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对策探讨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由于自然界的气象因素对作物和畜禽等农产品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的危害和破坏。
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风雹、冻雹、大风、霜冻、飞沙、沙尘暴等。
这些气象灾害往往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
探讨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气象灾害中的干旱、水涝等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水涝则会导致土壤缺氧,使根系受损,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吸收养分。
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显著。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霜冻、风雹等灾害,将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农民的收入和经济效益。
三、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
气象灾害还会对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产生影响。
干旱导致作物长势不佳,品质差,水涝易导致农作物发霉变质,影响品质和食用安全。
针对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以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一、精准气象预警。
及时获取气象信息,预测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减少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二、调整耕作制度。
家庭和农场可以调整播种时间和品种结构,选择耐旱、耐涝、耐寒、耐热的作物种植,以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三、加强田间管理。
通过合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减少气象灾害的损失。
四、建设农业基础设施。
加强农田水利和排水设施建设,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抗旱、抗涝能力,让农作物在气象灾害中有更好的生存条件。
五、推广农业保险。
引导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六、开发气象灾害防治技术。
通过科技手段,开发抗旱、抗涝、抗风、抗寒等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象因素引起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冰雹、强风、低温等,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变暖等原因,气候变化频繁,气象灾害也影响越来越大。
首先,干旱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干旱会使土壤水分不足,进而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由于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充足的水分,当土壤缺水时,光合作用停止,从而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干旱还会使土地流失和沙漠化的严重问题加剧,这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洪涝对农业生产也有不利影响。
洪涝会导致农作物的淹灭或浸泡,水深过深或时间过长会损害作物的根系,也会抑制作物正常的生长。
另外,由于洪涝会使泥沙淤积,再加上水深过深,流动速度过快,这些都会抑制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土壤变差,导致产量下降。
冰雹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气象灾害,它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其生长缓慢、减产和品质受损。
在冰雹天气中,农作物的叶片、茎和果实容易受到破坏,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在果树等经济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冰雹对果实的影响影响甚大,很多果树在产量丰收后受到冰雹影响品质下降。
强风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强风除了可以直接摧毁农作物外,还会在风中携带很多物质,如沙尘等,把它们吹到田地里,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强风还会影响土壤水分的蒸散,从而导致土壤水分的流失。
最后,低温也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之一。
低温天气会导致农作物的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在一些地区,低温可能会导致农作物的冻害,从而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总之,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不同,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强气象监测,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探究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H u a n j i n g q i x i a n g在我国农业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天气问题对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积极的预防,以此来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进步。
在实际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各类农业气象灾害对于农业生产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本文就先了解农业气象灾害对于作物产量的影响,针对问题来提出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影响的策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农业受到影响,就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想要更好的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就要积极预防农业气象灾害,并给予相应技术支出,更好的保证社会稳定发展。
一、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1、农业干旱干旱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主要是因为缺少水分,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必要条件缺失,不能够及时为农作物提供充分水分,导致生长受到影响。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会有气象和水文两种干旱问题,气象主要是受到降水量的影响,水文则是因为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农作物自身生长水分需求无法达标,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
