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本文主要对《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刊载的李瑛、文旭教授《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中的一些结论提出商榷。通过对该文中一些立论的辩驳,进一步讨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 隐喻和转喻在多义词词义扩展中的作用以及多义词词义的扩展方式,强调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多义词词义扩展机制以及词义演变认知过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义词;转喻;隐喻;历时;认知

一、引言

李瑛、文旭教授在《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发表了《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李文)。该文以英汉head(头)的词义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多义词词义延伸的思维结构和呈现方式,并得出了四点结论。笔者对文中两位作者的一些结论持有不同的看法,不揣愚陋,提出几点质疑求教于读者并与两位教授商榷。

二、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

李文选取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词典中所列的12 个“head”的名词义项为语料,通过分析发现,在12个义项中,本义1项,转喻3项,隐喻与转喻交叉的2项,隐喻6项,由此得出结论:“隐喻性义项多于转喻性义项。以隐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多于以转喻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即在词义延伸中隐喻的作用大于转喻”。

我们对李文的这一结论及其推理过程有三点质疑。首先我们不能完全赞同李文对这些义项的划分。例如,李文认为义项“智力,思维”属于隐喻和转喻的交叉,而我们认为这是转喻的义项。首先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国内外学者是如何区分隐喻和转喻的。完形心理学依据知觉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原则来区别隐喻和转喻。其中相似原则和顺接原则为隐喻的认知原则,接近原则和突显原则则是转喻的认知原则(赵艳芳,2001:97-99)。沈家煊(2004:243)认为,转喻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相关的概念,是重新分析;隐喻是从一个概念投射到另一相似的概念,是类推。林正军(2005:366)通过总结Lakoff,Johnson,和Gibbs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认为,“转喻建立在邻近性(contiguity)原则基础之上,体现同一认知域中两个元素的相关性;而隐喻建立在相似性(resemblance/similarity)原则基础之上,涉及到两个认知域,强调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因此,我们认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在于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就“头”的原义与义项“智力,思维”之间的关系而论,两者之间并无相似性可言,而是以“头”这一事物指代其“思维”属性,其语义延伸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并非李文所说的“从一个域投射到另一个域”。赵艳芳(2001:119)也认为从“头部”到“智力,思维”的词义演变是转喻的思维方式。

其次,李文仅依据对“head”的12个名词义项的分析就得出这一结论,显然是失之偏颇的。我们认为,研究认知思维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必须尽可能地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所有的义项。尽管我们无法穷尽多义词的所有义项,尽管多义词的某些义项已经废弃或过时不用了,但仅选取其中某些义项进行分析就轻易下结论,是不够严谨的。有鉴于此,我们利用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head的所有义项作进一步的分析。据统计,该词典共收录了head 名词义项32个,形容词义项2个,动词义项14个,并且按照语法和语义特征把所有的名词义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共7义项,与本义的关系基本上为部分与整体、事物与其属性之间的关系,为转喻义项;第二部分共18义项,其语义基本上表示与“人体的头部”形状或所处的位置相似,以隐喻为主,也有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第三部分共7义项,为“头”的功能意义上的延伸,前2项为转喻,其余为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可见,单从名词义项来考察,隐喻性义项确实多于转喻性义项,但是如果加上形容词和动词义项,情况就不一样了。“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是转移思维的结果,因为同义而不同词性是突显事物不同的方面而已”。

(赵艳芳,2001:120)这一点李文也是赞同的,因为李文中提到“英语中…head? 除用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用,这种动词的用法属于转喻思维模式。”因此,在多义词“head”的语义演变中,很难断定隐喻发挥的作用一定大于转喻。Ungerer和Schmid(2008:115-158)用大量的语言事实说明,隐喻和转喻是互补分布的,也就是说,一种认知方法不足时,即用另一种方法来补充。他们用parallel一词来描述两者在认知过程中同等的作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隐喻和转喻在多义词词义延伸中是相互补充的,人们在延伸词义时采取何种认知思维方式是不确定的,其作用大小也得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最后,关于隐喻和转喻词义延伸的模式,李文是这样分析的:“虽然我们知道转喻是词义延伸的最基本过程之一,甚至比隐喻还要基本,但它延伸的基础是思维上的微观分解,具有思维邻近性关系特征,结果都是视觉焦点的转移,表具体的事物,语义延伸范围较小。其余义项是隐喻性思维意义延伸,是在相似性基础上产生的联想,语义范围大,类型多,既有具体意义,又有抽象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多义性的产生主要靠的是人类的隐喻性思维,以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础。相似性的事物或概念可不断产生,事物本身的成分却很有限。”就此我们认为有两点值得商榷。其一,和隐喻相比,转喻思维延伸的范围并不一定存在更大的局限性。Lakoff和Johnson(1980:37)认为,转喻,也像隐喻一样,不是任意的,而是系统性的,是一个概念体系。他们列举了七种转喻模式。Ungerer和Schmid(2008:116)也列举了九种转喻模式。李国南(2001:154-157)列举了十大转喻模式:(1)借事物的象征标记或个体特征代事物;(2)借工具代工具使用者或相关事物;(3)借容器或处所代事物;(4)借首创者代首创事物;(5)借产地代产物;(6)借原材料代成品;(7)借原因与结果相代;(8)借具体与抽象相代;(9)借局部与整体相代;(10)借特定与普通相代。

