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汽车造型风格
德英汽车特点对比

德国的汽车都很注重有自身的家族形象,像奔驰、宝马、奥迪等,新老款式都很容易被辨识出来是来自哪一个品牌。
不过在汽车造型上,德国人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造型严谨而传统,给人以一种坚固和耐用的感觉。
英国古典贵族的风格英国汽车一直主要生产高级车型,具有独特的古典风格和贵族气质,例如:劳斯莱斯和宾利。
然而英国人保守的营销理念加上高昂制造成本,使英国汽车市场占有率一直下滑,直接造成了英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
英国汽车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各个厂商逐个破产或者被兼并,例如上汽购买罗孚荣威,印度的塔塔购买路虎等等。
但英国汽车造型设计在世界汽车历史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它保留着早期古典风格的一些特征,一直以经典风格为主,车身线条多为曲线,造型流畅而且优雅,基本看不到任何激进的造型。
环境因素今天,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不顾后果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早就超过了生态环境可以容忍的范围,我们生活的地球由于受到污染而造成了严重后果环境问题从未受到过如此广泛关注而被提上议事口程。
人们己经普遍意识到:既然人类本身也是生物种群之一,就没有理由把自己排除在自然界生物链之外,做出种种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行为。
只有从大自然本身出发找出解决的方法,才能改变长期以来相对渺小的人类力量和巨大的自然环境之间的悬殊差距。
于是,人们开始探讨使用新能源和使用新能源的发动机,例如:使用整合到轮子里的电动机的应用,就很有可能使得一直存在的发动机舱消失,从而打破目前主流的车身总布置,那么汽车的形态和风格也可能会相应的得到改变。
为了提高能源的经济性和提升空气力学表现,新的汽车造型设计很可能会拥有向前的三角形车侧轮廓,更为前倾的A柱线条,从车头至车尾一气呵成的流畅弧线。
而线条通过B柱顶点后,也顺势收落至车尾,展现独具的掀背造型。
车顶线条来到车尾,笔法将会急转直下。
同时采用小型水箱护罩搭配大型保险杠进气口的设计,此举得以降低车头风阻、并提供发动机室更佳的冷却效能。
丰田Pirus(图14)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它对于空气动力学的应用达到了一个高峰,该车身的布局产生一定的改变从而影响到整体的风格设计。
四.汽车车身造型体现的特性pptx

四、汽车车身造型体现的特性
• 1、时代性 • 20世纪初,美国生产的汽车完全以实用、坚固、方便为目的,形 象朴素、不拘泥于细节,无多余的修饰。
• 20世纪60年代,“太空热”使轿车清一色的宇宙色——银灰 色,汽车驾驶舱部模仿宇宙飞船的风格。大型、豪华、注 重装饰。
• 20世纪80年代,设计开始走向宁静,讲究舒适、理性。
尼桑——美观
本沛
奔驰、林肯、劳斯莱斯、凯迪拉克 ——高贵、王者、 显赫、至尊
中华——稳重扎实
汽车外观的性别特征
• 1.男性化车:宽大的外形,较高的车身和底盘; • 2.女性化车:短窄的外形,较低的车身和底盘; • 3.中性化车:中等外形以及车身和底盘。
民族性、地域性
• • • • • • • 美国——外形宽大 英国——造型保守 德国——严谨理性 意大利——热情浪漫 法国——标新立异 日本——精巧耐用 中国——中庸和谐
中国人对汽车外观的态度
• 1.三厢小汽车的受欢迎——象轿子 • 2.两厢小汽车的受冷落——没尾巴 • 3.轿车名称取代房车
汽车品牌个性化
• 宝马——驾驶的乐趣 • BMW L7同样可以在标准自动、跑车自动和手动三中驾驶模式间 切换提供舒适与驾驶乐趣
• 沃尔沃——耐久安全 • 沃尔沃(Volvo)这个名字是拉丁语,意思为"滚滚向前"。
• 马自达——可靠
• 绅宝——飞行科技 • 2013年5月11日,北京汽车宣布旗下首款中高级轿车绅宝 正式上市,并于5月11日起率先执行国家标准"三包"政策。 绅宝不仅完整继承了Saab"人车合一,贴地飞行"的性能基 因,并进一步结合国际前沿造车趋势与中国市场需求,凝 练形成了"Turbo动力,Equipment配置,Safety安全、 Control操控" 独有的"TESC"四大产品优势,同时在外观造 型、内饰设计、驾乘舒适、智能科技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升 级。
各国汽车的差异性

美国汽车注重安全与舒适性,所以美国车车体很结实,内部空间很大,乘坐感受很舒服。
另外由于美国的高速公路非常发达,直线行驶多于弯路,所以汽车的悬架系统调校得很柔软,适合高速巡航,但弯路操控性就不如欧洲车了。
