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名词解释精选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 基因: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2. 染色体:细胞核中的细长结构,携带着遗传物质。
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染色体:细胞核中的细长结构,携带着遗传物质。
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3. 等位基因:存在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不同基因形式。
个体可以携带两个等位基因中的一种。
等位基因:存在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不同基因形式。
个体可以携带两个等位基因中的一种。
4. 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表现出来的特征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
只有当个体携带两个隐性基因时,该特征才会显现出来。
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表现出来的特征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
只有当个体携带两个隐性基因时,该特征才会显现出来。
5. 杂合子和纯合子:杂合子指一个位点上携带两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而纯合子指携带两个相同等位基因的个体。
杂合子和纯合子:杂合子指一个位点上携带两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而纯合子指携带两个相同等位基因的个体。
6.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在其基因中的特定基因组合,而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个体可观察到的特征。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在其基因中的特定基因组合,而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个体可观察到的特征。
7. 遗传变异: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信息的变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变异: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信息的变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8. 杂交:不同种类或不同个体之间的繁殖,导致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杂交有助于增加遗传多样性。
杂交:不同种类或不同个体之间的繁殖,导致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杂交有助于增加遗传多样性。
9. 基因工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基因进行改变或操控的过程。
基因工程可以创造具有特定遗传特征的生物体。
基因工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基因进行改变或操控的过程。
遗传学名词解释

1. 表现度(Expressivity):一些基因在不同个体中表达不一致,具有个体差异性。
具有相同基因型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2. 拟表型(Phenocopy):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变化,有时与基因改变引起的表型变化类似。
3.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F1表现与亲本之一相同,而非双亲的中间型或者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
4. 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杂合子中显性形状不能完全掩盖隐性性状的现象。
5.镶嵌显性(Mosaic dominance):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
6.共显性(Codominance):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叫并显性。
7. 致死基因(lethal allele):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8.隐性致死(recessive lethal):杂合时不影响个体的生活力,但在纯合状态有致死效应的基因叫隐性致死基因。
如植物中的白化基因等。
9.显性致死(dominant lethal):杂合状态即表现致死作用的基因。
如显性基因Rb引起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人的结节性硬化症。
10.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在配子期致死。
11.合子致死(zygotic lethal):在胚胎期或成体期致死。
12. 等位基因(allele):二倍体生物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基因座位上,以不同方式影响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
13.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指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相同基因座位的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14.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指不能进行自花受精或同一品系内异株花粉受精,而不同基因型株间授粉可结实的现象。
15. 连锁(linkage):若干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而发生连系遗传的现象。
16. 连锁群(linkage group):在染色体中具有不同的连锁程度并按线性顺序排列的一组基因座位。
遗传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Genetics(遗传学):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
现代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科学,亦称为基因学。
2.Chromatin(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3.Chromosome(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精巧包装而形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4.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组成性异染色质):通常所指的异染色质,是一种永久性的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位子较恒定,在间期细胞核中仍保持螺旋化状态,染色很深。
5.※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兼性异染色质):在一定的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呈现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
