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六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实验六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产率55%)
七、注意事项 1、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因为乙酸酐具有强烈
刺激性,并注意不要粘在皮肤上。 2、仪器要全部干燥,药品也要实现干燥处理。 3、醋酸酐要使用新蒸馏的,收集139~140℃的
馏分。长时间放置的乙酸酐遇空气中的水, 容易分解成乙酸。 4、要按照书上的顺序加样。否则,如果先加水 杨酸和浓硫酸,水杨酸就会被氧化。
4、本实验中可产生什么副产物? 本实验的副产物包括水杨酰水杨酸酯、乙酰水
杨酰水杨酸酯、乙酰水杨酸酐和聚合物。
O
OH
2
OH
O
OH +
OCOCH3
OH
CO O
HO O
OH
+ H2O
O OCOCH3
OH
CO
O
HO
O
5、那么副产物中的高聚物如何出去呢? 用NaHCO3溶液。 副产物聚合物不能溶于NaHCO3溶液,而乙酰 水杨酸中含羧基,能与NaHCO3 溶液反应生成 可溶性盐。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4:06:4414:06:4414:06Wednesday, October 麻痹。20.10.2120.10.2114:06:4414:06:44October 21,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1日下午2时6分20.10.2120.10.21
138
158(s)

醇醚 易易
醋酐 102.09 139.35(l) 易 溶 ∞
乙酰 180.17 水杨酸
135(s)
溶、热 溶 微
三、实验试剂:
水杨酸2.00g(0.015mol),浓流酸, 乙酸酐5mL(0.053mol,饱和NaHCO3(aq) 4mol/L盐酸,冰块,1%FeCl3溶液,蒸馏水。

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报告阿司匹林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了解阿司匹林的合成原理和方法。

2、掌握重结晶的操作技术,提高产品的纯度。

3、学习通过化学实验测定产品的纯度。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

它的合成通常通过水杨酸和乙酸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来实现。

反应方程式如下:C₇H₆O₃(水杨酸)+ C₄H₆O₃(乙酸酐)→ C₉H₈O₄(乙酰水杨酸)+ CH₃COOH(乙酸)在这个反应中,通常使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加速反应的进行。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电子天平三口烧瓶(250mL)球形冷凝管温度计(100℃)布氏漏斗抽滤瓶玻璃棒表面皿恒温水浴锅2、试剂水杨酸(分析纯)乙酸酐(分析纯)浓硫酸(分析纯)无水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水杨酸(_____g)放入三口烧瓶中,再加入适量的乙酸酐(_____mL)。

2、缓慢滴加几滴浓硫酸作为催化剂,边滴加边搅拌。

3、装上球形冷凝管,在 80-85℃的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反应 20-30 分钟,期间不断搅拌。

4、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倒入盛有适量冰水的烧杯中,搅拌,使结晶析出。

5、抽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晶体,得到粗产品。

6、将粗产品转移至烧杯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搅拌至无气泡产生,以除去未反应的水杨酸和乙酸酐。

7、再次抽滤,用蒸馏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

8、将产品进行重结晶。

将产品溶于少量无水乙醇中,加热至完全溶解,然后冷却结晶。

9、再次抽滤,干燥,得到纯净的阿司匹林晶体。

五、实验注意事项1、反应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影响产品的纯度和产率。

2、滴加浓硫酸时要缓慢,并不断搅拌,以免局部过热。

3、重结晶时要控制好溶剂的用量,避免产品损失。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产量实际得到阿司匹林晶体的质量为_____g。

2、纯度测定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产品的纯度。

称取一定量的产品(_____g),溶解于适量的乙醇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实验六 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

实验六  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

12:47 装置好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及冷凝管的干燥三口烧瓶(250mL)。

12:49 三口烧瓶中加入10g水杨酸(白色晶体),28mL乙酸酐(无色液体,味道类似醋酸),再加浓磷酸(无色液体)3.6mL。

13:00 开始加热,液体飞速旋转13:05 三口烧瓶温度升为60℃,通过控制加热套使其在60℃保持15分钟13:20 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13:32 三口烧瓶壁有少量白色晶体开始析出。

