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1)

合集下载

五下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doc

五下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doc
2.学习《威尼斯的小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教学课时安排
《单元导读》:2课时《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课时
《威尼斯的小艇》2课时《与象共舞》1课时 《彩色的非洲》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1课时《回顾拓展、词语盘点》1课时共10课时
教学内容
“异国风情”单元导读课型单元导读
年级
五年级主备人张元碧审核人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
1.德国风光片。
2.“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的画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环节
学生学习
老师指导
课前修改
启思明标
1.我会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
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3.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
法;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4.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
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5.激发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和身边的新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能把
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运用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做好预习中的相关批注。
2.课前浏览整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环节
学生学习
老师指导
课前修改
启思明标
一、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异国风情
二、明确木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31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
正确书写“莞尔一笑、姹紫嫣红”等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第八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第八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导学案在组长带领下,正确、端正、生字。

完成后,小对号同学含同学对新词的理解(可咨询老师或其他组),号同学准备迎接其他在自己完成的基础上,组长组对课文(课文内容、写作认识。

,把自己组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准备参加课堂(各小组把对课文的理解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老师组织评价。

答各小组同学把本节课的各种收【课堂展示】(交流、展示部分)□ 一、生字听写我最棒要注意的字是: 应注意的地方是: □ 二、词语意思我会说房东: 莞尔一笑: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三、课文内容我知晓1.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我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文章结构理得清□ 五、我有收获我就说五年级语文导学案在组长带领下,正确、端正、生字。

完成后,小对号同学含同学对新词的理解(可咨询老师或其他组),号同学准备迎接其他在自己完成的基础上,组长组对课文(课文内容、写作认识。

,把自己组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准备参加课堂(各小组把对课文的理解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老师组织评价。

答在组长带领下,结合自己的理统一各小组同学把本节课的各种收【课堂展示】(交流、展示部分)□ 一、生字听写我最棒□ 二、词语意思我会说 簇拥:哗笑:沉寂: 纵横交叉: 操纵自如: 手忙脚乱:三、课文内容我知晓□1.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结合“读顺”部分)□2.我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

(结合“读懂”部分)□ 四、文章结构理得清□ 五、我有收获我就说五年级语文导学案二、词语意思我会说五年级语文导学案二、词语意思我会说。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导学目标】1. 通过课前导学,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学习理解短文,抓住关键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 运用课文所学语言知识编写小广告。

【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日积月累》,学生通过阅读短文,抓住关键信息,理解短文的意思。

在课堂中,需要学生参与阅读,进行合作讨论,学会从日常生活的事物中发现积累的好处,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合作阅读,相互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热身导入(5分钟)1.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经常做一些小事情呢?请举一个例子来说一说。

2. 很好,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这种积小事之功有什么好处呢?3.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叫做《日积月累》,通过这个词,我们能猜测它是什么意思吗?4. 可不可以随便猜一个意思出来呢?5.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具体的意思是什么?二、阅读导学(10分钟)1. 老师把课文《日积月累》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自主阅读,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2. 学生阅读后,老师提示可以用关键词列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 学生自由组织的同桌合作,相互交流,比较自己的理解。

4. 学生和同桌合作将自己的理解进行汇总。

三、展示讨论(10分钟)1. 老师邀请一些学生上来进行讲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以及重要的信息。

2.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解或者引用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解释。

3. 学生进行讨论,相互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准确,如果不准确需要及时更改。

4. 学生和老师进行确认,确保正确的答案。

四、小组合作(15分钟)1. 老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

2. 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解答下面的问题:(1)“小事”指的是什么?(2)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小事?(3)积累的东西有什么好处?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分工,集思广益,获得最好的答案。

五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第八单元 导学案
5、选择一个你最难忘的场面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作者是怎样描写开国大典的场面的?学习作者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同伴互助,交流分享
1、向学习对子提出自己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同伴的帮助。
2、对子相互交流、检测独学部分1-2题,并运用双色笔相互批改,然后各自再修改、完善导学案。
3、交流3-5题的学习成果,建议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谈体会,轮流读书,对子相互补充、建议、正音或提出质疑。
2、到底这跋山涉水有多难呢?选择描写山或者是水的语句,结合诗句的意思以及查阅到的资料,说说跋山难在哪?涉水难在哪?红军战士们分别是怎样对待这些困难的?
3、“万水千山”——远征难,这万水千山,怎能一一都写下来呢?在这里,毛泽东选取了哪些山和水作代表,你们能找到吗?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暖”与“寒”分别指什么?分别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三、同伴互助,交流分享
1、向学习对子提出自己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同伴的帮助。
2、对子相互交流、检测独学部分,并运用双色笔相互批改,然后各自再修改、完善导学案。
3、交流学习成果,建议抓住文中关键词句谈体会,轮流读书,对子相互补充、建议、正音或提出质疑。
4、提出对学后仍不能解决的疑问。
四、合作探究,共同成长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
3、读课文填空。
这(),这(),使全场()人一齐()。这(),这(),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传到(),使()人民的心一齐()起来。
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七、运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
学法指导:
1、在合作之前要充分独学,完成自主练习。
三、同伴互助,交流分享
1、向学习对子提出自己独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同伴的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导学案(第一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导学案(第一课时)

