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1-2推理练习题

合集下载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1-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1.1 合情推理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下列推理是归纳推理的是()A.F1,F2为定点,动点P满足|PF1|+|PF2|=2a>|F1F2|,得P 的轨迹为椭圆B.由a1=1,a n=3n-1,求出S1,S2,S3,猜想出数列的前n 项和S n的表达式C.由圆x2+y2=r2的面积πr2,猜想出椭圆x2a2+y2b2=1的面积S=πabD.科学家利用鱼的沉浮原理制造潜艇解析:由归纳推理的定义知,B项为归纳推理.答案:B2.根据给出的数塔猜测123 456×9+7等于()1×9+2=1112×9+3=111123×9+4=1 1111 234×9+5=11 11112 345×9+6=111 111A.111 1110B.1 111 111C.1 111 112 D.1 111 113解析:由1×9+2=11;12×9+3=111;123×9+4=1 111;1 234×9+5=111 111;…归纳可得,等式右边各数位上的数字均为1,位数跟等式左边的第二个加数相同,所以123 456×9+7=1 111 111.答案:B3.观察图形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内画上合适的图形为()解析:观察可发现规律:①每行、每列中,方、圆、三角三种形状均各出现一次,②每行、每列有两个阴影一个空白,应为黑色矩形.答案:A4.设n是自然数,则18(n2-1)[1-(-1)n]的值()A.一定是零B.不一定是偶数C.一定是偶数D.是整数但不一定是偶数解析:当n为偶数时,18(n2-1)[1-(-1)n]=0为偶数;当n为奇数时(n=2k+1,k∈N),18(n2-1)[1-(-1)n]=18(4k2+4k)·2=k(k+1)为偶数.所以18(n 2-1)[1-(-1)n ]的值一定为偶数. 答案:C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方程x a +y b=1表示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和b 的直线,拓展到空间,在x 轴,y 轴,z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c (abc ≠0)的平面方程为( )A.x a +y b +z c=1 B.x ab +y bc +z ca =1 C.xy ab +yz bc +zx ca =1 D .ax +by +cz =1解析:从方程x a +y b=1的结构形式来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方程的形式应该是x a +y b +z c=1. 答案:A二、填空题6.已知a 1=1,a n +1>a n ,且(a n +1-a n )2-2(a n +1+a n )+1=0,计算a 2,a 3,猜想a n =________.解析:计算得a 2=4,a 3=9,所以猜想a n =n 2.答案:n 27.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中,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解析:V 1V 2=13S 1h 113S 2h 2=S 1S 2·h 1h 2=14×12=18. 答案:1∶88.观察下列各式:①(x3)′=3x2;②(sin x)′=cos x;③(e x-e-x)′=e x+e-x;④(x cos x)′=cos x-x sin x.根据其中函数f(x)及其导数f′(x)的奇偶性,运用归纳推理可得到的一个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对于①,f(x)=x3为奇函数,f′(x)=3x2为偶函数;对于②,g(x)=sin x为奇函数,f′(x)=cos x为偶函数;对于③,p(x)=e x-e-x为奇函数,p′(x)=e x+e-x为偶函数;对于④,q(x)=x cos x 为奇函数,q′(x)=cos x-x sin x为偶函数.归纳推理得结论:奇函数的导函数是偶函数.答案:奇函数的导函数是偶函数三、解答题9.有以下三个不等式:(12+42)(92+52)≥(1×9+4×5)2;(62+82)(22+122)≥(6×2+8×12)2;(132+52)(102+72)≥(13×10+5×7)2.请你观察这三个不等式,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解:一般性结论为(a2+b2)(c2+d2)≥(ac+bd)2.证明:因为(a2+b2)(c2+d2)-(ac+bd)2=a2c2+b2c2+a2d2+b2d2-(a2c2+2abcd+b2d2)=b2c2+a2d2-2abcd=(bc-ad)2≥0,所以(a2+b2)(c2+d2)≥(ac+bd)2.10.如图所示,在△ABC中,射影定理可表示为a=b·cos C+c·cos B,其中a,b,c分别为角A,B,C的对边,类比上述定理,写出对空间四面体性质的猜想.解:如右图所示,在四面体PABC中,设S1,S2,S3,S分别表示△PAB,△PBC,△PCA,△ABC的面积,α,β,γ依次表示平面PAB,平面PBC,平面PCA与底面ABC所成二面角的大小.猜想射影定理类比推理到三维空间,其表现形式应为S=S1·cos α+S2·cos β+S3·cos γ.B级能力提升1.用火柴棒摆“金鱼”,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第n个“金鱼”图需要火柴的根数为() A.6n-2 B.8n-2C.6n+2 D.8n+2解析:从①②③可以看出,从图②开始每个图中的火柴棒都比前一个图中的火柴棒多6根,故火柴棒数成等差数列,第一个图中火柴棒为8根,故可归纳出第n个“金鱼”图需火柴棒的根数为6n+2.答案:C2.等差数列{a n}中,a n>0,公差d>0,则有a4·a6>a3·a7,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 n}中,若b n>0,q>1,写出b5,b7,b4,b8的一个不等关系________.解析:将乘积与和对应,再注意下标的对应,有b4+b8>b5+b7.答案:b4+b8>b5+b73.观察下列等式: ①sin 210°+cos 240°+sin 10°cos 40°=34; ②sin 26°+cos 236°+sin6°cos36°=34. 由上面两题的结构规律,你能否提出一个猜想?并证明你的猜想.解:由①②知,两角相差30°,运算结果为34, 猜想:sin 2α+cos 2(α+30°)+sin αcos(α+30°)=34. 证明:左边=1-cos 2α2+1+cos (2α+60°)2+sin αcos(α+30°)=1-cos 2α2+cos 2αcos 60°-sin 2αsin 60°2+ sin α⎝ ⎛⎭⎪⎫32cos α-sin α2 =1-12cos 2α+14cos 2α-34sin 2α+34sin 2α-1-cos 2α4=34=右边 故sin 2α+cos 2(α+30°)+sin αcos(α+30°)=34. 2.1.2 演绎推理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若大前提是“任何实数的平方都大于0”,小前提是“a∈R”,结论是“a2>0”,那么这个演绎推理()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没有错误解析:因为“任何实数的平方非负”,所以“任何实数的平方都大于0”是错误的,即大前提错误.答案:A2.在“△ABC中,E,F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则EF∥BC”的推理过程中,大前提是()A.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B.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长的一半C.E,F为AB,AC的中点D.EF∥BC解析:大前提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答案:A3.下列四个推导过程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且推理正确的是()A.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B.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结论:π是无理数C.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理数D.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解析:对于A,小前提与结论互换,错误;对于B,符合演绎推理过程且结论正确;对于C和D,均为大小前提及结论颠倒,不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答案:B4.下列四类函数中,具有性质“对任意的x>0,y>0,函数f(x)满足f(x+y)=f(x)·f(y)”的是()A.幂函数B.对数函数C.指数函数D.余弦函数解析:只有指数函数f(x)=a x(a>0,a≠1)满足条件.答案:C5.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解析:用小前提“S是M”,判断得到结论“S是P”时,大前提“M是P”必须是所有的M,而不是部分,因此此推理不符合演绎推理规则.答案:C二、填空题6.已知△ABC中,∠A=30°,∠B=60°,求证a<b.证明:∵∠A=30°,∠B=60°,∴∠A<∠B,∴a<b,画线部分是演绎推理的________.解析:结合三段论的特征可知,该证明过程省略了大前提“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因此画线部分是演绎推理的小前提.答案:小前提7.在求函数y =log 2x -2的定义域时,第一步推理中大前提是当a 有意义时,a ≥0;小前提是log 2x -2有意义;结论是________.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log 2x -2≥0,解得x ≥4,所以函数y =log 2x -2的定义域是[4,+∞).答案:函数y =log 2x -2的定义域是[4,+∞)8.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 和∠B 是两条平行线的同旁内角,那么∠A +∠B =180°②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③某高校共有10个班,1班有51人,2班有53人,3班有52人,由此推测各班都超过50人④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 ⎛⎭⎪⎫a n -1+1a n -1(n ≥2),由此归纳出{a n }的通项公式.解析:①为演绎推理,②为类比推理,③④为归纳推理.答案:①三、解答题9.设m 为实数,利用三段论求证方程x 2-2mx +m -1=0有两个相异实根.证明: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判别式Δ=b 2-4ac >0,那么方程有两相异实根.(大前提)一元二次方程x 2-2mx +m -1=0的判别式Δ=(2m )2-4(m -1)=4m 2-4m +4=(2m -1)2+3>0,(小前提)所以方程x 2-2mx +m -1=0有两相异实根.(结论)10.设函数f (x )=sin(2x +φ)(-π<φ<0),y =f (x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x =π8. (1)求φ;(2)求函数f (x )的单调增区间.解:(1)∵x =π8是函数y =f (x )的图象的对称轴, ∴sin ⎝ ⎛⎭⎪⎫2×π8+φ=±1.∴π4+φ=k π+π2,k ∈Z. ∵-π<φ<0,∴φ=-3π4. (2)由(1)知φ=-3π4,因此y =sin ⎝⎛⎭⎪⎫2x -3π4. 由题意,得2k π-π2≤2x -3π4≤2k π+π2,k ∈Z , ∴k π+π8≤x ≤5π8+k π,k ∈Z. 故函数f (x )的增区间为⎣⎢⎡⎦⎥⎤k π+π8,k π+5π8,k ∈Z. B 级 能力提升1.某人进行了如下的“三段论”:如果f ′(x 0)=0,则x =x 0是函数f (x )的极值点,因为函数f (x )=x 3在x =0处的导数值f ′(0)=0,所以x =0是函数f (x )=x 3的极值点.你认为以上推理的( )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C .推理形式错误D .结论正确解析:若f ′(x 0),则x =x 0不一定是函数f (x )的极值点,如f (x )=x 3,f ′(0)=0,但x =0不是极值点,故大前提错误.答案:A2.设a >0,f (x )=e x a +a e x 是R 上的偶函数,则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因为f (x )是R 上的偶函数,所以f (-x )=f (x ),所以⎝ ⎛⎭⎪⎫a -1a ⎝ ⎛⎭⎪⎫e x -1e x =0对于一切x ∈R 恒成立,由此得a -1a =0,即a 2=1.又a >0,所以a =1.答案:13.在数列{a n }中,a 1=2,a n +1=4a n -3n +1(n ∈N *).(1)证明数列{a n -n }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3)证明不等式S n +1≤4S n 对任意n ∈N *皆成立.(1)证明:由已知a n +1=4a n -3n +1,得a n +1-(n +1)=4(a n -n ),n ∈N *,又a 1-1=2-1=1≠0,所以数列{a n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2)解:由(1)得a n -n =4n -1,所以a n =4n -1+n .所以S n =a 1+a 2+a 3+…+a n =1+4+42+…+4n -1+(1+2+3+…+n )=4n -13+n (n +1)2. (3)证明:对任意的n ∈N *,S n +1-4S n =4n +1-13+(n +1)(n +2)2-4⎣⎢⎡⎦⎥⎤4n -13+n (n +1)2=-12(3n 2+n -4)=-12(3n +4)(n -1)≤0. 所以不等式S n +1≤4S n 对任意n ∈N *皆成立.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第1课 时综合法A 级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在下列函数f (x )中,满足“对任意x 1,x 2∈(0,+∞),当x 1<x 2时,都有f (x 1)>f (x 2)”的是( )A .f (x )=1xB .f (x )=(x -1)2C .f (x )=e xD .f (x )=ln(x +1)解析:由题设知,f (x )在(0,+∞)上是减函数,由f (x )=1x,得f ′(x )=-1x2<0,所以f (x )=1x 在(0,+∞)上是减函数. 答案:A2.已知函数f (x )=lg 1-x 1+x,若f (a )=b ,则f (-a )等于( ) A .bB .-b C.1b D .-1b解析:f (x )定义域为(-1,1),f (-a )=lg 1+a 1-a =lg ⎝ ⎛⎭⎪⎫1-a 1+a -1=-lg 1-a 1+a =-f (a )=-b .答案:B3.命题“如果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2n 2-3n ,那么数列{a n }一定是等差数列”是否成立( )A .不成立B .成立C .不能断定D .与n 取值有关解析:当n ≥2时,a n =S n -S n -1=4n -5又a 1=S 1=2×12-3×1=-1适合上式.∴a n =4n -5(n ∈N *),则a n -a n -1=4(常数)故数列{a n }是等差数列.答案:B4.若a ,b ∈R ,则下面四个式子中恒成立的是( )A .lg(1+a 2)>0B .a 2+b 2≥2(a -b -1)C .a 2+3ab >2b 2 D.a b <a +1b +1解析:在B 中,因为a 2+b 2-2(a -b -1)=(a 2-2a +1)+(b 2+2b +1)=(a -1)2+(b +1)2≥0,所以a 2+b 2≥2(a -b -1)恒成立.答案:B5.在△ABC 中,已知sin A cos A =sin B cos B ,则该三角形是(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等腰或直角三角形解析:由sin A cos A =sin B cos B 得sin 2A =sin 2B ,所以2A =2B 或2A =π-2B ,即A =B 或A +B =π2.所以该三角形是等腰或直角三角形.答案:D二、填空题6.命题“函数f(x)=x-x ln 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的证明过程“对函数f(x)=x-x ln x求导,得f′(x)=-ln x,当x∈(0,1)时,f′(x)=-ln x>0,故函数f(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应用了________的证明方法.解析:本命题的证明,利用题设条件和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经推理论证得到了结论,所以应用的是综合法的证明方法.答案:综合法7.角A,B为△ABC内角,A>B是sin A>sin B的________条件(填“充分”“必要”“充要”或“即不充分又不必要”).解析:在△ABC中,A>B⇔a>b由正弦定理asin A=bsin B,从而sin A>sin B.因此A>B⇔a>b⇔sin A>sin B,为充要条件.答案:充要8.