实际上,除上述的共有转喻模式以外,英汉语还各有独特的转喻模式,如英语中常以某种感情的名称指代具体的人或事物:以sorrow指代为之悲哀的人,glory指代荣耀的人或行为等;汉语中常借行为转指行为者,如:编辑,教授,同事,导演等。可见,英汉语中不仅转喻的方式多样,而且语义延伸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的。即便是以一具体事物指代另一具体事物,情况亦然,如paper可转指以纸为书写或印刷材料的许多东西:报纸,论文,考卷,文件,钞票,债券,票据,记录,车票,入场券等。

其二,至于转喻思维延伸的词义是否仅限于具体概念,国内外学者的意见并不一致。从Lakoff 和Johnson、Ungerer和Schmid所列举的转喻模式中可以看出,转喻基本上是一个具体概念到另一个具体概念的延伸。Ungerer和Schmid(2008:130-133)确实认为转喻通常限于具体概念。但是他们又认为情感的具体生理症状指代情感是转喻思维。因此,我们比较赞同李国南的观点,即转喻模式应该包括具体与抽象概念的相互指代,tiger指代ferocity,wisdom 指代wise person就是典型的例子。赵艳芳(2001:116)也引用约翰逊和奥特利的研究成果证明,“转喻也是倾向于用具体的有关联的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总之,转喻思维延伸的意义既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

三、转喻呈连锁状延伸与隐喻呈辐射状延伸

李文的结论之二是:基于转喻与隐喻的意义延伸呈现出连锁和辐射的不同方式。以转喻思维结构进行的意义延伸属于同一域中的映射,各义项之间虽然独立,却有联系,词义呈连锁方式拓展;而以隐喻思维结构进行的意义延伸属于不同域之间的映射,各义项之间没有联系,但与本义具有相似性的特征,词义呈辐射式方式延伸。陆国强(1999:90)就辐射和连锁作了如下区别:词义的辐射就像一个轮子,中心意义好比榖(hub),次要意义环绕着它,好比辐条(spoke);次要意义之间没有联系,但与中心意义有密切联系。而词义的连锁就像链条,次要意义一步一步地游离中心意义,相邻词义之间有联系,但次要意义距离中心意义越远,两者之间的联系越微乎其微或不复存在。

那么,我们再来观察“head”一词的语义延伸方式。“head”有以下转喻义项:1. 头发;2. 头痛;

3. 人,个人;

4. 头脑,才能;

5. 一头高或一头长;

6. 领导人,负责人等。显然,这些义项之间没有联系,但与中心意义却联系密切,词义属典型的辐射式延伸。陆国强(1999:90)就是以“head”为例解释词义的辐射的。

尽管“head”的隐喻义项确实基本上呈辐射式延伸,但这并不能证明隐喻义项一定是辐射型的。事实上,隐喻义项,与转喻义项一样,也具有多层次的特点。李国南(2001:53-54)以handicap 一词为例说明隐喻义的多层次转移:“此词源于一种十分古老的物物交换形式:手放在帽子里(hand in cap)。两人需要物物交换时,便请一公断人确定所拥有物价值较小的一方补偿对方的数额,最后又以伸手到一顶帽子里抽签的方式决定成交与否。至17世纪后期,英格兰有一种赛马活动就是按照这一原则来安排的,后称handicap match或handicap race。从…物物交换?到…赛马?,这是第一层隐喻。随后,handicap便自然而然地被用以指称形形色色的…障碍?或…不利条件?。这是handicap的第二层隐喻,也用作动词,意即…妨碍?。接着,这一动词的过去分词handicapped就被用来作为委婉语,指称…残废的?。”可见,handicap一词的隐喻义呈连锁状延伸。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通过隐喻还是转喻思维扩展词义,其方式是辐射型和连锁型共现的。

四、汉语“头”的多义化与转喻和隐喻思维的关系

在比较汉语“头”和英语“head”的义项时,作者得出结论:“英语和汉语在词义延伸过程中,认知思维部分相同。但由于英汉语言的不同特征,汉语“头”的用法上有其独特之处,与转喻和隐喻思维无关。”作者以汉语“头”作为名词词缀和方位词词缀为例以证明其观点。“有听头”、“前头”、“上头”等中的“头”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虚化为词缀,其意义延伸难道真的与认知思维无关吗?魏兆惠(2007)研究古汉语词缀“头”时发现,到了东汉时期才出现表方位和时间的词缀“头”。汉代文献中,有许多“头”字还没有完全虚化成词缀: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汉乐府·陌上桑》)

近黎阳南故大金堤,从河西西北行,至西山南头,乃折东,与东山相属。(《汉书·沟洫志》)高处树头,去地七丈。(《佛说奈女耆婆经》)

以上“上头”、“南头”、“树头”的“头”,还没有完全虚化为词缀,含有“顶”、“端”之义。从历时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词缀“头”在最初的时候还是与转喻思维有关的,只不过其转喻意义后来固化了,与原义的联系不易被察觉了。