农业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资源利用、污染等因素影响。
所以,在我国经济建设水平较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经常会出现干旱问题,对于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2、农业洪涝我国不同地区种植农作物的环境不同,那么就会导致农作物容易受到恶劣天气影响,进而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
农业洪涝会直接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空气含量,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速度。
此外,严重的洪涝还会导致农作物绝收,不仅损害农民利益,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特别是一些沿海、低洼地区,出现洪涝的几率更大,严重影响农作物生产。
3、农业冻害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也会因为环境问题而导致农作物冻害,持续的冻害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受到影响。
比如,一些农作物会过冬,那么在动态就非常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出现冻害,不同的农作物实际上对于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那么最终出现冻害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气象灾害是指由于气象条件异常或极端天气事件引起的对农业产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灾害。
常见的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冰冻、冰雹、台风等。
这些灾害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减产甚至歉收,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及时采取防御对策非常重要。
干旱是一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
干旱时,土壤水分减少,农作物生长受限,产量减少。
为了应对干旱,可以采取以下防御对策:增加灌溉供水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选择抗旱品种,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合理管理土壤水分,避免过度蒸发;提前进行排灌工作,尽量减少蒸发损失。
洪涝是指降雨过多导致土地积水的现象。
洪涝会淹没农田,破坏作物生长环境,导致农作物死亡、减产。
为了减轻洪涝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改善农田排水系统,加强排水设施的建设;建设水库和水塘,调节洪水流量,减少洪灾的损失;适时调整农作物栽培结构,降低洪涝对作物的影响;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地流失。
冰冻和冰雹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气象灾害。
冰冻会冻死农作物,冰雹会破坏植物的生长点和果实,导致农业产量下降。
为了应对冰冻和冰雹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多种植物型号,在不同时期选择适应环境的作物;及时覆盖保护,减少冰雹对植物的伤害;设立防护林带,减少冷空气对农作物的侵袭;定期巡查,发现冰冻和冰雹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台风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
台风风力大,降水量大,会造成农作物倒伏、水稻秧苗被淹没等问题。
为了减轻台风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固农棚和温室,提高它们的抗风能力;适时收获农作物,减少风灾的损失;进行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土地被冲走;建立灾后恢复机制,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气象灾害会严重影响农业产量,给农民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的利益,需要加强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措施。
除了上述提到的防御对策之外,还需要完善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预知灾害风险,提高农民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农业气象灾难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不息加剧,中国农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气象灾难的侵略,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对作物产量的严峻影响。
试析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

试析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农业气象灾害是指自然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危害的现象,主要包括干旱、水灾、冰雹、暴雨、高温、低温等。
这些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对于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干旱是最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
干旱导致土壤中水分短缺,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在干旱条件下,农作物的叶片失水严重,造成叶片的蔫缩和卷曲;根系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导致植株生长迟缓,株高矮小;甚至出现黄叶、干枯等现象。
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严重威胁着粮食生产的稳定。
水灾也是极具破坏力的气象灾害之一。
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山洪、绿洲等都会对农作物造成重大危害。
积水和浸水会导致植株窒息、根系腐烂,同时也容易引发真菌等病害,造成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
水灾还会导致土壤流失和养分流失,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生长。
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冰雹、高温、低温等气象灾害也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冰雹会导致农作物叶片受损、茎秆折断、果实损伤,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高温会导致农作物受热伤,叶片萎缩、果实畸形、甚至整株死亡;低温则会导致植株受冻,影响生长发育和产量。
这些气象灾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给农民的收入和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针对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研发抗旱、抗涝、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并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作物对气象灾害的抵抗能力。
