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筷子文化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筷子文化ppt课件

第七章 中华民族 筷子文化
-
§1 筷子的起源与筷子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源远流长的筷子历史 1.中国人用筷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余
年的新石器时代 2.中国筷子文化在既往的漫长演进历史上走过以下不
同的发展阶段: ①前形态——燔炙时代至陶器饪物之前 ②过渡阶段——新石器时代 ③梜的阶段——青铜时代 ④箸——东周至唐 ⑤筷——宋至当代 二.筷子形态的历史演变
-
§3 筷子的功能与规范执筷法
一.筷子的功能 1.物理功能:筷子是大脑智力指挥下的手技能的延
长和升华 2.生理功能:长期以筷子助食对手的灵活性训练和
智力发展都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规范的执筷方法 1.执筷姿势的取位处,以成人为例,一般是拇指捏
按点在上距筷头约占筷长三分之一处为宜 2.持筷正确姿势 3.灵活的持筷方式是筷在公食膳器停留不超过一个
-
饮食花絮 食者 吃的十大境界
境界一“果腹” 境界二“饕餮” 境界三“聚会” 境界四“宴请” 境界五“养生” 境界六“解馋”
境界七“觅食 境界八“猎艳” 境界九“约会” 境界十“独酌” -
单位——点到即止的一次性夹取动作时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拿筷子时,必须握着筷子的中部,不能拿得太高或太低,也不能使两根筷子交叉。
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四根手指握着筷子。里面的一根筷子靠在无 名指上,外面的一根靠在中指上。
使用筷子时,里面的一根筷子是不动的,夹菜时,用中指和食指上下弯曲 来控制外面那根筷子。 -
三.用筷的礼仪与心理 1.从质料、形制、色泽、图饰到文字等繁杂工艺所
-
§2 筷子文化的传播
一.以筷子助食习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普及 1.用筷作助食具是农耕文化和碗盛粒食生产与生活方
-
§1 筷子的起源与筷子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源远流长的筷子历史 1.中国人用筷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6000余
年的新石器时代 2.中国筷子文化在既往的漫长演进历史上走过以下不
同的发展阶段: ①前形态——燔炙时代至陶器饪物之前 ②过渡阶段——新石器时代 ③梜的阶段——青铜时代 ④箸——东周至唐 ⑤筷——宋至当代 二.筷子形态的历史演变
-
§3 筷子的功能与规范执筷法
一.筷子的功能 1.物理功能:筷子是大脑智力指挥下的手技能的延
长和升华 2.生理功能:长期以筷子助食对手的灵活性训练和
智力发展都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规范的执筷方法 1.执筷姿势的取位处,以成人为例,一般是拇指捏
按点在上距筷头约占筷长三分之一处为宜 2.持筷正确姿势 3.灵活的持筷方式是筷在公食膳器停留不超过一个
-
饮食花絮 食者 吃的十大境界
境界一“果腹” 境界二“饕餮” 境界三“聚会” 境界四“宴请” 境界五“养生” 境界六“解馋”
境界七“觅食 境界八“猎艳” 境界九“约会” 境界十“独酌” -
单位——点到即止的一次性夹取动作时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拿筷子时,必须握着筷子的中部,不能拿得太高或太低,也不能使两根筷子交叉。
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四根手指握着筷子。里面的一根筷子靠在无 名指上,外面的一根靠在中指上。
使用筷子时,里面的一根筷子是不动的,夹菜时,用中指和食指上下弯曲 来控制外面那根筷子。 -
三.用筷的礼仪与心理 1.从质料、形制、色泽、图饰到文字等繁杂工艺所
-
§2 筷子文化的传播
一.以筷子助食习俗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普及 1.用筷作助食具是农耕文化和碗盛粒食生产与生活方
《中国筷子文化》课件

使用礼仪和寓意。
A
B
C
D
东南亚
东南亚地区的筷子文化受到中国影响,但 在材料和形状上有所创新和变化,适应了 当地饮食习惯和风味。
韩国
韩国筷子以金属制成,形状扁平、细长, 强调实用性和美感。
THANKS.