已知p=a+1a-2(a>2),q=2-a2+4a-2(a>2),则p,q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解析:因为p=a+1a-2=(a-2)+1a-2+2≥2(a-2)·1a-2+2=4,又-a2+4a-2=2-(a-2)2<2(a>2),所以q=2-a2+4a-2<4≤p.答案:p>q三、解答题9.已知a>0,b>0,且a+b=1,求证:1a+1b≥4.证明:因为a >0,b >0且a +b =1,所以1a +1b =a +b a +a +b b =2+b a +a b≥2+2 b a ·a b =4. 当且仅当b a =a b,即a =b 时,取等号, 故1a +1b≥4. 10.设函数f (x )=ax 2+bx +c (a ≠0),若函数y =f (x +1)与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求证:函数y =f ⎝ ⎛⎭⎪⎫x +12为偶函数. 证明:∵函数y =f (x )与y =f (x +1)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f (x +1)=f (-x )则y =f (x )的图象关于x =12对称 ∴-b 2a =12,∴a =-b . 则f (x )=ax 2-ax +c =a ⎝ ⎛⎭⎪⎫x -122+c -a 4 ∴f ⎝ ⎛⎭⎪⎫x +12=ax 2+c -a 4为偶函数. B 级 能力提升1.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单调递减,若x 1+x 2>0,则f (x 1)+f (x 2)的值( )A .恒为负值B .恒等于零C .恒为正值D .无法确定正负解析:由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单调递减,可知f (x )是R 上的单调递减函数,由x 1+x 2>0,可知x 1>-x 2,f (x 1)<f (-x 2)=-f (x 2),则f (x 1)+f (x 2)<0.答案:A2.已知sin x=55,x∈⎝⎛⎭⎪⎫π2,3π2,则tan⎝⎛⎭⎪⎫x-π4=________.解析:∵sin x=55,x∈⎝⎛⎭⎪⎫π2,3π2,∴cos x=-45,∴tan x=-12,∴tan⎝⎛⎭⎪⎫x-π4=tan x-11+tan x=-3.答案:-33.(2016·江苏卷)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D,E分别为AB,BC的中点,点F在侧棱B1B上,且B1D⊥A1F,A1C1⊥A1B1.求证:(1)直线DE∥平面A1C1F;(2)平面B1DE⊥平面A1C1F.证明:(1)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A1C1∥AC.在△ABC中,因为D,E分别为AB,BC的中点,所以DE∥AC,所以DE∥A1C1.因为DE⊄平面A1C1F,A1C1⊂平面A1C1F,所以直线DE∥平面A1C1F.(2)在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A1A⊥平面A1B1C1,因为A1C1⊂平面A1B1C1,所以A1A⊥A1C1.又A1C1⊥A1B1,A1A⊂平面ABB1A1,A1B1⊂平面ABB1A1,A1A∩A1B1=A1,所以A1C1⊥平面ABB1A1.又因为B1D⊂平面ABB1A1,所以A1C1⊥B1D.又B1D⊥A1F,A1C1⊂平面A1C1F,A1F⊂平面A1C1F,A1C1∩A1F=A1,所以B1D⊥平面A1C1F.因为B1D⊂平面B1DE,所以平面B1DE⊥平面A1C1F.第2课时分析法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关于综合法和分析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直接证明中最基本的两种证明方法B.综合法又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C.综合法和分析法都是因果分别互推的两头凑法D.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解析:由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意义与特点,知C错误.答案:C2.分析法又叫执果索因法,若使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b+c=0,求证:b2-ac<3a,则证明的依据应是() A.a-b>0B.a-c>0C.(a-b)(a-c)>0 D.(a-b)(a-c)<0解析:b2-ac<3a⇔b2-ac<3a2⇔(a+c)2-ac<3a2⇔(a-c)·(2a +c)>0⇔(a-c)(a-b)>0.答案:C3.在不等边△ABC中,a为最大边,要想得到A为钝角的结论,对三边a,b,c应满足的条件,判断正确的是()A.a2<b2+c2B.a2=b2+c2C.a2>b2+c2D.a2≤b2+c2解析:要想得到A为钝角,只需cos A<0,因为cos A=b2+c2-a22bc,所以只需b2+c2-a2<0,即b2+c2<a2.答案:C4.对于不重合的直线m,l和平面α,β,要证明α⊥β,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m⊥l,m∥α,l∥βB.m⊥l,α∩β=m,l⊂αC.m∥l,m⊥α,l⊥βD.m∥l,l⊥β,m⊂α解析:对于选项A,与两相互垂直的直线平行的平面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对于选项B,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的交线垂直,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对于选项C,这两个平面有可能平行或重合;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选项D正确.答案:D5.设P=2,Q=7-3,R=6-2,则P,Q,R的大小关系是()A.P>Q>R B.P>R>QC.Q>P>R D.Q>R>P解析:先比较Q与R的大小.Q-R=7-3-(6-2)=(7+2)-(6+3).因为(7+2)2-(6+3)2=7+2+214-(6+3+218)=2(14-18)<0,所以Q<R.又P=2>R=2(3-1),所以P>R>Q.答案:B二、填空题6.如果a a+b b>a b+b a,则实数a,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解析:a a+b b>a b+b a⇔a a-a b>b a-b b⇔a(a-b)>b(a-b)⇔(a-b)(a-b)>0⇔(a+b)(a-b)2>0,故只需a≠b且a,b都不小于零即可.答案:a≥0,b≥0且a≠b7.当x>0时,sin x与x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解析:令f(x)=x-sin x(x>0),则f′(x)=1-cos x≥0,所以f(x)在(0,+∞)上是增函数,因此f(x)>f(0)=0,则x>sin x.答案:x>sin x8.如图,在直四棱柱A1B1C1D1­ABCD(侧棱与底面垂直)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A1C⊥B1D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解析:要证明A 1C ⊥B 1D 1只需证明B 1D 1⊥平面A 1C 1C因为CC 1⊥B 1D 1只要再有条件B 1D 1⊥A 1C 1,就可证明B 1D 1⊥平面A 1CC 1 从而得B 1D 1⊥A 1C 1.答案:B 1D 1⊥A 1C 1(答案不唯一)三、解答题9.已知a >1,求证:a +1+a -1<2a .证明:因为a >1,要证a +1+a -1<2a ,只需证(a +1+a -1)2<(2a )2,只需证a +1+a -1+2(a +1)(a -1)<4a , 只需证(a +1)(a -1)<a ,只需证a 2-1<a 2,即证-1<0.该不等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10.求证:2cos(α-β)-sin (2α-β)sin α=sin βsin α. 证明:欲证原等式2cos(α-β)-sin (2α-β)sin α=sin βsin α成立. 只需证2cos(α-β)sin α-sin(2α-β)=sin β,①因为①左边=2cos(α-β)sin α-sin[(α-β)+α]=2cos(α-β)sin α-sin(α-β)cos α-cos(α-β)sin α =cos(α-β)sin α-sin(α-β)cos α=sin β=右边.所以①成立,所以原等式成立.B 级 能力提升1.设a ,b ,c ,d 为正实数,若a +d =b +c 且|a -d |<|b -c |,则有( )A .ad =bcB .ad <bcC .ad >bcD .ad ≤bc解析:∵|a -d |<|b -c |⇔(a -d )2<(b -c )2⇔a 2+d 2-2ad <b 2+c 2-2bc ①又a +d =b +c∴a 2+d 2+2ad =b 2+c 2+2bc ②由②-①,得4ad >4bc ,即ad >bc .答案:C2.设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若f (1)>1,f (2)=3a -4a +1,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因为f (x )是周期为3的奇函数,且f (1)>1,所以f (2)=f (-1)=-f (1),因此3a -4a +1<-1,则4a -3a +1<0, 解之得-1<a <34. 答案:⎝ ⎛⎭⎪⎫-1,34 3.设实数a ,b ,c 成等比数列,非零实数x ,y 分别为a 与b ,b 与c 的等差中项,证明:a x +c y=2.证明:要证明ax+cy=2,只要证ay+cx=2xy,也就是证明2ay+2cx=4xy.由题设条件b2=ac,2x=a+b,2y=b+c,所以2ay+2cx=a(b+c)+(a+b)c=ab+2ac+bc,4xy=(a+b)(b+c)=ab+b2+bc+ac=ab+2ac+bc,所以2ay+2cx=4xy成立,故ax+cy=2成立.2.2.2 反证法A级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要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①结论的否定即假设;②原命题的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等;④原命题的结论.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解析:由反证法的定义知,可把①②③作为条件使用,而④原命题的结论是不可以作为条件使用的.答案:C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2+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A.方程x2+ax+b=0没有实根B.方程x2+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C.方程x2+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D.方程x2+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解析:“方程x2+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2+ax+b=0没有实根.”答案:A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直线AB、CD是异面直线,则直线AC、BD也是异面直线”的过程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①则A、B、C、D四点共面,所以AB、CD共面,这与AB、CD是异面直线矛盾;②所以假设错误,即直线AC、BD也是异面直线;③假设直线AC、BD是共面直线.则正确的序号顺序为()A.①②③B.③①②C.①③②D.②③①解析:结合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可知,其正确步骤为③①②.答案:B4.否定结论“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时,正确的反设为()A.a,b,c都是奇数B.a,b,c都是偶数C.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D.a,b,c都是奇数或至少有两个偶数解析:自然数a,b,c中奇数、偶数的可能情况有:全为奇数,恰有一个偶数,恰有两个偶数,全为偶数.除去结论即为反设,应选D.答案:D5.设实数a 、b 、c 满足a +b +c =1,则a ,b ,c 中至少有一个数不小于( )A .0B.13C.12 D .1解析:假设a ,b ,c 都小于13,则a +b +c <1,与a +b +c =1矛盾,选项B 正确.答案:B二、填空题6.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a ,直线b ⊂α,直线c ⊂β,b ∩a =A ,c ∥a ,求证:b 与c 是异面直线,若利用反证法证明,则应假设________.解析:∵空间中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3种:异面、平行、相交, ∴应假设b 与c 平行或相交.答案:b 与c 平行或相交7.完成反证法证题的全过程.设a 1,a 2,…,a 7是1,2,…,7的一个排列,求证:乘积p =(a 1-1)(a 2-2)…(a 7-7)为偶数.证明:假设p 为奇数,则a 1-1,a 2-2,…,a 7-7均为奇数.因奇数个奇数之和为奇数,故有奇数=________=0.但0≠奇数,这一矛盾说明p 为偶数.解析:由假设p 为奇数可知(a 1-1),(a 2-2),…,(a 7-7)均为奇数,故(a 1-1)+(a 2-2)+…+(a 7-7)=(a 1+a 2+…a 7)-(1+2+…+7)=0为偶数.答案:(a 1-1)+(a 2-2)+…+(a 7-7)8.已知数列{a n },{b n }的通项公式分别为a n =an +2,b n =bn +1(a ,b 是常数,且a >b ),那么这两个数列中序号与数值均对应相同的项有________个.解析:假设存在序号和数值均相等的项,即存在n 使得a n =b n ,由题意a >b ,n ∈N *,则恒有an >bn ,从而an +2>bn +1恒成立,所以不存在n 使a n =b n .答案:0三、解答题9.设x ,y 都是正数,且x +y >2,试用反证法证明:1+x y <2和1+y x<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证明:假设1+x y <2和1+y x <2都不成立,即1+x y ≥2,1+y x≥2. 又因为x ,y 都是正数,所以1+x ≥2y ,1+y ≥2x .两式相加,得2+x +y ≥2x +2y ,则x +y ≤2,这与题设x +y >2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1+x y <2和1+y x<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10.已知三个正数a ,b ,c ,若a 2,b 2,c 2成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求证:a ,b ,c 不成等差数列.证明:假设a ,b ,c 成等差数列,则有2b =a +c ,即4b 2=a 2+c 2+2ac ,又a2,b2,c2成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且a,b,c为正数,所以b4=a2c2且a,b,c互不相等,即b2=ac,因此4ac=a2+c2+2ac,所以(a-c)2=0,从而a=c=b,这与a,b,c互不相等矛盾.故a,b,c不成等差数列.B级能力提升1.设a,b,c大于0,则3个数:a+1b,b+1c,c+1a的值()A.都大于2 B.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C.都小于2 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解析:假设a+1b,b+1c,c+1a都小于2则a+1b<2,b+1c<2,c+1a<2∴a+1b+b+1c+c+1a<6,①又a,b,c大于0所以a+1a≥2,b+1b≥2,c+1c≥2.∴a+1b+b+1c+c+1a≥6.②故①与②式矛盾,假设不成立所以a+1b,b+1c,c+1a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答案:D2.对于定义在实数集R上的函数f(x),如果存在实数x0,使f(x0)=x0,那么x0叫作函数f(x)的一个好点.已知函数f(x)=x2+2ax+1不存在好点,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A.⎝ ⎛⎭⎪⎫-12,32B.⎝ ⎛⎭⎪⎫-32,12 C .(-1,1) D .(-∞,-1)∪(1,+∞)解析:假设函数f (x )存在好点,则x 2+2ax +1=x 有实数解,即x 2+(2a -1)x +1=0有实数解.所以Δ=(2a -1)2-4≥0,解得a ≤-12或a ≥32. 所以f (x )不存在好点时,a 的取值范围是⎝ ⎛⎭⎪⎫-12,32. 答案:A3.已知二次函数f (x )=ax 2+bx +c (a >0,c >0)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f (c )=0且0<x <c 时,恒有f (x )>0.(1)证明:1a是f (x )=0的一个根; (2)试比较1a与c 的大小. (1)证明:因为f (x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f (x )=0有两个不等实根x 1,x 2.因为f (c )=0,所以x 1=c 是f (x )=0的根,又x 1x 2=c a, 所以x 2=1a ⎝ ⎛⎭⎪⎫1a ≠c , 所以1a是f (x )=0的一个根. (2)解:假设1a<c ,又1a>0,且0<x <c 时,f (x )>0, 所以知f ⎝ ⎛⎭⎪⎫1a >0,这与f ⎝ ⎛⎭⎪⎫1a =0矛盾, 因此1a≥c , 又因为1a≠c , 所以1a>c .。

