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第四章1心脏的泵血功能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课件 第四章 血液循环(一)

生理学课件 第四章 血液循环(一)

二、普肯野细胞的跨膜电位
1、与心室肌细胞的区别
① 2期电位历时较短
② 3期复极结束时膜电位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最大 复极电位
③ 4期膜电位不稳定,具有自动除极的能力
1
0mv
2
阈电位 最大复极电位
0
3
4
2、形成机制
0~3期:同心室肌细胞 4期:Na+内流逐渐增强,K+外流逐渐衰减,能够 自动发生除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爆发新的动作电 位。
➢ 一个段 ST段: QRS波群终点到T波起点,代表心室各部
分均处在去极化状态
1、心室肌动作电位与骨骼肌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去极化速度快 B.前者有较小的幅度
√ C.前者复极化时间短暂 D.前者动作电位时间持续较长
E.前者有超射现象 2、形成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的离子流包括: A. Na+内流,K+内流 B. Ca2+内流,K+外流 C. K+内流,Ca2+外流
产生一次新的AP 原因: 大部分Na+通道恢复到备用状态
3. 超常期: 时间:复极至-80mV → -90mV 特点:兴奋性高于正常,阈下刺激即可产生一个新
的AP 原因: Na+通道基本恢复到备用状态,且膜电位与
阈电位间差距小
注意: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虽能产生AP,但 因钠通道尚未完全恢复,所以产生的AP幅度 和速度较小,时程较短,兴奋的传导速率较慢。
心室肌 ( 1m/s ) 传导时间
心房内---房室交界---心室内 (0.06s) (0.1s) (0.06s)
➢ 房-室延搁 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时,传导速度显著减慢,使 兴奋在此延搁一段时间,称为房室延搁
➢ 房-室延搁的意义 使心房收缩完毕后心室才收缩,避免心房和心室 收缩重叠,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四章--血液循环

二尖瓣听诊区 (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
23
小结: 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是心房和心室之间, 心室和主动脉间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 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在腔室之间流动的动力; 单方向流动是在瓣膜的配合下实现的; 心室缩舒→室内压变化→ 导致房、室、主动 脉产生压力梯度→推动血液→在瓣膜配合下 单方向流动。
(2)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
如果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 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人工刺激或病理性 刺激,可使心室提前产生一次兴奋(期前兴奋) 和收缩(期前收缩),其后常伴有一次较长的心 室舒张期(代偿间歇)。
56
(1)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2)“全或无”收缩 (3)对细胞外液Ca2+ 的依赖性
53
①有效不应期:0期至-60mV,不能产生 动作电位。
②相对不应期:-60mV至-80mV,阈上刺 激可产生AP,随膜电位增大,兴奋性回 升。
③超常期:-80mV至-90mV,阈下刺激即可 引起兴奋,兴奋性超过正常。
54
55
2.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与收缩的关系 (1)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
心肌有效不应期特别长(0期 复极达-60mV),相 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激活Ito通道
↓ K+一过性外流 ↓ 快速复极化 (1期)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
1期
K+ Na+
Ito通道:70年代认为Ito的离子
成 分 为 Cl- , 现 在 认 为 Ito 可 被 K+
通道阻断剂(四乙基胺、4-氨基
吡 啶 ) 阻 断 , Ito 的 离 子 成 分 为
Hale Waihona Puke K+。2期:O期去极达-40mV时
36

生理学课件: 血液循环

生理学课件:  血液循环

二、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
1.输出血量
(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 (stroke volume,SV): 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 所搏出的血量 安静时N:60~80ml 平均70ml
(2)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 心室舒张搏末出期量容积×100%
N:55%~65% 意义:是评价心功能较为客观的标准
③20mmHg以上, 平或轻度下倾
机制:
A.一定范围内随着充盈压↑即 V回心血量↑ 初长 度↑前负荷↑ →心肌肌小节适当拉长→肌纤蛋 白位点暴露↑ →横桥与位点有效重叠并结合的 数目↑ →心肌收缩的张力、速度、缩短长度↑ →心肌收缩力↑ →搏出量 ↑
B.心肌伸展性小,具有强的抗过度延伸能力,超过 最适前负荷后,初长度不再随着室内压(前负荷) 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心肌收缩力不再改变。
意义:对搏出量进行精细调节,平衡心室射血量
和回心血量-------出入平衡
心室肌抗过度延伸的机制:
富含连接蛋白,具有强 黏弹性 富含胶原纤维 肌纤维交叉排列 最适初长度时静息张力 大
异长自身调节(Staring机制) 通过心肌本身初长度的改变引起心肌收 缩强度变化,继而影响搏出量的调节。
意义:维持心输出量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平衡,防止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和容积发生过久和过度的改变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能力
1.前负荷 (1)定义: (2)前负荷=
心肌初长度 V回心血量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压力)
心房舒张末期压力
(3)作用:一定范围内,搏出量随前负荷
增大而增大
异长调节: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引起心肌 收缩力改变的调节
骨骼肌
心肌
(4)心室功能曲线(Starling曲线)

