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有色金属材料的认知
有色金属行业:钼供需趋于紧平衡,价格中枢或有40%上涨空间

DONGXING SE CURITIE S行业研究有色金属行业:钼供需趋于紧平衡,价格中枢或有40%上涨空间投资摘要:钼是全球性稀缺的战略小金属品种,下游产品种类多且使用广泛。
钼为银白色金属,质硬坚韧、熔点高且热传导率高,具有顺磁性、膨胀系数小且化学性质稳定,广泛用于钢铁有色、核工业、航空航天、化学化工、电子工业等领域,其中全球80%的钼消费于钢铁生产。
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钼的战略价值,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储量稀缺且较难再生;(2)钢铁必不可少的添加剂;(3)有色合金的基础基体;(4)在化工、医药及农牧领域有广泛应用。
钼下游产品种类较多,钼主要产品根据添加金属钼比重的不同而分为a )焙烧钼精矿(含钼 59%);b )钼铁(含钼 60%);c )钼酸铵(含钼 67%);d )金属钼。
全球钼资源分布集中度极高,产量集中度同样较高。
据USGS 数据,2019年全球钼资源储量1800万吨,中国以830万吨(占比46%)钼储量排名第一,秘鲁和美国分别拥有290万吨及270万吨钼资源,三国钼资源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近80%。
2020年全球钼产量30万吨(USGS ),中国(12万吨)、智利(5.8万吨)和美国(4.9万吨)为全球前三大钼金属主产国,三国合计产量占全球总产量75.6%;而自由港、Codelco 、南方铜业等前10大厂商则控制了全球约65%的钼供应量。
中国钼供给同样具有高集中性特点,其中金钼股份(2.26万吨)和洛阳钼业(1.49万吨)二者合计占中国钼金属总供应量的37.5%。
中国钨钼采选冶炼资本开支持续下降,全球钼供给量自2017年至今复合增速仅0.3%。
受供需关系阶段性失衡、商品价格下跌和产业政策影响,中国钨钼矿采选资本开支及冶炼资本开支在2013-2017年间分别下降-42%及-31.6%。
从产量观察,2017-2020年中国钼金属供应量已从13.3万吨降至12万吨,显示国内金属钼供给已经出现收缩;而同期全球钼金属年供应量维持30万吨之内(USGS ),年复合增速仅为0.3%。
有色金属的知识

有色金属的知识有色金属是指在自然界中呈现出金属光泽的金属元素,通常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有色金属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铜、铝、镍、锌、铅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有色金属及其特点。
铜是一种常见的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被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电器等领域。
铜还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此外,铜还具有抗菌性能,被用于制作杀菌器具和医疗器械。
铜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大气、水蒸气和一般酸碱侵蚀,因此在建筑、船舶、汽车等行业也有广泛应用。
铝是另一种常见的有色金属,具有轻质、耐腐蚀、导热性好等特点。
铝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
铝的表面可以进行氧化处理,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提高了铝的耐蚀性和装饰性。
与铜相比,铝的导电性差,但在轻量化要求高的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镍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被广泛用于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
镍可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镍还是不锈钢的主要成分之一,用于制作厨具、化工设备等。
锌是一种常见的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镀锌、合金制造等领域。
锌的化学性质活泼,容易与氧、硫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锌、硫化锌等化合物,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锌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生物代谢过程,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铅是一种有毒有色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延展性,被广泛用于电池、建筑、卫生等领域。
铅的毒性使其在一些应用领域受到限制,但在其他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铅可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腐蚀性,也可以用于防辐射材料的生产。
总的来说,有色金属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不同种类的有色金属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应用价值,在不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有色金属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为人类带来更多便利和发展机遇。
浅谈锌在金属铁防腐蚀中的常见应用

浅谈锌在金属铁防腐蚀中的常见应用0引言常见金属表面腐蚀这种自然现象已经被人们广泛认知,并时常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着各种各样的金属防护措施,而其中金属铁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金属,对铁的防腐蚀处理,是在日常生产和实践中人们不得不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总结金属锌这种常见的活泼金属在金属铁的防护中所起的作用和基本方法。
1金属铁腐蚀的机理日常生产实践中大部分金属的稳定状态是氧化态,当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金属态后,其向氧化态的转化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铁在不同情况下的腐蚀机理是十分复杂的,但主要形式有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化学腐蚀是,金属表面与周圉介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材料(合金或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腐蚀接触,通过电极反应产生的腐蚀。
故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在腐蚀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金属单质被氧化形成化合物。
金属铁锈蚀最常见的是电化学腐蚀,出现电化学腐蚀时,腐蚀过程发生在金属表面的一个导电水层一一电解液(含有氧气和酸性或碱性气体)中。
在工件表面暴露在空气里的一层极薄的湿气膜或匸件缝隙中残留的水,还有在工件上的手工焊接点等,都足以成为电解液。
钢铁在潮湿表面的电化学腐蚀,处于潮湿空间和露天放置时的潮湿气候都会对铁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湿气膜。
这些电解液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对金属铁或铁制品进行电化学腐蚀。
从而生成物理特性急脆的铁锈(通常为铁的氧化物),进而影响铁零件的强度。
在这种条件下,非合金钢和低合金钢制成的表面裸露的零件用不了儿天表面便会密锈斑(图1) O而这种腐蚀为基础的腐蚀过程是源于空气中氧气和水结合后对铁材料的作用。
图1表面裸露的铁腐蚀生锈在一滴水的材料区域内,可用这种正在进行的腐蚀过程作出解释(图2):在水滴中央,铁作为八戶离子进入水溶液,这个材料区域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小范围的阳极(局部阳极)。