但这些仅是美国轿车的一些特点,其实能够真正代表美国风格的汽车是一些皮卡和越野车,比如悍马、JEEP等,风格粗野、通过能力强,比起轿车来它们更能代表美国。
但由于能源危机和环境的恶化,美国车夸张粗犷的造型特点正在慢慢收敛。
法国浪漫华丽的风格法国以浪漫华丽的奢侈品闻名于世,但在航空、工业、汽车、科技等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受到法兰西肥沃的文化和艺术的熏陶,法国的汽车造型设计在世界汽车的舞台上独树一格。
法国的汽车造型设计风格始终与时尚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世界汽车造型设计各个流派中,其新颖、独特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
法国人所设计的别具一格的汽车造型始终能够突破对传统造型的约束,既而引发汽车造型设计的时尚潮流的革命,把汽车这原本冷冰冰的工业品充分地艺术化。
法国人把先天的艺术修养和才华成功地运用到工业设计上来,自汽车诞生之口起,他们就力求不断突破各种约束和极限,把汽车造型当成一种艺术品来看待。
同时,法国的汽车造型设计往往融合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对汽车工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意大利艺术与激情的风格对于意大利来说,绘画、服装、建筑和音乐,是了解其汽车设计的一把钥匙。
浸润在这样的艺术环境里的意大利人,充满激情与浪漫。
他们在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使生活艺术化了。
这就是汽车设计为何能在意大利生长成“参天大树”的原因。
走近乔治亚罗,走近他生发灵感的圣地,你会倏然意识到:真正让意大利汽车设计风靡世界的原因,是意大利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一一一种顺乎自然的风采,以和蔼愉快的态度快活度口的艺术。
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在造型上都很注重车身整体的比例,对线条的运用简洁有力,而且十分讲究,喜爱流畅光滑的表面形式和细腻的局部造型,强调车身的韵律感。
汽车的地域文化和造型特点最新实用版

玛莎拉蒂
法拉利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乔吉托•乔治亚罗和他的“Italdesign”设计公司以 及平宁法尼纳的“Pininfarina”设计公司。世界上许多的汽车厂商都 和他们保持着合作关系。这两家公司的轿车造型风格各有千秋乔治亚 罗设计的轿车线条都比较简洁有力,对曲线的运用十分讲究,喜爱流 畅光滑的表面形式和细腻的局部造型,强调车身的韵律感。平宁法尼 纳设计的轿车则非常注重空气动力性能,多为长头短尾的车身布局, 线条比较锐利,车头较尖,车灯较窄,前后窗的斜度很大,尾部上翘, 侧面呈明显的楔形,车身表面拉出的棱线又尖又长,运动感十分强烈。
福特雷鸟汽车
1967年 福特雷鸟汽车
1957年 福特雷鸟汽车
1962年 福特雷鸟汽车
1964年 福特野马
1969年款野马Boss 302
1973年秋天,第二代野 马正式上市销售
1978年推出的野马King Cobra眼镜王蛇特 别版,限量发售了4313台
汽车的品牌和造型风格
1.美国风格
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开拓世界市场,美国各大汽车制造商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基础,兼并了许多世界品牌,并在欧洲和亚洲建立了多 个设计工作室,启用当地设计师,针对各个市场车型。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车的造型也吸取了不少其他国家的造型理念,风格日趋多样 化。
虽然由于燃油危机和环境的恶化,美国车夸张 粗犷的造型特点正在慢慢收敛并开始“瘦身”, 但是在茫茫车流中,最容易被认出来的还是美 国车。
汽车的品牌和造型风格
2.德国风格
作为传统工业强国,德国汽车拥有的技术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德国的汽车向来以品质和做工著称,每款产品都体现出德国人精 细、严谨的作风。不过在汽车造型上,德国人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造型严谨而传统,给人以一种坚固和耐用的感觉。沉稳有余,激情不足。 虽然宝马公司以2000年后在激进造型在美国和亚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然而,在德国本土却也失去了不少忠实的客户是的公司不得不重新 来审视这些新的设计。宝马公司的革新历程,为其他几家公司提供了很多的借鉴。
浅谈意大利的汽车文化

浅谈意大利的汽车文化摘要:意大利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古老文明的美丽半岛国家,也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七大工业国之一,是汽车造型设计的圣地,是全世界造型设计师膜拜的神圣殿堂。