在搅拌状态下,往三口烧瓶中加入140 mL水,放在冷水浴中静置10分钟13:41 放入冰水浴中静置20分钟,充分冷却,大量白色晶体析出,直至结晶完全。

14:08 抽滤,用冰水洗涤两次,抽干得到白色晶体。

14:28 将晶体放在250 mL烧杯中,加入7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搅拌到没有二氧化碳放出为止14:45 真空过滤除去聚合物固体,少量土黄色滤渣。

14:54 将滤液放在250 mL烧杯中,慢慢滴入6mol/L盐酸溶液,搅拌14:56 白色结晶析出后,继续滴加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5。

15:01 烧杯放入冰水浴中冷却,直至结晶完全。

15:11 真空过滤收集产物,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然后抽干。

15:25 取少许(约0.05g)粗产品放入2号试管中。

15:27 其余粗产品放入150mL烧杯中,加入40mL无水乙醇,缓慢加热(微热),搅拌,直至晶体溶解15:31 再加入80mL水,在室温中静置,再放入冰水浴中冷却,重结晶15:48 待结晶完全,抽滤15:57 滤饼用少量35%乙醇溶液洗涤,抽干后取少许(约0.05g)精产品放入3号试管中。

并称好表面皿的质量为38.558g。

16:00 置于表面皿,放入烘箱烘干。

16:15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6.334g16:18 取少许(约0.05g)水杨酸放入1号试管中。

在1、2、3三根试管中加入1mL乙醇,使化合物溶解。

然后在每个试管中加入1滴5%三氯化铁溶液,观察结果16:30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6.084g16:45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5.966g17:00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6.948g(前后两次称量误差在0.05g),计算产率。

实验报告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报告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报告阿司匹林的合成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的通过阿司匹林的合成,掌握酯化反应与精制原理及基本操作;熟悉药物合成实验装置的安装与使⽤;掌握⽔杨酸的限量检查⽅法。

⼆、实验原理阿司匹林的合成就是以⽔杨酸为原料,在硫酸催化下,⽤醋酐⼄酰化得到。

反应式如下:OCOCH3COOHOHCOOH(CH3CO)2OH2SO4CH3COOH++反应过程的副产物:⽔杨酸会⾃⾝缩合,形成⼀种聚合物,利⽤阿司匹林与碱反应⽣成⽔溶性钠盐的性质,从⽽与聚合物分离。

存在未反应的⽔杨酸,在最后重结晶过程中可被除去。

⽔杨酸的存在还较易氧化⽣成⼀系列醌式有⾊物质(黄⾊及蓝⾄⿊⾊物质),这也导致了阿司匹林不稳定变⾊。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表1 玻璃仪器及规格名称规格数量量筒100ml 1锥形瓶500ml 1烧杯250ml 2量筒5ml 1表2设备型号及规格设备名称型号⼚家集热式恒温加热磁⼒搅拌器DF-101S 郑州长城科⼯贸有限公司表3 试剂及规格四、实验操作步骤1、向⼲燥的500ml 锥形瓶中放⼊称量好的⽔杨酸(10g,0、075mol)、⼄酐(25ml 、27g 、0、265mol),滴⼊1、5ml 浓硫酸,以保鲜膜封⼝后,轻轻振荡锥形瓶使完全溶解,在77℃⽔浴中加热约20min ;(温度过⾼则使⽓泡产⽣,很有可能就是由于⼄酐发⽣了分解)2、移出锥形瓶后,待内容物温热时(⼿摸瓶壁没有烫感时即可,差不多30-40℃),慢慢加⼊20~25ml 冰⽔(此时反应放热,甚⾄沸腾);平稳后再加⼊200ml ⽔,⽤冰⽔浴冷却1、5h ,使结晶析出;抽滤,⽤少量冰⽔洗涤两次,得阿司匹林的粗品;3、将阿斯匹林的粗产物移⾄另⼀250ml 烧杯中,加⼊125mL 饱与NaHCO 3(150ml ⽔加10g 碳酸氢钠)溶液,搅拌,直⾄⽆CO 2⽓泡产⽣。