另外,加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词缀“头”引伸出“必要,价值”之义,也是与转喻思维有关的。由于“头”是人体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位,我们不难理解“头”作后缀表示“必要性或价值”。尽管《汉语大词典》未列此义项,但台湾出版的《中文大辞典》中“头”字的第16义项就是:“必要也,如讲头、看头,谓一讲之必要,一看之价值也”。

由此可见,多义化与人类的转喻和隐喻思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多义词词义之间的关系是有据可依的,词义的扩展主要是通过转喻和隐喻来实现的。(林正军,2005)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多义词词义的扩展主要是通过转喻和隐喻思维来完成的,两者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从历时角度来看,词义的延伸基本上都与人类的这两种基本思维方式有关。只不过有些词义随着语言的发展,其理据丧失了,成了“死隐喻”或“死转喻”,从而固化为某词的共时语义网络中的一员。在词义的扩展方式上,无论是通过隐喻还是转喻思维,都可能呈现辐射和连锁方式,而且许多常用的多义词是通过连锁和辐射两种方式综合完成词义延伸的。

从认知思维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课题之一,它能充分解释多义词词义的延伸方式及原义与其衍生词义之间的关系。一词多义是共时实体,但它却是词义历时发展的结果。要充分理解一词多义现象,我们必须从“头”(源头,词源)来分析,采取共时和

历时相结合的方法,描述多义现象而不提及多义的来源是不大现实的。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36-37.

[2] 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Z].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209-1211.

[3] Ungerer, F. & Sch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115-158.

[4] 李瑛,文旭. 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J]. 外语教学, 2006 (3):1-5.

[5] 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163.

[6] 林正军. 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5) :366.

[7]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90.

[8] 沈家煊.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4) :243.

[9] 魏兆惠. 郑东珍. 论古汉语词缀“头”[J]. 语言研究, 2007 (2):110-112.

[10]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97-99.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本文主要对《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刊载的李瑛、文旭教授《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中的一些结论提出商榷。通过对该文中一些立论的辩驳,进一步讨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 隐喻和转喻在多义词词义扩展中的作用以及多义词词义的扩展方式,强调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多义词词义扩展机制以及词义演变认知过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义词;转喻;隐喻;历时;认知 一、引言 李瑛、文旭教授在《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发表了《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李文)。该文以英汉head(头)的词义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多义词词义延伸的思维结构和呈现方式,并得出了四点结论。笔者对文中两位作者的一些结论持有不同的看法,不揣愚陋,提出几点质疑求教于读者并与两位教授商榷。 二、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 李文选取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词典中所列的12 个“head”的名词义项为语料,通过分析发现,在12个义项中,本义1项,转喻3项,隐喻与转喻交叉的2项,隐喻6项,由此得出结论:“隐喻性义项多于转喻性义项。以隐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多于以转喻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即在词义延伸中隐喻的作用大于转喻”。 我们对李文的这一结论及其推理过程有三点质疑。首先我们不能完全赞同李文对这些义项的划分。例如,李文认为义项“智力,思维”属于隐喻和转喻的交叉,而我们认为这是转喻的义项。首先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国内外学者是如何区分隐喻和转喻的。完形心理学依据知觉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原则来区别隐喻和转喻。其中相似原则和顺接原则为隐喻的认知原则,接近原则和突显原则则是转喻的认知原则(赵艳芳,2001:97-99)。沈家煊(2004:243)认为,转喻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相关的概念,是重新分析;隐喻是从一个概念投射到另一相似的概念,是类推。林正军(2005:366)通过总结Lakoff,Johnson,和Gibbs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认为,“转喻建立在邻近性(contiguity)原则基础之上,体现同一认知域中两个元素的相关性;而隐喻建立在相似性(resemblance/similarity)原则基础之上,涉及到两个认知域,强调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因此,我们认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在于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就“头”的原义与义项“智力,思维”之间的关系而论,两者之间并无相似性可言,而是以“头”这一事物指代其“思维”属性,其语义延伸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并非李文所说的“从一个域投射到另一个域”。赵艳芳(2001:119)也认为从“头部”到“智力,思维”的词义演变是转喻的思维方式。 其次,李文仅依据对“head”的12个名词义项的分析就得出这一结论,显然是失之偏颇的。我们认为,研究认知思维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必须尽可能地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所有的义项。尽管我们无法穷尽多义词的所有义项,尽管多义词的某些义项已经废弃或过时不用了,但仅选取其中某些义项进行分析就轻易下结论,是不够严谨的。有鉴于此,我们利用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head的所有义项作进一步的分析。据统计,该词典共收录了head 名词义项32个,形容词义项2个,动词义项14个,并且按照语法和语义特征把所有的名词义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共7义项,与本义的关系基本上为部分与整体、事物与其属性之间的关系,为转喻义项;第二部分共18义项,其语义基本上表示与“人体的头部”形状或所处的位置相似,以隐喻为主,也有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第三部分共7义项,为“头”的功能意义上的延伸,前2项为转喻,其余为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可见,单从名词义项来考察,隐喻性义项确实多于转喻性义项,但是如果加上形容词和动词义项,情况就不一样了。“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是转移思维的结果,因为同义而不同词性是突显事物不同的方面而已”。

