受众对于优质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于传统媒体的依赖则逐渐减弱。

出版行业应该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满足受众对于数字化阅读的需求。

例如,开发手机APP、提供电子书下载等方式,以便受众随时随地阅读。

出版行业应注重优质内容的创作和筛选,提高出版物质量。

在调查中发现,受众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出版行业应该注重内容的把关,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出版行业应适当调整出版物形式和内容,以适应用户的阅读习惯。

例如,可以推出一些适合碎片化阅读的短篇文章、漫画等形式,以满足受众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的需求。

出版行业应该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扩大出版物的传播范围。

例如,可以与一些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平台合作,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了解到出版物的内容和优势。

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版行业应该积极应对这些变化,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和提高出版行业的竞争力。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众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变化趋势,并针对这些变化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社交媒体使用调查报告用户习惯与内容偏好分析

社交媒体使用调查报告用户习惯与内容偏好分析

社交媒体使用调查报告用户习惯与内容偏好分析社交媒体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交流、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

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习惯和内容偏好,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有关社交媒体使用的见解。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

受访者的年龄范围从18岁到45岁不等,涵盖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

问卷内容包括了社交媒体使用频率、使用目的、喜欢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对内容类型的偏好等方面。

二、社交媒体使用频率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每天都会使用社交媒体,其中超过60%的人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超过2小时。

这表明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调查还发现,年轻人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更高,而年长者则相对较少使用。

三、社交媒体使用目的在调查中,我们询问了受访者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

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使用社交媒体是为了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近60%的人使用社交媒体是为了获取新闻和信息。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使用社交媒体是为了娱乐和消遣。

四、喜欢的社交媒体平台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有不同的偏好。

其中,Facebook是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超过60%的受访者选择了它。

其次是Instagram和Twitter,分别有30%和20%的受访者喜欢使用。

此外,还有一些人喜欢使用微信和WhatsApp等即时通讯工具。

五、内容类型偏好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了受访者对不同类型内容的偏好。

结果显示,图片和视频是最受欢迎的内容类型,超过80%的受访者喜欢浏览和分享这些内容。

此外,新闻和时事、搞笑段子和个人动态也是受欢迎的内容类型。

相比之下,博客和长篇文章的受欢迎程度较低。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年轻人更加频繁地使用社交媒体。

中国年轻人的社交媒体上瘾现象调查

中国年轻人的社交媒体上瘾现象调查

中国年轻人的社交媒体上瘾现象调查近年来,社交媒体在中国年轻人中的普及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社交媒体上瘾的现象。

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中国年轻人的社交媒体上瘾现象。

一、社交媒体的普及情况1.1 中国年轻人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在调查中,我们采访了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

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每天都会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其中绝大多数每天使用时间超过2小时。

1.2 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调查表明,微信、微博和抖音是中国年轻人最喜欢的社交媒体平台。

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也包含了大量的娱乐信息和社交功能。

二、社交媒体上瘾的表现2.1 过度使用社交媒体调查显示,近60%的受访者承认他们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超过他们期望的时间。

这表明了社交媒体对他们的吸引力和控制力。

2.2 忽视现实生活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因为沉迷于社交媒体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

社交媒体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心,而其他事情则被抛在脑后。

2.3 心理依赖大部分受访者承认,他们对社交媒体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

如果一天内没有使用社交媒体,他们会感到焦虑和不安。

三、社交媒体上瘾的原因3.1 社交需求社交媒体为年轻人提供了与朋友和家人交流的平台,满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

对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孤独的人来说,社交媒体成为了他们与外界连接的重要途径。

3.2 虚拟世界的吸引力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虚拟世界带给年轻人娱乐、刺激和满足感。

他们可以通过发布照片、视频和状态来展示自己,在虚拟世界中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赏。

3.3 社交媒体的设计特点社交媒体平台的设计往往吸引人们不断浏览、刷新和回复。

例如,各种消息通知、点赞和评论功能都能给年轻人带来不断的兴奋感和满足感。

四、社交媒体上瘾对年轻人的影响4.1 学业受损社交媒体上瘾导致很多年轻人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他们经常在学习时间和社交媒体之间纠结,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发展。

4.2 社交隔离虽然社交媒体能够满足年轻人的社交需求,但过度依赖社交媒体也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真正的人际交往。