不能插饭中
在某些地方,把筷子插在饭中会 被视为祭祀祖先的行为,因此应
避免这种使用方式。
不能指着人
用筷子指向别人是不礼貌的,这种 行为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不能敲打碗盆
用筷子敲打碗盆不仅不卫生,而且 被认为会破坏筷子的完整性,同时 也有损个人形象。
筷子与世界文化交
05
流
筷子在世界的传播
传播路径
《中国筷子文化》ppt 课件
目 录
• 筷子的发展历史 • 筷子的文化内涵 • 筷子的制作工艺 • 筷子的使用习俗 • 筷子与世界文化交流
筷子的发展历史
01
筷子的起源
筷子起源于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 周时期。
早期的筷子多用竹子、骨头等制成, 后来逐渐发展为金属、玉石、象牙等 材质。
最初,筷子被用于夹取热食,随着时 间的推移,筷子的材质和形制逐渐演 变。
比如传说中,筷子的发明与大禹治水有关,为了方便吃饭,大禹发明了 筷子;还有传说中,筷子的形状和功能与道家思想有关,代表着天圆地
方、阴阳互补的理念。
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和文化传统。
筷子的制作工艺
03
筷子的材料选择
01
02
03
木材
常见的有红木、楠木、竹 子等,具有天然的纹理和 色泽,给人以自然之感。
对神明的敬畏。
筷子的使用方式和礼仪,不仅 体现了中国人的文明素养和道 德风范,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 伦理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
A
B
C
D
东南亚
东南亚地区的筷子文化受到中国影响,但 在材料和形状上有所创新和变化,适应了 当地饮食习惯和风味。
韩国
韩国筷子以金属制成,形状扁平、细长, 强调实用性和美感。
THANKS.
不能插饭中
在某些地方,把筷子插在饭中会 被视为祭祀祖先的行为,因此应
避免这种使用方式。
不能指着人
用筷子指向别人是不礼貌的,这种 行为被认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不能敲打碗盆
用筷子敲打碗盆不仅不卫生,而且 被认为会破坏筷子的完整性,同时 也有损个人形象。
筷子与世界文化交
05
流
筷子在世界的传播
传播路径
《中国筷子文化》ppt 课件
目 录
• 筷子的发展历史 • 筷子的文化内涵 • 筷子的制作工艺 • 筷子的使用习俗 • 筷子与世界文化交流
筷子的发展历史
01
筷子的起源
筷子起源于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商 周时期。
早期的筷子多用竹子、骨头等制成, 后来逐渐发展为金属、玉石、象牙等 材质。
最初,筷子被用于夹取热食,随着时 间的推移,筷子的材质和形制逐渐演 变。
比如传说中,筷子的发明与大禹治水有关,为了方便吃饭,大禹发明了 筷子;还有传说中,筷子的形状和功能与道家思想有关,代表着天圆地
方、阴阳互补的理念。
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和文化传统。
筷子的制作工艺
03
筷子的材料选择
01
02
03
木材
常见的有红木、楠木、竹 子等,具有天然的纹理和 色泽,给人以自然之感。
对神明的敬畏。
筷子的使用方式和礼仪,不仅 体现了中国人的文明素养和道 德风范,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 伦理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
中国筷子文化[优质PPT]
![中国筷子文化[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0c747480eb6294dd886cc0.png)
2、过渡阶段时期 这一时期是从两根棒并用开始,大约经历了3000 年之久。这一期间,棒的长度虽很不规范,但两棒并用的 使用率却在缓慢地提高,即逐渐在普及中。两根棒并用的历史是与陶器盛食的历史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 粒食、热食、碗状器盛食和人各自持食等因素促使了两根棒并用文化的出现,
3、梜的阶段 梜的阶段与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在时限上基本一致。我们理解的青铜时代,在中国大约是夏商西周时期, 即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771年的13个多世纪。而筷子文化的演变是极为缓慢的,不可能、也不适宜以十 分具体的时限为标志,我们这里只是示意一个大概的历史性时限段。这一时期的筷子文化特征,是梜的形 态和功用。所谓挾,即先秦典籍所谓:“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这说明当时桃的功能主要是用 以挑或夹取羹中的菜或其他固体食物.