6.※lampbrush chromosome(灯刷染色体):是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停留在双线期(可持续数月)的染色体。
7.※cell cycle(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这段时间称为细胞周期。
8.※Mitosis(有丝分裂):没有明显界限的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9.※Meiosis(减数分裂):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10.Character(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总称。
11.unit character(单位性状):每一个可以具体区分的性状。
12.contrasion character(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13.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座位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14.基因型(genotype) : 生物个体或细胞遗传物质的组成,决定生物体一系列发育性状的可能性。
遗传学的名词解释全集

基因型(genotype)是生物体的内在遗传结构。
表型(phenotype)是生物体可观察和检测到的性质,受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影响而产生。
显性(dominance)与隐性(recessive):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时,子一代中显示出某一性状,而另一性状不能显示;能在子一代中显示出的性状叫显性,不能显示出来的性状叫隐性。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traits):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之间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的那些性状。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s):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之间显示出连续的可度量的性状,且与环境关系密切。
等位基因(allele):一个基因由突变而产生的多种形式之一。
在经典遗传学领域,它是指一对位于染色体上相同的位置、控制同一性状的一对基因。
纯合子(homozygote)与杂合子(heterozygote):一个或几个座位上等位基因相同的二倍体或多倍体称纯合子,不同则称杂合子。
概率(probability):未发生事件的可能性(预测)频率(frequency):已发生事件的可能性(回顾)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在减数分裂中相互配对的染色体,或在进化中来源同一祖先,含有的基因座位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染色单体(chromatid)复制后两个染色体着丝粒相连,其中的任意一条称为染色单体。
核型(karyotype)动物、植物、真菌等真核生物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细胞内具有的相对恒定特征的单倍或双倍染色体组。
多线染色体(polytene chromosome)在一些特殊的细胞中(如果蝇的唾腺中),通过核内有丝分裂,DNA大量复制,但胞质不分裂,染色体实质由多条染色体排在一起而产生。
二价体由于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是由二条染色单体组成,故每一配对的结构中共有四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染色单体,称之为四分体。
由染色体水平来考虑称之为二价体,因为每对是由二条同源染色体组成。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亲代与子代同一性状相似的现象。
2.变异: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之间出现性状差异的现象。
3.遗传学:是一门涉及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科学,同时也是一门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
4.数量遗传学:研究生物体数量性状即由多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规律。
5.群体遗传学:研究基因频率在群体中的变化、群体的遗传结构和物种进化。
6.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出现的一种能被碱性染料强烈染色,并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特征的物体。
7.主缢痕:着丝粒所在的区域是染色体的缢缩部分,称为主缢痕。
8.次缢痕:在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还常另外有缢缩部位,染色较淡,称为次缢痕。
9.随体:某些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称为随体。
次缢痕与核仁的形成有关,故称为核仁组织者区。
10.端粒:染色体臂末端的特化部分,可将染色体末端封闭,使染色体之间不能彼此相连。
11.着丝粒:是染色体的缩缢部位,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spindle fiber)结合的区域。
12.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
13.常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内,对碱性染料着色浅、螺旋化程度低、处于较为伸展状态的染色质。
主要是单一序列DNA和中度重复序列DNA构成。
14.染色质:在间期细胞核内,对碱性染料着色较深、螺旋化程度较高、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
15.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之同源染色体。
16.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对之间的互称非同源染色体。
17.姊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中期观察到的染色体由相同的2个染色单体构成,它们彼此以着丝粒相连,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18.细胞周期:细胞上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一段历程。
