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强度负荷试验
递增负荷运动试验

提纲
一、什么叫递增运动负荷试验? 二、为什么要做递增运动负荷试验? 三、递增运动负荷试验受哪些因素影响? 四、递增运动负荷试验有哪些方案?操作步骤
(略)、何时终止试验、禁忌症、适应症? 五、递增运动负荷试验有哪些参数、意义如何 六、递增运动负荷试验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如
何处理?
一、什么叫递增运动负荷试验?
三、递增运动负荷试验受哪些 因素影响?
有氧运动能力与心肺储备
氧的传输过程
心肺功能与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 肺功能与氧的摄取 心功能与氧的输送 骨骼肌与氧的利用
(一)肺功能与 氧的摄取 1.肺的通气功能 2.肺的换气功能 3.呼吸储备(BR)
影响肺通气的因素
呼吸道 胸廓运动 肺泡 胸膜腔
ergometers) 上肢功率计 轮椅功率计
(二)运动试验方案
定义:所谓运动试验方案是指采用 不同的运动计量仪器对运动试验的 负荷进行分级操作的方案。
依据:—被试者个体情况 —试验目的
1、固定跑台运动方案 固定跑台方案可灵活调节坡度.速度
Bruce方案、Naughton方案、 Balke方案、 Ellestad方案、 STEEP方案等
影响换气功能的因素:
气体扩散速度---PO2和PCO2分压差增大,气 体交换率升高
呼吸膜通透性和面积---通透性高,面积大,气 体交换率高
通气/血流比值---比值增高---气体交换率下降 组织局部血流量---毛细血管开放多,血流丰富,
气体交换率高
呼吸储备(breathing reserve,BR) 指以最快呼吸频率和最大呼吸幅度 呼吸时所取得的通气量(MVV)与最 大运动时的通气量(VEmax)之差。〉 15L/min(38+-22L/min)提 示呼吸储备正常
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运动耐量评分标准

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运动耐量评分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VO2max)是评估个体最大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它代表了机体在最大运动强度下消耗氧气的能力,也被称为人体氧耗量。
VO2max是进行心肺运动试验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测量个体在运动最大强度下呼吸氧气和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可以对其心肺功能进行客观评估。
VO2max的测定通过心肺运动试验,通常采用跑步、骑行、划船等运动项目进行。
在试验过程中,个体需在特定的运动强度下持续运动,逐渐加大运动强度直至达到极限。
通过呼吸氧气和排放二氧化碳的量,结合个体的体重、性别、年龄等因素,可以计算出其VO2max 值。
运动耐量评分是根据个体在心肺运动试验中达到的VO2max值进行评估的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个体在极限运动强度下的表现和心肺适应能力。
根据国际上的标准,对运动耐量进行评分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体能水平,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提高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
在进行心肺运动试验后,根据个体的VO2max值和具体运动项目的特点,可以进行运动耐量评分。
一般来说,VO2max值越高,个体的运动耐量评分也会越高。
以下是一份关于心肺运动试验峰值摄氧量运动耐量评分标准的范例:1. 非常好:VO2max > 60 ml/kg/min2. 优秀:VO2max 50-59 ml/kg/min3. 良好:VO2max 40-49 ml/kg/min4. 中等:VO2max 30-39 ml/kg/min5. 及格:VO2max 20-29 ml/kg/min6. 不及格:VO2max < 20 ml/kg/min这是一个简单的评分标准,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个体特点,可以进行调整和细化。
通过对VO2max值的评估,可以更客观地了解个体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为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计划提供参考。
第二篇示例:心肺运动试验是评估个体身体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峰值摄氧量(VO2max)。
冠心病的运动测试与心肺功能评估

冠心病的运动测试与心肺功能评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为了及时发现和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医生们通常会进行运动测试和心肺功能评估。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的运动测试和心肺功能评估的相关知识。
一、运动测试是什么?1.1 运动测试的定义运动测试,又称为运动耐量测试或运动负荷试验,是通过让患者进行有计划的体力活动,以评估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耐力。
运动测试可以观察患者在不同运动强度下的心肌供血状况,从而对冠心病进行判断和评估。
1.2 运动测试的类型常见的运动测试有以下几种类型:(1)动态心电图测试:通过监测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电图变化,以评估心肌缺血情况。
(2)运动负荷血压测试:通过监测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血压变化,以评估心血管功能和耐力。
(3)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测试:通过超声心动图来观察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以评估心肌供血情况。
二、心肺功能评估是什么?2.1 心肺功能评估的定义心肺功能评估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和测试,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心肺功能评估可以检查和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功能、肺功能以及全身氧耗能力,对于了解患者的体能状况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2 心肺功能评估的常用方法心肺功能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静息心肺功能评估:通过检查患者的静息心率、血压、呼吸功能等指标,初步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
(2)运动心肺功能评估:结合运动测试,通过监测患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变化,全面评估心肺功能和氧耗能力。
(3)气体分析:通过分析患者呼出气体中的气体成分,了解患者的氧耗能力和呼吸功能。
(4)运动肌电图:通过监测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电活动的变化,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肌肉协调性。
三、冠心病的运动测试与心肺功能评估的意义冠心病的运动测试和心肺功能评估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方案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3.1 早期诊断和预防措施运动测试和心肺功能评估能够帮助医生早期发现和诊断冠心病患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风险。
运动负荷试验操作流程

