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技术标准(结构)第一版

合集下载

PKPM2010 v2.2版本改进说明(第一版)

PKPM2010 v2.2版本改进说明(第一版)

PKPM2010 新规范版本设计软件v2.2改进说明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设计软件事业部(PKPMCAD工程部)2014年8月建议请杨主任编写相关内容1系统与安装..........................................................................................................................‐ 1 ‐1.1新的InstallShield2013版本安装流程.................................................................‐ 1 ‐1.2改进网络锁服务程序..........................................................................................‐ 2 ‐1.3提供软件锁查询等功能......................................................................................‐ 2 ‐1.4提示软件不能正常使用原因功能......................................................................‐ 3 ‐1.5多版本启动程序改进..........................................................................................‐ 4 ‐2PKPM主界面调整................................................................................................................‐ 5 ‐2.1支持界面换肤......................................................................................................‐ 5 ‐2.2更改目录时提供三维缩略模型预览..................................................................‐ 7 ‐2.3滚动提示PKPM官方网站最新消息....................................................................‐ 7 ‐2.4系统定制提供更多控制选项..............................................................................‐ 8 ‐2.5在线更新程序支持网络版服务器离线包升级功能........................................‐ 10 ‐2.6集成协同设计工程数据管理系统PBIM...........................................................‐ 10 ‐2.7增加接口程序P‐Trans........................................................................................‐ 17 ‐3PMCAD建模软件...............................................................................................................‐ 17 ‐3.1操作界面调整....................................................................................................‐ 17 ‐3.2增加PMCAD64位版本运行程序......................................................................‐ 19 ‐3.3设计容量扩大50%............................................................................................‐ 19 ‐3.4模型数据支持存为2010系列旧版模型及i‐model模型..................................‐ 19 ‐3.5恢复模型数据时增加提示模型的保存时间....................................................‐ 20 ‐3.6当前图形保存功能............................................................................................‐ 20 ‐3.7通用构件布置....................................................................................................‐ 20 ‐3.8通用荷载布置....................................................................................................‐ 21 ‐3.9通用构件对齐....................................................................................................‐ 21 ‐3.10楼层组装改进....................................................................................................‐ 22 ‐3.11快捷命令定制....................................................................................................‐ 22 ‐3.12楼面恒活荷载定义中取消活荷载折减设置选项............................................‐ 23 ‐3.13允许同时修改楼面恒载、活载,并支持单显修改过的房间........................‐ 24 ‐3.14修改房间荷载对边传导时增加Tab键多选模式..............................................‐ 24 ‐3.15提供不共面楼板检查并自动添加辅助虚梁功能............................................‐ 24 ‐4SATWE软件........................................................................................................................‐ 25 ‐4.1前处理“总信息”参数调整............................................................................‐ 25 ‐4.2前处理“风荷载信息”参数调整....................................................................‐ 26 ‐4.3前处理“地震信息”参数调整.........................................................................‐ 27 ‐4.4前处理“调整信息”参数调整........................................................................‐ 28 ‐4.5前处理“设计信息”参数调整........................................................................‐ 30 ‐4.6前处理“配筋信息”参数调整........................................................................‐ 31 ‐4.7前处理“地下室信息”参数调整....................................................................‐ 32 ‐4.8特殊构件定义新增功能说明............................................................................‐ 32 ‐4.9软件计算内容说明............................................................................................‐ 36 ‐4.11全新的“新版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试用)”.........................................‐ 40 ‐5PMSAP软件........................................................................................................................‐ 43 ‐6SpasCAD软件.....................................................................................................................‐ 43 ‐6.1增加了人防荷载的交互布置功能。

人防工程 施工 标准

人防工程 施工 标准

人防工程施工标准
人防工程施工应遵循以下标准:
1. 施工前应具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经过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区域内原有地下管线或构筑物的图纸资料等。

2. 施工材料、构件和设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并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当无合格证时,应进行检验,符合质量要求方可使用。

