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静电产生原因、危害及消除
静电的产生与消除

静电的产生与消除静电是指物体在摩擦或分离过程中,由于电荷的重新分布而形成的静止电荷现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静电常常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困扰,如衣物被静电吸附、电子设备因静电而损坏等。
因此,了解静电的产生原理以及有效的消除方法,对于我们更好地处理静电问题至关重要。
一、静电的产生原理静电的产生主要依赖于物体之间的摩擦或分离过程。
当两种不同材料互相摩擦或分离时,电子将在两材料之间转移,造成一方带正电荷,另一方带负电荷的电势差。
这种转移电荷的不平衡状态就是静电的基本原理。
静电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的导电性、表面特性、湿度等。
具体来说,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静电产生原理:1. 摩擦电荷分离:当两种不同材料相互摩擦时,表面的电子会转移至另一种材料上,造成带电现象。
例如,我们摩擦塑料梳子时,梳子会带负电荷,而我们的头发则会带正电荷。
2. 感应电荷分离: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另一个未带电体时,受到带电体的电势影响,未带电体的电子被吸引或排斥,从而使未带电体带有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
这种现象常见于靠近电荷的金属物体上。
3. 接触引起电荷转移:当一个带有静电的物体与另一个物体接触时,电荷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这个过程通常会导致带电体的电荷分散,同时使另一物体带有与之相反的电荷。
二、静电的消除方法由于静电产生的原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消除静电,以减少静电带来的不便和风险。
1. 提高空气湿度: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现象的发生。
在干燥的环境中,静电易于积聚和产生。
使用加湿器或者放置盆水等方法,增加室内湿度,可有效降低静电的产生。
2. 改变材料组合: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我们可以尝试改变其与其他材料的组合。
例如,在穿衣服时,选择天然纤维的衣物,如棉质或丝质,能够减少静电的产生。
3. 避免干燥环境:在静电较为严重的环境中,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带电体的接触。
例如,在电子设备较多的地方,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并注意及时清洁电子设备表面的灰尘,以降低静电的积聚。
静电的危害及消除

静电消除的注意事项
静电的预防与控制
03
增加湿度
通过使用加湿器或空气湿度调节器,提高工作场所的湿度,有助于减少静电的产生。
选择合适的材料
使用不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如抗静电剂或导电材料,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接地
通过将设备接地,可以将静电电荷转移到地面,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
静电的预防措施
静电的控制方法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静电消除和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未来,国际社会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静电带来的挑战。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静电的产生
感应起电
当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近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时,由于静电感应的作用,不带电的物体靠近带电体的一侧会感应出与带电体异种的电荷,而远离带电体的另一侧则感应出同种电荷。
充电
当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两个物体之间会发生电荷转移,使得它们的电荷相等。如果带电体的电荷量大于不带电体的电荷量,则带电体的一部分电荷会转移到不带电体上,这个过程就叫做充电。
静电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静电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在石油化工行业中,静电可能导致油品质量下降、产品污染和安全隐患等问题。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的化工品生产过程中,静电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等事故。石油化工行业中的静电消除措施使用防静电材料和设备,如防静电管道、防静电泵、防静电容器等。对生产设备进行接地处理,确保设备可靠接地,避免静电积累。在特定区域安装防静电地板、导电橡胶等,以导走静电荷。
静电在电子行业中的应用
静电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医药行业中,静电可能导致药品质量下降,如颗粒物吸附和化学成分变化等。在生产过程中,静电可能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的稳定性。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引发电击现象,对设备和人员造成安全威胁。医药行业中的静电消除措施使用防静电材料和设备,如防静电包装、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手套等。对生产设备进行接地处理,确保设备可靠接地,避免静电积累。在特定区域安装防静电地板、导电橡胶等,以导走静电荷。
(完整版)静电危害与消除知识

静电的危害与消除一、静电产生的原因最常见的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
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 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其次,因物体电阻率的不同而产生,电阻率高的物体,其导电性能差,带电层中的电子转移较困难,构成了静电荷集聚的条件。
