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原理及应用教材
电磁炉培训资料

电磁炉培训资料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它通过产生高频电磁场在底部的铁质或不锈钢材料上产生磁场,从而使锅底表面产生涡流,导致锅底发热,进而加热食物。
电磁炉的高效加热、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使得它受到越来越多厨房使用者的青睐。
要想使用电磁炉烹饪出美味的食物,就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
本文将从电磁炉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电磁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利用高频电磁场在锅底产生涡流,从而将食物加热。
高频电磁场是通过电磁线圈供电产生的,当通入电流时,电磁线圈会产生高频交变磁场。
铁质或不锈钢锅底在这个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涡流,并且涡流会导致局部加热。
这样,食物放置在锅底上,通过锅底传导和对流传热的作用,达到加热的效果。
在使用电磁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适合电磁炉的锅具。
由于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磁场感应加热,所以只有具有磁性的材料的锅具才能在电磁炉上使用。
一般来说,铸铁锅、不锈钢锅和铁质锅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其次,要保持锅底的干燥和清洁。
在使用前,应该将锅底擦干净,确保没有水分或残渣。
否则,水分和残渣会影响电磁炉的工作效果,并可能导致故障。
此外,使用时要避免将锅底直接接触到硬质金属物体,以免刮伤锅底或损坏磁场。
使用电磁炉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遵循使用说明书的指导。
每款电磁炉都有自己的使用方法和功率要求,使用者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要求正确使用。
其次,要掌握电磁炉的功率调节方法。
电磁炉的功率调节一般有数档,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烹饪需求选择不同的功率档位。
烹饪时要根据食物的特性和烹饪方法来确定合适的功率档位。
此外,使用时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堵塞电磁炉的散热口,以免影响散热效果。
在使用电磁炉烹饪时,还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来提高烹饪效果。
首先,可以利用电磁炉的快速加热和快速降温的特点来掌握好火候。
电磁炉的加热和降温速度都比较快,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功率档位,使烹饪的食物在不同的阶段得到合适的加热温度。
全面讲解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修正排版)

最详细电磁炉原理讲解一、原理简介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该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铁质锅底部的磁条形成闭合回路时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使铁质锅体的铁分子高速动动产生热量,然后加热锅中的食物。
二、电磁炉的原理方块图三、电磁炉工作原理说明1.主回路图中桥整DB1将工频(50HZ)电流变成直流电流,L1为扼流圈,L2是电磁线圈,IGBT 由控制电路发出的矩形脉冲驱动,IGBT导通时,流过L2的电流迅速增加。
IGBT截止时,L2、C12发生串联谐振,IGBT的C极对地产生高压脉冲。
当该脉冲降至为零时,驱动脉冲再次加到IGBT上使之导通。
上述过程周而复始,最终产生25KHZ左右的主频电磁波,使陶瓷板上放置的铁质锅底感应出涡流并使锅发热。
串联谐振的频率取之L2、C12的参数。
C11为电源滤波电容,CNR1为压敏电阻(突波吸收器)。
当AC电源电压因故突然升在时,即瞬间短路,使保险丝迅速熔断,以保护电路。
2.副电源开关电源式主板共有+5V,+18V两种稳压回路,其中桥式整流后的+18V供IGBT的驱动回路和供主控IC LM339和风扇驱动回路使用,由三端稳压电路稳压后的+5V供主控MCU使用。
3.冷却风扇主控IC发出风扇驱动信号(FAN),使风扇持续转动,吸入外冷空气至机体内,再从机体后侧排出热空气,以达到机内散热目的,避免零件因高温工作环境造成损坏故障。
当风扇停转或散热不良,IGBT表贴热敏电阻将超温信号传送到CPU,停止加热,实现保护。
通电瞬间CPU 会发出一个风扇检测信号,以后整机正常运行时CPU发出风扇驱动信号使其工作。
4.定温控制及过热保护电路该电路主要功能为依据置于陶板下方的热敏电阻(RT1)和IGBT上的热敏电阻(负温度系数)探测温度而改变电阻的一随温度变化的电压单位传送至主控IC(CPU),CPU经A/D转后对照温度设定值比较而做出运行或停止运行信号。
