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一、化学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无论反应混合物的起始浓度是多少,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即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
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常数,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用K表示。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为: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pC(g)+ qD(g)二、化学平衡常数意义1、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1)化学平衡常数K只针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适用,非平衡状态不适用。
(2)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与可逆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形式有关。
对于同一可逆反应,正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倒数,即:K正=1/K逆。
(3)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或产率也越大。
K>105反应较完全,K<10-5反应很难进行。
(4)K值不随浓度或压强的改变而改变,但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K值增大;正反应反应放热,升温,K值减少。
2、由于固体浓度为一常数,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3、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一常数(55.6 mol·L-1),因平衡常数已归并,故不必写出。
非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应出现在表达式中三、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判断反应是平衡状态还是向某一方向进行浓度商Q c = K c体系处于化学平衡 Q c<K c反应正向进行 Q c>K c反应逆向进行四、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1)CaCO3(s)CaO(s)+CO2(g)K =(2)3Fe(s)+4H2O(g)Fe3O4(s)+4H2(g)K =(3)Cr2O72-(aq)+H2O(l)2CrO42-(aq)+2H+(aq)K =(4)CH3COOH(l)+HOCH2CH3(l)CH3COOCH2CH3(l)+H2O(l)K =(5)N2(g)+3H2(g)2NH3(g)K1 =(6)2NH3(g) N2(g)+3H2(g)K 2=(7)1/2N2(g)+3/2H2(g)NH3(g)K 3=同一温度下,K1、K 2、K 3的数值关系为:五、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例1.已知在800 K时,反应:CO(g)+H2O(g) CO2(g)+H2(g),若起始浓度c (CO)=2 mol/L,c(H2O)=3 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CO转化成CO2的转化率为60%。
平衡常数

新教材中增加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实施新课标的省几乎年年都考,现将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应用与注意事项以及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的几种形式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无论反应物起始浓度是大还是小,最后都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 表示。
例如:mA(g) + nB(g) pC(g) + qD(g),K = c p (C)·c q (D)c m (A)·c n (B)(式中个浓度均为平衡浓度)。
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常数,只要温度不变,对于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就对应一个具体的常数值。
二、 应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问题(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存在时,其浓度可看做“1”,因而不用代入公式(类似化学反应速率中固体和纯液体的处理)。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
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等倍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也会改变。
三、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化学平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
它能够表示出可逆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一个可逆反应的K 值越大,说明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也越大。
可以说,化学平衡常数是一定温度下一个可逆反应本身固有的内在性质的定量体现。
(2)可以利用平衡常数的值作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平衡。
如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在一定温度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 c = c p (C)·c q (D)c m (A)·c n (B),Q c 叫该反应的浓度熵。
若Q c >K ,反应向逆向进行;若Q c =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若Q c <K ,反应向正向进行。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公式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公式化学反应中的平衡常数是描述反应体系平衡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平衡常数能够量化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浓度关系,反映了反应体系的平衡位置和反应方向。
在化学反应中,平衡常数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平衡常数的定义平衡常数(K)是指在给定温度下,当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各种物质浓度(或压强)之间的比值的乘积所得到的一个常数。
对于一般反应:aA + bB ↔ cC + dD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 [C]^c[D]^d / [A]^a[B]^b其中,[A]、[B]、[C]、[D] 分别表示反应物 A、B 和生成物 C、D 的浓度,a、b、c、d 分别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二、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根据定义,平衡常数的计算需要知道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浓度计算来确定,也可以通过气体压强计算来确定。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 对于物质浓度的计算若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浓度已知,可以直接代入上述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反应物 A、B 的浓度为 [A]0、[B]0,生成物 C、D 的浓度为 [C]0、[D]0,且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系数分别为 a、b、c、d,则平衡时的平衡常数 K 为:K = [C]0^c[D]0^d / [A]0^a[B]0^b2. 对于气体压强的计算当反应体系中的物质为气体时,可以通过气体压强的计算来确定平衡常数。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有以下两种情况的计算公式:(1)当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压强相等时:Kp = (pC / pA)^c(pD / pB)^b其中,pA、pB、pC、pD 分别为反应物 A、B 和生成物 C、D 的气体分压。