据有关资料介绍,液体的电阻率在1010~1015Ω?m时,能产生危险的静电,而在1013Ω?m时产生的静电最大,高于1015Ω?m或者低于1010Ω?m时,静电的产生和积聚小到可以忽视的程度。
特别是电阻率在106Ω?m以下时,对静电来说就等于是导体的作用了,这时可以不考虑静电的问题。
二、静电的危害静电的危害有三种:一是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
静电的能量虽然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且易放电,出现静电火花;二是可能产生电击。
静电产生的电击虽然不会致人死亡,但是往往会导致二次事故,因此也要加以防范;三是可能影响生产。
在生产中,静电有可能会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或降低产品的质量。
此外,静电还会引起电子自动元件的误操作。
三、静电的消除措施静电最为严重的危害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其在瞬间即释,放电能量大是其引发静电危害的突出特点。
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消除静电危害。
防止静电危害的关键是:防止或减少静电的产生;设法导走或中和产生的电荷,并使它无法积聚;防止有足够能量的静电放电;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
消除静电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
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属于中和法,一般企业都采用接地的措施。
第二条途径就是工艺控制法,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一、泄漏法和中和法(一)静电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灾害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防止静电的最基本的措施。
静电产生的原理及消除方法

静电产生的原理及防护1.静电的形成所谓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流动的电荷就形成了电流;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而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也就是说静电现象也分为两种即正静电和负静电;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时就形成了负静电,但无论是正静电还是负静电,当带静电物体接触零电位物体接地物体或与其有电位差的物体时都会发生电荷转移,就是我们日常见到火花放电现象;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 原子因减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B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造成不平衡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接触分离起电,即可产生静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物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另一种常见的起电是感应起电;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负电和正电;2.静电的危害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体而发生爆炸;工业中的危害静电的产生在工业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其造成的危害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两种机理:其一:ESD造成的危害:1引起电子设备的故障或误动作,造成电磁干扰;2击穿集成电路和精密的电子元件,或者促使元件老化,降低生产成品率;3高压静电放电造成电击,危及人身安全;4在多易燃易爆品或粉尘、油雾的生产场所极易引起爆炸和火灾;其二,ESA造成的危害:1电子工业:吸附灰尘,造成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元件的污染,大大降低成品率;2胶片和塑料工业:使胶片或薄膜收卷不齐;胶片、CD塑盘沾染灰尘,影响品质;3造纸印刷工业:纸张收卷不齐,套印不准,吸污严重,甚至纸张黏结,影响生产;4纺织工业:造成根丝飘动、缠花断头、纱线纠结等危害;3.静电的工业防护1使用防静电材料金属是导体,因导体的漏放电流大,会损坏器件;另外由于绝缘材料容易产生摩擦起电,因此不能采用金属和绝缘材料作防静电材料;而是采用表面电阻1×105Ω.cm以下的所谓静电导体,以及表面电阻1×105×108Ω.cm的静电亚导体作为防静电材料;2泄漏与接地对可能产生或已经产生静电的部位进行接地,提供静电释放通道;采用埋大地线的方法建立“独立”地线;使地线与大地之间的电阻<10Ω;3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可以用接地的方法使静电泄漏到大地;放电体上的电压与释放时间可用下式表示UT=U0L1/RC式中UT——T时刻的电压VU0——起始电压VR——等效电阻ΩC——导体等效电容pf一般要求在1s内将静电泄漏;即1s内将电压降至100V以下的安全区;这样可以防止泄漏速度过快、泄漏电流过大对SSD造成损坏;若U0=500V,C=200pf,想在1s内使UT 达到100V则要求R=×109Ω;因此静电防护系统中通常用1MΩ的限流电阻,将泄放电流限制在5mA以下;这是为操作安全设计的;如果操作人员在静电防护系统中,不小心触及到220V 工业电压,也不会带来危险;4非导体带静电的消除对于绝缘体上的静电,由于电荷不能在绝缘体上流动,因此不能用接地的方法消除静电;可采用以下措施:a使用离子风机——离子风机产生正、负离子,可以中和静电源的静电;可设置在空间和贴装机贴片头附近;b使用静电消除剂——静电消除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可用静电消除剂擦洗仪器和物体表面,能迅速消除物体表面的静电;c控制环境湿度——增加湿度可提高非导体材料的表面电导率,使物体表面不易积聚静电;例如北方干燥环境可采取加湿通风的措施;d采用静电屏蔽——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可采用屏蔽罩笼,并将屏蔽罩笼有效接地;5工艺控制法为了在电子产品制造中尽量少的产生静电,控制静电荷积聚,对已经存在的静电积聚迅速消除掉,即时释放,应从厂房设计、设备安装、操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有关纺织品的静电标准:GB12014-2009 