3. 当工程施工影响邻近建筑物、构筑物或管线等的使用和安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4. 工程施工中应对隐蔽工程作记录,并应进行中间或分项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5. 设备安装工程应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土建主体工程结束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设备安装。

6. 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7. 人防工程施工时的安全技术、环境保护、防火措施等,必须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

8. 在人防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并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检验。

9. 人防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总之,人防工程施工需要遵循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可靠。

人防工程初步设计说明范本

人防工程初步设计说明范本

第一篇人防专业说明第一章建筑专业人防设计说明一、概述:详上部总说明。

二、设计依据:详上部总说明。

国家建筑条例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3)《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江苏省)DGJ32/J67-20084)《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江苏省)DGJ32/J 96-2010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1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2009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13)《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14)《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15)《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其他相关国家建筑设计规范三、设计构思特点及设计原则:在地下空间的设计中,结合地面总体规划、车流、人流组织等要求,将地下空间的使用功能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使地下空间的分区明确,功能合理,并能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

四、建筑竖向设计及退让:·地下负二层层高为4.7米和5.2米·地下室的外轮廓线退让红线均大于5米。

五、人防工程设计:1、人防区总建筑面积8977m2,分别设于地下二层的不同区域。

在满足人防疏散有效距离的前提下,将防护单元均匀布置。

地下空间共设两个人防甲类核6级二等人员掩蔽部,一个核6级物资库,一个甲类核5级专业队队员掩蔽部及一个核5级战时区域电站,人员掩蔽部防护单元内依照规范规定划分为面积不大于500m2的抗爆单元,物资库按规定划分面积不大于2000 m2的抗爆单元。

人防工程资料管理规定(3篇)

人防工程资料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人防工程资料的管理,确保人防工程资料的完整、准确、规范,提高人防工程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人防主管部门、人防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使用和维护等各个环节的人防工程资料管理。

第三条人防工程资料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职责,落实责任;(三)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四)资源共享,促进人防工程资料的应用。

第二章资料分类与归档第四条人防工程资料分为以下类别:(一)设计文件;(二)施工文件;(三)监理文件;(四)验收文件;(五)使用维护文件;(六)其他相关文件。

第五条人防工程资料归档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资料类别、工程名称、项目编号等进行分类;(二)归档资料应当完整、准确、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三)归档资料应当及时、有序,便于查阅;(四)归档资料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资料安全。

第三章资料收集与整理第六条人防工程资料收集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收集人防工程资料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二)收集人防工程资料应当全面、准确,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三)收集人防工程资料应当及时、有序,便于归档。

第七条人防工程资料整理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整理人防工程资料应当遵循资料分类、编号、装订等规定;(二)整理人防工程资料应当确保资料完整、准确、规范;(三)整理人防工程资料应当便于查阅、使用。

第四章资料保管与利用第八条人防工程资料保管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人防工程资料应当存放在安全、干燥、通风、防潮、防尘、防盗、防火的场所;(二)人防工程资料应当按照资料类别、工程名称、项目编号等进行分类存放;(三)人防工程资料应当采取必要的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等措施,确保资料安全。

第九条人防工程资料利用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人防工程资料利用应当依法进行,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二)人防工程资料利用应当尊重资料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三)人防工程资料利用应当遵循资料分类、编号、装订等规定;(四)人防工程资料利用应当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确保资料安全。

