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笔记整理
遗传学(笔记)1-10

遗传学(笔记)1-10遗传学课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一、什么是遗传学1、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2、遗传(heredity)是指生物的繁殖过程中,亲代和子代各个方面的相似现象。
3、变异(variation)是指子代个体发生了改变,在某些方面不同于原来的亲代。
4、遗传与变异的辨证关系5、现代的观点: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的组成、传递和表达规律的一门科学,其主题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遗传学可称为基因学。
二、遗传学研究的任务:就是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深入探讨它们的本质,并利用所得成果,能动地改造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三、遗传学研究的内容1、遗传物质的结构2、遗传物质的传递3、遗传物质的表达◆基因在世代之间传递的方式与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2、摩尔根连锁交换定律3、染色体外遗传(extrachromosomal inheritance):细胞质基因和其他核外基因的非孟德尔传递方式。
4、母性影响(maternal effect):由母体基因型决定子代性状,但受胞质因子影响,F3代才分离的一种单亲遗传方式。
5、群体遗传的Hardy-Winberg 定律与进化◆遗传学基本概念Key Terms1、遗传(heredity, inheritance):生物在以有性或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种族繁衍的过程中,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2、变异(variation)生物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3、遗传学(Genetics)◇经典定义∶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现代定义∶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传递和表达规律的一门科学——基因学◇基因(gene)是遗传、发育和进化的交汇点。
◆常用的重要遗传学研究材料1、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3、豌豆(Pisum sativum)4、果蝇(Drosophila)5、玉米(Zea mays)6、小鼠(Mus musculus)7、人(Homo sapiens)8、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t)9、拟南芥(Arabidopisis)第二节遗传学发展的里程碑一、遗传学的产生1、亚里士多德(Aristotle)2、“先成论”(theory of performation)3、渐成论(theory of epigenesis)4、拉马克(mark,1744-1829)5、达尔文(C.K.Darwin,1809-1882)6、魏斯曼(A. Weismann,1834~1914)7、孟德尔(G.J.Mendel 1822~1884)8、荷兰的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德国的科伦斯(KarlCorrens)奥地利的切尔马克(Erich.S.Tsehermark)二、遗传学的发展1、萨顿(W.S.Sutton,1876~1916)2、贝特逊(W.Bateson,英国遗传学家)3、约翰逊(W.L.Johannson,1857~1927)4、摩尔根(T.H.Morgan ,1866~1945)美国实验胚胎学家5、比德尔(G.W.Beadle 美)和他的老师泰特姆(E.L.Tatum)6、埃弗里(O.T.Arery 美)等。
遗传学专业笔记整理

遗传学一、名词解释基因型:是指一种个体染色体上基因旳集合,即它所涉及旳每一对基因。
体现型:也简称表型,是指一种个体所具有旳多种基因所制造旳产物如蛋白质、酶等,以及个体旳多种体现特性,甚至涉及它旳行为等。
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构造,叫做染色质丝,它是由最基本旳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旳。
染色体: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遗传物质存在旳特定形式,是间期细胞染色质构造紧密包装旳成果。
有丝分裂:又称间接分裂,通过纺锤体旳形成、运动以及染色体旳形成,将S期已经复制好旳DNA平均分派到两个子细胞中,以保证遗传旳稳定性和持续性旳分裂方式。
由于这一分裂方式旳重要特性是浮现纺锤丝,特称为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有性繁殖生物为形成单倍体配子以完毕生殖过程而进行旳一种特殊旳有丝分裂方式,涉及两次细胞分裂而只有一次染色体复制,最后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构造基本相似旳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旳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旳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旳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种来自母方,另一种来自父方。
遗传密码:指mRNA链上每三个核甘酸翻译成蛋白质多肽链上旳一种氨基酸,这三个核甘酸就称为密码子或三联子密码(triplet coden) 。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毕遗传信息旳转录和翻译旳过程。
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毕DNA旳复制过程。
在某些病毒中旳RNA 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旳过程。
假基因:是基因组中因突变而失活旳基因,无蛋白质产物。
一般是启动子浮现问题。
超基因:是指作用于一种性状或作用于一系列有关性状旳几种紧密连锁旳基因。
内含子(Intron) :真核细胞基因DNA中旳间插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成RNA,但随后被剪除而不翻译。
外显子(Exon) :真核细胞基因DNA中旳编码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成RNA并进而翻译为蛋白质。
生物遗传学笔记

生物遗传学笔记一、孟德尔遗传定律。
1. 豌豆杂交实验。
- 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 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例如高茎和矮茎、圆粒和皱粒等。
- 孟德尔进行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如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
- 实验过程:将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₁)全部是高茎豌豆(Dd)。
让F₁自交,得到的子二代(F₂)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接近3:1。
-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来被称为基因)决定的。
-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如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所以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F₁(Dd)产生的配子类型为D和d,比例为1:1。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让F₁(Dd)与隐性纯合子(dd)杂交。