九下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曹刿论战》 一、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2.又何<间>焉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衣食所<安> 5.弗敢<专>也6.<牺牲>玉帛7.弗敢<加>也8.必以<信> 9.小大之<狱> 10.必以<情> 11.<忠>之属也12.忠之<属>也13.<可以>一战 14.神弗<福>也 15.< 再>而衰 二、一词多义 1.公问其故.:故.逐之: 2.民弗从.:战则请从.: 3.其.乡人曰:吾视其.辙乱: 4.何以.战;必以.信; 5.曹刿请.见;战则请.从; 6.小大之.狱;公与之.乘; 7.衣食所安.;安.求其能千里也; 8.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9. 又间.(jiàn)令吴广;颓然乎其间.(jīan)者;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 安得广厦千万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虽与外人间.隔; 奉命于危难之间.;时时而间.进; 三、通假字小惠未徧 四、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2.公将鼓之: 3.忠之属也: 4.公与之乘: 5.下视其辙: 6.齐师败绩: 鱼我所欲也 一、一词多义 1.而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 4.得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故不为苟得也 5.为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6.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人皆有之 得之则生 呼尔而与之代词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代词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 此之谓失其本心结构助词 7.生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8.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张素侠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现象的生成进行分析, 认为词的 多义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词的多义性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 隐喻和转喻生成的。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隐喻原型范畴 1 引言几乎在所有语言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 多义现象并进行专门的研究,它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由一个 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1〕(赵艳芳2000:36)。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它们以 各种方式发生联系。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词多义的语义延 伸机制。 2 词汇延伸意义的认知性词汇的延伸义指的是从原义派生和演 化出来的词义。语言在其产生之初都是单义的,一个词只对应一个意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展,交际能力不断增强,语言符号也要适应日益发展的交际的需要,于是一个语言符号就具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多义现象的产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了适应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需要。客观世界的事物是纷繁复杂的,而人的大脑的认识和储存能力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语言要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存在客观上的相关性或相似性,或是在理解新事物时加入了主观上的相似性。人们的这一认知思维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作为 思维工具和外在表现形式的语言上,具体表现为运用已知的词汇去命名新事物、表达新观念或描述新经验。于是,词汇的意义就在本义的基础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概念被不断扩充与抽象化,赋予旧词以新义,继而产生了一词多义。由于词汇意义的拓展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词汇的延伸义就不再具有任意性特征,而 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具有了认知性。 3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 3.1 原型范畴理论与一词多义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对语言中的许多现象作出了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一个范畴由一些极其类似的成员构成; 原型是同一个概念范畴中能反映本范畴特征的最好、最典型的成员,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的典型性:隶 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特征,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 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性 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和中心成员,即原型(prototype),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2]Taylor(1995)也指出大多数的语言范畴呈现出的不是单一中心的结构,而是多中心的结构。它们通常表现出多个类典型,这些类典型通过家族 相似性互相连接.下面我们用范畴理论来分析一词多义。再来看看名词“window”的意义是怎样拓展的: (1) The workman delivered the window . (2) Close the window . (3) She put her head through the window. (4) I painted the window while she was standing in it. 在这四个句子中,window都是以不同的意义出现的,在句(5)中,它指的是作为房

转喻与隐喻

转喻与隐喻之相关概念剖析 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利用某事物熟知的或容易感知的方面来代替该事物整体或其他方面。一般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不是无限的认知数据库,对事物认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事物用一个准确的术语或专有的解释去描述,而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把自己已有的认识与面临的新的认识对象结合起来,加以对照,找出公共的特性,用旧有的思想去解释、认识眼前的新事物,这种用一事物去指称另一相关的事物就叫做转喻。 凸显原则: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凸显原则,而转喻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这一凸显原则。一个事物、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复杂的,具有很多属性,而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最容易被该物最突出的、明显的、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属性所吸引,即凸显性。立足于这一突出的特性,我们就会以其为参照点,在该领域内(或同一认知模式里)激发另一成分。同时也可以说,,转喻是一个思维过程和投射过程,是一种描述事物的修辞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思维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只是这一过程是前一事物对照引出后一事物,从原有的经验结构、认知思维到语言表达的结果。

关联原则:转喻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其实质上是一种联想认知,遵循关联原则,也就是要理解转喻就必须依靠语用推理。例如:He is fond of the bottle.他喜欢喝酒。用bottle装酒的瓶子,表示wine酒,二者之间有相关联性,用容器代表了所装的物体。这种例子是相当多的,如:head头代指动物的数量,刀剑代指战争等等。这种关联性往往能帮助我们表述认识的更多的事物,但人的认识又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就会有从A→B→C的关联渐递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转喻具有临时性(对突然间面临的事物即刻做出解释)、创造性(思维的创造)、转借性(用A的特征指代B)、开放性(认知领域很广泛)、和多维性(所选择的属性方面)。 转喻的类型:①以部分代整体,如:The company needs more creative heads.②以地点代替机构,如:The White House’s current occupant is Barack Obama.③以地点代替事件,如:Watergate(水门事件) changed our politics.④以机构代替负责人,如:China and America attended the meeting.⑤以产品出品人代替产品,如:李宁代指“李宁”体育名牌⑥使用物体代替使用者,如:The buser are on strike.⑦控制者代替被控制者,如:Nixon bombed Hanoi.⑧容器代替物体,如:I’ll have a glass.(再来一杯)。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创新运用的重要方式,它大大的提高了语言现有词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语言的内涵,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使语言富有趣味性、审美性、形象性、简洁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扩大了我们的认识领域,促进了对新事物的有效了解。

