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2008 年 6 月院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 2008 级开始执行)一、适用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 1201) (该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二、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知识,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够引用管理学的相关 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能够从事管理部门的应用研究工作, 以及企业的管理 实践工作。

三、 学习年限:2〜3年 四、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 需获得的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 30(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 28, 自学课程学分另计) 。

1、公共必修学分课程( 5 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3 学分,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 80510053 ) 3 学分(考试) 秋 《资本论》选读 ( 60510013 ) 3 学分 (考试)秋 自然辩证法(文科类)( 60610053 )3 学分(考试)春以上三门只选其一2)第一外国语(基础部分)( 60640012 ) 2学分 (考试)秋春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课程( 25 学分以上)(1)基础理论课(》3学分,考试,本科已修课程不能选)运筹学 (A )( 605 1 0024 ) 4学分 (考试)秋 高级应用数理统计 ( 80512043) 3 学分 (考试)春 应用随机过程 ( 60420094) 4学分 (考试)秋 应用随机过程 ( 70510273) 3 学分 (考试)秋 组合数学 ( 6024001 3 ) 3 学分 (考试)秋 高级微观经济学( 70510113 )3 学分(考试)秋(2)专业课(》9学分,考试)决策理论 ( 70510063 ) 3 学分 (考试)秋 高级信息系统 ( 80513733) 3 学分 (考试)秋 高等运作管理( 70510513 ) 3 学分 (考试)秋 IT 与组织( 70510223)3 学分(考试)春高级运筹学( 70510053 ) 3学分(考试)春随机建模与优化(70510523) 3学分(考试)春能源与资源管理学( 71010113 ) 3学分(考试)秋决策与对策模型方法( 71010124) 4学分(考试)春3)必修环节(2 学分,考查)(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69990021 ) 1 学分(考查)(2)学术活动(69990031) 1 学分(考查)(4)选修课程(》11学分,考试)信息管理( 80510042 ) 2学分(考试)秋企业资源规划(ERP)( 80512362 ) 2学分(考试)秋IT 与企业变革( 80511223 ) 3学分(考试)秋供应链管理( 80511192 ) 2学分(考试)春商务智能( 80511212 ) 2学分(考试)秋网络时代的质量管理( 80511382 ) 2学分(考试)春运作管理专题(80512102) 2学分(考试)春能源环境经济学( 81010022 ) 2学分(考试)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中未选课程全校各系(院、所)开设的与本学科相关的研究生课程3、补修课程(本专业直读生不用补修,其他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适当选择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记非学位课要求学分。

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级MPA-E)(12月28日公共管理学学位评估分委员会讨论通过)一、培养目旳为各级政府和公共部门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中国公共领导人才。

该学位获得者应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刻认知中国国情,切实理解和把握全球化发展旳趋势,具有爱国奉献、明德为公旳思想境界,熟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对现实公共管理问题既能进行专业而独到旳分析与研究,也能切实掌握详细旳运作、协调与沟通技巧,卓有成效地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旳现实问题。

二、学分规定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期间,需获得基础课程18学分,应用能力与技巧课程15学分,现代公共管理前沿9学分,专业实践环节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44学分。

三、学制及学习方式弹性学制(2~4年),采用学分制。

学习方式以分段集中形式为主。

修完课程后回工作单位做毕业论文。

四、课程设置1、公共管理基础课程(18学分,考试)●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70590113) 3学分(考试)●公共管理(70590103) 3学分(考试)●公共政策分析(70590193) 3学分(考试)●政治学(70590133) 3学分(考试)●公法学(80590453) 3学分(考试)●公共经济学(80590373) 3学分(考试)2、应用能力与技巧课程(15学分,考试)●英语(60640413) 3学分(考试)●政府、市场与社会(70590413)3学分(考试)●战略思维与决策(80590523)3学分(考试)●领导科学与艺术(80590213) 3学分(考试)●论文设计与写作(70590363)3学分(考试)3、现代公共管理前沿(9学分,考试))●公共管理前沿(70590403)3学分(考试)●公共政策专题(80590463)3学分(考试)●国际公共管理专题(80590543)3学分(考试)(国际公共管理专题学分获得方式:境外调研后交汇报或参与5次以上国际学者旳讲座、汇报或研讨,并提交有关分析汇报。

