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复习要点: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四章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①心肌收缩能力指心肌不依赖于负荷而能改 心肌收缩能力指 变其收缩强度和速度的内在特性 收缩强度和速度的内在特性。 变其收缩强度和速度的内在特性。是通过改 变兴奋-收缩耦联等内在因素(活化横桥数量 横桥数量、 变兴奋-收缩耦联等内在因素(活化横桥数量、 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实现的。 酶的活性) 肌球蛋白 酶的活性 实现的。 儿茶酚胺使心功能曲线向左上方移位。 ②儿茶酚胺使心功能曲线向左上方移位。 心力衰竭、 等使曲线向右下方移位。 心力衰竭、ACh等使曲线向右下方移位。 等使曲线向右下方移位 影响收缩能力的因素:胞浆内 胞浆内Ca 浓度、 ③影响收缩能力的因素 胞浆内 2+浓度、肌 钙蛋白对Ca2+的亲和力;钙增敏剂(如茶碱); 钙蛋白对 的亲和力;钙增敏剂(如茶碱) ACh、缺氧与酸中毒、甲低等。 、缺氧与酸中毒、甲低等。
(二)心脏泵血过程 二 心脏泵血过程
基本机制 机制(mechanism): 机制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心室肌的收缩 和舒张 动力:压力梯度( 动力:压力梯度(高→低) 血流单方向:心肌的舒缩→ 血流单方向:心肌的舒缩→ 室内压变化→瓣膜开闭→ 室内压变化→瓣膜开闭→ 血流方向
Cardiac Cycle
产生于快 速充盈期 末 产生房缩 期开始
第 四 心音
二、心泵功能的评价
(一)心输出量 一 心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一次收 缩射出的血量。 缩射出的血量。
2.射血分数 射血分数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55%~60%。 。 70 ——=0.56 125
舒张期
收缩期
(一)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一 左心室的 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生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1心脏的泵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心脏泵血是指心脏节律性射血和充盈的过程。
在心脏的泵血过程中,心室起主要作用。
a心室收缩与射血心室收缩是心室射血的根本原动力来源。
心室的收缩期可分为三个时相:①等容收缩期(0.05S):心室收缩开始后,当室内压超过房室压时,房室瓣关闭。
在此后很短的一段时期内,室内压仍低于动脉压,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从房室瓣关闭开始到动脉瓣开放前的这段时期,室内压急剧升高、无射血,心室容积不变。
②快速射血期(0.10S):等容收缩期后,当室内压超过动脉压时,半月瓣开放,心室内的血液快速射入动脉,称为快速射血期,其射血量约占70%。
③减慢射血期(0.15S):快速射血期之后,随着心室收缩力量的减弱,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减慢,其射血量约占30%。
b心室舒张与充盈心室舒张产生的抽吸作用是血液回流入心室的主要动力来源。
心室舒张期分为三个时相:①等容舒张期(0.06~0.08S):心室舒张开始后,室内压低于动脉压,半月瓣关闭。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从动脉瓣关闭开始到房室瓣开放为止的这段时期,室内压迅速下降、无血液充盈,心室容积不变,称为等容舒张期。
②快速充盈期(0.11S):等容舒张期之后,当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腔静脉和心房内的血液快速充盈心室,称快速充盈期。
充盈量约占2/3.③减慢充盈期(0.22S):快速充盈期后,随着心室舒张速度的减慢、心室内血量的增加,充盈速度开始减慢,称减慢充盈期。
在心室舒张期最后0.1S,心房开始收缩,又会把心房内的血液进一步挤入心室。
充盈量约占1/3。
2简述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a心脏的神经支配①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使心率↑,房室交界传导↑,心肌收缩力↑(正性变时,正性变传导,正性变力),心舒期充盈↑②新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率↓,心肌收缩力↓,房室交界传导↓(复性变时,负性变传导,负性变力)b血管的神经支配①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α肾上腺素能受体→血管平滑肌收缩(主);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β肾上腺素能受体→血管舒张。
心脏的泵血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心脏泵血功能

医学基础知识: 心脏泵血功能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 而且心脏病现在比较多见, 考试也是重点, 今天中公的老师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心脏泵血功能。
血液循环是靠循系统来完成的, 循环系统由心和血管组成,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它的收缩把血液推送入动脉, 舒张又能把静脉血液吸回心脏, 使血液在心血管内始终样沿一个方向流动, 保证全身各器官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血管是输送和分配血液的器官, 按各器官对血液需求量而输送血液, 同时又把器官的代谢产物运送到排泄器官。
循环系统活动保持了机体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和理化特性的相对稳定, 是生命得以维持的重要保证, 一旦循环功能丧失, 生命便不能维持。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 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称为心动周期。
心房和心室的活动周期, 可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 两心房同时进行, 两心室亦同时完成的活动周期。
心动周期分为以下五个期:①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末期, 心房收缩, 心房内压升高, 进一步将血液挤入心室。
随后心室开始收缩, 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②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时, 室内压迅速上升, 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 房室瓣关闭, 而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 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增加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 主动脉瓣开放, 进入射血期。