隐喻与词汇教学

论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摘要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进行思维的工具。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和引申的重要手段,也是英语新词产生的重要途径。因此,英语词汇的教与学不是简单地对词汇字面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而是输入信息与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要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接受的声音和文字符号进行分析、归纳和合成,从而实现词义的构建。在分析了隐喻在英语词汇中的重要作用后,本文试图探讨隐喻如何能更好地指导英语词汇教学。 关键词:隐喻;认知;词汇教学

1.引言 作为语言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 词汇学习应始终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然而,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人们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句子和篇章的层面上, 注重进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词汇学习策略方面的研究多少受到了冷落和忽视。这导致了教师在教授词汇方面的方法和技巧不能随着时代变化而更新,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词汇方面的方法陈旧、低效,从而最终导致了在词汇的使用方面不能活学活用,在实际阅读和写作时往往束手无策。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词汇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字面意义,例如:the head of a state(国家元首),the mouth of a stream(溪口)。词语“head”和“mouth”的使用已涉及到了语言的本质问题,即语言是具有隐喻性的。 隐喻在传统的语言学中被看作是语言的一种偏离现象,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常被忽视或不予研究。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逐渐发展,隐喻所具有的强大认知功能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成为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到了Lakoff & Johnson(1980)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隐喻更是明确地被认为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被定义为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现在,隐喻研究者们基本都接受了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的观点(束定芳,2008)。近年来,Cameron &Low(1999)合编了论文集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隐喻的研究与应用》),将隐喻研究引人了应用语言学领域;其中,Cameron还建构了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框架,但并未就隐喻与二语习得及语言教学的直接关系作具体讨论。 我国外语界对隐喻的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于认知语言学领域,涉及隐喻的语用研究、语义研究,隐喻的基本工作机制及其理解过程等;除此之外,国内还发表了隐喻研究的专著(束定芳,2000),语法隐喻的研究也有涉及。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的积极指导作用体现于:“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束定芳,汤本庆2002)。但1990年以来国内刊物刊载的近百篇关于隐喻的文章里,对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却少有讨论。本文试图从隐喻对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促进英语词汇教学来探讨隐喻如何更好地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之中 2.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词多义现象

一、引言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语言现象,更是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英语中纯粹的单义词很少,绝大多数词都是多义词,即一个词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李福印,2006)。那么多义词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一词多义现象中,词义拓展的方式有两种:辐射(radiation)与连锁(concatenation);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隐喻与转喻是多义词词义延伸和拓展的途径。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不仅会加深我们对多义词的理解,而且它对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词汇时会产生一些重要的启示。 (一)多义词产生的原因。一词多义(polysemy)即一个词具有多种意义,而且意义之间密切相关,如英语中mouth of a river 与mouth of an animal。前者是后者意义的隐喻性延伸,两个意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month 属于多义词的范畴。多义词现象是语言经济性和灵活性的一种体现。它是语言的一种优点,而非缺点。这是因为,语言词语在获得新的意义的同时,并不一定要以失去其原有的意义作为代价。在不增加词汇数量的情况下,可表达的意义范围扩大了,这是语言经济性和创造力的表现(束定芳,2000)。产生多义词的原因有多种。不同学者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论述。本文作者归纳并认真分析后,认为在词义变化过程中产生一词多义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使用范围的转移(shift in application)。这是产生一词多义最主要的原因。如handsome 原来一般只用于形容男性的相貌,义为“英俊的,帅的”。如果用来形容女性,如a handsome woman,其意义就变成了“健美而端庄的,标致的”。如果用于修饰金钱,如a handsome sum of money,意义则是“可观的,相当多的”。一些词在不同场合下使用时意义也各不相同,以形容词sharp 和blunt 为例(段满福,2004)。sharp(刀具)尖利的→(言语)苛刻的→(行动)直截了当的→(感觉)剧烈的→(智力)敏捷的;blunt(刀具)钝的→(言语)直率的→(行动)笨拙的→(感觉)迟钝的→(智力)愚笨的。由此可见,一个词由于使用范围的转移,可用于不同的语义场,具有不同的意义。 2.不同社会领域中词具有特殊专业意义(specialization in asocial milieu)。属于社会原因。如律师们所说的action 往往是legal action(法律诉讼),而士兵们所说的action 可能就是military action(军事行动)了;又如生意人谈论company 一词时多指公司,而船长说company 时意义多为全体船员。 3.由于修辞用法而产生多义。因篇幅所限,我们只选择最主要的两种修辞方法,即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来讨论。在多义词形成的途径问题中,我们还会从认知角度来具体分析这一点。在暗喻修辞里,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相似之处,所以在eye of a needle(针眼),teeth of a tomb(梳齿),neck of a bottle(瓶颈),bridge of a pair of glasses (眼镜架),lip of a cup(杯口)中,eye,teeth,neck,bridge 和lip 都是比喻用法,它们和本体之间外形相似。从而这些词具有了多种意义。再来看转喻。转喻也称为借代,就是用一个密切相关的事物来指另一个事物,例如:She sets a good table,其中table 在此处的意思是supply of food,用“桌子”来指代“食物”。在He is nice,but he h asn’t got much brain (他人很好,却不太聪明)中,用“头脑”来指代“智力”。 4.外来词的影响(foreign influence)。如汉语中的“的”由于英语中的taxi 音译的影响,其“出租车”的义项似乎也得到了确定。 (二)多义词各意义的形成途径