人防工程建筑协议:2024年标准版

人防工程建筑协议:2024年标准版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人防工程建筑协议:2024年标准版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协议定义与范围1.1 人防工程建筑的定义1.2 人防工程建筑的范围第二条甲方义务与责任2.1 甲方提供的资料与文件2.2 甲方对施工进度的要求2.3 甲方对质量的要求2.4 甲方对安全的要求第三条乙方义务与责任3.1 乙方的施工资格与资质3.2 乙方的施工计划与进度3.3 乙方的施工质量与标准3.4 乙方的施工安全与保护第四条工程进度与验收4.1 工程进度的规定4.2 工程验收的标准与程序4.3 工程验收的日期与方式第五条工程质量与保修5.1 工程质量的标准与要求5.2 工程保修的期限与范围5.3 工程保修的责任与处理第六条合同价格与支付6.1 合同价格的确定与调整6.2 合同支付的方式与时间6.3 合同支付的发票与报账第七条合同变更与解除7.1 合同变更的条件与程序7.2 合同解除的条件与程序第八条违约责任与赔偿8.1 甲方违约的责任与赔偿8.2 乙方违约的责任与赔偿第九条争议解决与法律适用9.1 争议解决的途径与方式9.2 合同适用的法律与法规第十条保密条款10.1 保密信息的定义与范围10.2 保密责任的期限与方式10.3 保密违约的责任与赔偿第十一条合同的生效与终止11.1 合同生效的条件与时间11.2 合同终止的条件与程序第十二条通知与联系方式12.1 通知的方式与时间12.2 联系方式的更新与通知第十三条其他条款13.1 关于合同附件的说明13.2 关于合同修改与补充的说明第十四条签署与日期14.1 甲乙双方的签署人姓名与职务14.2 合同签署的日期与地点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协议定义与范围1.1 人防工程建筑的定义本协议所称人防工程建筑,是指按照我国《人民防空法》和相关规定建设的,用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防护能力,确保战时城市正常运转的地下防护工程。

人防工程施工方案(完成版)

人防工程施工方案(完成版)

人防工程施工方案(完成版)硕放香梅哥伦布广场二期(A)区人防工程施工方案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硕放镇,建设单位为XXX,施工单位为XXX,监理单位为XXX,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均为XXX。

该工程包括16#-27#及地下室(含车库、人防)共计约1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其中人防工程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

二、人防部分简介本工程的人防工程具有平战转换防护功能,平面上分为六个防护单元,其中防护单元二、六为物资库,其余防护单元平时为汽车库/自行车库,战时为人员掩蔽。

战时防护等级为核六级,常六级。

每个防护单元各包含四至五个防爆单元,战时以沙袋堆垒分隔各防爆单元。

每个防护单元根据不同部位设置了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和相邻防护单元隔墙,相邻防护单元设置了临战封堵。

防护单元与外界连通主要包含战时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战时疏散楼梯、战时疏散出入口等;防护单元内按人防设计要求设置了进风口、排风口、连通口、洗消间、洗消污水集水坑、滤毒室、进风机室、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悬板活门、消波系统、扩散室、贮水间、电缆防爆波井、临战封堵和临战加固等防护功能设施。

人防顶板主要为梁板式结构,板厚分250实心板及450厚空心板,砼强度等级为C35.使用的钢筋主要为HPB235、HRB335、HRB400,分别采用E43型和E50型焊接;所有预埋件均为Q235级钢,采用E43型焊条。

本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除结构采用P6抗渗防水砼外,底板、顶板、侧壁还在防水面加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砖墙布置详见人防建施图,砖强度等级为MU10,砂浆强度等级为M5;砖墙与钢筋混凝土墙相交处,均应在混凝土墙上设置拉结钢筋2φ6@500与砖墙拉结。

在施工过程中,给排水、通风和电气设备的预埋件和预埋管等需要各专业之间密切配合。

在施工前,必须详细了解和核对梁柱板墙上的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的位置和要求,包括设备施工图预埋管件,以免出现错漏导致返工。

人防工程信息表

人防工程信息表

10
深圳市南山人防工程防护设 备有限公司
100
张尊 总经理 明
信息科---人防工程信息表(第一版) 信息科---人防工程信息表(第一版) ---人防工程信息表 广东排名
编制:黄敬研、张劲潮、吴小晴 日期:2011年1日14月 编号:信息质量、供应体系之1-3-32 排名依据:按注册资金及综合实力排名
金(万 元) 是否 珠海 备案
单位名称
法人代表
联系人
电话
生产厂址地
1
深圳市恒安兴人防工程有限 公司
500
刘俊 总经理 程
陈运林13828893009、 13509633342
厂址:深圳市宝安区大浪街 道石观工业区联润路安丰工 业区G栋
2
惠州市中安人防(珠海)工 程有限公司
433.33
惠洲:廖连山 珠海:赖远凌