5.灯板排线引脚功能(1)12V电压,触摸供电用。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锅底产生热量,从而加热食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1. 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当导体中有电流流过时,会产生磁场,而当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变化的方向相反。
电磁炉利用这一原理进行加热。
2. 电磁炉的结构电磁炉主要由电源、电路板、线圈和玻璃陶瓷面板组成。
电源为电磁炉提供电能,电路板控制电磁炉的工作状态,线圈则产生磁场,玻璃陶瓷面板用于放置锅具。
3. 工作过程当电源接通后,电路板会向线圈供电,产生高频交流电流。
线圈中的高频交流电流会产生高频磁场,这个磁场会穿透玻璃陶瓷面板,作用于锅底。
4. 锅底的加热锅底通常由铁质或者磁性不锈钢制成,这些材料对磁场有很好的导磁性。
当磁场通过锅底时,锅底内的份子会受到磁场的激发,份子运动加快,产生热量。
这样,锅底就会加热,从而传导到食物中。
5. 温度控制电磁炉通常配备了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锅底和食物的温度,控制器则根据设定的温度要求来控制电磁炉的加热功率。
当锅底温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会减小电磁炉的功率或者住手供电,以保持温度稳定。
6. 安全性电磁炉在设计上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首先,电磁炉只对锅底进行加热,玻璃陶瓷面板不会产生热量,避免了烫伤的风险。
其次,电磁炉具有过热保护功能,当温度过高时会自动断电,防止发生火灾等危(wei)险。
总结: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高频交流电流产生的磁场加热锅底,从而加热食物。
它具有加热快、节能、安全等优点,成为现代厨房中常用的电器之一。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家电设备,它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底部的铁制锅具,使食物迅速加热。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焦耳定律。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指出,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磁炉利用这个原理,通过在底部的线圈中通电,产生变化的磁场。
2. 焦耳定律焦耳定律指出,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会产生热量。
当电磁炉中的线圈通电时,产生的交变磁场会在锅底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锅底发热。
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1. 电源供电将电磁炉插入电源插座,通过电源线提供电能。
2. 控制面板设置通过电磁炉的控制面板,设置所需的加热功率和时间。
3. 线圈通电根据控制面板的设置,电磁炉中的线圈开始通电。
通电后,线圈中的电流产生变化的磁场。
4. 磁场感应线圈产生的变化磁场穿过锅底,使锅底中的铁质材料产生感应电流。
这个感应电流会在锅底中产生涡流。
5. 涡流产生热量涡流在锅底中流动时,由于电阻的存在,会产生热量。
这个热量会迅速传递给锅底和食物,使其加热。
6. 温度控制电磁炉内置了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锅底和食物的温度。
当达到设定的目标温度时,电磁炉会自动调节线圈的功率,以保持恒定的温度。
7. 加热结束当设定的加热时间到达或者手动关闭电磁炉时,线圈住手通电,磁场消失,涡流住手产生,加热过程结束。
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电磁炉实现了快速、高效、节能的加热方式。
与传统的燃气灶相比,电磁炉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不会产生明火,减少了火灾的风险。
同时,电磁炉的加热速度更快,加热效果更均匀,可以节省烹饪时间和能源消耗。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磁炉只能加热铁质锅具,因此在使用时需要选择适合的锅具。
同时,由于电磁炉产生的磁场对电子设备有一定的干扰,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影响其他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总结: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焦耳定律,通过通电的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使锅底中的铁质材料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涡流并产生热量。
电磁炉工作原理分析与讲解(多图教程)