清华 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清华 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培养方案

清华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培养方案清华大学的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培养方案是一个旨在培养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该方案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能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能力,使其能够在能源领域做出突出的贡献。

一、培养目标清华大学的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的博士研究生:1.具备深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2.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能源领域进行前沿研究;4.具备跨学科合作的能力,能够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开展研究;5.具备良好的科研伦理和职业道德素养。

二、培养内容清华大学的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课程学习:学生需要修读一定的专业课程,包括能源动力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课程。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学科基础。

2.科研工作: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或课题,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方向,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

3.学术交流: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和学术讨论等。

通过与其他专家学者的交流,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增加学术经验。

4.学位论文:学生需要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学位论文需要体现学生在所选研究方向上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成果。

三、培养模式清华大学的能源动力工程博士培养方案采用导师制,每位学生都有一名导师负责指导其学术研究和学业发展。

导师是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最重要的指导老师,他们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学术指导和支持。

四、就业前景清华大学的能源动力工程博士毕业生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能力,在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选择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选择进入能源、环保、制造等行业从事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此外,一些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创业或投身政府部门从事能源政策和规划工作。

公共管理学院硕士专业学位(MPA)研究生培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硕士专业学位(MPA)研究生培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培养方案
(2011年12月29日学位分委员会审议通过)
一、培养目标
培养能植根中国、面向世界、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公共事务领导者。

毕业生及学位获得者应秉承清华大学爱国奉献的光荣传统,追求我院明德为公的思想境界,面向中国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实践前沿,面向全球治理与国际发展的实际需求,系统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卓有成效地推动组织创新与社会变革,从而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

二、学分要求
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核心课程17学分,选修课15学分,前沿课2学分,专业实践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三、学制与学习方式
学制为2-4年,采用学分制。

学习方式包括:
1、周末及晚上学习;
2、分段集中学习,每学期集中一次6-8周,每年集中2次,课程学习共集中4次。

四、课程设置
4、专业实践(80590732 2学分,考查)
学生应参加专业实践,内容及要求包括拓展训练或实地考察或参加讲座及
我院组织面向MPA同学的公共管理论坛等。

5、学位论文
学生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学位论文。

鼓励学生选做案例分析报告和政策分析报告,20000字以上。

论文选题必须紧密结合当代公共管理的实践。

论文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并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与技巧,具体参见《清华大学MPA研究生论文基本要求》。

自动化系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自动化系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自动化系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本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较高专业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能在科技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等领域中担任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1 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1.2 具备解决复杂工程和科技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1.3 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精神,能够开展科研课题并撰写学术论文;1.4 具备跨学科合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1.5 具备良好的学术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符合国家和行业的要求。

2. 培养内容2.1 专业课程2.1.1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2.1.2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控制理论与技术、系统建模与仿真、机器学习、智能控制等,旨在培养学生在自动化领域的核心理论和技术能力;2.1.3 专业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自动化领域的深入专业知识。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2 实践环节2.2.1 实验实习: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2.2.2 企业实训:学生将在企业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训,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2.2.3 专业实践项目:学生将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导师的指导,开展一定的专业实践项目,在实践中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科研训练2.3.1 科研导论:学生将学习科研方法、学术道德等基本知识,了解科研流程和科研规范;2.3.2 学术报告:学生将定期进行学术报告,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并接受专业讨论和评审;2.3.3 学术论文:学生将撰写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

3. 培养模式3.1 导师制度:每位学生将由一位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副教授充当导师,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培养计划的制定;3.2 学分制教学:学生按照学分要求选择课程,通过学分完成的方式进行学习,达到一定学分要求方可毕业;3.3 学位论文: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课题和导师,并完成一篇学术论文,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方可获得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普博研究生培养方案[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适用学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12本方案适用于以下二级学科(方向):1、计算机系统结构网格与高性能计算CPU 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可信计算与系统性能评价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理论数据工程及知识工程计算机图形学、可视化及CAD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与VLSI设计自动化软件理论与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网络理论计算机科学3、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智能控制及机器人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计算机视觉与媒体信息处理二、培养目标与定位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本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较好地学习与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1-2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有关研究方向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方式1. 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