在水滴边缘区域,溶解在水中O/T离子与溶解的铁离子陀2+ 发生反应,首先形成氢氧化亚铁Fe(OH)2,而不断有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溶液中, 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很快就被氧化成氢氧化铁Fe(OH)3,然后从中形成铁锈FeO(OH)o铁锈成环状沉积在水滴边缘。
金属材料检测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金属材料检测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张媛媛摘要:近几年来,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因为金属材料具有比较独特的特性,所以各种金属材料的性能也不尽相同。
为了保证各种金属材料的科学使用,相关的生产部门经常会对金属材料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来获取金属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等信息。
在对金属材料进行检测时,所涉及的检测项目很多,检测的结果往往受到检测人员、检测材料和检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主要围绕目前我国金属材料检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金属材料;检测;常见问题;策略1 金属材料检测的意义1.1 提升制造质量从目前的情况看,近几年来,各种金属原料已投入使用。
金属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生产工艺上对产品的品质及性能提出了更高的检测要求。
针对某些特殊用途的金属,其材质的选用就显得尤为关键,在生产时应选用具有较高硬度的金属。
但是,在对各种金属进行检验时,对某些金属产品的检验需要选择较好的塑性材料。
为此,有关部门在选用金属原料时,都要对原料进行检验。
对产品进行有效地检验,以达到对产品品质及性质的准确把握,以改善产品品质。
如今的金属原料市场,仿造品泛滥,一些厂商为了牟取暴利,以次充好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为金属材料的特殊性质,其品质与性质很难用目测来判断,一般都是通过检测仪器与技术,结合各种因素来判断其性质与参数,从而提升制造质量。
1.2 建立诚信体系因为金属材料本身的性质,在与空气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些改变,造成金属材料的变形,甚至会产生腐蚀。
在目前许多的工程施工以及产品的制造中,因为其用途广泛,经常会有大量的金属材料被应用。
不过,在进行常规检测的时候,需要消耗大量的金属材料。
以桥梁施工为例,在施工过程中,桥身的施工过程中,往往要用到很多金属材料。
因此,必须保证对其进行合理的选用和合理的使用,使其在整体桥梁中的稳定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性能;(2)掌握金属热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3)学会运用金属热处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认知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环节,提高学生对金属热处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金属材料的分类及性能(1)金属材料的分类: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合金;(2)金属材料的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2. 金属热处理的基本方法(1)退火:降低硬度、提高韧性;(2)正火:提高硬度、降低韧性;(3)淬火:提高硬度、降低韧性;(4)回火:调整硬度与韧性。
3. 金属热处理的应用(1)金属零件的制造与修复;(2)金属工具的制造与维护;(3)金属设备的改进与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分类及性能;(2)金属热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1)金属热处理过程中温度、时间、冷却速度等参数的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金属热处理对金属性能的影响规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介绍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2. 利用实验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金属热处理的过程及效果;3. 通过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金属材料的分类及性能;2. 第二课时:金属热处理的基本方法;3. 第三课时:金属热处理的应用;4. 第四课时:金属热处理实践操作;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检查学生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验报告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操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等。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中职)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
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 会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了解金属材料热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 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 初步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常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机器的基本概念, 掌握机器的组成;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明确热处理的目的, 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4.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了解轮系的分类与应用, 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5.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及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合理选择材料、确定零件热处理方法的能力;2.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3.初步具有使用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4.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能力;5.培养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与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5.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处的社会生存能力。
三、参考学时120学时。
四、课程学分12学分。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六、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1.力求通过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实例, 让学生感到学习《机械基础》课程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金属材料教案(高一化学)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铝制品盛放酸梅汤和碱水等物质?