5
2、妲己用筷的传说,就是说鸡汤太烫, 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为 吃饭这件事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 下之鬼。宠妃妲己也知道他难以 侍奉,所以每次摆的酒宴,她都 事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又要发怒。 有次,妲己尝到有碗佳肴太烫。 可是撤换已来不及了,因纣王已 来到餐席前。妲己为讨得纣王的 欢心,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长 长玉簪将菜夹起起来吹了吹再送 到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 徒,他认为由妲己夹菜喂饭是件 享乐之事,于是天天要妲己如此。 后来妲己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 根玉簪夹菜,这就是最初玉筷雏 形, 以后这种挟架 方式传到了 民间,于是中国产生了筷箸。
中华筷中还有用象牙和 取材于牛、驼、鹿等兽骨制 作的筷子,用海龟甲壳制成 的玳瑁筷等,有些聪明的工 匠用精雕细刻的功夫将牙骨 巧妙地镶接,使之成为艺术 品。
13
4、玉石筷
2
第一节 起源与历史演变
3
一、筷子的起源
3、梜的阶段 梜的阶段与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在时限上基本一致。我们理解的青铜时代,在中国大约是夏商西周时期, 即从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771年的13个多世纪。而筷子文化的演变是极为缓慢的,不可能、也不适宜以十 分具体的时限为标志,我们这里只是示意一个大概的历史性时限段。这一时期的筷子文化特征,是梜的形 态和功用。所谓挾,即先秦典籍所谓:“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这说明当时桃的功能主要是用 以挑或夹取羹中的菜或其他固体食物.
5
2、妲己用筷的传说,就是说鸡汤太烫, 有时又说菜肴冰凉不能入口,为 吃饭这件事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 下之鬼。宠妃妲己也知道他难以 侍奉,所以每次摆的酒宴,她都 事先尝一尝,免得纣王又要发怒。 有次,妲己尝到有碗佳肴太烫。 可是撤换已来不及了,因纣王已 来到餐席前。妲己为讨得纣王的 欢心,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长 长玉簪将菜夹起起来吹了吹再送 到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 徒,他认为由妲己夹菜喂饭是件 享乐之事,于是天天要妲己如此。 后来妲己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 根玉簪夹菜,这就是最初玉筷雏 形, 以后这种挟架 方式传到了 民间,于是中国产生了筷箸。
中华筷中还有用象牙和 取材于牛、驼、鹿等兽骨制 作的筷子,用海龟甲壳制成 的玳瑁筷等,有些聪明的工 匠用精雕细刻的功夫将牙骨 巧妙地镶接,使之成为艺术 品。
13
4、玉石筷
2
第一节 起源与历史演变
3
一、筷子的起源
中国筷子文化ppt课件

24
2.天乾地坤,坤上乾下,和顺畅达。
看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方的象征着地, 圆的象征着天。方形属坤卦,圆形为乾卦,如 此乾坤之象现矣。坤卦有柄象(柄,把手); 乾卦象征着天,象征着第一,常言民以食为天, 大概言由此出。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坤在 上而乾在下,这就是《地天泰》卦,和顺畅达, 当然吉祥;手拿筷头,用筷柄夹菜,乾在上而 坤在下,这就是《天地否(pǐ)》卦(否,闭塞不 通)。如此用法岂不可笑?
11
四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宴饮图》中也出现了箸。三 位席地而坐的饮宴者,左边一位手中托碗,碗中插有 箸,而在另二位面前的低案上也放有箸两双,由此可 知汉代使用箸者已较为普通。
12
◆三国两晋南北朝:从唐代出土大量的银箸来看, 筷箸在魏晋南北朝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 根据现在的考古资料,很少出土有三国、 晋代和南北朝的筷箸,但并不表示这三四百年 箸有所减少。因为考古有很大的偶然性,与当 年的战乱和陪葬习俗有很大关系。
8.筷子不是乐器。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里 请客吃饭时,尤其不可将筷子胡乱地敲打碗盆。
32
5.用餐时,已经举起筷子却不知道该吃哪道菜,不 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在菜盘 上来回转却又不夹菜。夹起食物后不应该放回菜碟。
6.筷子不是叉子。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不要用舌 头舔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动碗、盘和 杯子。
7.筷子不是玩具。用餐时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 乱舞;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不要用筷子指点他 人。不能用筷子对着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放下, 尽量不发出响声。
5
筷子的发明与食物有关: 汉民族很早就开始了农耕生活方式,主要作物
是适应性强的谷子(黍)。黍类粮食有两大特点, 一是颗粒小,二是粗糙的外皮不易被除去。
2.天乾地坤,坤上乾下,和顺畅达。
看筷子,一头方一头圆。方的象征着地, 圆的象征着天。方形属坤卦,圆形为乾卦,如 此乾坤之象现矣。坤卦有柄象(柄,把手); 乾卦象征着天,象征着第一,常言民以食为天, 大概言由此出。手拿筷柄,用筷头夹菜,坤在 上而乾在下,这就是《地天泰》卦,和顺畅达, 当然吉祥;手拿筷头,用筷柄夹菜,乾在上而 坤在下,这就是《天地否(pǐ)》卦(否,闭塞不 通)。如此用法岂不可笑?