③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在射血期的前1/3左右时间内, 心室压力上升很快, 射出的血量很大, 称为快速射血期;随后, 心室压力开始下降, 射血速度变慢, 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射血期。
④等容舒张期:心室开始舒张, 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 故心室处于压力不断下降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心室舒张至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 房室瓣开放, 进入心室充盈期。
⑤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在充盈初期, 由于心室与心房压力差较大, 血液快速充盈心室, 称为快速充盈期, 随后, 心室与心房压力差减小, 血液充盈速度变慢, 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的顺序性去极化触发了心肌细胞的机械活动,心肌细胞的周期性同步收缩和舒张为血液体循环和肺循环提供了必要的驱动力,因此,心脏是具有泵血功能的循环动力装置。
心脏的泵血功能是依靠心房及心室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得以完成的。
心室收缩时将血液射入动脉,并通过动脉系统将血液分配到全身各组织;心室舒张时血液通过静脉系统回流到心脏,使心脏充盈,为下一次射血做好准备。
下面重点介绍心脏泵的基本机械特性、影响和(或)调节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一、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一)心动周期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心脏是由心房和心室构成的,所以,心动周期包括心房活动周期和心室活动周期。
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故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心动周期分为两个主要时相,即收缩期(systole)和舒张期(diastole)。
在收缩期,心室收缩射血;在舒张期,心室舒张,血液充盈。
心动周期的持续时间与心率呈反比关系。
例如,一个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每分钟75次,则每个心动周期持续大约0.8 s,其中心室收缩期约占0.3 s,心室舒张期约占0.5 s;对心房而言,心房收缩期约占0.1 s,心房舒张期占约0.7 s。
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活动是按一定的次序和时程先后进行的,左右两侧心房或两侧心室的活动几乎是同步的。
一个心动周期中,两个心房先收缩,持续0.1 s,继而心房舒张,持续0.7 s。
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处于舒张期,心房进入舒张期后,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s,随后进入舒张期,占0.5 s。
心室舒张的前0.4 s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这一时期称为全心舒张期。
可见,心动周期中心房或心室的收缩期均短于舒张期。
当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则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程度较大,将明显影响心脏的血液充盈,这对心脏的持久活动是不利的。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在心脏的泵血活动中,心室起主要作用。
复习总结:生理学第三章血液循环

【考纲要求】 1.⼼脏的泵⾎功能:①⼼动周期的概念;⼼脏泵⾎的过程和机制;②⼼脏泵⾎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分数、⼼指数、⼼脏作功量;③⼼脏泵⾎功能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和⼼率对⼼泵功能的影响。
2.⼼肌的⽣物电现象和电⽣理特性:①⼯作细胞和⾃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②⼼肌的兴奋性、⾃动节律性和传导性;③正常⼼电图的波形及⽣理意义。
3.⾎管⽣理:①动脉⾎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②中⼼静脉压、静脉回⼼⾎量及其影响因素;③微循环的组成及作⽤;④组织液的⽣成及其影响因素。
4.⼼⾎管活动的调节:①神经调节:⼼交感神经、⼼迷⾛神经、交感缩⾎管神经纤维;②⼼⾎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压⼒感受性反射;③体液调节:肾素-⾎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5.器官循环:冠脉循环的⾎流特点和⾎流量的调节。
【考点纵览】 1.⼼脏每舒缩⼀次所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动周期,持续的时间与⼼率有关。
⼼率增快,⼼动周期持续时间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但舒张期的缩短更明显。
2.⼼脏泵⾎的过程分三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期、减慢射⾎期。
等容收缩期室内压⾼于房内压,但低于动脉压,房室瓣和动脉瓣都处于关闭状态,⼼室的容积不变,压⼒增⾼。
快速射⾎期⼼室内的压⼒⾼于动脉压,动脉瓣开放,⾎液快速由⼼室流向动脉,⼼室容积缩⼩,此期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室内压⼒达峰值。
减慢射⾎期⼼室内的压⼒略低于动脉压,由于惯性⾎液继续流⼊动脉,但速度减慢,瓣膜的开闭同快速射⾎期。
3.⼼室的充盈过程分四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房缩充盈期。
等容舒张期⼼室内压⼒低于动脉压,但⾼于房内压,房室瓣和动脉瓣⼜都处于关闭状态,⼼室内的容积不变,压⼒降低。
快速充盈期⼼室内的压⼒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开放,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液快速由⼼房流⼈⼼室,⼼室容积增⼤。
减慢充盈期房室压⼒差减⼩,⾎流速度变慢,瓣膜的开闭同快速充盈期。
简述心脏泵血功能
简述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承担着泵血的重要功能。