(2)当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物质数相等时:Kc = (C / A)^c(D / B)^b其中,C、D、A、B 分别为反应物 A、B 和生成物 C、D 的物质数。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c)是描述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常数。
它是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的稳定值。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此时Kc达到一个恒定值。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基于平衡反应的摩尔比。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表达式可以写作:Kc = [C]^c[D]^d / [A]^a[B]^b其中,[A]、[B]、[C]、[D]分别代表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浓度。
指数代表了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只包含气体和溶液中的浓度。
固体和液体的浓度在理论上为常数,所以不纳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可以反映出反应的平衡位置以及反应的方向。
当Kc大于1时,表示生成物浓度较高,反应趋向于产生更多生成物;当Kc小于1时,表示反应物浓度较高,反应趋向于保持原始状态;当Kc等于1时,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相当,反应处于动态平衡。
对于复杂的反应方程式,平衡常数表达式可以通过反应机理和化学平衡热力学来推导。
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的每个物质的浓度均为其活度的函数。
活度是物质在溶液中的有效浓度,与实际浓度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平衡常数表达式可能需要根据溶液的条件进行修正。
平衡常数表达式还可以通过Gibbs自由能的定义进行推导。
对于一般的反应aA + bB ↔ cC + dD,Gibbs自由能变化(ΔG°)可以通过以下表达式计算:ΔG° = -RTlnKc其中,R为理想气体常数,T为反应温度。
ΔG°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温度为298K、压力为1 atm)反应体系的自由能变化。
根据上述表达式,可以利用平衡常数求解反应物浓度、生成物浓度和平衡常数的关系。
同时,平衡常数表达式的数值也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总结起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通过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的比值推导得到的。
高中化学四大平衡常数

通过PH求出OH- 的浓度再代入溶度积表达式就可求 出Cu2+ 的浓度。
4、水的离子积
①通过Kw的大小比较相关温度的高低 ②溶液中H+ OH- 浓度的相互换算 ③酸碱能水解的盐溶液中水电离的H+ OH- 的计算
(2013全国大纲卷)12、右图表示溶液中c(H+)和 c(OH-)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c(H+)×c(OH-)=Kw B.M区域内任意点均有c(H+)<c(OH-) C.图中T1<T2 D.XZ线上任意点均有pH=7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 减小 。
即:△H>0 K与T成正比 △H<0 K与T成反比
利用K值可判断某状态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如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
平衡常数为K,若某时刻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关系如下:
则:
c p ( C ) cq ( D ) K' m c ( A ) cn ( B )
C.14+ lg(
)
D.14+ lg( )
利用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求出这一时刻 OH-的浓度,然后在利用水的离子积常 数表达式求出H+的浓度从而求出PH 注意: OH- 的浓度带有平方
(2011 新课标)(4)在0.10mol· L-1硫酸铜溶液 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 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 =____________mol· L-1(Ksp[Cu(OH)2]=2.2×10-20)。
高炉炼铁中发生的基本反应如下: △ Fe O(s)+CO(g) Fe(s)+CO2(g) 已知1100℃, K=0.263 某时刻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 L-1, c(CO)=0.1mol· L-1 ,在这种情况下
化学平衡常数单位

化学平衡常数单位
化学平衡常数(K)是描述化学反应平衡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代表了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浓度或压力之比的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常数的单位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表示方式。
对于气相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压力表示。
单位通常为帕斯卡(Pa)或大气压(atm)。
当以帕斯卡为单位时,化学平衡常数可以写为Kp,而以大气压为单位时可以写为Katm。
对于液相反应,化学平衡常数可以用浓度表示。
单位通常为摩尔每升(mol/L),也可以简写为M。
当以浓度为单位时,化学平衡常数可以写为Kc。
在某些情况下,温度的影响也会被考虑在内。
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因此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化学平衡常数可以写为K(T),其中T表示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并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系数成正比。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只表示它们在反应方程式中的相对摩尔比例关系,而不直接与化学平衡常数相关。
总之,化学平衡常数的单位取决于所使用的浓度或压力单位。
对于气相反应,单位可以是帕斯卡或大气压;对于液相反应,单位可以是摩尔每升。
此外,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也有影响,因此在特定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可以写为K(T)。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平衡常数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也不管反应物起始浓度大小,最后都达到平衡,这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是个常数,用K表示,这个常数叫化学平衡常数。