11
四川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宴饮图》中也出现了箸。三 位席地而坐的饮宴者,左边一位手中托碗,碗中插有 箸,而在另二位面前的低案上也放有箸两双,由此可 知汉代使用箸者已较为普通。
12
◆三国两晋南北朝:从唐代出土大量的银箸来看, 筷箸在魏晋南北朝的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 根据现在的考古资料,很少出土有三国、 晋代和南北朝的筷箸,但并不表示这三四百年 箸有所减少。因为考古有很大的偶然性,与当 年的战乱和陪葬习俗有很大关系。
8.筷子不是乐器。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里 请客吃饭时,尤其不可将筷子胡乱地敲打碗盆。
32
5.用餐时,已经举起筷子却不知道该吃哪道菜,不 可将筷子在各碟菜中来回移动或在空中游弋,在菜盘 上来回转却又不夹菜。夹起食物后不应该放回菜碟。
6.筷子不是叉子。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不要用舌 头舔筷子上的附着物,更不要用筷子去推动碗、盘和 杯子。
7.筷子不是玩具。用餐时不要把筷子当道具,随意 乱舞;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碟桌面,不要用筷子指点他 人。不能用筷子对着人。每次用完筷子要轻轻放下, 尽量不发出响声。
5
筷子的发明与食物有关: 汉民族很早就开始了农耕生活方式,主要作物
是适应性强的谷子(黍)。黍类粮食有两大特点, 一是颗粒小,二是粗糙的外皮不易被除去。
筷子文化课件.pptx

”者
纣喻
为老
象》
箸:
,
而
明 代 中 叶 的 运 河
翻而
陆
,吴“容
以中民《
箸为间菽
为甚俗园
快。讳杂
儿舟,记
。行各》
”讳处: 住有
,之
讳,
一、筷子溯源
2.筷子材质划分 竹木、金属、密塑、牙骨、玉石
舌 尖 上 的 筷 子
一、筷子溯源
3.筷子形态特征的历史发展 由“首足粗圆” 到“首方足圆”
舌
尖
长度逐步变短
三、筷子礼仪与饮食心理 2.用筷礼仪中的各种禁忌构成的亚文化侧面
亚文化侧面
三长两短 仙人指路
泪箸遗珠
当众上香
舌 尖
上
的
筷
子
准确执筷
四、筷子的文化内涵
物理学
筷子使用了杠杆原理
生理学
使用筷子会牵动多处关节、肌肉 和神经
舌
哲学
阴阳互动 三才之象 天圆地方
尖 上
的
筷
饮食美学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温良恭俭和内 倾型的民族性格
舌
主 讲
尖
:上
的
筷
子
“竖筷插碗”与民俗断代之殇
一、筷子溯源
1.筷子名称的沿革
箸(商周—明代中叶)
筷子古称为箸,见于典籍《韩非子·喻老》,可见,我
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
筷(明代中叶以后)
舌 尖
上
运河行船中的求吉心理要求改箸为筷,见于《菽园杂记》。 的
筷
子
箕
《
子
韩
怖“非
。昔子
·
子
五、思考题及拓展阅读
中国筷子ppt课件

实际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筷子最早 出现在商朝时期,但当时 并非用于饮食,而是用于 占卜。
筷子名称的由来
“筷”字由“竹”和“快 ”组成,意为快速夹取食 物的工具。
筷子的材质与工艺
材质
筷子通常由竹子、木头、陶瓷、 银等材料制成。其中,竹子是最 常见的材料,因为竹子生长快、 易获取且环保。
工艺
筷子的制作工艺包括雕刻、漆艺 、镶嵌等。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 下,筷子的制作工艺和外观也各 具特色。
保养方法
清洗后擦干,避免潮湿环境滋 生细菌,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 方等。
05
中国筷子与国际交流
筷子在国际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
文化沟通的桥梁
筷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际交流, 可以加深各国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促进文化交流和 友谊。
餐桌礼仪的代表
筷子不仅是一种饮食工具,还代表着中国的餐桌礼仪和文 明。在跨文化交流中,使用筷子可以传递中国的饮食文化 和价值观,促进文化融合和理解。
THANKS
感谢观看
中国筷子ppt课件
目录
• 中国筷子文化 • 筷子的发展历程 • 筷子的使用方法与礼仪 • 筷子的环保与健康问题 • 中国筷子与国际交流 • 中国筷子相关的文化活动与产业
01
中国筷子文化