高级隐喻词汇

aid in healing 帮助治疗 anchor 心锚 associative thinking 联想式思维(状态)auditory eye position 听觉化眼神位置beyond conscious mind 超意识 censor 潜意识压迫力 certified master practitioner 注册高级执行师cloak 披风、斗篷 coach position 教练位置 color exercise 填色练习 communal 集体的、社群的 conciousness metaphor 意识隐喻 counsellor 咨询师 deep metaphor 深度隐喻 dissociate 抽离 dissociation anchor 脱离心锚 dissolving 消溶的 doze 打瞌睡 dream decipher [di?saif?] 梦的解析 dream interpretation 梦境解析 dream slides 梦的定格画面 embodied experience 经验具象化 enlightment 启示

facilitator 协助者、推进者 feeling gauge 感觉衡量器 fresh dream 首次出现的梦境 gauge [geid?]测量仪器、衡量标准hologrammatic structure 全息结构 hooded 戴头巾的 insight 领悟 instinctual brain constriction 本能的脑部紧张integration chair 整合椅 interact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intuition 直觉 intuition chair 直觉椅 kinesthetic 感觉的、动觉的 lanuaging-cognitive function 语言认知功能level eyes 眼神平视 logical level sequence 逻辑层次顺序microscope metaphor 微观隐喻 morphogenetic brain 形态发生脑 musical chair 音乐椅 new lines of action 新行为 on the right track 做得对 outcome frame 成果框架 perception 感知

隐喻造词

隐喻造词 大纲: 1、引言 2、隐喻的概念 3、构成新词的隐喻 引言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和认知方式。隐喻的实质是通一类事物来理解和感受某一事物。隐喻具有普遍性,人类各民族、各种文化虽然千差万别,但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因此,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一些相同的文化积累,从而产生共识文化。共识文化反映在语言中便凝结为共同的文化语义。有共识文化就会产生相似的隐喻。然而,由于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相当悠久的历史,它们负载了大量有关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学典籍等方面的独特内容。隐喻对汉语词义的影响与英语有诸多共同之处,同时汉语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隐喻的概念 隐喻,最通俗的话讲,就是打比方,是与明喻借喻平列的一个比喻类型。隐喻的修辞观将隐喻视为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是语言运用中对正规语言的偏离和变异,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主要起语言装饰作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莱考夫等人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的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被人们称为隐喻的认知观。隐喻是利用事物的相似性,把不同的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在联系的过程中,把事物的意义抽象出来,从事物的诸多特征中选择其中一种。 目前对词汇隐喻的归类分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究其实质不外乎莱考夫的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加上通感隐喻,共四类。这些类型汉语中均有,且数量很多,说明隐喻概念(有人称隐喻观念)同样适合汉语。 (一) 隐喻观念已经形成词义的一个义项进入词义。 1、结构隐喻中一部分形成词义,固定于词义中。 如“风雨”,原型指风和雨:风雨大作。而汉语有以下表达方式: (1)经风雨,见世面。 (2)你没经受过什么风雨。 (3)青年人要在大风大雨中锻炼成长。 (4)五年风雨,你我一同走过。 由此可见,“艰难困苦”是一个隐喻观念。而这个观念形成的风雨的比喻义“艰难困苦”已进入词典意义。 又如“花”,原型指种子有性繁殖器官,有一比喻义为“女子”。汉语中有下列表达式: (5)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6)她已是残花败柳。 (7)他是个浪荡子,到处拈花惹草。 (8)她长成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

隐喻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e9950188.html, 隐喻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 作者:程佳雪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第06期 [摘要]人类的认知结构影响着语言的变化。作为重要的认知模式之一,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词汇的意义,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本文将以“deep”一词为例从隐喻视角下解读一词多义现象,比较英汉中该词一词多义的异同,揭示出该词的语义隐喻在英汉中具有共性,但在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的影响下也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隐喻;一词多义;异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160-02 一、一词多义 人类语言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Baugh和Cable认为,词汇最能反映语言的变化——旧词消亡,新词产生,现存词汇的语义变化。而用旧词表达新义,即通过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词义,是词汇变化的一种主要形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词多义(polysemy)。本文将从隐喻视角下讨论一词多义现象,并比较英汉一词多义的异同。 二、英汉一词多义对比 本文将英语中“deep”一词和汉语中的“深”进行对比研究,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对“deep”和《汉英综合大辞典》对“深”的解释,将英汉中相同或相似的义项开始,列出以下16个义项: A. having a large distance from the top or surface to the bot-tom; having a Iarg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edge to the furthestpoint inside a.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如:a deep hole/well/river很深的洞/井/河a deep water/snow深水;厚雪 B. used to describe or ask about the depth of sth b.用于量度