运动负荷试验操作流程
患者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适当的皮肤准备,放电极部位应先剃毛并用乙醇纱布洗涤擦拭,在皮肤干后并用细沙纸或粗布擦一下,再贴上特制电极。
遵医嘱平卧于检查床,配合医生描记卧位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卧位血压,再取立位,并描记立位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立位血压。
遵医嘱按照确定的运动方案进行试验。
运动方案可以是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或蹬车运动试验。
如果是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患者可先在平板仪跑台上以一定速度做适应性步行,随着平板机的速度和坡度逐渐增加,在活动平板上做步行运动,期间配合医生定期记录心电图和测量血压。
如果是蹬车运动试验,患者坐于自行车功量计上,先做适应性运动,随后按照医生设置的初始阻力值开始蹬车,随着蹬车阻力逐级增加做蹬车运动,并配合医生记录观察心电图。
运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电信息变化及监测血压变化。
如病人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进行急救,并通知临床医生进行救治。
运动实验结束后,对病人的心电信息及血压变化进行仔细全面的分析,客观写出诊断报告,必要时请会诊,双签字,核对无误后签发。
运动负荷试验测试系统跑台的标准

1. 尺寸和形状:跑台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特定的标准,以确
保测试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这可能包括跑道的长度、宽度和坡
度等方面的规范。
2. 材质:跑台的材质可能有特殊要求,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
耐久性、摩擦力和抗滑性。
常见的材质包括橡胶、塑料或其他
高强度材料。
3. 防滑性能:跑台表面通常需要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以确
保测试者在运动中的安全。
这可能包括特殊的表面纹理或涂层。
4. 最大承载能力:跑台需要设计以承受各种负荷,例如跑步、行走或其他运动形式带来的冲击和压力。
系统制造商通常会规
定最大承载能力。
5. 速度和坡度调整:跑台通常应能够提供可调整的速度和坡度,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运动负荷测试。
这些参数的调整通常需
要符合特定的标准。
6. 数据采集系统:系统可能需要集成数据采集系统,以记录
和分析测试者的运动数据。
这包括心率、速度、距离等参数。
7. 安全标准:跑台系统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测试
者在使用过程中不受伤害。
联合机能试验

实验原理:
联合机能实验是由三个不同时间、不同强度 的一次机能负荷实验组成。由于本实验的负 荷较大,又对机体提出不同要求,所以更能 有效的检查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试验的速度 性部分(15s原地快跑)能测定机体迅速加 强血液循环的能力;而耐力性部分(3min 原地跑)能测定机体使循环机能保持高度水 平的能力;至于试验的第一部分(15s内20 次蹲起)对于训练的人来说则视为准备活动。
实验器材:
听诊器
血压计
秒表
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测安静时心率和血压 心率:指压法:桡动脉 或颈动脉,连续 测三次10s 取其 稳定值。
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测血压的方法:
坐位,暴露上臂,伸直肘部,手掌向上。 袖带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为一指
为宜,下缘距肘窝2--3厘米。
戴好听诊器,将听诊器紧贴肘窝内0s20次蹲起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双臂自然下垂 下蹲时足跟不能离地 全蹲时两上肢前平举 起立后两臂下垂 如此反复 20次,30s内完成。测恢复期第1、2、 3min的心率和血压,每分钟前10s测心率,后50s 测血压,并记录。
实验的方法与步骤:
三、15s原地快跑
恢复时间延长, 表示周围血管调节 障碍。
实验结论与分析:
三 无力反应 脉搏↗ ↗ , 收缩压升高不多或 不升高,或降低。 舒张压变化无规律, 脉搏恢复时间延长。 表示心脏收缩机能 减退,多见于运动 员患病或过度疲劳 时。
实验结论与分析:
四 紧张不全反应 收缩压↗ 脉搏↗ 舒张压显著下降 甚至降低到零, 2min恢复→正常 2min不恢复→血 管调节障碍,可 能是神经疲劳的 反应。
实验结论与分析:
五 梯形反应 收缩压不是在第1分钟 达到最高,而在第2或 第3分钟出现最高值, 呈梯形上升。
第2章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第2章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ECG exercise test)系指通过运动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当负荷达到一定量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心肌供血不能相应增加,从而诱发静息状态下未表现出来的心血管系统的异常,并通过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出来。
是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发现早期冠心病的一种检测方法,虽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与假阴性,但由于其方法简便实用、无创伤、安全,一直被公认为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检查手段。
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下降,但在静息状态的心肌耗氧量较少,冠状动脉血流量尚满足心肌对氧的需要,无心肌缺血不发生心绞痛,严重固定狭窄心电图可正常。
为揭示已减少的血液量,通过运动,心肌耗氧增加,超过冠状动脉供血能力而诱发心肌缺血表现,辅助临床对心肌缺血作出诊断。
运动时心率、血压和呼吸所能达到的运动水平均提供了其心脏功能状态的定量指标。
这些指标也与一般状况,如骨骼肌的力量及灵活度等方面有关。
运动中可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和血压,观察运动中血液动力学的反应及ST段的变化,发现心率、心律、传导系统等方面的异常.运动试验除采用心电图监测手段外,其他监测手段,如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肌显象、心血池显象、核磁共振、呼吸气体分析等均可增加运动试验所提供的信息.运动试验已成为应用广泛的无创心功能检查方法之一,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目前临床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辅助诊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判定及心脏病患者预后判定、内外科心脏病疗效评价、心脏功能、客观安排患者劳动力、确定体育运动处方等。
本书主要介绍运动心电图试验的临床应用.一、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基础知识生理情况下,运动时为满足肌肉组织需氧量的增加,心率相应加快,心排出量相应增加,而必然伴随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狭窄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可以不发生心肌缺血,但当运动负荷增加伴随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相应增加,即引起心肌缺氧,心电图上可出现异常改变。
运动中运动负荷的调节与控制