筷子的起源
01
02
03
起源传说
相传筷子起源于大禹治水 时期,为了方便夹取食物 ,大禹命令手下的官员发 明了筷子。
03
04
中指位于筷子下方,代表地的阴阳;
无名指和小指位于中指两侧,代表人的阴 阳;
05
06
握住的筷子部分不能超过筷子的三分之二 ,避免滑落或刺伤手指。
筷子的使用礼仪
中国风筷子文化传承PPT

快
词的们,馀的
增功出已丛说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具君句吴的的用明
·
有捻 语作苏法代
""""
若素素材
雅
与
俗
之 别 的
"
住 像 个 快 儿 能 。
这
"
箸 》 就 写 有
姐 儿 生
民 歌 集 《 山 歌 》
)
者
曾 经 编 纂 了 以 明
(
州 才 子 冯 梦 龙
《 三
""
, 未 能 动 摇
箸
的
""
快
的 说 法 仍 旧 只
筷 这 征
是天
;
; ;
子 中 。
国方 人的 一
手 人 为 无
和天名
对象 头 世征 圆 界地 、 基, 一 本对 头 原应 方 则天 。 的圆 圆 理地 的 解方 象
持 世 地 指
界人小 的三指 筷
使 此 一
为根
关才在 子 系之下 时 理象, , 解,中 拇 。这指 指
是在 食 中中 指 国间 在 人, 上 对是 ,
停住,因此改称“箸”为“快儿”,意为让船快行。今因流传已久,
若素素材
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日本人没有这种忌讳,
因此日本把筷子叫作“箸”。筷子乃竹木所制,久而久之,后人就把
“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筷子这个称谓起自明代,明人陆容所著《菽园杂记》一书记载:“民间俗
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若素素材 甚。如舟行讳‘庄’,讳‘翻’,以‘箸’为
四特古以化,化民其璨文 。
目 录
词的们,馀的
增功出已丛说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具君句吴的的用明
·
有捻 语作苏法代
""""
若素素材
雅
与
俗
之 别 的
"
住 像 个 快 儿 能 。
这
"
箸 》 就 写 有
姐 儿 生
民 歌 集 《 山 歌 》
)
者
曾 经 编 纂 了 以 明
(
州 才 子 冯 梦 龙
《 三
""
, 未 能 动 摇
箸
的
""
快
的 说 法 仍 旧 只
筷 这 征
是天
;
; ;
子 中 。
国方 人的 一
手 人 为 无
和天名
对象 头 世征 圆 界地 、 基, 一 本对 头 原应 方 则天 。 的圆 圆 理地 的 解方 象
持 世 地 指
界人小 的三指 筷
使 此 一
为根
关才在 子 系之下 时 理象, , 解,中 拇 。这指 指
是在 食 中中 指 国间 在 人, 上 对是 ,
停住,因此改称“箸”为“快儿”,意为让船快行。今因流传已久,
若素素材
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日本人没有这种忌讳,
因此日本把筷子叫作“箸”。筷子乃竹木所制,久而久之,后人就把
“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筷子这个称谓起自明代,明人陆容所著《菽园杂记》一书记载:“民间俗
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若素素材 甚。如舟行讳‘庄’,讳‘翻’,以‘箸’为
四特古以化,化民其璨文 。
目 录
中国传统文化之筷子ppt课件

9
筷子的种类
筷子的种类很多:竹木筷,金属筷, 牙骨筷,玉石筷,化学筷 等
最初筷子的用料主要以竹或木,主要以实用为主;后来有些人 为了表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便以较为高级的金银、象牙来 制造;而化学筷则是近代科学的产物,比如塑料筷。
10
筷子的使用方法
筷子的使用方法并不唯一 我来教教你
上面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控制, 两根筷子头部合起来,筷子尖对准,很容易就能夹起吃的东西。 尽量用筷子尖夹取,需要时左手放在食物下方承托,避免在送 到嘴之前食物滴漏。
16
世界上最长的筷子
世界上最长的筷子是以百年以 上的老红松木为原料,历时一 年制作完成,其长度为6.295米, 方头宽11厘米,圆头直径7.5厘 米,重达53.7千克,现保存在沈 阳的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
17
送 筷 子 送 快 乐
18
1.纯朴又简单。本质上筷子就是两 支小短棍,没有比这只要把两支靠 起来就能使用的木棍更简单的东西 了。生活本应简单,何必复杂!