- 预期结果:如果孟德尔的解释正确,测交后代中高茎(Dd)与矮茎(dd)的比例应该为1:1。
- 实验结果:测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比例接近1:1,验证了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实验过程: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得到F₁全为黄色圆粒豌豆(YyRr)。
让F₁自交,F₂中出现了四种表现型: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比例接近9:3:3:1。
-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 F₁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F₁(YyRr)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YR:Yr:yR:yr = 1:1:1:1。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让F₁(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
医学遗传学笔记(重点标注)

第三章基因突变遗传物质的改变称为突变。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核苷酸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置换、插入或缺失。
3.1 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根据基因突变发生的原因,可将突变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
自发突变:在自然条件下,未经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
诱发突变:经人工处理而发生的突变。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生殖细胞突变:有利或者中性突变:同种生物遗传性状多样性的根源、不同物种演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促进生物物种系统发育与不同种群产生、形成的原动力有害突变:导致遗传病、构成和增加遗传负荷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诱变因素:一、物理因素:1.紫外线:紫外线的照射可使DNA顺序中相邻的嘧啶类碱基结合成嘧啶二聚体,最常见的为胸腺嘧啶二聚体(TT)。
2.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Co60等,击中DNA链,能量被DNA吸收,导致DNA链和染色体的断裂,片段发生重排。
二、化学因素:1、羟胺(HA):羟胺可使胞嘧啶C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而不能正常地与G配对,改为与A互补,经两次复制后,C-G就变成了T-A。
2、亚硝酸或含亚硝基化合物:这类物质可以使碱基脱去氨基(—NH2),而产生结构改变,如A被脱去氨基后就变成了次黄嘌呤(H)不再与A配对变为与C配。
3、碱基类似物:如5—溴尿嘧啶(5—BU)、2—氨基嘌呤(2—AP)等,可取代碱基而插入,引起DNA分子突变。
5—BU的化学结构与T很相似,它既可与A配对,也可与G配对。
4、烷化剂:甲醛、氯乙烯、氮芥等是具有高度诱变活性的烷化剂,可将烷基(CH3-、C2H5-等)引入多核苷酸链上的任何位置,被烷基化的核苷酸将产生错误配对而引起突变,如烷化G可与T配对,形成G—C→A—T的转换。
5、芳香族化合物:吖啶类和焦宁类等扁平分子构型的芳香族化合物可以嵌入DNA的核苷酸序列中,导致碱基插入或丢失的移码突变。
三、生物因素:病毒:风疹、麻疹、流感、疱疹等真菌和细菌:毒素或代谢产物黄曲霉素3.2基因突变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静态突变和动态突变。
大一遗传学知识点汇总

大一遗传学知识点汇总遗传学是研究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科学,它在生物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下面将对大一遗传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基本概念1. 遗传学的定义:研究性状在遗传上的规律传递和遗传变异的科学。
2. 基因: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携带着遗传信息。
3. 染色体:细胞中储存基因的结构,人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
4. 纯合和杂合:个体基因型中是否存在相同的等位基因决定了其纯合或杂合状态。
二、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单因素遗传定律、二因素遗传定律和多因素遗传定律。
2.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决定了个体的表型,表型结果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3. 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表现在个体的表型上,而隐性基因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表现出来。
三、遗传变异1. 突变:某个或某些基因发生突然而明显的变化,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
2. 染色体畸变: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变异,如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等。
3. 基因重组:染色体上的互换和基因间的重组,使得基因搭配产生新的组合。
四、遗传疾病1. 单基因遗传病: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疾病,如先天性遗传性失明、脊髓性肌萎缩症等。
2. 多因素遗传病: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遗传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3. 染色体异常病:由于染色体畸变引起的遗传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克氏综合征等。
五、遗传工程和基因编辑1. 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扩增DNA片段。
2.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来实现特定的目的,如基因克隆、重组DNA技术等。
3. 基因编辑:通过CRISPR-Cas9技术等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精确编辑。
六、人类遗传学1. 人类遗传特点:人类遗传物质与其他生物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2. 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解析出人类基因组的组成和功能,对人类遗传学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3. 遗传咨询:通过遗传咨询师向个体提供有关遗传疾病风险和生育选择等方面的专业建议。
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遗传学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1. DNA的结构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组成的长链分子。
DNA的结构包括磷酸基团、脱氧核糖糖分子和碱基,其中碱基包括腺嘌呤(Adenine)、鸟嘌呤(Guanine)、胸腺嘧啶(Thymine)和鸟嘧啶(Cytosine)。