然后抽滤,⽤少量⽔洗涤,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弃去滤渣。

4、将上述滤液倒⼊烧杯中(慢慢地分多次倒⼊),加盐酸溶液(⼤约15mL 浓盐酸加⼊40mL ⽔配置)调pH 为2左右,阿斯匹林复沉淀析出。

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高分子11-3 班(09)一.试验道理阿司匹林为解镇痛药,用于治疗感冒.感冒.头痛.发烧.神经痛.关节痛及风湿病等.近年来,又证实它具有克制血小板凝集的感化,其治疗规模又进一步扩展到预防血栓形成,治疗血汗管疾患.阿司匹林化学名为2-乙酰氧基苯甲酸,化学构造式为:阿司匹林为白色针状或板状结晶,mp.135~140℃,易溶乙醇,可溶于氯仿.乙醚,微溶于水.合成路线如下:二.仪器药品单口烧瓶(100mL).球形冷凝管.量筒(10mL,25mL).温度计(100℃).烧杯(200mL,100mL).吸滤瓶.布氏漏斗.轮回水泵.水浴锅.电热套.水杨酸.乙酸酐.硫酸(98%).盐酸溶液(1∶2).1% FeCl3溶液.三.试验步调于100 mL湿润的圆底烧瓶中参加4g水杨酸和10mL新蒸馏的乙酸酐,在振摇下迟缓滴加7 滴浓硫酸,参照图1装配通俗回流装配.通水后,振摇反响液使水杨酸消融.然后用水浴加热,掌握水浴温度在80~85℃之间,反响20min.撤去水浴,趁热于球形冷凝管上口参加2mL蒸馏水,以分化过量的乙酸酐.稍冷后,拆下冷凝装配.在搅拌下将反响液倒入盛有100mL冷水的烧杯中,并用冰-水浴冷却,放置20min.待结晶析出完整后,减压过滤.将粗产品放入100mL烧杯中,参加50mL饱和碳酸钠溶液其实不竭搅拌,直至无二氧化碳气泡产生为止.减压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滤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在搅拌下参加30mL盐酸溶液,阿司匹林即呈结晶析出.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充分冷却后,减压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滤饼两次,压紧抽干,湿润,称量产品四.纯度磨练向盛有5 mL乙醇的试管中参加1~2滴1%三氯化铁溶液,然后取几粒固体参加试管中,不雅察有无色彩变更,水杨酸可以与三氯化铁形成深色络合物;阿斯匹林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与三氯化铁产生显色反响,是以杂质很轻易被检出.为了得到更纯的产品,可将上述结晶的一半溶于少量的乙酸乙酯中(约需2~3 mL),消融时应在水浴上当心的加热.若有不溶物消失,可用预热过的玻璃漏斗趁热过滤.将滤液冷至室温,阿斯匹林晶体析出.如不析出结晶,可在水浴中稍为加热浓缩,并将溶液置于冰水中冷却结晶,抽滤收集产品,湿润后测熔点.五.试验成果与评论辩论从反响方程式中各物质料的摩尔比,可看出乙酰酐是过量的,故理论产量应依据水杨酸来盘算.28mol水杨酸理论上应产生28mol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g/mol,则其理论产量为:28(mol)×180(g/mol)=g产率:/×100%=%六.思虑题:1.制备阿司匹林时,浓硫酸的感化是什么?不加浓硫酸对试验有何影响?答:在酯化反响以及酚羟基替代醇羟基完成的相似于酯化的反响,都须要用脱水剂来催化.浓硫酸在这里的感化是脱水剂和吸水剂,一方面脱水感化促进酯化反响,另一方面吸水感化使这种可逆反响向着酯化反响的正偏向移动,促进产品的生成.假如不加浓硫酸则会导致产率降低.2.制备阿司匹林时,为什么所用仪器必须是湿润的?答:试验室制法顶用到乙酸酐,乙酸酐遇水水解,水解今后的产品是乙酸,乙酸的乙酰化才能比乙酸酐弱许多,反响不克不及进行.所以仪器必须是湿润的.3.用什么办法可轻便地磨练产品中是否残留未反响完整的水杨酸?答:应用直接滴定法和两步滴定法测量。

实验实训报告-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实训报告-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实训报告-阿司匹林的合成 .doc
实验实训报告-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目的:
了解阿司匹林的基本化学特性,通过实验了解阿司匹林的合成原理及操作方法。

