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急性气道梗阻抢救流程
气道梗阻抢救流程

气道梗阻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抢救。
以下是常用的气道梗阻抢救流程:
1. 判断患者是否有气道梗阻: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窒息、无法说话、握脖子或胸部、面色苍白或发绀等症状。
2. 呼叫急救人员:立即拨打紧急求救电话(如120)并告知对方患者存在气道梗阻情况,请求专业医疗救助。
3. 给予背部拍击:站在患者身后,用力拍击患者背部,以促使梗阻物排出。
拍击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度伤害。
4. 进行腹部推压:如果背部拍击无效,可以转为进行腹部推压。
站在患者后方,将拳头放在脐下稍上方的位置,用力向上推压,以增加胸腔内压力,推动梗阻物排出。
5. 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患者仍无法恢复正常呼吸,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平躺在坚硬的地面上(如地板),俯身于患者头部旁边,用手捏住鼻孔,同时用嘴对准患者口腔,进行救命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1-2秒。
6.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果仍然无法恢复正常呼吸,需要进行
胸外心脏按压。
双手叠放在患者胸骨下部,用力按压胸骨,每分钟进行100-120次按压。
7. 检查气道:如果成功排除梗阻物,及时检查患者气道是否通畅,并保持侧卧位以防止再次梗阻发生。
请注意,在抢救过程中,尽量保持冷静并专注于急救操作。
以上流程仅供参考,实际抢救操作应遵循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
急性气道梗阻患者的抢救处理流程PPT课件

急性气道梗阻的定义
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气道气流严重 受阻的临床综合症,根据受阻的程度,分为部分 梗阻和完全梗阻;根据受阻的部位,可分为声门 上梗阻、声门部梗阻、声门下梗阻。
1
急性气道梗阻患者的抢救处理流程
• 引起急性气道梗阻的常见原因: • 声门上梗阻:舌根后坠;
刺置管
18
急性气道梗阻患者的抢救处理流程
环甲膜的解剖位置:
19
环甲膜穿刺部位消毒
20
定位穿刺
21
回抽有空气
22
穿刺针的解剖位置
23
穿刺时的手法
24
必要是可以多针使用
25
26
急性气道梗阻患者的抢救处理流程
环甲膜穿刺术
27
急性气道梗阻患者的抢救处理流程
环甲膜穿刺术
28
急性气道梗阻患者的抢救处理流程
抢救处理流程 1、呼叫帮忙:最少要有一个护士帮忙,同时要求麻醉科值班师协 助,必要时
请示本科上级医师。 • 2、判断有无自主呼吸:无自主呼吸情况下:必须呼吸球囊辅助呼吸 • 3、判断气道梗阻的部位和梗阻程度:望、触、听
3-1、声门上梗阻:舌根后坠-明显的呼气鼾鸣声 颌面外科手术创伤可引起口底、咽部广泛性水肿,组织移位 ---------------- 呼气鼾鸣声+手术史。 痰、分泌物、呕吐物及颅底骨折出血-----检查口腔就能发现+ 呼气,吸气都能听到水 泡音。
• 2、患者昏迷的情况下:部分梗阻的情况下,听诊可闻及喘鸣音,初起 喘鸣音呈吸气性,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气鼾鸣声;能观察到呼吸困 难的“三凹症”;完全梗阻的情况下,听不到呼吸音,感觉不到患者 口鼻有气流呼出,面色苍白或发绀;spo2迅速下降。
急性气道梗阻患者的抢救