媒体调研报告中国年轻人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媒介选择偏好

媒体调研报告中国年轻人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媒介选择偏好

媒体调研报告中国年轻人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媒介选择偏好媒体调研报告:中国年轻人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媒介选择偏好概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年轻人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媒介选择偏好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通过对中国年轻人进行调研,深入分析他们的媒体消费方式和偏好,希望能够对广告商和媒体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传统媒体的消费情况尽管新媒体的兴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在中国年轻人中,传统媒体仍然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调研显示,电视仍是年轻人最常用的媒体之一。

他们习惯通过电视观看新闻、综艺节目和电影。

此外,报纸和广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尤其是在特定的传统节日或特殊事件发生时,他们更倾向于从报纸或广播获取信息。

二、新媒体的崛起与发展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中国年轻人中的使用率和受欢迎程度更高。

调研数据显示,年轻人普遍拥有智能手机,并通过移动设备获取信息。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和抖音等成为他们了解新闻、娱乐和社交互动的主要渠道。

此外,音乐和视频流媒体平台也备受年轻人欢迎,他们愿意通过这些平台观看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节目。

三、个性化推荐与内容定制中国年轻人对个性化推荐和内容定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研发现,他们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和音乐平台上获取个性化推荐的内容,这使他们有更好的选择和体验。

与此同时,许多媒体公司和广告商也意识到这一点,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年轻人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内容,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消费。

四、广告对于年轻人的影响力广告对于塑造年轻人的媒体消费习惯和媒介选择偏好起着重要的作用。

调研显示,年轻人在使用媒体的过程中对广告的接受程度较高,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上。

然而,他们更加注重广告的创意和个性化定制,对于传统的重复式广告和过度商业化的内容则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广告商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化,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和购买力。

五、媒体素养与媒体消费观念的提升随着对媒体的认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国年轻人对媒体的素养和媒体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提升。

社交媒体市场调查中国人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和平台偏好

社交媒体市场调查中国人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和平台偏好

社交媒体市场调查中国人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和平台偏好社交媒体市场调查:中国人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和平台偏好社交媒体在当今数字时代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沟通、娱乐和信息获取的渠道。

中国对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及对不同平台的偏好,成为了全球市场调查的重要研究对象。

本文将针对中国人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和平台偏好进行深入探讨。

一、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社交媒体平台在中国的普及度逐年上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90%的中国网民使用社交媒体。

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率也在迅速增长。

1.1 时段分布中国人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在不同时间段间存在明显差异。

在白天,人们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来获取新闻、阅读文章、观看短视频等,以弥补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而晚上则成为交流和分享的高峰时段。

1.2 使用场景中国人的社交媒体使用场景主要分为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等。

不仅在个人休闲时间中使用,社交媒体也为企业和品牌提供了重要的推广渠道。

二、社交媒体平台偏好中国的社交媒体市场竞争激烈,有许多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平台供人们选择。

根据研究数据,以下是中国人常用的几大社交媒体平台及其特点:2.1 微信微信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作为一个多功能应用,微信提供了文字、语音、视频聊天和朋友圈动态分享等功能。

除了个人使用,许多企业和品牌也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

2.2 微博微博是中国最大的公共微博平台,用户可以发表短文、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并与其他用户互动。

微博更多地用于获取和分享新闻、观点和热门话题,很多名人和网红也在微博上积极发声。

2.3 知乎知乎是一个知识问答社区,用户可以提问、回答和分享见解。

知乎平台以知识分享和专业讨论为主,用户更多地通过知乎获取专业性建议和解答。

2.4 抖音抖音是一个短视频分享平台,以其创新的内容和用户友好的界面而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

用户可以录制、编辑和分享15秒至60秒的短视频,展示自己的才艺和生活点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来源: 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H3)2008
上海
人群:6万元或以上 市场:上海 媒体 楼宇液晶电视+各媒体 单一媒体 到达率 媒体组合到达