实验仪器:
反应器、恒温搅拌器、试剂瓶、容积管、移液管、滤纸、蒸馏水、冰水浴。

实验试剂:
水杨酸、无水醋酸、冰醋酸、氢氧化钠、甲酸、丙酸。

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非类固醇类药物。

阿司匹林的合成基本步骤为,首先将水杨酸和无水醋酸混合,加入少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然后再用酸催化醋酸与无水乙酸反应,生成乙酰醋酸,最后通过加热脱羧生成乙酰水杨酸。

优点是阿司匹林分子中含有香兰素基团和苯乙醇基团,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疼痛程度。

实验步骤:
1、称取0.5g水杨酸放入250mL Erlenmeyer烧瓶中,再称取
4mL冰醋酸加入其中。

2、将烧瓶放入冰水浴中,稍加搅拌,使温度降至15°C以下。

3、预先称取0.56mL的丙酸加入烧瓶内,继续搅拌。

4、将烧瓶放入水浴中,温度保持在60°C左右,滴加10~15
滴氢氧化钠溶液至中性。

5、用滤纸过滤产物,将其洗涤干净并干燥。

实验结果:
获得2.55g的白色粉末,经实验计算得到产率为81.5%。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的操作,成功地合成了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

实验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的分离纯化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高产率的产物。

实验还进一步描述了阿司匹林分子的基本化学特性,这对于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阿司匹林的合成方法和反应原理,了解酚酸类药物的合成过程。

实验原理阿司匹林,学名乙酰水杨酸,是一种非处方药物,常用作退烧镇痛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

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涉及到酚酸酯化反应和酯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的合成步骤如下:1. 将水杨酸与乙酸酐在硫酸和磷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乙酯。

2. 将乙酰水杨酸乙酯与苏打粉在水中反应,使其水解,生成阿司匹林和乙酸。

实验材料1. 水杨酸2. 乙酸酐3. 硫酸4. 磷酸5. 苏打粉6. 无水乙醚7. 蒸馏水8. 试管9. 枪筒实验步骤1. 取一只乾净干燥的枪筒,将内壁涂以轻微磷酸。

2. 将3g水杨酸、6mL乙酸酐和几滴浓硫酸加入枪筒中,用橡皮塞塞好。

3. 将枪筒置于沸水中加热,保持沸腾1小时。

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摇晃枪筒。

4. 加热后,将枪筒从水中取出,用冷却水冷却。

5. 将反应液取出,加入适量的浓磷酸干燥,然后加入等量的无水乙醚,轻轻摇晃均匀。

6. 观察酯溶液分层,用滤纸滤除上层水醚层,保留沉淀。

7. 将沉淀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加入浓苏打粉水溶液搅拌,使其完全水解。

8. 水解后,产生针状结晶,用滤纸过滤,并用蒸馏水进行冲洗。

9. 将过滤得到的结晶,用醋酸乙酯进行解结晶或用乙醚重结晶。

10. 将得到的结晶用滤纸过滤,经干燥后,获得阿司匹林晶体。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合成了阿司匹林晶体。

根据实验原理,水杨酸与乙酸酐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乙酯,再经过水解反应,生成阿司匹林。

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硫酸和磷酸作为催化剂,提高了反应速率。

而苏打粉则用于水解反应,使生成的阿司匹林从溶液中析出。

合成的阿司匹林晶体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和鉴定,例如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等手段确定其结构和纯度。

同时,我们还可以检测阿司匹林的溶解性、熔点和化学性质,以评估其质量和药效。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阿司匹林晶体,掌握了阿司匹林的合成方法和反应原理。

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合成

实验报告阿司匹林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掌握阿司匹林的合成原理和方法。

2、熟悉重结晶的操作技术,提高产品的纯度。

3、学习通过化学分析和熔点测定等手段对产品进行鉴定和分析。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化学名为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

其合成反应是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乙酸酐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和乙酸。

反应方程式如下:```C7H6O3(水杨酸)+(CH3CO)2O(乙酸酐)→ C9H8O4(乙酰水杨酸)+ CH3COOH(乙酸)```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圆底烧瓶、冷凝管、温度计、布氏漏斗、抽滤瓶、玻璃棒、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熔点测定仪。

2、试剂水杨酸、乙酸酐、浓硫酸、无水乙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三氯化铁溶液、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称取 20g 水杨酸于干燥的 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5mL 乙酸酐,再缓慢滴加 5 滴浓硫酸,摇匀。