隐喻认知模式下的一词多义

摘要 一词多义是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结构中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反应。认知语义学认为一词多义是借助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由一个中心词义或者基本词义向外延伸的结果。通过对一词多义的历史演变分析得知,词义的基本意义和衍生意义之间具有某种联系,隐喻在词义演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达到了词义引申的效果。 关键词:一词多义,隐喻,认知语义学

Abstract Polysemy is a language phenomenon, which widely existed in varied language structure. It represents the economic principle of language. Cognitive semantics thinks that polysemy is the result of extension of the basic meaning by metaphor 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olysemy,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 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ord’s basic meaning and the derived meaning. Metaph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olysemy, it can extend the meaning of a word. Key words: Polysemy, Metaphor, Cognitive semantics

师说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 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 作“专门技艺人”讲) ③吾师道也:(意动用法,以...... 为师)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 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 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指示代词,连接 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 系,相当于“这些”、“那些”)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 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 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 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 的“的”。)(不是“取消句子 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 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 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 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⑤句读之不知:(结构助词,表 示宾语前置)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助词,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 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 解矣:(指示代词,那些) ③词类活用 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 称代词,他们)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人称代词,他们的) ⑥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 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 词,他们的) ⑧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 感叹,多么)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 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 词,风尚)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名 词,道路、途径)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 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 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 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 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 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 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 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 动,受,被) 词类活用 ①吾师道也:师,名词活用 作动词:学习

提喻 转喻 隐喻

转喻、提喻、换称三种修辞手法的对比 三种关系类英语修辞手法———转喻、提喻和换称的共同之处都是用某一事物的名称指代另一事物的名称,常常容易使人混淆。其实,如果将这三种修辞手法的用法加以对比分析,就不难区分了。 转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换称(antonomasia)这三种修辞手法都属于关系类修辞,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用某一事物的名称指代另一事物的名称。目前国内有关英语修辞的教科书中就常将这三种修辞手法混为一谈,使得老师和学生对此模糊不清。其实,如果将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用法弄清,就不难区分了。下面就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作些比较: 1.转喻(Metonymy)的定义与用法 用某一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叫做转喻或借代。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A metonymy i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 has to do with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nam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another with which it is closely associated.)转喻通常用下列几种方式指代: (1)根据人名或商品品牌名: Uncle Sam(山姆大叔)→Americans or the American government(美国人/美国政府) John Bull(约翰牛)→the English nation or a typical Englishman(英国/地道英国人) He is reading Shakespeare.他在读莎士比亚作品。 └→(Shakespeare’s works (用作者指代作品) He went in debt just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他为了与邻里攀比而负债。 └→neighbours(用“琼斯家”指代“邻里”) We drove a Ford to Hyde Park.我们驾驶一辆福特牌小轿车到海德公园去。 └→a car whose make is Ford(用品牌名指代实物) (2)根据实物名称: Finally she married money.她最终嫁给了有钱人。 └→a rich man (用“钱”指代“有钱人”。) I live near an airport and passing planes can be heard night and day.我住在飞机场附近,日夜可 以听到过往的飞机声。└→the noise made by passing planes (用“过往的飞机”指代“噪音”。) (3)根据动植物名称: the big apple(大苹果)→New York city(纽约市) Russian bear(俄国熊)→Russians or the Russian government(俄国人/俄国政府) British lion(英国狮)→England or the English government(英国/英国政府) The flower of the nation was sent off to war.该国的壮小伙子都被送去打仗了。 └→the strong young men the flower通常用来指代“精英”、“精华”等。在句中,它被用来指代“壮小伙子”。 (4)根据工具名: When the war was over, he laid down the sword and took up the pen. └→arms└→(writing 战争结束后,他放下武器,从事写作。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文章胜武力。

初中虚词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解析

(一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 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少数副词如“不” “也许” “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一起使用,才能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兼词七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 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为…… 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们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常用虚词例释 1.但①副词:表示对动作的限制,可译为“只”“仅仅”等。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②连词:用在复句的后一个分句前,表示意思的转折。可译为“但是” “不过”“只是”等。例: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而①代词:相当于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例:而翁归, 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②连词:A .表示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例: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B.表示转折,相当于“却” “但是”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C.表示顺承, 相当于“然后” 。例: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D. 表修饰,相当于“地”。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E.表并列,相当于“并不是……而只是……”。例: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 3.耳语气词:A .表示肯定、判断语气,相当于助词“也”,可译为“了” “啊”。例: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B .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而已”“罢了”,含有“不过如此”的意味。例:技止此耳!(《黔之驴》