本文主要就意大利的汽车文化起源与发展、意大利汽车造型设计与设计风格、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室展开研究。
关键字:汽车文化造型设计设计风格车标文化意大利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民族,理性与激情并重,浪漫与真实同在。
单就汽车工业来说,德国严谨,英国贵重,美国时刻快步追赶先进,日本精心雕琢,而这个亚平宁半岛的民族从来不吝惜将最丰富的想象力和大量的精力运用到对于汽车科技的研究上来。
一、意大利汽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意大利人对于美的鉴赏与创造力有着如同神赐的天赋。
源于意大利语的文艺复兴一词,蕴涵着对于空间的新认识,对于美学价值的新发现的意义。
它也同样影响着意大利汽车的血统与来龙去脉。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菲亚特旗下的的蓝旗亚汽车以其超然洒脱、永不落伍的高雅气质,成为众多汽车外形设计追随的典范。
而玛莎拉蒂、法拉利品牌,更以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优雅车型,引起无数的艳羡。
意大利顶级汽车设计师很好继承了意大利美学文明的风格。
二十一世纪后,意大利汽车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钟爱。
意大利民族血脉中的热情、野性、浪漫、理智如同一个纠结了绚丽色彩的谜样画面。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意大利祖先就用充满幻想的圆圈描绘他们对于宇宙的理解。
之后的历史中,意大利人又一再证明了他们的探求精神。
这种不可止息的探索欲望一直沉淀在意大利人的血统中,成了他们不断用科技实现速度,用速度实现理想的动力。
一个品牌的文化内涵可以见证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我们从大众看到德国的严谨,从宾利看到英国的贵族风范,我们同样从菲亚特百年的历程看到意大利的坚忍和果敢,激情与浪漫,唯美与理性。
2004年注定是汽车的盛世,在F1大奖赛落户中国的喧嚣即将掀起之际,浓缩了意大利文化精髓的汽车工业科技展在上海举办。
作为汽车科技以及汽车美学的先锋代表,这场关于汽车文化品位的最高展示令众多汽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怀有朝觐的虔诚纷纷前来。
汽车的外形演变和色彩

茶色 可可色 麦芽色 原木色
8、灰色的色彩意象
大灰 老鼠灰 蓝灰 深灰
在商业设计中,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 象,属於中间性格,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 也是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在许多的高科技产 品,尤其是和金属材料有关的,几乎都采用灰 色来传达高级,科技的形象,使用灰色时,大 多利用不同的层次变化组合或他配其他色彩, 才不会过於沉闷,呆板,僵硬的感觉。
大蓝 天蓝 水蓝 深蓝
6、紫色的色彩意象 由于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 业设计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当的限 制,除了和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业形 象之外,其他类的设计不常采用为主 色。
大紫 贵族紫 葡萄酒紫 深紫
7、褐色的色彩意象 在商业设计上,褐色通常用来表现 原始材料的质感,如麻,木材,竹片,
7、子弹头型汽车
• 但人类追求至善至美的心态是永不满 足的,当轿车的升力问题基本解决以 后,人 们又从改变轿车的基本概念上 做起了文章,于是,一种新型的轿 车——多用途 轿车(我国称 之为“子 弹头型”)问世了。在我国,人们将 其俗称为“子弹头型”汽车,而 在国 外,消费者则将其称为“蛋形造型”。
• 车身颜色是消费者在选购新车时, 仅次于厂牌和车型考虑的重要因素。 • 汽车颜色与交通安全也有相当 密切的关系。
一、汽车色彩与联想
• 1、红的色彩意象 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媒 体中也被广泛的利用,除了具有较佳 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 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 的企业形象与精神,