2、将圆底烧瓶置于 80℃的恒温水浴锅中加热 15-20 分钟,期间不断搅拌,使反应充分进行。

3、反应结束后,将烧瓶取出,稍冷后倒入盛有 50mL 冷水的烧杯中,边倒边搅拌,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

4、待固体完全析出后,进行抽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固体2-3 次,得到粗产品。

5、将粗产品转移至 100mL 烧杯中,加入 20m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搅拌至固体大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6、抽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向滤液中滴加1:1 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有白色固体析出。

7、再次抽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固体 2-3 次,得到较纯的乙酰水杨酸。

8、将产品干燥后,称重,计算产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产量经过干燥后,得到乙酰水杨酸的质量为_____g。

2、产率计算理论产量:根据水杨酸的用量,计算出乙酰水杨酸的理论产量为_____g。

产率=(实际产量/理论产量)× 100% =(_____ /_____)× 100% =_____ %3、熔点测定使用熔点测定仪测定产品的熔点,测得熔点为_____℃(文献值:135 1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7 装置好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及冷凝管的干燥三口烧瓶(250mL)。

12:49 三口烧瓶中加入10g水杨酸(白色晶体),28mL乙酸酐(无色液体,味道类似醋酸),再加浓磷酸(无色液体)3.6mL。

13:00 开始加热,液体飞速旋转
13:05 三口烧瓶温度升为60℃,通过控制加热套使其在60℃保持15分钟13:20 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13:32 三口烧瓶壁有少量白色晶体开始析出。

在搅拌状态下,往三口烧瓶中加入140 mL水,放在冷水浴中静置10分钟
13:41 放入冰水浴中静置20分钟,充分冷却,大量白色晶体析出,直至结晶完全。

14:08 抽滤,用冰水洗涤两次,抽干得到白色晶体。

14:28 将晶体放在250 mL烧杯中,加入7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搅拌到没有二氧化碳放出为止
14:45 真空过滤除去聚合物固体,少量土黄色滤渣。

14:54 将滤液放在250 mL烧杯中,慢慢滴入6mol/L盐酸溶液,搅拌
14:56 白色结晶析出后,继续滴加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5。

15:01 烧杯放入冰水浴中冷却,直至结晶完全。

15:11 真空过滤收集产物,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然后抽干。

15:25 取少许(约0.05g)粗产品放入2号试管中。

15:27 其余粗产品放入150mL烧杯中,加入40mL无水乙醇,缓慢加热(微热),搅拌,直至晶体溶解
15:31 再加入80mL水,在室温中静置,再放入冰水浴中冷却,重结晶
15:48 待结晶完全,抽滤
15:57 滤饼用少量35%乙醇溶液洗涤,抽干后取少许(约0.05g)精产品放入3号试管中。

并称好表面皿的质量为38.558g。

16:00 置于表面皿,放入烘箱烘干。

16:15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6.334g
16:18 取少许(约0.05g)水杨酸放入1号试管中。

在1、2、3三根试管中加入1mL乙醇,使化合物溶解。

然后在每个试管中加入1滴5%三氯化铁溶液,观察结果
16:30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6.084g
16:45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5.966g
17:00 从烘箱取出,称重为46.948g(前后两次称量误差在0.05g),计算产率。

17:15 测定产品的熔点。

【结果】
45.948 - 38.558 = 7.390 g
1号水杨酸黑紫色
2号粗产品深黄色
3号精产品淡黄色
熔点131.1 ~ 131.5
【思考题】
1、制备阿司匹林时,为什么所用的容器要干燥?
若仪器没有完全干燥,会导致乙酸酐水解成醋酸,减慢乙酰化反应,从而影响得率。

2、浓磷酸用在乙酰化反应中起何作用?可不可以不加?不加,可用什么代替?
催化吸水作用
可以不加用浓硫酸代替
3、乙醇加水重结晶阿司匹林时,如果时间过长,会与三氯化铁溶液显色,是何原因?如何改进?
4、为什么用三氯化铁水溶液能够检验制备阿司匹林反应是否完全?
水杨酸含有酚羟基,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深紫色的溶液,纯净的阿司匹林不会产生紫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