12
科学家们认为,长期使 用筷子,可以使 手用筷子的礼仪
不能把筷子直插在 饭上,只有祭祀先 人时候才能这样
用筷子敲打碗是不 礼貌的
吃饭时,不要 把筷子乱舞
14
正确的使用筷子进食,是一 种礼貌的体现,而且可以训 练手的灵活,刺激大脑, 提高智力,使人心灵手巧。
19
2.练习。用筷子不是生来就会。你 必须要学着使用并不断练习着。 生活本就是一场经久 不衰的磨练。
20
3.盯着目标。如果你曾经试着用它们 就餐,你就会知道如果你在餐盘上胡 乱的夹食物你将夹不到任何东西。 你只有瞄准你想要的,你才能得到它。 而且不是所有的东西你都能一口气得 到,认清你要什么,然后就去努力得 到它。
筷子的种类
筷子的种类很多:竹木筷,金属筷, 牙骨筷,玉石筷,化学筷 等
最初筷子的用料主要以竹或木,主要以实用为主;后来有些人 为了表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便以较为高级的金银、象牙来 制造;而化学筷则是近代科学的产物,比如塑料筷。
10
筷子的使用方法
筷子的使用方法并不唯一 我来教教你
上面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控制, 两根筷子头部合起来,筷子尖对准,很容易就能夹起吃的东西。 尽量用筷子尖夹取,需要时左手放在食物下方承托,避免在送 到嘴之前食物滴漏。
16
世界上最长的筷子
世界上最长的筷子是以百年以 上的老红松木为原料,历时一 年制作完成,其长度为6.295米, 方头宽11厘米,圆头直径7.5厘 米,重达53.7千克,现保存在沈 阳的中华饮食文化博物馆。
17
送 筷 子 送 快 乐
18
1.纯朴又简单。本质上筷子就是两 支小短棍,没有比这只要把两支靠 起来就能使用的木棍更简单的东西 了。生活本应简单,何必复杂!
12
科学家们认为,长期使 用筷子,可以使 手用筷子的礼仪
不能把筷子直插在 饭上,只有祭祀先 人时候才能这样
用筷子敲打碗是不 礼貌的
吃饭时,不要 把筷子乱舞
14
正确的使用筷子进食,是一 种礼貌的体现,而且可以训 练手的灵活,刺激大脑, 提高智力,使人心灵手巧。
19
2.练习。用筷子不是生来就会。你 必须要学着使用并不断练习着。 生活本就是一场经久 不衰的磨练。
20
3.盯着目标。如果你曾经试着用它们 就餐,你就会知道如果你在餐盘上胡 乱的夹食物你将夹不到任何东西。 你只有瞄准你想要的,你才能得到它。 而且不是所有的东西你都能一口气得 到,认清你要什么,然后就去努力得 到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治水,所以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 中夹出,吃了起来。
ppt课件
12
• 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 、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 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
• 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 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 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 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 成了筷子的雏形。
ppt课件
6
• 春秋战国:庄重古朴的铜筷、铁筷 • 汉魏六朝:光亮秀丽的漆筷、精致名
贵的银筷和金筷
ppt课件
7
• 唐代的时候银筷是最出名的,因为金筷被 皇家所垄断的。大户人家一般都用银筷。
• 主要有流传说,银筷子能验毒,那么有毒 的东西银筷子插进去以后,原来的银白色 会发黑。
ppt课件
8
筷子
• 筷子有多种名称,先秦时期称“挟”,也 作“荚”
21
击盏敲盅
•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
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
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 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 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 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俗 话说“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
ppt课件
22
执箸巡城
•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 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 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 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 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
“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
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
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
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
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
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
说这是极为不吉利ppt的课件 事情。
19
仙人指路
•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
•
• • •
姐 厨妹 酸房两 总甜进人 让苦出一 她辣总样 们千成长 先般双 来味 尝
ppt课件
七 嘴 八 舌 猜 一 猜
1
筷子
ppt课件
2
目录
• 筷子的由来 • 筷子的传说 • 筷子的作用 • 筷子的选择 • 筷子的礼仪 • 筷子的忌讳
ppt课件
3
筷子的由来
• 筷子,源于中国,距今三千多年。 • 远古时代,人们吃食物是用手抓,
• 由此可见中国的筷子在世界餐具中独树一
帜。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 涂彩漆的筷子不要使用,因为涂料中 的重金属铅以及有机溶剂苯等物质具 有致癌性,随着使用中的磨损,筷子 上的涂料一旦脱落,随食物进入人体, 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 塑料筷子质感较脆,受热后容易变形、 熔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ppt课件
17
用法忌讳
• 三长两短 • 仙人指路 • 品箸留声 • 击盏敲盅 • 执箸巡城 • 迷箸刨坟 • 泪箸遗珠
• 颠倒乾坤 • 定海神针 • 当众上香 • 交叉十字 • 落地惊神 • 千夫所指
ppt课件
18
三长两短
•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
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
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
ppt课件
20
品箸留声