据日本丰田公司的调查统计: 白色的丰田车在日本最受欢迎, 其次是红色和灰色。 而销往美国、加拿大的丰田车则 是淡茶色和浅蓝色最受欢迎,其 次是白色和杏黄色。
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

汽车车身造型发展史交通学院交本0903汽车自诞生至今已有112年的历史,经历了马车型汽车,箱型汽车,甲壳虫型汽车,船型汽车,鱼型汽车以及楔型汽车等六个阶段的演变。
总结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
下面就借本人收藏的汽车模型向各位介绍一下各历史时期的风格特点。
最早的汽车汽车诞生之前,马车就是人类最好的陆上交通工具。
1770年法国人尼古拉斯古诺(1725-1804)将蒸汽机装在板车上,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板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利用机器为动力的车辆。
古诺的蒸汽车的主要技术数据:车长:7.32米车高:2米蒸汽泡直径:1.34米前轮直径:1.28米后轮直径:1.5米牵引能力:4-5吨时速:3.5-3.9公里连续行走时间:12-15分钟1769年,瑞士军官普兰捷尔也造出了一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可自由行驶的板车,于是有人将普兰捷尔也认定为汽车的始祖之一。
1860年,法国人艾蒂安·勒努瓦发明了一种内部燃烧的汽油发动机。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
德国另一为工程师戈特利布·戴姆勒(1834-1900)也同时造出了一辆用1.1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的四轮汽车,这便是现代意义上的汽车。
他们俩被公认为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的发明者。
1886年1月29日也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
由于当时工业基础,世界第一辆汽车十分简陋,只能把它看作是脱离了马的“马车”。
然而此后的一百多年内,汽车无论是从车身造型还是从动力源或底盘、电器设备来讲,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其发展过程中最富有特色、最具直观感的首先是车身外形的演变。
马车型汽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上相继出现了一批汽车制造公司,除戴姆勒和奔驰各自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外,还有美国的福特公司、英国的罗尔斯罗伊公司、法国的标致和雪铁龙公司、意大利的菲亚特公司等。
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
汽车设计的演变从经典款到现代风格的转变

汽车设计的演变从经典款到现代风格的转变汽车设计是一个和时代紧密相连的艺术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美学的不断追求,汽车设计也经历了从经典款到现代风格的转变。
本文将从外观、内饰与技术等方面介绍汽车设计的演变,并探讨背后的驱动力。
一、外观设计的演变经典款汽车的外观设计通常追求优雅、简洁和流线型。
这些车型常常拥有圆润的造型,曲线流畅,散发着一种浪漫的氛围。
例如二十世纪初的老爷车,它们的车身线条柔和,前脸饰以镀铬装饰物和华丽的车标,回归了一种复古的风尚。
这种经典款的设计风格,向人们展示了过去的典雅与青春。
而现代风格的汽车设计更加注重功能性和动感。
现代汽车外观设计更趋向于线条硬朗、棱角分明,同时也更突出动感与运动性。
这些车型常常运用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创造出更具科技感的外观设计。
例如现代一些超级跑车的外观设计,采用大量的碳纤维材料,车身造型低矮而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动感十足的效果。
现代风格的设计崇尚革新与时尚,并更好地契合了现代人们对于快速生活节奏的需求。
二、内饰设计的演变经典款汽车的内饰设计着重体现豪华和舒适。
它们常常采用高档的真皮材料、实木饰板和精致的装饰,细致入微的手工艺打造出高品质的内饰空间。
座椅的设计注重人体工学,舒适性是其关注的重点。
同时,经典款汽车内饰注重细节,如精致的仪表盘设计、古典风格的时钟和一些精巧的装饰品等。
无论是坐在驾驶座上还是乘客座位上,人们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尊贵与风雅的氛围。
现代风格的汽车内饰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科技感。
设计师们运用了更多的功能性材料和智能化科技。
例如,现代车型普遍应用了大尺寸触控屏幕,取代了传统的按键,使得用户体验更加便捷。