2. DNA的功能DNA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其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存储、复制、传递和表达。
DNA通过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来表达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3. RNA的结构与功能RNA是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其结构与DNA类似,但在碱基配对中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racil)代替。
RNA主要包括mRNA、tRNA和rRNA等,具有遗传信息传递和调控蛋白质合成的功能。
二、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1.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指生物体将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其中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目的是细胞增殖;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目的是产生生殖细胞。
2. 遗传信息的表达遗传信息的表达是指DNA携带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表达为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大部分功能酶和结构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着生物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三、遗传变异与突变1.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中发生的基因型、表现型及遗传频率的变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种群适应环境变化及进化的基础。
2. 突变突变是指生物体的DNA分子发生的永久性的基因突变,其结果是导致个体遗传信息的改变,从而影响表型的性状。
突变是造成遗传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遗传疾病1. 遗传疾病的分类遗传疾病是由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缺陷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细胞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等。
生物科学遗传学第四版笔记

生物科学遗传学第四版笔记摘要:一、生物科学遗传学简介1.遗传学的定义2.遗传学的发展历程3.遗传学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2.染色体遗传规律3.分子遗传规律三、遗传的分子基础1.基因的概念2.基因的结构与功能3.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四、遗传病的类型及防治1.遗传病的分类2.遗传病的发病机制3.遗传病的防治策略五、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1.遗传工程的基本概念2.遗传工程的应用领域3.生物技术的发展前景六、遗传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遗传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3.遗传学在农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正文:生物科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科学。
遗传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遗传学已经成为生物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遗传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生物进化的奥秘,还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如防治遗传病、改良农作物等。
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和分子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遗传因子以一定的比例分离和组合,从而决定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
染色体遗传规律是指遗传信息通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给子代。
分子遗传规律是指遗传信息在分子水平上的传递和表达。
遗传的分子基础是基因。
基因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基本单位。
基因的结构包括编码区、调控区和转录产物。
基因的功能取决于其编码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各种生物学作用。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决定了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和遗传特性。
遗传病是一类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
遗传病的分类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遗传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基因突变、基因表达异常等。
遗传病的防治策略包括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基因治疗等。
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是遗传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体现。
遗传工程是指通过直接操作生物体的基因组,实现对生物体的遗传特性进行改造的技术。
遗传学 知识点 笔记 详细 试题 复习必备

遗传学知识点笔记详细试题复习必备遗传学知识点笔记详细试题复习必备一、名词释义1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卷缩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被碱性染料染色很深的物质。
染色单体一个dna双螺旋分子与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线。
异固缩是由于不同的螺旋度在同一染色体上发生不同的染色反应的现象。
3同源染色体生物体内,大小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真核细胞中,某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互为-----4核型、每对染色体的大小、着丝粒位置、臂比和有无卫星。
核型分析是对生物体细胞核内所有染色体的形态特征的分析。
5a染色体每种真核细胞的细胞内必须具有一套或几套基本的染色体,它们相互协调,维持生物的生命活动,这些染色体称为----6b染色体有些生物细胞中除了a染色体外,还常出现一些形态和行为不同于a染色体的额外染色体,又称超数染色体或副染色体。
7细胞周期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终了所经历的时间,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每个二价四分体包含四个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联会膜中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