②Al(OH)3:
制备:铝盐和氨水反应(实验探索)。
如Al2(SO4)3+6NH3·H2O ===2Al(OH)3↓+3(NH4)2SO4
AlCl3+3 NH3·H2O ===2Al(OH)3↓+3 NH4lCl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用铝盐和强碱溶液反应制备氢氧化铝?
(二)知识框架
(三)本节教材的主要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铝、金、银、铜等常见金属是学生在生产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物质,学生感性认识丰富,有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2.应用分类的思想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来研究具体物质的性质,突出过程与方法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常见金属的代表物——铝的还原性;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认识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不同,并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通过对不锈钢不易锈蚀原理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金属性质与金属材料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了解金、银、铜的主要性质以及它们作为材料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4.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三.重点、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
重点和难点:铝的还原性、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的两性。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分类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第2节 铝 金属材料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材料包括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学习金属材料是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需要。本节教材从以下两条线索展开:一是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线索,并以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为代表物作为抓手进行研究,为学生学习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础;二是金属材料及其合金的应用线索,并伴之以常见金属金、银、铜等的应用,给学生认识物质世界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有色金属简介介绍

06
有色金属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
新能源领域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如电动汽车、太阳 能和风能等,对有色金属如锂、钴、镍等的 需求将会大幅增加。
医疗领域
有色金属如钛、锆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 如医疗器械、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
智能制造
有色金属如铜、铝、锌等在智能制造领域的 应用也将逐渐增加,如工业机器人、智能家 居等。
有色金属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有色金属概述 • 有色金属的特性与用途 • 有色金属的生产与消费 • 有色金属市场分析 • 有色金属的冶炼与回收 • 有色金属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有色金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锰、铬等黑色金属外,其他所有金 属的总称。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延展、耐腐蚀 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科技、生活等各个领域。
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冶炼技术和生产工艺将不断涌现,这将提高 有色金属的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从而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
05
有色金属的冶炼与回收
有色金属的冶炼工艺
火法冶炼
利用高温还原剂将矿石中的有色 金属还原出来,主要包括焙烧、
熔炼、电解等环节。
湿法冶炼
利用化学溶剂将矿石中的有色金属 溶解出来,再进行提取和纯化,主 要包括浸出、萃取、电解等环节。
03 新材料研发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有色金属 材料不断涌现,如高强度铝合金、超导钛合金等 ,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02