同时,材料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舒适性和耐用性是设计的重要考量。
现代内饰设计强调简洁、干净的线条和整体感,营造出一种现代化和科技化的氛围。
三、技术与创新的驱动力汽车设计的演变离不开技术与创新的推动。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设计师们可以利用更加先进的工艺和材料来创造出更具独特性的外观和内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汽车造型风格
摘要:
现在汽车已有百年的历史,它既是交通工具,也是艺术品。
它在带给人类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以艺术享受。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汽车造型风格,展现了汽车文化,反映一国的人文情怀,同时折射出一国的国家特点。
汽车造型是整个汽车的灵魂。
几个发达国家的汽车造型风格显着,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汽车造型风格
汽车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一国的建筑体现一国的民族风情一样,汽车也是一个民族性格的载体,在汽车上也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从中可以发现这个民族的生活状况。
汽车对很多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一种文化,一种个性化的体现。
人们对汽车造型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汽车造型发展了几十年,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厂都在汽车造型方面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在不断地竞争和对未来汽车制造的探索中,造型设计师们得到了大力的支持,这是汽车造型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各国设计师形成了各国汽车造型的特色,是民族性格得到张扬。
比如浪漫的法国、意大利始终引导着汽车造型的潮流,它们开发的模型车身具有线条简练、精巧灵活、极富动感、充满活力等特征,而这恰好反映了其热情、浪漫、灵活、机敏的个性。
美国轿车则处处显示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宽敞舒适、设备齐全、豪华气派、车身线条舒展流畅、强劲有力,而且将美国人的自由与霸气个性表露无遗。
日本轿车则兼收并蓄。
德国风格
作为传统工业强国,德国汽车拥有的技术优势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德国的汽车向来以品质和做工着称,每款产品都体现出德国人精细、严谨的作风。
不过在汽车造型上,德国人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造型严谨而传统,给人以一种坚固和耐用的感觉。
沉稳有余,激情不足。
虽然宝马公司以2000年后的激进造型在美国和亚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然而,在德国本土却也丢失了不少忠实的客户,使得公司不得不重新来审视这些新的设计。
从2005年新款3系列轿车开始,宝马公司逐渐把将先前过于激进的外表收敛起来,采用了更加简洁的线条,提升了造型的内涵。
宝马公司的革新历程,为其它几家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戴姆勒克莱斯勒和大众两大公司在近两年的新产品开发上,都对产品造型的革新较为谨慎,力求循序渐进、稳步发展。
美国风格
在许多人眼里,20世纪60~70 年代的美国汽车的造型就是美国精神的一种象征—在那个“猫王”生活的年代,“宽敞舒适”和“豪华气派”是美国汽车造型不变的主题。
所以美国的汽车一般比其他国家的汽车更宽、更长,车身线条硬朗粗犷、强劲有力,前脸多为华丽的散热器栅格,车窗周围镶有镀铬装饰亮条,而且车厢极宽,轮毂巨大,看上去气势十足。
20 世纪 90 年代末,为了开拓世界市场,美国各大汽车制造商凭借其雄厚的财力基础,兼并了许多世界品牌,并在欧洲和亚洲建立了多个设计工作室,启用当地设计师,针对各个市场开发车型。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车的造型也吸取了不少其他国家的造型理念,风格日趋多样化。
其中,福特公司于1996年提出了“新边锋”的设计概念并对21 世纪后的各国汽车造型产生了巨大影响。
虽然由于燃油危机和环境的恶化,美国车夸张粗犷的造型特点正在慢慢收敛并开始“瘦身”,但是在茫茫车流中,最容易被认出来的还是美国车。
英国风格