心脏泵血功能的完成,确保了血液的循环,为身体各个部位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脏泵血功能主要通过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来完成。
当心脏收缩时,心脏肌肉会向外施加压力,使心腔内的血液被迫从心脏的右心房流入右心室,然后通过肺动脉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氧合后的血液通过肺静脉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
接下来,心脏再次收缩,将氧合血液从左心室排出,经由主动脉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心脏泵血功能的完成依赖于心脏的结构和心肌的收缩力。
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通过心脏的瓣膜,血液在心脏的腔室之间流动,保证了单向流动。
心肌是心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的流动。
心肌的收缩受到心脏神经系统的调控,以保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强度。
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保证了血液的循环,将新鲜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产物和废物带回到肺部和肾脏进行处理和排出。
心脏泵血功能的异常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
心脏泵血功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
它通过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为身体各个部位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心脏泵血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心脏的保健与保护。
[医学考研]生理学: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泵血功能引言循环生理作为生理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主要涉及心脏泵血功能,血管生理,心电生理,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冠脉循环五个部分,很多内容需要理解才能正确解题。
考纲要求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真题回顾2017一个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开始关闭的瞬间是A等容收缩期初B等容舒张期初C快速射血期初D快速充盈期初答案:B解析:等容舒张期:射血后,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的血液向心室方向反流,推动半月瓣使之关闭,因此本题选择B。
知识点解析1.心动周期(明确每个时期的典型特征)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心动周期,通常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心室收缩期(0.3s)=等容收缩期+射血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0.5s)=等容舒张期+心室充盈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时期持续时间特点(1993,1994,2003,2006,2011,2017)等容收缩期持续0.05s 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开启,室内压上升最快,主动脉压力最低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持续0.1s 半月瓣开放,心室射出血量占整个射血2/3,室内压上升达到峰值,主动脉压进一步上升室内压和主动脉压由峰值开始下降,室内压<主动脉压持续0.15s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持续0.06-0.08s持续0.11s半月瓣关闭-房室瓣开启,室内压下降最快房室瓣开启,心室的抽吸,此期进入心室的血液占整个心室充盈的2/3减慢充盈期房缩期持续0.22s持续0.1s---心室舒张的最后0.1s,心房开始收缩,因心房收缩推动进入心室的血液占25%,起到初级泵功能2.心输出量(明确各名词概念及何时选用)(1)每搏输出量(1995):一侧心室一次搏动射出的血液量,正常人安静状态舒张末期容积125ml,收缩末期容积55ml,两者差70ml(60-80ml)为每搏输出量。
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泵血功能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泵血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确保身体正常运作。
心脏的泵血功能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将血液从心房泵到心室,再通过收缩将血液推送到全身。
心脏泵血功能的主要指标是心输出量,即心脏每分钟所泵出的血液量。
通常,心输出量正常成年人在每分钟4-8升之间。
心输出量受到心率和每搏量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搏动次数,而每搏量则是指每次心脏搏动所泵出的血液量。
心脏泵血功能的正常实现离不开心脏的四个腔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
血液从体循环回到心脏后,经过右心房进入右心室,然后通过肺动脉进入肺循环,在肺内充分氧合。
经过肺静脉,氧合的血液返回左心房,再经左心室被推送到体循环中。
心脏泵血功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身体的需要进行调节。
当身体活动增加时,心脏泵血功能会相应增加,以满足身体组织的氧气和能量需求。
这是通过增加心率和每搏量来实现的。
心脏泵血功能的不良会导致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
一些常见的心脏病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
这些疾病会对心脏泵血功能造成影响,导致心脏工作不顺畅,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
为了维持良好的心脏泵血功能,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其次,定期进行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心脏问题。
最后,保持身心健康,减少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综上所述,心脏泵血功能是心脏的核心功能之一,它保证了血液的循环供应,维持了身体的正常运作。