第27卷第3期2020年9月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Vol.27No.3Sept.2020[基础科学与应用】DOI:10.14168/j.issn.1673-4939.2020.03.12运动中运动负荷的调节与控制董金昌①(辽东学院体育部,辽宁丹东118001)摘要:分析运动中不同程度运动负荷对锻炼目的和提升训练效果的影响,进而探索运动负荷的调节和控制的标准。
文章采用样本研究的方法,运用运动后分析心率变异性的方法来确定运动负荷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所有测量均在阻力训练结束之前和之后以及在Id的被动休息(C』或2d的被动休息(C?)的训练结束后的24h和48h获得。
实验结果显示,在所有运动项目中,无氧运动的生理运动负荷最高,连续性运动的心理运动负荷最高。
不论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如何,运动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相邻心跳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的重新激活程度均大幅下降至平均值。
得出结论:(1)在运动的最后5min和恢复的前30min内能够较为准确的测量出运动负荷上限;(2)在运动中,对于运动负荷的控制要高于标准值,低于最高值;(3)必须在运动过程中,勤于调整负荷量,针对个人负荷量的程度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和提升训练效果。
关键词:运动负荷;心率变异性;无氧运动;连续性运动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939(2020)03-0215-05运动负荷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有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
运动负荷由负荷量和负荷强度2个因素构成,其中,训练的负荷强度被认为是外部运动负荷,也叫“物理运动负荷”;每个运动员对负荷的反应方式被认为是内部运动负荷,也叫“心理运动负荷”⑴。
众所周知,运动参与者在训练过程当中会尽可能的增加各项体能训练的负荷量,从而达到训练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强度负荷试验
关于运动负荷强度试验最主要应用于两方面,一是制定运动处方中将其做为体力活动的依据,二是为运动员测定身体最大负荷强度、最大摄氧量、有氧耐力以及做为运动员训练计划的依据。
由于肥胖、衰老、疾病等原因,身体健康处于低下状态,这时就需要医务人员协助康复,需要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来提高或者维持身体机能,运动处方的实施最终落实于体力活动,因此医务人员根据运动负荷强度试验可以有效制定出体力活动方案,使体力活动负荷处于有效范围之内,既要有助于身体机能改善,也要顾及机体承受能力;根据运动负荷试验可以确定运动员个体乳酸阈,为有氧耐力训练提供依据。
运动负荷强度试验是确定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功能能力的重
要试验,它能反映人体最大负荷工作强度,运动负荷试验常用运动耐量测试(ETT,Exercise Tolerence Test)来确定功能能力(FC,Functional capacity),ETT常用的记功器有跑台、功率自行车、台阶、卧式功率车、踏步机,ETT又分为最大强度测试GXT和次大强度测试SMT。
GXT(Graded Exercise Testing)是指递增负荷测试,有跑台GXT、功率车GXT,以跑台GXT为例,随着测试进行,跑台的坡度和速度逐渐加大,每3分钟增加一次,测试者直至力竭放弃为止,跑台GXT适用于行走功能建好的受试者;shoushizheSMT(Submaximal Test)是指次大强度测试,不需要受试者跑至力竭,而是根据心率与负荷强度的线
性关系推算出最大负荷强度,二次负荷运动需要对受试者进行标准筛选,运动试验中要注意许多干扰性因素,另外靶心率的确定可以根据年龄推测。
ETT 跑台GXT测试
步骤:
1、询问受试者基本情况,推算预期最大心率
2、PAR—Q问卷调查
3、临床医学检查,询问运动史、服药情况、个人病史。
4、基本身体形态和生理指标评定,安静心电图评定。
5、测试与分析。
受试者需要佩戴心率带、以及呼吸面罩和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极限强度运动应注意保护受试者。
跑台以3分钟每次增加速度与跑台坡度,当受试者感觉呼吸困难,难以维持时可以结束实验,根据传感器和气体代谢分析仪所得数据,推算出受试者最大负荷强度。
EC:运动能力,在增强耐力的康复训练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MET表示,据FC的百分数计算;
Fc:机体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FC是确定运动强度的依据。
GXT:测试最大心率和FC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