防静电服EN1149-1 防护服装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的测试方法与要求;EN1149-2防护服装静电性能通过材料的电阻垂直电阻的测试方法;EN1149-3防护服装静电性能电荷衰减量测试方法;EN1149-5防护服装静电性能材料的性能和设计要求;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一部分:静电压半衰期;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二部分:电荷面密度;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三部分:电荷量;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电阻率;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摩擦带电电压;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纤维泄露电阻;纺织品的静电性能评定第四部分:动态静电压;GB12703部分资料不齐。
日常生活中静电的产生、危害与消除

日常生活中静电的产生、危害与消除日常生活中静电的产生危害与消除⑧马祥琴提起静电,对所有的人来说都不陌生,因为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在干燥的季节,人们常常被莫明其妙地"电"了一下;衣服上的灰尘越拍打越多,且与衣服结合越亲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相遇,握手时彼此手还没接触到,却被电的跳了起来;清晨起床,头发越梳越乱,甚至会立起来……所有这些都是静电在作怪.日常生活中的静电,不但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小麻烦,而且还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一,摩擦产生静电要知道日常生活中静电产生的原因,得从物质的微观结构上说起.自然界中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正负电相互吸引,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吸引核外电子的能力不同.正常情况下原子核带正电的数量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的数量相等,整个原子是中性的,对外不显示电性.当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或挤压时,吸引电子能力强的物质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相反吸引电子能力弱的物质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摩擦与挤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因而静电也无处不在.只是在导电体上产生的静电可迅速流动传失,而在绝缘体上,如化纤,毛织品等物体上就会相对静止,形成所谓的静电.静电聚集多了,当达到一定的电压和条件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并出现响声和火.26一花.干燥季节,因空气干燥,绝缘体上产生的静电不容易散失,会造成静电的聚集.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活动容易产生并聚集静电呢?干燥的季节易聚集静电,例如,春,秋和冬季,人在毛毯上行走产生的静电电压可超过3000伏;人在脱下纯涤纶衣服时,瞬间可产生5~l0万伏的高电压;人穿化纤衣服坐在沙发上,突然站立时,由于衣服与沙发坐垫之间的摩擦和接触分离,人体静电电压可高达万伏以上;汽车更是静电的一个高发地带, 开关车门时,手刚一触及车门,瞬间就会像被电击中,麻麻地很不舒服,就是静电在作怪;人在电视机屏幕前站立或触摸电视机屏幕,也会因感应而产生很高的静电电压.二,静电危害人体健康乃至引发恶性事故静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伤害皮肤.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穿纯棉内衣比穿化纤内衣舒服,其原因就是因为化纤衣服容易产生静电,静电对皮肤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静电伤害皮肤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静电会吸附空气中大量的尘埃,而尘埃中往往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和病菌,轻则刺激皮肤,影响皮肤的光泽和细嫩, 使人的皮肤毛孔增大,皮肤容易干燥,出现红斑,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等症状,重则使皮肤起癍生疮甚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二是电磁辐射.静电放电时,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场,这种强电磁场作用时间短但其强度远比手机辐射的电磁场强,且放电的次数非常多,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三是影响心脏正常工作.人体产生的静电干扰可以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各器官,特别是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过程及心电在无干扰下的正常传导.对于那些心脏功能比较脆弱的群体,例如心脏病患者,这种静电能使病人加重病情或诱发早搏等,危害会比正常人更加严重.四是影响情绪.研究表明,过多的静电在人体内聚集,会引起脑神经细胞膜电流传导异常,影响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食欲不振,精神恍惚等症状.关于静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专家研究发现,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身体状况不同,同样的静电对不同的人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其伤害程度也有很大差异.静电对神经衰弱,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危害比正常人要大得多.