(易错题)高中数学选修1-2第三章《推理与证明》测试(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高中数学选修1-2第三章《推理与证明》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某扶贫调研团根据要求从甲、乙、丙、丁、戊五个镇选择调研地点:①若去甲镇,则必须去乙镇;②丁、戊两镇至少去一镇;③乙、丙两镇只去一镇;④丙、丁两镇都去或都不去;⑤若去戊镇,则甲、丁两镇也必须去.该调研团至多去了( ) A .丙、丁两镇B .甲、乙两镇C .乙、丁两镇D .甲、丙两镇2.学校艺术节对同一类的A 、B 、C 、D 四项参赛作品,只评一项一等奖,在评奖揭晓前,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这四项参赛作品预测如下: 甲说:“是C 或D 作品获得一等奖” 乙说:“B 作品获得一等奖” 丙说:“A 、D 两项作品未获得一等奖” 丁说:“是C 作品获得一等奖” 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为( ) A .C 作品B .D 作品C .B 作品D .A 作品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这可以通过方程x =确定出来2x =,类似地不难得到12122+=++⋅⋅⋅( )A .122 B.12C1 D.14.三角形的面积为1()2S a b c r =++⋅,其中,,a b c 为三角形的边长,r 为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则利用类比推理,可得出四面体的体积为( )A .13V abc = B .13V Sh = C .1()3V ab bc ca h =++,(h 为四面体的高) D .()123413V S S S S r =+++,(1234,,,S S S S 分别为四面体的四个面的面积,r 为四面体内切球的半径)5.祖暅(公元前5~6世纪)是我国齐梁时代的数学家,是祖冲之的儿子,他提出了一条原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这里的“幂”指水平截面的面积,“势”指高.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体积相等.设由椭圆22221(0)x y a b a b+=>>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y 轴旋转一周后,得一橄榄状的几何体(称为椭球体),课本中介绍了应用祖暅原理求球体体积公式的做法,请类比此法,求出椭球体体积,其体积等于( ) A .243a b π B .243ab π C .22a b πD .22ab π6.将正整数排列如下:则图中数2020出现在( ) A .第64行第3列B .第64行4列C .第65行3列D .第65行4列7.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面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他们研究过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将三角形数1,3, 6,10记为数列{}n a ,将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n b ,可以推测:19b =( ) A .1225B .1275C .2017D .20188.观察下面数阵,则该数阵中第9行,从左往右数的第20个数是( ) A .545B .547C .549D .55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命题:“x 、y R ∈,若110x y -+-=,则1x y ==”,用反证法证明时应假设1x ≠或1y ≠;②若2a b +>,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③若1-、x 、y 、z 、4-成等比数列,则2y =±; ④命题:“[]0,1m ∃∈,使得12+<m x x”的否定形式是:“[]0,1m ∀∈,总有12m x x +≥”.A .1B .2C .3D .410.在《九章算术)方田章圆田术(刘徽注)中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能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注述中所用的割圆术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 ,这可以通过x =确定出来2x =,类似地,可得112122...+++的值为( )A1 B1 CD11.现有A B C D 、、、四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甲,乙,丙三个教师办公室时,A 说:我去过的教师办公室比B 多,但没去过乙办公室;B 说:我没去过丙办公室;C 说:我和A B 、去过同一个教师办公室;D 说:我去过丙办公室,我还和B 去过同一个办公室.由此可判断B 去过的教师办公室为( ) A .甲 B .乙 C .丙 D .不能确定 12.已知在正三角形ABC 中,若D 是BC 边的中点,G 是三角形ABC 的重心,则2AGGD=.若把该结论推广到空间,则有:在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ABCD 中,若三角形BCD 的重心为M ,四面体内部一点O 到四面体各面的距离都相等,则AOOM等于( ) A .4 B .3 C .2 D .1 二、填空题13.《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首诗:“挑水砍柴不堪苦,请归但求穿墙术.得诀自诩无所阻,额上坟起终不悟.”在这里,我们称形如以下形式的等式具有“穿墙术”:====,则按照以上规律,若(1n +=“穿墙术”,n T 为数列1n a ⎧⎫⎨⎬⎩⎭的前n 项和,则9T 的值为______.14.已知对任意正实数1a 、2a 、1b 、2b 都有22212121212()b b b b a a a a ++≥+,类比可得对任意正实数1a 、2a 、3a 、1b 、2b 、3b 都有________.15.若点()000,P x y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内,则被0P 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求得:被()1,1P 所平分的双曲线2214x y -=的弦所在直线方程是________. 16.现将甲、乙、丙、丁四个人安排到座位号分别是1,2,3,4的四个座位上,他们分别有以下要求:甲:我不坐座位号为1和2的座位;乙:我不坐座位号为1和4的座位;丙:我的要求和乙一样;丁:如果乙不坐座位号为2的座位,那么我就不坐座位号为1的座位.那么坐在座位号为3的座位上的是________.17.有编号依次为1,2,3,4,5,6的6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选拔,今有甲,乙,丙,丁四位老师在猜谁将获得第一名,甲猜不是3号就是5号;乙猜6号不可能;丙猜是1号,2号,4号中的一个;丁猜2号,3号,4号都不可能,若以上四位老师只有一位猜对,则猜对者是___________(填甲、乙、丙、丁)18.有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其中只有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位歌手,甲说“是乙或丙获奖”,乙说“甲、丙都未获奖”,丙说”我获奖了”,丁说“是乙获奖”.已知四位歌手有且只有一位说了假话,则获奖的歌手是________. 19.给出下列等式:222233311=1;122231411+=1;122232323141511++=1;12223234242⨯-⨯⨯⨯-⨯⨯⨯⨯⨯⨯-⨯⨯⨯⨯ 由以上等式可推出一个一般结论:对于*n N ∈,()2314121++=12223212n n n n +⨯⨯+⨯⨯⨯+__________________.20.对于问题“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2,3)-,解关于x 的不等式20ax bx c -+>的”,给出一种解法:由20ax bx c ++>的解集为(2,3)-,得2()()0a x b x c -+-+>的解集为(3,2)-.即关于x 的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3,2)-.类比上述解法,若关于x 的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为(1,4),则关于x 的不等式20a bc x x++>的解集为_____. 三、解答题21.三角比内容丰富,公式很多,若仔细观察、大胆猜想、科学求证,你也能发现其中的一些奥秘.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计算:cos 2cos88sin 47sin133︒︒+︒︒,cos5cos85sin 50sin130︒︒+︒︒,cos12cos78sin 57sin123︒︒+︒︒; (2)根据(1)的计算结果,请你猜出一个一般的结论用数学式子加以表达,并证明你的结论,写出推理过程.22.已知函数()2x x a a f x -+=,()2x xa a g x --=(其中0a >,且1a ≠),(1)若()()()()()1221f g f g g k ⋅+⋅=,求实数k 的值;(2)能否从(1)的结论中获得启示,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证明你的猜想. 23.证明下列不等式:(1)当2a >时,求证:0>; (2)设0a >,0b >,若0a b ab +-=,求证:4a b +≥.24.对于不等式12+2<+<正确的.(1))n N +∈的大小并加以证明;(2))n N +<∈成立,请你写出a b c d ,,,所满足的一个等式和一个不等式,不必证明.25.(1)3.a <>(2)求由曲线y =2y x =-及y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26.设n 个正数12,,,n a a a 满足*12(n a a a n N ≤≤≤∈且3)n ≥.(1)当3n =时,证明:23311212331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2)当4n =时,不等式233412411234341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也成立,请你将其推广到n *(n N ∈且3)n ≥个正数12,,,n a a a 的情形,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分析】根据条件假设去甲镇,则可找到矛盾,排除两个答案,再假设不去甲镇,去乙镇同样可得到矛盾,进而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假设去甲镇,则必去乙镇,但去乙镇则不能去丙镇,不去丙镇则也不能去丁镇,不去丁镇则也不能去戊镇,而丁、戊都不去则不符合条件.矛盾,则可淘汰选项B、D,若不去甲镇去乙镇,同样无法完成参观;故甲、乙两镇都不能去,则一定不能去戊镇,∴能去的地方只有丙、丁两镇.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也运用假设法是关键,属于中档题,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学校艺术节对同一类的A,B,C,D四项参赛作品,只评一项一等奖,故假设A,B,C,D分别为一等奖,判断甲、乙、丙、丁的说法的正确性,即可判断.详解:若A为一等奖,则甲,丙,丁的说法均错误,故不满足题意,若B为一等奖,则乙,丙说法正确,甲,丁的说法错误,故满足题意,若C为一等奖,则甲,丙,丁的说法均正确,故不满足题意,若D为一等奖,则只有甲的说法正确,故不合题意,故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B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推理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这类题的特点是:通过几组命题来创设问题情景,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联系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实现信息的迁移,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对于逻辑推理问题,应耐心读题,找准突破点,一般可以通过假设前提依次验证即可.3.C解析:C【分析】本题依照题干中的例子进行类比推理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由题意,令12(0)122x x+=>++⋯,即12xx+=,即2210x x--=,解得1x=或1x=(舍去)121122∴+=++⋅⋅⋅,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类比推理方法的应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属于中档题.4.D解析:D 【分析】设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为O ,则球心O 到四个面的距离都是r ,根据体积公式得到答案. 【详解】设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为O ,则球心O 到四个面的距离都是r ,将O 与四顶点连起来, 可得四面体的体积等于以O 为顶点,分别以四个面为底面的4个三棱锥体积的和, ∴V 13=(S 1+S 2+S 3+S 4)r .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类比推理,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断能力.5.A解析:A 【分析】先构造两个底面半径为a ,高为b 的圆柱,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圆柱上底面为底面的圆锥,根据祖暅原理得出椭球的体积. 【详解】椭圆的长半轴长为a ,短半轴长为b ,先构造两个底面半径为a ,高为b 的圆柱,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圆柱上底面为底面的圆锥,根据祖暅原理得出椭球的体积为:()222142233V V V a b a b a b πππ⎛⎫=-=⨯⨯-⨯⨯= ⎪⎝⎭圆柱圆锥,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类比推理的问题,类比推理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类比,属基础题.6.B解析:B 【分析】根据题意,构造数列,利用数列求和推出2020的位置. 【详解】根据已知,第n 行有n 个数,设数列{}n a 为n 行数的数列,则n a n =, 即第1行有1个数,第2行有2个数,……,第n 行有n 个数, 所以,第1行到第n 行数的总个数()1122n n n S n +=+++=, 当63n =时,数的总个数()636363120162S ⨯+==, 所以,2020为64n =时的数,即64行的数为:2017,2018,2019,2020,……, 所以,2020为64行第4列.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应用,构造数列,利用数列知识求解很关键,属于中档题.7.A解析:A 【分析】通过寻找规律以及数列求和,可得n a ,然后计算21k b -,可得结果.【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2...n n a =+++ 则()12n a n n +=由14254556,,22b b a a ⨯⨯==== 394109101011,22b b a a ⨯⨯==== …可得()215512k k k b --=所以()19510510112252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不完全归纳法的应用,本题难点在于找到21k b -,属难题,8.C解析:C 【分析】观察数阵可得出数阵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序是正奇数顺序排列,要求出某一个位置的数,只要求出这个位置是第几个奇数即可,而每一行有12m -个数,可求出前m 行共有21m -个数,根据以上特征,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可得该数阵中第m 行有12m -个数,所以前m 行共有21m -个数,所以前8行共255个数.因为该数阵中的数依次相连成等差数列,所以该数阵中第9行, 从左往右数的第20个数是()127512549+-⨯=. 故选:C. 【点睛】本题以数阵为背景,考查等差、等比数列通项与前n 项和,认真审题,注意观察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9.C解析:C 【分析】根据命题的否定形式可判断出命题①的正误;利用反证法可得出命题②的真假;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和等比中项的性质可判断出命题③的正误;利用特称命题的否定可判断出命题④的正误. 【详解】对于命题①,由于1x y ==可表示为1x =且1y =,该结论的否定为“1x ≠或1y ≠”,所以,命题①正确;对于命题②,假设1a ≤且1b ≤,由不等式的性质得2a b +≤,这与题设条件矛盾,假设不成立,故命题②正确;对于命题③,设等比数列1-、x 、y 、z 、4-的公比为q ,则201yq =>-,0y ∴<. 由等比中项的性质得()()2144y =-⨯-=,则2y =-,命题③错误;对于命题④,由特称命题的否定可知,命题④为真命题,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涉及反证法、等比中项以及特称命题的否定,理解这些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10.B解析:B 【解析】 【分析】设()1012122...t t =>+++,可得12t t=+,求解即可. 【详解】设()1012122...t t =>+++,则12t t=+,即2210t t +-=,解得1t =,取1t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类比推理,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1.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信息:首先判断B 去过一个办公室,再确定B 去的哪一个办公室,得到答案. 【详解】C 说:我和A B 、去过同一个教师办公室⇒ B 至少去过一个办公室A 说:我去过的教师办公室比B 多,但没去过乙办公室⇒A 去过2个办公室,B 去过1个办公室.B 说:我没去过丙办公室,C 说:我和A B 、去过同一个教师办公室,A 没有去过乙办公室所以B去的是甲办公室.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逻辑推理,意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12.B解析:B【分析】利用类比推理把平面几何的结论推广到空间中.【详解】因为O到四面体各面的距离都相等,所以O为四面体内切球的球心,设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为r,则43V Sr=,其中V表示四面体的体积,S表示一个面的面积;所以1433V S AM Sr=⋅=,即14r AM=,所以34314AMAOOM AM==.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类比推理,平面性质类比到空间时注意度量关系的变化.二、填空题13.【分析】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裂项求和法可求得的值【详解】以此类推由可知事实上因此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推理同时也考查了裂项求和法考查计算能力与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解析:36 55【分析】归纳出数列{}n a的通项公式,利用裂项求和法可求得9T的值.【详解】2 23============,以此类推,由(1n+=()211na n=+-,事实上((11n n +=+====()()211111122211n a n n n n n ⎛⎫∴===- ⎪++⎝⎭+-, 因此,9111111111111361123243591122101155T ⎛⎫⎛⎫=-+-+-++-=+--= ⎪ ⎪⎝⎭⎝⎭. 故答案为:3655. 【点睛】本题考查归纳推理,同时也考查了裂项求和法,考查计算能力与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14.【分析】根据类比的定义按照题设规律直接写出即可【详解】由题意通过类比可得对任意正实数都有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推理证明中的类比考查类比推理的应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属于基解析:2222312312123123()b b b b b b a a a a a a ++++≥++ 【分析】根据类比的定义,按照题设规律直接写出即可. 【详解】由题意,通过类比可得对任意正实数1a 、2a 、3a 、1b 、2b 、3b 都有2222312312123123()b b b b b b a a a a a a ++++≥++. 故答案为:2222312312123123()b b b b b b a a a a a a ++++≥++. 【点睛】本题考查推理证明中的类比,考查类比推理的应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属于基础题.15.【分析】由已知类比可得双曲线被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可得被所平分的双曲线的弦所在直线方程【详解】由点在椭圆内则被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类比可得双曲线被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则被所平分的双 解析:430x y -+=【分析】由已知类比可得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被00(P x ,0)y 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 -=-,可得被(1,1)P 所平分的双曲线2214x y -=的弦所在直线方程. 【详解】由点000(,)P x y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内,则被0P 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类比可得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被000(,)P x y 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则被(1,1)P 所平分的双曲线2214xy -=的弦所在直线方程是1144x y -=-,即430x y -+=. 故答案为:430x y -+=. 【点睛】本题考查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16.丙【分析】根据题意分类讨论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结果得到答案【详解】由题意若乙坐3号位置则丁坐2号或4号位置甲丙两人必定有1人坐1号位置与题意矛盾若乙坐2号位置则丙坐3号位置甲坐4号位置丁坐1号位置符合解析:丙 【分析】根据题意,分类讨论,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结果,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若乙坐3号位置,则丁坐2号或4号位置,甲、丙两人必定有1人坐1号位置,与题意矛盾,若乙坐2号位置,则丙坐3号位置,甲坐4号位置,丁坐1号位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丙.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情推理的应用,其中解答中认真审题,合理分类讨论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7.丁【解析】【分析】分四种情况讨论即四位老师只有一个老师猜对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答案【详解】若甲老师猜对则其他三位老师全部猜错乙老师猜错则号获得第一名这与甲老师的猜测矛盾这种情况不可能;若乙老师猜对则其他解析:丁 【解析】 【分析】分四种情况讨论,即四位老师只有一个老师猜对,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答案。