鱼我所欲也字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鱼我所欲也 一词多义 1.而呼尔而与之。或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转折连词,却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表并列,不译。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表承接,就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表承接,就乡为身死而不受表转折,却 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3.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故不为苟得也取得5.为乡为身死而不受。情愿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采用故不为苟得也动词,做,干 6. 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的人皆有之代词它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得之则生代词它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而与之代词它文中指行道之人乞人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代词它文中指万钟的俸禄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它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此之谓失其本心结构助词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7. 生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获得生命 8.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呼尔而与之给 9.加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增加 10莫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没有什么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谁 11.故故患有所不辟也所以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因 12.则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那么得之则生就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连词,这里表假设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不为也连词,这里表因果 通假字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5. “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今异义1.可以古:能够用来今:能够2.是古:这指示代词今:判断动词3.豆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豆子4.钟古:古代的量器今:计时器具5.加古:益处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特殊句式1.判断句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动词作名词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文言文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1.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③.自康乐以来自从 ④.悠然自得 2.绝 ①.沿溯阻绝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消失 ④.天下独绝没有第二个 3.以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当做“似”,像 ②. 以其境过清因为 ③. 卷石底以出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 ④. 全石以为底把 ⑤.自康乐以来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4.清 ①.回清倒影清波 ②.清荣峻茂水清 ③.以其境过清凄清 更:1. 改变,改换 2. 经历 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是日更定) 4.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白:1.白色(上下一白) 2. 明亮 3. 清楚 4. 纯洁 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 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 7. 没有付出代价的

8. 陈述 10. 丧事 11.古人罚酒的杯子(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定:1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2. 又如 3. 镇静;宁静 4. 又如:心神不定 5. 固定 6.定数 7.开始(是日更定) 余.1. 饱足。足食得饱 2. 剩下;剩余 3. 剩下的,多余的 4. 残留的;遗留的 5. 次要的 7. 不尽,无穷 8. 其余,其他,以外 9. 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10. 闲暇[leisurely] 11. 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的[I, my, me] (1.余弟宗玄。2. 此地适与余近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拉余同饮.) 12. 又(余之游将自此始) 及:1、从后头跟上 2.来得及。赶不及。 3、达到:及格

4、趁着,乘 5、连词,和,跟 客: 1.外来的,与“主”相对 2.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是金陵人,客此。) 3.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 4.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 欲: 1. 解衣欲睡想要 2. 上下同欲者胜欲望,愿望3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贪欲 4夕阳欲颓将要 与: 1. 念无与为乐者和,跟同 2.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 3.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赞许 遂: 1.不能退,不能遂前进,前程2四者无一遂成就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于是,就4上遂不纳终于 寻: 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找 2.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用

为学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一、古今异义 1.逮:及,赶得上捕,捉 2.鄙:边境低下 3.买:雇购买 4.去:距离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与“来”相对 5.子:你,对他人的尊称儿子 6.顾:难道看或照管、注意 7.越:及,到超越 8.明年: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 二.一词多义: 之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代词,指代天下事 2.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助词,取独。 3.吾资之昏:取独 4.旦旦而学之:代词,指代学问 5.圣人之道:结构助词,的。 6.卒于鲁也传之:代词,指代圣人之道 7.然则昏庸聪敏之用:的 8.吾欲之南海:动词,往,到 9.西蜀之去南海: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 10.人之立志:取独 1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 12.其他的我也不知道. 而 1.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表并列,又 2.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表修饰 3.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表顺承,不译 4.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表转折。却 5.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表递进,并且 其 1.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代词,自己 2.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代词,那 3.其一贫:其中的 三、词类活用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易: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得容易。 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下:名次用作动词,顺江而下。 四、文言句式 1.子何恃而往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的宾语“何”前置 2.以告富者。省略句。介词“以”后省略了“之”,指代贫者去南海之事。 3.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也。判断句,谓语动词用“也”表判断 五、感悟:文章通过两个僧人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只要有恒心和毅力,艰苦奋斗,就能完成自己的目标;而贪图安逸,畏难发愁,坐等观望,即使条件具备,也会一事无成。一、古今异义 1.逮:及,赶得上捕,捉 2.鄙:边境低下 3.买:雇购买 4.去:距离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与“来”相对 5.子:你,对他人的尊称儿子 6.顾:难道看或照管、注意 7.越:及,到超越 8.明年: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 二.一词多义: 之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代词,指代天下事 2.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助词,取独。 3.吾资之昏:取独 4.旦旦而学之:代词,指代学问 5.圣人之道:结构助词,的。 6.卒于鲁也传之:代词,指代圣人之道 7.然则昏庸聪敏之用:的 8.吾欲之南海:动词,往,到 9.西蜀之去南海: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独 10.人之立志:取独 1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的 12.其他的我也不知道. 而 1.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表并列,又 2.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表修饰 3.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表顺承,不译 4.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表转折。却 5.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表递进,并且 其 1.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代词,自己 2.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代词,那 3.其一贫:其中的 三、词类活用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易: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得容易。 2、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下:名次用作动词,顺江而下。 四、文言句式 1.子何恃而往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的宾语“何”前置 2.以告富者。省略句。介词“以”后省略了“之”,指代贫者去南海之事。 3.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也。判断句,谓语动词用“也”表判断 五、感悟:文章通过两个僧人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只要有恒心和毅力,艰苦奋斗,就能完成自己的目标;而贪图安逸,畏难发愁,坐等观望,即使条件具备,也会一事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