静电虽然电压很高,但电量很小,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静电引发恶性事故一般是间接引起的,最常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引发骨折,脑震等二次事故,静电对人体放电时,会给人麻电的感觉,是一种极不舒服甚至刺疼的感觉,例如当静电电压达到2000伏时,手指就有感觉;超过3000伏时, 有火花出现,手指有刺痛感;超过7000伏时,人有触电感.二是静电火花在易燃易爆场合引发火灾和爆炸,在具有可燃性液体,气体的作业场所,如油品,天然气等装运场所;在具有爆炸性粉尘或爆炸性气体, 蒸汽的场所等,如果静电火花能量超过周围介质的最小引燃,引爆能量,就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三,如何消除静电危害日常生活中消除静电危害的方法有:1,接地.把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可彻底消除其上的静电.但此法不可用来消除绝缘体上的静电.如果是绝缘体上带有静电,将绝缘体直接接地反而容易引起电火花,这时宜在绝缘体与大地之间保持106~109欧姆的电阻.2,保持清洁.干燥季节勤洗手,洗脸,洗澡,换衣服,可消除皮肤上的静电;长时间使用电脑或看电视后,要及时用肥皂水清洗裸露的皮肤,以消除荧屏电器产生的带电浮尘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影响;发现头发难梳时,可将梳子浸水清洗再梳.3,增加空气湿度.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0%时,易产生静电,而空气相对湿度高于45%时,静电就难以产生.所以在干燥季节,对房间的地面上洒些水或房间内喷喷雾,拖拖地,使用加湿器加湿,摆放花草,室内饲养观赏鱼,对不便弄湿地板的地方(例如木地板,地毯等)放置两盆清水等,都能起到增大空间湿度,避免静电聚集的作用.4,正确选择衣物与床品,合理饮食.在干燥季节,内衣,床单,被罩等尽量少用化纤,纯毛织物,首选纯棉,真丝类,并远离化纤地毯.同时,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也能减轻静电影响.5,放电.干燥的天气,人体靠近或接触接地金属体时,例如开门,摸水龙头等容易"触电"的地方, 可先手拿钥匙碰一碰地或先摸一下墙,将体内静电"放"出去.6,对一些特殊作业过程要采取有效预防静电危害的措施.例如高处作业应尽量选用金属工具, 以利于静电的泄放,防止静电电击引发空中坠落事故;在易燃易爆场所的工作人员必须穿着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在一些电子产品生产工序工作时必须佩戴防静电金属腕带等.③-27-。
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1 静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一、静电的产生与危害静电通常是指相对静止的电荷它是由物体间的相互摩擦或感应而产生的。
在干燥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可以听到清晰的“噼啪”放电声夜晚脱毛衣时还能够看到明亮的蓝色小火花握手时双方骤然缩手或几乎跳起的喜剧场面这是由于人在干燥的地毯或木质地板上走动电荷积累又无法泄漏发生了轻微电击的缘故。
可能引起各种危害的静电如未能采用科学方法加以防护则会造成各种严重事故静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与火灾静电放电还可能直接给人以电击而造成伤亡静电的产生和积聚会妨碍正常生产与工作的进行。
例如人们不大在意的狂风卷起砂砾会因摩擦而带有大量静电它不仅会中断通信有时还会引起铁路、航空等自动信号系统失误造成严重事故。
所以对静电可能造成的危害必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
二、静电引发爆炸或火灾的原因放电火花的能量超过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即会引起爆炸或火灾。
静电爆炸和火灾多由于火花放电引起对于引燃能量较小的爆炸性气体或蒸汽混合物也可由刷形放电而引发爆炸和火灾。
带静电的绝缘体经过一两次火花放电后其上仍然可能会残存危险的静电导体的火花放电却正相反它只能发生一次火花放电其上静电即全部消失。
所以导体的火花放电因是其积聚能量的集中释放故具有更大危险性。
三、防止静电危害的技术措施2 防止静电危害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创造条件加速工艺过程中静电的泄漏或中和限制静电的积累使其不超过安全限度二是控制工艺过程限制静电的产生使之不超过安全限度。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即泄漏和中和法。
接地、增湿、添加抗静电剂、涂导电涂料等具体措施均属泄漏法运用感应中和器、高压中和器、放射线中和器等装臵消除静电危害的方法均属中和法。
第二条途径包括就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有下列四种: 一静电控制法控制静电产生的方法有1保持传动带的正常拉力防止打滑。
2以齿轮传动代替带传动减少摩擦。
3灌注液体的管道通至容器底部或紧贴侧壁避免液体冲击和飞溅。
静电是如何产生的它对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

静电是如何产生的它对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静电是指物体在接触或分离时产生的电荷积累现象,它的产生与原子、分子之间的电荷转移有关。
在日常生活中,静电的产生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多种影响。
一、静电的产生原因静电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摩擦:当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摩擦时,其中一种物体会失去电子,另一种则会获得电子,从而产生静电;2. 接触和分离:当两种材质的物体接触并分离时,其中一种物体会失去电荷,另一种则会获得电荷,导致静电的产生;3. 电离:某些物质在空气中的电离作用也会导致静电的产生。
二、静电对日常生活的影响1. 静电对人体的影响:在干燥的天气中,人体易被静电影响。
当我们穿着合成纤维衣物时,衣物摩擦或接触其他物体会产生多余的电荷。
当我们触摸金属物体时,静电会通过我们的手释放,导致静电放电现象,引起短暂的电击感。
2. 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静电的积累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
例如,在操作计算机时,静电会积聚在人体上,当我们触摸到计算机和其他零部件时,可能造成设备的破坏,甚至导致数据丢失。
因此,在使用电子设备时,我们要注意尽量减少静电的产生。