高中数学选修1-2归纳推理同步练习.docx

高中数学选修1-2归纳推理同步练习.docx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归纳推理 同步练习【选择题】1、根据给出的数塔猜测79123456+⨯等于( ) 11291=+⨯ 1113912=+⨯ 111149123=+⨯ 11111591234=+⨯ 1111116912345=+⨯A 、1 111 110B 、1 111 111C 、1 111 112D 、1 111 1132、有一个奇数列1,3,5,7,9……,现在进行如下分组:第一组含一个数{1};第二组含二个数{3,5};第三组含三个数{7,9,11};第四组含四个数{13,15,17,19};等等,试观察每组内各数之和与其组的编号数n 有什么关系( )A 、等于2nB 、等于3nC 、等于4nD 、等于)1(+n n3、设数列}{n a 满足,2,...,3,2,1,1)1(121==+--=+a n a n a a n n n 通过求321,,a a a 猜想n a 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A 、n+1B 、nC 、n+2D 、n-1 【填空题】4、从1=1,1-4= - (1+2),1-4+9=1+2+3,1-4+9-16= - (1+2+3+4)……概括出第n 个式子为了_____________.5、在某报《自测健康状况》的报道中,自测血压结果与相应年龄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观察表中数据的特点,用适当的数填入表中( )内______,______.年龄(岁)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收缩压(水银柱/毫米)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 ) 145 舒张压(水银柱/毫米) 70 73 75 78 80 83 ( ) 88【解答题】6、已知数列}{n a ,其中,62=a 且n a a a a n n n n =+--+++1111(1)求321,,a a a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7、用推理的形式表示等差数列1,3,5,……,(2n-1),…的前n 项和n S 的归纳过程.8、设,,41)(2+∈++=N n n n n f 计算)10(),...,4(),3(),2(),1(f f f f f 的值,同时作出归纳推理,并用40=n 验证猜想的结论是否正确.参考答案1、B2、B3、A4、)...321()1()1(...16941121n n n n ++++-=-++-+-++5、140,856、(1) 28,15,1431===a a a(2)猜想)12(-=n n a n 7、2n S n = 8、解: 434111)1(2=++=f474122)2(2=++=f 534133)3(2=++=f 614144)4(2=++=f 714155)5(2=++=f 834166)6(2=++=f 974177)7(2=++=f 1134188)8(2=++=f 1314199)9(2=++=f 151411010)10(2=++=f由此猜想,n 为任何正整数时,+∈++=N n n n n f ,41)(2都是质数当n=40时,4141414040)40(2⨯=++=f ,所以)40(f 为合数,因此猜想的结论不正确。