徐鹏飞
0756-2527936手机 13826121315
5
佛山华盾人防设备厂有限公 司
300
吴志伟

操逢明
0756-8323487手机 13543856913赵国华 13922202941
厂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叠 北东胜工业区北四巷5号
6
广东中南人防防护设备工程 有限公司
200
陆海清

朱建平
02061213301手机 13802969279、付峻峰 13926011603
厂址:珠海市香洲区金鼎科 技工业园金峰西路20号
9
深圳市圣地保人防有限公司
200
昌飞跃

昌飞跃 岳献增
电 话: (755)89948630 厂址: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 89948619 13501560198 道六联社区红岭一路5号2幢 13828788949 传 真: 13602559585王明玉 0755-26726466 厂址:深圳市蛇口仲恺高新技术 开发区科技4路20号

人防工程技术标准(结构)第一版

人防工程技术标准(结构)第一版

人防工程结构措施1 一般规定1.1防空地下室结构选型1.1.1防空地下室结构的选型,应根椐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要求、上部建筑结构类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1.1.2防空地下室的结构类别一般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二种,应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上部建筑为砌体结构,防空地下室抗力级别较低(一般核6 级、常6 级及以下) 时,防空地下室可采用砌体结构。

1.1.3砌体结构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外墙、内墙均采用砌体;另一种外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内墙采用砌体。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由防护密闭门至密闭门的防护密闭段,均应采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地下水位埋深位于基础以上或有盐碱腐蚀时,外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防空地下室顶板底面高于室外地面时,外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1.1.4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常采用梁板结构、板柱结构(无梁楼盖) 以及箱型结构等,当柱网尺寸较大时,也可采用双向密肋楼盖结构、现浇空心楼盖结构,不得采用无粘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1.5目前在防空地下室中采用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构件有叠合板、钢管混凝土柱及螺旋筋套管混凝土柱等。

其他预制装配式构件如有充分试验依据,也可逐步用于防空地下室。

1.2防空地下室基础选型1.2.1防空地下室基础的选型,应根椐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平时和战时使用要求、上部建筑结构要求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1.2.2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基础类型,如筏板基础(有梁或无梁)、箱形基础、桩基础、刚性条形基础、扩展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础等均可用于防空地下室。

当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柱基础,且地下水位埋深位于基础以上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水底板,防水底板应考虑等效静荷载作用。

1.2.3防空地下室结构在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应验算基础本身的强度(受弯、受剪、受冲切承载力等),可不验算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变形。

基础平面尺寸根据平时荷载组合作用计算确定,在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可不进行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防工程结构措施1一般规定1.1防空地下室结构选型1.1.1防空地下室结构的选型,应根椐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要求、上部建筑结构类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1.1.2防空地下室的结构类别一般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二种,应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上部建筑为砌体结构,防空地下室抗力级别较低(一般核6 级、常6 级及以下) 时,防空地下室可采用砌体结构。

1.1.3砌体结构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外墙、内墙均采用砌体;另一种外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内墙采用砌体。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由防护密闭门至密闭门的防护密闭段,均应采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地下水位埋深位于基础以上或有盐碱腐蚀时,外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防空地下室顶板底面高于室外地面时,外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1.1.4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常采用梁板结构、板柱结构(无梁楼盖) 以及箱型结构等,当柱网尺寸较大时,也可采用双向密肋楼盖结构、现浇空心楼盖结构,不得采用无粘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1.5目前在防空地下室中采用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构件有叠合板、钢管混凝土柱及螺旋筋套管混凝土柱等。

其他预制装配式构件如有充分试验依据,也可逐步用于防空地下室。

1.2防空地下室基础选型1.2.1防空地下室基础的选型,应根椐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平时和战时使用要求、上部建筑结构要求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1.2.2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基础类型,如筏板基础(有梁或无梁)、箱形基础、桩基础、刚性条形基础、扩展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础等均可用于防空地下室。