生理学笔记——第四章血液循环

生理学笔记——第四章血液循环

⼀、⼼动周期与⼼率 1.概念:⼼脏⼀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动周期。

由于⼼室在⼼脏泵⾎活动中起主要作⽤,所以⼼动周期通常是指⼼室活动周期。

2.⼼率与⼼动周期的关系: ⼼动周期时程的长短与⼼率有关,⼼率增⼤,⼼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例较⼤,⼼肌⼯作的时间相对延长,故⼼率过快将影响⼼脏泵⾎功能。

3.⼼脏泵⾎ (1)射⾎与充盈⾎过程(以⼼室为例): ①⼼房收缩期:在⼼室舒张末期,⼼房收缩,⼼房内压升⾼,进⼀步将⾎液挤⼊⼼室。

随后⼼室开始收缩,进⼊下⼀个⼼动周期。

②等容收缩期:⼼室开始收缩时,室内压迅速上升,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此时主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故⼼室处于压⼒不断增加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进⼊射⾎期。

③快速射⾎期和减慢射⾎期:在射⾎期的前1/3左右时间内,⼼室压⼒上升很快,射出的⾎量很⼤,称为快速射⾎期;随后,⼼室压⼒开始下降,射⾎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射⾎期。

④等容舒张期:⼼室开始舒张,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故⼼室处于压⼒不断下降的等容封闭状态。

当⼼室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进⼊⼼室充盈期。

⑤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在充盈初期,由于⼼室与⼼房压⼒差较⼤,⾎液快速充盈⼼室,称为快速充盈期,随后,⼼室与⼼房压⼒差减⼩,⾎液充盈速度变慢,这段时间称为减慢充盈期。

(2)特点: ①⾎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是压⼒梯度,⼼室的收缩和舒张是产⽣压⼒梯度的根本原因。

②瓣膜的单向开放对于室内压⼒的变化起重要作⽤。

③⼀个⼼动周期中,右⼼室内压变化的幅度⽐左⼼室的⼩得多,因为肺动脉压⼒仅为主动脉的1/6. ④左、右⼼室的搏出⾎量相等。

⑤⼼动周期中,左⼼室内压最低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左⼼室内压是快速射⾎期。

因为主动脉压⾼于左⼼房内压,所以⼼室从⾎液充盈到射⾎的过程,是其内压从低于左⼼房内压到超过主动脉压的过程,因此⼼室从充盈到射⾎这段时间内压⼒是不断升⾼的。

4.1心脏的功能

4.1心脏的功能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AP)

动作电位特点:复极时间长,有平台期
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离子基础
0期去极化 • 膜电位变化:-90 • 持续时间:1-2ms • 离子基础:Na+内流(INa) +30mV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主动脉 上腔静脉 肺动脉 动脉瓣 肺静脉 左心房
肺静脉 右心房
左心室 房室瓣
右心室 下腔静脉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血液循环途径:
左 心 室
身体上部的毛细血管
肺部的毛 细血管
体 循 环
主 动 脉
各 级 动 脉
全 身 毛 细 血 管
各 级 静 脉
上 下 腔 静 脉
右 心 房
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血流方向 作 用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一)评价指标
1、心脏的输出量(cardiac output) (1)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 125-55=70ml)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充盈血量的百分比 ﹦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55-65%) 意义: 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每搏输出量可不变)→心舒张末期容积 ↑→射血分数↓
c
d 血液缓慢射入心室。
时程:0.22秒
2. 心室舒张和充盈过程
4) 心房收缩期
a
房内压>室内压↑ <A压;
房内压↑ >室内压 <A压;
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b
c d
血液继续射入心室。 心室容积增大;