(好题)高中数学选修1-2第三章《推理与证明》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好题)高中数学选修1-2第三章《推理与证明》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第(1)个图案由1个点组成,第(2)个图案由3个点组成,第(3)个图案由7个点组成,第(4)个图案由13个点组成,第(5)个图案由21个点组成,⋅⋅⋅,依次类推,根据图案中点的排列规律,第50个图形由多少个点组成( )A .2449B .2451C .2455D .24582.观察下列各式:211=,22343++=,2345675++++=,2456789+107+++++=,,可以得出的一般结论是( )A .()()()21232n n n n n ++++++-=B .()()()21231n n n n n ++++++-=C .()()()()2123221n n n n n ++++++-=- D .()()()()2123121n n n n n ++++++-=-3.学校艺术节对同一类的A 、B 、C 、D 四项参赛作品,只评一项一等奖,在评奖揭晓前,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这四项参赛作品预测如下: 甲说:“是C 或D 作品获得一等奖” 乙说:“B 作品获得一等奖” 丙说:“A 、D 两项作品未获得一等奖” 丁说:“是C 作品获得一等奖” 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作品为( ) A .C 作品B .D 作品C .B 作品D .A 作品4.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 A .2人B .3人C .4人D .5人5.观察下列等式:13=12,13+23=32,13+23+33=62,13+23+33+43=102.根据规律,可以得到33312?50+++( )A .1205B .1225C .1245D .12756.在数学兴趣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某小组的三人先独立思考完成,然后一起讨论.甲说:“我做错了!”乙对甲说:“你做对了!”丙说:“我也做错了!”老师看了他们三人的答案后说:“你们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人做对了,有且只有一人说对了.”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做对了B .甲做对了C .乙说对了D .乙做对了7.已知a ,b ,c ,R d ∈,且满足1a b +=,1c d +=,1ac bd +>,对于a ,b ,c ,d 四个数的判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至少有一个数大于1;②至多有一个数大于1;③至少有一个数小于0;④至多有一个数小于0.其中真命题的是( )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8.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面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他们研究过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将三角形数1,3, 6,10记为数列{}n a ,将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n b ,可以推测:19b =( ) A .1225B .1275C .2017D .20189.将正偶数排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其中第i 行(从上向下)第j 个(从左向右)的数表示为ij a (),i j N*∈,例如3210a=.若2020ij a =,则i j -( )A .21B .22C .23D .2510.运用祖暅原理计算球的体积时,构造一个底面半径和高都与球半径相等的圆柱,与半球(如图一)放置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圆柱上底面为底面的圆锥(如图二),用任何一个平行与底面的平面去截它们时,可证得所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相等,由此证明该几何体与半球体积相等.现将椭圆22149x y +=绕y 轴旋转一周后得一橄榄状的几何体(如图三),类比上述方法,运用祖暅原理可求得其体积等于( )A .4πB .8πC .16πD .32π11.对于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i 1,i 2,…,i n )(n 是不小于2的正整数),如果在p <q 时有i p <i q ,则称“i p 与i q ”是该数组的一个“顺序”,一个数组中所有“顺序”的个数称为此数组的“顺序数”.例如,数组(2,4,3,1)中有顺序“2,4”、“2,3”,其“顺序数”等于2.若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a 1,a 2,a 3,a 4,a 5)的“顺序数”是4,则(a 5,a 4,a 3,a 2,a 1)的“顺序数”是( ) A .7B .6C .5D .412.若点()000,P x y 在椭圆22221(0)x y a b a b+=>>内,则被0P 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求得:被()1,1P 所平分的双曲线2214x y -=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 ) A .430x y -+= B .450x y +-= C .450x y --=D .430x y ++=二、填空题13.设()f x ax b =+(其中a ,b 为实数),()()1f x f x =,()()()1n nf x ff x +=,1,2,3,n =⋅⋅⋅,若22a b +=-,且()243244k f x x =-+,则k =__________.14.已知2336122⎛⎫+= ⎪⎝⎭,2333121232⎛⎫++= ⎪⎝⎭,233332012342⎛⎫+++= ⎪⎝⎭,…,3333312344356n +++++=,则n =____________.15.已知集合22{|,}A m m x y x y ==-∈Z 、,将A 中的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为:1a ,2a ,3a ,….若2015n a =,则正整数n =________.16.设,a b 是两个实数,给出下列条件:①1a b +>;②2a b +=;③2a b +>;④222a b +>;⑤1ab >.其中能推出:“,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的条件是____________.17.如图是一个三角形数表,记,1n a ,,2n a ,…,,n n a 分别表示第n 行从左向右数的第1个数,第2个数,…,第n 个数,则当2n ≥,*n N ∈时,,2n a =______.18.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图①的数表列出了一些正整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俗称“杨辉三角形”,该数表的规律是每行首尾数字均为1,从第三行开始,其余的数字是它“上方”左右两个数字之和.现将杨辉三角形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图②所示的由数字0和1组成的三角形数表,由上往下数,记第n 行各数字的和为n S ,如123451,2,2,4,2,S S S S S =====⋯⋯,则33S =____________① ②19.集合{,,}{1,2,3}a b c =,现有甲、乙、丙三人分别对a ,b ,c 的值给出了预测,甲说3a ≠,乙说3b =,丙说1c ≠.已知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10100a b c __________.20.某种型号的机器人组装由,,,A B C D 四道工序,完成它们需要的时间依次为5,3,3x ,小时,已知完成这四道工序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是:①,A B 可以同时开工;②只有在B 完成后C 才能开工;③只有在,A C 都完成后D 才能开工.若完成该型号的机器人组装总时间为9小时,则完成工序B 需要的时间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235 22.(13725<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1427311n n n n n N ⨯+⨯+++=+∈.23.已知函数()2x x a a f x -+=,()2x xa a g x --=(其中0a >,且1a ≠),(1)若()()()()()1221f g f g g k ⋅+⋅=,求实数k 的值;(2)能否从(1)的结论中获得启示,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证明你的猜想. 24.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证明: (1)如果 ,0a b >,则 lg lg lg22a b a b++≥;(22>. 25.证明下列不等式.(1)当1a >时,求证:0>;(2)设0a >,0b >,若0a b ab +-=,求证:23a b +≥+ 26.设不等式2120x x -<--+<的解集为M ,,a b M ∈. (1)证明:111364a b +<; (2)比较14ab -与2a b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设第()n 个图案的点的个数为n a ,推测得到12(1)n n a a n --=-,利用1n -个式子相加,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设第()n 个图案的点的个数为n a ,由题意可得123451,3,7,13,21,a a a a a =====, 可得213243542,4,6,8,a a a a a a a a -=-=-=-=,由此推测12(1)n n a a n --=-,则()()()()21324312462(1)n n a a a a a a a a n --+-+-+-=++++-,化简可得(1)(222)1(1)2n n n a n n -+--==-,所以(1)1n a n n =-+所以5050(501)12451a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构造数列并得出的数列的递推关系式,结合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推理与运算能力.2.C解析:C【解析】1=12,2+3+4=32,3+4+5+6+7=52,4+5+6+7+8+9+10=72,…,由上述式子可以归纳:左边每一个式子均有2n-1项,且第一项为n,则最后一项为3n-2右边均为2n-1的平方故选C点睛: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是:(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学校艺术节对同一类的A,B,C,D四项参赛作品,只评一项一等奖,故假设A,B,C,D分别为一等奖,判断甲、乙、丙、丁的说法的正确性,即可判断.详解:若A为一等奖,则甲,丙,丁的说法均错误,故不满足题意,若B为一等奖,则乙,丙说法正确,甲,丁的说法错误,故满足题意,若C为一等奖,则甲,丙,丁的说法均正确,故不满足题意,若D为一等奖,则只有甲的说法正确,故不合题意,故若这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B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推理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这类题的特点是:通过几组命题来创设问题情景,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联系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实现信息的迁移,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对于逻辑推理问题,应耐心读题,找准突破点,一般可以通过假设前提依次验证即可.4.B解析:B【解析】A B C分别表示优秀、及格和不及格,显然语文成绩得A的学生最多只有1试题分析:用,,个,语文成绩得B也最多只有1个,得C的最多只有1个,因此人数最多只有3人,显然(),(),()AC BB CA 满足条件,故选B .考点:合情推理的应用.5.D解析:D 【分析】根据所给等式,归纳出规律,利用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13+23=(1+2)2,13+23+33=(1+2+3)2,13+23+33+43=(1+2+3+4)2,1+2+ (50)(150)502+⨯=1275.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情推理中的不完全归纳法,属于容易题.6.A解析:A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分别假设甲、乙、丙做对了,由此推出结论. 【详解】假设甲做对了,则乙和丙都做错了,乙和丙说的都对了,这不合题意; 假设乙做对了,则甲和丙都说对了,也不合题意; 假设丙做对了,则甲说对了,乙和丙都说错了,符合题意. 所以,说对的是甲,做对的是丙.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了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应用问题,是中档题.7.A解析:A 【分析】根据对a ,b ,c ,d 取特殊值,可得②,④不对,以及使用反证法,可得结果. 【详解】当2a c ==,1b d ==-时, 满足条件,故②,④为假命题; 假设,,,1a b c d ≤,由1a b +=,1c d +=,得0,,,1a b c d ≤≤, 则1()()a b c d ac bd ad bc =++=+++, 由1ac bd +>,111ad bc >++≥所以矛盾, 故①为真命题,同理③为真命题.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反证法,正所谓“正难则反”,熟练掌握反证法的证明方法,属基础题.8.A解析:A 【分析】通过寻找规律以及数列求和,可得n a ,然后计算21k b -,可得结果.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12...n n a =+++ 则()12na n n +=由14254556,,22b b a a ⨯⨯==== 394109101011,22b b a a ⨯⨯==== …可得()215512k k k b --=所以()19510510112252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不完全归纳法的应用,本题难点在于找到21k b -,属难题,9.D解析:D 【分析】分析题意,求出数表的前n 行的偶数的个数为()12n n +,前n 行的最后一个偶数为()1n n +,当44n =时,44451980⨯=,当45n =时,45462070⨯=,即可判断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知,这个数表的前n 行的偶数的个数为()12n n +, 所以,前n 行的最后一个偶数为()1n n +,当44n =时,44451980⨯=,当45n =时,45462070⨯=,所以20201980220ij a ==+⨯,即2020是第45行的第20个偶数,亦即2020这个数位于第45行第20个, 所以452025i j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与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0.C解析:C 【分析】根据椭圆方程,构造一个底面半径为2,高为3的圆柱,通过计算可知高相等时截面面积相等,因而由祖暅原理可得橄榄球几何体的体积的一半等于圆柱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 【详解】由椭圆方程22149x y +=,构造一个底面半径为2,高为3的圆柱在圆柱中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上底面为底面的圆锥 当截面与底面距离为()03h h ≤≤时,截圆锥得到的截面小圆半径为r 则132h r =,即23h r = 所以截面面积为224449h r ππππ-=-把y h =代入椭圆方程22149x y +=,可求得x = 所以橄榄球形状几何体的截面面积为22449h x πππ=-由祖暅原理可得橄榄球几何体的体积为()12=24343=163V V V πππ⎛⎫=-⨯-⨯⨯ ⎪⎝⎭圆柱圆锥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类比推理的综合应用,空间几何体体积的求法,属于中档题.11.B解析:B 【分析】根据题意,找出一个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a 1,a 2,a 3,a 4,a 5)的“顺序数”是4的数组,再根据此条件判断出(a 5,a 4,a 3,a 2,a 1)的“顺序数”. 【详解】根据题意,各数互不相等的正数数组(a 1,a 2,a 3,a 4,a 5)的“顺序数”是4, 假设a 1<a 2,a 1<a 3,a 1<a 4,a 1<a 5,且后一项都比前一项小, 因此可以判断出a 2>a 3,a 3>a 4,a 4>a 5, 则(a 5,a 4,a 3,a 2,a 1)的“顺序数”是6,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纳推理、不等式的性质,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2.A解析:A 【解析】 【分析】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代入数据得到答案.