•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 子的一端含在嘴 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 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 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 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 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ppt课件
ppt课件
11
• 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 水患。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清除洪水
之患,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连吃饭、睡 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一秒。
• 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 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
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
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他要赶在洪峰前面
但在有了火、烹饪后,吃烫热的食 物时,就用木棍来佐助,日久天长, 人们便练就了用木棍取食物的本领, 这是筷子的雏形。 • 大约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用 树枝、竹片或动物骨骼制成的筷子。
ppt课件
4
• 1995年10月,青海西宁市西的宗日遗 址14号灰坑出土的“骨叉” 。
ppt课件
5
• 原始社会末期:木筷或竹筷 • 夏商时期:牙筷、玉筷
• 骨筷质感好,但容易变色,而且价格 也比较昂贵;
ppt课件
16
• 银质、不锈钢等金属筷子太重,手感 不好,而且导热性强,进食过热的食
物时,容易烫伤嘴。
• 建议大家选用竹筷,它无毒无害,而 且环保,还可以选择本色的木筷。但 由于材质的原因,竹筷、木筷不容易 清洗,会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所以应 注意经常消毒,保持清洁。
• 两汉又出现了“筋”字
• 筷子于唐、宋、元、明、清统称“箸”
• 箸的名称,并非保持到底,明代发生了变 化。明陆容《菽园杂记》云:吴俗舟人讳 说,“住”与“箸”谐音,故改“箸为快 儿”
ppt课件
9
• 商纣是个喜怒无常的暴君,对饭菜十
分苛刻,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亡魂
。宠妃妲已也知道他难以侍奉,所以
每次摆酒设宴,她都要事先尝一尝。
• 有一次,妲已尝到有几碗佳肴太烫,
调换己来不及了,因为纣王已来到餐
桌前。妲已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
生智,忙取下头上长长玉簪将莱夹起
来,吹了又吹,等菜凉了一些再送入
纣王口中。
ppt课件
10
• 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 由妲已夹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 于是天天要妲已如此。
• 妲已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 长玉簪夹菜,这就是玉筷的雏 形。以后这种夹菜的方式传到 了民间,便产生了筷子。
ppt课件
13
•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指出:筷子“如 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精妙绝伦地应用了 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
• 一位日本学者从研究筷子的力学结构中发 现,人们使用筷子,至少可牵动30多个关 节和50多条肌肉运动,还能激发大脑,阻 止和延缓脑细胞的退化,也就是说能够促 进大脑功能的发挥。
• 科学家们认为,长期使用筷子,可以使手 指灵活,脑子聪明,有益于身心健康。
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 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
这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 总在不停的指别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 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 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 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 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 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ppt课件
12
• 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 、细竹从沸滚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 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
• 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 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 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上沾染 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 成了筷子的雏形。
ppt课件
6
• 春秋战国:庄重古朴的铜筷、铁筷 • 汉魏六朝:光亮秀丽的漆筷、精致名
贵的银筷和金筷
ppt课件
7
• 唐代的时候银筷是最出名的,因为金筷被 皇家所垄断的。大户人家一般都用银筷。
• 主要有流传说,银筷子能验毒,那么有毒 的东西银筷子插进去以后,原来的银白色 会发黑。
ppt课件
8
筷子
• 筷子有多种名称,先秦时期称“挟”,也 作“荚”
21
击盏敲盅
• 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
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因为
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 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 人注意并给与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 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俗 话说“敲碗敲筷子,讨吃一辈子。”
ppt课件
22
执箸巡城
•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 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 盘里巡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 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 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