3. 静电对健康影响:长时间暴露在静电场中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静电场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当人体进入这样的环境时,会感到不适并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4. 静电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静电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静电粉末喷涂技术可以将粉末粘附在物体表面,形成均匀的涂层。
另外,静电除尘器能够将空气中的尘埃吸附,净化空气。
三、如何减少静电的影响为了减少静电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 选择衣物:选择天然纤维的衣物,如棉、麻等,比合成纤维衣物更不容易积累静电;2. 保持适当湿度:在干燥的环境中,保持室内适当的湿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3. 使用除静电剂:在家具、地板等表面喷洒除静电剂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4. 接地:将电子设备接地可以有效减少静电对设备的影响;5. 注意操作: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尽量避免与设备直接接触,并注意防止静电放电。
静电的产生与消除方法

静电的产生与消除方法静电是一种电荷不平衡引起的现象,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并可能带来一系列的不便和影响。
因此,了解静电的产生原因以及有效的消除方法对我们很有帮助。
本文将介绍静电的产生机制以及多种有效的静电消除方法,旨在提供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
一、静电的产生原因静电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电荷的不平衡所造成的。
当两种不同材料摩擦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得一个材料带正电荷,另一个材料带负电荷。
这种电荷的不平衡就是静电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静电的常见问题静电产生后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衣物黏附、电击、电器故障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静电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衣物黏附静电使得衣物之间产生吸引力,导致衣物黏附在一起。
这不仅影响穿着的舒适度,还可能导致布料损坏。
为了消除衣物黏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柔软的衣物,减少静电的产生;- 在洗涤过程中加入柔顺剂,增加衣物的柔软度;- 在穿戴前,将手掌略微湿润后轻抚衣物表面,帮助消除电荷。
2. 电击现象静电带电的物体接触到人体时,会造成轻微的电击感觉。
这种现象不仅令人不适,还可能对某些特殊场合造成危险。
以下是一些减少电击现象的方法:- 经常保持良好的空气湿度,高湿度环境有助于减少静电的产生;- 在需要触摸带电物体时,将手用湿毛巾轻轻沾湿,有助于释放电荷;- 使用带有防静电功能的鞋垫和地毯,减少静电积聚。
3. 电器故障静电会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和损坏,特别是对于敏感的电子元件而言,静电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电器故障。
以下是一些预防电器故障的方法:- 在处理电子元件之前,要先进行适当的防静电处理,如使用防静电手套等;- 在操作电子设备时,要确保自身和周围环境的静电放电情况;- 定期检查和维护电子设备,确保正常工作和防止静电的积聚。
三、静电的消除方法静电产生之后,我们需要使用一些方法来有效地消除电荷,以减少静电带来的不便和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静电消除方法。
1. 接地法接地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静电消除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静电产生原因、危害及消除
1.静电产生原因
(1)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组成。
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
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儿而侵入其他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 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
(2)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的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包含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
(3)接触起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荷如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其带正电,而另一个体得到一些剩余电子的物体而带负电。
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
所以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就会带上静电。
通常在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
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
这是因为气体也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当空气流动时分子、原子也会发生“接触分离”而起电。
我们都知道摩擦起电而很少听说接触起电。
实质上摩擦起电是一种接触又分离的造成正负电荷不平衡的过程。
摩擦是一个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
因此摩擦起电实质上是接触分离起电。
在日常生活,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