当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柱基础,且地下水位埋深位于基础以上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水底板,防水底板应考虑等效静荷载作用。

1.2.3防空地下室结构在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应验算基础本身的强度(受弯、受剪、受冲切承载力等),可不验算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变形。

基础平面尺寸根据平时荷载组合作用计算确定,在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可不进行验算。

1.3防空地下室结构布置防空地下室的结构布置,必须考虑地面建筑结构体系。

墙、柱等承重结构,应与地面建筑的承重结构相对应,以使地面建筑的荷载通过防空地下室的承重结构直接传递到地基上。

1.4防空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防空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50年采用。

当上部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大于50年时,防空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上部建筑结构相同。

1.5结构重要性系数在战时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的重要性已完全体现在抗力级别上,因此当采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防空地下室结构承载力设计时,结构重要性系数γ₀均取1.0。

当防空地下室结构按平时荷载组合作用进行承载力验算时,结构重要性系数γ₀应按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取值。

1.6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动荷载甲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应能承受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的分别作用,乙类防空地下室结构应能承受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的作用。

对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与核武器爆炸动荷载,结构设计时均按一次作用。

暴露于空气中的防空地下室结构构件,如高出地面不覆土的外墙、不覆土的顶板、口部防护密闭门及门框墙、临空墙等部位,直接承受空气冲击波的作用。

其他埋入土中的围护结构构件,如有覆土顶板、土中外墙及底板等,则直接承受土中压缩波的作用。

此外防空地下室内部的墙、柱等构件则间接承受围护结构及上部结构传来的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

1.7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原则防空地下室结构在满足设计抗力的前提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采取“强柱弱梁(弱板)”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

1.7.1应充分利用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变形吸收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的能量,以减轻支座截面的抗剪与柱子抗压的负担,确保结构在屈服前不出现剪切破坏和屈服后有足够的延性,最终形成塑性破坏,而不是脆性破坏,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

1.7.2受弯构件应双面配筋,双面配筋对承受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可能的回弹和防止在大挠度情况下构件坍塌十分重要。

1.7.3在构造上,应特别注意在梁、板、柱的节点区应有足够的抗剪、抗压能力和足够的钢筋锚固长度。

1.8结构各个部位抗力相协调防空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各部位作用的荷载值不同、破坏形态不同以及安全储备不同等因素,保证在规定的动荷载作用下,结构各部位(如出人口和主体结构)都能正常地工作,防止由于存在个别薄弱环节致使整个结构抗力明显降低。

1.9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允许延性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在动荷载作用下,可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设计。

在动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极限通常用允许延性比[β],即构件允许出现的最大变位与弹性极限变位的比值来控制。

结构构件的允许延性比主要与结构构件的材料、受力特征及使用要求有关。

1.10结构设计验算内容防空地下室结构在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或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应验算结构承载力。

由于在确定各种结构构件允许延性比时,已考虑了对变形的限制和防护密闭要求,因而在结构计算中不必再单独进行结构变形和裂缝开展的验算。

1.1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控制条件多层或高层地面建筑的防空地下室,是整个建筑结构体系的一部分,其结构设计既要满足平时使用的结构要求,又要满足战时作为规定设防类别和级别的防护结构要求,即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应同时满足平时和战时不同荷载效应组合的要求,并应取其中控制条件作为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依据。

2材料2.1防空地下室结构的材料选用,应在满足防护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地下水位以下或有盐碱腐蚀时,外墙不宜采用砖砌体。

当有侵蚀性地下水时,各种材料均应采取防侵蚀措施。

2.2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不得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冷拉钢筋等经冷加工处理的钢筋。

3构造要求3.1材料强度等级防空地下室结构选用的材料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选用结构材料时,还应注意以下要求:3.1.1防空地下室结构不得采用硅酸盐砖和硅酸盐砌块;3.1.2装配填缝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0;3.1.3防水混凝土基础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

材料最低强度等级注: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当有防水要求时,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3.2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根据工程埋置深度按下表采用,且不应小于P6。