19.减数分裂:又称为成熟分裂(maturation division),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生物通过各种生殖方式保证生命在世代间的延续,并使子代和亲代相似,这种世代间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2、变异:亲代与子代各个体之间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时子代产生于亲代完全不同的性状,这种现象称变异3、遗传学: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以及规律的科学4、显性基因:在杂核状态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称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5、隐性基因:在杂核状态不能表现其表性效应的基因,称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6、纯合体:有两个同是显性或同是隐性的基因结合而成的基因型个体7、杂合体:由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结合而成的基因个体8、基因型(遗传型):是生物体的基因组成或遗传组合9、表型:生物体某种特定基因型所表现出的性状10、分离定律:一对等位基因在杂核状态互不沾染,保持其独立性,在配子形成时又按原样分离到不同配子中去11、测交: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杂交,用来鉴定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称测交12、亲组合:后代出现的亲本所具有的形状组合13、重组合:后代出现的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14、自由组合: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时,独立遗传,互不混合,形成配子时,同一对基因各自独立分离,不同对基因则自由组合15、概率:在无数次反复实验中,某种实验结果可能出现的百分率16、适合度: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值适合的程度17、同源染色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似,遗传功能相同的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18、联会: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称为联会,它保证的同源染色体的正常分开19、交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的互换称为交换20、反应规范:某种基因型个体在所有环境条件下所能形成的所有表型,称该个体的反应规范21、基因的多效现象:一个基因可以影响多个表型性状,如鸡的翻羽基因22、表型模写:有时环境条件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效应与基因突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很相似,成为表型模写,phenocopy23、表现度:个体之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称为表现度24、外显率:一定基因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预期表现型的比例25、基因座: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26、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最基本的基因间相互作用27、完全显性:杂合体(Aa)与显性纯合体(AA)的表型完全相同,无法区分,杂合体体内虽然有两个不同的基因,但是只有显性基因的表型效应得以完全表现,隐性基因的作用则被完全掩盖28、不完全显性:杂合体(Aa)的表型是(AA)和(aa)个体的中间性,杂合子表现(AA)的特征,但达不到显性纯合子程度,显性作用不完全,不能完全掩盖隐性基因的作用。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law of segregation(分离定律):一个遗传性状的两个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是分离的,最终形成不同的配子●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自由组合定律):应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The Law of Dominance(显性定律):在杂合子中,一个等位基因可以隐藏另一个等位基因的存在。
●allele(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形态的基因。
●test cross(测交):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杂交,是杂交子一代个体(F1)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的交配,是用以测验子一代个体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monohybrid(单因子杂种):指只有1对等位基因不同的两个(同质的)亲本所形成的杂种。
●dihybrid(双基因杂种):二对等位基因不同的两亲间的杂种。
●Complete dominance(完全显性):发生在杂合子和显性纯合子表型相同的情况下。
●incomplete dominance(不完全显性):f1杂种的表型介于两个亲本的表型之间。
●codominance(共显性):两个显性等位基因以不同的方式影响表型。
●multiple allele(复等位基因):一个基因有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allele frequency(等位基因频率):基因的每个等位基因占基因拷贝总数的一个百分比,这个百分比称为等位基因频率。
●monomorphic genes(单型的基因):这种基因只有一种常见的野生型等位基因。
●polymorphic genes(多态性基因):有些基因有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Pleiotropy(多效性):一个基因可能导致几个特征。
●Recessive epistasis(隐性上位)隐性等位基因需要隐藏另一个基因的作用,这种掩蔽现象称为隐性上位。
遗传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Genetics〔遗传学〕: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
现代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科学,亦称为基因学。
2.Chromatin〔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3.Chromosome〔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精巧包装而形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4.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组成性异染色质〕:通常所指的异染色质,是一种永久性的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位子较恒定,在间期细胞核中仍保持螺旋化状态,染色很深。
5.※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兼性异染色质〕:在肯定的细胞类型或肯定的发育阶段呈现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
6.※lampbrush chromosome〔灯刷染色体〕:是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停留在双线期〔可连续数月〕的染色体。
7.※cell cycle〔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这段时间称为细胞周期。
8.※Mitosis〔有丝分裂〕:没有明显界限的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9.※Meiosis〔减数分裂〕: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别有丝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10.Character〔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总称。
11.unit character〔单位性状〕:每一个可以具体区分的性状。