水 泡音。
处理:放置口咽通气道或是鼻咽通气道或是喉罩+彻底的口腔、咽 喉部的吸引
国产的 鼻咽通 气道
对比型 号是否 合适
国 产 的 口 咽 通 气 道
对 比 型 号 是 否 合 适 Nhomakorabea国产的喉罩
喉罩的使用方 法(需要培训)
放置好的喉罩
急性气道梗阻患者的抢救处理流程
• 2、判断有无自主呼吸:无自主呼吸情况下:必须呼吸球囊辅助呼吸 • 3、判断气道梗阻的部位和梗阻程度:望、触、听
3-1、声门上梗阻:舌根后坠-明显的呼气鼾鸣声 颌面外科手术创伤可引起口底、咽部广泛性水肿,组织移位 ---------------- 呼气鼾鸣声+手术史。 痰、分泌物、呕吐物及颅底骨折出血-----检查口腔就能发现
3
患者昏迷的情况下:部分梗阻的情况下,听诊可闻及喘鸣音,初起
喘鸣音呈吸气性,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呼气鼾鸣声;能观察到呼吸
困难的“三凹症”;完全梗阻的情况下,听不到呼吸音,感觉不到
患者口鼻有气流呼出,面色苍白或发绀;spo2迅速下降。
呼吸困难 的分级
抢救急处理性流程气道梗阻患者的抢救处理流程
• 1、呼叫帮忙:最少要有一个护士帮忙,同时要求麻醉科值班师协 助,必要时 请示本科上级医师。
声门下梗阻:气道异物;
气管病变: 气管支气管软化、复发性多软骨炎、
气管支气管扩大、支气管痉挛
手术因素:甲状腺手术后血肿、气管切开术后气管
狭窄
声门上梗阻:舌根后坠; 颌面外科手术创伤可引起口底、咽部广泛性水肿, 组织移位,局部压迫; 痰、分泌物、呕吐物及切口渗血不能及时吸引;
声门部梗阻:喉头痉挛:血液、分泌物、胃酸刺激 喉头水肿:急性药物过敏,长期服用激素类 喉头出血:反复气管插管损伤
《幼儿急症救助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2

① 请分析和判断这名幼儿可能出现了什么情况。 ② 保教人员应如何为这名幼儿进行应急处理?
知识殿堂
一 幼儿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
异物进入气管时,幼儿会感到极度不适,会不由自主地将手紧贴于颈部,形成“V”字形手势, 这是气道异物梗阻引起呼吸窘迫的一个特殊且典型的体征。气道异物梗阻可分为不完全气道异物梗 阻和完全气道异物梗阻。
步骤三 背部叩击转胸部冲击。
背部叩击后,救护者一手托住幼儿头颈部,另一手保持固定幼儿下颌部的姿势,双手夹 住幼儿将其翻转为仰卧位,保持幼儿头低脚高位并顺放在救护者大腿上。
步骤四 胸部冲击。
救护者两指并拢快速冲击按压幼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垂直向下冲击5次,深度约为 幼儿胸廓前后径的1/3,冲击频率为每秒1次。
知识殿堂
2. 腹部冲击法
腹部冲击法又称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由美国医生亨利·海姆立克发明的一种用于气道梗阻的急 救方法。对于年长的幼儿,当采用背部叩击法无效时,应立即实施腹部冲击法。
步骤一 调整体位。
救护者站(跪)在幼儿身后,让幼儿弯腰、低头、张口,以便异物排出。
步骤二 调整手部动作。
救护者双臂从幼儿腋下环绕至腰部,一手握拳,握拳手的拇指侧紧贴于剑突与肚脐之间 (脐上两横指),注意避开剑突及肋缘。
请分析此案例中该幼儿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方法是否合理。
分
该名幼儿3岁,可以实施腹部冲击法。爸爸先进行背部叩击,无效后又进行腹部冲击,反复
析 多次后成功解除气道梗阻,是成功的案例。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时,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综
合应用多种急救方案,并及时拨打120电话求助。
知识殿堂
知识殿堂 三 幼儿气道异物梗阻的预防措施
减少幼儿气道异物梗阻,预防是关键。
气道异物急救流程图

如何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手法?一、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站立)——适用于意识清楚的患者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于患者双脚间。
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
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时: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
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二、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卧位)——适用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如果发现病人意识不清卧位在地,或是病人在站立不便于操作者进行施救时,取患者于仰卧位,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骑跨在病人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至呼吸道异物被冲出。
(此法亦适用于淹溺患者排水)三、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孕妇、肥胖者)若患者为即将临盆之孕妇或非常肥胖致施救者双手无法环抱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向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阻塞解除。
四、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如果是儿童(1~8岁)发生气管异物哽塞,其海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同。
五、婴儿呼吸道异物窒息急救方法若是小于1岁以下之婴儿,有呼吸道异物,则不可做哈姆立克急救法,以免伤及腹腔器官,应改为拍背压胸法。
方法为:一手置于婴儿颈背部,另一手置于婴儿颈胸部,固定下巴。
使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
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
急诊室常见危重病抢救程序