也需要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建设,为农民提供气象灾害保险服务,减少农业气象灾害对农民经济的影响。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保障粮食的生产和稳定供应。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象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事件,如干旱、洪涝、台风等。
这些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农民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损失。
本文将从不同的气象灾害角度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首先,干旱是一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灾害最为严重的。
由于降水稀缺,土壤失水,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
农民们努力栽种的庄稼无法得到充足的水分,产量显著减少。
此外,由于缺水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了土地的贫瘠程度。
干旱还会导致禾本科作物的严重死亡,进而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粮食供给和农民们的生计。
因此,干旱是农业生产中最具破坏性的气象灾害之一。
另外,洪涝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洪涝是指降雨过多或河流泛滥造成大面积水浸的现象。
农田成为水淹之后,农作物在长时间内失去阳光照射和氧气供给,导致其枯萎死亡。
洪涝还会带来土壤侵蚀和肥力流失,使得土地变得贫瘠,无法再种植庄稼。
农民们不得不面对庄稼减产和生计的困境。
此外,洪涝还会造成甚至爆发一些疾病,如蚊虫滋生,给农村地区的人民带来健康威胁。
台风是夏季经常出现的一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也带来不小的影响。
台风过境往往伴随着狂风暴雨,强风可以摧毁农田的庄稼,特别是对于高成长期的庄稼,如玉米和大豆等,摧毁的破坏力更为严重。
另外,降雨过多还会导致农田内出现积水,使农作物的根系受到阻断而枯萎。
台风还可能给农民们的住房和家园带来巨大的破坏。
面对这种气象灾害,农民们需要尽可能采取防护措施,以保护他们的农田和生产设施。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其他例如冻害、雾霾、飓风等天气灾害也都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农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气象灾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灾害对生产的损害。
例如,农民可以灌溉抗旱作物来应对干旱,修建排水系统来应对洪涝,选择抗风能力强的品种来应对台风。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相应的赔偿和帮助,以减少灾害对他们的经济负担。
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摘要】气象灾害是严重影响农业产量的因素之一,其影响不容忽视。
常见的气象灾害类型包括旱灾、水灾、风灾、霜冻等,它们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带来严重的损失。
为了应对这些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气象监测与预警、科学合理规划农田布局、制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策略等。
建立应对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加强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将有助于保护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
【关键词】气象灾害、农业产量、影响、防御对策、常见类型、具体影响、措施、应急预案、抗灾能力、监测预警、农田布局、应对策略、科学、规划、建议。
1. 引言1.1 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重要性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气象灾害如暴雨、旱灾、冰雹等不仅能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直接破坏,还会对农田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造成重大损失,进而影响产量的稳定与增长。
尤其是在近年来气候异常频发的情况下,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日益凸显。
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可能导致农田积水,造成农作物死亡;一场持续的干旱可能使农作物缺水而枯萎。
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认识到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重要性,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1.2 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气象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各种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冰雹、霜冻等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干旱是最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造成土壤干燥,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洪涝灾害会导致农田被淹没,农作物受水浸泡而枯萎死亡,使农业产量急剧下降。
冰雹和霜冻会对果树、蔬菜等作物造成严重破坏,降低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气象灾害还会引发病虫害的暴发,对农作物造成二次伤害,加剧农业产量的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摘要:气象灾害在多数情况是不可预知的,但极大地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也
是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
为了使农作物的产量最大程度上得到提升,就
要深刻的了解不同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以防范出现不同气象灾害时采
取适当的措施。
同时也应该给人们宣传有关农作物的防御措施,使人们增强环保
和防范意识;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自然灾害出现时最大程
度的减少农作物的损失,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产量;影响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然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受到了
诸多因素的干扰,最主要的就是农业气象灾害。
要想提升我国农业经济水平,首
先就要最大程度上降低气象灾害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
所以探讨气象灾害对农作
物产量产生的影响,对我国农业产业和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1 农业气象灾害简述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气候突变对农作物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不良影响,最终会