南华大学生理学血液循环课件

南华大学生理学血液循环课件

• 前负荷对每搏输出量的调节可通过心室功 能曲线进一步说明:
左段:较陡。表明初长度在未达到最适前负荷时, 搏功随初长度↑而↑。 中段:稍平。说明前负荷-初长度达上限,但对搏 出量影响不大。 右段:平坦或略降。说明心肌有抵抗过度张力(过 度前负荷)的特性,保持搏功基本不变。 (与骨骼肌的前负荷-张力曲线不同!)
• 左心室每搏功(J)≈(平均动脉压—左心房平均压)( mmHg) ×13.6(mmHg换成mmH2O ) ×0.001(mmH2O换成mH2O ) × 搏出量(L)×9.8 (1公斤=9.8牛顿) • 设平均A血压92mmHg,左心房平均压6mmHg,搏出量70mL: • 左心室每搏功(J)≈(92-6)( mmHg) ×13.6(mmHg换成 mmH2O ) ×0.001(mmH2O换成mH2O ) ×0.07(L)×9.8 (1公 斤=9.8牛顿) • 左心室每搏功(J)≈86 ×13.6 ×0.001 ×0.07×9.8 ≈0.8023456 (J,焦耳) P92
房缩0.1s 房舒0.7s ; 室缩0.3s 室舒0.5s
• 心室舒张期的前0.4S,为全心舒张期. • 心率↑↑→收缩期↓,舒张期↓↓→充盈↓, 不利于心肌供血、休息和长时间的工作.
• (二) 心脏的泵血过程 P88 • 心室的泵血功能比心房的泵血功能 更重要.(如心房纤维性颤动) • 以左心室为例,学习心脏泵血的过 程和机制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P92
• 心力贮备 (心脏射血功能的贮备) • 概念:机体代谢增强时,心脏增加(每分)心输 出量的能力(潜力)。 • 例: (1)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5~6L; (2)大强度体力活动时,心输出量可大于20L; (3)心力贮备=20L- 6L = 14L • 年老体弱者,心力贮备下降。 • 长期缺少体力活动,心力贮备下降。

生理学第4章血液循环习题

生理学第4章血液循环习题

第四章血液循环(同步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2.每搏量(stroke volume)3.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4.心指数(cardiac index)5.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6.心力贮备(cardiac reserve)7.心音(heart sound)8.心肌收缩能力(myocardial contractility)9.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ric regulation)10.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premature systole&compensatory pause)11.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12.窦性心律() 13.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 delay) 14.血压(blood pressure)15.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16.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17.脉压(pulse pressure)18.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19.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20.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21.减压反射()22.迂回通路()23.低压感受器()24.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所构成的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 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量。

每搏量=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

3. 每分钟心脏搏出的血量称为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4. 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心指数= 心输出量(L/min)÷体表面积(m2)。

5. 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0%6.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7. 将听诊器放在胸壁特定部位,听到声音称为心音。