【详解】0P 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 +=+,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求得双曲线的0P 所平分的弦所在的直线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代入数据()1,1P ,得到:1143044x y x y -=-⇒-+=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类比推理,意在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二、填空题13.5【分析】首先由可以由代入法结合归纳推理推出再有待定系数法和关系式求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其中为实数)23所以又所以有所以解得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复合函数的解析式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其解析:5 【分析】首先由()f x ax b =+,1()()f x f x =,1()(())n n f x f f x +=,可以由代入法、结合归纳推理推出()k f x ,再有待定系数法和关系式22a b +=-,求出a ,b ,k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f x ax b =+(其中a ,b 为实数),1()()f x f x =,1()(())n n f x f f x +=,1n =,2,3,⋯,所以1()f x ax b =+.22()()f x a ax b b a x ab b =++=++ 2323()()f x a a x ab b a x a b ab =++=++⋯12()k k k k f x a x a b a b --=++ , 又()243244k f x x =-+所以有1224324422k k k a a b a b a b --⎧=-+=⎨+=-⎩且 所以解得5k =,3a =-,4b =.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复合函数的解析式,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其中应用到待定系数和函数与方程思想,计算量小但有一定的技巧性,需要同学们活学活用,灵活应用知识点. 14.11【分析】首先观察题中所给的式子得到当等号左边最后一个数是时则等号右边的数为建立等量关系式求得结果【详解】观察所提供的式子可知等号左边最后一个数是时则等号右边的数为因此令则n=11故答案为:11【 解析:11【分析】首先观察题中所给的式子,得到当等号左边最后一个数是3n 时,则等号右边的数为()21()2n n +,建立等量关系式,求得结果.【详解】观察所提供的式子可知,等号左边最后一个数是3n 时,则等号右边的数为()21()2n n +, 因此,令()21()43562n n +=,则()1662n n +=,n=11. 故答案为:11.【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归纳推理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式子的特征,属于简单题目. 15.1511【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后对分别研究即可得到集合中的所有正整数然后从小到大排列观察规律进而计数即可【详解】当时(表示奇数)当时(表示4个倍数)∴将中的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可得134578…(解析:1511【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后,对1x y -=,2x y -=分别研究,即可得到集合中的所有正整数,然后从小到大排列,观察规律,进而计数即可.【详解】22()()m x y x y x y =-=-+,当1x y -=时,21m y =+(表示奇数),当2x y -=时,44m y =+(表示4个倍数),∴将A 中的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可得1,3,4,5,7,8,…,(每4个正整数,保留3个),又201545033÷=,∴503321511n =⨯+=.【点睛】本题考查分类讨论思想,观察归纳思想,属探索性试题,难度较大.16.③【分析】对于①②④⑤分别用举例的方法进行判断对③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并判断【详解】若则但故①推不出;若则故②推不出;若则故④推不出;若则故⑤推不出;对于③即则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反证法:假设且则与矛盾因解析:③.【分析】对于①②④⑤分别用举例的方法进行判断,对③用反证法进行证明并判断.【详解】 若12,23a b ==,则1a b +>,但1,1a b <<,故①推不出; 若1a b ==,则2a b +=,故②推不出;若2,3a b =-=-,则222a b +>,故④推不出;若2,3a b =-=-,则1ab >,故⑤推不出;对于③,即2a b +>,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反证法:假设1a ≤且1b ≤,则2a b +≤与2a b +>矛盾,因此假设不成立,,a b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故答案为:③.【点睛】本题考查用反证法、举例判断的方法判断命题是否成立,难度一般.反证法的证明步骤:先假设结论不成立,然后利用假设的结论推导出与题意矛盾的条件,即可完成证明. 17.【解析】【分析】由图表利用归纳法得出再利用叠加法即可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由图表可得可归纳为利用叠加法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以及数列的叠加法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图表利 解析:223n n -+【解析】【分析】由图表,利用归纳法,得出()(),21,221123n n a a n n --=--=-,再利用叠加法,即可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由图表,可得2,23a =,3,26a =,4,211a =,5,218a =,6,227a =,可归纳为()(),21,221123n n a a n n --=--=-,利用叠加法可得:()()(),2,21,23,22,22,21,22,2()()()335723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n ---=-+-++-+=++++⋅⋅⋅+-()()232323232n n n n +--=+=-+, 故答案为223n n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归纳推理的应用,以及数列的叠加法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图表,利用归纳法,求得数列的递推关系式()(),21,221123n n a a n n --=--=-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18.【分析】首先确定全部是1的行在此基础上确定33行和【详解】由题得全行的数都为 1 的分别是:第1行第2行第4行第8行第16行第32行又因为数 1281632… 的通项为所以第5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解析:2【分析】首先确定全部是1的行,在此基础上确定33行和.【详解】由题得,全行的数都为 1 的分别是:第1行,第2行,第4行,第8行,第16行,第32行,又因为数 1,2,8,16,32,… 的通项为12n - ,所以第5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32行,则第33行为除了首尾为1,其余都为0,∴332S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的能力,意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19.【解析】【分析】由题意利用推理的方法确定abc 的值进一步可得的值【详解】若甲自己的预测正确则:据此可知丙的说法也正确矛盾;若乙自己的预测正确则:矛盾;据此可知只能是丙自己的预测正确即:;故:则故答案 解析:【解析】【分析】由题意利用推理的方法确定a ,b ,c 的值,进一步可得10100ab c 的值.【详解】若甲自己的预测正确,则:3,3a b ≠≠,据此可知3c =,丙的说法也正确,矛盾; 若乙自己的预测正确,则:3,3a b ==,矛盾;据此可知只能是丙自己的预测正确,即:3,3,1a b c =≠≠;故:3,1,2a b c ===,则10100213a b c ++=.故答案为2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推理案例及其应用,属于中等题.20.3【解析】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合情推理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四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计算出完成整个工序需要的最少工作时间再结合该工程总时数为9小时构造方程易得到完成工序需要的天数的最大值详解:因为完成 解析:3【解析】分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合情推理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四道工序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计算出完成整个工序需要的最少工作时间,再结合该工程总时数为9小时构造方程,易得到完成工序B 需要的天数x 的最大值.详解:因为B 完成后,C 才可以开工,C 完成后,D 才可以开工,完成B C D 、、需用时间依次为,3,3x 小时,且A ,B 可以同时开工,该工程总时数为9小时,则339max x ++= ,所以3max x :=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这是一道新运算类的题目,其特点一般是“新”而不“难”,处理的方法一般为:根据新运算的定义,将已知中的数据代入进行运算,易得最终结果,属于基础题型.三、解答题21.详见解析【分析】,=边平方整理,推出矛盾即可.【详解】则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1225=++∴5=∴25=4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证法的应用,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2.(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利用分析法逐步平方得出2125<成立,可证明出原不等式成立;(2)先验证1n =时等式成立,然后假设当()n k k N *=∈时等式成立,可得出()()21427311k k k k ⨯+⨯+++=+,然后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34k k ++,并在所得等式右边提公因式,化简后可得出所证等式在1n k =+时成立,由归纳原理得知所证不等式成立.【详解】(1<(22<成立,即证明1020+<5<成立,即证明2125<成立,因为2125<+<(2)①当1n =时,314n +=,等式左边144=⨯=,右边2124=⨯=,等式成立; ②设当n k =时,等式成立,即()()21427311k k k k ⨯+⨯+++=+,则当1n k =+时, ()()()()()()21427310311341134k k k k k k k k ⨯+⨯+⨯++++++=++++()()()()22134111k k k k k k =++++=+++,即1n k =+成立,综上所述,()()21427311n n n n ⨯+⨯+++=+. 【点睛】本题考查分析法与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以及等式问题,证明时要熟悉这两种方法证明的基本步骤与原理,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23.(1)3k =(2)猜想:()=()()()()g x y f x g y f y g x +⋅+⋅;证明见解析【分析】(1)分别代入并化简,可得()()()()()12213f g f g g ⋅+⋅=,即可求出答案;(2)猜想:()=()()()()g x y f x g y f y g x +⋅+⋅;分别代入表达式,化简并整理即可证明.【详解】 解:(1)122221(1)(2)(2)(1)2222a a a a a a a a f g f g ----+-+-⋅+⋅=⨯+⨯ 31331333(3)442a a a a a a a a a a g ------+--+--=+==. 因为函数12x y a =与12x y a -=-具有相同的单调性,且都是单调函数,所以()g x 是单调函数. 3k ∴=.(2)由(3)(12)=(1)(2)(2)(1)g g f g f g +⋅+⋅=,猜想:()=()()()()g x y f x g y f y g x +⋅+⋅.证明: ()()()()2222x x y y y y x xa a a a a a a a f x g y f y g x ----+-+-⋅+⋅=⨯+⨯ ()()44x y y x x y x y x y y x x y x y a a a a a a a a +---++---++---+-=+ ()()2x y x y a a g x y +-+-==+. 所以()=()()()()g x y f x g y f y g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归纳推理,考查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24.(1)见证明;(2)见证明【分析】(1)利用基本不等式,结合y=lgx 在(0,+∞)上增函数即可证明;(2)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成立,就是寻找使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使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显然成立为止.【详解】证明:(1)当a ,b >0时,有2a b +>0, ∴lg2a b + ∴lg2a b +≥12lg (ab )=2lga lgb +. ∴lg 2a b +≥2lga lgb +;(2+,+)2>()2,即,显然成立的,所以,原不等式成立.【点睛】本题考查综合法或分析法,考查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定义域,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掌握这两种方法证明不等式是关键,属于中档题.25.(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利用分析法进行证明;(2)利用常数代换法应用基本不等式即可证明.详解:证明:(1)要证0>;即证>只要证(22>,只要证42a a >+,只要证a 1a >,只要证221a a >-,最后一个不等式显然成立,所以0>;(2)因为0a b ab +-=,0a >,0b >,所以111a b+=, ()112233a b a b a b b a ⎛⎫++=++≥+⎪⎝⎭ 当且仅当2a b b a=,即a =时,等号成立,所以23a b +≥+ 点睛:利用分析法证明时应注意的问题(1)分析法采用逆向思维,当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或证明过程中所需要用的知识不太明确、具体时,往往采用分析法,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式,从正面不易推导时,常考虑用分析法.(2)应用分析法的关键在于需保证分析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它的常用书面表达形式为“要证……只需证……”或用“⇐”.注意用分析法证明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格式书写. 26.(1)证明见解析;(2)|14|2||ab a b ->-.【解析】试题分析:(1)首先求得集合M ,然后结合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即可证得题中的结论;(2)利用平方做差的方法可证得|1-4ab |>2|a -b |.试题(Ⅰ)证明:记f (x ) =|x -1|-|x +2|,则f (x )=3-21,3,x ⎧⎪-⎨⎪-⎩, 2211.x x x ≤--<<≥,所以解得-12<x <12,故M =(-12,12). 所以,|36a b +|≤13|a |+16|b |<13×12+16×12=14. (Ⅱ)由(Ⅰ)得0≤a 2<14,0≤b 2<14. |1-4ab |2-4|a -b |2=(1-8ab +16a 2b 2)-4(a 2-2ab +b 2)=4(a 2-1)(b 2-1)>0.所以,|1-4ab |>2|a -b |.。