《语文园地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廖露班级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_____月_____日一、导学目标:1.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的方法,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2.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介绍书。

培养学生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准确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学习把句子写生动。

3.培养学生根据线索排列错乱句子的顺序的能力。

二、导学重点:1.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

2.增加积累。

.三、导学难点: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四、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计划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提前预习课文、完成预习卡五、导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我们都喜欢读课外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到有趣的课外书呢?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找到课外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寻找课外书去阅读,说出来分享给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了哪些阅读方法,说出来分享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句段运用。

(1)自读三个句子,画出和“书”有关的词语。

①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②思考,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营养品、朋友和故地呢?这样比喻有和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仿照例句,说说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8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五年级备课组单元导学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走进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还指导学生读一读相关的文章、书籍,看一看相关的影视作品。

25 七律·长征第一课时学习什么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征、逶迤、磅礴”等词语。

2、了解长征的历史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征、逶迤、磅礴”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了解长征的历史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教学用具中国地图,红军长征的图片。

怎样学习自学—讨论—朗读—背诵体验学习【谈话导入】1、教师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图、图片,结合“资料袋”简介历史背景。

2、读题、释题。

3、检查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

【自主学习】1、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把诗句读通顺,注意诗句的节奏。

2、学习课文的生字。

想一想“远征、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3、结合注释、辅导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朗读诗句感受诗句】1、听录音朗读诗句,注意节奏。

2、老师再次范读,画出诗句停顿节奏。

3、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通顺,会停顿的程度。

4、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诗句的节奏感。

5、学生自由练习读诗句。

6、学习文中的生字词。

指导学生练习写“逶迤、磅礴、岷山”等词语。

7、结合注释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训练反馈】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Wēi yí pánɡ bó yún yámín shān ní w án()()()()()2、按要求填空。

“征”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走远路;B征讨;C政府召集人民服务;D征求;E征收;F表露出来的迹象。

五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时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深受酷刑却无怨无悔?
啊!巨人,是你给人类带来火种,
送来光和热,
送来人类新纪元!
尽管上天和你蓄意为敌——
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身躯,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重点词句(比、如果、比如)、重要标点(顿号、分号、引号)等进行研读:
(1)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作比较、列数字,突出亮度)
(2)如果我们用适当的凸透镜聚焦激光……(举例子,突出锋利度)
(3)从地球射到月球的激光,经过两秒多种反射回地球……(列数字,说明激光测量仪的精准度)
1.小结:人们之所以钦佩普罗米修斯,并把他的事迹传唱至今,是因为他有着修的故事,你所理解的英雄是怎样的?普罗米修斯与哈尔威船长有相似点吗?谈谈你的看法。
1.诵读诗歌。(诵读指导:师生分节、分行配乐朗诵。)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单元主题
内容特色
教学程序纲要
教学活动环节步骤
实验教师评改记录
预习案
一、点明目标
激励导入
二、精读课文
合作探究
三、语言交际
难点转化
四、课堂检测
作业设计
1.参考课后“金钥匙”思考:本文在介绍激光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做出标记。
2.如果我们举行一场科技博览会,你怎样准确地介绍这种奇异的激光?
过去我们学习过很多说明文,也了解过许多说明方法,你能说出几种吗?
2.激发学生对激光的科学探究兴趣。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
2.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图文第八单元单的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并抒发了作者版块名称人教版五下第八单元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和一个“回顾?拓展”。

其中《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威尼斯小艇》是精读课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是略读课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元教材解析对德国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威尼斯小艇》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与象共舞》饶有趣味地讲述了泰国人与备课大象之间的亲密和谐的关系;《彩色的非洲》从各个方面展示了非洲的自计然风光和异域文化。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聊聊热门话题”,习作是不限定划内容的自由写作。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掌握19个生字,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2.指导学生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尊重世界多样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

2.丰富学生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教学重点 2.指导学生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课时《威尼斯小艇》——2课时课时分配《与象共舞》——1课时《彩色的非洲》——1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八》——2课时《回顾·拓展八》——1课时教法学法 1.朗读法。