电磁炉工作原理分析与讲解(多图教程)电磁炉基本原理介绍1.电磁炉加热和工作原理简介;2.电磁炉主要元件介绍;3.电磁炉电路各模块原理讲解;1.电磁炉加热和工作原理简介1.1电磁炉加热和工作原理简介;1.2 电磁炉原理方框图;1.3 LC振荡电路;1.1电磁炉加热和工作原理简介1.2 电磁炉原理方框图1.3 LC振荡电路示意图2.电磁炉主要元件介绍2.1 QF808单片机简介;2.2 RS2007M整流桥介绍;2.3 LM339集成电路介绍;2.4 IGBT简介;2.5 74HC164移位寄存器介绍;2.1 QF808单片机简介QF808为前锋和台湾中颖共同研发的一款单片机,存储器大小为64K bits ROM,里面集成5个比较器,6通道8位ADC转换,2个8位定时计数器,8位高速PWM脉冲输出,内部频率复合放大器,在线振荡时钟电路,在线看门狗定时器,采用低电压复位;2.2 RS2007M整流桥介绍;电压输入范围为50到1000V,承受电流最大为20A;特点为输出电流大,抗大电流冲击能力强,能承受较高的峰值反向电压;2.3 LM339集成电路介绍LM339内置四个翻转电压为6mV的电压比较器,当电压比较器输入端电压正向时(+输入端电压高于-入输端电压), 置于LM339内部控制输出端的三极管截止, 此时输出端相当于开路; 当电压比较器输入端电压反向时(-输入端电压高于+输入端电压), 置于LM339内部控制输出端的三极管导通, 将比较器外部接入输出端的电压拉低,此时输出端为0V。
2.4 IBGT简介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u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是一种集BJT的大电流密度和MOSFET等电压激励场控型器件优点于一体的高压高速大功率器件;IGBT有三个电极,分别称为栅极G(也叫控制极或门极) 、集电极C(亦称漏极)及发射极E(也称源极),将场效应管作为推动管,大功率达林顿管作为输出级就构成了IGBT开关管;2.5 74HC164移位寄存器介绍74HC164为8位移位寄存器,现有电磁炉的面板显示项目较多,对单片机端口要求叫多,而现有单片机端口有限,为了达到显示电路的控制,现需要采用移位寄存器来扩展控制口;74HC164是8为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单向移位寄存器;A,B为串行码输入端,MR为清零输入端,CLJ为时钟脉冲的输入端,IC随着时钟脉冲上升沿的到来,A,B相与后状态依次由Q0移向Q7;如下图:3.电磁炉电路各模块原理讲解3.1 EMC防护电路和整流电路3.2 高频谐振电路3.3 驱动电路3.4 同步电路及反压保护电路3.5 温度检测电路3.6 高低电压监测电路3.7 电压浪涌保护电路3.8 电流浪涌保护电路3.9 电流检测电路3.10 风扇电路蜂鸣器电路3.11 电源电路3.12 按键电路3.13 显示电路3.1 EMC防护电路和整流电路FUSE1为保险管,其规格为15A/250V,此款电磁的最高功率为2100W,AC220V其工作的最大电流为9.6A,正常状态下,不会超过保险管的正常值。
电磁炉原理及应用.ppt

2、 更安全(无明火烹调好处多)
电磁炉使用效果与煤气灶完全不同,在使用过 程中即不会产生明火,炉面本身亦不发热,即
使将汽油洒在炉面上也不会引起燃烧,绝不会
如其它灶具经常导致火灾事件,更不存在因泄
漏煤气而引发的种种事端。
10
3、 更环保(卫生、清洁)
因为在铁物质利用磁场感应加热,不释放任何物 质,无火、无烟、无味,也不升高室温;而传统 的煤炭、石油气、煤气燃烧时,因燃烧空气,以 致室温不断上升,厨房油烟不断增多,同时会释 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影响人体健康。它工作时无火烤,尤其是在夏天 做饭,清爽舒适。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 厨房革命的产物,是无需明火 或传导式加热的无火煮食厨具, 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 无火传导加热厨具(炉具)。
电磁灶是一种无火的炉灶。接通电源后,灶台上的 锅很快就热了。当锅里“劈里啪啦”炒莱炸鱼时, 用手触摸灶台却感觉不到热。原来,电磁灶的台面 下布满了金属导线缠绕的线圈。当通上交替变化极 快的交流电时,在台板与锅底之间产生强大的交变 磁
电磁炉原理及应用
指导老师:杨晓梅
制作人:王坤 李龙翔
组长:李龙翔
06级物电8班 2007年11月11 3日
一、什么是电磁炉 二、电磁炉的发展历史 三、电磁炉的主要构成 四、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五、电磁炉的优点 六、电磁炉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七、预防电磁炉电磁辐射
2
一、什么是电磁炉
11
五、更时尚 外形美观的电磁炉,体积小巧玲珑,体表色彩艳丽,可以美化厨房。制 作它的材料是高硬度陶瓷结晶玻璃,又特意使用了平面化流线型设计,因 而电磁炉表面不易残留食物残渣、污渍,即使有了污迹清洗起来也十分方 便,让追求品味生活的人们生活更加艺术化了。
变频电磁炉原理

变频电磁炉是一种使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加热的厨房电器。
它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但却非常高效和环保。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变频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一、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在磁场中,当导体内有电流通过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