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甚至颗粒无收的状况。
所以气象灾害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天敌,例如:干旱、洪涝、台风等,而这些都是不可抗的因素,因此对农业产业发展产
生极大影响。
农作物随着温度和湿度的不同,生长状况也不同,但有些气候变化
并不会使农作物产量减少,所以农业气象灾害是针对自然变化影响农作物产量变
化而言的,并非简单的气候变化。
农业气象灾害在我国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1.1 季节性明显
一般情况下气象灾害出现时温度也会产生极大的变化,所以如果温度变化明
显时,可能就预示着气象灾害的到来。
比如在我国北方的春季经常会产生大区域
的干旱现象,所以也应该注意气象灾害的季节性特征。
1.2 区域性产生
根據不同地区农业气象灾害产生的情况,同一地区产生的气象灾害往往是相同,如果一个地区经常缺少雨水那么这个地区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若出
现暴雨很有可能出现洪涝等自然灾害情况。
但区域性灾害的产生并不是固定,可
能会出现在某一个区域,当然若是不出现则皆大欢喜。
1.3 多灾害并发性
多灾害并发性是指当一个地区出现一种自然灾害时,往往也可能出现其它的
自然灾害。
例如:当一个地区出现干旱时,就可能伴随着病虫灾害的发生,多灾
害并发性就会对农作物产生更大的不良影响,若真的产生这种情况时,农业生产
严重失衡,从而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当农业生产受到特别
严重的损害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1 农业干旱
农业干旱与气象干旱和水文干旱都有所不同,其对农作物的生产种植影响比
较大。
气象干旱是由降水量等其它自然因素使农田水分短缺或异常,但农业干旱
是降水量极大的减少,使土地的水分大量流失,土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干裂,更重
要的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不平衡,无法满足作物本身生长发育的需要,若情况严重
便不只是产量减少可能会导致颗粒无收。
然而产生农业干旱的原因不只是缺少水分,还可能受到当地的土壤条件、施肥情况、空气污染情况等的影响。
除此之外,
一个地区的经济情况也可能是诱因,一个地区中总体的经济情况不好时也可能会
导致农业干旱,阻碍农业发展,降低作物产量。
2.2 农业洪涝
当低洼农业种植区域有持续性的大暴雨发生时,就会产生渍水淹没等气象灾害,从而引发洪涝。
洪涝不仅会使农作物产量降低,更会出现绝收的现象,从而
阻碍农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
洪涝不仅阻碍农业产业的发展还会对群众的安全性
造成较大的威胁。
农业洪涝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沿海区域和容易产生台风的地区,在夏季时降水量会出现显著的改变,可能会大大降低农作物的产量。
2.3 农业冷冻
冷冻性灾害在日常生活中极易出现的为低温冻害、冷害。
如果一个地区长时
间出现低温、寒潮,就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使农作物的产量下降或颗粒
无收。
正常情况下,冬天是最经常发生农作物冻害现象,如果冬天气温长时间的
低于零度,就会使农作物的生长原生质遭到损害,那么植物的根部就会受到影响
从而导致植物直接死亡。
作物的种类、生长区域、水分和发育所需的温度都大不
相同,所以作物冻害的程度就会不同,但农作物的生长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由
于区域的差异性、区域气候状况的差异性,产生的冷冻灾害也大不相同,灾害的
名称也不相同,春寒是指在华南区春季发生的低温冷冻灾害,寒露风是指华南区
秋季晚稻抽穗扬花期发生的自然灾害。
所以应该注意对不同地区的气温进行记录
观察,从而当灾害出现之前实施防范措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
3 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措施
3.1 提升防范意识
我国的科技水平在飞速发展之中,所以气象人员可以几乎准确的预测气象信息,所以农业生产者可以根据气象信息来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关部门应该对
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员进行气象灾害防范培训,讲解防范气象灾害的内容,加大防
范灾害的宣传力度,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前给出防范措施,同时引进一些
高科技产品应用到农作物的种植之中。
除此之外,也要告诉人们保护环境对防范
气象灾害的益处,使人们认识到良好的环境对农作物生长的益处,从而加强种植
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推动全民防灾减灾,从而达到促进农业发展和经济提升的
目的。
3.2 加强建设气象灾害防御设施
成立一个完整的灾害预防体系是当前预防农业气象灾害的重要举措,可以结
合科学技术和以往的工作经验来成立灾害预报监测系统,这样就可以对气象灾害
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气象信息便极大地提高了对灾害的防御性。
掌握不同农
作物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条件,不同时期可能产生的灾害以及特点,并且可以
结合以往的经验给出适当的防御措施等,都是种植人员所需要做的。
种植人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来对一些常见的冷冻灾害进行提前防范,根据不
同时期作物的生长数据喷洒适量增温助长剂,同时如果霜冻情况较为严重时,可
以采用最新的防霜技术来保护农作物。
对一些经常出现干旱洪涝灾害的地区,种
植人员可以结合所种植作物和区域环境的特点来防范气象灾害,要提高对新型农
业技术的利用率。
3.3 保护生态环境
人们越来越追求经济的发展,却对生存环境的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频繁发生
的自然灾害便是人们因破坏自然环境付出的极大代价,所以每当人类发生进步时,都很可能伴随着自然环境的压力极大增加,极端天气在人们眼中也不再罕见。
我
国城市化脚步在不断地加快,人们对路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硬化的面积也
不断加大,这就会使地面的透水率降低,而这些都将对气候环境产生影响,也会
使洪涝灾害逐渐加剧。
所以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根源上减少气象灾害的发生,还是要让人们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和做好生态环境的防范工作,这样才能降
低气象灾害对人类和农作物的影响。
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植树造林,
加大绿化面积,维持生态平衡,使气象条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作为人口大国,农业对我国的生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农业发
展的过程中,气象灾害这一不可抗拒的因素是最主要的绊脚石,所以要想提高农
业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人们结合当前的先进技术,提前做好气象灾害的防范措施,同时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来有效地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房世波.分离趋势产量和气候产量的方法探讨闭[J].自然灾害学报,2011,
20(06):13-18.
[2] 工春乙,娄秀荣,工建林.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阴[J].自然
灾害学报,2015(05):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