我们应该重视心脏泵血功能的保护和调节,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心脏的泵血功能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脏的泵血过程和原理心脏收缩和舒张产生的压力梯度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
瓣膜的单向开放,阻止了血液的逆流,使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左、右心室的搏出血量是相等的,血液不会在心血管系统中的某一部位聚集。
2.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等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心脏的泵血功能。
3.心输出量的调节
(1)前负荷的调节(Starling定律):心肌的初长越长,肌肉的收缩力越强。
在整体中,心肌的初长表现为心脏舒张的充盈压、长度和回心血量等。
(2)后负荷的调节:心脏的后负荷越大,心肌缩短的距离越小,心脏的每搏输出量越小。
在整体中,后负荷主要表现为大动脉血压的高低。
(3)心脏收缩能力的调节:心脏收缩能力越大,每搏输出量越多。
心脏收缩能力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4.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心输出量可以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心力储备)。
心力储备包括心率储备和每搏输出量的储备。
5.心音心音的产生与瓣膜关闭、心肌收缩、血流撞击室壁和大动脉管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有关。
其中,瓣膜关闭具有重要的
意义。
第一心音代表房室瓣的关闭和心室收缩的开始。
第二心音代表动脉瓣的关闭和心室开始舒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的泵血功能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一)心动周期的概念及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1.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每舒、缩一次所构成的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心房与心室的心动周期均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
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故通常所说的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心动周期持续的时间与心率有关。
成年人心率平均每分钟75次,每个心动周期持续0.8秒。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首先收缩,持续0.3秒。
随后进入舒张期,占时0.5秒,在心室舒张的最后0.1秒内两心房收缩。
继而心房舒张,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心室又复收缩而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心室舒张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这一时期称为全心舒张期。
如果心率增快,心动周期持续时间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的缩短更明显。
因此,心率增快时心肌的工作时间相对延长,休息时间相对缩短。
这对心脏的持久活动是不利的。
2.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左右心室的泵血原理基本相同,现以左室为例说明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
二个关键字:“压”,“瓣”。
对于后面的理解,这二个字很重要左心室心房二尖瓣右心室心房三尖瓣左心室主动脉主动脉瓣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瓣压力足够大,大到能推开瓣膜时,就会造成血液的流动。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活动,造成瓣膜两侧压力差的变化,于是导致瓣膜的开放和关闭,而瓣膜的开闭,又导致血液的定向流动,血液的进出心室,导致心室容积的改变。
现将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容积的改变、瓣膜的启闭及血流情况归纳为表2-2。
表2-2 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力、瓣膜、血流和容积的变化。
心室压力
瓣膜开闭
血流方向
心室容积
房室瓣
主动脉瓣
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关
关
无血液进出心室
不变
快速射血期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关
开
心室→动脉(量大、速度快)
快速减小
减慢射血期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关
开
心室→动脉(惯性)(量小、速度慢)减小
舒张期
等容舒张期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关
关
无血液进出心室
不变
快速充盈期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开
关
心房→心室(量大、速度快)
快速增大
减慢充盈期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开
关
心房→心室(量小、速度慢)
增大
心房收缩期
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关
心房→心室
增大
心脏射血过程中心室容积、压力以及瓣膜的启闭和血流方向的变化①左心室压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②左心室容积最小——减慢射血期末;③左心室容积最大——心房收缩期末;④主动脉压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⑤主动脉压力最低——等容收缩期末;⑥主动脉血流量最大——快速射血期;⑦室内压升高最快——等容收缩期;
⑧心室回心血量主要靠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占75%),心房的收缩射血仅占25%的血量。
在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室内压上升和下降速度最快。
快速射血期室内压达最高值。
减慢射血期,室内压虽已低于主动脉压,但动脉瓣仍然开放,其原因在于当时血液具有较高的动能。
能够依其惯性冲开动脉瓣,逆着压力梯度继续射入主动脉。
心室充盈主要依赖心室本身舒张所致的低压抽吸作用,心房收缩虽可使心室的充盈量有所增加,但不起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