“死亡”。因为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
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
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
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
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
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
说这是极为不吉利ppt的课件 事情。
19
仙人指路
• 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
•
• • •
姐 厨妹 酸房两 总甜进人 让苦出一 她辣总样 们千成长 先般双 来味 尝
ppt课件
七 嘴 八 舌 猜 一 猜
1
筷子
ppt课件
2
目录
• 筷子的由来 • 筷子的传说 • 筷子的作用 • 筷子的选择 • 筷子的礼仪 • 筷子的忌讳
ppt课件
3
筷子的由来
• 筷子,源于中国,距今三千多年。 • 远古时代,人们吃食物是用手抓,
• 由此可见中国的筷子在世界餐具中独树一
帜。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 涂彩漆的筷子不要使用,因为涂料中 的重金属铅以及有机溶剂苯等物质具 有致癌性,随着使用中的磨损,筷子 上的涂料一旦脱落,随食物进入人体, 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
• 塑料筷子质感较脆,受热后容易变形、 熔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ppt课件
17
用法忌讳
• 三长两短 • 仙人指路 • 品箸留声 • 击盏敲盅 • 执箸巡城 • 迷箸刨坟 • 泪箸遗珠
• 颠倒乾坤 • 定海神针 • 当众上香 • 交叉十字 • 落地惊神 • 千夫所指
ppt课件
18
三长两短
•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
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
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
ppt课件
20
品箸留声
• 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 子的一端含在嘴 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 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 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 厌。所以一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 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ppt课件
ppt课件
11
• 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成灾,舜命禹去治理 水患。大禹受命后,发誓要为民清除洪水
之患,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连吃饭、睡 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一秒。
• 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一个岛上,饥饿难 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
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
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他要赶在洪峰前面
但在有了火、烹饪后,吃烫热的食 物时,就用木棍来佐助,日久天长, 人们便练就了用木棍取食物的本领, 这是筷子的雏形。 • 大约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用 树枝、竹片或动物骨骼制成的筷子。
ppt课件
4
• 1995年10月,青海西宁市西的宗日遗 址14号灰坑出土的“骨叉” 。
ppt课件
5
• 原始社会末期:木筷或竹筷 • 夏商时期:牙筷、玉筷
• 骨筷质感好,但容易变色,而且价格 也比较昂贵;
ppt课件
16
• 银质、不锈钢等金属筷子太重,手感 不好,而且导热性强,进食过热的食
物时,容易烫伤嘴。
• 建议大家选用竹筷,它无毒无害,而 且环保,还可以选择本色的木筷。但 由于材质的原因,竹筷、木筷不容易 清洗,会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所以应 注意经常消毒,保持清洁。
• 两汉又出现了“筋”字
• 筷子于唐、宋、元、明、清统称“箸”
• 箸的名称,并非保持到底,明代发生了变 化。明陆容《菽园杂记》云:吴俗舟人讳 说,“住”与“箸”谐音,故改“箸为快 儿”
ppt课件
9
• 商纣是个喜怒无常的暴君,对饭菜十
分苛刻,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亡魂
。宠妃妲已也知道他难以侍奉,所以
每次摆酒设宴,她都要事先尝一尝。
• 有一次,妲已尝到有几碗佳肴太烫,
调换己来不及了,因为纣王已来到餐
桌前。妲已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
生智,忙取下头上长长玉簪将莱夹起
来,吹了又吹,等菜凉了一些再送入
纣王口中。
ppt课件
10
• 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 由妲已夹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 于是天天要妲已如此。
• 妲已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 长玉簪夹菜,这就是玉筷的雏 形。以后这种夹菜的方式传到 了民间,便产生了筷子。
ppt课件
13
•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指出:筷子“如 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精妙绝伦地应用了 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
• 一位日本学者从研究筷子的力学结构中发 现,人们使用筷子,至少可牵动30多个关 节和50多条肌肉运动,还能激发大脑,阻 止和延缓脑细胞的退化,也就是说能够促 进大脑功能的发挥。
• 科学家们认为,长期使用筷子,可以使手 指灵活,脑子聪明,有益于身心健康。
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 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
这叫“骂大街”。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 总在不停的指别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 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 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 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还 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 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