这是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所描述的。
在变频电磁炉中,通过在底部放置一个线圈,通电时产生强磁场,然后将放在上面的锅具(即磁性材料)中的电流感应出来,从而产生加热。
二、变频控制技术1. 电源模块:变频电磁炉使用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和滤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2. 逆变器:电磁炉中的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
高频交流电经过功率放大和滤波后,供给线圈进行加热。
3. 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是变频电磁炉的"大脑",它根据用户的设定和锅具的需求,控制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和频率。
通过调节逆变器的电压和频率,可以实现对锅具的加热控制。
三、加热原理当通电时,逆变器输出的高频交流电经过线圈,在锅具底部产生一个强磁场。
由于锅具是磁性材料,它会吸附在底部,并形成一个封闭的磁路。
在磁场中,锅具内的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涡流。
涡流通过材料的电阻,产生焦耳热,使锅具加热。
这种加热方式称为涡流加热。
四、温度控制变频电磁炉通过感应锅具底部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锅底温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芯片。
控制芯片根据用户的设定温度和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异,调整逆变器的输出,以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
当锅底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芯片将逆变器输出降低到维持温度的最低功率,从而避免过热。
五、优点与应用1. 高效节能:由于变频电磁炉的加热方式是直接通过涡流加热,不会产生传统炉具的烟尘等能量损失,因此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2. 火候控制精确:变频电磁炉的温度控制非常精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调整,实现对食材的精细加热控制。
3. 安全可靠:由于变频电磁炉只有在有锅具放置时才会工作,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同时,它也具有过热保护等安全功能。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食物的厨房电器。
它通过在底部放置一个铁质的磁性材料,当通电时,会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使得磁性材料产生高频振动,从而产生热量,将食物加热。
以下是电磁炉的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
1. 磁场产生电磁炉内部的线圈通电后,会产生一个交变电流。
这个电流会在线圈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
这个磁场是由电流在线圈周围产生的磁力线构成的。
2. 磁感应电磁炉的底部放置一个铁质的磁性材料,通电后,磁场会穿过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内部的分子会受到磁力线的作用,发生定向排列,形成一个微小的磁场。
3. 高频振动电磁炉内部的线圈通电后,会产生高频的交变电流。
这个高频电流会在磁性材料中产生一个高频振动。
振动会使得磁性材料内部的分子快速摩擦,产生热量。
4. 传热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磁性材料传递到锅底,然后再传递给锅内的食物。
由于磁性材料的热导率较高,热量能够迅速传递到食物中。
5. 温度控制电磁炉内部设置了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锅底的温度。
当锅底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电磁炉会自动调整电流的大小,以保持锅底的温度在设定范围内。
6. 安全性电磁炉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由于磁性材料只在锅底产生热量,而其他部分基本不受热,因此触摸电磁炉的其他部分不会烫伤。
此外,电磁炉还具有过热保护功能,当温度过高时会自动断电,以避免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
7. 能效高电磁炉与传统的燃气灶相比,能效更高。
由于电磁炉采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不会产生烟雾和废气,减少了能量的浪费。
同时,电磁炉的加热速度也比传统燃气灶快,节省了烹饪时间。