户外LED+各媒体
机场液晶电视+各媒体
新媒体增加值
媒体组合到达 媒体组合到达 新媒体增加值 新媒体增加值 率 率
楼宇液晶电视 户外LED 中央台-1(CCTV-1) 中央台-3(CCTV-3) 中央台-5(CCTV-5) 上海东方卫视 湖南卫视台 安徽卫视台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SH) 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频道(SH) 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SH) 机场液晶电视
% % % % % % % % % % % %
66.5 34.7 37.6 19.1 17.3 30.7 11.9 6.9 58.6 36.8 30.8 3.2 79.7 72.5 72.3 77.1 70.6 70.0 86.5 76.6 78.1 42.1 53.4 55.0 46.4 58.7 63.1 27.9 39.8 47.3 59.2 47.5 45.3 53.6 41.7 38.8 69.0 58.2 52.9 21.6 28.4 28.0 22.9 29.8 31.9 10.4 21.4 22.1 40.2 21.6 19.8 32.4 14.4 9.8 60.1 39.0 33.0 2.6 2.5 2.5 1.7 2.5 2.9 1.5 2.2 2.2
在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1997年创立 的中国消费者连续研究体系基础上, 独家针对18-45岁中国新富人群开展 大规模试调查,简称H3
数据来源介绍: - 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H3)2008
对于中国新富的定性的定义可以囊括 为:进入富裕的时间短、通过知识、专
业技能和社会资源获取财富、具有稳定
的收入、有着新的消费理念、处于中国 总体消费群体中的较高收入阶层。由于 这个群体存在于整体城市消费人群中, 同时流动性较大,因此我们选择了更加
69.0%
87.6%
Total 男 女 18-24 25-29 30-34 35-39 40-45 46-50 4万元以下 4万元 (含 )-6万元 6万元 (含 )-8万元 8万元 (含 )-10万元 10万元 (含 )-12万元 12万元 (含 )-14万元 14万元 (含 )-16万元 16万元 (含 )-18万元 18万元 (含 )-20万元 20万元 (含 )-25万元 25万元 (含 )-30万元 30万元 (含 )-35万元 35万元 (含 )-40万元 40万元 (含 )-45万元 45万元 (含 )-50万元 50万元或以上 拒绝回答
%Col 100 50.3 49.7 7.6 28.3 31.2 21.6 7.2 4.1 4.2 16.6 31.2 15.4 9.9 2.5 3.1 1.7 1.1 2 1.3 1.8 1.4 1.2 0.3 5.3 1.2
78.0%
94.8%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有限公司关于CMMS和H3应用的 邮件回复!
% % % % % % % % % % % %
80.9 20.6 43.7 24.5 23.7 44.1 17.6 12.1 36.8 26.6 25.3 11.7 87.5 82.5 86.2 87.7 84.4 84.0 89.8 86.3 86.9 43.8 58.0 62.5 43.6 66.8 71.9 53.0 59.7 61.6 51.1 36.0 35.9 53.9 31.9 29.5 45.5 41.8 35.0 7.4 11.5 12.2 9.8 14.3 17.4 8.7 15.2 9.7 52.5 34.6 35.1 52.6 28.8 23.8 47.4 35.4 33.7 8.8 10.1 11.4 8.5 11.2 11.7 10.6 8.8 8.4
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China New Rich Marketing And Media Study)第一次正式对外发布,并向 社会全面清晰的阐释“新富”这一群 体的概念和价值,引起企业界、广告 界、媒体界和研究界的普遍关注, “新富”成为中国2005年年度关键词
2006 年
2005 年
2004 年
数据来源: 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H3)2008
广州
人群:6万元或以上 市场:广州 媒体 楼宇液晶电视+各媒体 单一媒体 到达率 媒体组合到达

户外LED+各媒体
机场液晶电视+各媒体
新媒体增加值
媒体组合到达 媒体组合到达 新媒体增加值 新媒体增加值 率 率
楼宇液晶电视 户外LED 中央台-1(CCTV-1) 中央台-3(CCTV-3) 中央台-2(CCTV-2) 广东卫视台 湖南卫视台 四川卫视台(四川电视台) 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GZ) 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GZ) 香港亚洲电视本港台(GZ) 机场液晶电视
2008 年
2007 年
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China New Rich Marketing And Media Study)第四次发布,首次对典型新 富人群增加定性深度访谈,并对传统 富裕阶层进行对比研究,解析中国新 富的阶层结构,举办首届中国新富营 销峰会。 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China New Rich Marketing And Media Study)第二次发布,并推出 《2006年中国新富消费行为及生活 形态研究报告》,并分解和阐释 “传统新富”和“知识新富”概念 。
新生代市场监 测机构有限公 司关于CMMS 和H3调研的使 用说明!
中高端人群:年收入6万元或以上 媒介接触习惯
北京
人群:6万元或以上 市场:北京 媒体 楼宇液晶电视+各媒体 单一媒体 到达率 媒体组合到达