另一种常见的起电是感应起电。
当带电物体接近不带电物体时会在不带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别感应出负电和正电。
(4)静电现象: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上述的几种现象就是体内静电对外“放电”的结果。
2.静电危害
(1)静电对人体的危害:在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
研究发现,静电对人体也是有害无利。
人体长期在静电辐射下,会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
在家庭生活当中,静电不仅化纤衣服有,脚下的地毯、日常的塑料用具、锃亮的油漆家具及至各种家电均可能出现静电现象,静电可吸附空气中大量的尘埃而且带电性越大、吸附尘埃的数量就越多,而尘埃中往往含有
多种有毒物质和病菌,轻则刺激皮肤,影响皮肤的光泽和细嫩,重则使皮肤起癍生疮,更严重的还会引发支气管哮喘和心律失常等病症。
人们在日常生活里,有时由于穿着、气候、摩擦等原因,常常导致身体积累静电,而突然碰处金属时,就会招受电击的疼痛感,某阶段常发生时甚至可以造成某种心理压力。
如果暂时回避接触铁器,身上的电荷可能会积累更多,早晚会受更大的电击。
(2)静电在生产中的危害:如塑壳生产线,由于静电造成塑壳喷漆,电镀,表面粗糙,沙眼多,手感差。
·在卷桶纸,皮革,塑料,化工布/膜等流水线,由于材料绝缘性高,运转速度快,表面电荷不易散失,静电极高,当操作人员触及会有触电感,更能使材料层间击穿,影响产品质量。
·在电子行业,ic,lcd,led,等精细组装线,据统计,由于静电给电子器件制造业,每年会造成两百多亿美元的损失!·在印刷包装企业由于静电会造成设备控制失灵;进纸不稳,收纸不齐;在传输印刷中,更会造成套印精度低,墨须严重,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
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
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制药厂里。
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
炸。
但在手术台上,除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在二十世纪中期,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迅速推广应用, 一方面,一些电阻率很高的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等的制品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生产过程的高速化, 使得静电能积累到很高
的程度, 另一方面,静电敏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 如轻质油品, 火药, 固态电子器件等, 工矿企业部门受静电的危害也越来越突出, 静电危害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后果和损失。
它曾使得它造成电子工业年损失达上百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潜在的损失。
在航天工业,静电放电造成火箭和卫星发射失败,干扰航天飞行器的运行。
在石化工业,美国从1960年到1975年由于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达116起。
1969年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荷兰、挪威、英国三艘20万吨超级油轮洗舱时产生的静电引起相继发生爆炸以后引起了世界科学家对静电防
护的关注。
我国近年来在石化企业曾发生30多起较大的静电事故, 其中损失达百万元以上的有数起。
例如上海某石化公司的2000米3 甲苯罐, 山东某石化公司的胶渣罐, 抚顺某石化公司的航煤罐等都因静电造成了严重火灾爆炸事故。
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静电研究机构。
3.静电的利用: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对于静电这一隐蔽的捣蛋鬼。
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扬长避短,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
比如,静电印花、静电喷涂、静电植绒、静电除尘和港电分选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静电也开始在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等许多方面大显身手,甚至在字宙飞船上也安装有静电加料器等静电装置。
4.静电消除:
(1)人体静电:下面是防止静电的方法
✓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还有尽量不穿花纤的衣服。
✓为避免静电击打,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碰触大门、门把、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穿全棉的内衣。
✓下出租车时也常发生电击现象。
主要由于下车时身体与座位摩擦产生静电积累,而下车后关门时,手突然碰铁门就会遭电击。
准备下车的时候,用右手握住档,然后用手指碰着下面铁的部位,然后开车门,把左手放在车门有铁的位置,但是左手别松,然后把右手放掉,下车,这时候你再用右手抓着门就不会被电到了~~哈。
接下去,用力一关,,搞定~~
✓对付静电,我们可以采取“防”和“放”两手。
“防”,我们应该尽量选用纯棉制品作为衣物和家居饰物的面料,尽量避免使用化纤地毯和以塑料为表面材料的家具,以防止摩擦起电。
尽可能远离诸如
电视机、电冰箱之类的电器,以防止感应起电。
“放”,就是要增加湿度,使局部的静电容易释放。
当你关上电视,离开电脑以后,应该马上洗手洗脸,让皮肤表面上的静电荷在水中释放掉。
在冬天,要尽量选用高保湿的化妆品。
常用加湿器。
有人喜欢在室内饲养观赏鱼和水仙花也是调节室内湿度的一种好方法。
✓推荐给一个经济实用的加湿方法:在暖气下放置一盆水,用一条旧毛巾(或吸水好的布),一头放在水里,一头搭在暖气上,这样一昼夜可以向屋里蒸发大约三升水。
如果每个暖气都这样做,整个房间就会感到湿润宜人。
您不妨试试。
✓勤洗澡、勤换衣服,能有效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
(2)家居静电:
抗静电地板
抗静电地毯或地垫(电脑房)
考试时间:1月15日,9:0-110
地点:A107/60考位
考试形式: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