必要时可由导师提名,经学位分委员会批准,聘请一名副导师。

也可由导师组织指导小组,报系备案。

副导师必须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高级职称,指导小组成员必须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

2. 跨一级学科(或交叉领域)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并由学位分委员会审批。

3. 建立规范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制度,按期检查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

4. 导师应有适于培养博士生的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研究经费。

导师(副导师或指导小组)应与博士生定期交流,关心博士生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促进博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培养环节与学位要求1.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培养方案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培养方案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培养方案(清华大学学位委员会法学分委员会2013年06月21日通过,2013年9月起开始执行;2014年1月2日法学分委员会修改通过)一、培养目标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其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通过系统的培养,法律硕士专业毕业生应能够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能够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培养对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法制建设服务,品德良好,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和学制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1、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必修环节训练和学位论文撰写,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2、采用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为80学分,其中必修课为32学分,实践必修环节≧11学分,推荐选修课和自选课≦27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3、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其中考试课不得低于总科目的80%。

考核办法可以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减少对机械性记忆的考核。

4、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5、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

6、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法律职业伦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伦理包括法律职业道德与执业规则;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

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清华大学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攻读公共管理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年6月23日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2010级开始执行)一、适用学科: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400本方案适用于以下研究方向:1、公共政策2、政府管理3、国际经济政治与国际组织4、公民社会与治理5、区域发展与政策(含台港澳地区)6、发展规划二、培养目标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教育致力于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党政机关、非盈利机构等部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公共管理领域的高级人才。

三、知识结构公共管理博士学位教育实行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课程知识结构主要包括:1、基础理论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本学科特点,达到坚实宽广的要求,着重学习经济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学的前沿理论。

2、研究领域根据本研究领域发展的特点,注重对本领域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交叉学科鼓励学生根据论文研究的需求,跨学科选择人文、社科、经济及理工科研究生课程。

四、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1、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三周内,按培养方案制订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并报学院博士生培养指导委员会审批后,交学院业务办备案。

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

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学院业务办备案。

2、资格考试资格考试是博士研究生完成“学科基础”课程学习后,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研究阶段前的一次学科综合考试。

资格考试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初,考试内容覆盖学科基础课程,学院教学主管部门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参加考试的博士研究生。

资格考试不及格者可以重考一次,重考成绩记载与正常考试相同,但在成绩后记“重考”字样。

重考仍不及格者将不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处理办法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院博士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批准并报研究生院,按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
课程部分
姓名:黄越
学号:2008210012
专业:建筑学
院系:建筑学院
课程类别
课程号
课程名
学分
考核
方式
开课
学期
制定日期
计划状态
学位课
已选34学分
公共必修课
60610012
自然辩证法
2
考试
春秋
确定
公共必修课
60610021
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
1
考试
春秋
确定
公共必修课
60640012
考试

确定
必修环节
69990021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1
考查
春秋
未确定
必修环节
69990031
学术活动
1
考查
未确定
非学位课
已选3学分
研究生非学位课
70610352
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2
考试

确定
研究生非学位课
80000471
区域规划概论
1
考试

确定
导师签字:
主管系主任签字:
年月日
景观地学基础I:地质、地貌、土壤
2
考试

确定
专业课
80000622
景观学史纲(亚洲部分)
2
考试

确定
专业课
80000652
景观技术一:竖向和道路
2
考试

确定
专业课
80000662
景观学史纲II(欧美部分)
2
考试

确定
专业课
80000722
建筑学专业文献阅读
2
考查

确定
专业课
80000741
景观水文
1
英语(第一外国语)
2
考试
春秋
确定
基础理论课
70000022
环境行为概论
2
考试

确定
基础理论课
70000212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
2
考试

确定
专业课
70000444
最终设计专题
4
考试
春秋
未确定
专业课
70000454
设计专题(一)
4
考试

未确定
专业课
70000464
设计专题(二)
4
考试秋未确定专 Nhomakorabea课700004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