高中数学选修1-2数学证明同步练习.docx

高中数学选修1-2数学证明同步练习.docx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数学证明同步练习【选择题】1、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A、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和∠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A+∠B=180ºB、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性质C、某校高三共有10个班,1班有51人,2班有53人,三班有52人,由此推测各班人数都超过了50人D、知道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由此归纳出数列的通项公式2、下面说法正确的有()(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2)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3)演绎推理一般模式是“三段论”形式.(4)演绎推理的结论的正误与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有关.A、1个B、2个C、3个D、4个3、“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

”补充以上推理的大前提()A、正方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B、矩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C、等腰梯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D、矩形都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4、三段论:“①只有船准时起航,才能准时到达目的港,②这艘船是准时到达目的港的,③所以这艘船是准时起航的.”中“小前提”是 ( )A、①B、②C、①②D、③【解答题】5、指出下面推理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

2可以比较大小。

5与26、指出下面推理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

直线a,b,c,若a//b,c//b,则a//c.7、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1)如果不买彩票,那么就不能中奖,因为你买了彩票,所以你一定中奖。

(2)因为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所以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则此四边形是正方形.8、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3)因为a>b,a>c,所以a-b>a-c.(4)因为a>b,c>d,所以a-d>b-c9、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AD的中点,如图。

求证:EF//平面BCD(指出大前提和小前提)。

参考答案1、A2、C3、B4、B5、大前提:任意两个实数可以比较大小小前提:5与22都是实数 6、大前提: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小前提:直线a 和c 都与直线b 平行7、(1)错 (2)错8、(1)错 (2)对9、证明:连结BD三角形中位线与第三边平行,……大前提点E 、F 分别是AB 、AD 中点,EF 是ABD ∆中位线,……小前提.//BD EF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平面平行,……大前提 BD EF BCD BD BCD EF //,,平面平面⊆⊄,……小前提BCD EF 平面//∴DB AC F E。

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考点、附典型例题

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考点、附典型例题

选修1-2数学知识点第一部分 统计案例 知识点:1.线性回归方程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③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最小二乘法)1221ni i i nii x y nx y b x nx a y bx==⎧-⎪⎪=⎪⎨-⎪⎪=-⎪⎩∑∑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y x 。

2.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ni ni i ini i iy y x xy y x xr 11221)()())((注:⑴r >0时,变量y x ,正相关;r <0时,变量y x ,负相关;⑵①||r 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r 接近于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3.回归分析中回归效果的判定: ⑴总偏差平方和:∑=-ni iy y12)(⑵残差:∧∧-=i i i y y e ;⑶残差平方和:21)(∑=∧-ni yi yi ;⑷回归平方和:∑=-ni iy y12)(-21)(∑=∧-ni yi yi ;⑸相关指数∑∑==∧---=ni i ini i iy yy y R 12122)()(1 。

注:①2R 得知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小,则模型拟合效果越好;②2R 越接近于1,,则回归效果越好。

4.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随机变量2K 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关系越强,反之,越弱。

考点:无第二部分 推理与证明 知识点:一.推理:⑴合情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都是根据已有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在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猜想的推理,我们把它们称为合情推理。

①归纳推理:由某类食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有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注: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②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类似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高中数学选修1-2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高中数学选修1-2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