总结:电磁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通过产生磁场和磁感应,使得锅底的磁性材料产生高频振动,从而产生热量。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电磁炉具有高效、安全、节能的特点。
电磁炉的广泛应用使得烹饪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成为现代厨房中不可或缺的电器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使用时应加强个体防护。为防止电磁炉等对人体的危害,主妇可以穿屏蔽围
生热,同时电磁炉自动停止工作;闭合磁场范围之外的水平磁场非常微弱,
大约占整个磁场能量的百分之零点零几,甚至基本接近于地球的磁场。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电磁炉的“磁”对人体的影响。
七、预防电磁炉电磁辐射
1、 选购质量合格的正规厂家产品,严防误用假货、伪劣产品或水货。 2、 注意及时清除油污脏物,一星期或半个月擦洗一次即可。
电磁炉原理及应用
目录
一、什么是电磁炉 二、电磁炉的发展历史
三、电磁炉的主要构成
四、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五、电磁炉的优点 六、电磁炉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七、预防电磁炉电磁辐射
一、什么是电磁炉
一、什么是电磁炉
电磁炉(又名电磁灶)--是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是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的 无火煮食厨具,完全区别于传统所有的有火或无火传导加热厨具(炉 具)。 电磁灶是一种无火的炉灶。接通电源后,灶台上的锅很快就热了。当锅里 “劈里啪啦”炒莱炸鱼时,用手触摸灶台却感觉不到热。原来,电磁灶 的台面下布满了金属导线缠绕的线圈。当通上交替变化极快的交流电时, 在台板与锅底之间产生强大的交变磁 场;磁力线就穿过锅体,使锅底里感应产 生大量强涡流。当涡流受材料电阻 的阻碍时,就发出大量的高热,将 饭菜煮熟。电磁灶产生的交变磁场, 还会使锅的分子随着作不停歇的运 动,造成分子间的摩擦生热。涡流 热和分子运动的热都是直接发生在 锅本身的,基本上没有能量传递的 损耗,所以电磁灶的热效率可高达 80%,约比煤气灶高出一倍;在采 用不同烹调方法时,只要调整流过 线圈电流的大小,就可以将温度调 高调低。
① 电子线路部分包括:功率板、主机板、灯板、线圈盘及热敏支架、风扇马达 等。 ② 结构性包装部分包括:瓷板、塑胶上下盖、风扇叶、风扇支架、电源线、说 明书、功率贴纸、操作胶片、合格证、塑胶袋、防震泡沫、彩盒、条码、 卡通箱。
瓷板
风扇
电源线
线圈盘
灯板
风扇支架
四、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 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 (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 生热能(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 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 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 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
二、电磁炉的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A、电磁炉加热原理早应用于冶金熔炼等工业方面
B、电磁炉作为民用炊具是在1972年由美国西屋公司首次研发成 功的,到20世纪80年,电磁炉的各项技术逐步成熟。 C、到九十年代初,电磁炉才开始导入我国市场,在1999年之后 才得到大发展。
三、电磁炉的主要构成
电磁炉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电子线路部分及结构性包装部分。
4、更时尚
外形美观的电磁炉,体积小巧玲珑,体表色彩艳丽,可以美化厨房。制作它的材料是高硬 度陶瓷结晶玻璃,又特意使用了平面化流线型设计,因而电磁炉表面不易残留食物残渣、 污渍,即使有了污迹清洗起来也十分方便,让追求品味生活的人们生活更加艺术化了。
六、电磁炉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当锅具垂直离开电磁炉面板3-5cm时,锅具超出了闭合磁场范围不会再
பைடு நூலகம்
电磁炉的原理图
五、电磁炉的优点
1、 更节能(热效率高) 电磁炉的优势首先表现在它的热效率极高。。用传统炉灶明火烧开一壶水需要 9分钟,而 放到电磁炉上则只需2~3分钟,大大节省了能源。 2、 更安全(无明火烹调好处多) 电磁炉使用效果与煤气灶完全不同,在使用过程中即不会产生明火,炉面本身亦不发热, 即使将汽油洒在炉面上也不会引起燃烧,绝不会如其它灶具经常导致火灾事件,更不存 在因泄漏煤气而引发的种种事端。 3、 更环保(卫生、清洁) 因为在铁物质利用磁场感应加热,不释放任何物质,无火、无烟、无味,也不升高室温; 而传统的煤炭、石油气、煤气燃烧时,因燃烧空气,以致室温不断上升,厨房油烟不断 增多,同时会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它工作 时无火烤,尤其是在夏天做饭,清爽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