表中符号“P”与《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中符号“S”的含义相同。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3.3结构构件最少厚度防空地下室结构构件最小厚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关于表中给出的数值,尚需注意以下几点:3.3.1表中最小厚度不包括甲类防空地下室防早期核辐射对结构厚度的要求;3.3.2表中顶板、中间楼板最小厚度系指实心截面。

如为密肋板,其实心截面厚度不宜小于100MM,且折合厚度不应小于200MM;如为现浇空心板,其板顶厚度不宜小于100MM ,且折合厚度不应小于200MM;3.3.3砖砌体项括号内最小厚度仅适用于乙类防空地下室和核6级、核6 B 级甲类防空地下室;3.3.4砖砌体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以及非粘土砖砌体。

3.4结构变形缝的设置防空地下室结构变形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4.1在防护单元内不宜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当防空地下室的战时功能无防毒要求(如战时汽车库),且由于结构超长或工程地质条件变化等原因需要设置伸缩缝、沉降缝时,可在防护单元内设置;3.4.2上部地面建筑需设置伸缩缝、防震缝时,防空地下室可不设置;3.4.3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连接处,宜设置沉降缝;3.4.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置伸缩缝最大间距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执行。

3.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另外,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 0 MM,当基础板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板、墙、壳中非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应小15M M。

凝土结构。

4平战转换设计4.1平战转换设计只能在抗力级别较低,且防空地下室平时往往作为公共设施的情况下使用,一般限于乙类防空地下室和核5级、核6级、核6B级甲类防空地下室采用。

4.2平战转换应在30天内完成器材筹措和构件加工,在15天内完成出入口及孔口封堵,在3天内完成连通口的转换及综合调试。

临战时的转换工作量应与城市的战略地位相协调,并符合当地战时的人力、物力条件。

4.3采用平战转换的防空地下室,应进行一次性的平战转换设计。

实施平战转换的结构构件在设计中应满足转换前、后两种不同受力状态的各项要求,并在设计图纸中说明转换部位、方法及具体实施要求,在施工时可分预留、预埋和战前实施平战转换两个阶段进行。

4.4平战转换措施应按不使用机械,不需要熟练工人能在规定的转换期限内完成。

临战时实施平战转换不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对所需的预制构件应在工程施工时一次完成,并做好标志,就近存放。

5常用结构构件的设计要点5.1临空墙5.1.1一侧直接承受空气冲击波作用,另一侧为防空地下室内部的墙体称为临空墙。

临空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5.1.2考虑武器爆炸的反弹作用,临空墙两侧受力钢筋的支座锚固长度均按受拉钢筋取值,并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的4.11.11设置梅花形排列的拉结钢筋。

5.2防护单元间隔墙及与普通地下室相邻的隔墙5.2.1在防空地下室中,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称为防护单元,分隔防护单元的墙体即为防护单元间隔墙。

隔墙的两侧可以为抗力等级相同或不同的防空地下室,也可以一侧为防空地下室,另一侧为普通地下室。

5.2.2单元间隔墙的最小厚度:甲类防空地下室核5级时为250MM,核6 级、核6B级时为200MM;乙类防空地下室常5 级时为250MM,常6级时为200MM。

当隔墙两侧抗力级别不同时,隔墙的最小厚度应按抗力级别高的一侧取值。

5.2.3钢筋锚固及墙体拉结筋要求同临空墙。

5.3防护密闭门门框墙5.3.1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称为防护密闭门,对于5级以下的甲类及乙类防空地下室来说,一般为战时出入口最外面的一道门。

支撑该门的门框墙就是防护密闭门门框墙。

5.3.2支承平板防护密闭门的门框墙,当门洞边墙体悬挑长度大于1/2 倍该门洞边边长时,宜在门洞边设梁或柱,如下图所示:(a)门洞边加粱(b )门洞边加柱门洞边加粱加柱示意图5.4平板防护密闭门门框墙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5.4.1受力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配筋率不宜小于0.25%;防护密闭门门框墙配筋注:l aF-水平受力钢筋锚固长度(MM);d-受力钢筋直径(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