编辑本段化学平衡移动移动在化学反应条件下,因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可逆反应从一种平衡状态转变为另一种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是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而平衡移动的结果是可逆反应到达了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此时正逆反应速率重新相等(与原来的速率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主要有浓度.温度.压强等。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平衡向右移动;增加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有利于逆反应的进行平衡向左移动。
单一物质的浓度改变只是改变正反应或逆反应中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而导致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而导致平衡被打破。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对于气体反应物和气体生成物分子数不等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即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即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若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总体积)不变,则改变压强不会造成平衡的移动。
压强改变通常会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于气体总体积较大的方向影响较大,例如,正反应参与的气体为3体积,逆反应参与的气体为2体积,则增大压强时正反应速率提高得更多,从而是v正>v逆,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减小压强时,则正反应速率减小得更多,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吸热反应,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放热反应,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与压强类似,温度的改变也是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升温总是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提高,降温总是使正逆反应速率同时下降。
化学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影响因素

化学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影响因素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而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停止,并且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保持不变的状态。
平衡常数(K)是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参数,它反映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以及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一、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是指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比例的稳定值。
对于一般的一元反应(A → B),平衡常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K = [B]/[A]其中K表示平衡常数,[B]表示生成物 B 的浓度,[A]表示反应物 A 的浓度。
对于一般的多元反应(aA + bB → cC + dD),平衡常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K = ([C]^c[D]^d)/([A]^a[B]^b)其中K表示平衡常数,[C]、[D]表示生成物 C 和 D 的浓度,[A]、[B]表示反应物 A 和 B 的浓度,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系数。
二、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平衡常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热力学原理,温度升高,平衡常数会增大;温度降低,平衡常数会减小。
这是因为反应速率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加快,一方面导致生成物浓度增加,另一方面也导致反应物浓度减少,从而导致平衡常数增大。
2. 压力(只适用于气相反应):对于气相反应,压力是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之一。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压力增加会使平衡位置向浓度较小的一方移动,平衡常数变小;压力减小会使平衡位置向浓度较大的一方移动,平衡常数变大。
3. 浓度:当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变化时,平衡常数也会相应变化。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浓度增加会使平衡位置向浓度较小的一方移动,平衡常数变小;浓度减小会使平衡位置向浓度较大的一方移动,平衡常数变大。
4. 催化剂:催化剂的加入可以加速反应速率,但对平衡常数没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 号
起始时浓度mol/L
c0 (H2) c0(I2) c0 (HI)
平衡时浓度mol/L
[H2]
[I2]
[HI]
平衡时
[HI ]2 [H2]•[I2]
1 0.0106 0.0119
7
6
0
0.00183 1
0.00312 0.01767 9
54.5
2 0.0113 0.0090
5
4
0
0.00356 0.00125 0.01559 54.6
0
0.005617 0.000593 0.01270 6
48.38
2 0.01135 0.00904 0
0.00356 0.00125 0.01559
48.61
3 0.01201 0.00840 0.0 3
0.00458 0.000973 0.01486 3
4
0
0 0.01520 0.001696 0.001696 0.01181
c1(始) 1 .00 1.00
c2(始) 0
0
c(平) 0.21 0.21
2HI(g) ΔH=-26.5 kJ·mol-1
0 2.00
1.58
图1
图2
4.应用
(1)依据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可定量分析理解条件 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例: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达到平衡:
C(平) Na2+3bH2
y
n(平)(mol) 0.2-y 0.2-y
2HI △H<0
0
2y . 2y .
设参加反应H2 物质的量为y.
得y=0.16
H2的转化率= 20% , C(H2)平= 0.016mol/L 。
若升高温度,上述反应的K值 减小 (填增大、减小 或不变)
计算结果: t℃,10L密闭容器中
H2 + I2(g)
• CO + H2O(g)
CO2 + H2,达到平衡时,
•
K=
c(CO 2 ) c(H 2 ) c(CO ) c(H 2O)
温度/℃ 400 500 800 平衡常数 9.94 9 1
• K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 (1)某温度时,若起始时:c (CO) = 2 mol/L, c (H2O) = 3 mol/L,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60%,
4.应用
(1).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平衡及反应进行的方向.