有色金属的特性与用途
铝及其用途
铝的密度低,仅次于镁和锂,是 常见的金属中密度最低的金属之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4)半金属 其物理化学性质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金属。如硅、硒、碲、砷、硼
等。 5)稀有金属 地壳中含量较少、分布较散、提炼较难或者应用较晚的金属。稀有金属
又可分为以下5种。 (1)稀有轻金属:包括钛、锂、铷、铯和铍等。其特点是比重小,如锂的
比重仅为0. 534 g/cm3,是最轻的金属。 (2)稀有难溶金属:包括钨、钼、钽、铌 .铪、钒、锆等。其特点是熔点 高(均在1 700℃以上)、硬度大和耐蚀性强。
项目三 常见有色金属材料的认知
1 任务一 铜的认知 2 任务二 铝的认知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一、有色金属的分类
1.根据有色金属的性能特点分类 1)重金属 比重大于4.5 g/cm3的有色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钻、铅、锌、锡、锑、 镐、镍等。 2)轻金属 比重小于4. 5 g/cm3的有色金属称为轻金属。如:铝、镁、钠、钙等。 3)贵金属 在地壳中储量少,开采和提取困难,价格比一般金属贵的有色金属,包
黄铜的铸造性能很好,铸造时流动性好、偏析小和容易生产集中缩孔。 此外,黄铜的塑性好,可以进行冷、热加工。 普通黄铜牌号用“黄”的第一个字母“H”和Cu含量的百分数表示,如
H62表示Cu的含量为62%的普通黄铜。铸造普通黄铜用“ZCu”加上主 加元素锌的化学符号及其含量的百分数表示,如ZCuZn38表示铜的平均 含量为62%的铸造普通黄铜。
二、纯铜
1.铜的性能 纯铜呈玫瑰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为紫红色,故俗称紫铜。 纯铜的导电性、导热性好,仅次于银,故在电器工业和动力机械中得到
广泛应用,常用来制造电导线、散热器、冷凝器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纯铜的熔点为1 083 0C ,密度为8. 94 g/cm3,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塑性 极好,但强度低,硬度不高,不能通过热处理强化,可采用冷加工进行 强化,但会使塑性显著降低。纯铜具有优良的加工成型性和焊接性能, 可进行各种冷热变形和焊接。
前者包括铜、铝、铅、锌、锡、锑、镁、镍等。后者包括钛、钼、钨、 锂、铌、锆及稀土金属等。 2.按有色金属的化学成分分类 1)铜及铜合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纯铜、铜锌合金、铜锡合金、无锡青铜、铜镍合金等。 2)轻金属及其合金 铝及铝合金、镁及镁合金、钛及钛合金等。 3)其他有色金属及合金 铅及其合金,锡及其合金,锌、镐及其合金,镍、钴及其合金,贵金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3)稀有分散金属:包括镓、铟、铊、锗等。其特点是在地壳中分布很散, 大多数不形成单独的矿物和矿床。 (4)稀土金属:包括钪、钇和镧系元素 (5)放射性元素:包括镭及锕系元素(锕、钍、铀等),它们是原子能工业 的主要原料。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它们简单地分为普通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两大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4)锰黄铜 在黄铜中加入1%~4%的锰,就能显著改善黄铜的力学性能和在氯化物、
海水及过热蒸汽中的耐蚀性。同时,合金的耐热性和承受冷、热加工的 性能也很好,但有较低的应力腐蚀倾向。 5)硅黄铜 硅除了能显著提高黄铜的力学性能外,还能使黄铜具有优良的铸造性、 耐腐蚀性和切削加工性。硅黄铜用来制造船舶、水泵、铁路机车和高温 耐蚀配件。 常用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的牌号、力学性能和用途见表3-1。
纯铜的强度不高,用加工硬化方法虽可提高铜的强度,但使其塑性下降, 因此,结构材料常采用铜合金。
(一)黄铜 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称为黄铜。因有美刚的黄色而得名。铜
锌二元合金称为普通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为特殊黄铜。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按生产方法,黄铜可分为压力加工产品和铸造产品两类。 1.普通黄铜 普通黄铜的力学性能随锌含量的增加而变化,当锌含量小于犯%时,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用于结构材料的白铜有普通白铜B19和B30,锌白铜BZn15-20,铁白铜 BFe30-1-1,铝白铜BA113-3 , BA116-1. 5等。B19 , B30在大气、海水、 过热蒸汽、高温烧碱及硫酸中均具有良好的抗蚀性。B19主要用于制造 在蒸汽、淡水和海水中工作的精密仪器仪表零件、金属网和抗化学腐蚀 零件。B30主要制造在蒸汽、海水中工作的耐腐蚀零件和高温高压下工 作的金属管与冷凝管等。
锌白铜BZn15 -20也叫德银。因为具有高的抗蚀性及良好的力学性能, 主要用于精密仪器及医疗器具的制造。
铝白铜BA113 - 3可以通过热处理强化,除有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外, 还具有高的抗寒性(一183℃下力学性能不降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2.电工用白铜 电工用白铜的特点是具有高的电阻、大的热电势、电阻温度系数小等性