户外LED+各媒体
机场液晶电视+各媒体
新媒体增加值
媒体组合到达 媒体组合到达 新媒体增加值 新媒体增加值 率 率
数据来源: 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H3)2008
成都
人群:6万元或以上 市场:成都 媒体 楼宇液晶电视+各媒体 单一媒体 到达率 媒体组合到达

户外LED+各媒体
机场液晶电视+各媒体
新媒体增加值
媒体组合到达 媒体组合到达 新媒体增加值 新媒体增加值 率 率
楼宇液晶电视 户外LED 中央台-1(CCTV-1) 中央台-3(CCTV-3) 中央台-7(CCTV-7) 四川卫视台(四川电视台) 湖南卫视台 重庆卫视 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CD) 四川电视台-3(经济频道)(CD) 成都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CD) 机场液晶电视
Total 男 女 18-24 25-29 30-34 35-39 40-45 46-50 4万元以下 4万元 (含 )-6万元 6万元 (含 )-8万元 8万元 (含 )-10万元 10万元 (含 )-12万元 12万元 (含 )-14万元 14万元 (含 )-16万元 16万元 (含 )-18万元 18万元 (含 )-20万元 20万元 (含 )-25万元 25万元 (含 )-30万元 30万元 (含 )-35万元 35万元 (含 )-40万元 40万元 (含 )-45万元 45万元 (含 )-50万元 50万元或以上 拒绝回答
% % % % % % % % % % % %
82.2 36.0 31.1 21.3 18.3 22.8 14.3 5.1 55.0 40.4 34.6 7.3 87.3 84.9 85.8 85.5 83.9 82.9 82.2 90.1 89.1 56.2 63.6 67.5 62.7 69.6 77.8 27.2 49.7 54.5 53.9 50.9 49.9 51.1 44.3 39.1 52.6 60.8 56.7 22.8 29.6 31.6 28.3 30.0 34.0 2.4 20.4 22.1 35.9 27.9 24.1 28.1 20.8 12.1 29.9 45.7 40.7 4.8 6.6 5.8 5.3 6.5 7.0 25.1 5.3 6.1
74.5 36.3 57.0 31.2 25.8 21.1 20.0 11.5 36.1 35.1 27.3 8.5 89.7 81.7 82.8 79.5 78.3 77.2 83.3 83.8 80.8 32.7 50.5 57.0 58.4 58.3 65.7 47.2 48.7 53.5 69.9 54.3 52.4 47.7 47.7 42.0 59.1 59.2 51.9 12.9 23.1 26.6 26.6 27.7 30.5 23.0 24.1 24.6 60.8 37.2 32.0 28.7 27.6 18.8 42.2 41.0 34.0 3.8 6.0 6.2 7.6 7.6 7.3 6.1 5.9 6.7
数据来源: 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H3)2008
沈阳
人群:6万元或以上 市场:沈阳 媒体 楼宇液晶电视+各媒体 单一媒体 到达率 媒体组合到达
新富
价值观体系
购物观 理财观
媒体广告观 品牌观
数据来源介绍: - 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H3)2008
New Rich
沈阳
- 样本:总样本量10000,可推及人 口5,989,000 - 调研城市:12个一二类城市;其中 北 京、上海、广州、深圳各1500; 其余城市各500 北京 - 抽样方法:分层配额抽样,按城市、 性别、年龄和职位将总体分成互不 交叉、互不重复的若干层;然后将 层看作子总体进行抽样。各层的样 本量参照各城市统计局城调队最新 的家计调查资料 - 抽样方法:分层配额抽样,按城市、 性别、年龄和职位将总体分成互不 交叉、互不重复的若干层;然后将 层看作子总体进行抽样。各层的样 本量参照各城市统计局城调队最新 的家计调查资料 - 访问方式:面访为主,在线访问为辅 - 数据发布:一年发布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