一定温度下,反应:mA(g)+nB(g) pC(g)+qD(g)
浓度商Qc=
Cp(C) ·Cq(D) Cm(A) ·Cn(B)
① Qc<K ,反应向 _正__反__应__方向进行
② Qc=K ,反应处于_平__衡__状__态______
ν正、ν逆比较
I 0.06 Ⅱ 0.12
0.60 0.20
0.10
__0_.①6 _
ν正=ν逆 ν正=ν逆
Ⅲ 0.10
0.20
0.40
ν正_②>___ν逆
依据浓度商Qc与K的关系可判断反应进行方向
(3)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
H2 + I2(g)
n(始)(mol) 0.2 0.2
n(变)(mol) y
释原因: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
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
定性减弱。
⑹仅依据K的变化,可以推断出:随着卤素原子核电荷
数的增加, a d (选填字母)。
a.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 b. X2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 c.HX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d.HX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3)N2(g)+3H2(g) 2NH3(g)
(5)NH3(g)
1 2
N2(g)+
3 2
H2(g)
(6)Cr2O72-(aq) + H2O(l)
(4)2NH3(g) N2(g)+3H2(g) 2CrO42- (aq)+ 2H+(aq)
(7)FeCl3(aq)+3KSCN(aq) Fe(SCN)3(aq)+3KCl(aq)
1、分析三个表格数据,小结影响平衡常数K大 小的因素?
1、
(1)反应物自身性质,反应物越活泼,反应 进行程度越大,K越大。 (2)温度。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减小。
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增大。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K越大,反应进行程度越大,反应物转化率越大。
2HI
0.2 0.16
0.04
△H<0 . HI的分解率= 80%
.
(3)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
H2 + I2(g)
n(始)(mol) 0.2 0.2 n(变)(mol) 0.04 0.04
2HI △H<0
0 0.08
. H2的转化率= 20%
n(平)(mol) 0.16 0.16
0.08 .
H2(g) + I2(g)
③ Qc>K ,反应向_逆__反__应___方向进行
(2)平衡常数K与温度有关,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吸热 反应;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
N2+3H2
2NH3 △H<0
K=
C2(NH3) C (N2) ·C3(H2)
• 【典例】已知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常数K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变化和 起始反应方向无关。
2.表达式:
一定温度下,反应:mA(g)+nB(g)
达平衡时:
Cp(C) ·Cq(D)
K= Cm(A) ·Cn(B)
pC(g)+qD(g)
小菜一碟
• 写出下列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化学平衡常 数K的表达式
(1)CO(g)+H2O(g) CO2(g)+H2 (g) (2)C(s)+H2O(g) CO(g)+H2 (g)
C (s) + H2O(g)
CO (g) +H2 (g) △H= +131.3 kJ•mol-1;
(1)写出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K=
。
• (2)一定温度下,三个容器中均进行着上述反应,各
容器中炭足量,其它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K正=1逆反应速
率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填写表中①②相应的空格。
容器 c(H2O) c(CO) c(H2) 编号 /mol·L-1 /mol·L-1 /mol·L-1
问题: 1.可逆反应概念?特点? 2.化学平衡状态概念?特征? 3.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三段式)?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5.化学平衡常数? 6.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勒夏特列原理内容?
7.等效平衡问题——建模?
知识链接:
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逆
两个方向的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 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升高温度(K放减小),平衡向 逆反应(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K放增大),平衡向 正反应(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拓展延伸
•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 + 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2cNH3 △H<0
K=
C2(NH3) C (N2) ·C3(H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N2)的浓度,平衡向 减小生成物(NH3)的浓度,平衡向
正反应 正反应
方向移动; 方向移动;
缩增小大容压积强,平衡向 正反应(气体体积减小反应)方向移动;
增减大小容压积强,平衡向 逆反应(气体体积增大反应)方向移动;
(2)在上述温度下,该容器中
2HI H2 + I2(g) △H>0
n(始)(mol) 0.2
0
n(变)(mol) 2x
x
0
x
.
设生成H2 物质的量为x.
n(平)(mol) 0.2-2x x
x.
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4
得X, =0.08
C(H2)平= 0.008mol/L ; HI的分解率= 80% ,
分析课本P29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I2(g) + H2(g) 2HI(g) ∆H<0 密闭容器730.6K
序 号
起始时浓度mol/L
平衡时浓度mol/L
平衡时
[HI ]2
c0 (H2) c0(I2) c0 (HI) c(H2)
c(I2)
c(HI) [H2]•[I2]
1 0.01197 0.06944
2、对于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 增大。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 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 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 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符号为K.
K
0.6
0.9
1.0
1.7
2.6
(1)该反应为_吸__热___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2)某温度下,在2L的容器中充入 2molCO和 2molH2O, ①经试两判分断钟此后时,的C温O度2的为量保83持0℃1m,o此l不时变H。2O转化率为 50% ; ②平衡后,分别往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 3mol CO,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