9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之间互为-----。
非姐妹染色单体两条染色体间的染色单体互为----10双受精在被子植物中,一个精核与卵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发育成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结合为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如果3N胚乳的性状受精核的影响,则胚乳或花粉的直接感觉直接反映了父本的某些性状。
如果2n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受花粉的影响而表现出父本的某些性状,则也称为种皮直接性。
11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特殊无性生殖方式,它能形成性器官,但没有发生受精过程而形成胚和种子。
单性结实子房在没有受精的情况下发育成果实,有时需要花粉或激素刺激。
12生活周期生物体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世代交替在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生物中,生活周期包括一个无性世代和一个有性世代,二者交替发生称----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一、名词解释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染色体上基因的集合,即它所包含的每一对基因。
表现型:也简称表型,是指一个个体所含有的各种基因所制造的产物如蛋白质、酶等,以及个体的各种表现特征,甚至包括它的行为等。
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结构,叫做染色质丝,它是由最基本的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
染色体:是细胞在有丝分裂时遗传物质存在的特定形式,是间期细胞染色质结构紧密包装的结果。
有丝分裂:又称间接分裂,通过纺锤体的形成、运动以及染色体的形成,将S期已经复制好的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以保证遗传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分裂方式。
由于这一分裂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出现纺锤丝,特称为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有性繁殖生物为形成单倍体配子以完成生殖过程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包括两次细胞分裂而只有一次染色体复制,最终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遗传密码:指mRNA链上每三个核甘酸翻译成蛋白质多肽链上的一个氨基酸,这三个核甘酸就称为密码子或三联子密码(triplet coden) 。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在某些病毒中的RNA 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
假基因:是基因组中因突变而失活的基因,无蛋白质产物。
一般是启动子出现问题。
超基因:是指作用于一种性状或作用于一系列相关性状的几个紧密连锁的基因。
内含子(Intron) :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间插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成RNA,但随即被剪除而不翻译。
外显子(Exon) :真核细胞基因DNA中的编码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成RNA并进而翻译为蛋白质。
同源重组:又称为普遍性重组,是指联会(配对)的DNA同源序列之间相互交换对等部分的过程。
DNA的转座:或称移位(transposition),是由可移位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基因组:是一种生物体或个体细胞内基因的总和。
它分为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与叶绿体基因组。
C值反常现象(C值谬误):是指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致,某些低等生物却具有较大的C值。
RNA干扰:是指一种分子生物学上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其机制是通过阻碍特定基因的翻译或转录来抑制基因表达。
多倍体:指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单倍体:体细胞中具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杂交优势:具有不同遗传型的物种经过杂交,其后代的某些性状如生长速度、生活力、繁殖率、抗逆性和产量等优于亲本的现象。
同义突变:指的是改变后的密码子仍然编码同一氨基酸的突变称为同义突变。
非同义突变:指的改变后的密码子不是编码同一氨基酸的突变称为非同义突变。
无义突变:在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中,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可能使代表某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UAG、UGA、UAA),使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合成无功能的或无意义的多肽,这种突变就称为无义突变。
密码子的简并性:指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简并性(degeneracy)。
永久杂种:是指两个连锁的致死基因以相斥形式存在,永远保持杂合状态,不发生分离的品系称为平衡致死系或永久杂种。
位点专一性重组:是指在原核生物中依赖于小范围同源序列的联会,发生于短同源区或特定的碱基序列之间精确的切割、连接反应。
非姐妹染色单体:由不同着丝点相连的染色单体.就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二、问答题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答:间接证据:①DNA分布在染色体内,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而染色体是直接与遗传有关的。
②细胞核内的DNA的含量十分稳定,而且与染色体的数目存在着平行关系:在同一种生物的细胞中,体细胞(二倍体)中DNA的含量是生殖细胞(单倍体)中DNA含量的2倍;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也正好是生殖细胞的2倍。
③DNA在代谢中比较稳定,不受生物体的营养条件、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④作用于DNA的一些物理和化学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氮芥等都可以引起生物遗传特性的改变。
直接证据: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你对基因是怎么理解的答: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首先使用基因一词,其概念与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完全一致。
1926年,Morgan发表基因论指出基因代表一个有机的化学实体。
1944年,Avery等证实基因的本质是DNA,是DNA分子上的功能单位。
1955年,Benzer提出顺反子、突变子和重组子的概念,认为顺反子是编码一种多肽链的核苷酸序列,是一个功能单位,认为一个顺反子就是一个基因,这个基因或者编码蛋白质或者编码RNA分子。