纯铜的化学稳定性高,在大气、淡水及蒸汽中均有优良的抗腐蚀性,但 在氨盐、氯盐以及氧化性的硝酸、浓硫酸及海水中抗腐蚀性差。
2.铜的分类及牌号 纯铜分为冶炼产品和加工产品两类。 纯铜的冶炼产品包括铜锭、铜线锭和电解铜片3种。电解铜片用于熔铸
铜线锭、铜锭、铜棒坯料及铸造合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度和塑性都随含锌量增加而增加;当含锌量超过32%以后,强度继续增高, 但塑性逐渐下降;当含锌量达到45%时,强度达到最大值;超过45%后, 由于脆性大而使强度急剧降低,塑性更低。黄铜的颜色随含锌量的增加, 逐渐由黄红色变为淡黄色。 黄铜对大气、海水以及氨以外的碱性溶液的耐蚀性很高。但在氨、酸类 介质中耐蚀性较差,特别是在盐酸和硫酸中的耐蚀性更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2.特殊黄铜 特殊黄铜在普通黄铜的基础上加入锡、铅、铝、镍、锰、铁、硅等元素
而形成的三元或多元合金。并且以这些合金元素命名,分别称为锡黄铜、 铅黄铜、铝黄铜等。加入合金元素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耐蚀 性及某些工艺性能。特殊黄铜的牌号用“H”加除锌以外的主添加元素的 化学符号及除锌外的成分数字组表示。 1)铅黄铜 铅黄铜突出的特点是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切削加工性能。变形铅黄铜主要 用于精度、表面质量高以及耐磨性好的仪表零件,特别是做钟表的表芯 材料,故有“钟表黄铜”之称。铸造铅黄铜可制作轴瓦和衬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2)铝黄铜 铝能显著提高黄铜的强度、硬度,但当铝含量超过2%时,合金的塑性
将急剧下降,压力加工பைடு நூலகம்黄铜中的铝含量不应大于4%。此外铝能在黄 铜表面形成保护性氧化膜,提高黄铜的耐蚀性。主要用作高强度、耐腐 蚀的零件,如海船冷凝器管、化工机械零件等。 3)锡黄铜 锡在铜中的溶解度不大。少量的锡溶入黄铜中,能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但含量太多会降低塑性,常用锡黄铜含锡量为1%左右,能显著提高黄 铜的耐蚀性,尤其是在淡水、海水及海洋大气中的耐蚀性,有“海军黄 铜”之称。多用作海船及热电厂用冷凝器或其他耐蚀零件。
能。 做电工材料的白铜有普通白铜B0. 6和B16及各种锰白铜BMn3-12 ,
BMn40-1. 5 , BMn43-0. 5(习惯分别叫锰铜、康铜及考铜)。 普通白铜B0. 6及锰铜BMn3-12用于制造变阻电器、热电偶、补偿导线
及电工仪表。 康铜BMn40 - 1. 5电阻高,电阻温度系数小,有良好的耐热性及耐腐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锡青铜抗蚀性比纯铜和黄铜高,尤其是在大气、海水、蒸汽等环境下, 但在盐酸、硫酸及氨水中不够理想。只适于制作暴露在海水、海风、大 气和承受高压过热蒸汽的用具和零件。
此外,锡青铜还具有无磁性、冲击时不产生火花、无冷脆性和极高的耐 磨性等特性。
常用铸造锡青铜的牌号有ZCuSn10Zn2等。主要用作承受中等载荷的零 件,如阀门、泵体、齿轮、轴等。
铜线锭用于制造线材、紫铜棒等,铜锭用于制造纯铜材及配制铜合金。 现行的纯铜冶炼产品有Cu-1 , Cu-2两个牌号。
铜在电气工业中可用于制造电刷、电线、电缆、发电机、电动机、变压 器等;在机械设备制造业中可用于制作散热器、冷却器;在兵器工业中用 于制作舰艇的冷凝器、热交换器、炮弹等。
三、铜合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二)青铜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早的金属材料。青铜原来仅指铜与锡的合金。
由于合金颜色呈青色,因而得名。现在工业上大量使用含铝、被、硅、 铅、锰等元素的铜合金,因此,将除以锌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黄铜和以镍 为主要添加元素的白铜外,其他的铜基合金均称为青铜。为了区别,在 青铜前面加主要添加元素的名称,如锡青铜、铅青铜、锰青铜、铝青铜 和硅青铜等。 青铜分压力加工青铜和铸造青铜两类。压力加工产品的青铜牌号用“青” 字汉语拼音字母“Q”,加主添加合金元素的化学符号及主添加元素含量 和辅加元素含量的成分数字组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三)白铜 以镍为主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称为白铜。铜镍二元合金称普通白铜;在普
通白铜的基础上,加入锰、铁、锌、铝等元素组成的铜镍多元合金称为 特殊白铜。 普通白铜的牌号是用汉语拼音字母“B”加镍含量的百分数表示。三元以 上的复杂白铜是用汉语拼音字母“B”加第二个主添加元素符号及除基元 素铜以外的成分数字组表示。普通白铜有5个牌号,复杂白铜有十个牌 号。白铜按用途分结构用白铜和电工用白铜两种。 1.结构用白铜 结构用白铜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高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耐蚀性,并且有一 定的耐热性和耐寒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铜的认知
经过冷变形的黄铜制品在潮湿的大气中,特别是在含有氨气的大气或海 水中,会发生自动破裂,这种现象称为黄铜的“自裂”。含锌量越高, 自裂倾向越大,特别是含锌量大于20%的黄铜,其危险性更大。为防止 黄铜的自裂,经冷加工的黄铜材必须进行消除内应力的退火,退火后的 黄铜材在使用或保管时,若受到局部变形,则又会重新出现自裂现象, 这点在使用和保管时必须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