以自由读、默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

2.抓重点句段。

以精心设计统揽全文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抓重点语段或词句进行理解、感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和点拨,努力使不同风格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学习,读中悟情,让课堂真正动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学案设计语文学科第五册第八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29 掌声课型讲授课课时 1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学习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预习提纲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

4.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写在课本上)犹豫鼓励5.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

(注音组词)落调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揭题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二、初读课文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理解: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

骤然:突然。

4.读课文。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学习过程教师活动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①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检测1、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wén jìnɡ yuàn yì lún liú()()()qínɡ kuànɡ tūn mò chí jiú()()()2、辨字组词。

资()势()投()列()姿()热()设()烈()3、填入恰当的词语动听的()热烈的()()的故事()地鞠躬()地站起来()地走过来五、小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课后反思导学案设计语文学科第五册第八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29 掌声课型讲授课课时2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阅读能力。

2、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重点难点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预习提纲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内心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上台讲故事,同学们给她鼓励的(),从此她变得活泼开朗,()面对生活。

2.读课文,回答问题。

(1)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英子动作、外貌、神态的句子,想一想英子上台前为什么犹豫呢?(2)课文中描写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热烈的掌声,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3)受到掌声鼓励后的英子变得怎样了?从英子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3.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身边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身边爱的故事等资料。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复习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1.小英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

2.小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4.(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2.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

大家来鼓掌(指名读)小英感受到了吗?4.(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5.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6.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四、课堂检测1、按原文填空。

①.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了那个角落,英子()把头低了下去。

②.在全班同学的()下,她终于()地走上了讲台。

③.掌声()平息,英子也镇定了(),开始()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2、选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如果……就……1.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

2.()有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别人请教。

3.()她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走路一摇一晃的。

四、五、总结。

布置作业。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课后反思导学案设计语文学科第五册第八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30 一次成功的实验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功、激、索、获、锤、灌”等词。

理解“不假思索、成功”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预习提纲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

4.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写在课本上)不假思索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会失败,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回忆实验的顺序,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4、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老师板书:实验之前:_______________。

实验之时:_______________。

实验之后:_______________。

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5、组织交流:⑴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个部分。

⑵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分内容。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三、精读感悟1、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2、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

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⑴什么人在做实验?⑵又是怎么做的呢?⑶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四、检查预习1.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说说这些生字词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

2.多种形式读生字和新词。

3.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课文读两遍,画出感兴趣的语句,读读想想,从这些句子中悟出了什么?五、指导写字1.师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在这么多的生字中,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个字?请学生上黑板演,并说说这个字的注意事项。

3.学生写字,教师即时评价。

六、课堂检测1、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jiào yù shí yàn shénɡ zi()()()chá bēi huā pínɡ wēi xiǎn()()()二、按照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个部分划分段落并概括。

七、小结课后反思导学案设计语文学科第五册第八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30 一次成功的实验课型新授课课时2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知道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学习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预习提纲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让三个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以前多次都()了,而这一次却获得()。

实验说明了()才能成功,赞扬了小女孩()的高贵品质。

2.读课文,回答问题。

(1)自读课文,想一想实验的准备和经过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课文中有很多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3)想一想教育家这次做的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3.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揭示学习目标1.揭示课题:实验怎样才能获得成功呢?出示课题并齐读:一次成功的实验。

2.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3.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分别哪几节写的是实验的准备、过程和结果。

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外国的教育家在实验前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找出有关词句,用横线画出来。

2.而小梅他们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感知。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说话练习:实验成功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失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检测1、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

2、小法官巧判案(在正确说法后画“√”,错误说法后画“×”)。

1.这次“逃生”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小女孩能在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先想到别人。

()2.在读“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一句时只读出高兴的语气就可以。

()3.在“他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中“系”的读音是“jì”。

()4.教育家做这次实验的目的是想考查小朋友们的思想品德。

四、小结知道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五、作业: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课后反思导学案设计语文学科第五册第八单元主备人:审核人:课题31 给予树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目标1、能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重点引导学生辨清“予”和“裕”的字形,能用同义词替换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给予、担心、宽裕、沉默不语”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是通过妈妈心情变化这一线索来组织课文的写作特点。

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能展开想象拓展写话,为小音乐家杨珂、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穷苦孩子写一张爱心卡。

重点难点通过分析妈妈的心情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预习提纲1.按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2.读读记记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

4.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写在课本上)如愿以偿沉默不语5.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

(注音组词)给担卡学习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看录像,了解圣诞节。

2、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4、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