1961年Jacob和Monod 提出操纵元学说,将基因分为结构基因、调节基因、操纵子和启动子。
到目前为止,普遍认为,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分子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3.原核生物基因和真核生物基因的区别答:①真核基因是不连续的,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而原核基因是连续的②真核基因是单顺反子,只编码一个蛋白质,而原核基因是多顺反子,编码多个蛋白质。
③真核基因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而原核基因的大部分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不转录④原核基因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而真核基因很大⑤真核基因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而原核基因重复序列极少4.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哪些性别分化在生物进化和物种演化方面有什么重要意义答:⑴性别决定的方式:①环境决定型(温度决定,如很多爬行类动物)②年龄决定型(如鳝)③性染色体决定型(如人类XY型、鸟类ZW型、蝗虫XO型)④性指数决定型(如果蝇)⑤染色体组的倍性决定型(如蜜蜂、蚂蚁)⑵意义:5.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有哪些简述其遗传效应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答:⑴.染色体变异类型①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②染色体组及染色体数目变异⑵缺失的遗传学效应:a.致死;b.假显性;c.人类缺失综合症重复的遗传学效应:a.剂量效应;b.位置效应倒位的遗传学效应:a.降低倒位杂合体的连锁基因的重组率;b.倒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易位的遗传学效应:a.半不育性;b.假连锁;c.位置效应⑶易位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家蚕的性别自动鉴别品系6.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答:单倍体育种:指利用花药培养等方法诱导产生单倍体,并使其单一的染色体各自加倍成对,成为有活力、能正常结实的纯合体,从而选育出新的品种的方法。
多倍体育种:指利用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等,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多倍体育种材料,用以选育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
7.杂交育种答:杂交育种指利用作物具有不同遗传性的品种或类型相互杂交,创造遗传变异,然后再通过选择和系统的试验鉴定,培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8.连锁遗传答:连锁遗传的含义: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F2中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称为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规律:连锁遗传的相对性状是由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控制,具有连锁关系,在形成配子时倾向于连在一起传递;交换型配子是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形成的。
9.什么是“倒位”可能产生什么遗传效应在遗传学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答:⑴含义:一条染色体上同时出现两处断裂,中间的片断扭转180°重新连接起来,这一片断上基因的排列顺序颠倒的现象称为倒位。
⑵遗传效应:a.降低倒位杂合体的连锁基因的重组率;b.倒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⑶在遗传研究中的意义:保存连锁的两个致死基因(平衡致死系)10.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起全球关注,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
对转基因食品前所未有的安全性检验:①严格的毒理性检验:如热稳定性试验、消化稳定性试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免疫毒性检测、毒性动力学、遗传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生殖发育毒性等。
②严格的过敏性检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特异IgE抗体结合试验、定向筛选血清试验、模拟胃肠液消化试验、动物模型试验等。
③严格的抗性检验。
所以我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11.谈谈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保护遗传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答:⑴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可以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之总和;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涉及的是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⑵保护遗传多样性的意义:12.最近有关“转基因食品致癌、致不育”的言论甚嚣尘上,你是如何理解的答:我认为“转基因食品致癌、致不育”这一言论是错的,不赞同这一观点。
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的基因组中,使遗传物质得到改造的生物在性状、营养和品质等方面满足人类需要。
转基因食品是指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即为转基因食品。
首先来看“转基因食品致癌”这一言论为什么是错的。
关于Seralini团队研究结果的学术论证:①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存在问题。
突破了90天试验期限,实验结果不可重复。
②日本学者使用转基因饲料饲喂实验大白鼠,持续2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连续10代的鹌鹑转基因饲料饲喂试验,也证实转基因玉米对动物的长期健康没有影响。
③目前检索到的20多篇长期转基因食品饲喂试验的文献(持续时间为90天到2年),实验结果都不支持转基因食物长期食用会损害人体健康的假说。
④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和荷兰六个欧盟成员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都得出了相同结论,否定塞拉利尼的研究结果所以“转基因食品致癌”这一言论是错的,不成立。
再来看“转基因食品致不育”这一言论为什么也是错的。
①没有任何研究文献支撑上述假说;②墨西哥人近20年来以转基因玉米为主食,未出现生育率下降现象;③美国的家禽家畜业产业庞大,牛、羊、鸡、猪生生不息,出口列国,未见动物遭遇生育危机。
美国临近墨西哥的几个州也多以转基因玉米为食,并未显现生育能力下降。
所以“转基因食品致不育”这一言论也是错的,不成立的综合所述:“转基因食品致癌、致不育”这一言论是错的,不赞同这一观点。
三、计算题1.一个双因子杂合体AaBb自交得到如下后代:A__B__ 198A__ bb 97aaB__ 101aabb 1基因A与B是否连锁如果连锁,遗传距离是多少写出亲本的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