高中数学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1—2第二章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练习(P30)1、由12341a a a a ====,猜想1na=.2、相邻两行数之间的关系是:每一行首尾的数都是1,其他的数都等于上一行中与之相邻的两个数的和.3、设111O PQ R V -和222O P Q R V -分别是四面体111O PQ R -和222O P Q R -的体积,的体积, 则111222111222O PQR O P Q R V OP OQ OR V OP OQ OR --=××. 4、略. 练习(P33)1、略.2、因为通项公式为n a 的数列{}n a ,若1n na p a +=,p 是非零常数,则{}n a 是等比数列;是等比数列; …………………………大前提…………………………大前提又因为0cq ¹,则q 是非零常数,则11n n nna cq q a cq ++==;……………………小前提……………………小前提 所以,通项公式为(0)n n a cq cq =¹的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结论……………………结论 3、由A D B D >,得到ACD BCD Ð>Ð的推理是错误的. 因为这个推理的大前提是因为这个推理的大前提是“在同一“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前提是“AD BD >”,而AD 与BD 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4、略.习题2.1A 组(P35) 1、2(1)n -(n 是质数,且5n ³)是24的倍数.2、21n a n =+()n N *Î. 3、2F V E +=+. 4、当6n £时,122(1)n n -<+;当7n =时,122(1)n n -=+;当8n =时,122(1)n n ->+()n N *Î.5、212111(2)n n A A A n p++³-(2n >,且n N *Î). 6、121217n n b b b b b b -=(17n <,且n N *Î).7、如图,作DE ∥AB 交BC 于E . 因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又因为AD ∥BE ,AB ∥DE . 所以四边形所以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 DEBAC(第7题)又因为四边形ABED 是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所以AB DE =.因为与同一条线段等长的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因为与同一条线段等长的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因为与同一条线段等长的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 又因为AB DE =,AB DC =, 所以DE DC = 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是相等的. 又因为△DEC 是等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所以DEC C Ð=Ð 因为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因为平行线的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DEC Ð与B Ð是平行线AB 和DE 的同位角的同位角, , 所以DEC B Ð=Ð 因为等于同角的两个角是相等的,因为等于同角的两个角是相等的, 又因为DEC C Ð=Ð,DEC B Ð=Ð, 所以B C Ð=Ð习题2.1B 组(P35) 1、由123S =-,234S =-,345S =-,456S =-,567S =-,猜想12n n S n +=-+.2、略.3、略.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练习(P42)1、因为44222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q q q q q q q -=+-=,所以,命题得证. 2、要证67225+>+,只需证22(67)(225)+>+, 即证1324213410+>+,即证42210>,只需要22(42)(210)>,即证4240>,这是显然成立的. 所以,原命题得证.3、因为、因为222222222()()()(2sin )(2tan )16sin tan a b a b a b a a a a -=-+==, 又因为又因为 sin (1cos )sin (1cos )1616(tan sin )(tan sin )16cos cos ab a a a a a a a a a a +-=+-=×22222222sin (1cos )sinsin161616sin tan cos cos aa aa a a aa-===,从而222()16a b ab -=,所以,命题成立.说明:进一步熟悉运用综合法、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思考过程与特点.练习(P43)1、假设B Ð不是锐角,则90B г°. 因此9090180C B Ð+г°+°=°. 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 从而,B Ð一定是锐角.2、假设2,3,5成等差数列,则2325=+.所以22(23)(25)=+,化简得5210=,从而225(210)=,即2540=, 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假设不成立. 从而,2,3,5不可能成等差数列. 说明:进一步熟悉运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思考过程与特点.习题2.2A 组(P44) 1、因为、因为(1tan )(1tan )2A B ++=展开得展开得1tan tan tan tan 2A B A B +++=,即tan tan 1tan tan A B A B +=-. ① 假设1tan tan 0A B -=,则cos cos sin sin 0cos cos A B A B A B -=,即cos()0cos cos A B A B += 所以cos()0A B +=.因为A ,B 都是锐角,所以0A B p <+<,从而2A B p+=,与已知矛盾.因此1tan tan 0A B -¹.①式变形得①式变形得 tan tan 11tan tan A BA B +=-,即tan()1A B +=. 又因为0A B p <+<,所以4A B p+=.说明:本题也可以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使用完成证明. 2、因为PD ^平面ABC ,所以PD AB ^. 因为AC BC =,所以ABC D 是等腰三角形. 因此ABC D 底边上的中线CD 也是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高, 因而CD AB ^ 所以AB ^平面PDC . 因此AB PC ^.3、因为,,a b c 的倒数成等差数列,所以211b ac =+.假设2B p<不成立,即2B p³,则B 是ABC D 的最大内角,的最大内角,所以,b a b c >>(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从而从而 11112a c b b b +>+=. 这与211b a c =+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2B p<.习题2.2B 组(P44) 1、因为、因为 1tan 12tan aa-=+,所以12tan 0a +=,从而2sin cos 0a a +=.另一方面,要证另一方面,要证3sin 24cos2a a =-, 只要证226sin cos 4(cos sin )a a a a =-- 即证即证 222sin 3sin cos 2cos 0a a a a --=,即证即证 (2s i n c o s )(s i n 2c o s a a a a+-= 由2sin cos 0a a +=可得,(2sin cos )(sin 2cos )0a a a a +-=,于是命题得证.说明:本题可以单独使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进行证明,但把综合法和分析法结合使用进行证明的思路更清晰.2、由已知条件得、由已知条件得2b ac = ① 2x a b =+,2y b c =+ ②要证2a cx y +=,只要证2ay cx xy +=,只要证224ay cx xy +=由①②,得由①②,得22()()2ay cx a b c c a b ab ac bc +=+++=++, 24()()2x y a b b c a b b a c b c a b a c b c=++=+++=++, 所以,224ay cx xy +=,于是命题得证.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A 组(P46)1、图略,共有(1)1n n -+(n N *Î)个圆圈.2、333n 个(n N *Î).3、因为2(2)(1)4f f ==,所以(1)2f =,(3)(2)(1)8f f f ==,(4)(3)(1)16f f f ==………… 猜想()2n f n =.4、如图,设O 是四面体A BCD -内任意一点,连结AO ,BO ,CO ,DO 并延长交对面于A ¢,B ¢,C ¢,D ¢,则,则1O A O B O C O D A A B B C C D D ¢¢¢¢+++=¢¢¢¢ 用“体积法”证明:用“体积法”证明: O A O B O C O DA AB BC CD D¢¢¢¢+++¢¢¢¢ O B C D O C D AO D A B OA B C A B C D BC D A CD AB D A B CV VV V V VVV --------=+++1A B C D A B C DVV --==5、要证、要证(1tan )(1tan )2A B ++= 只需证只需证 1tan tan tan tan 2A B A B +++=即证即证t a n t a n 1t a n t a A B A B +=- 由54A B p +=,得tan()1A B +=. ①又因为2A B k p p +¹+,所以tan tan 11tan tan A BA B+=-,变形即得①式.所以,命题得证. 第二章 复习参考题B 组(P47)1、(1)25条线段,16部分;部分; (2)2n 条线段;条线段;(3)222n n ++部分. 2、因为90BSC Ð=°,所以BSC D 是直角三角形.A BCDA'B'D'C'(第4题)在Rt BSC D 中,有222BC SB SC =+.类似地,得类似地,得 222AC SA SC =+,222AB SB SA =+ 在ABC D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中,根据余弦定理得2222cos 02AB AC BC SA A AB AC AB AC+-==>××2222cos 02AB BC AC SB B AB BCAB BC+-==>×× 2222cos 02BC AC AB SC C BC ACBC AC +-==>×× 因此,,,A B C 均为锐角,从而ABC D 是锐角三角形. 3、要证、要证cos 44cos 43b a -= 因为因为 cos 44cos 4cos(22)4cos(22)b a b a -=´-´ 2212sin 24(12sin 2)b a =--´-222218s i n c o s 4(18s i n c o s )b b a a =--´-222218s i n (1s i n )4[18s i n (1s i n )]bb a a=---´-- 只需证只需证 222218sin (1sin )4[18sin (1sin )]3b b a a ---´--= 由已知条件,得由已知条件,得 sincos sin2q q a +=,2sin sin cos b q q =,代入上式的左端,得代入上式的左端,得 222218sin (1sin )4[18sin (1sin )]b b a a ---´-- 2238sin cos (1sin cos )32sin (1sin )q q q q a a =---+-2238sin cos 8sin cos 2(12sin cos )(32sin cos )q q q q q q q q =--+++-222238s i n c o s 8s i nc o s 68s i n c o s 8s i nc o sq q q q q q q q =--++-+ 3= 因此,cos 44cos 43b a -=。

高中数学演绎推理人教版选修1-2

高中数学演绎推理人教版选修1-2

演绎推理典行例题例1(1)由①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三段论”推理出一个结论,则这个结论是()(A) 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 (B)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C) 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其它(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3)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4)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平面α,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则直线b∥直线a”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非以上错误答案(1)选(A)(2)选(D)(3)选(A)(4)选(A)例2(1)在演绎推理中,只要是正确的,结论必定是正确的。

(2)用演绎法证明y=x2是增函数时的大前提是。

答案(1)大前提和推理过程(2)增函数的定义例3 如图,S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A⊥平面ABC,平面SAB⊥平面SBC。

求证:AB⊥BC。

证明:如图,作AE⊥SB于E.∵平面SAB⊥平面SBC,∴AE⊥平面SBC,∴AE⊥BC.又∵SA⊥平面ABC,∴SA⊥BC,∵SA⋂AE=A,SA⊂平面SAB,AE⊂平面SAB,∴BC⊥平面SAB,∴AB⊥BC.练习一、选择题1、小王、小刘、小张参加了今年的高考,考完后在一起议论。

EABC S小王说:“我肯定考上重点大学。

” 小刘说:“重点大学我是考不上了。

”小张说:“要是不论重点不重点,我考上肯定没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水平测试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B .合情推理必须有前提和结论
C .合情推理不能猜想
D .由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无法判断正误 2.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A B C D
E
F ,,,,,,下图是此立方体的两种不同放置,则与D 面相对的面上的字母是 .
3.如果对象A 和B 都具有相同的属性P Q R ,,等,此外已知对象A 还有一个属性S ,而对象B 还有一个未知的属性X ,由类比推理,可以得出下列哪个结论可能成立( ) A .X 就是P
B .X 就是Q
C .X 就是R
D .X 就是S
4.“因对数函数log a y x =是增函数(大前提),而13
log y x =是对数函数(小前提),所以
13
log y x =是增函数(结论).”上面推理错误的是( )
A .大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B .小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C .推理形式错导致结论错
D .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导致结论错
5.在数列{}n a 中,10a =,122n n a a +=+,则n a 等于( ) A .2
12
2
n -- B .22n
-
C .1
2
1n -+ D .1
2
4n +-
6.推理:“①矩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三角形不是平行四边形;③所以三角形不是矩形.”中的小前提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①和②
7.把1,3,6,10,15,21,L 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这是因为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三角形(如下面),则第七个三角形数是 .
8.已知13a =,26a =,且21n n n a a a ++=-,则33a =( ) A .3
B .3-
C .6
D .6-
9.将函数2x
y =为增函数的判断写成三段论的形式为 .
10.我们知道:周长一定的所有矩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周长一定的所有矩形与圆中,圆的面积最大.将这些结论类比到空间,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11.在数列{}n a 中,11a =,122n n n
a a a +=+,n *
∈N ,试猜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12.已知(0)x ∈+∞,,观察下列式子:12x x +≥,2244
322x x x x x
+=++≥,L ,类比有1()n a
x n n x
*+
+∈N ≥,则a 是( ) A .n
n
B .n
C .1n +
D .1n -
13.观察右图图形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内画上合适的图形为( ) A .▄
B .△
C .
X
D . ○
14.观察:①2sin105sin100sin10sin 20sin 30sin 200sin10++++=
o o
o
o
o
o
o

②2sin102sin 96sin12sin 24sin 36sin192sin12
++++=o o
o
o
o
o
o
L ,由此猜出一个一般式为 .
15.用三段论证明: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之和为90o

16. 通过观察下列等式,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证明结论的真假。

2
3135sin 75sin 15sin 020202=
++;23150sin 90sin 30sin 020202=++;
23165sin 105sin 45sin 020202=++;2
3
180sin 120sin 60sin 020202=++.
17.已知正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是高的1
3
,把这个结论推广到空间正四面体,类
似的结论是______.
18 命题“有些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整数是有理数,所以整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假命题,推理错误的原因是( ) A .使用了归纳推理 B .使用了类比推理 C .使用了“三段论”,但大前提错误 D .使用了“三段论”,但小前提错误
19.已知 0(1,2,,)i a i n >=L ,考察下列式子:111()1i a a ⋅
≥;1212
11
()()()4ii a a a a ++≥;
123123
111
()()(
)9iii a a a a a a ++++≥. 我们可以归纳出,对12,,,n a a a L 也成立的类似不等式为。

20已知ABC ∆的三边长为c b a ,,,内切圆半径为r (用的面积表示ABC S ABC ∆∆),
则ABC S ∆)(2
1
c b a r ++=;类比这一结论有:若三棱锥BCD A -的内切球半径为R ,
则三棱锥体积=-BCD A V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一般方程为0=++C By Ax ,圆心在),(00y x 的圆的一般方程为22020)()(r y y x x =-+-;则类似的,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平面的一般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球心在),,(000z y x 的球的一般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已知等差数列的定义为:在一个数列中,从第二项起,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差.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给出“等和数列”的定义: ;
(2) 已知数列{}n a 是等和数列,且21=a ,公和为5,那么18a 的值为____________.
23(1)已知等差数列{}n a ,n
a a a
b n
n +++=Λ21(N n ∈),
求证:{}n b 仍为等差数列;
(2)已知等比数列{}n c ,0>n c (N n ∈),类比上述性质,写出一个真命题并加以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