12.contrasion character〔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13.等位基因〔allel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座位上,操作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14.基因型〔genotype〕 : 生物个体或细胞遗传物质的组成,决定生物体一系列发育性状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遗传学:生命科学的新兴、经典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信息(biological information)的化学本质;纵向、横向传递;变异(碱基、染色体)、重组和进化;以及保持、实现、提取和应用。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heredity)和变异(variation)的科学。
遗传是绝对的,变异是相对的。
(刘祖洞)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及其扩展
基因型(genotype)是生物体的内在遗传结构。
表型(phenotype)是生物体可观察和检测到的性质,受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影响而产生。
显性(dominance)与隐性(recessive):一对相对性状杂交时,子一代中显示出某一性状,而另一性状不能显示;能在子一代中显示出的性状叫显性,不能显示出来的性状叫隐性。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traits):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之间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的那些性状。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s):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之间显示出连续的可度量的性状,且与环境关系密切。
等位基因(allele):一个基因由突变而产生的多种形式之一。
在经典遗传学领域,它是指一对位于染色体上相同的位置、控制同一性状的一对基因。
纯合子(homozygote)与杂合子(heterozygote):一个或几个座位上等位基因相同的二倍体或多倍体称纯合子,不同则称杂合子。
概率(probability):未发生事件的可能性(预测)
频率(frequency):已发生事件的可能性(回顾)
第四章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和真核生物的基因作图
交换率(crossing-over value)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的频率,表示基因间距离的长短。
重组率(recombination frequency)重组细胞或个体的比例。
重组率 交换率
干涉(interference)染色体发生的第一次交换抑制了邻近地区的第二次交换。
连锁群(Linkage group)一组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的线性排列的基因群。
第六章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重组
转化(transformation):是指在生物之间通过细胞外DNA片段的转入来传递遗传信息。
转化的DNA分子能和受体DNA的同源部分进行重组。
转染(transfection):裸露的外源DNA 片段导入细胞的过程。
接合(conjugation)供受体细菌间的直接接触能单向转移遗传物质的过程。
转导(transduction)以噬菌体为媒介,使细菌遗传物质从供体转移到受体的过程。
共转化(基因相近)可通过共转化频率测定基因连锁图谱。
普遍性转导(generalized transduction)可转移供体染色体的很多不同部分。
特异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局限性转导, restricted transduction)只转移供体染色体的特定部分。
共转导(contransduction)多个基因被同进转导,可用于遗传作图。
第八章染色体和基因
基因组(genome):是指一个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总量。
内含子(intron):基因内部不编码的序列,在成熟mRNA中被切除。
外显子(exon):一个基因不包括内含子的任何编码序列,其mRNA的相应区域可翻译成蛋白。
割裂基因(split gene):是指由多个外显子(exon)和内含子(intron)间断相接而成的基因。
每一种生物其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含量是特异的,被称为C值(C value)
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称为C值矛盾(Cvalue paradox)
着丝粒(centromere):染色体上的特殊区域,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的一种结构。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附着纺锤体引丝的染色体区域。
每一条染色体的末端都有特殊的结构叫端粒(tolemere)
第十一章转录后加工
核酶:是指本质为RNA或以RNA为主,含有蛋白质辅基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物质。
它具有酶的催化功能,但又和酶有区别。
第十二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经分裂形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不同的稳定的细胞类群的过程;是个体发育的基础和核心。
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s):维持细胞基本功能所必需的基因,在所有细胞类型中均表达。
e.g., 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组蛋白、核糖体蛋白、TAC 循环的关键酶,etc.
组织特异性基因(tissue-specific genes): 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中特异性地表达,使细胞形成特定的形态结构,行使特定的功能。
e.g., 卵清蛋白、胰岛素、血红蛋白,etc.
调节基因(regulatory genes): 调节基因的表达。
第十七章突变与DAN损伤的修复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它包括单个碱基改变所引起的点突变(point mutation),或多个碱基的缺失、重复和插入。
转换:是指同类碱基之间的替换。
颠换:是嘌呤与嘧啶之间的替换。
同义突变:不影响密码子含义的碱基突变,其发生是由于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错意突变:改变密码子含义的碱基替换。
无义突变:将一有意义的密码子改变成为无义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的碱基替换。
第二十三章发育的遗传学基础
全能性(totipotency):核具有通过各发育阶段产生一个正常成体的能力。
分化(differentiation):在发育中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发生了改变,最终产生了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命运(fate):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不同的分化方向和功能。
决定(determination):细胞对特殊命运定型的过程。
第二十四章群体遗传学与分子进化
基因型频率(genotypic frequency)
孟德尔群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用百分率表示。
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 (等位基因频率,allele frequency)
在孟德尔群体中,一种等位基因占同一座位的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