立即清除体内毒物、给予特效解毒剂、对症 治疗等处理。
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和毒物检测结果进 行诊断。
后续治疗
住院观察、药物治疗等,以稳定病情和预防 并发症。
02 抢救流程
初步评估与处理
01
02
03
快速识别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 断,识别是否为危重病。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 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 呼吸机。
建立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急诊室布局与流程优化
布局合理
合理规划急诊室的布局,确保患者能够快速、安全地接受救治。
分区管理
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合理划分急诊室区域,提高救治效率。
流程优化
简化救治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05 案例分享与讨论
成功抢救案例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突发胸痛,心电图显示急性下壁 心肌梗死,通过迅速开通绿色通道, 进行紧急PCI手术,成功恢复心肌灌 注,挽救了患者生命。
医患沟通
告知病情
提供心理支持
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简要说明病情及 抢救措施,以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
在抢救过程中,医生应注意给予患者 及家属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解释抢救流程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抢救流程和可能的 风险,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 合。
与其他科室的协作
预先通知
在患者病情危重时,急诊室应预 先通知相关科室,以便其他科室
重症哮喘
患者因哮喘急性发作出现严重呼吸困 难,通过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氨茶 碱等药物,以及机械通气等措施,成 功控制病情,挽救了患者生命。
失败案例分析
心跳骤停
患者因室颤导致心跳骤停,虽经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仍未能挽回患者生 命,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严重有关。
儿童气道梗阻应急预案演练

一、背景儿童气道梗阻是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童气道梗阻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特开展儿童气道梗阻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童气道梗阻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2. 优化和完善儿童气道梗阻的救治流程;3. 增强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三、演练内容1. 演练场景:模拟一名5岁儿童在进食过程中,因误吞花生米导致气道梗阻。
2. 演练步骤:(1)发现患儿症状:值班护士发现患儿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立即通知医生。
(2)初步判断:医生根据患儿症状,判断为气道梗阻。
(3)紧急处理:医生立即对患儿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同时呼叫抢救小组。
(4)抢救小组到位:护士长迅速组织抢救小组,包括儿科医生、护士、麻醉师等。
(5)救治过程:医生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护士配合进行吸氧、心电监护等治疗。
(6)异物取出:通过吸痰器将异物取出,患儿呼吸逐渐恢复正常。
(7)后续处理:观察患儿病情,进行相应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
四、演练总结1. 优点:(1)医护人员对儿童气道梗阻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高;(2)救治流程更加规范,抢救效率得到提升;(3)增强了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
2. 改进措施:(1)加强医护人员对儿童气道梗阻知识的培训,提高识别和判断能力;(2)优化救治流程,确保抢救工作迅速、有序进行;(3)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演练意义通过本次儿童气道梗阻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儿童气道梗阻的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我院将继续加强此类演练,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气道异物应急处置流程

气道异物应急处置流程
一、准备工作
1.确定应急队伍和人员
2.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工具
二、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
1.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2.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或窒息的表现
三、发现气道异物
1.观察患者是否有突然咳嗽、呼吸困难或无法说话的症状
2.询问患者是否吞咽异物或有异物卡在喉咙里的感觉
四、判断气道阻塞程度
1.观察患者是否能够自主咳嗽或说话
2.判断患者是否能够正常呼吸
五、进行急救措施
1.如果患者能够自主咳嗽,鼓励其咳嗽以排除异物
2.如果患者无法咳嗽或咳嗽无效,进行以下步骤:
1)立即呼叫急救电话
2)采取背部拍击和腹部冲击法帮助患者排除异物
3)如果上述方法无效,进行人工气道开放或胸外按压
六、持续监测患者状况
1.观察患者呼吸和意识状况的改善
2.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和呼吸正常
七、寻求进一步医疗救助
1.将患者转送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和检查
2.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急救记录给医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