英国的车厂一直以生产高级车型为主。
然而英国人保守的营销理念加上高昂制造成
本,使英国汽车市场份额极低,直接造成了英国汽车工业的衰败。
英国汽车也如同没落的贵族一样,在市场上艰难地寻求出路,各大厂商不是被兼并就是破产。
英国汽车造型一直以经典风格为主,保留着早期流线型时代的一些典型特征,车身线条多以优雅流畅的曲线为主,激进大胆的造型可谓凤毛麟角。
虽然如此,由于英国车独特的古典风格和贵族气质,还是能得到一部分品味独特的顾客青睐。
法国风格
法国的汽车公司非常善于突破和革新,生产的汽车个性鲜明,不入俗流。
同时,凭着法国人对艺术的独特品味,法国轿车经常会有一些令人惊叹的设计出现,比如2005年推出的雪铁龙C4轿车。
法国轿车都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喜欢楔形的车身配以奔放的线条,所以许多汽车爱好者都说,法国轿车的造型往往都是引导潮流的,就和法国巴黎的香水和时装那样。
法国人浪漫、热情的性格孕育出了富有法兰西特色的汽车造型。
意大利风格
意大利是欧洲最具艺术气息的国家,其汽车造型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意大利设计的轿车具有很浓郁的艺术气息,在造型上都很注重车身整体的比例,对曲线和直线的运用以及车身变化的节奏感掌握得炉火纯青,而且在细节造型上(如车灯造型)强调简洁明快的风格,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
意大利的汽车产量不高,但造型师却非常多,很多都有自己的汽车设计公司,整体实力相当强,许多经典的轿车造型都出自他们手中。
其中最着名的就是乔吉托乔治亚罗和他的“Italdesign”设计公司以及平宁法尼纳的“Pininfarina”设计公司。
世界上许多的汽车厂商都和他们保持着合作关系。
这两家公司的轿车造型风格各有千秋:乔治亚罗设计的轿车线条都比较简洁有力,对曲线的运用十分讲究,喜爱流畅光滑的表面形式和细腻的局部造型,强调车身的韵律感。
平宁法尼纳设计的轿车则非常注重空气动力性能,多为长头短尾的车身布局,线条比较锐利,车头较尖,车灯较窄,前后窗的斜度很大,尾部上翘,侧面呈明显的楔形,车身表面拉出的棱线又尖又长,运动感十分强烈。
日本风格
日本轿车造型早先以模仿欧美车型为主。
为了经济和实用,日本轿车造型都非常简单,以至于如果不看车标就很难分清到底是那个品牌。
不过这种务实、中庸的造型风格还是得到了大量的拥护者,尤其是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后,日本的汽车设计发展迅猛,日本人开始认识到汽车造型中文化与风格的重要性,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本土设计师,将东方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了汽车造型当中,并着力体现一种高科技未来感。
进入 21 世纪后,日本轿车逐渐形成了一种“东西合璧”的造型风格。
韩国风格
韩国轿车的特点基本可以归结为简洁、善变。
韩国轿车和日本轿车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然而,随着车身设计的日趋成熟及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显示出其独创性和轻巧、简洁、善变的个性。
在韩国,虽然汽车生产起步晚,但现代、大宇等汽车在国际上有重要地位。
中国风格
从20世纪初起,国外汽车开始进入中国,于是出现了汽车维修业,其后尽管多次筹划建立本国自己的汽车制造业,但不成功。
直到1956年建成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才诞生了自己的汽车制造厂。
从最初的红旗,到现在的奇瑞、吉利,虽然它们还主要是模仿国外汽车,但进步快,在拥有自主车的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同时也兴起了一些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上海通用汽车、上海大众、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都是着名企业。
经过若干年的努力,相信能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汽车造型,有高品牌的汽车。
参考文献:《汽车造型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汽车造型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现代汽车造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汽车造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汽车造型设计》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