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生理学-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第一节 心脏生理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在心脏的泵血活动中,心 室起主要作用。左右心室的活 动几乎同步,其射血和充盈过 程极为相似,射血量也几乎相 等。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1.左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心室在心房收缩结束后开始收缩,此时,室内压迅速升高,在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 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人心房。但在心室内压力未超过主动脉压之前,动脉瓣仍处于关闭 状态,心室暂时成为一个封闭的腔。因此,从房室瓣关闭到主动脉瓣开放的这段时间,心室容积不变,故称为 等容收缩期(period ofisovolumic contractiΒιβλιοθήκη n)。等容收缩期历时约0.05s。
(2)快速射血期:随着心室肌的持续收缩,心室内压持续上 升,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心室的血液将主动脉瓣冲开, 心室内的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心室容积随之缩小,但由于心室 肌强烈收缩,室内压可继续上升达最高值。此期血液射入动脉速 度快、血量多,故称快速射血期(period of rapid ejection), 此期射血量约占搏出量的2/3,快速射血期历时约0.1s。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第一节 心脏生理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目录页
(三)心力储备
心输出量随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cardiac reserve)。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输 出量约为5 L/min。剧烈运动时可提高5-v7倍,达到25-v35 L/min,说明健康人的心脏泵血功能具有相 当大的储备。心力储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能够提高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nute volume = stroke volume×heart rate ≈ 5~6L/min
左右两心室心输出量基本相等。
精品课件
心指数(cardiac index) : 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Cardiac index =━b━Coadry━dias━cur━foauc━tepu━tare━a ━━
精品课件
AC AO
MC
MO
1.心房收缩期 2.等容收缩期 3.快速射血期 4.减慢射血期 5.等容舒张期 6.快速充盈期 7.减慢充盈期
(2)射血期(ejection phase) 快速射血期(rapid ejection):心室肌继续收缩→室内压
上升>动脉压→动脉瓣开放→血由心室射入动脉。 a.此期血流速快,射血量大,占总射血量70%,持续0.1s; b.容积缩小,室内压达峰值。 减慢射血期(slow ejection):室内压由峰值逐渐下降→
精品课件
(三)心房在心脏泵血过程中的作用 1.接纳作用:心房大部分时间处于舒张状态,起接纳和贮存静脉 回流血液的作用 2.启动泵(priming pump)作用:心室舒 张的最后0.1s→心房收 缩→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房室瓣开→血由房入室,心室 充盈量再增加10%~30%,辅助了心室充盈,有利于心室射血,此即 房缩的初级泵或启动泵作用。尤其在心率↑或心室顺应性下降 时对心室充盈起重要作用。
Physiology
生理学
生理学考试研究小组
精品课件
第四章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第三节 血管生理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调节 第五节 器官循环
精品课件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本节重点:心动周期 心室收缩期的组成及特点 心音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定义: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 心动周期。心律75次/分时,心动周期为0.8秒
精品课件
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关系
(二)心脏泵血过程
基本机制(mechanism): 动力:压力梯度(高→低) 血流单方向:心肌的舒缩→ 室内压变化→瓣膜开闭→ 血流方向
精品课件
1.心房的初级泵血功能
中等身材成人,静息心指数约为: 5~6L÷1.6~1.7m2 ≈ 3.0~3.5L/min/m2
精品课件
(二)心脏做功量
每搏功(strok work):心室一次收缩所做
的功。包括搏出血液所增加的压强能和 动能,即:
每搏功=搏出量×射血压力+动能(可忽略) ∴搏功(j)=搏出量(L)×(平均动脉压-左房平 均压)mmHg×13.6×9.807×(1/1000)
心房收缩→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房室瓣开→血 由房入室,心室充盈量25%
精品课件
2.心室收缩期(Ventricular systole) (1)等容收缩期(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 phase): 心室肌收缩→室内压增高 > 房内压→ 房室瓣关闭 (产生第一心音),但室内压仍然<动脉压→动脉瓣 没开→心肌等长收缩,心室容积不变。 a.持续0.05s,若BP升高,此期延长 b.此期室内压急剧升高。
肋间隙(即心尖部) (主,肺动脉瓣听诊区)
精品课件
三、心泵功能的评定
(一)心脏的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射血分数 (ejection fraction) 搏出量: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60~80 ml,左、右室相等。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舒张末期心室容积的百分比。
心音
第一心音
第二心音
产生时间 心室收缩期开始
心室舒张期开始
产生原因 1.房室瓣关闭;
1.动脉瓣关闭;
2.心室射血冲击
2.血液冲击动脉
血管及血液涡
壁根部及心室
流引起的振动ຫໍສະໝຸດ 内壁振动声音性质 音调低、钝
音调高、亢
持续时间 0.12~0.14s
0.08~0.1s
听诊部位 左锁骨中线第五 胸骨右,左缘第二肋间隙
射血速度↓,靠惯性射血。射血量占总量30%,持续0.15s
精品课件
3.心室舒张期(Ventricular diastole) (1)等容舒张期 (isovolumetric relaxation phase) 心室肌舒张→室内压下降 <动脉压→动脉瓣关闭 (产生第二心音)→室内压仍然>房内压→房室瓣 没开→心室容积不变。持续0.06s~0.08s。此期室内
压急剧下降。
精品课件
(2)心室充盈期(filling phase) 快速充盈期(rapid filling):心室舒张→室内压下降<房
内压→房室瓣开放→血液快速入室(心室的抽吸作用),容积迅 速增大。充盈量占总量3/4,持续0.11s。
减慢充盈期(slow filling):房-室压力梯度减小→少量血 液慢速入室。此期持续时间0.22s,且大部分时间处于全心舒 张, 但室舒期的最后0.1s→开始下一心动周期的房缩期 (atrial systole)。
精品课件
(四)心动周期中心房内压的变化
心房压力曲线
精品课件
a波:心房收缩;房压 增高 c波:室缩,房室瓣关 闭,上凸; x波:室射血,房室瓣 向下牵曳; v波:静脉血入房; y波:房室瓣开,血液 由房入室; 波动范围: 左房2~12mmHg; 右房0~5mmHg
(五)心音 heart sound
ejection fractionE=n━dS-td━rioaks━etol━viocl━uvmoel━ume━100%
≈ 55%--65%
精品课件
2.每分输出量(minute volume)和心指数 (cardiac index) 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定义: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公式:每分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本节难点: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精品课件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肌收缩的特点 1.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钙触发钙释放”(calcium-induced calcium release) 2.“全或无”式收缩:细胞间呈缝隙连接 3.不发生强直收缩:有效不应期长
精品课件
二、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一)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